战略管理:新时代新思维
瓶颈管理与战略思维

4、 《目标》中的瓶颈分析
——找到瓶颈后的对策与效果 罗哥与下属讨论,群策群力„„
1、订立订单的紧急标准,以单号顺序为准。 2、把需要经过瓶颈的零件做好标记,任何环节优先处理这些零件。 3、减轻制约的负担,把可不需瓶颈加工项目,发给非瓶颈资源生产。 4、在瓶颈前设置品检,避免处理不良品,避免处理当前不需要的产品。 5、使用一切可以进行加工的设备,并增加瓶颈资源的流动人手。
输入
A
B
C
D
输出
现在和将来都
赚 钱
12单位/天
14
20单位/天
5单位/天
9单位/天
市场需求 16单位/天
13
3、制约及其动态转移 ——经过改善
改善C后D变为瓶颈资源 (仍为内部制约)
生产能 力制约
3、制约及其动态转移 ——多次改善后
多次改善后瓶颈资源进一步发生转移: 市场需求为瓶颈资源(外部制约!)
所有这些都缘于存在 瓶颈(约束、制约)!
11
12
2
2013/11/21
2、《目标》中的难题
追根溯源, 自问一下, 企业的目标 究竟是什么?
为了自我实现,打造世界品牌? 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并且不断提升生产效率? 增加销售量及市场占有率? 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提供工作机会? 为了生存,消除亏损?
成本控制新思维: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新思维:战略成本管理
严晨智
【期刊名称】《新材料产业》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 为什么需要战略成本管理rn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将低成本作为核心竞争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内部最大限度的进行成本消减.
【总页数】2页(P68-69)
【作者】严晨智
【作者单位】新华信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5.3
【相关文献】
1.企业成本管理的新思维——战略成本管理 [J], 韩英
2.浅谈成本管理的新思维--战略成本管理及运用 [J], 邱魏魏
3.战略成本管理新思维:超越竞争,开创蓝海 [J], 李珏;张汇澜;张海东
4.战略成本管理新思维:超越竞争,开创蓝海 [J], 李珏;张汇澜;张海东
5.战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新思维 [J], 余海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欧总经理课程

对象
实际、实践、实战是本课程的特点,我们招生对象为高 速成长的企业的总裁、总经理和集团公司事业部的总经 理,以及极具潜质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应拥有八年以 上的管理实践经验。
ADVANCED MANAGEMENT PROGRAMME
目标
管理学习的过程,与整个文明的学习过程一 样,有一个从器具层面到制度层面,从制度层 面再到思想层面的过程。这里,器具层面包括 各种分析性的管理工具、方法和技术,制度层 面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等各项 具体管理制度,思想层面则包括价值观和信 念,集中体现在领导力、企业文化建设和变革 等战略性管理任务上。
周拥军 副总经理 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总经理课程中《决策者的市场管理》模块学 习,了解了企业商品的定价规则,怎么去定价, 以及把商品的利益最大化,还了解了什么是CIVC 客户终身价值。这样可以把自己的客户归类,哪 些是值得花大把时间和精力去开发的客户哪些可 以简单化。
常青 总经理 常州市彩天门窗有限公司
总经理课程(模块制)
开课日期 春季班:2014年4月22日下午 夏季班:2014年7月1日下午 冬季班:2014年11月4日下午
语言 部分汉语授课、部分英语授课配汉语交 替翻译
地点 上海、北京、深圳
四个模块将在上海(上海市浦东红枫 路699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
两个模块将在北京(北京市海淀区东 北旺西路8号中关村软件园20号楼中欧 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园)举办。
• PDP领导力应用-自 我认知
• 领导特质 • 领导的艺术 • 打造组织能力 • 文化与绩效 • 变革管理
• 管理产业竞争 • 巧用资源和能力 • 竞争动态 • 战略联盟与收购 • 进入国外市场 • 中国企业国际化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新思维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新思维摘要在新时代,大数据以及其他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运用,使得财务管理模式以及手段发生极大改变,传统管理思维已经不再适用,需要进行创新。
通过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对于财务管理影响的分析,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企业财务管理新思维展开全面探究,并会对实际应用案例展开探讨,旨在提升财务管理整体水平,促进公司平稳、高质发展。
关键词积极影响;管理思维;财务管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传统财务管理多以人工管理为主,会通过事前规划部署对人员进行安排,进而展开一系列财务工作。
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却存在着容易出现人为方面误差以及工作效率较低等方面的问题,整体财务管理效果与预期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
在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始在财务管理中应用之后,财务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人为方面误差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为人工智能企业财务管理以及公司整体运营都提供了极大助力。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一)积极影响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人工智能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普及,使得财务管理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办公模式开始进行转变,各项数据资料处理更加及时、全面、科学,数据信息潜在价值可以得到深层次挖掘与利用,会对财务工作开展形成有效辅助。
同时,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可实现对企业内部潜在有效财务信息的挖掘,能够及时剔除不良信息以及错误信息,帮助财务部门做好决策,各项工作开展准确性以及效率会得到有效提高,这对于人工智能企业整体工作效率提升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
此外,先进技术的运用,可实现对企业财产的有效管控与监督,能够有效规避以公谋私、挪用公款等问题。
(二)消极影响技术应用不仅会为财务管理带来积极影响,同时技术应用潜在隐患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数据信息会变得更加规模化、海量化,人员工作量以及工作压力会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加之数据中存在一定虚假信息以及无效信息,所以人工智能企业信息处理工作以及信息甄别工作会变得更加重要,如果工作开展不当或达不到相应标准要求,都会对财务工作开展形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在海量数据环境中,财务管理流程会变得更加复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纰漏,造成信息数据丢失或被篡改,需要格外注意。
战略管理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三、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为什么有些企业的竞争优势相当持久,而另一 些企业只能得到短期的优势? 普拉哈德和哈默将这个问题归结为企业是否具 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他们称之为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已经成为当今最为流行的概念。
核心能力理论是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哈德、哈 默於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 心能力》一文中最早提出的,其后,核心能力理论 在理论界和工商界得到广泛应用。
以资源为主线的管理
识别关键资源
--重要价值的资源 --能够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资源
根据关键资源的种类制定管理职责
--组织结构(职能部门的资源管理任务) --不同层级在资源管理中的职责
二、企业的能力
能力:
将众多资源结合运用来完成一项任务或活动的才能
能力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用有形资源与无 形资源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建 立在发展、传播信息和知识以及企业内部员工之 间交流与共享知识与信息的基础之上的。
(二)企业资源分析
1、人力资源分析 员工数量 员工素质 员工结构 员工的安排使用 人事制度和人事机制 员工培训 员工稳定性 员工的劳动保护
13
2018/12/16
2、物质资源分析 机器设备 仪器仪表及自控设备 设备维修状况 能源供应 原材料供应 库存状况 计算机及网络系统
核心能力的竞争又表现为产品平台竞争。 产品平台是共同技术要素的一个集合,特别是 一系列产品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核心技术。 产品平台本身也是产品,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 单一产品。一个新平台的出现意味着一代新产 品的诞生,它综合了整个新一代产品的最基本、 最重要的特征。
公司战略三个层次

如何进行企业战略管理?战略本义是对战争全局谋划和指导。
企业经营战略是指把战略思想和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订总体性和长远性谋划。
战略层次企业战略可分为三个层次: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y)、业务战略或竞争战略(business strategy)职能战略(functional strategy)。
三个层次战略都是企业战略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但侧重点和影响范围有所不同。
公司战略,又称总体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战略。
它需要根据企业目标,选择企业可以竞争经营领域,合理配置企业经营所必需资源,使各项经营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
如在海外建厂、在劳动成本低国家建立海外制造业务决策。
公司二级战略常常被称作业务战略或竞争战略。
业务战略涉及各业务单位主管及辅助人员。
这些经理人员主要任务是将公司战略所包括企业目标、发展方向和措施具体化,形成本业务单位具体竞争及经营战略。
如推出新产品或服务、建立研究及开发设施等。
职能战略,又称职能层战略,主要涉及企业内各职能部门,如营销、财务和生产等,如何更好地为各级战略服务,从而提高组织效率。
如生产过程自动化。
战略管理过程战略管理,主要是指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过程。
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包含四个关键要素:战略分析———了解组织所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战略选择———战略制定、评价和选择;战略实施———采取措施发挥战略作用;战略评价和调整———检验战略有效性。
1.战略分析主要目是评价影响企业目前和今后发展关键因素,并确定在战略选择步骤中具体影响因素。
战略分析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确定企业使命和目标。
它们是企业战略制定和评估依据。
●外部环境分析。
战略分析要了解企业所处环境(包括宏观、微观环境)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给企业将带来更多机会还是更多威胁。
●内部条件分析。
战略分析还要了解企业自身所处相对地位,具有哪些资源以及战略能力;还需要了解及企业有关利益和相关者利益期望,在战略制定、评价和实施过程中,这些利益相关者会有哪些反应,这些反应又会对组织行为产生怎样影响和制约。
企业创新战略新思维Q&A

现 在 的 竞 争 是跟 竞 争对手 比速 度 , 且 比的是 “ 而 相对 速 度 ” 举 例 来说 , 。 也许 开车开 到时速 10 6 公里已经 很 陕了, 对 但
手可能开跑车时速达到20 4 公里, 当对手在看你的时候 , 你不
只是慢 , 而是在 倒退 , 以现在 比的是 相对 速度 。 所 B MGI ai Invt n 是让 团队资 浅的人 也能 藉由 的R pd n oai 就 o 分析 的工 具降 低风 险 , 得到 比较 好 的解 决 方案 。
终理 想 的方 向走 。
而会把 自己的创新绑住。 多专案 、 很 很多创新都是因为太早
把 规 格订得 太详细 而被 扼 杀 , 以只要定fnt n 好, 所 uci 就 o 也就
是 “o ob n” Jbt e o e 。 d
Q: 创新的推动是由上往下比较好, 还是 由下往上 比 较好?
段 。 念 设计会 影 响成 本 的7%一 0 甚 至很 多专案 的 目的 概 0 8 %; 都在于 赶快 确 定架 构是 否是可 行。 订设 计 的规 格是 很 头 痛 的 , 其 实太 早订 得太 详细 , 但 反
t n 功 率性价 比还 是 最 高的 , i成 o 当然 我 们 的 目标 都尽 量往 最
略
Q: 在制造工厂端里 , 是否有In v to 应 用的简 n o ain 单、 简短 的案例可以分享7
A :比如说 , 公司通常会给出制造成本要降低的任务, 那么如何降低? 除了下脚料 、 辞退? 有没有别的方法? 工厂都 会有B M表, O 那要如何降低B M ot 其实研发工程师 很 O Cs ?
Q: 般B 一 MGI 公司的快速创 新案子需要 多长 时间 完成 ?
云蔓创业新思维(3篇)

第1篇在新时代的浪潮下,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如何把握机遇,创新思维,成为创业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探讨云蔓创业新思维,为创业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云蔓创业新思维的核心要素1. 创新意识创新是创业的灵魂,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云蔓创业新思维强调创新意识,要求创业者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善于发现市场痛点,勇于突破传统思维,不断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
2. 用户导向用户是企业的根本,一切创新都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
云蔓创业新思维倡导用户导向,要求创业者关注用户体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
3. 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互联网思维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云蔓创业新思维强调互联网思维,要求创业者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市场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4. 跨界融合跨界融合是当前产业发展的趋势,云蔓创业新思维鼓励创业者敢于跨界,整合资源,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5. 持续学习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持续学习成为创业者必备的能力。
云蔓创业新思维倡导创业者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
二、云蔓创业新思维的具体实践1. 创新商业模式创业者要善于发现市场痛点,结合自身优势,创新商业模式。
例如,通过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 互联网+传统产业创业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跨界合作创业者要敢于跨界,寻求与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例如,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4. 社会责任创业者要关注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例如,关注环保、扶贫等社会问题,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报、电话、
信件、单据;
18世 纪至 19世 纪末
工业 化初
期
➢铁路、马车、 轮船;
➢蒸汽机、机械
➢殖民地统治(英
国成为日不落帝
国)
✓亚当·斯
密《国富
❖工厂代 替作坊
论》 (1776)
❖劳动分 工能够提 高生产率
✓查里·巴 贝奇《论 机器和制 造业的经
济》
(1832)
时间 时代
时代特征
主要管理 代表人物 思想 和著作
❖全面质量 管理
勒的权变理论
✓大田耐一 《丰田的生产
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大规模定 系统》(1978)
对峙)
制
✓威廉·大内
《Z理论》
(1980)
时间 时代
时代特征
主要管理 代表人物 思想 和著作
20世 纪90 年代
后
➢光缆及国际互联 ❖公司再
网;
造
➢高速大型飞机、 ❖ERP
后工 业化 时期
高速公路、高速铁 路;
确提出“战略”一词,商学院课程中称 之为“企业经营政策”,并隐含地把 “经营政策”认为是职能整合。 196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领域正式提出 “战略”一词,并明确地界定了战略含 义及其管理过程。
公司使命或战略建立在“独特能力 (distinctive competence)”基础之上,其包括企 业成长方式,有关企业实力与不足的平衡思考, 以及明确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协同效应从而开发 新市场和新产品(Selznick, 1957; Chandler,
新时代新思维
1、时代特征与管理思想 2、新时代的基本特征 3、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4、战略管理理论的新范式 5、启示
1、时代特征与管理思想
• 管理思想是时代的产物。 • 时代特征:
▪ 信息的流动方式 ▪ 人和物的流动方式 ▪ 生产方式 ▪ 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时间 时代
时代特征
主要管理 代表人物 思想 和著作
➢世界级制造系统
➢苏联解体、冷战 结束,知识经济蓬
❖虚拟组 织
❖核心能 力理论
勃发展,全球经济 ❖学习型
一体化
组织
✓迈克尔·哈 默《公司再 造》(1994)
✓威廉·戴维 陶,麦克·马 隆《虚拟企 业》(1992)
✓普瑞斯,戈 德曼,内格 尔《敏捷竞 争者与虚拟 组织》(1995)
✓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 炼》(199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从1970年代开 始,许多学者开始研究跨国企业(如何指挥和协调 如此巨大的资源和如此庞杂的活动)
1962; Anthony, 1965; Andrews, 1965; Ansoff,
1965)。
1960年代最具影响的是设计-计划学派 (designing-planning)。
二、1970年代
战略概念广泛地运用于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中
▪大量的专业于战略管理的企业咨询公司产生 ▪众多致力于战略管理的专业团体迅速涌现 ▪专业于战略管理的杂志出现
(1916)
✓梅奥《工业 文明中人的 问题》(1933)
✓麦格雷戈 《企业的人 性面》(1960)
✓统计学、运 筹学等
• 无限责任 甲乙各1万 100万 1万 50万 25-25 -50万 5万 -45万 -22.5 21.5 44万
• 有限责任
时间 时代
时代特征
主要管理 代表人物 思想 和著作
第五代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 对等的知识联网 • 集成的过程 • 对话式工作 • 人类的时间与计时 • 建立虚拟企业和动态团队
2、新时代的基本特征
信息化
人 本
全 球 化
化
知识化
新经济四种时代特征之间的关系
3、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 一、1960年代及其以前 1960年代前,企业战略管理领域没有明
20世 纪初 至20 世纪 50年
代
➢电话、电报、 信件、单据;
➢汽车、铁路、
工业 轮船、飞机;
化中 期
➢电气化、机械 化、流水线生产
➢殖民地纷纷独
立,殖民体系瓦
解(经历两次世界
大战)
❖科学管 理
❖一般行 政管理
❖行为管 理
❖定量管 理
✓泰罗《科学 管理理论》
(1911)
✓法约尔《工 业管理与一 般管理》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冯·纽曼 第五代 瓶颈
真空电子 晶体管 管计算机 计算机
集成电路 计算机
大规模集 成电路计
算机
并行网络 单元计算
机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所有 权
严格的 等级体
系
矩阵 组织
第四代
计算机 接口
斯密/泰 第五代 勒/法约 尔瓶颈
知识 网络化
图2.4 管理发展的历程
前四代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 劳动的分工和再分工 • 自身利益 • 依据精细划分的工作付酬 • 管理的分工和再分工 • 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 脑力和体力分离 • 每个人应该只有一个上司 • 自动化运动
1970年代,战略管理的研究方法也迅速发展
▪ 1970年代前,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临床案例分析
▪1970年代,人们试图理解和检验企业战略与其绩 效间的关系,在这项工作中,有三种方法:
•其一中心在哈佛哈学院,由Scott及其学生遵循钱 德勒的方法来探讨多元化战略与绩效的关系
•其二中心在Purdue大学,由Schendel和Cooper及 其学生,进行酿造业的战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 究
20世 纪60 年代 至20 世纪 80年
代
工业 化后
期✓哈罗德·孔来自➢计算机网络、传茨《管理丛林》
❖过程管理 (1965)
真、电话、电视;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学
➢飞机、高速公路、❖权变管理
会《经营系统》 (1975)
高速铁路、轮船; ❖精益生产 ✓弗雷德·菲德
➢电子化、自动化 ➢冷战(资本主义与
战略管理在1970年代的发展,主要由于三种力量:
▪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战略管理的专业咨询公司的发展。 ▪多元化的企业盛行和成熟,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的迅 速发展。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其高层管理人员愈加需要 处理企业内不同经营业务的发展、竞争、资源配置等综 合性问题的知识、工具和方法。
•其三中心在哈佛经济系,由Caves及其学生遵循并 修正Mason/Bain传统模型来研究产业结构与绩效 的关系,开创了“strategic group”研究,这一研究 是波特理论的基础
三、1980年代
经济学思考越来越进入了其研究的中心
▪1970s的许多发现和成果没有给出满意的理论解释 ▪波特在战略管理和产业组织经济学间架起一桥梁 ▪基于芝加哥理论的资源的战略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用于多元化、一体化等战略分析 ▪委托代理理论用于规模、管理者报酬等问题研究 ▪博弈论被运用于产业组织分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