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资料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资料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资料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对数学的应用考察多,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在数学计算、抽象思维以及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方面都有所涉及,好多题目考察到了数学转化思想的应用,充分考察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的来讲,该份试题比较全面,能很好考察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仅仅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七年级学生情况不太乐观。从答题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审题时粗心大意,做题不够细心,特别是计算题出错最多。学困生的基础太差,30分以下学生得分主要靠选择题得分为主,优秀生的卷面不够理想,书写缭乱解题格式错误的较多,从而导致扣分较多,全年级没有满分,而试卷不是很难。

三、各题得分情况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本题得满分的同学不多,主要是第10小题,学生的方程思想还没有产生,很难找出等量关系来解题。第4、5两题答题较好,可以看出学生在几何方面问题较少。选择题学生得分情况较好,平均分约25.1分。

第二题:填空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分,该题2、3、5、6、8小题大部分考生答题较好,第1、4、7、10小题错误较多。这反映学生对问题缺乏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尤其反映出他们的计算的功底欠佳。第9题找规律大多数学生能理解题意,能找到规律,但不会表达,错误率特多,约占75%,着反映出学生在建立数学符号感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关系和规律存在严重问题。填空题得分不好,平均分约20.6分,说明平时教学中对数学观察、理解、分析、建立思维方法培养训练意识仍有缺失。第三题:计算题(共40分)这是学生最好得分的题目,但也是易失分的题,学生做的不够好。

第1题3 个小题分别考察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混合运算,失分率高达45%。这反映学生对于有理数的运算训练还不够,粗心大意,不够严谨。

第2题:考察整式的运算和代数式求值,这一题完成的不够好,失分率达30%,大多数学生处理负号时出错,化简正确后求值都能做对。

第3题:几何图形中求角的度数,绝大多数学生知道答案,却不会写求解的过程,导致扣分严重,今后还得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

第4题:考察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该题得分较好,得分率不错,部分学生把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拉乱,以后要加强概念的辨析。

第5题:实际问题应用题,该题第一小题学生答得较好,学生能够准确地用字母表示数,能正确地列出代数式表示关系和数量,这说明学生的理解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力较强。第二小题涉及代数式求值和分类讨论思想,由于不会分类讨论,因此计算错误的较多。

总的来说,学生基本概念部分得分较高,得分率在75%左右,失分主要集中在计算部分,填空题部分失分最严重。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方面还不够。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数量关系。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读题、审题习惯方面稍有欠缺,优生的学习习惯也不是太好,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2)学生的基本计算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学生在解题时从小学的算术解法中还没有走出,好多学生只会写计算式而不会说理。

五、改进的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迁移,教给学生分析题目的方法,让他们学会灵活变通,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并进行解题,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逻辑能力。平时练习的设计多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此外应该特别加强对计算能力的大力训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六、几点反思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常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含答案

【常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m2n4 2m n3 -= ? ? -= ? ,则m+n的值是() A.1B.0C.-2D.-1 2.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叠,如果∠1=130°,则,∠2=() A.100°B.130°C.150°D.80° 3.不等式组 213 312 x x + ? ? +≥- ?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则∠DBC的度数为( ) A.10°B.15°C.18°D.30° 5.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 A.6折B.7折 C.8折D.9折 6.黄金分割数51 2 是一个很奇妙的数,大量应用于艺术、建筑和统计决策等方面,请 51的值() A.在1.1和1.2之间B.在1.2和1.3之间 C.在1.3和1.4之间D.在1.4和1.5之间 7.小明要从甲地到乙地,两地相距1.8千米.已知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90米/分,跑步的平均速度为210米/分,若他要在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内从甲地到达乙地,至少需要跑步多少分钟?设他需要跑步x分钟,则列出的不等式为()

A .210x +90(15﹣x )≥1.8 B .90x +210(15﹣x )≤1800 C .210x +90(15﹣x )≥1800 D .90x +210(15﹣x )≤1.8 8.下列四个说法: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关于x 的不等式x-b>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32b -≤<- B .32b -<≤- C .32b -≤≤- D .-3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人口现状.sav数据中是1992年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的数据,试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关系。(25分) 解: 1.通过分别绘制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散点图初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上图是以人均GDP(x1)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尝试多种模型后采用曲线估计,得出 表示地区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的对数有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成人识字率(x2)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基本呈正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 。 x)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的三次方(3 3 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呈正线性关系 所以可以采用如下的线性回归方法分析。

2.线性回归 先用强行进入的方式建立如下线性方程 设Y=β0+β1*(Xi1)+β2*Xi2+β3* X+εi i=1.2 (24) 3i 其中εi(i=1.2……22)相互独立,都服从正态分布N(0,σ^2)且假设其等于方差 R值为0.952,大于0.8,表示两变量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且表示平均寿命(y)的95.2%的信息能由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一起表示出来。 建立总体性的假设检验 提出假设检验H0:β1=β2=β3=0,H1,:其中至少有一个非零 得如下方差分析表 上表是方差分析SAS输出结果。由表知,采用的是F分布,F=58.190,对应的检验概率P值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原假设,表示总体性假设检验通过了,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有高度显著的的线性回归关系。

2017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模拟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一项代号填入下面括号内) 1.我市2013年12月21日至24日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下表: 日期 12月21 日 12月22日 12月23日 12月24日 最高气温 8℃ 7℃ 5℃ 6℃ 最低气温 -3℃ -5℃ -4℃ -2℃ 其 中 温 差 最 大 的 一 天 是………………………………………………………………………………………【 】 A .12月21日 B .12月22日 C .12月23日 D .12月24日 2.如图1所示,A ,B 两点在数轴上,点A 对应的数为2.若线段的长为3,则点B 对应的数为【 】 A .-1 B .-2 C .-3 D .-4 3 . 与 算 式 的 运 算 结 果 相 等 的 是…………………………………………………………………【 】 A . B . C . B 0 2 A 图

D. 4.化简的结果 是………………………………………………………………【】 A. B. C. D. 5.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精确到十分位,有2个有效数字 B.精确到个位,有2个有效数字 C.精确到百位,有2个有效数字 D.精确到千位,有4个有效数字 6.如下图,下列图形全部属于柱体的 是……………………………………………………………………【】 A B C D 7.如图2,一副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在桌面上,若∠150°,则∠等于……………【】 A.30°B.45°C.50°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有利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这次考试主要考察了初三数学21至24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有: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旋转、圆的有关性质。 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宜,能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在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的比例设置考题,命题能向课程改革靠拢.注重基础,加大知识点的覆盖面,控制题目的烦琐程度,题目力求简洁明快,不在运算的复杂上做文章;整体布局力求合理有序,提高应用题的考查力度,适当设置创新考题,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应用,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 二.试卷分析 得分率较高的题目有:1-6,8,9,15,11-13,21,22,25;这些题目都是基本知识的应用,说明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有:7,10,14-20,23,24,26;下面就得分率较低的题目简单分析如下:15题添加辅助线有困难,20题找规律对幂的形式不太熟悉。.26题根本就没读懂题目.主要考察旋转的有关知识,主要是有分类讨论的要求,大部分学生不会,会的也不能答全,以致于失分严重。 三.存在问题 1、两极分化严重 2、基础知识较差。我们在阅卷中发现,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之差让人不可思议. 3、概念理解没有到位 4、缺乏应变能力 5、审题能力不强,错误理解题意 四、今后工作思路 1、强化纲本意识,注重“三基”教学 我们提出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加强对学生“三基”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法则、性质等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规范、准确、到位;要加强运算能力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算理,并选择简捷、合理的算法,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要依纲据本进行教学,踏踏实实地教好第一遍,切不可不切实际地脱离课本,搞难题训练,更不能随意补充纲本外的知识.教学中要立足于把已学的知识弄懂弄通,真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网络,打好初中数学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强化全面意识,加强补差工 1 / 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

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4的算术平方根是 A. B. 4 C. D. 2 2.二元一次方程有个解. A. 1 B. 2 C. 3 D. 无数 3.如图,能判断直线的条件是 A. B. C. D. 4.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 A. B. C. D. 5.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调查了其中100名学生,测试学生在1分钟内跳绳 的次数,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图形计算,跳绳次数在范围内人数占抽查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A. B. C. D.

6.如图,,,则点O到PR所在直线的距离是线段的 长. A. PO B. RO C. OQ D. PQ 7.若,则估计m的值所在的范围是 A. B. C. D. 8.在下列四项调查中,方式正确的是 A. 了解本市中学生每天学习所用的时间,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B. 为保证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所有的零部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C. 了解某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D. 了解全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9.如图,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 A. B. C. D. 10.如图,周董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方向行走 至C处,则的度数是 A. B. C. D.

11.“鸡兔同笼”是我国民间流传的诗歌形式的数学题:“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看来脚 有100只,几多鸡儿几多兔”解决此问题,设鸡为x只,兔为y只,则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B. C. D. 12.若满足方程组的x与y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 A. 1 B. C. 11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13.如图,当剪子口增大时,增大______度 14.将方程变形成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则______. 15.点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则P点坐标为______. 16.如图,两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若,, 则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17.若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是1,2,3,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8.从汽车灯的点O处发出的一束光线经灯的反光罩反射后沿CO方向 平行射出,如入射光线OA的反射光线为AB,在如图中 所示的截面内,若入射光线OD经反光罩反射后沿DE射出,且 则的度数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9.某商场对一种新售的手机进行市场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项目是让每个人按不喜欢、一般、 不比较喜欢、非常喜欢四个等级对该手机进行评价,图和图是该商场采集数据后,

最新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本文自动智能摘要 14.若,则. 那么2007,2008,2009,2010这四个数中_____可能是剪出的纸片数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1~24题,每题8分,共32分) 21.计算:(1)(-10)÷(2). 25.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BD=AB=CD,线段AB、CD的中点 E、F之间距离是10cm,求AB,CD的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答案:C, 解析:正数和负数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 2.答案:D 解析:互为倒数两数乘积为1,所以本题实质上求的倒数. 3.答案:C 解析:由数轴可知:a<b<0,. 4.答案:C 解析:有效数字是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最后一位数字止,所以0.0450有3个有效数字. 5.答案:B 解析:这是一个四棱锥,四棱锥有5个边. 6.答案:B 解析:可以去a=-1,b=-;ab=,=. 7.答案:A 解析:去分母时,方程左右两边各项都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能漏乘. 图1图2图3图4 由于主视图两旁两列有两层小方格,中间一列1层小立方体,因此俯视图区域内 每个方格内小正方体最多个数如图2所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答案:四,五 解析: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中最高次项的次数. 12.答案:球、正方体. 14.答案:1 解析:由可得,所以=5-2×2=1. 15.答案:2 解析:原式=,因为不含xy项,所以=0. 16.答案:n-m 解析: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表示的数中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 17.答案:-2a

25.解:设BD=xcm,则AB=3xcm,CD=4xcm,AC=6xcm.

最新初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数学质量检测)本次数学质量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初三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以激励他们投入到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去。初三数学检测试卷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掌握的知识情况;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等。同时,还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 一、试题特点. 1.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是否“达标”进行评估.并提出适当的、有发展性的要求. 2.各部分内容所占比重应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相适应. 3.内容的难易程度要基本类似于教材中的随堂练习、例题,习题中的中等难度部分,个别难度较高的试题也应当把“难”定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水平的考察、对探索规律过程的关注. 4.考试重点为各章的主体知识和基本技能,繁难运算题较少. 5.题目的数量不大,分A、B两卷,共29题,目的是为了防止将答题变成一个考查“记忆水平”的活动,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 6.提供有不同思维要求、能力要求的问题串,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又为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留有空间. 7.关注创新,编制新题,几乎所有的试题都是自编题和改编题,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选取的情境新颖,设问巧妙,目的是创设一个公平、真实的测量环境. 二、测试结果. 初三数学考试成绩结果如下:

人数人均分及格率优分率低分率1169.3654.5%18%36.36%每小题的得分率如下: 12 0.790.893 0.94456 0.8378910 0.70 0.930.870.960.780.93 11121314151617181920 0.830.740.840.810.640.740.780.850.790.80212223242526272829 0.59 全卷试题的难度比如下: 容易题∶中档题∶较难题=73∶19∶8 从以上可以看到,初三学生在知识的识记、直接运用以及基本运算方面掌握得比较好,有关形式运算方面的试题得分率偏低,例如第21题、第22题、第24题;背景相对陌生的试题以及要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试题的得分率偏低。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周末上课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较严重,最高与最低分之间相差76分.2.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明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典型错误.

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

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 距离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了,大家是不是都在紧张的复习 中呢?查字典数学网编辑了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某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0.000 000 94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是() A.9.4×10﹣7m B.9.4×107m C.9.4×10﹣8m D.9.4×108m 2.如图,在10×6的网格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将△ABC平移到△DEF的位置,下面正确的平移步骤是() A.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先把△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先把△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3.已知a>b,则下列不等关系中,正确的是() A.ac>bc B.a+c2>b+c2 C.a﹣1>b+1 D.ac2>bc2 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如果a2=b2,那么a=b B.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C.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项角 D.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5.20位同学在植树节这天共种了52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 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 据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B. C. D. 6.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第三边长为偶数,那 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 A.10 B.11 C.16 D.26 7.如图,平面上直线a,b分别过线段OK两端点(数据如图),则a,b相交所成的锐角是() A.20° B.30° C.70° D.80° 8.已知32m=8n,则m、n满足的关系正确的是() A.4m=n B.5m=3n C.3m=5n D.m=4n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9.如图是由射线AB、BC、CD、DE、EA组成的图形, ∠1+∠2+∠3+∠4+∠5=. 10.已知是方程2x﹣ay=3的一个解,则a的值是. 11.命题“若a>b,则a2>b2”的逆命题是. 12.由4x﹣3y+6=0,可以得到用y表示x的式子为x=. 13.由方程组,可以得到x+y+z的值是. 14.已知不等式组有解,则n的取值范围是. 15.如图,边长为a、b的矩形,它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

三年级期末考试试卷数学分析

三年级期末考试试卷数学分析 第一大题:计算题;共两道题;满分30 分;正确率较高;说明学生学生的口算能力及计算能力较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计算马虎不细心造成的;但仍有学生计算题竖式正确;横式写错或忘写得数.缺乏良好的考试习惯;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亟待加强. 第二大题;填空题:学生马虎现象严重:本题面广量大;分数占全卷的1/5. 本题主要考 察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掌握情况.很多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错的较多的题是第1、2、4、小题.第1、2 小题都与测量中的填合适的单位和换 算有关;学生不会灵活运用;第 4 小题是对时间的简单计算有关;审题不仔细. 第三大题;选择题:分数占全卷的1/10. 失分最多的是1、2 、8、题.其中第1、2 小题选择合适的单位错的比较多;如 1 题:交通局的叔叔要测量一条公路的宽度;应选择用()作测量单位.很多学生选择 A 、千米学生不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说明学生对面积单位不能准确感知;对生活常识比较缺乏.第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实际去做;关注 学生做的感受. 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感知面积单位的大小;重视学生在操作和体 验中学习数学. 第8 小题不透明的纸袋里有一些乒乓球;忽视了题中的“一些”没能理解题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还有待加强. 第四大题;实践与操作:共 3 道小题;满分10 分;正确率比较高. 但也有失分较多的是第 3 小题;少数学生没标出所测量平行四边形的长度单位.教学时没能对学生严格要求作图的规范性. 第五大题:解决实际问题;共 6 道小题;满分30 分;正确率稍差. 主要是审题不仔细及计 算马虎造成的. 比如第 1 小题:出示题后让学生先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再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有少数学生出现漏题现象;只做第一个题;忘了第二个题第4小题:快过年了;县城某商场搞促销活动;牛奶每盒4元;买10 盒送2盒;妈妈到商场买14 盒牛奶一共用多少钱?这道题学生失分很严重.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目中的条件 ‘买10 盒送 2 盒'理解不够透彻;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对促销理解不到位.第 5 小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周长;少数学生忘写单位;及计算粗心导致失分. 三、改进思考及措施: 1 、教师及时反思进行详细卷面分析;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 2 、加强课堂教学向40 分钟要质量.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的培养;首先需要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在课堂上;常常是老师刚一提问; 学生就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并没有完整把握题目的内容.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也存在这 样的问题.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想好了再回答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平时的随堂课;都不要怕冷场;要让同桌讨论和小组合作更加深入;而不是让学生发表肤浅的见解.再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例如读题时;让学生圈 画出重点词句;突出题目的要求. 第二;要做到长抓不懈;因为任何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 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因审题不清、看错题 目、漏写结果、计算不细心等原因所产生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细心填一填(每空2分,共28分.) 1.5的相反数是_________,的倒数是_________. 2.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 000 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m. 3.单项式πr3的系数是___________,多项式的次数是________.4.若与是同类项,则. 5.已知x=-3是关于x的方程3x -2k=1的解,则k的值是 ________. 6.若∠的余角是45°32′,则∠的补角为. 7.如图,在线段AB上有两点C、D,AB=20 cm,AC=4 cm,点D 是BC的中点,则线段AD=cm. (第8题)(第10题) 8.如图,O是直线AC上一点,∠BOC=50°,OD平分∠AOB。则 ∠BOD= . 9.规定符号※的意义为:a※b=ab-a-b+1,那么(—2)※5= 10.如图,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写有一个实数,已知相对的两个 面上的两数之和相等,若13、8、-4的对面的数分别是x、y、z,则 2x-3y+z的值为_________. 11.若x-3y=3,那么-2-2x+6y的值是 . 12.一个几何体是由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从其正面看和 左面看都是三个横排的正方体,搭成这样的几何体至少需要个这样的 正方体。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

13.下列方程①x=4;②x-y=0;③2(y2-y)=2y2+4;④-2=0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下列各式计算准确的是() A. B. C. D. 15.下列各数中:+3、、、9、、、0、-无理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6.下列立体图形中,有五个面的是 ( ) A.四棱锥 B.五棱锥 C.四棱柱 D.五棱柱 17.已知:如图,,垂足为,为过点的一条直线,则与一定成立 的关系是() A.互余 B.互补 C.相等 D.不确定 第19题 18.如图,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D平分∠AOC,OE平分 ∠BOC.则∠DOE的度数是() A. B. C. D.随OC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19.如图,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指哪条线段长() A.CB B.CD C.CA D.DE 20.一列匀速前进的火车,从它进入600m的隧道到离开,共需 20s,又知在隧道顶部的一盏固定的灯发出的一束光线垂直照射火车5s,则这列火车的长度是()

初中数学八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中数学八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考试试卷总体分析 10~11年初中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基本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符合中学生学业考试的各项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全面落实对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力求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重视课本例题,重视生活实践,重视综合运用,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试卷从整体上体现了随高考而改变的新中考考试模式,结构合理,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大体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知识点覆盖全面,重点突出对学生思维过程和做数学的过程的考查,命题形式力求新颖活泼而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表现在(1)试题重视基础,知识覆盖面广,突出重点知识考查;(2)试题考查内容适度综合,重视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4)试题情景设计贴近时代、贴近生活,采用文字、图形、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试题条件;(5)几何难度降低。 二、存在的问题 试卷方面表在:(1)试卷难度设计不够合理,计算量偏大。相对上一学年度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对基础题掌握不够扎实,能力题解决的欠理想,尤其在图形的证明上,解题的格式上不能规范,考虑问题不够全面,表述不能完整,思考问题缺少条理性。(2)试卷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容量和能力上有所要求,而不仅仅考查书本知识,更多地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

理解过程及动手操作的过程,这与当前学校数学教学教育不能同步,一线教师习惯于应用现成的试题,缺少钻研和研究试题及有关试题的整合。 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对初中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理解、存储、提取、应用均存在明显的差距。不理解概念的实质,不理解知识形成产生过程,死记硬背,因而不能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中正确运用概念,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运算、推理发生错误。 数学是以概念为先导的,不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运算、推理等技能的训练,还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能力的培养发展,都是以正确理解运用概念为前提的。试题解答中的许多错误都直接或间接的与不能正确理解运用概念相关。可见对概念尤其是重要概念的教学必须予以加强。要使学生理解一概念是怎样提出的,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尽力使学生理解概念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搞清它的来源,弄懂它的含义,分清它的条件、结论以及应用范围。并通过类比、对比等方法使学生搞清一概念与相邻(近)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对重要概念的教学务必要下大力气,使学生真正搞懂、搞通、搞扎实,夯实基础是提高成绩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 ②运算技能偏低,训练不到位,由此造成的失分现象严重。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23000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了升学考试,为了了解23000名考生的升学成绩,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的试卷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3000名考生是总体 B.每名考生是个体 C.2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是200 2、下面4个汽车标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装饰大世界出售下列形状的地砖:①三角形;②凸四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若只选购其中某一种地砖镶嵌地面,可供选用的地砖共有() A.1种B.2种 C.3种D.4种 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5),B (2,4),C(1,2),△A′B′C′与△ABC关于y轴对称,将△A′B′C′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此时A′的坐标为() A.(-4,3)B.(-2,5)

C.(-1,3)D.(-1,0) 5. 小明说为方程ax+by=10的解,小惠说为方程ax+by=10的解.两人谁也不能说服对方.如果你想让他们的解都正确,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A.a=12,b=10B.a=10,b=10 C.a=10,b=11D.a=9,b=10 6、已知△ABC的一个外角等于80°,那么它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 A.三角形内B.三角形外 C.三角形的一边上D.无法确定 7、不等式组与不等式组同解,则() A.B. C.D. 8、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时,则∠A与∠1、∠2之间保持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A=∠1-∠2B.2∠A=∠1-∠2 C.3∠A=2∠1-∠2D.3∠A=2(∠1-∠2)

数学分析1-期末考试试卷(A卷)

数学分析1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设 82lim =?? ? ??-+∞→x x a x a x , 则 =a 。 2、设函数) 2(1 )(--=x x e x f x ,则函数的第一类间断点是 ,第二类间断点 是 。 3、设)1ln(2 x x y ++=,则=dy 。 4、设)(x f 是连续函数,且dt t f x x f )(2)(1 0?+=,则=)(x f 。 5、xdx arctan 1 ?= 。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设数列n x 与数列n y 满足0lim =∞ →n n n y x ,则下列断言正确的是( )。 (A )若n x 发散,则n y 必发散。 (B )若n x 无界,则n y 必无界。 (C )若n x 有界,则n y 必为无穷小。 (D )若n x 1 为无穷小,则n y 必为无穷小。 2、设函数x x x f =)(,则)0(f '为( )。 (A ) 1。 (B )不存在。 (C ) 0。 (D ) -1。 3、若),() ()(+∞<<-∞=-x x f x f 在)0(,-∞内0)(,0)(<''>'x f x f ,则 )(x f 在),0(+∞内有( )。 (A )0)(,0)(<''>'x f x f 。 (B )0)(,0)(>''>'x f x f 。

(C )0)(,0)(<''<'x f x f 。 (D )0)(,0)(>''<'x f x f 。 4、设)(x f 是连续函数,且? -=dt t f x F x e x )()(,则)(x F '等于( ) 。 (A )() )(x f e f e x x ----。 (B )() )(x f e f e x x +---。 (C ) () )(x f e f e x x --- 。 (D )() )(x f e f e x x +--。 5、设函数x x a x f 3sin 31sin )(+=在3 π =x 处取得极值,则( )。 (A ))3(,1πf a =是极小值。 (B ))3 (,1π f a =是极大值。 (C ))3(,2πf a =是极小值。 (D ))3 (,2π f a =是极大值。 三、计算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求 ) 1ln(sin 1tan 1lim 30x x x x ++-+→ 2、设4lim 221=-++→x x b ax x x ,求 b a 、。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姓名: 班级: 考号: 第 1 页 共 2 页 7题图 4 32 1 O C B A 桑日县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 年级 数学 (科目)试卷 出 题 人: 章秀兰 试题范围:七年级下册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实数-2,0.3, 1 7 ,2 ,-π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2.如图,由AD ∥BC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1=∠2 B .∠1=∠4 C 、∠2=∠3 D .∠3=∠4 3.若x 轴上的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的坐标为( ) A.(3,0) B.(3,0)或(–3,0) C.(0,3) D.(0,3)或(0,–3) 4.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 的是( ) A .6m >-6 B .-5m <-5 C .m+1>0 D .1-m <2 5.下列调查,比较适用普查而不适用抽样调查方式的是( ) A .调查全省食品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B .调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C .调查你所在班级全体学生的身高; D .调查全国初中生每人每周的零花钱数. 6.不等式组??-≥-1 1 1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7.如图,已知:∠1=∠2,∠3 =∠4,∠A=80°,则∠BOC 等于( ) A 、95° B 、120° C 、130° D 、无法确定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9.下列各图中,能够通过左图平移得到的是( ) 10. 若???==21y x 是方程组???=-=-30 ay bx by ax 的解,则a 、b 的值为( ) A. ???==21b a B. ???-=-=21b a C. ???==11b a D. ? ??-=-=12 b a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x -2,x )在第二象限,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A .0<x <2 B .x <2 C .x >0 D .x >2 12.某班学生准备分组外出活动,如果每组7人,则余下3人;如果每组8人,则又不足5人.问全班有多少人?要分几组?设全班有x 人,要分y 组.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 ). A 7y x 38y 5x ?=+?+=? B 7x 3y 8x 5y ?+=?-=? C 7y x 38y x 5 ?=+?=+? D 7y x 38y x 5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 、b 、c 相交于点O ,∠1=30°,∠2=70°, 则∠3= . 14.64的算术平方根是 .32-= 。 15.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不等式)2(21)1(3+-<-x x 的解集是 。 17.将点D (2,3)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D ,,则 点D ,的坐标为 。 18.给你一对数值???=-=2 3 y x ,请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使这对数是满足这个方程组的 1 2 3 O a b c 13题图 -101 2 222111000-1-1-1A B C D

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1)注重基础,刻意创新 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中学生走向社会和进一步深造所必需的基本内容,是人人都必需获得的数学。全卷重视对“三基”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试卷中,选择、填空题中只考查一个知识点的基础性题目就有13个,解答题中也有多个简单试题的

设置,如17、18、19、22题以及后面各题的第(1)问,基础性题目贯穿试 卷始终是本套试题的一大特点,其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对每个题都有动手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得,体现出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另一方面,这些试题虽考查基础,但又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在以具体情境为背景,寓能力考查于基础之中,从而做到基础和灵活创新 能力的和谐统一。 如:第8题,这个来源于课本73页活动1的找规律题目,很有趣味性,学 生愿做,乐做。 (2)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考查 《课标》是我们中学教育的总目标,而教材是让《课标》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学生对《课标》目标的掌握程度如何,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试卷中的许多题目是课本中例题或习题的直接引用或变形引升。如第21题便是直接引用课本155页的15题;第8小题选材于课本73页的活动1,用火柴棍拼三角形,第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改成了用火柴棍拼梯形。(3)注重背景设置,突出应用性,体现数学价值 试卷中很多题目的背景,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与所提问题结合自然,展示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全卷在数学应用问题的设计中,对有理数、整式、方程、图形、四个知识点都进行不同程度的考查,共有9个题,39分,占试卷总分的32%,数学的建模能力和应用意识在本套试题中得到充分展现。如第4题用天平这种直观的工具,考查等式的性质,又很自然地向学生渗透不等式思想。如第23题以“武广客运专线(动车组)的正式通车”为背景,考查了列算式和列方程的内容,使刚入初中的学生思维从数到字母有个自然过渡。再如第21题让学生看三视图描述楼房。这道题一改简单枯燥的画三视图的形式,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 (4)体现人文关怀,落实“情感与态度”的目标 与以往相比,试卷结构正向“简单、合理、题量适中的方向发展,各种题型的配置较为适宜,无论是试题本身的数学内涵,还是试卷的表现形式都有较好的体现。首先,贯穿试卷始末的基础题,为后进生尽力提供“送分题”,使他们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其次,本套试题打破原有的一题或两题把关的格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有答案)

初一数学 一、选择题 1.计算a6÷a3 A.a2B.a3C.a-3D.a 9 2 如果ab+4 B.2+3a>2+3b C.a-b>b-6D.-3a>-3b 3.已知 2 1 x y =- ? ? = ? 是方程mx+y=3的解,m的值是 A.2 B.-2 C.1 D.-1 4.2009年5月26日,中国一新加坡工业园区开发建设15周年,在这15年间实际利用外资16 200000000美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62×108美元B.1.62×1010美元C.162×108美元D.0.162×1011美元5.为了解我市中学生中15岁女生的身高状况,随机抽商了10个学校的200名15岁女生的身高,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总体指我市全体15岁的女中学生B.个体是10个学校的女生 C.个体是200名女生的身高D.抽查的200名女生的身高是总体的一个样本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某灯泡厂生产的10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不宜用普查的方式. B.2012年奥运会刘翔能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是必然事件. C.为了了解我市今夏冰淇淋的质量,应采用普查的调查方式进行. D.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买100.张该种彩票一定会中奖. 8.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A′B′C′的是 A.∠A=∠A,∠C=∠C,AC=A′C′ B.∠C=∠C′=90°,BC=B′C′,AB=A′B′ C.∠A=∠A′=80°,∠B=60°,∠C′=40°,AB=A′B′ D.∠A=∠A,BC=B′C′,AB=A′B′ 9.火柴棒摆成如图所示的象形“口”字,平移火柴棒后,原图形可变成的象形文字是

数学分析试卷及答案6套(新)

数学分析-1样题(一) 一. (8分)用数列极限的N ε- 定义证明1n =. 二. (8分)设有复合函数[()]f g x , 满足: (1) lim ()x a g x b →=; (2) 0()x U a ?∈,有0 ()()g x U b ∈ (3) 用ε三 (n x n n = ++ ?+四()f x x = 在五六七八九. )b ,使 (f ''数学分析-1样题(二) 一. (10分)设数列{}n a 满足: 1a =, 1()n a n N +=∈, 其中a 是一给定的正常 数, 证明{}n a 收敛,并求其极限. 二. (10分)设0 lim ()0x x f x b →=≠, 用εδ-定义证明0 11 lim ()x x f x b →=.

三. (10分)设0n a >,且1 lim 1n n n a l a →∞+=>, 证明lim 0n n a →∞ =. 四. (10分)证明函数()f x 在开区间(,)a b 一致连续?()f x 在(,)a b 连续,且 lim ()x a f x + →,lim ()x b f x - →存在有限. 五. (12分)叙述确界定理并以此证明闭区间连续函数的零点定理. 六. (12分)证明:若函数在连续,且()0f a ≠,而函数2 [()]f x 在a 可导,则函数()f x 在a 可导. 七. 八. ,都有 f 九. 一.(各1. x ?3. ln 0 ? 二.(10三. (10四. (15分)证明函数级数 (1)n x x =-在不一致收敛, 在[0,](其中)一致收敛. 五. (10分)将函数,0 (),0x x f x x x ππππ + ≤≤?=? - <≤?展成傅立叶级数. 六. (10分)设22 22 0(,)0,0 xy x y f x y x y ? +≠?=?? +=?

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七年级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8,-1,1,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 -8 B. -1 C. 1 D. 0 A B C D四个点,其中表示互为相反数的点是() 2.如图,数轴有,,, A. 点A与点D B. 点A与点C C. 点B与点C D. 点B与点D 3.下列各图中所给的线段、射线、直线能相交的是() A. B. C. D. 4.据报道,目前我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位居全球第一,其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338 600 000亿次,数字338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简洁表示为() A. 3.386×108 B. 0.3386×109 C. 33.86×107 D. 3.386×109 5.下列选项中,左边的平面图形能够折成右边封闭的立体图形的是(). A. B. C. D. 6.在以下形状不规则的组件中,如图不可能 ...是下面哪个组件的视图()

A. B. C. D. 7.下列数或式:3(2)-,6 1()3 -,25- ,0,21m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一定在原点右边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8.如图,∠BDC =90°,点A 在线段DC 上,点B 到直线AC 的距离是指哪条线段长( ) A 线段DA B. 线段BA C 线段DC D. 线段B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2的次数是2 B. 1是单项式 C. 337 a c -的系数是3- D. 多项式a+b 2的次数是3 10.将方程3628x x +=-移项后,正确的是( ) A. 3268x x +=- B. 3286x x -=-+ C. 3286x x -=- D. 3268x x -=-- 11.一副三角尺如图摆放,图中不含15°角的是( ) A. B. C. 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B. 射线OA 与射线AO 表示 是同一条射线 C.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