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

 一、信息的传播途径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1)极大丰富。(2)形态多样。(3)传递迅速及时。(4)全球传播。(5)互动交流。 所谓极大丰富,是指网上海量的各类信息。 形态多样是指,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形式,不论文字、声音、影像、图片或数据,无所不包。 迅速及时指传播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受众对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心理期待,进一步提高,人们要求更快速、更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全球传播指任何上网信息都是全球性散布和全球性接收的。这使得对网络传播机构表现的评判和对信息内容的解读,都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行为。各种标准和价值观之间的学习和冲撞,也无法避免。 信息互动交流是网络传播的重要特征,这种特性的实现是建立在数据库技术基础之上的,也就是在电脑识读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之上的。这保证双向即时交互传播,得到强大的科技力量的支持,从而成为现实。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

1993年,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认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取得实效的关键。”二年前,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也提出,要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带动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最近,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仍然重点强调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利用。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文件以“中办发[2004]34号”的形式正式下发,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我国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可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早已意识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政务数据的并行利用,是政务信息化建设,乃至全社会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热点。其中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应用更为重中之重。一方面政府拥有整个社会80%左右的信息,是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是信息开发的主体和资源提供者,另一方面,随着政务公开和信息透明的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也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公开自己的信息

因此,在网络时代,在电子政务环境中,如何有效、便捷、可管理、通过网络开发和公开自己的政务信息,提供政务信息服务,成为当前政府,特别是电子政务工作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五、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2005年,各部门、各地区积极贯彻和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全面展开。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

1993年,国

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认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取得实效的关键。”二年前,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也提出,要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带动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最近,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仍然重点强调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利用。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文件以“中办发[2004]34号”的形式正式下发,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我国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可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早已意识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政务数据的并行利用,是政务信息化建设,乃至全社会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热点。其中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应用更为重中之重。一方面政府拥有整个社会80%左右的信息,是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是信息开发的主体和资源提供者,另一方面,随着政务公开和信息透明的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也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公开自己的信息

因此,在网络时代,在电子政务环境中,如何有效、便捷、可管理、通过网络开发和公开自己的政务信息,提供政务信息服务,成为当前政府,特别是电子政务工作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