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连云港的绿色港口建设

合集下载

港口建设中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

港口建设中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

港口建设中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其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

然而,传统的港口建设方式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技术在港口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港口建设中的绿色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港口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绿色施工技术的内涵及意义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其核心是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在港口建设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节约资源,降低建设成本。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水资源以及建筑材料等,可以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港口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粉尘、噪声等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绿色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这些负面影响。

最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升港口的竞争力。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采用绿色施工技术的港口将更受青睐,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业务和投资。

二、港口建设中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一)节地技术在港口建设中,合理规划用地是节地的关键。

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堆场、仓库等设施的占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例如,采用多层立体仓库代替单层仓库,可以在相同的土地面积上存储更多的货物。

同时,利用荒地、劣地进行建设,避免占用耕地和生态敏感区域。

(二)节能技术港口建设中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施工设备和照明等方面。

采用节能型施工设备,如电动起重机、混合动力挖掘机等,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充分利用自然光,优化照明系统的设计,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按需照明,也能有效节约能源。

(三)节水技术港口建设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如混凝土搅拌、施工降尘等。

连云港“一体两翼”港口物流发展战略

连云港“一体两翼”港口物流发展战略

连云港“一体两翼”港口物流发展战略本文从连云港的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区位条件和产业布局等实际情况,结合连云港市物流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提出针对连云港市物流发展战略的针对性措施。

标签:一体两翼物流战略连云港市是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全国公路主枢纽城市。

连云港港是国家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连云港市及苏北地区接纳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及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战略资源和最便捷出海口。

一、连云港“一体两翼”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目标与定位为了提升连云港港口竞争力,提升主港区的功能,主港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导功能,争取至2008年实现吞吐量超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300万标箱的国际干线港的目标,提出“建设港口群,发展组合港”的思路。

建设“一体两翼”的亿吨组合大港,充分发挥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实力。

以主港区为中心,配合两翼产业发展建设港口群。

1.指导思想连云港物流发展指导思想是:加强港口综合建设,推动港城一体化建设,加快集装箱运输发展,完善物流综合服务功能。

2.发展目标立足新亚欧大陆桥通道所连接的广袤腹地,发挥连云港的港口吞吐能力和对外通道优势,由五个物流子体系密切结合,相互分工,形成资源合理配置、功能优化互补的现代物流体系,将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连云港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将连云港打造成为区域性的国际物流中心城市,加速东西双向开发开放、实现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

3.连云港“一体两翼”港口物流定位构建依托连云港港口、面向苏北及长三角区域、服务新亚欧大陆桥区域、辐射东南亚的现代物流体系。

通过港区内部交通体系加强“一体两翼”主体港区对两翼港区的带动作用,未来港区内部也将形成以公路为主,铁路、水运为辅综合联络交通:(1)主体港区与北翼港区。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毕业论文题目:浅析连云港港口进展现状及前景作者:王晓姗学号:070319105 院、系:公共治理学院专业班级:海事治理071指导教师:朱春江二○一○年六月二日浅析连云港港口进展现状及前景摘要作为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都市,连云港集地理、区位、政策、技术等优势于一身,但其进展速度却是相对缓慢的,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本文从连云港的自身经济进展状况、区位特点等方面着手分析连云港港口进展现状,以及制约其进展的要紧因素,并以宁波港、日照港为比较对象,借鉴其成功体会,从而提出加快连云港港进展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连云港港进展现状前景Simpl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of Lianyungang PortAbstractAs China's first batch of open coastal cities, Lianyungang is a Collection of geography, location, policy, technology and other advantages. But its growth rate is relatively slow. We have to consider about thi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Lianyungang Port in the need to address problems by analys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from Lianyunga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city’s characristic, the main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city’s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from some successful city’s experience such as Ningbo Port and Rizhao Port.Key words:port in Liangyungang;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prospec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Key words:port in Liangyungang ,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 prospect (II)第一章连云港港概况 (1)第二章连云港港的区位特点 (2)2.1 地理位置优越 (2)2.2 区域经济地位重要 (2)第三章连云港港的进展现状 (3)3.1 连云港市经济进展概况 (3)3.2 连云港港口吞吐量及集装箱运量 (4)3.3 其他港口进展状况 (5)3.3.1 宁波--舟山港 (5)3.3.2 日照港 (5)第四章制约连云港港口进展的要紧因素 (6)4.1 内在因素 (6)4.1.1 连云港市经济不够发达 (6)4.1.2 早期缺乏对港口建设的重视 (6)4.1.3 港口服务意识不高 (6)4.1.4 专门人才的匮乏 (7)4.2 外在因素 (7)4.2.1 港城关系的不和谐 (7)4.2.2 区域边缘化 (8)4.2.3 行业竞争猛烈 (8)第五章促进连云港港口进展应采取的措施 (9)5.1 政府要加大对港口进展的扶持力度 (9)5.2 改善港口服务,增强港口竞争力 (9)5.3 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港〞战略 (9)5.4 〝以港兴市〞与〝一体两翼〞战略的提出 (10)5.4.1 连续贯彻〝以港兴市〞战略 (10)5.4.2 〝一体两翼〞战略 (11)5.5 进展连云港市都市经济 (11)5.6 大力加强港口的信息化建设,努力打造信息港形象 (12)第六章连云港港的进展前景与展望 (13)结语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第一章连云港港概况连云港港位于太平洋西海岸、中国黄海之滨,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宏伟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

连云港港口发展战略的研究

连云港港口发展战略的研究

连云港港口发展战略的研究引言:港口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作为中国东海岸重要的港口城市,连云港港口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连云港港口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旨在为连云港港口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港口发展现状分析连云港港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江苏省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

经过多年的发展,连云港港口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通航口岸之一、目前,连云港港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和石化码头等设施,港口装卸效率较高。

同时,港口周边的胶东港工业园区和连云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港口提供了可靠的后盾。

然而,与其他高级港口相比,连云港港口的吞吐量和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二、港口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1.提升港口吞吐能力:通过加快港口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增加港口的吞吐能力,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

2.提高港口服务质量:加强港口信息化建设,提高货物通关效率,优化供应链,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提升港口的竞争力。

3.提升港口国际影响力:加大港口的宣传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港口合作,扩大港口业务范围,增加与国内外航运公司合作,提高港口的国际货运量。

三、港口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扶持港口的发展,为港口提供资金以及税收、土地等支持,以激发港口的发展活力。

2.优化港口布局:进一步加大对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码头、航道等,以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容量。

3.推进智能化发展: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化港口管理系统,提高港口服务效率和安全性,推动港口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4.加大市场拓展和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市场拓展活动,提高港口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国际货运航线,扩大港口的国际货运业务。

5.加强与航运公司合作:与国内外航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拓展航线,提高连云港港口的国际运输能力。

6.增强港口绿色发展:加大对港口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投入,提高港口的环境可持续性,推动港口的绿色发展。

连云港港优势条件及现状

连云港港优势条件及现状

连云港及港口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连云港港位于黄海西部的海州湾,是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大型海港,也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

连云港港始建于1933年,1934年陇海铁路展筑延伸至此,同年港口开埠,作为陇海铁路的出海口。

连云港港因位于港池两侧的天然屏障连岛和云台山而得名,初名连云港;1963年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因此港口更名为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主港区由马腰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旗台港区组成,现正在主港区的南北两翼新建灌河港区、徐圩港区和赣榆港区。

江苏省最大海港,中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12个区域性主枢纽港和长三角港口群三大主体港区之一。

连云港港区位优势明显,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欧洲,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纽带,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作为中国中西部乃至中亚诸国最便捷经济的进出海口岸,连云港港口集团依托码头装卸、现代物流、港口建设、临港工业、综合服务五大板块的协调发展,加速由货物吞吐港向发展带动港、要素聚集港、产业支撑港、绿色和谐港的转变,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17%的平均增长,集装箱位列江苏港口第一、大陆港口第九、世界港口23位,基本实现了航道深水化、码头专业化、集疏网络化、园区特色化、装备现代化、应用信息化。

连云港港各类专业化泊位齐备,最大泊位30万吨级,年设计吞吐能力超亿吨;加快建设30万吨级航道,主航道已浚深至25万吨级;辟有集装箱、杂货、客货班轮航线近60条;依托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开行散货、散粮直达列车以及集装箱国内班列、过境班列,布设十余个内陆“无水港”,建成各类特色物流园区;拥有口岸“一站式”服务中心和现代信息平台,具备国内一流的通关环境。

借助江苏沿海开发、国家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战略机遇,连云港港正在“一体两翼”的港口规划引领下,以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大港为目标,加快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陇海兰新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窗口、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绿色港口建设 助推港口经济发展

绿色港口建设 助推港口经济发展

绿色港口建设助推港口经济发展摘要:港口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主要的污染源头和耗能单位。

在全球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的新形势下,港口界提出了绿色港口的发展理念。

本文就对我国绿色港口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绿色港口;生态环境;港口经济一、绿色港口的内涵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张以及集装箱化因素的影响,全球港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港口都维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尤其是中国、东南亚国家以及南美洲国家。

然而,港口发展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考验。

绿色港口是环境污染小、能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佳、发展前景好的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港口。

绿色港口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以绿色观念为指导,侧重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港口建设将港口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实现有机结合,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达到港口经济发展利益最大化、资源利用合理化以及环境污染最小化,并最终实现港口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二、推动绿色港口建设的因素港口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与货物海运运输、内陆集疏运以及港口自身的运营,包括货物装卸以及工业活动等有关,同时,这种影响又是非常显著的。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全球25个最大港口所产生的船舶废气排放量占全球港口船舶废气排放量的50%。

举例来说,在香港,超过50%的SO2排放量来源于航运业;在洛杉矶,公路上行驶的约85%的卡车是与港口运营有关的。

这些港口对全球贸易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成为影响港口生态环境的焦点。

推动绿色港口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政策法规、激励机制以及技术革新。

除此之外,其他因素在不同层面上(地区性或全球性)与这三个方面有关,并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绿色港口建设。

1、政策法规随着绿色港口越来越受关注,各国港口纷纷出台有关港口节能减排的政策。

尽管很难确定这些政策是否真正起作用,但显而易见的是,不少政策确实是发挥了作用,尤其是与运输有关的政策。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工程施工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工程施工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工程施工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2南京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210004摘要:近年来,为了缓解日益增长的港口货物运输需求,同时解决连云港区陆域空间不足等问题,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工程快速发展。

本文以连云港港赣榆港区一突堤围填海工程为例,分析围填海工程施工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工程施工前、施工期及施工后减缓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但由于围填海工程必不可少地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应着重加强施工后的生态补偿和修复,并跟踪监测海洋生态修复效果,适时调整更有利于海洋环境的生态修复措施。

关键词:围填海工程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措施引言21世纪初,国家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连云港的发展高度重视。

2009年6月,《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以连云港港建设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建设”。

2008年3月,《连云港港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连云港港将形成由湾内连云港区、湾外北翼赣榆港区和南翼徐圩、灌河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发展格局。

作为连云港港“一体两翼”的北翼,赣榆港区的功能是为腹地经济发展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为主,其建设发展可有效拓展连云港港的功能。

新世纪以来,连云港港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

2010年和2013年货物吞吐量分别为9208万吨和20165万吨,但综合通过能力仅为9208万吨和11478万吨,港口货物压港现象普遍存在。

为缓解日益增长的港口货物运输需求、适应临港产业发展新要求,同时解决连云港区陆域空间不足等问题,2012年以来赣榆港区围填海工程建设应运而生。

1.工程概况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岸线北起绣针河口南岸,南至龙王河口北1.2km处,岸线总长20.3公里。

通过建设防波堤和填海造陆,赣榆港区形成两个双堤环抱式港湾。

赣榆港区围填海工程即依已建成的防波堤而建。

图1赣榆港区总体规划示意图综合连云港港赣榆港区一突堤和三突堤已建成的围填海工程,其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新建围埝、陆域形成和地基处理三部分。

连云港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少于1000字

连云港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少于1000字

连云港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少于1000字连云港是江苏省的一个沿海城市,也是我国东海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业务的不断扩大,连云港港口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

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连云港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港口容量不足连云港港口目前的年吞吐量已接近2亿吨,但是港口吨位的承载能力仍然有限,这导致了船只的等候时间变得越来越长。

此外,随着连云港港口在物流方面的优势日渐彰显,越来越多的货物涌入该港口,港口没有提供足够的空间,进一步加剧了港口容量问题。

对策:针对连云港港口容量问题,应该加快建设新的码头和卸货区域,提高港口的承载能力,使得港口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货物涌入。

同时,可以通过港口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提高港口的效率和吞吐能力。

二、船舶安全问题连云港港口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一年中有各种类型的船舶进出港口,但是在航行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机械故障、天气波动等危险因素,这给港口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对策:为了减少船舶安全问题,应该不断加强港口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港口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和预防控制的能力。

应该严格执行防污染法律法规,确保与港口相关的企业的环保标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同时,也可以在港口周边建立应急救援保障设施和机构,加强对各种风险的预测和防范。

三、环保问题连云港港口紧邻海洋,大量的货物运输和船舶交通必然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港口周边的水质、海洋生态环境等问题,长期来看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对策:连云港港口应该在各项运营活动中加强环保意识,建设与当地环保标准相符的环保治理设施和机构,制定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产品和生产流程,降低对环境的冲击和污染。

同时,也要大力推广低碳和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技术,促进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才匮乏随着港口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港口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因为港口的专业性较强,人才的资质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这使得在招聘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连云港的绿色港口建设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优良的环境是人类与自然协调统一的体现,保护好环境,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港口作为联通世界、促进交流的一个窗口,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责任重大。

而整洁优美无污染的港口换进则能树立港口良好形象,提高港口的竞争力,是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无形资产及其重要保障。

人类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人类的活动对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环境也将反作用于人类。

正由于这个认识,发展未来的港口才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因素。

绿色生态港口充分考虑到这两者的相互影响,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总体的平衡,即港口对环境的利用应在港区生态承载力允许范围之内。

绿色港口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是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之间获得良好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港口。

绿色港口要求以绿色观念为指导,建设环境健康、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低能耗、低污染的港口。

是将港口资源科学分布、合理利用,把港口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增长方式有、规模效应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后做到人与港口、环境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现状:美欧等西方在绿色建设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例如,洛杉矶—两港联合实施的“圣佩罗湾洁净空气行动计划”(San Pedro Bay Clean Air Action Plan)、纽约—新泽西两港联合实施的“洁净空气措施和港口空气管理计划”(Clean Air Initiatives and Harbor Air Management Plan);鹿特丹港实施的“里吉蒙地区空气质量行动项目”(Rijnmond Regional Air Quality Action Program);悉尼港实施“绿色港口指南”(Green Port Guidelines)等,这些行动都很大地改进了港口质量,提高了港口绿色度,使得西方国家在绿色港口建设上走在了前列。

相比于西方,中国绿色建设明显滞后,尚处在起步阶段。

此外,国内对绿色的认识还不全面,往往认为绿色港口就是绿化港口,甚至有的港口做些植树种草等绿化工作就宣称自己是绿色港口了。

中国匮乏、日益恶化,绿色作为一种能耗少、小的新型是港口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作法,对于我国建设绿色港口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连云港港——以岸电技术创新为先导驱动港口绿色发展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船舶均使用燃烧轻质或重质柴油的发电机自行发电,每艘船相当于一个小型发电厂、一个移动式烟囱,既造成污染,又浪费能源。

相对于船舶辅机发电,靠港船舶在接用岸电后,可以关闭辅机,船东既可以节省燃料费用,又能减少排放和噪音。

港口在提供电力而获得收益的同时,也增强了港口竞争力,优化了港口城市环境。

据测算,如果船舶在靠港期间关闭辅机改用岸电,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17万吨,相当于180万人口一年的排放量;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6万吨,相当于720万人口一年的排放量;并可减少氮化物排放量 19.5万吨。

早已认识到船舶岸电技术巨大意义的连云港,在此方面,走到了前列,坚持“低碳港口促转型、智能港口促发展”理念,不断加快低碳、生态港口建设,加强信息化与产业化融合,成为全国唯一低碳示范港、首个科技示范港和江苏首家集装箱甩挂运输交易中心,船用岸电技术、海铁联运物联网工程上升为国家标准,建设“国内集装箱绿色示范航线”方案上报待批,油改电(气)、节能工艺改进、节能设备应用等项目快速铺开。

连云港港口集团被评为“2012年节能中国先进单位”、“全国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优秀贡献企业”。

其联合河北远洋集团开发的“全球首套高压变频数字化船用岸电系统”,成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低碳环保节能项目。

高压变频数字化船用岸电技术适用于除油船之外的客滚船、散货船、集装箱船等所有船舶,具有“一个接口、高压上船、船港分离、不间断供电、操作简便”等特点。

项目核心的六大关键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并已拥有船舶岸电改造先例与针对不同船型设计的改造方案。

近日,该港向交通运输部报送了岸电项目科研报告,目前正在积极完善在港项目,争做岸电改造示范港,岸电产业化推广工作已取得显著成就。

2013年,连云港港将进一步完善低碳港口保障体系方案,并以倒逼态势靠前编排4大类13个项目的年度工作指标,年内完成油气回收应用、堆场倒运工艺改造、散矿节能工艺改进,新增船用岸电设施装置,LED照明灯使用实现大范围推广,多式联运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和行业集成度明显提高。

大力实施“科技兴港”战略,抓住全国首个科技示范港的机遇,加快对绿色智能相关领域技术攻关与集成的开发应用,变单一项目创新为系统集成创新,并争取成为省级以上科技支撑企业。

位于黄海之滨,中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西南岸,的东北端,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巍峨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

与、等国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内,现为江苏最大海港、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

《连云港港低碳港口建设实施方案》通过交通部专家评审,这标志着连云港港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首个低碳港口建设试点港。

以东端和西端荷兰为标志,新亚欧大陆桥自太平洋西岸的港口群,向西至大西洋东岸的港口群,是以亚欧第二铁路大陆桥为主要纽带,绵延连接亚洲和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

新亚欧大陆桥全长10900km,在中国境内长约4131km,国内段由东向西途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6省区,周围相邻、山西、湖北、四川、青海、宁夏和内蒙等地,辐射地域近360万平方km,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7%,区域内人口4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30%。

根据规划,未来将形成由海湾内的连云主体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格局。

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8500万吨,集装箱运量200万TEU。

200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冲刺亿吨,集装箱运量300万TEU大关。

2011年3月17日,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在连云港徐圩港区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连云港港沿海深水大港建设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一直以来,连云港港口十分关注港口的绿色、生态建设,通过全港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港容、港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随着港口吞吐量的快速增长,码头建设改造范围扩大、港外货场启动较多,在铁矿砂、红土镍矿、木薯干等易污染货种的频繁转运过程中,环境污染现场难以得到彻底遏制。

为了进一步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打造港口的“绿色名片”,2011年年底,连云港港口集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港口创建工作的通知》,一场全面提升港口环境的“战役”已经打响。

今年,连云港港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要素聚集港、产业支撑港和发展带动港,在确保完成货物吞吐量1.9亿吨、集装箱580万标箱的同时,进一步美化港口环境、优化港口物流布局。

据了解,从去年年底深化生态港建设到现在,港口集团已经投入了600多万元进行软硬件改造,今年港口集团还将投资3千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港口集团还要从货种结构和运输方式上对生产进行改善。

正在建设的30万吨矿石码头至物流园区的皮带运输设备,目前正在进行隧道施工。

工程建成后,铁矿石等散杂货物的大部分公路及水路转运业务将在物流园区进行,有效避免了转场带来的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