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第一山,清凉世界五台山

合集下载

五台山-悠悠清凉文殊界

五台山-悠悠清凉文殊界

五台山:悠悠清凉文殊界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和繁峙县之间,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 公里。

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1982 年11 月国务院首批公布五台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2 年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2007 年 5 月国家旅游局审定为“首批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

2009年6 月26 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33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可以说,旅游业最高的荣誉称谓―或官方或民间―全被它占了。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所谓“五台”。

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东台望海峰,海拔2795 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

”故冠此名。

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

西台挂月峰,海拔2773 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

”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

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

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

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 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

”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

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

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

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南台锦绣峰,海拔2485 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

”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

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 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

五台山简介

五台山简介

五台山简介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境内。

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

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属太行山脉,跨忻州地区的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县、定襄县,周五百余里。

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四大佛教名山。

分别是文殊、观音、地藏、普贤四位菩萨的道场。

而五台山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是您盛夏避暑的理想去处,也是您朝山拜佛的最佳场所。

中心地区台怀镇,距五台县城90公里,忻州市160公里,山西省会太原市240公里。

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陆地之一。

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太古代的26亿年以前。

到震旦纪时期,又经历了著名的“五台隆起”运动,形成了华北地区最雄浑壮伟的山地。

第四纪时期,冰川覆盖了五台山,至今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冰缘地貌。

五台山地层,完整丰富。

特别是前寒武系地层,发育典型,已经成为全国研究对比的重点地区。

五台山境内的绝大部分地层组段,都是以本地区的山、水、村、镇命名,充分显示了其在地学位置中的作用。

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海拔达3061米,为华北最高峰。

层峦叠蟑,峰岭交错,大自然为其造就了许多独特的景观。

奇峰灵崖,随处皆是,著名者达五十余处。

其中写字崖,用水洒湿以后,拿手帕仔细拭擦,崖面会显示出类似篆隶体字迹,水干字隐。

有人曾揭去表皮石层,结果下层仍能擦出字来。

层层有字,字字不同。

据载曾发现过“天之三宝日月星,地之三宝水火风,人之三宝精气神”的联句。

清泉碧池,满山镶嵌,历史上誉为有灵气者二十余处。

其中跃鱼石窟,位在山崖,径有尺许。

每年清明节前后,窟中有鱼随流水拥挤而出,甚至于破身暴鳃,五六月后方止。

鱼大者过斤,小尾数两,多为鲤鱼和鲫鱼,味道特美。

清人张绅描述其为“不许鹰鹤渡,谁知鲸鲤来。

冲风疑破壁,激水自生雷”。

佛洞妙石,得名者三十余处。

五台山迷人景色,犹如山如鹤立,景致迷人简直不要太美!

五台山迷人景色,犹如山如鹤立,景致迷人简直不要太美!

五台山迷人景色,犹如山如鹤立,景致迷人简直不要太美!导语:五台山,一个以“佛家圣地”而举世闻名的地方,屹立于我们大山西中北部,是我国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整个世界上也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它是世界上五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是我们山西的一大著名景点哦!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走进这神秘而又庄严的五台山吧!五台山其实是太行山脉的一部分,在山脉的北段,主要部分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是由一系列大山组成的,并不是一座山,山势非常的雄伟高大!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五座大山,也叫做五个台。

可别小看了这五个台哦,在五台山,每个台顶都有不同的说法,如果你想看日出,就一定要去东台,这里是看日出最好的地方,如果你要看日出,最好前一天晚上就上山,在山上住一晚上,并且一定要带上厚厚的棉衣,在这里,即使山下是炎热的大夏天,山顶也是寒风刺骨,小编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哦!当然,最著名的还有一个北台,北台就是我们的叶斗峰,是五台山的整个山系中海拔最高的一座山,有“华北屋脊”的称号,曾经还被康熙皇帝作诗称赞,并且北台还是看冰的最好位置!冬天上山虽然很危险,但是这里的风景也是不可忽略的,就相当于万年冰洞那样,一根根冰锤树立于群山之中,风景也是极美的!当然,五台山作为一个名胜风景区,是我们山西省七大五A级景区中,第一批被列入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的,也是我国自然与文化的双重遗产,还是我们中华的十大名山之一,在我省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们旅游的一个好去处,期待大家一起去五台山游玩哦,小编可以给大家做一个小导游,带大家游览整个五台山!说起避暑胜地,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承德的避暑山庄,但是,在这里,小编想告诉大家,我们山西五台山可不仅仅只是一个风景名胜区哦,它也是我国有名的避暑胜地!五台山,又称“清凉山”!地如其名,清凉二字可不是虚名哦!清凉山,就如同这个名字一般,五台山山中气候寒冷,而五台山的五个台顶终年有冰,即使外面是炎热的夏天,但是在五台山里,你感受不到一分夏日的酷暑!小编有幸今年的夏季在五台山度过,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没有夏天的日子!一说到去了五台山以后的日子,小编就欲哭无泪,在那里,小编没有穿过一次好看的短袖和裙子!终日长袖穿在身上!所以呀,如果你想要一个没有夏天的日子,首选一定要是五台山哦,这可是小编亲自体验过的。

山西五台山简介绍

山西五台山简介绍

山西五台山简介绍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临汾市五台县境内,是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组成,分别是南台、中台、北台、东台和西台,因而得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座著名的佛教胜地吧。

五台山地势险峻,山峰起伏,气势雄伟,被誉为“华夏第一山”。

五台山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信徒。

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分明,是一处自然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完好的地方。

山上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瀑布,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五台山景色,美不胜收。

五台山是佛教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佛教历史。

在这里,有许多古老的佛教庙宇,如晋祠、塔院、大佛寺等,它们都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遗产。

五台山还是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交汇的地方,各种宗派的寺庙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氛围。

每年的佛诞节和佛教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除了佛教文化,五台山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里曾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聚居地,留下了许多重要的考古遗址和文物。

五台山还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重要活动场所,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传世的作品。

五台山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五台山不仅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

这里的人们生活简朴,热情好客。

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山西特色美食,如刀削面、烧饼、面茶等。

此外,五台山还有一些特色的手工艺品,如五台山剪纸、五台山香蜡等,这些都是游客可以购买纪念品的好选择。

五台山是一座集自然景观、宗教文化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无论是信徒还是游客,来到五台山都能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如果你对佛教文化或者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五台山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让我们一起走进五台山,探索它的美丽与神秘吧!。

介绍五台山演讲稿三分钟(3篇)

介绍五台山演讲稿三分钟(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我国的佛教圣地——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誉为“清凉世界”、“圣山”。

接下来,我将从五台山的历史、文化、宗教和旅游价值四个方面为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五台山的历史五台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史书记载,五台山佛教文化起源于东汉,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在唐代,五台山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我国佛教的中心。

相传,文殊菩萨在此显灵,使得五台山声名远扬。

自那时起,五台山便成为了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

二、五台山的宗教文化五台山宗教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汇聚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等多种流派。

五台山的主要寺庙有五台山菩萨顶、五台山塔院寺、五台山广济寺等,这些寺庙建筑精美,文化底蕴深厚,成为了我国佛教文化的象征。

1. 五台山菩萨顶:位于五台山中心,是五台山最大的寺庙,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菩萨顶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寺庙内供奉着文殊菩萨,每年吸引着无数信徒前来朝拜。

2. 五台山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南台顶,建于北魏时期,是五台山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塔院寺内的塔林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塔群,被誉为“天下第一塔林”。

3. 五台山广济寺:位于五台山北台顶,始建于唐代,是五台山著名的古刹之一。

广济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每年都有众多信徒前来朝拜。

三、五台山的旅游价值五台山风光旖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1. 自然景观:五台山地处太行山脉,山势雄伟,景色宜人。

这里有奇峰异石、幽谷清泉、古树名花等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2. 人文景观:五台山寺庙众多,建筑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此外,五台山还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3. 民俗活动:五台山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朝山会、佛教音乐会、庙会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

山西五台山的简介

山西五台山的简介

山西五台山的简介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距五台县城6公里,总面积287.50平方公里,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

自古中国名山之一,素有“北地峰林”、“华北第一山”等美誉,
被誉为中原的“象山、峨山、普陀、峨眉、五台”之一。

五台山以“五台”地理形态的变
化著称,山势峻秀,景色优美。

这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被誉为是旅游胜地、文化宝库、玄秘禅地和自然保护区。

五台山是一座盛名素著的佛教名山。

据传,东汉初年,因有幸得到“无相士”的授业,成为当时佛教的领袖和大师,于是五台山成为佛教世界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

五台
山所在的山西省,历史上很长时间里一直是佛教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也为五台山的佛教
文化更增添了艳丽的色彩。

五台山山势壮观险峻,自然风光优美。

这里山峰千峰竞起、景致万千,古代文人墨客
不胜其称颂。

五台山风景区内的五塔寺、东岳庙、二仙洞、文殊院、菩提院等古迹皆令人
叹为观止。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至十五日为五台山佛诞节,届时游人如织,阡陌纷繁,场面
异常壮观。

五台山被誉为佛教圣地、文化宝库、玄秘禅地和自然保护区。

五台山也被列入“国家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寺庙之一。

五台山有“千佛洞”、“金佛岭”、“琉璃殿”、“金刚阁”、“净乐阁”等众多名胜古迹,还被誉为“天下第一塔”之称的
贞观塔,已成为中外游客前来朝拜观光的重要胜地。

总之,五台山不仅是一座享誉北方的名山,也是一座具有浓郁佛教文化的城市,是中
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闻名于世,以精彩的佛教文化和天然的美景,吸引着千万游客慕
名而来。

五台山——风光独秀的清凉圣地五台山文殊菩萨清凉山志名山南台

五台山——风光独秀的清凉圣地五台山文殊菩萨清凉山志名山南台

五台山——风光独秀的清凉圣地五台山文殊菩萨清凉山志名山南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四大名山虽然并称,但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有区别的。

民间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

五台山是四大名山中唯一在佛教经藏中有明确记载的名山,又被称为“华北屋脊”,纬度虽与北京大致相同,气候特征却和东北大兴安岭相仿。

自古是消暑圣地,它是文殊菩萨道场,是我国释教四大名山之首,其“清凉”在释教言语中有了无烦恼之意,即“身心俱凉”。

如唐释慧祥著《古清凉传》序云:“夫紫府名山,七佛师栖真之处;清凉圣境,万菩萨晦迹之方。

亘于古今,备于图籍。

芬馥之异华灵草,莹洁之幽石寒泉。

瑞气吐于林中,祥云横于岭上。

苍岩入夜,炯炯而灯烛常明;碧洞侵晨,殷殷而鼓钟恒响。

老人萧散于溪谷,童子游戏于烟霞。

灿灿之楼阁庄严,巍巍之殿堂崇丽。

或则高僧远访,或则贵族亲临。

观化仪结得道之缘,瞻相好发至诚之愿。

修殊因于此日,证妙果于他生。

”明释镇澄《清凉山志》序云:“涵容万化,潜育百灵。

岩花涧草,全彰本智之光;静谷幽林,深隐真人之宅。

时乎珠林焕现,仙域洞开。

灵霞生宿客之衣,圆光射游人之影。

触目通玄,非人间矣。

是以游观之士,四海云驰;栖寂之流,千岩星布。

明王圣主,代为兴福之场;列宰名臣,屡有思真之咏。

昏昏业识,望影尘消;汩汩烦心,观光慧朗。

”清康熙皇帝还曾说五台山:“东有离岳火珠,西有丽农瑶室,南有洞光珠树,北有玉涧琼枝,中峰则有自明之金、环光之璧”是一个清静幽雅、仙人所居、风景优美的灵山圣地。

五台山五峰耸峙,上矗霄汉,苍然深秀,气象万千。

其中的东台,其顶如鳌背,亦名望海峰。

如明释镇澄《清凉山志》云:“若夫蒸云寝壑,爽气澄秋,东望明霞,若陂若镜,即大海也,亦见沧瀛诸州,因以为名。

”东台顶上可以观看到云海日出的壮丽景色。

五台山有一种神奇的自然景象,称为“佛光”,或称“灵光”、“圆光”,这在东台望海峰出现较多,成为东台的又一奇观。

五台山资料

五台山资料

五台山资料1、清清凉凉五台山:五台山座落在__省东北部,曲折连绵,千姿百态。

东、西、南、北、中五峰对峙,雄伟壮丽。

东台望海峰可看云海日出,南台锦绣峰的花的海洋,西台挂月峰可赏明月娇色,北台叶门峰可览群山层叠,中台翠岩峰可见巨石如星,更有天造奇观:“热融湖”、“冰胀丘”“石海石川”、“龙翻石”、“写字崖”、“佛母洞”等。

点北台叶门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

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整个五台山温差很大。

由于五台山五峰耸秀,海拔高,盛夏气候凉爽,所以五台山又有"清凉山"之称。

“(峰)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山,或五顶山。

2、佛教圣地五台山:五台山与峨嵋山、普陀山、九华山并称四大佛教名山。

五台山是佛教文殊菩萨的道场,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

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

永平十一年,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

《清凉山志》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幅轮相,十指皆现”。

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此足迹,而且还发现有“舍利”,再加上营坊村这座山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佛修行处)相似。

由于这三种原因,故决定在此建寺。

寺院落成后,寺以山名——灵鹫寺,灵鹫寺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

从那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中心,五台山的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

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再一标志,是佛教寺院的大规模兴建和僧侣人数的增多。

在唐代,五台山见诸记载的佛寺就有七十余所,且规模十分宏伟。

唐代是五台山佛教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李唐王朝起兵太原而有天下,所以视五台山为“祖宗植德之所”。

3、五台山“宝光”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更是令人惊异万端。

当你在五台山参观游览时,如果遇上风晴日朗的天气,便可以看到一个五彩缤纷、色泽鲜艳的半个蛋圆形光圈在你身边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清凉佛世界,文殊道场,山西五台山
佛教第一山,清凉世界五台山
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王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文殊居首。

他们的道场分别在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五台山居首,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2009年8月山西五台山门票168元(台内区间车费另50元)
佛教自东汉永平年间传入我国,在洛阳白马寺建了中国第一座寺庙,那个时期五台山就开始建寺。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出现了第一个高潮,隋唐时期是五台山佛教极盛的黄金时期。

文殊是般若(音bō rě,即智慧)的化身,是主司智慧的大智菩萨,是释祖的上首大菩萨。

关于文殊的般若智慧,佛教把他比喻为能斩断一切烦恼,劈开一切蒙昧,断除一切魔障的锋利宝剑。

他一手持慧剑,一手握般若经,坐骑是一头青狮。

五台山地处山西五台县东北部,为太行山系的北端。

该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由东、南、西、北、中五座山峰环绕而成,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

如果把五根手指看作耸立的“五台”,那么掌心处便是台怀镇。

台怀镇是五台山景区的地理中心和食宿大本营,绝大多数寺庙也都集中在这里。

《华严经》中有佛说文殊菩萨在清凉山讲经说法,而五台山以气候清凉、地兼五顶,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在唐代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授意下,就把五台山正式确定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又名“清凉山”。

文殊信仰为东方各民族共同崇奉。

同时,作为世界上最早浮出地面的陆地,五台山拥有全球罕见的地层地貌,其历史可追溯到26亿年前,地质构造古老,是国家地质公园。

五台山原为道家神仙方士所居。

佛教的传播和流布除自身的努力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统治者的好恶。

五台山是一处灵山圣地,因而得到历代皇帝的青睐,五台山佛教也出现一浪一浪的繁荣。

从秦始皇开始,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曾有10位皇帝19次巡幸五台山。

北魏孝文帝、隋炀帝、宋太宗、元英宗、清圣祖、清高宗等都曾驾幸五台山。

至于历朝历代皇帝、皇后遣使札礼五台山者,更是自北魏到清朝从未间断。

翻开五台山各大寺的“庙史”,第一页几乎全是“敕建”二字。

五台山也是我国唯一的青庙和黄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一种通俗的说法。

汉僧常服穿“青衣”,藏僧常服穿“黄衣”)并居一山共同讲经说法的道场。

藏传佛教是藏、蒙、满族共同信仰的主要宗教,因此受到西藏、内蒙、青海、甘肃、黑龙江等少数民族信徒的无比尊崇。

明朝诸帝为了笼络蒙藏等少数民族,鼓励藏传佛教的活佛瞻礼五
台山,驻锡五台山。

黄教(藏传佛教最大的一支)祖师宗喀巴的弟子至五台山兴建了五座黄庙,遂使黄教在五台山扎根,从此形成五台山青黄二庙并存的格局。

清朝,诸帝以怀柔蒙藏稳定江山为国策,在五台山大兴黄教,并将罗睺寺、寿宁寺、善财洞、七佛寺、涌泉寺、普庵寺等10座青庙改为黄庙,进行修葺,兴建了台麓寺、白云寺、台怀“三大行宫”。

罗睺寺以大殿内“开花献佛”闻名遐迩。

罗睺是释迦摩尼之子,罗睺寺是五台山一座专供罗睺的黄庙,传说罗睺在此显灵,地位仅次于菩萨顶的黄庙,为“五大禅处”之一。

善财洞五台山唯一善财道场。

康熙皇帝共有五次朝台,并在五台山的很多寺庙内留下“御笔”,至今仍然留存。

雍正贵为皇子的时候,与其父康熙四次来台,乾隆皇帝朝台次数最多达6次。

嘉庆十六年嘉庆皇帝巡幸了五台山,并且对五台山宠遇隆厚,成为清帝中最后一个朝台的皇帝。

五台山现存寺庙153座,古寺遗址192处,其中台内(五台顶之内)有黄庙7座,青庙35座,尼姑庙5座。

五台山无疑是佛教明清建筑的博物馆,也是“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的体现。

各种繁复、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比比皆是。

五台山景区范围很大,最后附上一份景区地图
更多内容请关注,乐途乐游之
搜狐号
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天天快报一点资讯知乎
新浪微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