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迎老爷
潮汕风俗作文迎老爷爷

潮汕风俗作文迎老爷爷《潮汕风俗作文迎老爷爷》篇一在潮汕地区,迎老爷爷的风俗那可是相当有特色,就像一颗古老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潮汕文化的皇冠上。
我记得有一次,村里要迎老爷爷。
那天一大早,整个村子就像炸开了锅似的。
大人们忙得脚不沾地,小孩子们呢,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麻雀,在人群里穿来穿去。
迎老爷爷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得把老爷爷的神像从庙里请出来,在村子里巡游一圈,就像在向全村宣告老爷爷的庇佑无所不在。
我跟着大人来到庙里,那股神秘而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
老爷爷的神像庄严肃穆地坐在那里,周围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供品,有水果、糕点,还有香喷喷的卤鹅。
那卤鹅油光发亮,就像被镀上了一层金似的,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些吃的东西,有啥特别的?嘿,这你就不懂了,在潮汕,这些供品那可都是精心准备的,代表着对老爷爷的敬重。
迎老爷爷的队伍开始出发了。
打头的是一群敲锣打鼓的大叔们,那锣鼓声震耳欲聋,仿佛要把天上的云彩都给震散了。
接着是抬着神像的青壮年们,他们的表情严肃而庄重,一步一步稳稳地走着。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想着,这神像是不是真的有神奇的力量呢?也许吧,反正大家都相信老爷爷会保佑村子平安幸福的。
巡游的路线经过村里的每一条小巷。
一路上,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摆上供桌,点上香烛。
那些香烛的烟雾缭绕着,就像给整个村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我看到一位老奶奶,她跪在供桌前,嘴里念念有词,那虔诚的样子让我很是感动。
我就想啊,这种风俗虽然看起来有点迷信,但它更多的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吧。
你想啊,如果大家都相信有老爷爷的保佑,就会更加积极地生活,不是吗?队伍走到村子中间的大广场时,更是热闹非凡。
那里有舞狮表演,那狮子活灵活现的,一会儿跳跃,一会儿翻滚,就像真的狮子下凡了一样。
小孩子们在旁边欢呼雀跃,大人们也笑得合不拢嘴。
这时候,我就觉得,潮汕的这种风俗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
大家因为迎老爷爷这个活动聚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潮汕迎老爷祝福语

潮汕迎老爷祝福语
1. 老爷保号,咱潮汕这次迎老爷肯定超级热闹,大家肯定都开心到飞起,就像过年一样,难道不是吗?例子:咱都早早准备去迎老爷咯!
2. 哇,潮汕迎老爷啦,这可不得祈求老爷多多保佑,让咱生活顺顺利利的呀!例子:阿爸阿妈都在说迎老爷时要诚心呢。
3. 潮汕迎老爷,那场面,肯定会震撼到不行,就像一场盛大的狂欢,你能想象不?例子:我跟小伙伴都约好了一起去看呢。
4. 老爷啊,您一定要保佑咱潮汕风调雨顺,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呀,好不好?例子:阿公阿嬷都特别信老爷会保佑。
5. 潮汕迎老爷的时候,大家都那么热情,那氛围,简直了,就跟着了火一样热烈,你感受过没?例子:每年这时候大家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6. 迎老爷啦,这可是咱潮汕的大事,老爷肯定会给大家带来好多福气的,对吧?例子:大家都在讨论今年会有多精彩呢。
7. 哎呀呀,潮汕迎老爷,真希望能一直这么传承下去,一直这么热闹非凡呀!例子:阿伯说他小时候迎老爷就很热闹。
8. 老爷保佑,让咱潮汕越来越好,让大家都越来越幸福,这要求不过分吧?例子:咱都盼着日子越过越红火呢。
9. 潮汕迎老爷,那可是咱心中的期盼呀,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你懂不?例子:全家都准备好去感受那热闹啦。
10. 这次潮汕迎老爷,肯定又会成为大家心中难忘的记忆,肯定会的!例子:大家都在说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潮汕习俗迎老爷

潮汕习俗迎老爷
潮汕习俗迎老爷,又叫童子迎老,是潮州固有的传统文化,它源远流长,习俗悠久,流行于拜老家,孔庙,一切的节庆活动中。
这是一种有特殊内涵,浓浓厚重文化气息的古老仪式,是潮州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
迎老仪式一般在每年清明或农历六月举行,它不仅是拜祭几千年历史的祖先,活跃潮州文化的一种仪式,也给传承老祖宗精神,进行家风传承抒发一种深厚情感,一个家族最古老的传统。
潮汕迎老仪式的具体流程及程式由此而生:首先,有人吹号,大家聚集在一起,以敬神礼仪在西拜老家门口进行行礼;接着,有老太太走出来,在此时此刻,人们给出殷殷祝福,有歌唱,有抛硬币,有贴花;随后,朝老家杀猪,宰猪,洗猪,削枣,揉面;再后,再配上特色菜,成为宴席,就聚餐,共就酒,彰显家庭攀缘,祝贺历史沉淀,增添家庭关系的纽带。
潮汕迎老仪式,反映潮州文化强烈的家风气息,团结和精神、乐意奉献的情怀,这是传统,是家庭,是名满天下的潮汕风情的最佳表达,端起来每一口手痒,让潮汕人民更加拥有亲切的感觉,增加相处之间的无比亲切!
多数潮汕人家爷家奶,都把迎老仪式当作一种节日,人们都会大着胆子前去参加,以展示对老家的特殊尊重,传达对亲友的老爱,在复杂的社会格局中,迎老仪式的文化内涵更是催发平凡百姓百家联结在一起的情意,以此来弘扬潮汕同窗传统文化。
潮汕人特有地以迎祖爱民来宣扬潮汕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在潮汕持续传承,体现出潮汕文化的特殊风貌,弘扬家风礼仪,使“迎老仪式”作为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亲切家庭关系紧密的文化传统保持下去,在潮州文化地位更上一层楼。
潮汕迎老爷观后感

潮汕迎老爷观后感前几天看了潮汕的迎老爷活动,那场面,真叫一个震撼又有趣,就像一场盛大的、接地气的狂欢派对。
刚到现场,那热闹的氛围就像一股热浪直接把我给卷进去了。
大街小巷全是人,男女老少都喜气洋洋的,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
迎老爷的队伍那叫一个长啊,感觉就像一条五颜六色、欢腾游动的巨龙。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美的潮汕传统工艺展示。
那些老爷的轿子,真的是超级华丽,雕龙画凤的,金光闪闪,就好像把所有的祥瑞都雕刻上去了一样。
抬轿子的人呢,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感觉他们抬的不是轿子,而是整个村的荣耀。
而且啊,他们的步伐很有节奏,轿子稳稳当当的,我在想这得是经过多少练习才能达到的默契啊。
再看那些表演的队伍,简直是五花八门。
有英歌舞的队伍,那些舞者脸上画着夸张又威风的妆容,手里拿着木棒,一顿敲敲打打,动作整齐划一又充满力量。
那股子精气神儿,就像是从古代战场上冲出来的勇士一样,看得我热血沸腾。
还有那些扮成各种神话人物的小孩,一个个可爱得不行。
有个小男孩扮成哪吒,踩着风火轮,手里拿着红缨枪,那小模样严肃得很,仿佛他真的是要去降妖除魔,把我给逗得不行。
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一路上大家那种虔诚又欢乐的态度。
每到一个地方,人们就会放鞭炮,那鞭炮声噼里啪啦的,震得耳朵嗡嗡响,但心里却觉得特别喜庆。
大家都争着去给老爷上香,嘴里念念有词的,估计都是在祈求平安、好运之类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潮汕人对传统信仰的敬重,这可不是那种刻板的、沉闷的敬重,而是充满活力,和整个欢乐的氛围融合在一起的。
而且啊,这个迎老爷活动就像是一个纽带,把整个潮汕地区的人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不管是在外打工的还是本地的,这一天大家都聚在一起,那种邻里之间的感情,家族之间的凝聚力,在这个活动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一边看表演,一边唠家常,笑声、欢呼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就像一首独特的交响曲。
总之呢,看了潮汕迎老爷这个活动,我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充满神秘、欢乐和文化底蕴的宝藏盒子。
家乡的风俗作文潮汕迎老爷

家乡的风俗作文潮汕迎老爷在我的家乡潮汕,有一个特别热闹、特别让人期待的风俗活动,那就是迎老爷。
迎老爷可是我们潮汕地区过年期间的重头戏。
每到这个时候,整个村子就像炸开了锅一样,欢腾得不得了。
迎老爷的日子一到,村里的老老少少都会早早地起床,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我也不例外,天还没亮就从床上蹦了起来,匆匆洗漱完,就迫不及待地往村中心跑去。
还没到地方,远远就听到了锣鼓喧天的声音。
走近一看,好家伙!那场面真是壮观极了。
一支长长的队伍正浩浩荡荡地走来,走在最前面的是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他们抬着一面巨大的铜锣,用力地敲打着,“哐哐哐”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迎老爷开始啦!跟在铜锣后面的是一群穿着鲜艳服装的锣鼓手。
他们手里拿着鼓槌,有节奏地敲打着鼓面,“咚咚咚”的鼓声犹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
再后面就是彩旗队了,五颜六色的彩旗在风中飘扬,就像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要数那尊被人们簇拥着的“老爷”像了。
这尊神像被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抬着神像的人们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庄重。
我跟着队伍一路前行,眼睛都不够看了。
沿途的街道两旁站满了人,大家都在欢呼着,为迎老爷的队伍加油助威。
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着,兴奋地跑来跑去。
走着走着,队伍来到了一条狭窄的小巷。
这里的路不太好走,抬神像的人们更加小心了。
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
由于路面有点倾斜,其中一个抬神像的人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这可把大家都吓坏了,周围的人赶紧伸出手去帮忙,稳住了神像。
好在有惊无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经过一番努力,队伍终于走出了小巷,继续向前行进。
这时,太阳已经高高升起,阳光洒在人们的脸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迎老爷的队伍来到了村里的大广场上,这里已经搭好了一个临时的舞台。
神像被稳稳地放在了舞台上,接下来就是精彩的表演了。
有舞龙舞狮的,有表演潮剧的,还有各种杂技表演,让人目不暇接。
我最喜欢的就是舞龙表演了。
潮汕风俗迎老爷作文

潮汕风俗迎老爷作文
潮汕的“老爷”是一种民间信仰,在每年的正月十六迎老爷活动中,人们都要打扮得非常漂亮、庄严,以示对“老爷”的尊敬。
从农历正月十六日到二十三日,人们都会穿上新衣服、戴上新帽子,到庙里去烧香拜佛。
迎老爷活动有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在正月十四日晚至十五日凌晨,人们要到庙里烧香拜佛;二是在正月十六日晚上至十六日凌晨,人们要去庙里烧香拜佛;三是在正月十七日上午到下午,人们要去庙里烧香拜佛。
这几个部分组成了潮汕的“老爷”,这些活动都是为祈求“老爷”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在迎老爷的前几天,人们就开始准备了:首先要“上香”。
“上香”就是点燃香。
人们先要把香火插到香炉里去。
插完香火后,就开始烧纸钱。
烧纸时不能用水去浇,因为这样会把纸烧起来。
火灭了之后,人们就把香灰倒在香炉里,再把香炉和香盒端到屋外去插好。
在吃午饭时,要先祭老爷神,也叫“拜老爷”。
—— 1 —1 —。
作文家乡的风俗潮汕迎老爷

作文家乡的风俗潮汕迎老爷篇一《潮汕迎老爷:热闹非凡的家乡大狂欢》在潮汕,有一个特别盛大、特别有趣的风俗,那就是迎老爷。
这可是每年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就像一场超级大派对。
迎老爷那天,天还没亮呢,整个村子就像被注入了超强活力一样。
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到老爷庙前。
我也跟着爷爷奶奶早早地就去凑这个热闹。
到了那儿,哇,人多得简直像密密麻麻的蚂蚁。
男人们光着膀子,露出黑黝黝的皮肤,身上绑着彩带,头上还缠着红布,就像梁山好汉要出征一样威风。
女人们呢,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有不少人背着孩子。
我看到那些被抬出来的老爷像,好壮观。
老爷们一个个都坐在华丽的轿子上,轿身雕刻着精美绝伦的图案,有龙啊凤啊,还有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次我和小伙伴去挤到最前面看一尊老爷像,结果被一阵大风吹得灰头土脸的。
那风真是来得突然,就像个调皮的小鬼,把我的头发吹得乱七八糟。
不过我们可没心思整理头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老爷像,看那精致的神态,威严的表情,心里满是敬畏。
迎老爷的队伍开始走起来了,前面有人敲锣打鼓,那锣声是又响又脆,鼓声则雄浑有力,感觉能把人的耳朵震聋一样。
队伍里还有舞狮舞龙的,舞狮的人灵活得就像真的狮子在跳跃打滚。
舞龙的小伙子们把龙身挥舞得上下翻飞,像在云里穿梭。
大家都跟着队伍在村子里走,边走边喊一些祈福的话。
老人们嘴里念念有词,都是求老爷保佑平安健康之类的。
走走停停,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燃放鞭炮,那鞭炮声噼里啪啦的,空气里都是火药味。
小孩子们可高兴了,在鞭炮声中又蹦又跳。
我也跟着到处跑,看这儿看那儿,完全沉浸在这热烈的氛围里。
这个迎老爷的风俗啊,它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是潮汕人链接祖先自然与神灵的独特方式,蕴含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那一天的热闹场景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在离乡后仍常常回味。
篇二《潮汕迎老爷:难以忘怀的民俗记忆》要说咱潮汕的迎老爷,那可真是够独特够有趣的。
我记得有一次迎老爷,那场面让我现在想起来都能笑出声。
潮汕习俗迎老爷

迎老爷——潮汕春节习俗一、“老爷”名称的由来潮汕人的信仰崇拜,是“多神崇拜”,包括祖宗崇拜、自然崇拜、佛道诸神崇拜(如城隍、关爷、妈祖、南极大帝、玄天上帝、吕祖等),更多的是民间创设奉祀的杂神(如三山国王、安济圣王、双忠圣工、雨仙爷、水仙爷、龙尾爷、珍珠娘等)。
由于潮汕人所信仰崇拜的神明级别不分高低、神庙无论规制,狭义上,女性的基本统称“娘娘”,男性的一律唤做“老爷”;广义上,“老爷”是神明的统称,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敬畏。
二、迎老爷简介迎老爷是由乡闾的伯公祭祀发展而来。
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在一个镇内每日一村各村轮流“闹热”(相当于北方的庙会)并且迎老爷。
迎老爷是一个祭祀活动,村里的青壮年会抬着八抬大轿,抬着老爷走遍村里的大路和小巷,游行队伍庞大,队伍包括标手(扛标旗),牌手(举牌),轿夫,乐手组成。
迎老爷是祈求今年风调雨顺,全村平安。
迎老爷时村民可以用手摸一下老爷,相传可以带来好运气并且保一年平安。
三、迎老爷游行由几百人组成的游行队伍,有敲锣打鼓的、有英歌锣鼓表演的、间有唱潮剧角色的……第一波人是由乡里面的元老们带头走在最前面。
第二波人是穿着各色各样潮剧戏服的花旦与小生们个个肩膀上扛着顶一面大旗,大旗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龙与凤和一句吉祥的成语,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五谷丰登等等。
第三波人是潮汕最具有代表性的英歌锣鼓表演团队挥舞着手中的木棒向人群走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着喜悦、喜气之情。
英歌舞是一种民间集体舞蹈。
舞蹈取材于梁山好汉闹元宵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情节。
英歌舞的人物,按梁山好汉相貌画脸谱并穿相应服装,如关胜花脸红须、李逵花脸黑短须、武松小生装扮、鲁智深花脸短须和尚装束等。
舞蹈演员各手握一对彩色木棒,舞蹈时在手中翻转,边打边起“花”。
舞蹈动作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刚健有力。
伴奏的鼓乐仍以潮州大锣鼓等为主,舞蹈者还配合鼓乐不时发出整齐的吆喝声,显得气势恢宏,严肃而又庄严。
由于讲求对称性,除了上述讲述的男英歌的表演阵势,还有女英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迎老爷
——潮汕春节习俗
一、“老爷”名称的由来
潮汕人的信仰崇拜,是“多神崇拜”,包括祖宗崇拜、自然崇拜、佛道诸神崇拜(如城隍、关爷、妈祖、南极大帝、玄天上帝、吕祖等),更多的是民间创设奉祀的杂神(如三山国王、安济圣王、双忠圣工、雨仙爷、水仙爷、龙尾爷、珍珠娘等)。
由于潮汕人所信仰崇拜的神明级别不分高低、神庙无论规制,狭义上,女性的基本统称“娘娘”,男性的一律唤做“老爷”;广义上,“老爷”是神明的统称,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敬畏。
二、迎老爷简介
迎老爷是由乡闾的伯公祭祀发展而来。
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在一个镇内每日一村各村轮流“闹热”(相当于北方的庙会)并且迎老爷。
迎老爷是一个祭祀活动,村里的青壮年会抬着八抬大轿,抬着老爷走遍村里的大路和小巷,游行队伍庞大,队伍包括标手(扛标旗),牌手(举牌),轿夫,乐手组成。
迎老爷是祈求今年风调雨顺,全村平安。
迎老爷时村民可以用手摸一下老爷,相传可以带来好运气并且保一年平安。
三、迎老爷游行
由几百人组成的游行队伍,有敲锣打鼓的、有英歌锣鼓表演的、间有唱潮剧角色的……第一波人是由乡里面的元老们带头走在最前面。
第二波人是穿着各色各样潮剧戏服的花旦与小生们个个肩膀上扛着顶一面大旗,大旗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龙与凤和一句吉祥的成语,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五谷丰登等等。
第三波人是潮汕最具有代表性的英歌锣鼓表演团队挥舞着手中的木棒向人群走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着喜悦、喜气之情。
英歌舞是一种民间集体舞蹈。
舞蹈取材于梁山好汉闹元宵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情节。
英歌舞的人物,按梁山好汉相貌画脸谱并穿相应服装,如关胜花脸红须、李逵花脸黑短须、武松小生装扮、鲁智深花脸短须和尚装束等。
舞蹈演员各手握一对彩色木棒,舞蹈时在手中翻转,边打边起“花”。
舞蹈动作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刚健有力。
伴奏的鼓乐仍以潮州大锣鼓等为主,舞蹈者还配合鼓乐不时发出整齐的吆喝声,显得气势恢宏,严肃而又庄严。
由于讲求对称性,除了上述讲述的男英歌的表演阵势,还有女英歌。
女英歌的讲求的是刚中带柔,木棒的敲击响亮游乐。
身姿的旋转又不失女性妩媚。
第四波人是锣鼓队。
游行队伍的器乐演奏,包括拉二胡,弹古筝,吹箫,敲锣,打鼓,弹奏这些乐器的大多数乡中十多岁的青少年。
青少年会在游行前每个晚上的固定的时间进行练习,还会有乡中的深知乐器精髓的老一辈的人指导。
还有第五波人、第六波人……整条队伍沿着本乡镇及临近乡镇的主要干道进行巡演。
看的人们都拍着手掌,高声喝彩。
四、迎老爷意义
迎老爷是潮汕人的一种情缘,是一种精神寄托,精神激励。
迎老爷使潮汕的各种特色文化得以传承。
迎老爷中蕴含的古典乐器、英歌舞、对联等通过迎老爷代代传播。
迎老爷游行时,乡中的人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进行捐款,游行结束后所剩下的资金将会用于家乡的福利事业,改进家乡的服务设施,对当地经济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