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研究成果的回归验证
对中医医案现代化的思考

例报 告, 以及相 当的著作 是用 来 阐述 医案规 范的, 明代喻 嘉 如
言 的 《 意 草 》等 。现 代 则 依 据 19 寓 9 7年 发布 的 《 医 临床 诊 中 疗术语 》 国家 标 准 , 及 中 医 药 高 校 教 材 和 《 医药 主 题 词 表 》 以 中 , 从 医 案 专 著 到 规 范标 准 的 建 立 , 相 关 数 据 库 建 立 及 数 据 挖 掘 对 都 具 有 现 实 意 义 。 历 代 名 老 中 医 临 床 医 案 建 成 数 据 库 并进 行 将 统 计 分 析 , 期 使 分 类 、命 名 和 诊 断 严 重 不 统 一 的 中 医证 候 统 以
通讯作者 :邱 家学, - a 1 i ja u N ia C N g m i :qu i x e s n . O
解 决新 的问题, 是一种对 专家思维的模拟 。推理循环 由 4个基
・
2・
Chi es J ur n e o nal f n or ati i n C o I f m O l o T M
基于医学实践有针对个人和集体 的不 同,B E M又有狭 义和广义
之 分 。E M是 在 强 调 医疗 卫 生 资源 的合 理配 置 利 用 医 疗 模 B 式 的转 变等 2 世 纪 面 临 多 种 临 床 挑 战 的情 况 下应 运 而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 。 1 E M 强 调 的 是 任 何 决 策 和 实 践 都 有 据 可依 , 里 的 “ ” B 这 据 就 是证 据 , 且 要 考 察 证 据 的质 量 , 据 要 具 有 广 泛 的适 用 性 。 而 证
究的意义 。
被 后人 引用借鉴 的时候, 它又在 不断地 被验证, 最好 的医案才
统计分析方法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

病规律 、 辨证规律 、用药规律及其在临床疾病中的分布情 况进
行 了系统分析, 研究 了该方证 的病 因病机 、诊断指标 、舌 苔、
1 1 对经典 医籍的研究 .
对 经典 医籍方证用 药的研究 是 目前应用 统计学方法 研究 中医医案较 多的类型之一。 主要集中在对一些经典古代医籍的
整 理 、数 据库 的 录 入 及 建 立 、人 工 智 能 查 询 、方 证 用 药 、症 状
症 、舌苔 、脉象 、基本病机, 并考 证分 析了五苓 散方证主 治用 药规律及其与现代医学疾病 的联系 。李 氏等 通 过对 古今生化 汤证 2 4例 医案 的全面系统统计分析, 0 阐明 了生化汤证证治规 律 、适用 范围及注 意事项 。
I5 藏 象研 究 .
处方, 分析 出了胃脘痛 门的用药特 点。此外, 氏 研究统计 了 程
研究最多 的就是用药规律 。因中医用 药的频次统计方法简单, 易于操 作, 且能总结 出一些疾病治疗 的基本方药。周氏等 就明
清时期消渴案进行统计分析 , 采用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广泛收集 了反映 明清时期医家各学派的医案资料 5 例进行统计 分析, 9 寻
智 能查 询分 析中 医医案 , 目前 这项 工作 尚处 于探 索完 善阶 但 段。 氏等“ 采用计算机 c语言开发 古今 医案查询统计分析系 吴 ”
1 应 用 领 域
一
除 了中医医案 的用药规律, 统计分析方法较 多地 应用 于对
些 中 医经典 方剂 的证治规 律探 索, 明确 中医药方剂 应用 证 型 、治法 , 通过研 究能较好地指 导临床用药 。张 氏 对 《 匮 金 要略》苓桂术甘汤证古今医案共 18例进行 了统计分析, 5 从发 维普资讯 Nhomakorabea・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学术成果转化与应用研究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学术成果转化与应用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医药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中医药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研究成为中医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中医药学术成果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转化的实践和应用研究的现状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中医药学术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案例。
一、中医药学术成果的定义和重要性中医药学术成果指的是中医药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等。
这些成果是经过长期实践和验证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中医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医药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对于中医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中医药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能够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不仅可以验证和完善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还可以为中医药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指导。
其次,中医药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能够提高中医药疗法的临床效果。
将中医药学术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可以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通过临床实践的反馈和总结,可以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医药疗法,使之更加适应临床实际需求。
最后,中医药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还能够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中医药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是实现中医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将中医药学术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不仅可以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为中医行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中医药学术成果的转化实践中医药学术成果的转化是指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应用中的过程。
中医药学术成果转化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实践转化。
通过将中医药学术成果应用于实际临床实践中,验证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为中医药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2. 科研成果转化。
通过将中医药学术成果转化为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推动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医药疗法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3. 教育培训转化。
通过将中医药学术成果应用于中医药教育和培训中,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临床能力,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医临证经验的科学验证与验证方法

中医临证经验的科学验证与验证方法中医临证经验是多年来中医学者积累和总结出来的临床实践经验,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诊疗的核心。
然而,由于中医临证经验的主观性和个体化特点,其科学性和可信度一直备受争议。
为了真正验证中医临证经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科学验证方法和研究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一、受试研究设计在研究中医临证经验时,设计一个合理的受试研究是必要的。
随机对照试验(RCT)是一种常见的受试研究设计,可以用于比较中医临证经验治疗效果与传统西医治疗方法或安慰剂的差异。
通过在临床实践中随机确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可以有效地验证中医临证经验的效果。
二、临床数据库的分析临床数据库是珍贵的研究资源,可以用于验证中医临证经验。
通过分析大量患者的临床数据,可以发现中医临证经验对某些疾病或症状的治疗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数据库中的病例,比较中医临证经验治疗和传统西医治疗的疗效差异,从而验证中医临证经验的科学性。
三、生物统计学分析生物统计学分析是验证中医临证经验科学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样本量,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可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可靠性。
例如,可以使用适当的方差分析(ANOVA)或t检验比较不同治疗组之间的差异,或者使用生存分析方法来评估中医临证经验在长期治疗中的效果。
四、临床实践的质量评估中医临证经验的科学性还需要通过临床实践的质量评估来验证。
临床实践的质量评估可以包括专家评估、临床路径评估和质控指标评估等。
通过这些评估,可以评估中医临证经验的规范性、标准化程度和临床实用性,从而验证其科学性。
五、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中医临证经验的科学验证还需要得到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
通过分析中医临证经验治疗机制和效应,可以从分子水平和机制角度验证中医临证经验的科学性。
例如,可以使用细胞实验、动物实验或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究中医临证经验的治疗效果和机制,从而更加客观地验证中医临证经验的科学性。
中医医案的种类特点及要求(二)

中医医案的种类特点及要求(二)
中医医案的种类特点及要求
中医医案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实践的总结和经验积累。
中医医案具有以下的种类特点和要求。
种类特点
1.病案类
–描述疾病的病程、症状、体征等变化情况。
–例:《诸病源候论》中记录的《脉证并治》。
2.证治类
–强调疾病症状和证候的变化以及治疗方法。
–例:《温热论》中记录的《卫气调论》。
3.方证类
–记录疾病的治疗方法和用药方剂。
–例:《金匮要略》中记录的《金匮要略方论上》。
4.验案类
–对疗效进行验证和总结。
–例:《医宗金鉴》中记录的《恶风秽气论》。
要求
1.准确性
–包括客观描述病情、病机、治疗方法等,遵循中医理论。
–例:针灸治疗头痛,要描述患者头痛的位置、性质、伴随症状等。
2.系统性
–包括疾病的发展过程、症状的变化、治疗方法等的系统记录和总结。
–例:记录感冒的病程、发病原因、症状的变化、辨证论治方法。
3.实用性
–包括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和可验证性。
–例:方证类医案要详细描述方剂的组成、用量和用法,并提供治疗结果的验证。
4.规范性
–包括文字准确、用词规范、格式统一,易于理解和阅读。
–例:使用中医术语、遵循书写格式、结构清晰。
通过以上的要求,中医医案能够有效地传承和记录中医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以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和应用。
读《中医医案学概论》心得体会(2篇)

读《中医医案学概论》心得体会《中医医案学概论》是一本介绍中医医案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医医案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医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临床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心得体会:首先,《中医医案学概论》介绍了中医医案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中医医案学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医案的整理、总结和研究,可以丰富和深化中医理论,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
书中介绍了医案的分类和基本要素,包括病情描写、治疗方法、结果评价等,这些基本要素对于医案的规范整理和研究非常重要。
其次,《中医医案学概论》强调了中医医案学的研究方法。
中医医案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数据统计和实地调查等,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总结和提炼医案中的经验和规律。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统计和分析工具,如SPSS和Excel,这些工具能够为中医医案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持。
此外,《中医医案学概论》还讲述了中医医案的应用和传承。
中医医案不仅有助于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还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书中引用了许多具体的医案,通过分析和解读这些医案,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的临床思维方式和方法。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中医名家的医案,这些医案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值得认真研究和学习。
最后,《中医医案学概论》还讨论了中医医案学的局限性和挑战。
中医医案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的支持。
书中指出,中医医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一个重要问题,如何从大量的医案中挑选出符合科学规律的案例,是中医医案研究的一个难题。
此外,中医医案的研究还需要重视临床实践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不能仅仅依靠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
总的来说,《中医医案学概论》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医医案学的著作,对于理解中医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临床应用有很大帮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医医案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医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中医医案总结范文

中医医案总结范文近年来,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中医医案是中医执业医师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丰富的临床价值。
通过对中医医案的总结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医案总结是对广大中医执业医师长期临床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旨在提炼出规律和经验,为中医药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这些医案涵盖了中医药学的各个领域,包括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医案中反映了中医执业医师在实践中的思考、实验和实践经验,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机体现。
在中医医案总结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用的经验和治疗方案。
比如,在治疗某些常见病时,中医执业医师常用的经验是针对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施治,而不是简单地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这是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内部的失调和不平衡,而不仅仅是局部症状的表现。
因此,只有从整体上把握疾病发展的规律,才能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另外,中医医案中也包含了许多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应用,其中一些已经得到了现代医学的验证和认可。
比如,中药治疗某些慢性疾病的疗效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证实。
此外,一些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按摩、拔罐等也在中医医案中有所记录,这些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之,中医医案是中医执业医师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中医医案的总结和研究,可以帮助中医执业医师更好地理解中医药理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同时,中医医案的研究也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医医案的研究和应用,深入挖掘其中的精华,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贡献综上所述,中医医案是中医药学发展中的宝贵经验,其总结和研究对于提高中医执业医师的临床水平、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具有重要意义。
论中医医案的价值、特点和研究方法

论中医医案的价值、特点和研究方法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记录,是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和传承。
中医医案具有以下几个价值和特点:
一、价值
1. 丰富中医理论:中医医案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思考,丰富了中医理论。
2. 传承中医经验: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和传承,它记录了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后人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促进中西医结合:中医医案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桥梁,它可以帮助西医医生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和实践,促进中西医结合。
二、特点
1. 个性化:中医医案是针对个体病人的,它注重个性化治疗,强调“因人而异”。
2. 经验性: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和传承,它强调经验性,注重临床实践。
3. 综合性:中医医案是综合性的,它不仅包括中医诊断和治疗,还包括中医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中医医案相关文献,了解中医医案的历史、发展和特点,探讨中医医案的价值和意义。
2.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中医医案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常用治疗方法、药物组方等,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3. 临床实践法: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中医医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探讨中医医案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价值和特点。
研究中医医案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和临床实践等方法进行。
中医医案的研究对于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中医临床实践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 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心 血管科 ) 和 国家中 医药 管理局重 点 学科 ( 中西医结合临床) 建设项 目、 国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医药 管理局全 国名老 中医 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 项 目( 张学文工作室和殷克敬工作室) 资助 作者单位 : 1 . 陕西中医学 院心脑血管病研究所 , 陕西 咸 阳 7 1 2 0 0 0 ; 2 . 陕西中医学院第 二附属医院 , 陕西 成阳 7 1 2 0 0 0 通讯作 者 : 王永刚 , E ma i l : w a y o g a 3 i r g @h o t ma i l . c 0 I T I
拓临证思路。诸多名 中医的学术思想也通 过后人 的临床 运用 验 证 , 得 到 了不 同程 度 的 发 挥 , 促 进 了
中医学 术 流 派 的形 成 , 丰 富 和 完 善 了 中 医 药 学 的
理论 。
如果 我们 将 张 仲 景 的 《 伤寒 杂 病 论 》 看 成 一 本 简朴 的 医案 集 , 那么 , 后 世 医家 从 其 “ 条 文 ”中总 结 和提 炼 的各种 学术 思 想 , 在 历 代 医 家 临床 运 用 当 中 得到 不 断 的 验 证 。就 现 代 医 生 研 究 医 案 而 言 , 对 《 临证 指南 医案 》中所 承 载 的 叶 天 士诊 治疾 病 的学 术 思想 研究 最 为突 出 , 诸 如 论 治妇 科 以调 补 奇 经 冲 任为 法 ; 治疗 顽 疾 久 痛 以 久 病 人 络 立 论 ; 论治脾 胃
动 。医案 研 究 对 总 结 医 家 学 术 思 想 、 整 理 诊 疗 方
血 肉有情 之 品等 , 在 现 代 临 床运 用 当 中也 得 到 了不
同程 度 的验证 。 二、 规 律性 诊疗方 案 的临床 验证 在 研究 中医医 案 当 中 , 总结 某 个 病证 的规 律 性
案、 挖 掘有 效方药 、 提 高 临床 诊 疗 水 平 、 开 拓 临证 思 路 有着 非 常 重 要 的 意义 。现 根 据 中 医 医 案 研 究 成 果 的表 现形 式 , 对 其 回归验 证 总结如 下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1 3年第 8卷第 3期
Wo r l d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2 0 1 3 , V o 1 . 8 . N o . 3
律 性 的诊治 方 案 , 这就是 中医的“ 循证医学” 基础。
中医 医案 研 究 一 直 重 视 总 结 历 代 名 中医 的学
术 思想 , 唯有 其学 术 思 想才 能 在 临证 当 中 以不 变 应 万 变 。对 历 代 名 中 医 的 医 案 研 究 , 总 结 其 学 术 思 想, 使后 人 在研 习 医 案 当 中提 高 辨证 论 治 技 能 , 开
疾 病 的变化及 患 者 的要 求 进 行 修正 , 方 能在 临 床应 用 当中发挥 其指 导作用 。 如 今制 订 疾 病 诊 疗 方 案 , 现 代 医学 遵 从 “ 循 证 医学 ” 的研 究 成 果 , 而 中 医 这方 面 的 研究 却少 之 又 少, 中医有 着 浩 如 烟 海 的 医案 记 载 , 虽 然 与 循 证 的 要 求相 差甚远 , 但 都 是 源 于 临床 的原 始 资料 。我们 完 全可 以通过 中医 医案 的研究 , 科 学 的 总结 中医规
【 关键词 】 中医 ; 医案 ; 研究成果 ; 回归验证 【 中图分类号 】 R 2 4 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3 — 6 6 1 3 ( 2 0 1 3 ) 0 3 — 0 2 9 7 — 0 2
中医 医案是 中医 医 师 临床 实 践 的 文字 记 录 , 体 现 了中医 理法方 药 的 综合 应 用 , 不 仅 是 医 疗 活 动 的 真实记 述 , 而 且 反 映 了 医 家 的 临 床 经 验 及 思 维 活
创立养 胃阴 之 说 ; 论 治 虚 损 从 上 中下 人 手 , 且 善 用
如 姜 良铎 通过 整理 和研 究 古今 温 病 医案 , 研 究分 析 了7 7 2例 “ 风温 ” 医案, 提 出 了风 温 规 律 性 诊 治 方 案 。1 9 8 4年 1 0月 一1 9 8 6年 5月 , 他 参 与 了全 国北
方协作组关于风温肺热病临床研究工作 , 在北京 中
医药 大学 东直 门 医院观 察 了 7 0例住 院患 者 , 通 过 中
医药 组与 西 药 组 ( 红霉素或庆大霉素) 随机 对 照 临 床研 究 , 中医药 组 总有效 率为 9 4 . 3 %, 西药组 为 9 1 .
4 %, 证实了中医药治疗风 温的疗效 , 中医药组辨证
一
诊治方 案 是 必 要 的 , 因为这些 “ 行之有效 , 取 之 有 证” 的规 律 性 方 案 , 是 指 导 中医 临 床 诊 治 疾 病 的 指 南 和 准 则 。然 而 , 毕 竟 这 些 方 案 来 自于 过 去 的 医
、
学术 思想 的临床运 用验证
案, 效与不效还需临床进一 步验证 , 也需根据 现代
运用 、 规律性诊疗方案 的临床验证 、 有效方药的临床和实验验证等方面对 中医医案研究成果 的回归 验
证进 行了总结性的探讨 , 为今后深入挖掘 中医医案 中有价值 的学术思想 、 临床经验 、 用药特点 , 并进一
步形 成疗效稳定 、 便 于推广 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思路 , 以期提高医生 的中医临证水平和临床疗效 。
・2 9 7・
・
思路 与方法 ・
中 医 医案研 究成 果 的 回归验 证
郑 刚 尤金枝 , 王永刚 , 王礼 凤
【 摘要】 中医医案反映了医家的临床诊治经验及辨治思维过程。文章基于古今资料, 分析了中
医医案研究成果 回归验证 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 根 据中医医案研 究成 果的表现形式 , 从学术思想 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