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有机化学课件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教学课件 (共39张PPT)

CH3COOH、C6H5COOH、OHC-COOH、HCOOH
H2CO3非有机物; C6H5OH酸性太弱,不能使得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2. 下列物质中,一定是同系物的是( C )
A. C2H4和C4H8
B. CH3Cl和CH2Cl2
C. C4H10和C7H16
D. 硬脂酸和油酸
3. 降冰片烯属于 环烃、不饱和烃 。
B
D
酸性KMHale Waihona Puke O4 溶液C有机实验
2. 实验室制乙炔 反应原理:
CaC2 + 2H2O→Ca(OH)2 + C2H2↑ ① 反应激烈
用块状电石、饱和食盐水作反应物; 用分液漏斗控制液体滴加速度。 ② 在装置的气体出口处放一小团棉花: 防止生成的泡沫堵塞导气管。
有机实验
3. 实验室制溴苯 反应原理:
烃燃烧现象对比
1. CH4燃烧:淡蓝色火焰。 2. C2H4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3. C2H2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黑烟。
烃的衍生物性质
1. 乙醇的化学性质 1. 燃烧 2. 催化氧化 3. 与金属钠取代反应 4. 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
消去反应: 成醚反应: 5. 酯化反应 6. 醇与HX共热
8. 烃基
烃基种类
1. 甲基 -CH3 2. 乙基 -CH2CH3 3. 正丙基 -CH2CH2CH3
异丙基 -CH(CH3)2
4. 丁基 5. 戊基
-CH2CH2CH2CH3 -CH2CH(CH3) 2 8
-CH(CH3)CH2CH3 -C(CH3) 3
二、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1. 溶沸点 气态:碳数≤4的各类烃(包括新戊烷)、CH3Cl、甲醛 液态:碳数(5~16)的各类烃,低级烃的衍生物。 烷烃随Mr增加,溶沸点增大;支链越多,溶沸点越低。
《高等有机化学基础》课件

1 2
官能团
决定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系统命名法
按照一定的规则给有机化合物命名的方法。
3
俗名
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来源或性质得来的名称。
04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取代反应
总结词
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 种反应类型,其中一个原子或基 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基团所取代。
详细描述
在取代反应中,一个原子或基团被 另一个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生成新 的化合物。这种反应通常涉及电子 的转移和重排。
有机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01
高分子材料
有机化学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合成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研究高分子链的构象和运动等。
02 03
纳米材料
有机化学在纳米材料的合成和修饰中具有广泛应用,如制备碳纳米管、 纳米颗粒和纳米纤维等,并研究它们在能源、催化、生物医学等领域的 应用。
06
有机化学的应用
有机化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药物合成
有机化学在药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设计合成路 线和优化反应条件,制备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分子。
药物代谢
有机化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环节,有助于理解药物作用机制和优 化药物设计。
药物筛选
有机化学在药物筛选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高通量筛选和 虚拟筛选等方法,发现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 ,为新药研发提供候选药物。
详细描述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如衣物、食品、建筑材料和交通工具等,都与有机化合物密切相关。例 如,衣物中的纤维和染料、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建筑材料中的塑料和油漆等,都是有机化合物 。此外,许多医疗药物也是有机化合物,对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有机化学第1章绪论ppt课件

04
有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有机化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药物合成
通过有机化学方法合成药 物,如抗生素、抗癌药物 等。
药物分析
利用有机化学原理和技术 对药物进行质量控制和纯 度检测。
药物设计
基于有机化学知识,设计 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药物 分子结构。
有机化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农药合成
通过有机化学方法合成农药,用 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有机化学第1章绪论 ppt课件
• 绪论 •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与机理 • 有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 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目录
01
绪论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01
02
03
04
05
碳氢化合物
含氧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
生命有机体中的 有机化合物
研究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烷烃、烯烃、炔烃等的结 构、性质和合成方法。
取代反应
有机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 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 应。
氧化反应
有机物得氧或失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
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
链锁反应
链引发、链传递和链终止三个阶段组 成。
离子型反应
自由基型反应
共价键发生均裂时,成键电子平均分 配给两个碎片,都产生单电子的碎片 (自由基),再由自由基与试剂之间 进行的反应。
命名
采用系统命名法,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 构特点和官能团类型进行命名,包括俗 名、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等。
03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与机理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
加成反应
发生在有双键或叁键的物质中。 加成反应后,重键打开,原来重 键两端的原子各连上一个新基团。
有机化学(课件PPT)

一、烃 (一)有机物概述
1、有机化合物: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但CO、CO2、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由于组 成、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
2、有机物的主要特点:熔点低、易燃、不易导电, 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汽油、苯等有机溶剂。 有机反应比较复杂,反应速率慢,一般需加热和 使用催化剂,常伴有付反应,因而所得产品往往 是混合物。
3、乙烯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于其 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CH2=CH2+H2
CH3CH3
CH2=CH2+Br2 → CH2BrCH2Br
CH2=CH2+H2O
催化剂
→
CH3CH2OH
CH2=CH2+HCl → CH3CH2Cl
(2).氧化反应:
B.氧化反应:
C 4 2 H O 2 点 C 燃 2 2 O H 2 O
。 注意:先验纯再点燃
C.分解反应:
C4H 高 温 C 2 H 2
D.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
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C4 H C 2 l光 C3 C H H l Cl
3、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 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 之间也能互相成键
(二)甲烷及烷烃 1、甲烷的结构、性质 (1)结构:分子式:CH4, 正四面体键角为109°28´, 非极性分子。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 比空气轻 (3)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跟强酸、 强碱或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反应。 A.甲烷不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现象:燃烧火焰明亮且有大量黑烟。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油脂》人教版高中选修五化学PPT精品课件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C )
④润滑油 ⑤花生油 ⑥石蜡 ⑦柴油
A.①②⑦
B.④⑤
C.①⑤
D.①③ xkw
二、油脂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色、味
密度 熔、沸点
黏度 溶解度
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嗅、无味,但因溶有维生素和色素 等而有颜色和气味
比水小,在0.9 ~ 0.95 g/cm3之间 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无恒定的熔、沸点
(硬脂酸甘油酯 )
H2SO4
CH2OH
CH2OH ( 硬脂酸 ) (甘油)
二、油脂的性质
(3)碱性(NaOH或KOH溶液)条件下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3NaOH
CH2OH
→
3C17H35COONa+CHOH
C17H35COOCH2
CH2OH
皂化反应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下层: 甘油、 NaCl溶液
(蒸馏)
甘油
二、油脂的性质
肥皂的去污原理
CH3−(CH2)n−COO-
憎水基
亲水基
非极性基团(−R),不溶于水,易溶于油,具有亲油性。
极性基团,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
二、油脂的性质
(2)油脂的氢化 由液态的油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的过程,也称油脂的硬化 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称硬化油
课堂小结
1. 油脂的结构 2. 油脂的化学特性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
A.油脂属于酯类 学、、科网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有机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重排反应通常发生在含有不稳 定结构或官能团的化合物中, 需要加热或加入催化剂。在重 排过程中,分子的骨架结构可 能发生变化。
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 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合成 具有特定结构或官能团的有机 化合物。同时,重排反应也是 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 重要手段之一。
08
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 用
定义
特点
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 于合成各种烯烃、醇、醛、酮等有机化合物。
应用
加成反应通常发生在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上,需要一定 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
消除反应
定义
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 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
等),形成不饱和键的反应。
种类
包括脱水消除、脱卤化氢消除、 热消除等。
反应。此外,醇还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酚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结构特点 酚类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羟基(-OH)官能团,通 式为Ar-OH,其中Ar为苯基或其衍生物。
物理性质 酚类化合物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的固体或液体,具有特殊 的气味和较强的毒性。酚的熔点和沸点较高,易溶于有机 溶剂。
化学性质
03
可发生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如与氢气加成生成醇,被弱
氧化剂氧化成酸。
酮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结构特点
羰基(C=O)两侧连接烃基或芳基,无双键性质。
物理性质
沸点较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主要发生加成和还原反应,如与氢气加成生成醇,被还原剂还原 成仲醇。
醌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结构特点
04
醇、酚、醚类化合物
醇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01
结构特点
第十三章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第一讲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分类烃课件新人教版

版
3.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 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4.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
5.以烷、烯、炔、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 组 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6.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 用。
乙烷 稳定
卤代
燃烧火焰较明 亮
不与酸性 KMnO4 溶液反应
乙烯 活泼
乙炔 活泼
能与H2、X2、HX、H2O、 HCN等发生加成反应
燃烧火焰 燃烧火焰很
明亮,带 明亮,带浓
黑烟
黑烟
能使酸性 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KMnO4 溶液褪色
2. ①结构: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且侧链只连接饱和链
烃基的烃。 ②通式:CnH2n-6(n≥6)。 ③性质:易取代,难加成(苯环),易氧化(侧链)。
2.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 色,二者的褪色原理是否相同?
二者褪色原理不相同。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将乙烯氧化成CO2, 高锰酸钾被还原;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与单质溴 发生了加成反应。
95 1.
结构简式 结构特点 物理性质
硝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磺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成反应:
。
4. 对于苯的同系物,苯环使烃基变得活泼,能够被酸性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ppt课件

03有机物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还可能含有氧、氮、硫、磷等元素;无机物则可能包含各种元素。
组成元素有机物分子结构复杂,具有同分异构现象;无机物分子结构相对简单。
结构特点有机物大多具有可燃性、难溶于水、反应速率较慢等性质;无机物性质各异,有些具有与有机物相似的性质。
性质特征有机物与无机物区别古代人们对天然动植物和矿物的利用,如木材、药材、染料等。
萌芽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贝采利乌斯等化学家提出有机化学概念,并合成尿素等有机化合物。
创立时期19世纪中后期,合成染料、香料、药物等有机化合物的出现,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
发展时期20世纪以来,随着物理和化学方法的不断进步,有机化学在合成、结构、反应机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现代时期有机化学发展简史有机化合物分类及命名分类根据碳骨架形状,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根据官能团类型,可分为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羧酸类等。
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包括选取主链、编号原则、官能团优先顺序等。
常见的命名法有普通命名法、系统命名法和衍生命名法等。
01结构特点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其余价键被氢原子饱和。
02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熔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03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主要发生取代反应,如卤代反应。
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
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熔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较为活泼,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
030201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三键。
结构特点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熔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物理性质非常活泼,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
化学性质1 2 3含有苯环或其他芳香环结构。
结构特点具有特殊芳香味,沸点、熔点较高,密度较大。
物理性质相对稳定,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化学性质芳香烃结构和性质卤代烃结构和性质卤代烃的分子结构由烃基和卤素原子组成,卤素原子与烃基通过共价键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3CH2CH2CH2)2CuLi CH3CH2CH2CH2CH2Br
CH3CH2CH2CH2 CH2CH2CH2CH2CH3 壬烷(98%)
(CH3)2CuLi + I
乙醚 CH3
+ CH3Cu + LiI
(CH3)2CuLi + Br
乙醚
甲基环己烷(75%)
CH3
+ CH3Cu + LiBr
第二章 烷烃、烯烃和炔烃
❖ 自本章开始涉及有机合成,其中反合成分析-即有机合 成的设计十分重要,设计尽可能多的合成路线,在综合分析 可行性、原料来源等因素后,选择优化的实验路线,有时几 条路线都很有效,但有时也会出现几条路线需经过实验室实 验才能进行比较。反合成分析可用下列示意图表示:
目标分子 目标分子
制得耦合烷烃。
R X + 2L i 乙 醚 R L i + L iX
2RLi + CuI
R 2C uL i + L iI
C H 3X 或 R 'C H 2X R C H 3或 R C H 2R '
R 2C uLi
X R
X R
X R
❖如
(CH3)2CuLi CH3CH2CH2CH2CH2I
CH3 CH2CH2CH2CH2CH3 己烷(98%)
高压氢气发生顺式加成反应生成烷烃。通式可表示为:
CC
HH
Pt,Pd,or Ni
solvent pressure
CC HH
CC
Pt
2H2
solvent
pressure
CC HH
❖ 具体实例如: C H 3C H C H 2
CH3 CH3 C CH2
H2 Ni C 2H 5O H
C H 3C H
(298K ,50atm )
2Cl
链引发
CH3 + HCl
CH3Cl + Cl CH2Cl + HCl C l2 CH 3CH 3
链增长 链终止
Cl + CH4
Cl H CH3 过渡态
CH3 + HCl
势能
Cl H CH3
H 3C C l C l
CH3 E a1 C l2
E a2 + HCl
Cl + CH4
反应进程
C H 3C l + C l
1级前驱物
1级前驱物A 1级前驱物B 1级前驱物C
2级前驱物
2级前驱物a
2级前驱物b 2级前驱物c 2级前驱物d
2级前驱物e 2级前驱物f
起始物
§2.1 烷烃的合成
-the concept of retrosynthetic analysis
❖ 1. 烯烃和炔烃的催化氢化 ❖ 烯烃和炔烃在金属催化剂(如Ni,Pd,Pt)、溶剂(如C2H5OH)存在的条件下H3CH CHCH2 >CH3 C > CH3 CH >
CH3
CH3
CH3 CH2 > CH3 >CH2 CH >
❖
卤素的反应活性以F2>Cl2>Br2>I2的顺序递减;
❖
烷烃上H的反应活性以3°>2°>1°的顺序递减。
❖
除非控制卤素的浓度和光照/加热,卤代反应很易生成多卤代物,卤
烷烃的反应活性较低,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能与卤素
发生卤代反应。
❖ 氯代
烷烃的氯代反应是按游离基历程(机理)进行的
日光 CH4 + Cl2
CH3Cl + HCl
Cl2 日 光
CH2Cl2 + HCl
CCl4
光 Cl Cl Cl + CH4
CH3 + Cl Cl CH 3Cl + Cl Cl + Cl CH3 + CH3
甲烷氯代生成氯甲烷的反应势能变化图
CH3CH2CH3
Cl2 light, 25。 C
CH3CH2CH2Cl + CH3CHCH3
(45%)
Cl
(55%)
CH3CHCH3
CH3
Cl2 light, 25。 C
Cl
CH3CHCH2Cl + CH3CCH3
CH3
(63%)
CH3
(37%)
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
代反应得到的是多种组分的混合物。
§2.3 烯烃的合成
❖ 1.炔烃还原
N a ,N H 3
B2H 6
H 3O
H /Pt/B aSO 4 or
H 3O
H /L indlar's C atalyst
(Pd/C aC O 3) in quinoline
CH 3CH 2C
C CH 2CH 3
H 2/N i2B (P -2 cat.) (syn addition)
H
Ni
H 2 C 2H 5O H
CH3
(298K ,50atm )
CH2 H
CH3 C CH2 HH
H2
Pd C 2H 5O H
(298K ,1atm )
O
Pd 2H 2 ethyl acetate
O
环 壬 炔 -6-酮
CH3 CH3CHC
CHNaNH2 (-NH3)
CH3 CH3CHC
CH3
C-Na+ CH3Br (-NaBr)
CH 3CH 2
CH 2CH 3
CC
H
H
(Z )-3 -h ex en e
N i(A cO )2 N aB H 4 N i2B
CH3CHC
C CH3
CH3 excess H2 Pt,pressure CH3CHCH2CH2CH3
❖ 2. 卤代烃的还原 ❖ 多数卤代烃可与锌及酸性水溶液反应生成烷烃。通式为
RXZ nH X RHZ n X 2
❖ 可用简式表示为
R X Zn,HX (-ZnX2)
RH
❖ 其反应机理可能是:
Z n
C 2 H 5 M g B r+ C 6 H 5 CC H C 2 H 6+ C 6 H 5 C C M g B r
❖ 4. 用烃基铜锂与卤代烃反应(Corey-Posner, Whitesides-House合成) ❖ 任意卤代烃先后与锂、碘亚铜反应制备烃基铜锂,与卤代甲基、1°烃基、2°环烃基反应,
+RX
R -Z n2+X ....- H XRHZ n2+ 2X ....卤 化 烷 基 锌
❖ 具体实例如
2CH3CH2CHCH3 HBr Zn
Br
2CH3CH2CHCH3 ZnBr2 H
2CH3CHCH2CH2 CH3
Br HBr Zn
2CH3CHCH2CH2 H ZnBr2 CH3
❖ 3.Grignard reagents与活性质子反应(在制备Grignard reagents时需要避免)
3-甲基环己烯(75%)
(CH3CH2CH2CH2)2CuLi + I
乙醚 CH3CH2CH2CH2 丁基苯(75%)
❖ 5. 烯烃硼氢化-质子化:
CH3
CH3
(1) BH3:THF CH3CH2CH2C=CH2 (2)CH3COOH, CH3CH2CH2CHCH3
heat
§2.2 烷烃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