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琴棋书画

简述琴棋书画
简述琴棋书画

简述琴棋书画

在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琴棋书画”可以说是一串璀璨的明珠,悦耳明目,修身养性,古之先贤大圣参哲悟理,治国理政,亦从中获取裨益。

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它到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关于琴的创制者,文献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法,可以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

弈棋

“弈”单指围棋,而“博”指象棋,班固《弈诣》里有

“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记载。围棋为策略性二人棋类游戏,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推测起源时间大约为公元前6世纪。传说尧的儿子丹朱顽劣,尧发明围棋以教育丹朱,陶冶其性情。围棋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战国时期的弈秋是见于史籍的第一位棋手。围棋规则简单而变化无穷,体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思想精髓。围棋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千古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布衣乐此不疲,也演绎出多少传奇佳话、美文诗赋,乃至兵书演算法、治国方略,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

中国象棋是以黑子和红子代表两军对垒的智力游戏。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棋盘由9道竖线和10道横线交叉组成,棋盘上共有90个交叉点。棋盘中间没有画通道直线的部分叫“河界”,两端画有斜交叉线的地方叫“九宫”。棋子共32枚,分为两组,由对弈双方各执一组,每组有将(或帅)1个,车、马、炮、相(或象)、士各2个,卒(或兵)5个,

走子规则各不相同。

书法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主要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后来也包括钢笔等硬笔书法。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互呼应;分布错综得当,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中华文明早期有甲骨文、金文(青铜器上的铭文),先秦时期主要是用刀刻在竹简上,有篆书等字体,汉以后主要用毛笔书写,有隶书、魏碑、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类书写形式。

篆书指秦代的篆书,也称小篆或秦篆,其特点是字体略长而整齐,笔画圆润秀美。隶书笔画简洁,结构扁平,法度谨严。它上承篆书,下启楷、行、草各体,端庄古雅。楷书,

又称“正书”或“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画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沿用至今。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比楷书书写快速,又没有草书那么不易辨认,所以在日常生活使用得最普遍。接近楷书的叫“行楷”,接近草书的叫“行草”。行书强调点画呼应,写起来行云流水,有一种流动的美。草书一般分章草和今草两种,章草是隶书简易快写的书体,字字独立不连写,笔画带有隶书的笔意。今草是楷书的快速写法,点画飞动,两字之间笔画痕迹往往牵连相通。此外,唐代的张旭、怀素在今草的基础上,写得更加狂放不羁,称为狂草。

绘画

中国画又称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

中国绘画,分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

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写意画用简练、豪放、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在表现对象时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深远。它要求有高度的概括能力,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准确,运笔熟练,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具有极高的感染力。

琴棋书画的智慧和内涵

琴棋书画的智慧和内涵 中国古代文化,儒释道精神蕴涵其中,有着高深的智慧和内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构成宇宙万事万物。 世间任何事物,在宇宙空间中都有相对应的物质。五行在天上对应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人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发生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 古代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的。调阴阳、顺四时、序五行,敬天知命,重德行善,方能平安吉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易·乾卦·文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记·乐论篇》)。人与自然融合相亲,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这世界是全息的。 恭敬,端正,心平气和,把自己的心全然安定下来,心无旁骛,不疾不徐,泰然自若,全身的精气神是调和的,和宇宙中的太和之气相通。与神合灵,与道合妙。这和修炼何其相似?!一直觉得中国古代文化是修炼文化。以古代文人的琴棋书画来说,是闲情逸致,更是修身养性,造诣深者可达到相当高的境界。 (抚琴一曲似仙音) 中国古代推崇正音雅乐,以"清幽平淡"为上,不以繁声热闹为趣。琴瑟、箫笛、胡琴,都音色柔和,恬淡而音韵绵长,如此幽婉清雅的音乐背后是丰厚的文化底蕴。 儒家注重社会伦理的"教化",推崇中和之美,平稳节制、含蓄淡雅,排斥媚惑喧闹的溺音淫乐。 道家倡导自然、清静、无为、柔弱、和谐。老子说:"大音希声," 正声应"简静",静才会有空灵渺远的空间感,与万物合一的心灵体验。庄子提出"平易恬淡"为人生理想。"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文人逸士,以琴会友,觅知音,不竞不求,不炫技,不卖弄,远离名利纷扰,清修自娱。对琴艺的体悟之深,要求之高,令人叹服。"身手皆静方能与妙道相融,与神灵相通。" "故清者,大雅之原本。......两手如鸾凤和鸣,不染纤毫浊气.......必以贞静宏远为度......从容婉转。" "神闲气静,雪其躁气,释其竞心,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贞洁。" "心骨俱冷,体气欲仙。" "专精注神,感动鬼神。" 这简直是修炼的境界。 (闲敲棋子慢品茶) "古松流水间,唯闻棋声","闲敲棋子落灯花",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古人弈棋的乐趣可见一斑。闲暇时,下棋交友,益智增慧。下棋讲究棋品。弈棋情状种种,往往表现出棋手的性格修养。宋大臣潘慎修以孔孟之道比喻围棋,曰:"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为急。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几可以言棋矣。"梁武帝善弈棋,著书写的多是经验之谈。"若局势已胜,不宜过轻,祸起于所忽,功坠于垂成。" 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见仁见智。如:天地阴阳,王政、兵法韬略等等。棋局如战场,黑白双方运兵布阵,攻占御守,斗智比勇。东汉文士应玚说:"博弈之道,贵乎严谨。"既要有出世之大略,又要有入世之细谋。 历史上,儒释道代表人物及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等,都对围棋颂扬备至,认为从中收益匪浅。 (笔静心清) 书法是中国古代极为普及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习书法能调神修心、健康长寿。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大都是寿星,唐代写《九成宫》的欧阳询,活了85岁;写《夫子庙堂碑》的虞世南,活了89岁。当代书法家上海的苏局仙、北京的孙墨佛都年逾百岁。 唐太宗在《论笔诀》中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欧阳询也讲练书法时要"澄神定虑,端己正容。"必须排除杂念、荣辱皆忘、全神贯注,达到入静专一的状态。然后,意在笔先,灵活自如地运动手、腕、肘、臂,调动全身的气力,通过笔端,有机地输送到字的点、横、竖、撇、捺和字里行间的布局之中,即所谓"以通身之气之功之力而用之",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精力充沛,这又与气功不谋而合。 周星莲《临池管见》指出:"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烦躁俱平。"故"正书居静以治动,"说明练楷书能养气安神,消除烦躁。而隶书因其书法沉稳秀拔,如林泉般清幽爽神,使头痛、失眠的人气血平和,情志自调。书法家长寿的原因就在此中吧。

《图画与人生》(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图画与人生(节选)丰子恺 在中国,图画观念错误的人很多。其错误就由于真和美的偏废而来,故有两种。第一种偏废美的,把图画看作照相,以为描画的目的但求描得细致,描得像真的东西一样。称赞一幅画好,就说“描得很像”。批评一幅画坏,就说“描得不像”。这就是求真而不求美,但顾实用而不顾欣赏,是错误的。图画并非不要描得像,但像之外又要它美。没有美而只有像,顶多只抵得一张照相。现在照相机很便宜,三五块钱也可以买一只。我们又何苦费许多宝贵的钟头来把自己的头脑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块钱的照相机呢?这是偏废了美的错误。 第二种,偏废真的,把图画看作“琴棋书画”的画。以为“画画儿”,是一种娱乐,是一种游戏,是消遣的。于是上图画课的时候,不肯出力,只思享乐。形状还描不正确,就要讲画意。颜料还不会调,就想制作品。这都是把图画看作“琴棋书画”的画的缘故。原来弹琴、写字、描画,都是高深的艺术。不知哪一个古人,把“下棋”这种玩意儿凑在里头,于是琴、书、画三者都带了娱乐的、游戏的、消遣的性质,降低了它们的地位,这实在是亵渎艺术!“下棋”这一件事,原也很难;但其效用也不过像叉麻雀,消磨光阴,排遣无聊而已,不能同音乐、绘画、书法排在一起。倘使下棋可算是艺术,叉麻雀也变成艺术,学校里不妨添设一科“麻雀”了。但我国有许多人,的确把音乐、图画看成与麻雀相近的东西。这正是“琴棋书画”四个字的流弊。现代的青年,非改正这观念不可。 图画为什么和下棋、叉麻雀不同呢?就是为了图画有一种精神——图画的精神,可以陶冶我们的心。这就是拿描图画一样的真又美的精神来应用在人的生活上。怎样应用呢?我们可拿体育来比方,体育中有跳高、跳远、掷铅球、掷铁饼等武艺。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有用处。有谁常要跳高、跳远,有谁常要掷铅球、铁饼呢?这原不过是要借这种武艺来训练人的体格,使体格强健起来。然后拿这强健的体格去做人生一切的事业。图画就同体育一样。人生不一定要画苹果、香蕉、花瓶、茶壶。原不过要借这种研究来训练人的眼睛,使眼睛正确而又敏感,真而又美。然后拿这真和美来应用在人的物质生活上,使衣食住行都美化起来;应用在人的精神生活上,使人生的趣味丰富起来。这就是所谓“艺术的陶冶”。 图画原不过是“看看”的。但因为眼睛是精神的嘴巴,美术是精神的粮食,图画是美术的本位,故“看看”这件事在人生竟有了这般重大的意义。 1.作者认为图画的正确观念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图画的正确观念是图画是艺术,不必求真实。艺术是不需要很真实的。 2.图画和照相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根据文意回答。 图画和照相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图画是可以用艺术手法来增加美感的,照相不是。照相是寻求的真实。 3.“描图画一样的真又美的精神”怎样应用在人的生活上?用文中的话回答。 真和美来应用在人的物质生活上,使衣食住行都美化起来;应用在人的精神生活上,使人生的趣味丰富起来。这就是所谓“艺术的陶冶 4.作者说:“‘下棋’这一件事,原也很难;但其效用也不过像叉麻雀,消磨光阴,派遣无聊而已,不能同音乐、绘画、书法排在一起。”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结合实际说说理由。 不同意。因为下棋也是一种艺术。作者的思想太狭隘了,认为只有可以修饰的才是

琴棋书画快板词

音乐快板 琴棋书画诗 作者:彭鹭 (二十个学生伴着读书音乐 在边走边背书、突然,钟声响、同学们赶紧坐好、板起) 齐合:钟声响、进学堂; 认认真真坐端庄; 先生今天要考试; 全神贯注上考场。 全神贯注上考场! (后台:一位老先生出来) 齐合:先生好! 先生:同学们好,(慢板) 考试之前先复习, 现给我给我背段…… 齐合:三字经!先生:哈哈哈 齐合: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先生:停,弟子规! 齐合:入则孝出则弟 行则谨言必信 泛众爱仁义心…… 先生:好,千字文! 齐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音乐停)先生:停,今天比赛正式开始 齐合:嗯?比赛?先生,不考试了?先生:不考了。 齐合:哦……! 先生:今天我让你们来个琴棋书画诗大比拼 齐合:怎么拚? (节奏慢板) 先生:男女同学分两边;(各自坐好)琴棋书画笔墨宣;(准备好) 各自对垒论输赢; 对诗比赛走向前! (节奏停) 好,比拚开始!(闭目养神)男合:停,别动,先生 您这个动作打一首诗 先生:什么诗? 男合: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先生:好好好 男合:哈哈哈!(造型) 女合:停,别动,先生, 他们这个动作打一首诗 先生:什么诗? 女合: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先生:妙妙妙! 男合:停,她们的容貌打一首诗 先生:什么诗? 男合: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女合:停,他们的穿戴打一首诗:先生:什么诗? 女合: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先生:好,第一回合一比一, 下面以时光对诗, 且诗里必须有“老”字。(音乐起、中板) 女合:日月如梭追年少, 光阴似箭催人老。 男合:乾坤虽大愁难了, 岁月不多人易老。 女合:今年花似去年新, 今年人比去年老。 男合:去年红花今年开, 昨日红颜今日老。 (音乐停) 先生:好,好,好!第二回合 二比二,最后以志向对诗, 且诗里必须有“志”字 (音乐起、快板式) (琴棋书画同学全部上阵,拿快板)男合:勤奋读书当自强, 古往今来鸿鹄志, 女合:生我不应负天地, 人生少年须立志。 男合:天生我才八尺驱。 男儿尽展风云志, 女合:莫道女子娇弱身 木兰飒爽巾帼志。 男合:青春年少赤宵心, 老骥伏枥千里志。 女合:老当益壮展雄心, 童叟少年怀壮志。 齐合:鸿鹄志、理想志、 学习志、攀登志、 创业志、奋斗志、 成才志、报国志、 英雄少年立大志! 英雄少年立大志! (音乐快板停) 先生:好,好,对得好! (唱) 齐合:棋琴书画笔墨砚, 中华读书好少年。 发奋读书立大志, 自古英雄出少年。 誓做祖国栋梁材, 中华复兴在明天! 誓做祖国栋梁材, 中华复兴在——明——天!先生:下课。 齐合:谢先生! (读书音乐再次响起)

琴 棋 书 画 诗 酒 茶

琴棋书画诗酒茶 发表时间:2018-08-03T09:49:38.450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作者:金建公 [导读] 以西湖龙井茶为代表的中国茶,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产生了对东方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的中华茶文化。 ---论西湖龙井茶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中国茶叶博物馆金建公 西湖龙井茶作为中国著名的绿茶,素有“绿色皇后”著称,是杭州西湖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积淀的共同影响下发展形成的产物。它别具一格的优良品质,对“天人合一”理念的诠释以及所涵盖的历史文化,在同类物产中出类拔萃。 以西湖龙井茶为代表的中国茶,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产生了对东方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的中华茶文化。 历史价值 西湖产茶至迟在唐代。陆羽《茶经·八之书》记:“杭州,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西湖产茶肇始于天竺、灵隐二寺寺僧傍寺垦植的茶园。 宋代,灵隐、天竺仍然是西湖主要产茶区,南宋《淳祐临安志》载:“上天竺山后,最高处谓之白云峰,于是寺僧建堂其下,谓之白云堂。山中出茶,因谓之白云茶。”又记:“下天竺岩下,石洞深窈,可通往来,名曰香林洞。慈云法师有诗‘天竺出草茶,因号香林茶’,其洞与香桂林相近。”此外,西湖北山宝云山也产茶,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说:“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又宝严院垂云亭亦产。”由此显见,宋代西湖产茶比唐代已有诸多发展: 一.是茶区扩大了,从西湖之西山之伸展到了北山; 二.是所产之茶各有其名,或曰白云、香林,或称宝云、垂云; 三.是品质提高了,宋《图经》云:“杭州之茶,惟此宝云茶与香林、白云所产入贡,余不与焉。”西湖之茶宋代已成为朝廷贡品;四.是西湖茶以“草茶”蜚声全国,这有慈云法师的诗为凭,在宋代上下崇尚经蒸碾紧压而成的团饼茶之时,不入时尚潮流的西湖“草茶”竟然入贡,开风气之先。 龙井茶的出名是在明代。龙井其地从开始栽培茶树到名声在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一般都认同宋代名僧辩才为龙井茶祖。辩才晚年从上天竺住持退居到龙井狮子峰下的寿圣院,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十年。爱茶嗜茶的辩才大师把白云茶移栽到狮子峰,是极为顺理成章的。而且他在寿圣院期间,留下了诸多与赵抃、苏东坡、秦观等人品茶吟诗的佳话。他们所品尝的茶中,极可能有龙井当地所产的茶,只是当时还没有“龙井茶”的称呼。 直到元代,“元四家”之一的虞集,与好友邓文原等游龙井,品尝了用龙井泉水烹煎的雨前龙井新茶,留下了《次邓文原游龙井》诗:“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这是明确记述品饮龙井茶的最早文字。 龙井茶在明时崛起不是偶然的,首先得益于明太祖朱元璋“罢造龙团”、“叶茶上供”这一茶叶采制变革的历史机遇。明代贡茶一改宋元时上贡团饼茶的旧制,从而改变了明代朝野饮茶习惯。早在宋代就已经是叶茶采制法,只不过当时不入流,被称为“草茶”,但因其优异的品质而早已被推荐为贡品。从最初产地仅局限于龙井一地,茶园不过十数亩,由于求索者众,供不应求,龙井四周山民与寺僧都种起了茶树。到明万历年间,“北山西溪,俱充龙井” 龙井之名始于龙井泉,相传这口泉井大旱不枯,到此求雨,屡验不爽,古人认为这口井与海相通,其中必有龙,于是称它为“龙井”(也叫“龙泓”、“龙湫”)。龙井寺,初建于五代后汉乾祐二年(公元949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苏轼曾多次到龙井游览,留下了“人言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其后才有了龙井村、龙井茶。 清代是龙井茶的辉煌期。由于清高宗(乾隆)的厚爱,龙井茶不仅入贡,还成为朝廷对大臣的恩赐品。 “杭州龙井新茶,初以采自谷雨前采者为贵,后则于清明节前采者入贡,为头纲。颁赐时,人得少许,细仅如芒,瀹之,微有香,而未能辨其味也”(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 乾隆六次南巡到杭州,每次都幸临西湖茶区,除在龙井亲自采茶十八棵之外,还幸天竺,览乡民采茶制焙之法,留下了“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的诗章。又幸云栖,御制《观采茶作歌》,有句:“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人文价值 在西湖山水物质空间中滋养长成的龙井茶,受到一代代湖畔茶人的倾心培育而愈加显得鲜活、生动、饱满。湖光山色间蕴藏着龙井茶的人文历史,又极大地 丰富了西湖文化的内涵,即所谓茶景相蕴共生辉。陆羽是用文字记载西湖产茶的第一人,他所撰的《茶经》早为人们耳熟能详,他还撰写过《道标传》、《天竺灵隐二寺记》、《武林山记》等关于西湖的著作,是最早记述和研究西湖景观者之一。陆羽是最早对西湖山水与西湖茶作等量齐观的。 陆羽之后,既钟情西湖山水又嗜好茶的是白居易,他在唐长庆二年(822)出任杭州刺史,与蜀僧韬光禅师结下了一段茶缘,现韬光寺中仍留有烹茗井,相传是当年两人烹茶取泉处。 姚合接踵白居易来到杭州,这位以“姚武功”著称的刺史,却善诗爱茶,他那首《乞新茶》诗:“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 宋代的杭州太守几乎都是爱茶人。仁宗朝的胡则、范仲淹,英宗朝的蔡襄,神宗朝的赵抃,哲宗朝的苏轼等,都在杭州留下许多茶事诗文和佳话。 赵抃两度守杭,与退居龙井的辩才结交甚笃,赵抃两次进山,与辩才在龙泓亭品茶咏怀。 蔡襄在任福建路转运使时,造茶进贡,习知茶事,著有《茶录》二篇,是宋代斗茶的经典之作。他晚年知守杭州,因病忌茶,但仍“烹而玩之”,茶不离手。有诗云:“衰疾万缘皆绝虑,甘香一事未忘情。”老病中的蔡襄万事皆可忘,惟有茶不能忘怀。 苏轼是宋代杭州爱茶太守第一人,他那句“从来佳茗似佳人”,千年吟唱,不绝于耳;他的“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道尽了

琴棋书画策划书

主办:社团联合会 吉他协会 棋社 书画协会

目录 一、活动目的 (1) 二、活动主题 (1) 三、主办单位 (1) 四、参赛对象 (1) 五、比赛时间和地点 (1) 六、前期准备 (1) 七、比赛活动流程 (1) 八、奖项设置 (2) 九、展览的策划 (3) 十、展览活动的流程 (3) 十一、经费预算 (5) 十二、预期效果 (6)

一、活动目的: 为展现校园文化艺术,借着促和谐社会,创和谐校园之风,社团联合会、吉他协会、棋社、书画协会、特此举办闽院首届琴棋书画大赛和展览。用音乐点缀生活,用下棋的智慧装扮生活,用色彩扮亮青春。本活动不但会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而且会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艺术世界,激发其对艺术的热爱为了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增近艺术爱好者之间的艺术交流与友谊。 二.活动主题:琴棋书画 三.主办单位:社团联合会----吉他协会、棋社、书画协会四.参赛对象:全院同学 五.活动时间:2012年3月24日 六.地点:槟龙球场 七.前期准备: 1.活动前期宣传及筹备工作:

a.以海报宣传社联宣传部和书画协会宣传部要制作5张关于此次首 届琴棋书画大赛的海报,海报分别贴于食堂、良才楼、卫培。 b.设点宣传和报名:分别在女生宿舍门口和第四食堂前设点。主要任务是宣传此次活动,负责参赛选手报名。 C.利用广播站的播音,对此次活动的宣传。 2.前期作品征集时间:3月1日—3月15日 从征集来的作品中各选出书法、绘画前6名进入决赛。吉他、棋社均由预赛决定决赛的名单(吉他6人,棋赛16人) 3.参赛作品要求 a.绘画: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画,尺寸均不超过对开 b.书法:尺寸不超过四尺宣纸 c.作品背面右下方请用铅笔注明作者姓名、系别和专业、联系电话 4.并提前通知决赛地点 5.通知决赛选手在槟龙进行决赛。 八.比赛活动流程: 先吉他比赛然后再象棋、跳棋、书法、绘画一同比赛。 1.琴之韵 参赛人数:6人 将之前选为决赛的选手编号,按顺序进行比赛,比赛节目可以以个人的形式或组合的方式呈现,比赛的曲目可以弹唱类、弹奏类、SOLO 或原创曲目,内容要积极向上,评委根据选手表演的曲目的难度、完整度、演唱技巧等现场批分,取评委们的平均分来定此次比赛的名

“琴棋书画”成语集锦

“琴棋书画”成语集锦 有关琴的成语: 焚琴煮鹤: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人琴两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也写作“人琴俱亡”。 剑胆琴心: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改弦易辙:琴换弦,车改道。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有关棋的成语: 棋逢对手:下棋的双方技艺相等。比喻双方本事相当,可相匹敌。 举棋不定:手举棋子,断定不了往哪儿走。比喻遇事无主见,决断能力差。

棋高一着:一着,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比喻棋艺高人一步,也比喻技高一等。 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的失败。 有关书法的成语: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现多形容书法笔势奔放雄健。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朝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

议论的深刻有力。 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有关画的成语: 吴带当风:唐代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用这个成语赞美他高超的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一挥而就: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画虎类犬:类,像。画老虎不成,却像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呼之欲出:呼,叫,喊。形容人像画得逼真,画中人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

之一 琴,弦底松风诉古今。红尘里,难觅一知音。棋,颠倒苍生亦是奇。黑白子,何必论高低。书,沉醉东风月下读。柴门闭,莫管客来无。画,纤手松烟染素纱。盈盈写,茅舍两三家。诗,漱玉含芳锦绣辞。堪吟咏,佳句费寻思。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杯斟满,莫教泪空流。花,驿外桥边萼绿华。随风起,辛苦向天涯。 之二 琴,一曲长弹发自心。音传出,何处有知音?棋,百战千回制敌奇。施谋略,方寸决雄雌。书,写下人之过往初。磨研墨,笔动似游鱼。

画,世代丹青有大家。虫鱼鸟,竹菊岁寒花。诗,豪放情柔各自思。皆言志,风骨汉时碑。酒,一杯魂消可忘忧。刘郎醉,美名博千秋。花,四季常开竟芳华。千般秀,堪比女娇姱。 之三- 琴,笑傲江湖任我心。逍遥唱,山水是知音。棋,黑白分明乱里奇。闲花坠,落子莫迟疑。书,铁马金戈剑气舒。回旋处,拾翠步摇珠。画,漠漠烟云老树鸦。炊烟袅,菊绕竹篱家。诗,妩媚豪情醉舞时。飞花影,绽笑杏花枝。茶,绿意萦心暂忘忧。芬芳冽,千里望清秋。花,难觅归鸿暮霭霞。蒹葭白,绮梦飞天涯。 之四- 琴,弦韵凝丝雅致心。舒耳乐,泛意酬知音。棋,闲争棋子战劲敌。马换炮,盾甲酿战机。书,泼墨挥毫洒丽珠。境意出,隽永雅鸿儒。画,笔移山川乾坤大。妙笔下,更生灵秀花。诗,仄韵律声赋藻辞。灵言志,更显巧心思。酒,豪饮一壶太白酒。江湖路,笑傲天涯走。

茶,赏月中秋共饼夸。清闲客,兴废话烟霞。 之五- 琴,半阕弦律动情真。音辗转,尽透女儿心。棋,黑白相交藏玄机。险中求,苦战日落西。书,翰林文海锦章出。藏诗阁,满怀古今著。画,抻宣神韵飘锦霞。堂前题,秀色出名家。诗,闲赋暇吟心自痴。落笔处,轻收悠雅思。酒,青梅合煮杯中溢。醉心扉,浓淡总相宜。茶,蕴指轻扶紫砂斟。众家聚,香茗谢知音。 之六 琴,高山流水久不闻。伯牙韵,相知识知音。棋,身陷局中竟惘迷。惊回首,盘外解危机。书,闭户挑灯证书橱。韦编断,勤学作大儒。画,锦绣河山藏笔下。墨彩间,风情传万家。诗,写尽愁多小卷湿。无相寄,心寸两能知。酒,巨饮千杯诗百首。论英雄,煮酒说曹刘。茶,晓汲清昏到日斜。千愁遣,岂必醉流霞。

四季的琴棋书画_小学作文

四季的琴棋书画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四季的琴棋书画,感谢您的阅读! 四季是多么美啊,就如生活中的琴棋书画! 春之琴 当寒冷的冬姑娘搬家走后,春姑娘就已经按捺不住心中弹琴的欲望。她那嫩嫩的柳枝就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春天的琴音飘过草丛,百花青草为她伴舞,小鸟鹦鹉为她歌唱,春姑娘有了典雅的琴声,优雅的舞蹈和美妙的歌声,这汇合在一起的音乐,美不胜收。春姑娘弹着她心爱的琴越过了很多地方,花草树木都陶醉了,挥动着手中的“乐器”,更为这琴声加上了点睛之笔。 夏之棋 夏天到来了,夜晚,是聪明的夏姐姐以棋会友的时候,夜空就像是一望无际的棋盘,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是一枚枚耀眼的棋子。夜幕降临时,夏姐姐便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心爱的棋盘和最可爱的棋子,开始与月亮高谈阔论。。。。。。 秋之书 过了盛暑,那凉爽的瑟瑟秋风将树叶、花瓣、小草装订成了一本本精美的书籍,工工整整的字迹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一样飞到了地上面。看,那清清的河水就是墨汁,秋妹妹用她的仙女棒轻轻的一挥,水和着树叶、花、草构成了大地的精华——大自然之书。瞧,那连绵起伏的山峦便是她的笔架,祖国的大好河山都被这秋妹妹书写的华章点缀得淋漓尽致。 冬之画 秋天的书翻过华丽的一页。冬姑姑便粉墨登场了。她的绝活可是中国人最欣赏的艺术——画。从山到水,从城市到农村,从大街到小巷,冬姑姑匠心独具,

创造出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画儿。看,那皑皑白雪就是她作画的最佳材料,树、房子、城堡、冰山。。。。。。一切在白纸上栩栩如生。这立体的画卷,让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有了瑞雪兆丰年的景象。 四季的旋律铿然奏响,琴、棋、书、画在每一年的轮回中大显身手,把四季点缀得多么美丽啊!

从琴棋书画看中国文化

从琴棋书画中品味中国传统文化 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中华民族的艺术长廊里,琴棋书画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这四种看似平常的艺术虽各有千秋,但它们都能够映射出我国深远文化的光彩。 琴棋书画中的琴,乃指我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琴。具有宫、商、角、徵、羽五音.琴之一道,讲究诚、静、平和中正、不瘟不火。抚琴时,人们往往焚香一坛,以示民态平静。这琴中滋味,正与孔夫子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又和老子道家思想中的修身养性观点殊途同归。不少贤人雅士都醉心于琴弦之间,恐怕正是因为抚琴可以使人领悟儒道之内蕴吧。 棋,乃围棋。围棋可谓中国的国棋,自古以来就有“纵横十九道,迷煞多少人”之说。一张方圆不及二尺的棋盘上一十九纹棋路纵横交错,泾渭分明。三百六十一枚黑白棋子错落有致,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变幻无常,包罗万象。“平、上、去、入”四棋位随机应变。对弈表面上只有黑白棋子的排布,实则是个人心智、胆识、耐力的比拼,它包含了宇宙的无上哲理,“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这人生百态尽现于棋局之中,刀光剑影、攻守胜负皆隐于对弈之内,因而让人如疾如醉。围棋体现出了我国文化中蕴藏着的智慧与灵性。 书法,是我国文化的载体。没有它文化便不能传播。书法从工具到笔法都有一定的讲究。笔、墨、纸、砚的品种,下笔、提笔、顿笔的方法以及个人的性格脾气都与书法的好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蚕头燕尾的隶书,中规中矩的楷书,龙飞凤舞的草书,潇洒飘逸的行书……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与无尽的心旷神怡之感。书法还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特点:豪爽、大气、端庄、含蓄…… 中国绘画具有举世无双的理论、技巧与风格。它力求生动、传神,给人一种“中国式”的美。工笔细描,产生无尽的意趣;浓墨重彩,展现无穷的诗意;诗画的完美结合更赋予画中的内容以精神和情韵。从简朴中可以窥见繁复,从简淡处可以看到多彩,这才算有了美的灵性。中国画崇尚自然、生动、平衡、和谐,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当然,从琴、棋、书、画中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沧海一滴。能够真正领悟琴棋书画真谛的人,都会为中华文明的博大而感叹。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时的泱泱大国,在诸多方面都令友邦无法企及。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在世界民族史独领风骚。古时候,“琴棋书画”并称,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整体素质的具体显现,更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那么透过他们我们就能够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琴居四艺之首,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并影响了中国书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境界,其地位不言而喻。 要论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要从古琴自身说起。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平臵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古琴相传创始

于史前传说时代的伏羲氏和神农氏时期。以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作为一件乐器的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发展完备,其演奏艺术与风格经历代琴人及文人的创造而不断完善,一直延续至今。古琴演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古琴与中国其他传统独奏器乐艺术,如筝、琵琶、笛、箫、管、胡琴等相比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相关文献、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学、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及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影响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和不可比拟的丰富性。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

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

《琴棋书画—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教学设计

课题:琴棋书画——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一、设计理念:现代中学生的文化课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应多去了 解中华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以民族文化传统为本位,沟 通多元文化,在继承汉语言教学传统的同时,体现现代课程设计理念。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课外中华传统文化不甚了解。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琴棋书画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琴棋书画的兴趣。 2、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选择自己喜欢的琴棋书画故事,生动形象的讲解故事内容,锻 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 六、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琴棋书画的故事。 七、教学时间: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在中华民族的艺术长廊里,琴棋书画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弹琴、下棋、书写、绘画四种古代艺术性技艺看似 各有千秋,但它们能够映衬出我国深远的文化艺术色彩。今天 我们也来当一回文人雅士,聊一聊“琴棋书画”。(引入多媒体

图片) (二)、琴:1.《诗经》为中国最早的文献之一,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其中琴的记载反复出现于字里行间,如“窈窕淑 女,琴瑟友之”等等(插入幻灯片,了解《关雎》中出现的琴 的意义)。这首诗歌也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由 此可见当时琴乐广泛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阶层。 2.古人崇尚琴音,《礼记》中记载“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 秀外也。”请同学们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有关于琴的故事。 3.简单学习《伯牙绝弦》,欣赏古筝曲《高山流水》。 (三)、棋:1.在古代棋称为“弈”,棋子黑白代表阴阳或天地或男女; 棋盘361个格且为方形,体现圆周360度以及古人的天圆地 方思想。 2.同学们分享自己知道关于棋的故事。 3.了解关于棋的成语,为什么说人生如棋? (四)、书:1.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标志,而书法更是将文字的书写与艺术结合起来,这种点线的艺术包含了中华民族看待自然宇 宙的独特智慧。 2.了解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书法家。 3.欣赏各种文体的书法作品。 (五)、画:1.在这的画指的就是毛笔画。 2.配乐欣赏中国绘画名作。 九、结语:

琴棋书画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 - - - 之一- 琴,弦底松风诉古今。红尘里,难觅一知音。- 棋,颠倒苍生亦是奇。黑白子,何必论高低。- 书,沉醉东风月下读。柴门闭,莫管客来无。- 画,纤手松烟染素纱。盈盈写,茅舍两三家。- 诗,漱玉含芳锦绣辞。堪吟咏,佳句费寻思。- 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杯斟满,莫教泪空流。- 花,驿外桥边萼绿华。随风起,辛苦向天涯。- - - - - 之二- 琴,一曲长弹发自心。音传出,何处有知音?- 棋,百战千回制敌奇。施谋略,方寸决雄雌。- 书,写下人之过往初。磨研墨,笔动似游鱼。-

画,世代丹青有大家。虫鱼鸟,竹菊岁寒花。- 诗,豪放情柔各自思。皆言志,风骨汉时碑。- 酒,一杯魂消可忘忧。刘郎醉,美名博千秋。- 花,四季常开竟芳华。千般秀,堪比女娇姱。- - - - 之三- 琴,笑傲江湖任我心。逍遥唱,山水是知音。- 棋,黑白分明乱里奇。闲花坠,落子莫迟疑。- 书,铁马金戈剑气舒。回旋处,拾翠步摇珠。- 画,漠漠烟云老树鸦。炊烟袅,菊绕竹篱家。- 诗,妩媚豪情醉舞时。飞花影,绽笑杏花枝。- 茶,绿意萦心暂忘忧。芬芳冽,千里望清秋。- 花,难觅归鸿暮霭霞。蒹葭白,绮梦飞天涯。- - - - 之四- 琴,弦韵凝丝雅致心。舒耳乐,泛意酬知音。- 棋,闲争棋子战劲敌。马换炮,盾甲酿战机。-

书,泼墨挥毫洒丽珠。境意出,隽永雅鸿儒。- 画,笔移山川乾坤大。妙笔下,更生灵秀花。- 诗,仄韵律声赋藻辞。灵言志,更显巧心思。- 酒,豪饮一壶太白酒。江湖路,笑傲天涯走。- 茶,赏月中秋共饼夸。清闲客,兴废话烟霞。- - - - 之五- 琴,半阕弦律动情真。音辗转,尽透女儿心。- 棋,黑白相交藏玄机。险中求,苦战日落西。- 书,翰林文海锦章出。藏诗阁,满怀古今著。- 画,抻宣神韵飘锦霞。堂前题,秀色出名家。- 诗,闲赋暇吟心自痴。落笔处,轻收悠雅思。- 酒,青梅合煮杯中溢。醉心扉,浓淡总相宜。- 茶,蕴指轻扶紫砂斟。众家聚,香茗谢知音。- - - - 之六- 琴,高山流水久不闻。伯牙韵,相知识知音。-

七彩语文五下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一、鸟语花香碧波荡漾欣赏 二、1.钉钉子课上课 叮叮当裸裸露 2.青山碧岭荒山野岭冰清玉洁 冰天雪地聚精会神惊天动地 3.xièjiěsǎ sā 4.严格的要求严峻的考验严肃的表情严厉的话语 5. 双人旁5画;J (1)小路,捷径、径直 三、1. 【1】难道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作风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2】“你要好好听妈妈的话,因为我明天要出差。” 【3】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4】春风中,柳枝随风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2.雷鸣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经常帮助别人。 尽管外面的天气十分恶劣,工程师还是坚持外出勘察。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站在山头眺望,黄河像彩带向前蜿蜒,田野空旷,远处炊烟袅袅,真是江山如画、 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四、1描青了山锋,绘绿了秧畦。 春雨是上帝落下的蜂蜜;孩子说,春雨是天上垂下的珠帘。 2.(1)屹立(2)矗立(3)挺立 五、不可以,因为在公共场合旅游,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应该保护环境。 六、1.春回大地、春意盎然、春花烂漫;对比 2.无边光景一时新 最是一年春好处 3.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 七、1.诗母亲纸船对母亲的思念和爱 2.最爱不能,因为如果换成其他词就不能体现“我”对母亲的爱有多么的深了。 3.假如如果 4.爱是博大的,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爱,人会更加热爱生活,生活会充满快乐。 八、略 九、(一)1. (1)(2)(1) 2. (1)(2)(3) (二)1. (4) (1)

(2) 2. (3) (4) (三)一分辛苦一分才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读书破万卷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一、澎(选第一个)湃濒(选第一个)临陨(选第二个)石 细(选第二个)菌卓(选第二个)有成效 二、1.丰足剧烈密密干涸闪动仔细悄悄轻声尽情 2.比喻夸张拟人 3.平静静寂沉寂 三、1.一棵草草里有我们幼时的生机勃勃 一缕阳光阳光里我们充满活力 2.(1)这里的卫生状况太差了,怎能让检查团的人不皱眉头呢? (2)写完作业后,我又专心致志地检查了一遍。 (3)我估计今天哥哥带我去游泳。 (4)清明节到了,大家争先恐后参加祭扫活动。 3.(1)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踏破铁鞋无览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4)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4.小芳说成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真是成语大王;小红说话夸夸其谈, 真是吹牛大王。 四、1.确实相信(确信)自己满怀信心(自信)讲究信用(守信)坚决相信(坚信) 忠实信仰(笃信)盲目地信仰(迷信)诚实而守信用(诚信) 取得别人的信任(取信) 2.推断推测推选推测推断推选 五、同学们,不但要绿色出行,而且要绿色上网。不要玩大型的游戏,会影响学习,可 以适当玩一些益智小游戏。 六、1.二月春风似剪刀 2.唐贺知章 3.碧绿的柳枝剪刀

四季的琴棋书画

四季的琴棋书画 一年四季各不相同:春天,万物复苏;夏季,烈日当空;秋天,五谷丰登;冬天,冰天雪地。可谁知,他们除了景美,还才艺超群,样样精通啊! ——题记 春天的画 “春天到啦!春天到啦!”迎春花兴奋地叫醒了还正在冬眠的小动物们。春天听到了,就拿起五颜六色的画笔,连忙冲出家门。它用彩笔把小草染绿了,把柳树染红了,把春风和春雨都染成透明的了! “春色满园关不住。”春天的画,万紫千红,融入大自然,多么精彩啊! 夏天的棋 每到夏夜,夏天就奔向天空以棋会友。一颗颗眨着眼睛的星星就是发光的棋子,漆黑的夜空就是棋盘,月亮就是夏天的老朋友。荷花池里,一片片挂着露珠的荷叶就是绿色的棋子,一池碧水就是棋盘,蜻蜓就是夏天的对手。 夏天在呐喊:“接天莲叶无穷碧!”有谁不会陶醉在夏天的棋里呢? 秋天的琴 瑟瑟的秋风,吹起了片片落叶。秋天一口气把大树的叶子都

摘下来了,还铺成了地毯。还拿出自己心爱的琴,“沙沙沙,沙沙沙……”这是耐人寻味的琴声啊! 这琴声,好像落叶飞舞,好像一阵急促的脚步,又好像有人在伏案疾书,赞美秋天丰收的景象。 冬天的书 冬天拿起它那如椽的大笔,迫不及待地蘸足了白色的水彩笔。“刷刷刷……”,几下子便勾勒出一幅辽阔的画布:大片的雪花在天空中飞舞,远处仿佛有几座高高的山峰,隐隐约约,近处有几棵光秃秃的大树,树枝低垂下来,银装玉裹,很是壮观!试想雪停后,棵棵大树都盛开了白花,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 此时,冬天看着自己杰作,面带笑容潇洒地在画布上题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有了四季,大自然便如此惟妙惟肖。而他们也各有特色。春天有一份生机,夏天有一份欢乐,秋天有一丝成熟,冬天有一丝寒意。四季也有过人的艺术,只有琴棋书画的搭配,才有春夏秋冬的美丽啊!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吴俊彬大师 ,我的哥哥,不佩服不行 文,康进龙作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吴俊彬大师,我的哥哥,不佩服都不行文,康进龙作 我来自陇塬大地的一个小村庄,自幼喜欢书法和绘画,每当看到自己喜欢的书法都会情不自禁的在空中比划起来,最喜欢的事就是看一些书画界人士现场现宝,我在想何时有个老师能给我指点一二,我什么时候也能像他们一样,所以每次我都会废寝忘食地从头看到尾,亲朋好友开玩笑的叫我“画痴”! 一次不经意间看到百度上的《第一届全国最有实力影响力书画大赛》的征稿启示,我就抱着重在参与的想法打开了网页,仔细的把征稿启示看了几遍,心里还是有些忐忑,老婆就告诉我你可以试试,你不试怎能体现出你的能力,写的再好没人知道和认可有何意义?在老婆的鼓厉下我总算鼓足了勇气试试就试,说着就一咕噜起床那时已是晚上11点多,不顾老婆的唠叨就开始了准备我的参赛作品,还没等天亮就迫不及待的联系了快递员…… 从那一刻起,我就时时盼,日日盼……盼望着有个回信!突然有一天我的电话铃声响了,我拿起电话,电话显示来自新疆伊犁181……我等了几秒才接起,只见电话那头一个清脆的中年声音你好!你是康**吗?我当时有些后怕的问怎么了?恭喜你你的作品荣获了第一届……大赛优秀奖其他事项我会以短信方式告诉你,注意查收嘟嘟嘟……电话挂了!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过了几分钟我好像刚是从梦中惊醒一样!又一次盼望着老婆早些下班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从此我就添加了这个带给我好消息的电话号码,紧接着开始了

微信聊天。每次写好的作品都会发给吴俊彬老师看,让他给我指点,不管什么时候他都会耐心的给我点评,教我怎么写,怎么画,就想自己的亲生父亲教育子女一样认真负责!我心里在想我的梦想总算实现了,有人愿意给我指点作品了心里真的是倍爽,最后我觉得他越来越亲切,和蔼!有几次我还亲切的称呼他“爸爸”!处于年龄等的因素我称吴俊彬老师叫哥哥!也从那次之后我认为他就是我的亲哥哥! 经过哥哥的多次指点,我的书法和绘画得到了很明显的提高,近期参加的各类书画展还拿到了不少的荣誉!参加的第五届中国梦想杯还荣获了银奖!要是没有哥哥吴俊彬的指点,也就没有我今天的成果,所以说今天的成果也有哥哥的一半。千言万语也难表达我对哥哥的感恩!只有用哥哥教导我的作品来报恩!感谢我的生命中遇到你! 哥哥就我人生的贵人,今生难忘,在今后日子里,我一定向哥哥学习,听哥哥的话。和哥哥一起把俊彬书画院推向全世界,全中国让有梦想的人都能来到俊彬书画院完成自心中的梦想,感谢哥哥把我拉进俊彬书画院的群里,让我认识多的老师。让我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幸福的聊天,我感恩群里的每一位朋友,有起依兰管理员,她是很负责的人。在她的管理下,群里非常安静,没有一个出来发广告我也是真心谢谢依兰管理员,和她说一声你辛苦了,最让我感激的是我的哥哥吴俊彬。他给了我一个学习的平台。我希望哥哥的书院越办越好,希望哥哥的弟子越来越多,是哥哥给我打开了梦想之门,感激的话是说不尽的,最后说一句,祝哥哥身体健康,心想事成,我永远都和哥哥在一起,和群里的朋友不离不弃,感谢你们给我的生增添

音乐和健康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已完成 1 【单选题】 “借由音乐,人们将感受到正确得情绪”。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哪一年戒毒年时提出一个口号。 A、2006年 B、2001年 C、2000年 D、2010年 我得答案:C 2 【单选题】 选择项中哪首国歌就是听上去比较悲伤得?而且就是小调旋律得? A、中国国歌 B、波兰国歌 C、法国国歌 D、以色列国歌 我得答案:D 3 【单选题】 刘鹗在其哪部书中写了这么一段名言?“只觉人耳有说不出得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A、《勾股天元草》 B、《治河续说》 C、《铁云藏龟》 D、《老残游记》 我得答案:D 4 【单选题】 1、mp3: 请说出这首作品叫什么名字? A、踏古 B、欢沁 C、无邪 D、凡人歌 我得答案:B 5 【单选题】 “在许多重要得事情上,我们就是模仿禽兽,做禽兽得小学生。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与缝补;从燕子学会了建造房子;从天鹅与黄莺等歌唱得鸟儿学会了唱歌。”这句话就是哪位古希腊先哲说得? A、毕达哥拉斯 B、德摸克里特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6 【单选题】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得说法与调查,世界上真正健康得人仅仅占到了百分之多少? A、5% B、75% C、25% D、30% 我得答案:A 7 【单选题】 中枢神经系统得“最高司令部”处与人体得哪个位置?而这个组织担负着管理人体各个器官机能活动得协调,人得一切活动都接受这个“最高司令官”得“指挥”。 A、下丘脑 B、大脑皮层 C、脊髓 D、脑干 我得答案:B 8 【单选题】 两只老虎得旋律到了著名作曲家马勒得作品里就成为了另外一首截然不同得作品了,请问该作品名称? A、亡儿之歌 B、旅行者之歌 C、大地之歌 D、葬礼进行曲 我得答案:D 9 【单选题】 中国好声音得歌手中,哪位歌手得口号就是“不做第一,只做唯一”? A、梁博 B、吴莫愁 C、吉克隽逸 D、李琦 我得答案:B 10 【单选题】 1、1章节中曾经提到了一首杜鸣心得作品,请问曲目就是什么? A、水草舞 B、在北京得金山上 C、让我们荡起双桨 D、春之采 我得答案:D 11

杂说“琴棋书画”

杂说“琴棋书画” 杨争光 琴 国粹,国粹,说了很多很多年,到底什么是国粹,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我们是一个极其看重并珍爱国粹的国度,则是确定无疑的。 依我简陋的理解,所谓国粹,就是国之精华,值得保护、传承、发扬光大的。如良莠不分,则“三寸金莲”也会成为国粹,“太监”也是,也就应该举国保护、传承、发扬光大——也许会辱没国粹。 如果说古琴是我们的国粹,应该少有人反对。不仅古,而且是纯粹的中华原创,国之精华。 据说,古琴至今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以乐器的古老与精致论,世界罕见。历几个千年,至今未曾间断,与传说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间断的文明”等长等高。 古琴的“未曾中断”,应该没有异议的。从久远的传说到实有的人事,古典的、浪漫的、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直至当下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的,应有尽有,真切并可靠。

如果说这一国粹从古到今有什么遗憾,或尴尬的话,应该是美妙的琴谱。难以操作的记谱方法,使古琴的传承只有琴人的逸事,而无有曲目。只有曲目的名称,而无有曲谱,后人无从弹奏,也就无以“传承”。传下来的只是琴,而没有一曲曲与琴相伴的完整的琴音琴韵——这算不算一种间断呢? 但,不能这么计较。有琴在,可以是“从未间断”。 与古琴有关的故事,都是中国的美故事。 “知音”这一个美词也与古琴有关,因古琴的人事而创造。 古琴的曲名都很具美感。如《高山流水》《潇湘水云》《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关三叠》《梅花三弄》…… 真正的《广陵散》现代人无从听闻,因为失传。此一琴曲的美名至今盛传,不是因为琴曲的优美,或者激越与饱满,而是因为与古琴有关的人事。一位叫嵇康的琴人,被杀前要弹的就是这一曲《广陵散》。他是魏晋时人,自然有“魏晋风度”。其死,也是“魏晋风度”。以至于后来的诗人陆游有“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走笔。文天祥也有“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的名句。 嵇康还有一篇《琴赋》,是当时少有的长篇美文。后代的许多书家,墨书的《琴赋》,已成为更为后代的法帖。文徵明就有《琴赋》的小楷,我多次临写过,咋写也写不过他,恨不得折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