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钠车间操作规范流程(碱法)

甲醇钠车间操作规范流程(碱法)
甲醇钠车间操作规范流程(碱法)

甲醇钠车间操作规程

(碱法)

1 岗位名称、任务、管辖范围

1.1岗位名称:

甲醇精馏及甲醇钠反应岗位。

1.2任务:

甲醇精馏及甲醇钠反应任务是:将氢氧化钠甲醇溶液在合成塔内与过量的无水甲醇反应生成甲醇钠甲醇溶液产品。形成的有水甲醇进入甲醇精馏塔进行精馏,制得的无水甲醇循环使用,精馏塔底的稀甲醇进入稀甲醇回收岗位,进一步脱水、回收甲醇。

1.3管辖范围:

包括甲醇钠合成塔、甲醇精馏塔、甲醇再沸器、甲醇冷凝器、合成塔甲醇再沸器、无水甲醇贮罐、甲醇钠产品储罐,无水甲醇输送泵,有关物料输送部分及其与上述各部分有关的仪表、管道和安全设施。

2 岗位定员及分工

岗位定员:9人

岗位分工:中控6人,巡检取样3人。

3岗位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甲醇精馏塔:提取无水甲醇,辅助甲醇钠反应岗位。

甲醇钠合成塔:NaOH与甲醇反应生产甲醇钠甲醇溶液。

4 工艺信息

4.1 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简述

水(H2O)

工艺过程简述:

沉淀合格后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与精馏脱水后的无水甲醇反应生产甲醇钠甲醇溶液和水份,生产的水份由过量的甲醇气体从合成塔顶部带入精馏塔底提纯循环利用,部分稀甲醇由精馏塔底部排出进入稀甲醇回收系统回收利用。

4.2 化学反应方程式

CH3OH+Na OH CH3ONA+H2O

4.3岗位工艺指标一览表

工艺指标偏离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5工艺操作方法及正常开停车程序

5.1开车前的检查和准备

5.1.1对检修过的设备、管线进行检查(做强度试验的设备要将水放净),确认无误后,对它们按吹扫规程进行吹扫,以清除设备、管线内的焊渣、尘土、杂物;

5.1.2吹扫合格后,对检修过的设备、管线进行气密试验。讲系统充至安全压力,用肥皂水对每道焊缝、每个密封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1.3气密试验合格后,确认要开车的各装备、管线、阀门、测量仪表及安全附件好用并处于正常状态;

5.1.4确认本岗位开车所需公用工程条件符合要求并处于正常状态;

5.1.5按岗位工艺需要,正常编排现场工艺流程;

5.1.6将甲醇原料罐中甲醇输送至甲醇精馏塔底,使其塔底液面计指示达1/5-2/5为止;

5.1.7首次开车要将甲醇钠合成塔底输入少量的无水甲醇(正常开车,只需将甲醇钠合成塔内留存少量的无水甲醇),以免合成塔初次馏出产品时,因甲醇钠含量过高而结晶,堵塞管道;

5.1.8开循环水泵,将甲醇精馏塔冷凝器通入循环冷却水。

5.2投料和正常操作

5.2.1甲醇精馏岗位

5.2.1.1开车时先将工业甲醇送至甲醇精馏塔塔底,然后投用甲醇再沸器,缓缓开精馏塔汽化器加热器加热蒸汽阀门,控制甲醇精馏塔升温迅速缓慢上升;

5.2.1.2控制好甲醇再沸器加热蒸汽阀门的开度。

蒸汽压力控制要求如下:

第一套甲醇精馏塔0.02-0.10MPa

第二套甲醇精馏塔0.02-0.08MPa

第三套甲醇精馏塔0.02-0.10MPa

相应精馏塔内的气相压力指示要求如下:

第一套甲醇精馏塔0.02-0.06MPa

第二套甲醇精馏塔0.02-0.04MPa

第三套甲醇精馏塔0.02-0.06MPa

5.2.1.3精馏塔内甲醇沸腾,塔顶甲醇出料,经冷凝流入回流罐。当回流罐罐位指示达1/3-2/3时,启动回流泵,使甲醇冷凝液全部回流。此时要调整好回流流量计的开度,以保持回流罐位稳定。其回流量要求如下:

第一套甲醇精馏塔11.5-12.5m3/h

第二套甲醇精馏塔8.5-9.5m3/h

第三套甲醇精馏塔11.5-12.5m3/h

5.2.1.4甲醇冷凝液全回流1小时后,分析甲醇馏出液中的含水量,当含水量达0.04%以下时,打开甲醇回流泵出口的分流阀,将无水甲醇送入甲醇钠合成塔塔底部的甲醇再沸器,以进行甲醇钠合成塔的开车;

5.2.1.5甲醇精馏塔运行稳定时,无水甲醇的分流量以回流量的控制比例为:

第一套甲醇精馏塔7.5-8.5m3/h :11.5-12.5m3/h

第二套甲醇精馏塔 4.5-5.5m3/h :8.5-9.5m3/h

第三套甲醇精馏塔7.5-8.5m3/h :11.5-12.5m3/h

5.2.1.6当甲醇馏出液中的含水量高于0.04%时,要关小分流阀,开大回流阀,以降低含水量。

若馏出液中的含水量过高,要关闭分流阀,使馏出液全回流,直到甲醇馏出液中的含水量低于0.04%后,再适当的开启分流阀;

5.2.1.7 甲醇精馏塔塔底液位控制应使甲醇再沸器内充满甲醇,为此,要连续用工业甲醇补水。

塔底液相含水量应控制在35%以下,当含水量高于35%时,要将其打入稀甲醇回收岗位进行处理。

5.2.1.8正常的工艺参数

再沸器加热蒸汽压力0.03-0.10MPa

塔底汽相压力(监视指标)0.02-0.06MPa

回流比1:(1.2-1.5)

塔底甲醇含水量≤35%

5.2.2甲醇钠合成岗位

5.2.2.1当甲醇精馏塔操作调整至正常、稳定,甲醇回流罐内已有足够的无水甲醇存量后,甲醇钠合成塔可准备投料;

5.2.2.2在甲醇精馏塔启动时,合成汽化器、塔底的加热夹套已应适当进行加温、预热,以免甲醇汽入塔后降温而液化。

加热过程中,逐步将合成塔塔顶至塔底的温度调整如下:

第Ⅰ套合成塔 85-110℃

第Ⅱ套合成塔85-105℃

第Ⅲ套合成塔85-110℃

5.2.2.3 甲醇钠合成再沸器投无水甲醇,调节合成塔底夹套温度,待蒸发量稳定后,启动醇碱液输送泵,将氢氧化钠甲醇溶液自合成塔顶部加入。

无水甲醇汽化后,自合成塔底部进入,合成塔顶部含水2%左右的甲醇蒸汽直接引入甲醇精馏塔底部,进行精馏。

甲醇精馏与甲醇钠合成组成连续的串联生产过程。

5.2.2.4醇碱液的输送流量调整要求如下:

起始量:第一套合成塔1600L/h

第二套合成塔1000L/h

第三套合成塔1600L/h

当塔顶的醇碱液下降至塔的中部时,流量调整到正常量为:

第一套合成塔1600-2400L/h

第二套合成塔1000-1600L/h

第三套合成塔1600-2400L/h

5.2.2.5操作中,调整加热蒸汽阀门,使甲醇汽化器内的液位稳定在1/5处,进入合成塔的醇碱温度保持在45 1℃;

5.2.2.6为使甲醇钠产品的水分控制在0.35%以下,反应塔内氢氧化钠和甲醇的用量比例应保持在1:(18-22)的范围内,合成塔顶去精馏的甲醇分流量和醇碱液的用量比例关系按以下要求进行调整:

第一套合成塔(7.5-8.5m3/h):(1.6-2.4m3/h)

第二套合成塔(4.5-5.5m3/h):(1.0-1.6m3/h)

第三套合成塔(7.5-8.5m3/h):(1.6-2.4m3/h)

5.2.2.7提高合成塔的压力,可以提高装置的产量,将合成塔顶甲醇馏出管线上的阀门关小,可以提高合成塔内的压力。

合成塔正常操作各部分运行参数如下表所示:

5.2.2.8合成塔投料反应初期,汽液反应出现油珠状气泡,产品色如密状,待合成塔各项进行参数调整正常,操作稳定、产品粘度降低,各项指标合格达到产品标准;

合成反应操作中,要严格控制蒸汽压力,使其流量稳定,合成塔底液相温度、夹套保温温度及无水甲醇气相温度的调整要适度,以保证产品中甲醇钠含量的稳定;

5.2.2.9合成塔顶馏出的有水甲醇,进入甲醇精馏塔底部,精馏、脱水,循环使用。其含水量应在2%左右,碱含量在0.03%以下。若高于上述值,要及时查找原因,予以消除;

5.2.2.10长期生产可使反应塔板浮阀被氢氧化钠中所含杂质堵塞。

正常的工艺参数

甲醇汽化器蒸汽压力0.1-0.3MPa

甲醇汽化器汽相压力(监视指标)0.05-0.09MPa

塔底液相温度105-110℃

塔顶汽相压力(监视指标)0.02-0.06MPa

醇碱液投入量1600-2400L/h

无水甲醇投入量7500-8500L/h

5.2.2.11甲醇钠产品质量要求:

外观:无色至淡黄色,微带浊状粘稠性液体

甲醇钠含量 27.5-31.0%

水份含量≤0.35%

游离碱≤0.8%

取样分析时间每2小时一次

5.3停车

5.3.正常停车

5.3.1.1停醇碱液泵,关闭醇碱液流量计进、出阀门;

5.3.1.2打开合成塔底出料阀,将料放至甲醇钠储罐(约20分钟)

5.3.1.3停甲醇精馏塔回流泵,关闭出料、回流流量计进、出阀门,关精馏塔塔底出料阀;

5.3.1.4关闭总蒸汽阀,关合成塔底出料阀。一次关闭合成塔底、汽化器、精馏塔再沸器蒸汽阀门;

5.3.1.5停水泵和冷却塔风机。

5.3.1.6冬季停车时,待甲醇钠出料完毕,用甲醇冲洗管线,防止管线内物料结晶。

5.3.2大检修停车

按正常停车处理后,将设备、管线内的物料放空、置换清洗,再经有关安全分析合格后,交出检修。

6紧急停车程序及处理方法

6.1停电

6.1.1迅速关闭总蒸汽阀,再依次关闭合成、再沸器、精馏塔汽化器蒸汽阀门;

6.2.2关闭合成塔底出料阀,关闭精馏塔塔底出料阀、关闭醇碱、回流、出料流量计进、出阀门;

6.2.3开启备用循环水泵,尽快恢复冷凝水循环;

6.2.4及时上报班长/车间主任,联系维修查找原因;

6.3停蒸汽

6.3.1关闭合成塔塔底出料阀,关闭精馏塔塔底出料阀,关闭醇碱、回流、出料流量计进、出阀门;

6.3.2停循环水泵

6.3.3及时上报班长/车间主任,联系供气单位查找原因,尽快恢复生产。

6.4停压缩空气

6.4.1迅速关闭总蒸汽阀,再一次关闭合成、再沸器、精馏塔汽化器蒸汽阀门;

6.4.2关闭合成塔底出料阀,关闭精馏塔塔底出料阀、关闭醇碱、回流、出料流量计进、出阀门;

6.4.3及时上报班长/车间主任,联系维修查找原因,尽快恢复生产。

7故障或事故名称,可能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7.1故障名称:循环水中断

发生的原因:循环水泵出现故障/突然停电

处理方法:当循环冷却水中断,导致甲醇蒸汽不能冷凝而发生泄漏并造成精馏系统压力升高时,应立即关闭蒸汽阀门,停止加热并开启备用泵,尽快恢复冷却水循环。

7.2事故名称:合成塔底溢料,进入汽化器

发生的原因:因磁翻板液面计发生故障或操作疏忽

处理方法:

7.2.1立即关闭喷淋,停止合成系统;

7.2.2打开合成塔塔底部出料阀,迅速将料放出;

7.2.3将合成塔汽化器内的物料放净,以免腐蚀汽化器;

7.2.4重新开启合成塔系统。

7.3事故名称:甲醇钠产品或甲醇原料泄漏

事故原因:法兰垫片滴漏或罐区溢料

处理方法:

7.3.1立即报警,泄漏区禁止一切动火作业和车辆通行;

7.3.2立即设立隔离区,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7.3.3向污染区喷雾状水,可能形成的稀释液收回;

7.3.4迅速组织抢修、堵漏、尽快恢复生产。

7.3.5如有溢出物料,分别不同情况进行中和、稀释、收集、排除等方法处理干净,不得在生产区内积存。

例如,如果溢出物料时甲醇,应先回收,用水冲洗,将废水排入废水回收系统进行处理;如果溢出物料时甲醇钠溶液,应先回收,再用硼酸稀释,用水冲洗,最后将废水排入废水回收不系统进行处理。

8设备信息

甲醇精馏及甲醇钠反应岗

8.2设备巡回检查、维护保养制度及原始记录

8.2.1当班操作人员每1小时巡检一次,在规定时间(整点 15分)巡检。8.2.2生产系统不稳定或开、停工等特殊情况,应增加巡检次数。

8.2.3巡检内容:

温度、压力、加料量、液位,泄漏点等情况。

热换器的循环水进、出口温度,机泵运行情况

巡检情况,按要求做好记录并保持记录真实、清晰整洁。

8.2.4维护保养,做到专机专人,责任到位。(见挂牌)

8.2.5主要设备维护保养与使用:

长期生产可使合成塔塔板浮阀被氢氧化钠中所含杂质堵塞,此时可进行沸腾水清洗,然后用无水甲醇按照操作规程将系统内水置换出来,直至合格。

8.2.6压力表应有红色警戒线,每年校队一次。

8.2.7原始记录每小时记录一次。

9化学品安全信息

9.1甲醇

9.1.1标识

分子式:CH4O

结构式:CH3OH

相对分子量:32.04

CAS NO:67-56-1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9.1.2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易挥发。

9.1.3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

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患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9.1.4救护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9.1.5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和消防措施

溶点(℃)-97.8

沸点(℃)64.8

相对密度(水=1)d4200.7928

相对密度(空气=1)1.11

溶解性溶于水,可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燃烧性:易燃

闪点(℃):11

爆炸下限(%):5.5%

爆炸上限(%):44.0%

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mg/L)::0.05

空气中中毒浓度(%):0.02%

引燃温度(℃):385℃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爆炸。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与明火会引起回燃。

预防措施: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9.1.6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填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9.1.7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仓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罐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累。

9.1.8保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蒸汽时,应该佩戴过滤式的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

9.2氢氧化钠

9.2.1标识

分子式:NAOH

相对分子量:40.01

CAS NO:1310-73-2

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

9.2.2外观

常温下白色晶体,易潮解。

9.2.3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食可引起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9.2.4救护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9.2.5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和消防措施

熔点(℃)318.4

沸点(℃)1390

相对密度(水=1)2.12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危险特性:本品有强烈腐蚀、强烈刺激性,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食可引起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

9.2.6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清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9.2.7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间内。注意防潮和雨水侵入。应于易燃、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分装盒搬运工作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坏。雨天不宜运输。

9.2.8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戴防毒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9.3甲醇钠甲醇溶液

9.3.1标识

分子式:CH3O Na

相对分子量:54.02

CAS NO:124-52-6

危险性类别:3.2类中闪点液体(固体:4.2类自燃物品)

9.3.2外观:无色或微黄色粘稠液体(固体:白色无定型易流动粉末,无臭)9.3.3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燃烧时气体能刺激眼睛和鼻子,吸收后会引起强烈的刺激,严重者会影响呼吸,造成眩晕。

环境危害:遇水、受潮,遇热燃烧分解出有毒气体,应注意造成环境污染。

燃烧危险:遇水、受潮,易燃,受热引起燃烧。

9.3.4救护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先用药棉或卫生纸擦去身体污染处,用硼酸水中和处理然后用大量水冲洗干净,严重者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药棉擦干净,然后用大量蒸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嘴用食醋或硼酸水漱口。对严重者早期用食醋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应立饮牛奶、蛋清以减轻受害,立即就医。

9.3.5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和消防措施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粘稠液体,甲醇钠含量:27.5-31%,对空气和潮气敏感、易燃、有毒碱性较强易于氧反应,对皮肤有较强的腐蚀性,溶于甲醇、乙醇等。熔点:(℃)-98(固体:200℃)

沸点:固体(℃)>450

相对密度:0.965(固体:1.3)

溶解性:溶解于水,溶于甲醇、乙醇,不溶于乙醚和丙酮。

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0.05mg/L

危险特性:有毒、易燃、有腐蚀性;遇水分解成甲醇和氢氧化钠,具有甲醇和甲醇钠的双重危害性。(固体:遇水、潮湿空气、酸类、氧化剂、高热及明火能引起燃烧。本品蒸汽、雾或粉尘对呼吸道和眼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腐蚀消化道。慢性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遇水、受潮、遇热燃烧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消防措施:燃烧时形成不充分有害燃烧产物CO2。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扑救。灭火人员要佩戴防毒面具、穿防化服。(固体:用沙土、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扑救)。

9.3.6泄漏应急处理

要立即组织应急处理人员进行抢救,应急处理人员应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护服,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防止泄漏的甲醇钠冲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当甲醇钠泄漏到地面时,要清扫干净,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少量甲醇钠要收集在密闭容器中。大量甲醇钠用不产生火花的防粉器械设备和工具转移至专用收集器内,重新包装。污染废物至废物处理所处理。污染空间气体用防粉风扇排出。

9.3.7储运注意事项: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热源,隔离火种,防止日观暴晒。注意包装严密,防止受潮和侵入水分。(固体:限清洁、干燥处存放,避免日光暴晒。防火、防受潮,隔绝热源与火种,不可与氧化剂共存放。采用防爆型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有关消防物品与设施。)

9.3.8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和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护工作服、工作鞋。

手防护:戴橡胶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和中严禁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10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0.1进入岗位前佩戴好劳保品,禁穿化纤衣服及带铁钉的鞋,禁止火种。

10.2取样前戴好有机面罩,取样时站在上风向,缓慢开启阀门使物料缓慢流入取样瓶内至合理量,然后关闭取样阀。(取样时物料不得产生气化现象)

10.3在操作中,要避免铁器撞击产生火花。

10.4夏季操作过程中管线内物料容易出现热涨现象要及时泄压。

10.5冬季操作过程中甲醇钠甲醇溶液管线内易结晶,要及时将管线内物料用负压吸出。

10.6严格按岗位操作法操作

11应急救援器材使用规定

11.1本岗位配备的应急救援器材有:干粉灭火器、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11.2主要应急救援器材的使用:

干粉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站在上风向,放下灭火器,将保险销拔下,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根部,另一手开启压下,打开灭火器向火焰根部喷射灭火。

11.3空气呼吸器使用方法:接通快速接头,打开气瓶阀开关;将空气呼吸器瓶瓶底向上背在肩上;将大拇指插入肩带调节带的扣中向下拉,调节到背负舒适为宜;插上塑料快速插口,腰带系紧程度以舒适和被托不摆动为宜;把下巴放入面罩,由下向上拉上头网罩,将网罩两边的松紧带拉紧,使全面罩双层密封环紧贴面部;深呼吸一口气将气阀打开,呼吸几次感觉舒适,呼吸正常后即可进入操作区工作。

12操作人员的权利、义务及交接班制度

12.1操作人员的权利。

12.1.1知情权,即有权利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12.1.2建议权,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12.1.3批评权、检举、控告权,即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12.1.4拒绝权,即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12.1.5紧急避险权,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12.1.6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

12.1.7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12.1.8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12.2从业人员的义务。

12.2.1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2.2.2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12.2.3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保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利,《安全生产法》特别强调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并在第五十二条中做了明确规定。

12.3交接班制度

12.3.1十交

12.3.1.1交本班生产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

12.3.1.2交仪表、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

12.3.1.3交不安全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和事故处理情况;

12.3.1.4交设备润滑、工具数量及缺损情况;

12.3.1.5交工艺指标执行情况和为下一班的准备工作;

12.3.1.6交原始记录是否正确完整;

12.3.1.7交原材料使用和产品质量情况及存在问题;

12.3.1.8交上级指示、要求和注意事项;

12.3.1.9交跑冒滴漏情况;

12.3.1.10交岗位设备整洁和区域卫生情况;

12.3.2五不交:

12.3.2.1生产不正常、事故未处理完不交;

12.3.2.2设备或工艺有问题,搞不清楚不交;

12.3.2.3车间指定本班的任务未完成不交;

12.3.2.4记录不清、不齐、不准不交;

12.3.2.5岗位卫生未清理不交。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设计

第一章绪论 (2) 1.1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 (3) 1.2.2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研究开发进展 (5) 1.3课程设计任务及采用技术 (8) 1.3.1 设计任务及目的 (8) 1.3.2 脱硫工艺采用的技术 (8) 第二章脱硫工艺 (10) 2.1脱硫过程 (10) 2.2低阻高效喷雾脱硫工艺 (11) 2.3脱硫系统组成 (12) 2.4本技术工艺的主要优点 (15) 2.5物料消耗 (15) 第三章工程计算 (17) 3.1脱硫塔 (17) 3.2物料恒算 (18) 第四章脱硫工程内容 (20) 4.1脱硫剂制备系统 (20) 4.2烟气系统 (20) 4.3SO2吸收系统 (20) 4.4脱硫液循环和脱硫渣处理系统 (22) 4.5消防及给水部分 (23) 第五章流程图 (25) 5.1方框流程图 (25) 5.2管道仪表流程图 (25) 第六章参考文献 (26)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中国是燃煤大国,能源结构中约有70%的煤。而又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日益增多的煤炭消耗量所造成的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也日趋严重,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采取有效的烟气治理措施,切实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控制大气二氧化硫污染、保护大气环境质量,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目前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就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现实能力而言,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缩写FGD)技术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经济、最有效的一种控制SO2排放的技术。按照脱硫方式和产物的处理形式划分,烟气脱硫一般可分为湿式脱硫、干式脱硫和半干式脱硫三类。湿法脱硫占世界80%以上的脱硫市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FGD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技术易掌握、脱硫效率高等特点。而湿式石灰石/石灰法又占湿法的近80%。湿式钙法的优点是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高,缺点是设备易结垢,严重时造成设备、管道堵塞而无法运行,且工程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对于中小型锅炉和窑炉不合适。双碱法正是中小型燃煤锅炉和发电厂应用较广的烟气脱硫技术,为了克服湿法石灰/石灰石-石膏法容易结垢和堵塞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该法种类较多,有钠钙双碱法、钙钙双碱法、碱性硫酸铝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钠钙双碱法。由于主塔内采用液相吸收,吸收剂在塔外的再生池中进行再生,从而不存在塔内结垢和浆料堵塞问题,从而可以使用高效的板式塔或填料塔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喷淋塔浆液法,减小吸收塔的尺寸及操作液气比,降低成本,再生后的吸收液可循环使用。另外,该工艺有钠碱法中反应速度快的优点,脱硫效率高--可达90%以上,应用较为广泛。因此双碱法脱硫工艺在中小型燃煤锅炉的除尘脱硫上有推广价值,符合国家目前大力提倡的循环经济,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前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项目的引进大多对硬件比较重视,而对软件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引进项目大多停留在购买设备上,但现在越来越注重烟气脱硫技术的国产化。而国产化的关键在于掌握烟气脱硫的设计技术,只有实现烟气脱硫设计国产化,才能按市场规则选用更多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脱硫设备,才有资格、有能力对脱硫工程实行总承包,承担全部技术责任,推动烟气脱硫设计国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

(一)脱硫系统设计 1、双碱法脱硫技术工艺基本原理 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 (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H+和HSO3-;使用Na2CO3或NaOH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HSO32-、SO32-与SO42-,反应方程式如下: 一、脱硫反应: Na2CO3 + SO2→ Na2SO3 + CO2↑ (1) 2NaOH + SO2→ Na2SO3 + H2O (2) 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3) 其中:

式(1)为启动阶段Na2CO3溶液吸收SO2的反应; 式(2)为再生液pH值较高时(高于9时),溶液吸收SO2的主反应; 式(3)为溶液pH值较低(5~9)时的主反应。 二、氧化过程(副反应) Na2SO3 + 1/2O2 → Na2SO4 (4) NaHSO3 + 1/2O2 → NaHSO4 (5) 三、再生过程 Ca(OH)2 + Na2SO3→ 2 NaOH + CaSO3(6) Ca(OH)2 + 2NaHSO3→ Na2SO3 + CaSO3?1/2H2O +3/2H2O (7) 四、氧化过程 CaSO3 + 1/2O2 → CaSO4 (8) 式(6)为第一步反应再生反应,式(7)为再生至pH>9以后继续发生的主反应。脱下的硫以亚硫酸钙、硫酸钙的形式析出,然后将其用泵打入石膏脱水处理系统,再生的NaOH可以循环使用。 本钠钙双碱法脱硫工艺,以石灰浆液作为主脱硫剂,钠碱只需少量补充添加。由于在吸收过程中以钠碱为吸收液,脱硫系统不会出现结垢等问题,运行安全可靠。由于钠碱吸收液和二氧化硫反应的速率比钙碱快很多,能在较小的液气比条件下,达到较高的二氧化硫脱除率。 (三)双碱法湿法脱硫的优缺点 与石灰石或石灰湿法脱硫工艺相比,双碱法原则上有以下优点:

烟尘双减法脱硫工艺

双碱法脱硫工艺 钙钠双碱法脱硫工艺,简称双碱法。该法主要是脱除气体中的SO2气体。适用于锅炉烟气、焦炉气、锅炉生产废气等的脱硫。 一、工艺特点 钙钠双碱法是先用钠碱性吸收液进行烟气脱硫,然后再用石灰粉再生脱硫液,由于整个反应过程是液气相之间进行,避免了系统结垢问题,而且吸收速率高,液气比低,吸收剂利用率高,投资费用省,运行成本低。 1、以NaOH(Na2CO3)脱硫,脱硫液中主要为 NaOH(Na2CO3)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缓解腐蚀、冲刷及堵塞,便于设备运行和维护。 2、钠基吸收液对SO2反应速度快,故有较小的液气比,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一般≥90%。 3、脱硫剂的再生及脱硫沉淀均发生于塔体避免塔内堵塞和磨损,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运行成本。 4、以空塔喷淋为脱硫塔结构,运行可靠性高,事故发生率小,塔阻力低,△P≤600Pa。 二、工艺原理 1、反应原理 SO2吸收反应:Na2CO3+SO2→Na2SO3+CO2↑吸收剂再生反应:CaO+H2O→Ca(OH) 2 Ca(OH) 2+Na2SO3+H2O→2NaOH+CaSO3+H2O 2、工艺流程采用锻钢炉的烟气经换热降温至≤200℃,经

烟道从塔底进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内布置若干层数十支喷嘴,喷出细微液滴雾化均布于脱硫塔溶积内,烟气与喷淋脱硫液进行充分汽液混合接触,使烟气中SO2和灰尘被脱硫液充分吸收、反应,达到脱尘除SO2的目的。经脱硫洗涤后的净烟气经塔顶除雾器脱水,经脱硫塔上部进入烟囱排入大气。脱硫循环液经塔内气液接触除SO2后,经塔底管道流入沉淀池在此将灰尘沉淀下来,清液经上部溢进入反应再生池,在池内与石灰乳液制备槽引来的石灰乳进行再生反应,再生液流入泵前循环槽补入Na2CO3,由泵打入脱硫塔顶脱除SO2循环使用。其中再生产出的CaSO3及烟气中过剩氧生成的CaSO4于沉淀池中沉淀分离。 三、工艺优势 1、烟气系统来自锻钢烟气经烟道引风机直接进

合成气生产甲醇工艺流程

编号:No.20 课题:合成气生产甲醇工艺流程 授课内容:合成气制甲醇工艺流程 知识目标: ? 了解合成气制甲醇过程对原料的要求 ?掌握合成气制甲醇原则工艺流程 能力目标: ?分析和判断合成气组成对反应过程及产品的影响 ?对比高压法与低压法制甲醇的优缺点 思考与练习: ?合成气制甲醇工艺流程有哪些部分构成? ?对比高压法与低压法制甲醇的优缺点 ?合成气生产甲醇对原料有哪些要求?如何满足?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四、生产甲醇的工艺流程 (一)生产工序 合成气合成甲醇的生产过程,不论采用怎样的原料和技术路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 工序,见图5-1。 图5-1 甲醇生产流程图 1.原料气的制备 合成甲醇,首先是制备原料氢和碳的氧化物。一般以含碳氢或含碳的资源如天然气、石 油气、石脑油、重质油、煤和乙炔尾气等,用蒸汽转化或部分氧化加以转化,使其生成主要由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甲醇合成气要求(出—CO2)/(CO+CO2)=2.1 左右。合成气中还含有未经转化的甲烷和少量氮,显然,甲烷和氮不参加甲醇合成反应,其 含量越低越好,但这与制备原料气的方法有关;另外,根据原料不同,原料气中还可能含有 少量有机和无机硫的化合物。 为了满足氢碳比例,如果原料气中氢碳不平衡,当氢多碳少时(如以甲烷为原料),则 在制造原料气时,还要补碳,一般采用二氧化碳,与原料同时进入设备;反之,如果碳多,则在以后工序要脱去多余的碳(以CO2形式)。 2.净化 净化有两个方面: 一是脱除对甲醇合成催化剂有毒害作用的杂质,如含硫的化合物。原料气中硫的含量即 使降至1ppm,对铜系催化剂也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因而缩短其使用寿命,对锌系催化剂也有一定的毒害。经过脱硫,要求进入合成塔气体中的硫含量降至小于0.2ppm。脱硫的方法 一般有湿法和干法两种。脱硫工序在整个制甲醇工艺流程中的位置,要根据原料气的制备方 法而定。如以管式炉蒸汽转化的方法,因硫对转化用镍催化剂也有严重的毒害作用,脱硫工

煤制甲醇工艺设计

煤制甲醇工艺流程化设计 主反应为:C + O 2 → C O + C O 2 + H 2 → C H 3O 副反应为: 1 造气工段 (1)原料:由于甲醇生产工艺成熟,市场竞争激烈,选用合适的原料就成为项目的关键,以天然气和重油为原料合成工艺简单,投资相对较少,得到大多数国家的青睐,但从我国资源背景看,煤炭储量远大于石油、天然气储量,随着石油资源紧缺、油价上涨,在大力发展煤炭洁净利用技术的形势下,应该优先考虑以煤为原料,所以本设计选用煤作原料。 图1-1 甲醇生产工艺示意图 (2)工艺概述:反应器选择流化床,采用水煤浆气化激冷流程。原料煤通过粉碎制成65%的水煤浆与99.6%的高压氧通过烧嘴进入气化炉进行气化反应,产生的粗煤气主要成分为CO ,CO 2,H 2等。 2423CO H CH H O +?+2492483CO H C H OH H O +?+222CO H CO H O +?+

2 净化工段 由于水煤浆气化工序制得粗煤气的水汽比高达1.4可以直接进行CO变换不需加入其他水蒸气,故先进行部分耐硫变换,将CO转化为CO2,变换气与未变换气汇合进入低温甲醇洗工序,脱除H2S和过量的CO2,最终达到合适的碳氢比,得到合成甲醇的新鲜气。 CO反应式: CO+H O=CO+H 222 3 合成工段 合成工段工艺流程图如图1。 合成反应要点在于合成塔反应温度的控制,另外,一般甲醇合成反应10~15Mpa的高压需要高标准的设备,这一项增加了很大的设备投资,在设计时,选择目前先进的林达均温合成塔,操作压力仅5.2MPa,由于这种管壳式塔的催化剂床层温度平稳均匀,反应的转化率很高。在合成工段充分利用自动化控制方法,实行连锁机制,通过控制壳程的中压蒸汽的压力,能及时有效的掌控反应条件,从而确保合成产品的质量。 合成主反应: CO+2H=CH OH 23 主要副反应: CO+3H=CH OH+H O 2232 4 精馏工段 精馏工段工艺流程图见图2。 合成反应的副产主要为醚、酮和多元醇类,本设计要求产品达质量到国家一级标准,因此对精馏工艺的合理设计关系重大,是该设计的重点工作。设计中选用双塔流程,对各物料的进出量和回流比进行了优化,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精甲醇质量,从主塔回流量中采出低沸点物继续进预塔精馏,这一循环流程能有效的提高甲醇的质量。

甲醇工艺流程简述(精选课件)

甲醇工艺流程简述 气化 由原料储运系统来的粒度<10mm 的原料煤从煤仓(351V101~301)送出,经煤称重进料机(351M101~301)计量进入磨煤机(351H101~301),来自石灰石粉仓(351V107~307)的石灰石粉也经石灰石粉进料机(351M102~302)计量进入磨煤机.与一定量的工艺水混合磨成一定粒度分布的约58~65%浓度的煤浆。加入石灰石是为了降低灰熔点。煤浆经磨煤机出料槽(351V102~302 )由磨机出料槽泵( 351P103~303A/B ) 输送至煤浆槽(352V001A/B ),再分别经煤浆给料泵(352P101~301A/B)升压至 9。6MPa 进入两对对置工艺烧嘴(353Z101~301A~D)。从外管引来的高压氧气,分两股经安全连锁阀后,分四股等量进入两对对置工艺烧嘴.煤浆和氧气在气化炉(353F101~301)内在 6.5MPa,~1400℃条件下发生部分氧化反应生成煤气,反应后的粗煤气和溶渣一起流经气化炉底部的激冷室激冷后,使气体和固渣分开,激冷后的粗煤气再经文丘里洗涤器(354A101~301),旋风分离器(354S101~301)和洗涤塔(354T101~301)三级洗涤除尘后,温度约243℃,压力 6.36MPa(G)、水蒸汽/干气约1。49 送后续工序。 熔渣被激冷固化后由激冷室底部破渣机 ( 353H101~301 )破碎后进入锁斗( 353V105~305 ),定期排放渣池 ( 353V106~306 ), 再由渣池中的捞渣机( 353L101~301 )将粒化渣从渣池中捞出装车外运。含细渣的水由渣池泵 (353P102~302A/B/C)送至真空闪蒸罐(354V105~305)。...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由洗涤塔(354T101~301)排出的洗涤水经黑水循环泵(354P104~304A/B)分成两路,一路去文丘里洗涤器做为洗涤用水;另一路去气化炉的激冷室做为激冷水.黑水从气化炉,旋风分离器(354S101~301),洗涤塔(354T101~301)底部分别经减压阀进入蒸发热水塔(354T102~302)减压至0.8MPa(G)闪蒸出水中溶解的气体,闪蒸后的黑水进入低压闪蒸罐(354V103~303)经过一次闪蒸后,再进入真空闪蒸罐( 354V105~305 ) 进一步闪蒸,经三级闪蒸后的 ~79℃黑水自流进入澄清槽(354V008A/B),经澄清槽沉降分离细渣,沉降后的沉降物含固量约8~10%,由澄清槽底部排出,经澄清槽底流泵送至真空过滤机(354S002A/B)过滤,滤液进

双碱法脱硫的操作

双碱法脱硫的操作 主要工艺过程是:清水池一次性加入氢氧化钠溶剂制成氢氧化钠脱硫液(循环水),用泵打入脱硫除尘器进行脱硫。3种生成物均溶于水。在脱硫过程中,烟气夹杂的烟道灰同时被循环水湿润而捕集进入循环水,从脱硫除尘器排出的循环水变为灰水(稀灰浆)。一起流入沉淀池,烟道灰经沉淀定期清除,回收利用,如制内燃砖等。上清液溢流进入反应池与投加的石灰进行反应,置换出的氢氧化钠溶解在循环水中,同时生成难溶解的亚硫酸钙、硫酸钙和碳酸钙等,可通过沉淀清除;可以回收,是制水泥的良好原料。 因此可做到废物综合利用,降低运行费用。 用NaOH脱硫,循环水基本上是NaOH的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 为保证脱硫除尘器正常运行,烟气排放稳定达标,确保脱硫剂有足够使用量是一个关键问题。脱硫剂用量计算如下: 脱硫反应中,NaOH的消耗量是SO2和CO2与其反应的消耗量。用量需要过量5%以上(按5%计算)。 前面计算的10 t/h锅炉烟气中SO2排放量为42 kg/h,CO2排放是为2 161 kg/h。 SO2和CO2中和反应用氢氧化钠量为: (80×42÷64+80×2 161÷44)×105% =4 180 kg 脱硫过程由于NaOH的转换实际消耗是石灰。折算成生石灰消耗量56×4 180÷80=2 926 kg 生石灰日消耗量为70 224 kg 综上所述,脱硫过程的碱消耗量是很大的。但要保证脱硫效率,就必须要保证碱的用量,通过比较双碱法脱硫可以实现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相对比较低,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废渣可综合利用。所以改进后的双碱法脱硫工艺是值得推荐和推广应用的。 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H+和HSO3—; SO2(g)= = = SO2

双碱法脱硫工艺简介

双碱法脱硫装置技术工艺简介 一、常用脱硫法简介 目前主要用于烟气脱硫工艺按形式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大类。 1.干法 干法常用的有炉内喷钙(石灰/石灰石),金属吸收等,干法脱硫属传统工艺,脱硫率普遍不高(<50%),工业应用较少。 2.半干法 半干法使用较多的为塔内喷浆法,即将石灰制成石灰浆液,在塔内进行SO2吸收,但由于石灰奖溶解SO2的速度较慢,喷钙反应效率较低,Ca/S比较大,一般在1.5以上(一般温法脱硫Ca/S比较为0.9~1.2)。应用也不是很多。 3.湿法 湿法脱硫为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脱硫方法,占脱硫总量的80%。漫法脱硫根据脱硫的原料不同又可分为石灰石/石灰法、氨法、钠碱法、钠钙双碱法、金属氧化物法、碱性硫酸铝法等,其中石灰石/石灰法、氨法、钠碱法、钠钙双碱法以及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化镁法使用较为普遍。 3.1石灰石/石灰法 石灰石法采用将石灰石粉碎成200~300目大小的石灰粉,将其制成石灰浆液,在吸收塔内通过喷淋雾化使其与烟气接触,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该工艺需配备石灰石粉碎系统与石灰石粉化浆系统,由于石灰石活性较低,需通过增大吸收液的喷淋量,提高液气比,来保证足够的脱硫效率,因此运行费用较高。石灰法是用石灰粉代替石灰石,石灰活性大大高于石灰石,可提高脱硫效率,石灰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塔内容易结垢,引起气液接触器(喷头或塔板)的堵塞。 3.2氨法 氨法采用氨水作为SO2的吸收剂,SO2与NH3反应可产生亚硫酸氨、亚硫酸氢氨与部分因氧化而产生的硫酸氨。根据吸收液再生方法的不同,氨法可分为氨—酸法、氨—亚硫酸氨法和氨——硫酸氨法。 氨法主要优点是脱硫效率高(与钠碱法相同),副产物可作为农业肥料。 由于氨易挥发,使吸收剂消耗量增加,脱硫剂利用率不高;脱硫对氨水的浓度有一定的要求,若氨水浓度太低,不仅影响脱硫效率,而且水循环系统庞大,使运

煤制甲醇的工艺流程

煤制甲醇工艺 气化 a)煤浆制备 由煤运系统送来的原料煤干基(<25mm)或焦送至煤贮斗,经称重给料机控制输送量送入棒磨机,加入一定量的水,物料在棒磨机中进行湿法磨煤。为了控制煤浆粘度及保持煤浆的稳定性加入添加剂,为了调整煤浆的PH值,加入碱液。出棒磨机的煤浆浓度约65%,排入磨煤机出口槽,经出口槽泵加压后送至气化工段煤浆槽。煤浆制备首先要将煤焦磨细,再制备成约65%的煤浆。磨煤采用湿法,可防止粉尘飞扬,环境好。用于煤浆气化的磨机现在有两种,棒磨机与球磨机;棒磨机与球磨机相比,棒磨机磨出的煤浆粒度均匀,筛下物少。煤浆制备能力需和气化炉相匹配,本项目拟选用三台棒磨机,单台磨机处理干煤量43~53t/h,可满足60万t/a甲醇的需要。 为了降低煤浆粘度,使煤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需加入添加剂,初步选择木质磺酸类添加剂。 煤浆气化需调整浆的PH值在6~8,可用稀氨水或碱液,稀氨水易挥发出氨,氨气对人体有害,污染空气,故本项目拟采用碱液调整煤浆的PH值,碱液初步采用42%的浓度。 为了节约水源,净化排出的含少量甲醇的废水及甲醇精馏废水均可作为磨浆水。 b)气化 在本工段,煤浆与氧进行部分氧化反应制得粗合成气。 煤浆由煤浆槽经煤浆加压泵加压后连同空分送来的高压氧通过烧咀进入气化炉,在气化炉中煤浆与氧发生如下主要反应: CmHnSr+m/2O2—→mCO+(n/2-r)H2+rH2S CO+H2O—→H2+CO2 反应在6.5MPa(G)、1350~1400℃下进行。 气化反应在气化炉反应段瞬间完成,生成CO、H2、CO2、H2O和少量CH4、H2S等气体。 离开气化炉反应段的热气体和熔渣进入激冷室水浴,被水淬冷后温度降低并被水蒸汽饱和后出气化炉;气体经文丘里洗涤器、碳洗塔洗涤除尘冷却后送至变换工段。 气化炉反应中生成的熔渣进入激冷室水浴后被分离出来,排入锁斗,定时排入渣池,由扒渣机捞出后装车外运。 气化炉及碳洗塔等排出的洗涤水(称为黑水)送往灰水处理。 c)灰水处理 本工段将气化来的黑水进行渣水分离,处理后的水循环使用。 从气化炉和碳洗塔排出的高温黑水分别进入各自的高压闪蒸器,经高压闪蒸浓缩后的黑水混合,经低压、两级真空闪蒸被浓缩后进入澄清槽,水中加入絮凝剂使其加速沉淀。澄清槽底部的细渣浆经泵抽出送往过滤机给料槽,经由过滤机给料泵加压后送至真空过滤机脱水,渣饼由汽车拉出厂外。 闪蒸出的高压气体经过灰水加热器回收热量之后,通过气液分离器分离掉冷凝液,然后进入变换工段汽提塔。 闪蒸出的低压气体直接送至洗涤塔给料槽,澄清槽上部清水溢流至灰水槽,由灰水泵分别送至洗涤塔给料槽、气化锁斗、磨煤水槽,少量灰水作为废水排往废水处理。 洗涤塔给料槽的水经给料泵加压后与高压闪蒸器排出的高温气体换热后送碳洗塔循环使用。 2)变换 在本工段将气体中的CO部分变换成H2。

甲醇工艺流程简述

气化 由原料储运系统来的粒度<10mm的原料煤从煤仓(351V101~301)送出,经煤称重进料机(351M101~301)计量进入磨煤机(351H101~301),来自石灰石粉仓(351V107~307)的石灰石粉也经石灰石粉进料机(351M102~302)计量进入磨煤机。与一定量的工艺水混合磨成一定粒度分布的约58~65%浓度的煤浆。加入石灰石是为了降低灰熔点。煤浆经磨煤机出料槽(351V102~302)由磨机出料槽泵(351P103~303A/B)输送至煤浆槽(352V001A/B),再分别经煤浆给料泵(352P101~301A/B)升压至9.6MPa进入两对对置工艺烧嘴(353Z101~301A~D)。从外管引来的高压氧气,分两股经安全连锁阀后,分四股等量进入两对对置工艺烧嘴。煤浆和氧气在气化炉(353F101~301)内在6.5MPa,~1400℃条件下发生部分氧化反应生成煤气,反应后的粗煤气和溶渣一起流经气化炉底部的激冷室激冷后,使气体和固渣分开,激冷后的粗煤气再经文丘里洗涤器(354A101~301),旋风分离器(354S101~301)和洗涤塔(354T101~301)三级洗涤除尘后,温度约243℃,压力6.36MPa(G)、水蒸汽/干气约1.49送后续工序。 熔渣被激冷固化后由激冷室底部破渣机(353H101~301)破碎后进入锁斗(353V105~305),定期排放渣池(353V106~306),再由渣池中的捞渣机(353L101~301)将粒化渣从渣池中捞出装车外运。含细渣的水由渣池泵(353P102~302A/B/C)送至真空闪蒸罐(354V105~305)。 由洗涤塔(354T101~301)排出的洗涤水经黑水循环泵(354P104~304A/B)分成两路,一路去文丘里洗涤器做为洗涤用水;另一路去气化炉的激冷室做为激冷水。黑水从气化炉,旋风分离器(354S101~301),洗涤塔(354T101~301)底部分别经减压阀进入蒸发热水塔(354T102~302)减压至0.8MPa(G)闪蒸出水中溶解的气体,闪蒸后的黑水进入低压闪蒸罐(354V103~303)经过一次闪蒸后,再进入真空闪蒸罐(354V105~305)进一步闪蒸,经三级闪蒸后的~79℃黑水自流进入澄清槽(354V008A/B),经澄清槽沉降分离细渣,沉降后的沉降物含固量约8~10%,由澄清槽底部排出,经澄清槽底流泵送至真空过滤机(354S002A/B)过滤,滤液进入磨煤水槽(354V015),经磨煤水泵(354P010A/B)送至磨煤机(351H101~301)做补水;滤饼装车外运。澄清槽上部溢流清液自流至灰水槽(354V009),灰水槽中的灰水经锁斗冲洗水/废水泵(354P008A/B/C)一部分去锁斗冲洗水冷却器(353E102~302)冷却后,送至锁斗冲洗水罐(353V107~307)

各种湿法脱硫工艺比较

电厂各种湿法脱硫技术对比优劣一目了然 北极星电力网新闻中心来源:化工707微信作者:小工匠2016/1/18 8:48:31 我要投稿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随着我国环境压力逐年增大,国家排放要求进一步收紧,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烟气脱硫技术种类达几十种,按脱硫过程是否加水和脱硫产物的干湿形态,烟气脱硫分为:湿法、半干法、干法三大类脱硫工艺。目前,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最为成熟,已得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但由于投资成本高还需对工艺和设备进行优化;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不存在腐蚀和结露等问题,但脱硫率远低于湿法脱硫技术,一般单想电厂都不会选用,须进一步开发基于新脱硫原理的干法脱硫工艺;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脱硫率高,但不适合大容量燃烧设备。不同的工况选择最符合的脱硫方法才会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接来下小七根据电厂脱硫技术的选择原则来分析各种工艺的优缺点、适用条件。 电厂脱硫技术的选择原则: 1、脱硫技术相对成熟,脱硫效率高,能达到环保控制要求,已经得到推广与应用。 2、脱硫成本比较经济合理,包括前期投资和后期运营。 3、脱硫所产生的副产品是否好处理,最好不造成二次污染,或者具有可回收利用价值。 4、对发电燃煤煤质不受影响,及对硫含量适用范围广。 5、脱硫剂的能够长期的供应,且价格要低廉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吸收剂为液体或浆液的脱硫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最大的缺点就是前期投资、后期运行成本高和副产品处理困难。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也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据不完全统计, 已建和在建火电厂的烟气脱硫项目中, 90 % 以上采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1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 工艺流程

生产甲醇的工艺流程

生产甲醇的工艺流程 (一)生产工序 合成气合成甲醇的生产过程,不论采用怎样的原料和技术路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工序 1.原料气的制备 合成甲醇,首先是制备原料氢和碳的氧化物。一般以含碳氢或含碳的资源如天然气、石油气、石脑油、重质油、煤和乙炔尾气等,用蒸汽转化或部分氧化加以转化,使其生成主要由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甲醇合成气要求(H2-CO2)/(CO+CO2)=2.1左右。合成气中还含有未经转化的甲烷和少量氮,显然,甲烷和氮不参加甲醇合成反应,其含量越低越好,但这与制备原料气的方法有关;另外,根据原料不同,原料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有机和无机硫的化合物。 为了满足氢碳比例,如果原料气中氢碳不平衡,当氢多碳少时(如以甲烷为原料),则在制造原料气时,还要补碳,一般采用二氧化碳,与原料同时进入设备;反之,如果碳多,则在以后工序要脱去多余的碳(以CO2形式)。 2.净化 一是脱除对甲醇合成催化剂有毒害作用的杂质,如含硫的化合物。原料气中硫的含量即使降至1ppm,对铜系催化剂也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因而缩短其使用寿命,对锌系催化剂也有一定的毒害。经过脱硫,要求进入合成塔气体中的硫含量降至小于0.2ppm。脱硫的方法一般有湿法和干法两种。脱硫工序在整个制甲醇工艺流程中的位置,要根据原料气的制备方法而定。如以管式炉蒸汽转化的方法,因硫对转化用镍催化剂也有严重的毒害作用,脱硫工序需设置在原料气设备之前;其它制原料气方法,则脱硫工序设置在后面。 二是调节原料气的组成,使氢碳比例达到前述甲醇合成的比例要求,其方法有两种。 (1)变换。如果原料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过高(如水煤气、重质油部分氧化气),则采取蒸汽部分转换的方法,使其形成如下变化反应:CO+H2O==H2+CO2。这样增加了有效组分氢气,提高了系统中能的利用效率。若造成CO2多余,也比较容易脱除。 (2)脱碳。如果原料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使氢碳比例过小,可以采用脱碳方法除去部分二氧化碳。脱碳方法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有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两种方法。(如:低温甲醇洗)

4吨锅炉脱硫除尘设计方案-(布袋+双碱法)要点

4t/h锅炉脱硫除尘 技 术 方 案 环保有限公司

1.概述 1.1项目概况 工厂现有锅炉房现有4燃煤锅炉一台,原有水浴除尘器1台;根据现有环保要求现需要新建配套脱硫设备以使锅炉排放烟气的二氧化硫含量符合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关排放标准。 1.2标准要求 执行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最新排放标准,并考虑未来环保指标在提高上留有余量发展。 2 设计参数及依据 2.1适用情况 本方案设计适用的锅炉为:燃煤、燃烧木梢和二者混合使用的,并使用强制通风的锅炉。产生的烟尘由标准高度和口径的烟囱排放。 2.2抽风量设计 根据锅炉的配套风机的参数选定处理风量: 1吨锅炉: 5000m3/h; 2吨锅炉: 8600m3/h;

4吨锅炉: 12000m 3/h ; 6吨锅炉: 21000m 3/h ; 10吨锅炉: 33000m 3/h 。 3 设计排放标准 3.1本方案设计锅炉的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999)的二类区II 时段标准。具体指标见表3-2。 表3-2 (GWPB3-199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标准 4 处理工艺 4.1要求达到的废气净化效率 除尘效率达到99%以上,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 区域类别 烟(粉)尘浓度 mg/Nm 3 SO 2 mg/Nm 3 烟气黑度(林格曼级) 烟囱最低允许高度(米) 二 200 900 1 1吨 25 2吨 30 4吨 35 6吨 35 10吨 40

4.2处理工艺 根据大多数锅炉使用企业的现场情况,产用一级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除尘和一级旋流板吸收塔双碱法脱硫的二级除尘脱硫工艺,治理工艺简图如下: 水泵 4.3 工艺特点 产用一级袋式除尘器除尘,去除烟尘,保证烟尘排放浓度在20mg/m 3以下,使烟气中仅含有二氧化硫和及少量可忽略不计的烟尘,再经过高效的旋流板吸收塔脱硫去除氧化硫,众所周知,旋流板吸收塔的脱硫效率可达到90%以上,并随板塔级数的增加而增加。 4.4 双碱脱硫法技术特点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为了克服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石灰石/ 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结垢堵塞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 更甚者严重影响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尽量避免用钙基脱硫剂 烟囱 排放 旋流板吸收 塔 气箱脉冲袋 式除尘器 锅炉炉 废气 双碱法 循环水池 风机

甲醇精馏工艺流程

甲醇精馏工艺流程 由合成工序闪蒸槽来的粗甲醇在正常情况下直接进入本工序的粗甲醇预热器(E11101)预热至65C后进入预精馏塔(T11101)(在非正常情况下,粗甲醇来自甲醇罐区粗甲醇储槽,经粗甲醇泵加压后进粗甲醇预热器预热。粗甲醇预热器的热源来自常压塔再沸器出来的精甲 醇冷凝液温度。)预精馏塔(T11101)作用是除去溶解在粗甲醇中的气体和沸点低于甲醇的含氧有机物,以及C10以下的烷烃。预精馏塔顶部出来的甲醇蒸汽温度为73.6 C,压力为 0.0448MPa,塔顶出来进入预塔冷凝器I (E11103),塔顶蒸汽中所含的大部分甲醇在第一冷 凝器中被冷凝下来,流入预塔回流槽(V11103)经预塔回流泵(P11102AE)打回流。未冷凝 的少部分甲醇蒸汽,低沸点的组分和不凝气进入塔顶冷凝器H (E11104)继续冷凝,冷凝液 可进入网流槽也可作为杂醇采出,不凝气经排放槽中的脱盐水吸收其中的甲醇后放空排放。用不凝气的排放量控制预精馏塔(T11101)塔顶压力,排放槽吸收液达到一定浓度后作为杂 醇送入杂醇储槽或返回粗甲醇储槽重新精馏。预塔再沸器(E11102)的热源采用0.5MPa的 低压饱和蒸汽。蒸汽冷凝液回冷凝液水槽(V11112)经冷凝水泵(P11110AE)送往动力站循 环使用。为中和粗甲醇中的少量有机酸,在配碱槽中加入定量固体NaOF配置碱溶液储存在 配碱槽(V11101)中。经碱液泵(P11101AE)进入扬碱器(V11110AB再进入预塔回流槽(V11103)经过预塔回流泵(P11102AE)沿预精馏塔(T11101)进料管线加入预塔,控制预塔塔釜溶液PH值为9 —10,预精馏塔(T11101)塔釜维持一定液位,塔釜甲醇溶液经加压塔进料泵 (P11103AE)加压后进入加压塔进料预热器(E11105)预热后的甲醇进入加压塔(T11102)进料口,塔顶出来的甲醇气体温度121 C压力约0.574MPa进过常压塔再沸器(E11107)将 甲醇冷凝下来,冷凝后的甲醇液进入加压塔回流槽(V11111)。回流槽中的甲醇一部分经加 压塔回流泵(P11104AE)后打回流入加压精馏塔(T11102),其余部分经粗甲醇预热器(E11101)与粗甲醇换热降温后再经精甲醇冷却器(E11110)冷却作为产品送往精甲醇中间槽(V11106)。加压塔再沸器的热源采用0.5MPa饱和蒸汽,蒸汽冷凝液回冷凝液水槽(V11112)经P11110AB 冷凝水泵送往动力站循环使用。 常压塔部分:加压精馏塔(T11102)塔釜维持一定液位,甲醇溶液靠自压进入常压精馏 塔(T11103)进料口,从常压精馏塔(T11103)塔顶出来的甲醇蒸汽温度气体温度为66C, 压力为0.008MPa,经常压塔冷凝器(E11108)冷凝,冷凝下来的甲醇进入常压塔回流槽 (V11104), 一部分经常压塔回流泵(P11105AE)打回流进入精馏塔(T11103),其余作为产品进入精甲醇冷却器(E11110)冷却到40C送往精甲醇中间槽(V11106),另有一部分去预塔回流槽(V11103),常压精馏塔(T11103)中上部和下部设有侧线可采出杂醇。降低塔内高沸点物的富集浓度,杂醇经杂醇冷却器(E11109)冷却后送杂醇储槽(V11108)累计一定 量后又杂醇油泵(P11108)抽出卖掉或是去粗甲醇罐区和稀醇水槽(V11113)。从常压塔釜 排出的残液进残液罐(V11107)由残液泵P11107AB加压后去综合污水处理。在开车和事故状态下, 当采出的精甲醇不合格时,由副线改送到粗甲醇储槽重新精馏。

甲醇合成原理方法与工艺

甲醇合成原理方法与工艺 图1煤制甲醇流程示意图 煤气经过脱硫、变换,酸性气体脱除等工序后,原料气中的硫化物含量小于0.1mg/m3。进入合成气压缩机,经压缩后的工艺气体进入合成塔,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粗甲醇,并利用其反应热副产3.9MPa中压蒸汽,降温减压后饱和蒸汽送入低压蒸汽管网,同时将粗甲醇送至精馏系统。 一、甲醇合成反应机理 自CO加氢合成甲醇工业化以来,有关合成反应机理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之中。早期认为合成甲醇是通过CO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生成中间产物而合成的,即CO是合成甲醇的原料。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通过同位素示踪研究,证实合成甲醇中的原子来源于CO2,所以认为CO2是合成甲醇的起始原料。为此,分别提出了CO和CO2合成甲醇的机理反应。但时至今日,有关合成机理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了阐明甲醇合成反应的模式,1987年朱炳辰等对我国C301型铜基催化剂,分别对仅含有CO或CO2或同时含有CO和CO2三种原料气进行了甲醇合成动力学实验测定,三种情况下均可生成甲

醇,试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CO和CO2均可在铜基催化剂表面加氢生成甲醇。因此基于化学吸附的CO连续加氢而生成甲醇的反应机理被人们普遍接受。 对甲醇合成而言,无论是锌铬催化剂还是铜基催化剂,其多相(非匀相)催化过程均按下列过程进行: ①扩散——气体自气相扩散到气体一催化剂界面; ②吸附——各种气体组分在催化剂活性表面上进行化学吸附; ③表面吸附——化学吸附的气体,按照不同的动力学假说进行反应形成产物; ④解析——反应产物的脱附; ⑤扩散——反应产物自气体一催化剂界面扩散到气相中去。 甲醇合成反应的速率,是上述五个过程中的每一个过程进行速率的总和,但全过程的速率取决于最慢步骤的完成速率。研究证实,过程①与⑤进行得非常迅速,过程②与④的进行速率较快,而过程③分子在催化剂活性界面的反应速率最慢,因此,整个反应过程的速率取决于表面反应的进行速率。 提高压力、升高温度均可使甲醇合成反应速率加快,但从热力学角度分析,由于CO、C02和H2合成甲醇的反应是强放热的体积 缩小反应,提高压力、降低温度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甲醇的方向移动,同时也有利于抑制副反应的进行。 二、甲醇合成的主要反应 (1)甲醇合成主要反应 CH3OH CO+2H CO2CH3OH+H2O 同时CO2和H2发生逆变换反应 CO 2CO+H2O

双碱法脱硫工艺

双碱法脱硫工艺 双碱法脱硫工艺技术是目前应用成熟的一种烟气脱硫技术,尤其是在小热电燃煤锅炉烟气污染治理方面应用较为广泛。 脱硫剂初步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含30%NaOH)和生石灰(含90%CaO)。 其工艺原理是:以NaOH溶液为第一碱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然后再用生石灰加水熟化成氢氧化钙溶液作为第二碱,再生吸收液中NaOH,副产物为石膏。再生后的吸收液送回脱硫塔循环使用。 各步骤反应如下: 吸收反应: SO2+2NaOH=Na2SO3+H2O Na2SO3+SO2+H2O=2NaHSO3 副反应如下: Na2SO3+1/2O2=Na2SO4 由于硫酸钠是很难再生还原的,一旦生成就需要补充NaOH。 再生反应 用氢氧化钙溶液对吸收液进行再生 2NaHSO3+Ca(OH)2=Na2SO3+CaSO3·1/2H2O+3/2H2O Na2SO3+Ca(OH)2+1/2H2O=2NaOH+CaSO3·1/2H2O 氧化反应 CaSO3·1/2H2O+1/2O2=CaSO4·1/2H2O 本双碱法脱硫系统主要由脱硫塔系统(含烟气除雾)、烟气系统、吸收剂供应及制备系统、脱硫液循环及再生系统、脱硫渣处理系统、工艺水系统和电气及仪表控制系统等组成。 技术特点

(1)从技术、经济及装置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上考虑采用生石灰和氢氧化钠作为脱硫剂,保证系统脱硫效率最低可达90%。 (2)采用双碱法脱硫工艺,可以基本上避免产生结垢堵塞现象,减少昂贵的NaOH耗量和降低运行费用。 (3)采用喷雾洗涤方式可在较小的液气比下获得较大的液气接触面积,进而获得较高的脱硫除尘效率;并且,较小的液气比可以减少循环液量,从而减少循环泵的流量,降低了运行成本也减少了造价。 (4)为确保整个系统连续可靠运行,采用优良可靠的设备,以确保脱硫系统的可靠运行. (5)按现有场地条件布置脱硫系统设备,力求紧凑合理,节约用地。 (6)最大限度的把脱硫水循环利用,但是由于烟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盐份和Cl离子,反应塔内部分水分蒸发,因此形成循环水中盐和Cl离子的积累,由于过高的盐和Cl离子浓度会降低脱硫效率和腐蚀反应装置,所以必须调整脱硫循环水水质并补充少量工业用水。 双碱法脱硫优点 (1)用NaOH脱硫,循环浆液基本上是NaOH的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 (2)吸收剂的再生和脱硫渣的沉淀发生在塔外,这样避免了塔内堵塞和磨损,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操作费用;同时可以用高效的板式塔或填料塔代替空塔,使系统更紧凑,且可提高脱硫效率; (3)钠基吸收液吸收SO2速度快,故可用较小的液气比,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一般在90%以上; (4)对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而言,可提高石灰的利用率。

双碱法脱硫

物料就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白灰)。 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H+和HSO3—; SO2(g)= = = SO2 SO2(aq)+H2O(l) = = =H++HSO3—= = = 2H++SO32-; 式(1)为慢反应,是速度控制过程之一。 然后H+与溶液中的OH—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促进SO2不断被吸收溶解。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 脱硫后的反应产物进入再生池内用另一种碱,一般

是Ca(OH)2进行再生,再生反应过程如下: Ca(OH)2 + Na2SO3 → 2 NaOH + CaSO3$ U- Ca(OH)2 + 2NaHSO3 → Na2SO3 + CaSO3·1/2H2O +1/2H2O ( F存在氧气的条件下,还会发生以下反应: Ca(OH)2 + Na2SO3 + 1/2O2 + 2 H2O → 2 NaOH + CaSO4·H2O 脱下的硫以亚硫酸钙、硫酸钙的形式析出,然后将其用泵打入石膏脱水处理系统或直接堆放、抛弃。再生的NaOH可以循环使用。 工艺流程介绍 来自锅炉的烟气先经过除尘器除尘,然后烟气经烟道从塔底进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内布置若干层(根据具体情况定)旋流板的方式,旋流板塔具有良好的气液接触条件,从塔顶喷下的碱液在旋流板上进行雾化使得烟气中的SO2与喷淋的碱液充分吸收、反应。经脱硫洗涤后的净烟气经过除雾器脱水后进入换热器,升温后的烟气经引风机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图: 最初的双碱法一般只有一个循环水池,NaOH、石灰和脱硫过程中捕集的飞灰同在一个循环池内混合。在清除循环池内的灰渣时,烟灰、反应生成物亚硫酸钙、硫酸钙及石灰渣和未反应的石灰同时被清除,清出的混合物不易综合利用而成为废渣。为克服传统双碱法的缺点,对其进行了改进。主要工艺过程是,清水池一次性加入氢氧化钠制成脱硫液,用泵打入吸收塔进行脱硫。三种生成物均溶于水,在脱硫过程中,烟气夹杂的飞灰同时被循环液湿润而捕集,从吸收塔排出的循环浆液流入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