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

合集下载

县域城乡融合政策试点的实践困境与进路反思

县域城乡融合政策试点的实践困境与进路反思

县域城乡融合政策试点的实践困境与进路反思作者:张运红周盈喜来源:《南方农村》2023年第06期摘要: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主战场。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运用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广东城乡融合试点市县为对象,探讨城乡融合政策试点的推进状况。

研究发现,广东城乡融合政策试点在推动要素流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及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重视不够、目标统合难、制度束缚、资金困难、监督缺位等不足。

为此,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城乡融合政策试点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县域;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政策试点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97(2023)06-0046-07一、引言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着力推進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县域是国家宏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汇聚农村人口、融通农村与城镇的核心载体。

“郡县治,天下安”,以县城为代表的小城镇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桥梁,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主战场[1]。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征程中,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成为当前最大障碍。

为破解城乡区域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倡导并组织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工作,以寻找破题对策。

“政策试点”是中国治理实践中所特有的一种政策测试与创新机制,是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关键词[2]。

广东省自开展城乡融合政策试点以来,距今已经过去四年多时间,梳理并掌握广东城乡融合试点的进展、问题,对于优化下一步试点对策,以及通过广东城乡融合试点把握全国城乡融合试点的典型样态尤为重要。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思路(一)文献回顾1.政策试点研究“政策试点”对应的英文表达为“policy experimentation”,意指在正式政策和制度出台之前,小面积、小范围、小规模内检验政策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而进行的政策活动[3]。

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战略研究开题报告资料

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战略研究开题报告资料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1.1选题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战略进行探讨, 以期缩小城乡人力资 源开发方面的差距,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实现,为城乡一体化研究提供 一种新的思路。

1.2选题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圆满完成,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所 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组织的各项 生产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靠人去完成。

因此,以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战略为研 究对象,在了解城乡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以城乡统筹为指导思想,提出促 进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战略,该论题的选择为研究城乡关系的协调和城乡一 体化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缩小城乡差 距,顺利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这也是本文选题意义之 所在。

1.3国内外研究动态通过查阅大量的书刊杂志、理论著作、文献资料及学术论文,目前直接以城乡 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为研究内容的文章很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3.1国外城乡一体化研究情况(1) 理论方面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倡导的是一种社 会改革思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认为农村居民也可以从事非农产业,城市与农村结合可以营造适合人类生活的社会形 态。

正如他在序言中说到:“城市和乡村都各自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一乡 村则避免了两者的缺点”。

刘易斯(WALeW1S)经济结构二元论: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里,由于传 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低收入的劳动力,可以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实现资本积累的方 式,使工业部门不断吸收劳动力,此时工农业趋向均衡发展,城乡差别逐步消失。

论文题目 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战略研究学生姓名 专 业 指导教师曾翔 经济学 邓长飞12640236 2班副教授刘艳琼(2010)在《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对策分析》中,首先对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内涵进行阐述。

劳动就业服务城乡一体化探讨

劳动就业服务城乡一体化探讨

劳动就业服务城乡一体化探讨前言城乡一体化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要探索之一,也是未来的重要战略。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缩小,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化率已突破60%。

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劳动力流动性不高、农村劳动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探讨如何实现劳动就业服务城乡一体化,加强城乡劳动力的沟通和融合,使城乡居民享受更加均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城乡劳动力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同城市劳动力主要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农村劳动力则主要从事第一产业,主要为农业和林业等农村基础产业。

•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差异大城市劳动力多数经历高等教育培训或专业技能认证,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薪金水平。

农村劳动力大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职业培训,职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薪资较低。

•城乡劳动力管理体制不同城市劳动力管理机构完善,工资、福利待遇高,享受职业保障和社会保险。

而农村劳动力管理体制,特别是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后,农村福利待遇较低。

解决城乡劳动力问题•推进职业教育培训应注重培养职业技能,给予农村劳动力更多职业教育培训机会,培训补贴资金应加大,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建设。

•加强信息交流和融合建立城市与农村劳动力信息交流机制,提高劳动力匹配程度,降低劳动力使用的成本,促进城乡劳动力有效流动。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网络体系制定完整的法规体系,建设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保障网络,增加养老金、医疗保障等政策支持和投入,使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近的社会保障。

结论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建立健全的城乡劳动力互动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地实现城乡劳动力的互相沟通和融合,使城乡居民享受更加均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迈向城乡融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述评

迈向城乡融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述评

引言: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生产力差距逐步缩小、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除、城乡壁垒逐步打破的过程。

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激发农村地区活力,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开始松动。

1982~1986年间,中央连续发布农业“一号文件”,学者重点从生产力与商品经济视角进行阐释,提出旨在实现要素流动与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1980年代后期,国家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学者指出协调城乡关系的系统性一体化。

面对城市化与工业化对农业冲击加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入新阶段,重点是面向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社会经济一体化。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作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论断,“城乡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阶段,要实现从单向城乡一体化向双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变逐渐成为共识。

当前,伴随着十九大正式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学者在“城乡融合”背景下重新理解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推进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进一步深化。

1 研究框架研究以“内容-评估-展望”为基本逻辑,重点对142篇包含高引用量、核心期刊以及近三年发表的文献展开综述,总结城乡一体化基本理论和相关理论。

进一步基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数据库,以“城乡一体化”为篇名精确检索,时间范畴为1984年至2020年,根据相关度排序取Top1000篇中文文献纳入研究样本。

从文献背景展开综述,运用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计量法,以洞悉和揭示城乡一体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分布、聚类情况及学科演进脉络,展开研究评估,探讨未来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发展完善的方向。

2 研究内容2.1 城乡一体化基础理论研究综述2.1.1 发展内涵:关注城乡区域基础与要素协调机制从发展目标来看,城乡一体化是为了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使得城乡居民平等享有现代文明。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作者:赵础昊来源:《中国市场》2018年第08期[摘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过程中,我国的城乡关系形成了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城乡相对分离的二元结构已成为影响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最大障碍。

文章拟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方法和综合集成分析,将珠江—西江经济带内城市城乡一体化水平划分为三个分区。

结果表明:区域总体城乡一体化水平非均衡性显著,不仅两省之间差距较大,各省内部城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

为缩小区域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在研究基础上给出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珠江—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水平;综合集成分析[DOI]1013939/jcnkizgsc2018080181研究背景城乡一体化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是消除城市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有力手段。

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之间打破相互分割的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和劳动力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理流动,促使城乡经济合作和社会文化交流更加密切,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消除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市农村的一体化。

珠江—西江流域上接云贵、纵贯两广、下通港澳,是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目前发布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该规划的出台,对于促进广东、广西经济一体化,探索我国跨省区流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模式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客观分析。

2珠江—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构建一套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并且能够进行定量分析的完整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本文在借鉴已有的指标评价体系基础上,经过指标的筛选,设计出城乡一体化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采用“目标指标层—解释指标层—功能指标层—分析指标层”等多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

关于广州市劳动力市场发展状况的调查

关于广州市劳动力市场发展状况的调查

关于广州市劳动力市场发展状况的调查【内容提要】劳动力资源是以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它是广州市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力量,是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推动力量。

而劳动力市场是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一种机制和形式,它发展完善、运行机制良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就会更加合理,使用也更加有效!这样,就将更加有利于广州经济的发展!然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是当前困扰广州市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业问题解决不了,广州的社会就难以稳定,社会不稳定就难以进行改革,改革不了整个社会也就难以发展。

所以,解决就业问题是迫在眉睫的!但是,劳资关系、市场体制不完善、人们的传统观念等等因素制约着广州市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与优化。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就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州经济发展可谓飞速。

从前的“南泥湾”早已不存在,到处都是高楼商厦,一片繁荣景象。

广州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劳动人民的付出,劳动力富足是广州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下表所见,广州的人口每年都在增长,而下表所显示的只是广州的户籍人口,广州每年的外来人口就有几百万之多,如此情况之下,广州在近几年竟然出现了“民工荒”!“民工荒”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广州的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从而导致劳动力资源达不到合理配置,就业难上加难。

改革优化劳动力市场是推动广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注:此表信息来自《广州统计年鉴》2009版,统计信息是以广州户籍计算的。

一、广州市劳动力市场现状广州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表现为劳动力供给过剩,另一方面表现为有效供给不足。

据《广州统计年鉴》2009数据显示,广州市2000——2009年得户籍人口总数呈现持续增长的状态,除去在校生、残障人员、老龄人、死亡人数,广州的劳动力依然呈上升态势。

除此之外,广州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外来人口涌入。

据2010年6月17日新华社的消息,广州市的人口已超过1400万,离广州市15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已迫近临界点;而2011年3月24日,市长贾庆林在“城市规划与科学发展研讨会”上表示,广州人口已经超过1500万。

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图 2 农 非 就 业 弹 性 变 化 情 况 对 比
2 从劳动的供给看 。 国的劳动参与率虽然近 、 我 几年呈现 下降的趋势 ,与 国外其 它国家相 比,我 国
男性和 女性 的劳 动参 与率 都是最 高 的 ( 图 3所 如
示 ) 高的劳动参与率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力的 , 。 但也
带来了就业的压力。
维普资讯
山东纺 织 经济
2 0 年第 1 ( 第 13 ) 08 期 总 4期
我 国城 乡劳动力市场发展 问题研 究
刘洪银
( 首都 经 济贸 易大学劳 动经 济学院 北京 1 02 ) 0 0 6

要 :为构建城 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文章从城 乡一体化视 角入手 ,借助最新研 究成果,采用
Ab ta tAi n t uli gtelb rma k tn e rtn r a n u a e s c ptl i go h aet s r c : mig a idn a o r e tg aig ub n a dr r l a , a i i n nt elts b h i r a az i ig ,h s p re p o e d e pra o s u igu b ln eo b rma e dp t f r r f d n s ti a e x lr sa dfn sted e e s n a sn n aa c f a o rk t n u s o wadt e n p n i h c l a h
(c o l f a o c n misC ptl ies yo c n mis n sn s, e ig10 2 , hia S h o b r o o c, a i v ri f o o c dBuie sB in 0 0 6 C i ) oL E a Un t E a j n

城乡劳动力市场—体化理论初探:内涵、特征与实现条件

城乡劳动力市场—体化理论初探:内涵、特征与实现条件
2 6
配置 、 规模效应等所孕育 的巨大制度收益空 间[; 1 或者 ] 认为 , 乡一 体化的基本要 义是城乡之 间生产要 素的 城 合理 流动 、 优化 配置 以及所产 生的贸易 收益 的合理 分
配 [。
要 素 市 场 ; 体 而 言 , 就 是 指 在 劳 动 力 的 市 场 交 换 具 也
[ 金 项 目]0 9年 度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乡 统 筹 背景 下 劳动 力 市 场 一 体 化 的 就 业 结 构 优 化 效 应 与路 径 研 究 ” 基 20 城 (9 J 0 3 、 西省 高校 人 文社 会 科 学研 究项 目“ 0CY 2 )江 中部 崛起 背景 下 江 西城 乡劳动 力 市场 一 体 化 问题 研 究” J0 3 ) 阶段 性 研 (J9 1 的
格局 的重要 时期 。必须统 筹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 , 终 始
把着力构建 新型工农 、 城乡关系作 为加 快推进现代 化 的重大 战略” 要“ , 建立促进 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一体化 制度 , 促进公 共资 源在城 乡之 间均衡 配 置 、 生产 要素 在城乡之 间 自由流动 , 推动城 乡经济社会 发展融合 ” . “ 统筹城 乡劳动就业 ,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 力资源市
“ 乡 协 调 发展 ” 类 似 提 法 。有 学 者 认 为 . 乡 一 体 城 等 城
及 “ 民生 、 保 保稳定 、 发展” 促 的重大现实 问题 。 也是 制 约我 国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长远战略 问题。 国内外 的理论 与经验均表 明 , 建立城 乡一 体化劳
为严 峻 的条 件 下 能 否 实 现 “ 增 长 、 结 构 、 内需 ” 保 调 扩 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劳动力市场;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labor market in Guangdong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peed up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happinessGuangdong" slogan, I save urban and rural labour market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rder to migrant workers as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of the labour force flow prompted me to save urban and rural labor market gets rapidder development, to urban and rural labour force equilibrium flow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But for now, still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on the labor market system reform and urban and rural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problem has not been solved.
This paper first explains the unifinic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labour market general situation and significance, followed by the description of my province labor market situation, once again explore the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 and urban and rural labor condition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labor market, then analys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2.劳动力市场特点
(1)区域性市场为主。
就广东而言,是属于省区域市场,如果再细化就划分为各地级市、县、乡等劳动力市场。
(2)劳动力的范围是广泛的。
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人都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并且劳动力不是现实的商品而是劳动者以不同形式支出的体力和智力。
(3)受市场供求的影响。
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行为都接受工资的引导,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流动和在供求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实现就业。
本文首先解释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基本概况与影响,其次描述我省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再次探讨市场分割理论与城乡劳动力一体化的条件,然后分析城乡劳动力市场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在贯穿以上主线的过程中,涉及到人力资本(农民工)流动,市场制度,市场分割等问题对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问题进行探讨。
毕 业 论 文
题目:广东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
(英文):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labor marketin Guangdong
院别: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广东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
摘要
随着“加快转型升级,幸福广东”口号的提出,我省城乡劳动力市场工作越发重要。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劳动力流动促使我省城乡劳动力市场得到较快的发展,对城乡劳动力均衡流动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尚处在发育阶段,农民工就业对劳动力市场制度的改革及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等问题尚未解决。
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概况与影响
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会引起城乡劳动力均衡问题,就是产生一体化原因,然而问题重点在于如何使城乡的劳动力达到均衡、自由、合理的流动,即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一)劳动力市场内涵及特点
1.劳动力市场的内涵
劳动力市场即劳动力交换的场所,是劳动力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双向选择,运用市场自发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组织,是通过市场合理配置劳动力来实现合理流动的过程。
Through above main process, related to the human capital ( migrant workers ) flow, market system,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other issue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problems.
Key Words:Labor market;economic structure;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employment system
前 言
广东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是关于城乡劳动力流动问题,尤其是以农民工为主要劳动力代表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向,从而达到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平衡。广东省作为一个劳务输入大省,这个课题是劳动力市场研究的普遍问题。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根本在于废除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和改善不平等就业制度。广东还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同时也要安排农民向城镇转移不仅要靠市场的力量,也要政府引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