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合集下载

老年血液透析

老年血液透析

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营养状况,适当调整透析剂量和时间。
对于老年患者,应选择低分子量、低钙离子浓度、低电导度的透析液。
03
老年血液透析的特殊考虑
02
01
血液透析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如影响睡眠、饮食、活动等。
生活质量下降
血液透析使老年患者社会参与受限,无法正常工作、旅游等活动。
社会参与受限
拓展研究和深入探讨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常见并发症
02
01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透析的耐受性较差,易出现并发症。
年龄相关身体变化
老年人营养需求相对较高,透析过程中需要注意营养补充。
营养需求增加
老年患者往往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透析过程中的不适感可能会加重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
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如何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在保证透析效果的前提下,适当调整透析目标,以减轻老年人身体负担。
血液透析需要长期治疗,且老年患者往往需要多种药物和医疗手段配合治疗,经济负担较重。
经济负担
血液透析对老年患者生活的影响
03
血液透析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肾脏功能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体内环境稳定。血液透析是一种人工肾脏功能的方法,通过体外循环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
背景
定义和背景
全球趋势
近年来,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重要性
血液透析对于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维持电解质平衡和排出多余的废物。
全球趋势和重要性
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将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进行交换。

老年血透患者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老年血透患者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老年血透患者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老年人血液透析(血透)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患有肾脏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老年患者来说,血透可以有效替代肾脏的排毒功能,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血透治疗需要长期接受,老年血透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较为脆弱,对护理和管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为了确保老年血透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特别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十分必要。

老年血透患者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特点以及治疗需求。

首先,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老年血透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和合并症,因此在血透治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合理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和风险。

老年血透患者的护理需要关注全面,从生命体征的监测到感染控制、心理支持和营养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精心照顾。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全面的护理管理,可以为老年血透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和舒适的治疗体验,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程度。

一、老年血透患者的护理特点老年血透患者的护理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主要与老年人自身生理、心理状态以及血透治疗的特殊性有关。

以下是老年血透患者护理的几个特点:1.多种合并症:老年人往往伴随多种慢性疾病和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到老年血透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护理需求。

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针对其疾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免疫功能下降: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在血透治疗中,老年患者对感染更为敏感,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感染控制,避免交叉感染,保持血透室的清洁和无菌。

3.营养不良:部分老年血透患者由于食欲不振、口味变化等原因,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提供适当的饮食指导,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和热量。

老年透析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老年透析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及护理我国,一般将60—79岁称为老年期,80岁以上为长寿期.北京市2004年透析登记报告,患者平均年龄为51.1岁,其中≥60岁者占50%。

了解血透患者“高龄化”的变化趋势和老年透析患者的特点,对于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一定帮助。

一、老年透析患者的疾病特点老年透析患者病情复杂,常合并多种全身疾病。

据统计,78%的老年尿毒症患者至少合并一种慢性合病征。

40%以上老年尿毒症患者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病情变化快,由于老年人对环境适应力减弱、器官应急能力降低,可能仅仅是一个上感发烧或急性胃肠炎就会使病情急转直下。

而丧偶独居、味觉障碍、吸收不良、厌食、便秘、抑郁以及服用多种药物等原因常影响进食,导致营养不良。

上述各种原因又均可降低老年透析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依从性,致使透析不充分、心血管疾病增加、感染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增加,影响老年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二、老年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自身动静脉内瘘仍为首选。

但是,老年人血管并发症较多,建立血管通路较困难,需要一个较长的成熟期,一般至少需要4—8周。

对于血管条件极差、高龄危重者,可选择半永久透析双腔导管作为长期血管通路,部位以颈内静脉为首选、其次为锁骨下静脉,再次为股静脉。

三、老年患者血透治疗方式的选择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 hemodialysis,IHD)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血液净化方式,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但同时具有容量和生化参数波动幅度大的缺点。

当老年患者合并多个脏器病变,特别是心、脑血管病变时,采用血液动力学更为稳定的透析模式可能是更安全的。

1、CRRT(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血流动力学稳定被认为是CRRT 的主要优点.持续缓慢的超滤、清除过程,可避免短时大量超滤造成的低血压、心律失常,对于开始透析时高度浮肿,或者是病情危重,合并严重感染、顽固性心衰、严重营养不良需营养支持等情况的老年患者,能够更多地清除体内水分和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为静脉营养支持提供条件,改善重度营养不良;可清除更多的炎性介质。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吴秀兰(江都市人民医院,江苏江都225200)血液透析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替代疗法。

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比同龄的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更多的危险因素,更易发生低血压、心律失常、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正确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现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1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21例,其中1型3例,2型18例;男12例,女9例,年龄60岁~78岁,平均年龄(65±12)岁。

糖尿病病史最长26年,最短6年,平均8年,均为长期使用胰岛素维持治疗而今进入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大部分患者为每周2~3次血液透析,个别为早期每周1次血液透析治疗。

21例患者住院期间全部建立了动静脉内瘘管。

21例患者中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1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严重感染,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透析。

2护理措施2.1心理护理患者因饱受疾病的折磨,长期服药,心理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常有抑郁、焦虑及逆反心理。

护理工作者应当深入了解每位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使用安抚性语言指导患者正视与面对现实,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有目的的心理疏导。

讲解糖尿病肾衰的病因、症状,强调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介绍本科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以取得信赖。

帮助建立社会家庭支持系统,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血透环境和轻松的治疗氛围,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透析时机的选择糖尿病患者血肌酐(S Cr)水平往往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由于患者体内低肌肉量,肌酐生成减少,实际的残余肾功能较血肌酐值所反映的肾功能情况更差。

故糖尿病肾衰竭患者更需要早期接受透析治疗以改善预后。

我们对糖尿病肾衰采用的透析指征为:血肌酐>440~528μmol/L[1]。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的作用。

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优质护理)与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并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字】血液透析;老年患者;护理体会Experience in nursing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ialysisQiu Jian 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 Sichuan Nanchong 637000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implementing nursing care for elderly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 Ninety elderl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emodialy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an intervention group (45 cases, high-quality care) and a control group (45 cases, routine care).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fection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fection rat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high-quality nursing care for elderly hemodialysis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 and promote patient recovery.[Keywords] Hemodialysis; Elderly patients; Nursing experience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老年患者中。

老年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及护理对策

老年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及护理对策
lf h a tt a e 7 x mp e t s ( . );Th il s ee a th p tn i n f r t n r t s 2 1 x mpe t s( 8 2 ), e t e r o f d 2 e a l i me 0 7 ed ay i r l v n y o e so o ma i a e i 0 0 e a l i s o me 1 . i n whc y t m y o e s n a c u t o . ;An ia p co i 1 1 t s( . ) 1 x mp et s( . )a e d o i ih s mp o h p tn i c o n sf r7 2 o gn e tr 9 i s me 1 7 ;2 1e a l i me 1 9 h a ft mefn i—
he o ay i o p ia in f r ai a ei g t a r i o m dilssc m lc to o m ton r t shih,hec r yngoutIng— e du ig q lt m p ov me ts r tgy, a m p ov h d n rn uaiy i r e n t a e m y i r et eol
( 东 省广 州 市 中 山大 学 附属第 一 医院 广 州 5 08 ) 广 10 0
摘要: 目的 : 讨 老 年 患者 血 液透 析 的特 点 , 探 以及 影 响 透析 质 量 管理 的 因素 和 护 理 对 策 。方 法 : 回顾 分 析 我 院 6 O岁 以上 的 维
持 性 血 液透 析 ( HD 患者 7 M ) 6例 。结 果 : 7 在 6例老 年 M H 患者 ,1例 (0 3k/ D 6 8. ) tv达到 12 1 内共 发 生 急性 左 心衰 7 例 次 (. .; 年 2 O 7 ) 透析 相 关性 低 血压 发 生 率为 2 1 次 (82 ) 其 中症 状 性低 血 压 占 7 2 ; 绞 痛 1 1 (. )2 1 次( I ) ; 00例 1. , . 心 9 次 17 ;1 例 19 因故 提 前 结束 透析 ; 发 生感 染 2 共 7例 次(. ) O 2 。结论 : 年 MHD患 者急 性 血液 透 析 并发 症 发 生 率 高 , 行 持 续性 质 量 改进 的策 略 , 老 推 可提 高老 年 M H 患者 的 透析 质 量 。 D 关 键词 : 液 透析 血 老年 护 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要性 。
高动 一静脉 内瘘的长期使用率 , 具有重要
的临 床 意 义 。
例, 2 男 0例 , 1 ; 龄 6 女 0例 年 0~8 8岁 , 平
均 6 . 7 8岁 。原 发疾 病 : 7 8± . 慢性 肾炎 8 例, 糖尿病 肾病 1 5例 , 多囊 肾 3例 , 高血 压 4例。建立血 管通 路 , 内静 脉插管 ; 颈 行 臂桡动脉与头臂静脉吻合术制成 内瘘 , 内瘘 成熟后应用 。每周 2~ 3次 , 个别 每
路, 并被广泛使用 。但是血管通路 问题在
老年 HD患者 中有其 自己的特殊 性 , 如何
保护长期使用 的动 一静脉 内瘘 , 避免动 一
静脉 内瘘可能发生的各种并 发症 , 从而提
临 床 资 料
本组 老 年 维 持 性 血液 透 析 患 者 3 0
人员应 向患 者及家 属说 明合 理膳食 的重
透析( D) H 是终末 期 肾功能 衰竭 ( S F ER ) 患者重要的 肾脏替代 疗法 之一 _ 。由于 3

本 身慢 性肾功衰 患者存 在 多营养 素代谢
紊乱 , 再加上老年患者 胃肠消化吸收功能 减退 , 血透时易丢失一定量 的氨基酸和维
动为宜 , 若用力 过度可 阻断血 流 , 导致 内
无 菌操作外 , 避免不 成功反 复穿 刺 , 应 并 避开动脉 脉吻合 口及 静脉瓣 。穿刺成 功 后 , 固定好针头 , 要 防止脱落和松动 , 以免
引起 出血或渗血 。透极结束时 , 用一无 菌 小纱垫按压穿刺点 以防止 出血 , 但仍 有搏
强营养宣教 , 对每个透析患者及其家属进 行营养宣传 , 使其提高治疗 的依从性血液
周 1次 , ~4 5小 时/ , 流 量 10~ 4 . 次 血 8

高龄患者血液透析的副作用与处理

高龄患者血液透析的副作用与处理

高龄患者血液透析的副作用与处理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高龄患者数目不断增多,许多老年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慢性肾脏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对于肾脏功能衰竭的患者,血液透析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血液透析治疗中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尤其是高龄患者。

本文将从高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副作用和处理入手,详细介绍高龄患者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

二、高龄患者血液透析的副作用1.低血压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治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而高龄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状态,尤其容易出现此类副作用。

低血压可导致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胸痛、晕厥等症状。

2.贫血贫血也是高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一方面,由于肾脏功能异常,机体无法有效产生足够的红细胞;另一方面,由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失去了大量血液中的红细胞,也会加重患者贫血程度。

3.骨病变高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容易出现骨病变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骨量降低,骨质疏松等症状。

这是因为血液透析过程中会造成血钙降低,肾脏无法将维生素D3转化为有效的活性物质,导致骨细胞代谢失衡。

4.抽搐高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还容易出现抽搐的副作用。

由于透析过程中清除了过多的草酸酐,导致血液中的离子失衡,引起肌肉抽搐等症状。

三、高龄患者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项1.血压监测对于高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必须定期测量血压,以避免血压过低的危险情况的发生。

对于血压较高的患者,应该在治疗前使用降压药物进行处理。

2.纠正贫血对于高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及时纠正贫血状态,以避免进一步恶化。

可以通过输血等方式进行纠正。

3.饮食调整高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注意饮食调整。

应适量摄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尤其要注意控制钠和磷的含量。

4.维持适当的体液量高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时,应注意维持适当的体液量。

应根据患者体重、血压、心脏状态等因素,合理控制每次透析的剂量。

四、高龄患者血液透析的处理方法1.应对低血压当患者出现低血压时,应立即停止透析过程,并将患者卧床休息,同时给予温水冲洗面部,以促进血液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滤量
▪ 对个别水肿严重或伴有腹水或胸水的患者 ▪ 可以通过单超来减缓透析对患者心血管系统造成的影响 ▪ 促使水分排出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11
பைடு நூலகம்
▪ (六)每周透析的次数和时间
▪ 年纪较大的患者 ▪ 一般不能耐受长达6 h的透析 ▪ 所以大多安排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 有较严重的电解质失调(如血钾≥6.5 mmoI/L)
▪ 有较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CO2CP≤6.84 mmol/L)者 ▪ 均应开始透析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5
▪ 慢性肾功能衰竭老年透析患者
▪ 在透析前4~6周应安排做内瘘术 ▪ 使动静脉内瘘有充分的成熟时间 ▪ 如需紧急透析而动静脉内瘘未建立 ▪ 可以通过建立临时血管通路进行透析 ▪ 如经皮静脉插管或直接进行血管穿刺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6
三、血液透析特点
▪ (一)透析机器及透析器
▪ 老年患者因疾病的特殊性 ▪ 在透析中极易引起低血压、抽搐等不适 ▪ 应尽量安排超滤稳定、有可调钠功能的机型
▪ 伴有心功能不全、持续性低血压者 ▪ 应避免选择大面积、高通量的透析器 ▪ 一般使用面积为1.2㎡的透析器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3、做好基础护理,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 应帮助其进食和饮水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14
▪ 做好心理护理 ▪ 仔细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关于血液透析的基础知识 ▪ 让患者了解血液透析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使患者能配合治疗 ▪ 生活上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心 ▪ 用温柔的言语、和蔼的微笑感染患者 ▪ 对患者的每一点微小进步都予以鼓励 ▪ 使老年患者感到医院的温暖,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情 ▪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后再上机 ▪ 根据患者体重增长情况及疾病的特点 ▪ 设定超滤模式、超滤量、血流量和透析液的浓度等 ▪ 给予患者个体化透析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17
▪ 加强永久性血管通路和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护理
▪ 老年患者因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肿瘤、慢性支气管炎 等
▪ 食欲下降,而分解代谢增加 ▪ 消耗了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储备,引起营养不良 ▪ 同时因尿毒症导致体内代谢和激素水平紊乱,故伤口不易
老年患者的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一、疾病特点
▪ 老年尿毒症患者并发症多
▪ 透析中的急性并发症以低血压、和心律失常为主 ▪ 慢性并发症以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营养不良、脑血管
意外、 ▪ 恶性肿瘤和肾性骨病较常见 ▪ 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2
▪ 老年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前大多伴有 ▪ 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
12
四、护理
▪ 一般护理
▪ 1、病室环境应保持清洁,地面保持干燥,阳光充足 ▪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 保持室温在18~20℃、湿度50%~60%为宜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13
▪ 2、据患者的病情及需求让其采取舒适的卧位 ▪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 床单位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
5℃ ▪ 因低温透析可以使患者外周血管收缩,对血压有一定的调
控作用 ▪ 对发热患者也可适当降低透析液温度 ▪ 对于血压正常或较高,但在透析中易引起抽搐的患者 ▪ 可将透析液温度适当调高,控制在37~37.5℃ ▪ 以减少透析中肌肉抽搐的发生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10
▪ (五) 超滤量 ▪ 根据患者体重的增长情况设定超滤量 ▪ 若患者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超过了干体重的4% ▪ 则应根据患者以往的透析资料决定超滤量 ▪ 一般超滤率控制在500 ml以内 ▪ 并根据患者透析中的情况和透析结束前1 h的血压适当增减
7
▪ (二)血流量
▪ 不伴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
▪ 血流量根据其年龄、性别、体重控制在200—250 mL/min ▪ 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肺心病、持续性低血压者 ▪ 血流量应控制在150~180 mL/min ▪ 流量过快可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引起心律失常和心动过
速等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8
▪ (三)透析液浓度
愈合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18
老年患者大多伴有高血脂和肥胖
且疾病因管使患血管条件差,血管细、脆, 易滑动
穿刺失败时易引起血肿,管壁修复较慢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15
▪ 体重监测
▪ 老年患者的记忆力减退 ▪ 往往在季节变换时由于衣物增减弄错了自己的体重 ▪ 护士应陪同患者测量体重,并做好详细记录 ▪ 对透析问期体重增长过快的患者应提醒其注意控制饮食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16
▪ 透析前询问
▪ 仔细询问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合理选择抗凝剂 ▪ 了解患者有无感染、发热,如有异常,先通知医生处理
化系统疾病 ▪ 因此在透析过程中容易发生低血压、抽搐和心律失常 ▪ 有部分患者在透析中会主诉腹痛 ▪ 要警惕有无小肠坏死或腹腔感染灶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3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前往往已存在营养不良 ▪ 进行血液透析后,营养不良则更为明显,其中老年患者更
为突出 ▪ 患者由于对透析不耐受导致透析不充分 ▪ 伴有糖尿病、胃肠道等慢性病 ▪ 或使用某些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厌食,蛋白质摄入
▪ 根据患者在透析中存在的不同问题调节钠浓度 ▪ 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可适当调低钠浓度 ▪ 一般控制在138~142 mmoL/L
▪ 对于低血压、在透析中易出现抽筋的患者 ▪ 可适当调高钠浓度,一般控制在142~148 mmol/L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9
▪ (四)透析液温度 ▪ 透析液温度一般控制在36—37 ℃ ▪ 对于持续性低血压的患者将透析液温度调到35.5~36.
不足 ▪ 透析中蛋白质丢失 ▪ 这些是引起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
4
二、透析时机及血管通路的建立
▪ 对老年患者透析时机目前尚无一致看法
▪ 一般认为Ccr<0.17ml·S-1/1.73㎡或血肌酐浓度≥707.2umol /L
▪ 并有明显尿毒症症状Bun≥28.6mmol/L
▪ (尤其有较明显的水钠潴留,如明显水肿、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