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一种职业

母亲是一种职业
母亲是一种职业

母亲是一种职业(一)

“只要你努力去做,每位母亲都可以成为自己孩子独一无二的好老师,每位母亲都能成为成功的母亲。”这是一个成功母亲与女儿共同成长中的心得,特别欣赏和感动,摘抄下来奉于大家。

母亲是一种职业今天我坐在这里不是以一个专家,一个专家助手,一个成功母亲的身份出现,而是作为母亲义工来与大家交流。

我有一个女儿,不到8岁。我是因为有了孩子,才对家庭感兴趣,才体会到这也是一门学问的。我是以母亲义工走到现在的。何为母亲义工:即为了家庭教育这个爱好,不讲报酬,把母亲当成一种事业来做。开始时,我的对象是我的女儿,后来发现,受益的不止是她,还有她的同学和许许多多孩子,我说我自己是个母亲义工。

在国外,母亲义工很常见,也很受学校,社会的欢迎.在我国,这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开放教育观念的渗透,它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相信,在座的不少母亲以后可能也会成为母亲义工,从这个角度上说,我和大家是同路人。

现实中,我很少遇到知音,工作忙,琐事缠身成为许多人的借口。没想到,在沧州竟有个母亲俱乐部,一些人干着与我相同的事情。德国一位教育学家说过,一个国家的命运不是掌握在统治者手里,而是掌握在母亲们手里。我们作为国家命运的掌握者,冲破世俗的阻力,为了一个共同认知的话题坐在一起,我真的很感动。

刚刚解放时,我们主张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而当社会教育被推向极致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又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过去我们不承认母亲是一种职业,实际上,大家必须把母亲提到一种职业的高度去认识,必须明确——母亲也需要成长。

多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我已忘记了,但其中一句话至今仍记忆犹新。那就是——21世纪孩子们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年轻母亲们之间的竞争,而年轻母亲要进入这个竞争就需要成长。一个女人生完孩子便由妻子自然“升级”为母亲,我说,这只是生理型的母亲,管孩子吃,喝,不生病的母亲。要成为完整意义的真正母亲,我们就必须成长,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不断学习。

我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坐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告诉大家我的经历,经验,教训,这是我在孩子成长中学到的。大家听我讲,我希望你们不是想从这里获得一种教育孩子的灵丹妙药,拿走一个解决孩子问题的偏方,而是从中受到启发,然后自己动脑筋观察孩子,从自己孩子的教育中获取经验,成为自己孩子的最合适的老师.母亲需要这样的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母亲才能不断成长。

所有母亲都像我一样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孩子很小的时候,刚自己学吃饭。她哆哆嗦嗦地拿着一个小勺开始找嘴,一会儿把勺杵在脑门上,一会儿又杵到鼻子上,脖子里,在这反复的寻找中,她终于找到了嘴。但如果作母亲的不这么观察她,容忍她,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看这孩子笨得连嘴也找不到”,然后抓住她的手把勺放进她嘴里。这两种方式,最后的结果都是孩子找到了嘴,但第二种却使孩子失去了自己得到经验的机会。也许你会说,你的孩子

大了,不用找嘴了。但我要说,遇到别的问题也是一样的道理。我就是这样与孩子一起走过来的。

母亲是一种职业(二)

我的女儿当怀上孩子的时候,我希望我的孩子生下来是个天才,为此,我搞胎教并把它推向很高的程度。基而很遗憾,孩子是个早产儿,脑缺氧,窒息。女儿先天不足的现实让我十分沮丧。我曾跟丈夫商量再生一个。先生很会做工作,他说:“行,咱再生。但有一个问题这个孩子怎么办?你得先把这个带好,不然再生个,你也带不好。先从她身上获取点经验吧!”

出院后,我承接了孩子的养育,开始以做妈妈的心态投入进去,努力使孩子接受早期教育。每天给她做幼儿操,做各式各样的训练,讲故事,听音乐。两年的时间,女儿终于跟正常孩子一样了。我兴奋,在此基础上,我接着做天才梦。因为我接受了“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这种观点。这时期,我干过傻事,让她学绘画,结果是她从此不再碰画笔。她学英语如醉如痴也在这个阶段。当我的梦还在做的时候,孩子3岁因意外事故摔成颅骨骨折。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会带来什么。大夫告诉我,这种外伤型骨折,有1/4的会引起抽风,不过两年内不抽风,以后就不会出现了。从此,我就像对珍贵瓷器似的把她供着。一年后复查,对我打击更大,孩子外伤引起脑萎缩。在一般情况下,她看上去是个正常孩子,但稍微提高一点就显现出来,协调能力差,动作慢都是表象。可从那次以后,我再没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过。因为,我希望她能像个正常孩子,不希望把阴影带到我们中间,不愿意周围的人盯着她看。

那阵子,一个残疾人运动会正在进行,当我看到残疾人运动员比赛时,我不得不佩服他们,他们做到了一般健全人做不到的事。我下决心教会孩子战胜自我。我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夫妻两人生了个孩子,但孩子两腿不一样长。母亲就告诉孩子,所有的人原来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你看人家腿一样长,那是练出来的。结果,孩子就不停地练,终于拥有了与玷常人一样的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这样。

我是如何教育女儿的,下面我会在报告中陆续谈到。我想先讲讲——

直线人生与曲线人生

绝大多数母亲曾走过许多弯路,因此希望孩子不走弯路不走曲线,两点一线,直接达到目的地。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许多经验的获取必须要经过困难挫折,孩子的成长一定要经过这条曲线,这是成长的必然。如果今天他没走曲线,明天就会走,这件事上没走,那件事上会走。母亲的愿望不能代替事实。

孩子很小的时候刚学走路,地上有一张桌子,桌角是要碰着孩子的。当孩子碰着桌角晨,有的家长就会冲孩子大嚷:“我早就告诉过你,你早晚非撞上不可,你就不听,活该!”也有的母亲怕磕着,就用手捂着桌角,保护孩子,不让他靠近。虽然这个母亲滑有阻止孩子的行为,孩子也没受伤,但孩子却失去了获取经验的机会。说到这儿,我要问你一个问题:你能永远帮孩子判断吗?你能永远跟着孩子吗?都不能。所以我说,你不去保护,他碰了桌角,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只是痛苦一下,疼痛一下,你就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这种保护。因为这种保护的结果,是孩子没有了对事物的判断性。总之我还是那个观点,孩子要走的弯路还是要让她有个很深的体会,那便是——

溺爱的孩子不会长大

我曾是一个在涨爱中长大的孩子,在家里,可以说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哥哥就不行,我干一点坏事儿,只要推到哥身上,他准得挨一顿臭揍,哥哥往往成了替罪羊。我在这种环境下长到3岁上幼儿园,我的厄运就来了。小朋友都不跟我玩,没人愿答理我,教师也不喜欢我。这时,我开始怨恨别人,怨恨老师。当我有过那段经历后,我就不想让我的女儿再像我那么做。因为我明白了,溺爱的孩子不会长大,缺乏责任感。

说一个物别简单的例子,我在家从来不刷碗,不干家务,我母亲主张,小孩子该读书时就读书,家务不用学,长大自然而然就会干了。长大后,我也果然会干了,但做饭刷碗不是我的一种习惯行为,而是生活的一种点缀。饭我可以做得很好,我能露一手,可如果一日三餐让我做,谢谢,我不干,我宁可下馆子。为什么?实际上,潜移默化使我有了惰性,使我没有机会品尝原汁原味的生活。我的原汁原味的生活到哪里去了呢?被我的父母过滤掉了。等我工作了,结婚了,我收入比较高,家务活儿我不愿干,好,就请个阿姨来做。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条件都很好。后来,我做生意赔了钱。怎么办?自己做吧,那感情不好受呢!所以我说,让孩子接受最本质的生活是最重要的。我要放手让孩子品尝原汁原味的生活。

母亲是一种职业(三)

女儿第一次进厨房

我女儿学英语,且说得不错,因此,我们有机会认识了一些国外家庭,发现了许多让我惊讶的事情。有个美国女孩叫美玲,一个混血儿。一次我们一起到公园去玩,她妈妈拿出香蕉馅饼给我吃,我尝着很好吃,就对美玲说:“你看,你妈妈手多巧,这饼做得这么好吃。”美玲却说:“这是我做的。”她当时只有4岁。我几乎不能相信她的话,可她妈妈给予了肯定。那你还会做什么?我问。孩子说,她会做饼干,烤蛋糕,会自己冲早餐,会很多东西。当然,他们的饭西方化,做起来比较简单,但另一方面,从中表现出的教育观念很好,即让孩子了解原汁原昧的生活,不去过滤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她就会了解,一日三餐是必须做的事情,而不是我愿或不去做都行的。

相比之下,美玲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比我近6岁的女儿要丰富。我为什么不让孩子做,因为我怕孩子做饭烫着。就这个问题,我还与美玲的妈妈讨论过。她这么说:烫也不会烫得太厉害,她这次烫了,下次就烫不着了。听了她这种解释,当时我认为她这样当妈妈太不负责任了,过后,我想想,不负责任的恰恰是我自己,事实上,人家说得没错,我们往往这样,小时不让孩子学,等大了七八岁了,我们又说孩子:怎么这么笨呀,这么大了什么也不会干?家长有没有考虑过:是我们自己从来没有让他会过!

从那时开始,我就让孩子下厨房了。记得第一次,女儿做的是鸡蛋汤。打鸡蛋时,她将两只小手洗干净,把鸡蛋捏破,把过壳捞出来。锅里放上凉水,打开炉子,烧开,然后把鸡蛋倒进锅里,搁点盐,点点油。当然,有我在旁边适当指导,什么叫水开了,炉子最后要关好,等等。最当全家喝这个汤时,我由衷地赞赏自己的女儿——这是我小小的女儿为妈妈做的饭。

许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小时候对孩子的培养,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会做事儿。其实这是不对的,在此,我再给大家讲讲——

一个留学生的故事

不少人也许都看过电影《我们的留学生活》,它很火过一阵子,巧合的是,事后我才知道其中一个主人公是我母亲朋友的孩子。那是主人公的父母拿着电影录像带来我家时告诉我们的。

看过影片的人都会记得那个清瘦英俊的小伙子,他在考试前被赶出来,后来在一个便当店完成了自己的学术论文,获得硕士学位。当他父母看这部片子时,泪流满面。为什么?有一个情节,大家或许记得:小伙子到一个饭店要了两份饺子,他说——“别以为我天天都能来此打牙祭,这是我吃了一个星期的方便面节省下的钱。虽然这饺子不如我妈妈做得好,但我已经很满足了。”他说:“在这一点儿上,我不得不怨妈妈,她没支委会我包饺子,没支委会我生活。在日本,我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习,而是自己不能好好地照顾自己。”他的父母看到这里流下眼泪。我想,这泪不是因孩子学业上的成功,而是为他们生活上的失败而懊悔,他们没有在孩子小时候教会孩子该学会的东西,连基本生活是什么孩子都没有感悟过。

无疑,小伙子的道路是很多家长梦寐以求的,出国留洋,硕士,博士,一份好工作。但他却也缺了什么。直到现在,他回国,他妈妈总要做许多好吃的给他。但我要问一问:妈妈能天天给他这些吗?他能在自己想吃的时候都得到得了吗?当然不能。大家要明白,不要过早经孩子安排一个直线人生,将来孩子长大要靠的还是他自己。

说到这里,我想谈一谈相的问题,即——

不要取代孩子的价值观

在成人看来,坐车比走路好,坐小车比坐公交车好,坐飞机当然最最好,这是成人衡量好坏的标准,它是以钱为价值尺度的。但这原本不是孩子和价值观。在孩子眼里,坐过几飞机、汽车后,也许会觉得,坐飞机最不好,坐在里面不能动,只有白白的云,蓝蓝的天,亮亮的太阳,没多少可看景物;坐火车比它好,因为坐火车沿途能看风许多不同景色,田野、河流、树木、村庄,而且它们都一样样往后“跑”。坐汽车就更好,能随时停下来。从孩子角度说,走路可能最好,可以随时观察,这儿蚂蚁在打架,那儿有个小虫,他可以去捉。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价值观,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强加于孩子。慢慢地,孩子接受了成人的观念。这样到十四五岁,就有一种情况出现了:“我的衣服600多快,你的才400快。”被比下去的就要回家跟妈妈要好的,这时,妈妈会承受不了,埋怨孩子,觉得孩子的要求太过分了,可反过来,家长你想汉想过,是谁把这种价值观灌输给他的?在孩子幼小时,正是家长说话、做事,把自己的观念,自己的价值评判带给了孩子,影响了孩子。

母亲是一种职业(四)

到底该如何尊重孩子的价值观,让他们在生活中自由地领悟和感觉,自然而然得到自己的价值标准呢?我从一个老外身上得到了启迪——

我与老外捡垃圾

这个老外一家非常富有,我想可能是我这辈见到的最富有的人。女主人是中国人,后来嫁给

了一个英国贵族。她工作非常忙,孩子的教育就托给一位家庭教师,这位家庭教师年收入就达50万元。

我与这位家庭教师关系不错。一次,她得意地告诉我她发现一样“宝贝”。我一看,是别人家扔掉的菜坛子。我非常惊讶:“你要这个干什么?”只见她打开一个纸箱子,我看到了什么?里面是一个一个口袋,口袋上贴着标签,打开看,鸡毛、废纸筒、包装纸等,最最让我不理解的是还有瓜子皮——西瓜子皮和葵花籽皮。我吃惊:“你捡它们干吗?你什么东西不能买来?”她说:“你错了,年有的东西都能买来,但童趣你是买不来的,孩子的喜悦是买不来的。”我当时并不理解,甚至还讽刺她——噢,你是个拾破烂的大王呀!她听了竟很高兴:“好,我就是拾破烂的大王。”我可是一点赞赏的意思也没有。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我无意间走进她教的这两个孩子的教室,我惊讶了:墙上挂着一幅非常逼真,漂亮的猎头鹰,用的东西正是瓜子皮,鸡毛,核桃皮等等。我在他家里看到过许许多多国内外买回的高档玩具,但教师告诉我,孩子们亲自制的猎头鹰是他们最喜欢的东西。喜欢它的原因不在于花了多少钱,而在于他们花了心血,“花”了自己的想象。

除此以外,我还看见窗台上放着好多植物,这些植物是同类的。但可以看出,它们被有意错开了种植的时间,高低不同。我问这是为什么,家庭教师回答,为了让孩子观察,让他们看出不同成长时期同类植物的不同特点。哎呀,我是自愧不如。这些东西没有特别的,都是生活化的。人家是教师而我这个孩子的母亲又做得怎么样呢?我真是感慨又感动。她还告诉我,那个泡菜坛子就是为了给植物安个新家,因为它们长大了。

从他们生活的点滴中,我看出,我们给教育的定位常常是纯粹而又纯粹的,让孩子不犯错误是教育,教给孩子知识是教育,可我们从来不把生活当成教育,我们给孩子提供教育时把许多本质的东西都过滤掉了而实际上,生活本身就是教育,而且是更本质的教育。

我们成年人往往用钱来衡量事物,但是,却很少想到,有时恰恰是钱剥夺了孩子的快乐。这就引发出这个家庭中的另一个小故事——

富翁的孩子为什么偷东西

这个家庭的女主人非常忙,为了让两个女儿接受中国传统的教育,她把家安在了北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可她的银行总部设在香港。于是,每周五的晚上,她都打“飞的”飞回北京,与孩子团聚;星期日晚上再飞回香港。她为不能常跟孩子在一起,不能全心全意照顾孩子而愧疚。所以,她想补偿,用钱来补偿,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每次回来给孩子带回不少价格不菲的玩具。我以为,她的孩子是生活在天堂里面。但是很不幸,这两个孩子都有个不好的毛病——偷东西。问题是家庭教师发现的。一天她跟我说她不会说中文要请我帮个忙,到幼儿园跟教师解释一下,孩子拿回了不是她的发卡,必须送回去。在中国,不论教师还是孩子,对外国孩子都多一份宽容。拿个发卡,别人也不在意,我也认为,这对两个孩子不是太大的事。可家庭教师说,这不是小事,因为两个孩子经常这样做,甚至到超市去偷。

那么,到底哪儿也了问题呢?“是孩子的父母的错,因为他们用钱剥夺了孩子们的快乐”。当时,我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后来,我想通了。记得我小的时候,能吃一块糖是很高兴的事——小心地剥开糖纸,吃完糖,还要舔干净糖纸,把纸放在水里泡净,风干后夹到书本里。

其实这种喜悦已远不是得到一块糖的喜悦,而由此延伸了许多快乐。当然不能否认这也是物质匮乏时的悲哀,但另一方面,孩子长期的盼望,一旦得到满足,那种快乐是无可比拟的、超价值的。而这两个孩子恰恰没有这种快乐,要空虚,买;要那个,买。许许多多的买,孩子失去了期待得到满足后的欢娱。没有快乐,她们就去找,到哪儿找呢?这个东西不能拿,我知道,但我拿了,没人发现,心里就高兴,就美!瞧,快乐从这儿来了。

你说,这和道德有什么关系?不是道德德育出了毛病,而是因为环境封杀了孩子的快乐。就像成年人用坐车封杀了孩子走路,用怕烫着封杀孩子做饭的快乐一样,我们用无数“不可以”,封杀了孩子无数的快乐。因为匀行为的不适,造成了两个孩子行为的不端。

母亲是一种职业(五)

欣赏孩子也有学问

欣赏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已经成为家长的共同认知,但我要说,如何欣赏也需家长动脑筋,不动脑子地一味欣赏也是害人的。

我曾与一位在国外受过多年教育的朋友谈起中西方教育的不同。她举了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她说,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自己穿衣服,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妈妈可能会说:“看你穿得歪歪扭扭的,怎能么见人?”然后,她便帮孩子生新穿好。那这孩子从中获取的是“知羞耻”,穿得不好,难看。换一个西方母亲可能就会这样,“瞧,你穿得真棒,你真了不起”。也许衣服穿得根本不像样,领子窝着,扣也系错了。但妈妈不在乎,可能会自豪地抱着孩子出去走一圈,逢人就夸:“看,这是宝宝自己穿的。“这是赞美式教育。一般情况下,这种教育没错,但朋友的一句话让我深思:如果这个孩子不是三四岁而是七八岁,衣服穿不好,你还不让他“知耻”,还赞美他,这是不是儍了?所以欣赏也要看对象,分时间。

受朋友启发,我开始关注如何欣赏的问题。孩子两岁时,她做了什么事,我便赞扬她:“宝宝,真棒,我真为你骄傲。”她欣然接受。但当她三四岁时,我领悟到,不能再这么称赞下去了。有一次,我一进家门,她就钻进洗手间,我跟过去一看,原来她把洗手池刷得干干净净。我说:“宝宝,你真是个好孩子,我太喜欢你了。”然后,就出来干别的事了。过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她还在洗耳恭听手间刷池子呢!“你怎么还刷呀!”她说:“你没告诉我呀。”我说,妈妈不夸你是好孩子了吗?“可你没说池子刷得是不是干净。”噢,我才明白,我是没告诉她,我夸她不具体,而她不需要这种宽泛的称赞。所以,我就说:“客店客店,你刷得很干净。”她却说:“真的吗?”看,这时再称赞,她开始怀疑了。这使我认识到,称赞要具体,哪怕指出她的不足,她都能接受。

就这样,我又做了几年,这还不容易吗?称赞具体、适宜、恰当。但后来,我又是发现问题了,孩子对我的称赞不感兴趣,而对同龄人的认可更看重。这是我下面讲的——

孩子学骑自行车

我的孩子因早产和3岁时受过脑外伤的原因,动作不太协调。为了锻炼她,从5岁时,我便教她学骑自行车。每次我都很注意表扬和鼓励,而且表扬得很具体,但她仍然不愿骑。就这样,磕磕绊绊学了一年。

她6岁那年的夏天,在一个小操场上,有几个小孩子在争骑一辆自行车,那几个孩子没我孩子年龄大。看人家争抢,她似乎很羡慕,跃跃欲试,我便说:“你也过去骑骑吧!”她走过去:“能让我骑骑吗?”几个小孩子见来了个大个儿,扔下车子走开了。女儿扶起车子,正在这时,从树后转过一个小女孩,她说:“车子是我的”。女儿问:“我能骑骑吗?”“好吧!”这时,女儿喊我:“妈妈帮我扶着点儿。”没想到,只这一句话,就把那个小女孩的话匣子打开了:“那么大了,你还让妈妈扶着,我才4岁,就会骑了。你多羞呀!”说得我都觉得难堪,认为她伤害了我女儿,再看女儿也是眼泪汪汪。她用手拨拉开我:“不要你管。”两个小时,她摔了两个小时,没让我扶一下,她会骑了。

当她骑着自行车立到我面前,兴奋地喊“妈妈,我会骑马自行车了”时,她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我也忍不住流泪了。我没有想到一个孩子的话对她那么重要,她开始关注别的小朋友对她的态度和评判,开始进行横向比较了。那么多小朋友会骑自行车,没有人夸他们怎么怎么好,而一个小朋友蔑视的眼神,让女儿明白妈妈的称赞是虚假的,她需要的是公众的认可。至此,我还重申,家长只有动脑子,才会使一个教育方法好。

母亲是一种职业(六)

有的家长可能说,对自己的孩子来说,这些都已晚了,不是的,相反,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要告诉家长,你所有的教育不要只为孩子的现在,而是要——

为孩子的成长做准备

家长应该永远走在成长着的孩子的前面:孩子出生后,你应该为他上幼儿园做准备;上幼儿园后,你应该为孩子青春期的变化做准备。

昨天,我与一位家长聊天,她说起孩子刚上幼儿园那阵儿,自己很揪心,孩子离不妈妈,而且一下子就是八九个小时,孩子会怎么样?我理解她的心情,但我女儿上幼儿园时,我并没有像她这么焦虑。为什么?因为我早就为孩子上幼儿园做了准备。定时定点吃饭,为训练这一点,我断掉她的零食,吃饭时让她抓紧时间,否则规定时间吃不完,饭就端走。还有睡觉等。因为上幼儿园前,我就给她做了“预备动作”,入园后,她很快就适应了那里的生活。

女儿入小学前,我就研究训练她的学习习惯,让她自己收拾房间,收拾书包,告诉她丢了书本要自己负责任,学习是她自己的事,不是为了妈妈。另外,锻炼她在嘈杂的环境下学习的习惯。

这些“准备”不是我与生俱来就会的,也是与其他家长交流后得到的。这里我要提到的是另一个老外的家庭。这家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其中女孩与我女儿很投缘,常在一起玩。我们两位母亲是不介入他们的玩耍和争斗的。突然,我发现,咦,怎么少了一个,再一看,男孩在房间一角看书呢!开始我以为他不愿跟女孩玩或性格内向,时间长了,我知道,不是,他也很活泼,有时甚至很淘气。我就奇怪了:他为什么能够在这么一个嘈杂的环境下安静地看书呢?我问他的妈妈。没想到,这位母亲委不经意地说:噢,这是个习惯。我问好是怎么培养孩子这个习惯的。她说:“我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发现中国人很在乎读书,看书一般要安安静静,坐下来,不让人打扰他,久之,在嘈杂的环境下例子就看不下书。而我们从不把看书当成特别的一回事,委平常,不用讲究环境。也正因如此,他们读书有抗干扰能力。

我受启发,便函着手培养我的女儿,并设计出一套方案。两岁时,女儿安静地在房间画画,看书,我给她关着房门,后来,我把她的房门打开,只关住客厅的门,再后来,我把有电视的房间门也打开……一步步,经过这种训练,她逐渐习惯了在嘈杂环境下专心致志干她喜欢的事情。这为她上学铺垫好了道路。

现在,我又在做一件事——为女儿青春期而著书

母亲是一种职业(七)

孩子的青春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能否顺利渡过这一转型时期,孩子与家长关系是否融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

如今,我已经在为女儿青春期的到来做准备,准备什么呢?写自已成长年经历,写出在教育她时的成败和心路历程。为什么这么做?我有一份担心。等女儿大了,她可能会想:妈妈有车,也会开车,可以带我去上课,为什么每次非要让我乘地铁,挤公交车,别的家长不这样,是不是妈妈不爱我?妈妈有钱,可以给我买某件东西,她却不给买,说自己没钱,是下是妈妈不爱我?在这种情况下,她青春判逆期的表现会很强烈的。那我怎么能告诉她妈妈是爱她的呢?通过《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本书告诉她。至于她接受不接受,接受多少,那取决于她。不过,我相信那时她会有一个最初的人生价值判断。也许她读了这些东西会和妈妈交流,说出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爱,她心目中什么是爱。所以,我还在成长在为做青春期到来的女儿的妈妈而成长。我想我这样做,到孩子青春期时,会对妈妈的认可程度高一些,也让孩子有一个成长的空间,有个超越母亲的空间。

我们也必须承认,母亲不是完美的,所以,我要谈到——

女儿逼我学英语

中国传统教育有句名言:身教重于言教,实际中,原来许多家长更多的却是言教。现在我们强调身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这的确是种进步。这里,我还想再发展一步:身教重于言教这句话不错,但是,如果把它推向极致,就没有给孩子超越母亲贸下空间,也就不会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出现,孩子就会说:“你都没上大学,凭什么让步我一定上大学;这道题你都不会解,我做不上来也是应该的。”这不能不让我们思索。

我自学过去10年绘画,父母一声令下,我没有去考艺术院校,使我终生留下遗憾,我很想在女儿的教育中补偿回来。

我认定女儿是个画家的材料。在我的“教育”下,女儿最后连画笔也不摸,连画儿也不看。因为她只要一画,我就认为她这条线没画好,这样画就不对,所以她不弄了。可有一个东西也就弄,什么呢?英语。这可是我最害怕的。

当她无意中接触外语,会说外语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让她忘了吧。我的朋友,同学都不理解。我说:不让她忘了还能怎么样呢?我教不了她,我又不会。后来,同学说,我不信你一个大人教不了一个1岁的孩子。我也不信,教吧。1岁的孩子没有上课的概念,“宝宝,我们来学英语。”她说了:“妈妈,我要吃苹果。”我正干着别的呢,她来了:“妈妈那

边有个…BOY?。”我没明白怎么回事,因为对我来说,这个时间不是英语时间。等她说:“妈妈,那边有个小哥哥。”我才知道好说的是…BOY?。这种情况下,我怎么办,只好踏踏实实,一点点学,一点点教。早晨起来,把过去的“早安”改为“good morning”,晚上再说“good night”,这样,从一句加到两句,三句,到最后,我们两个人到9点以后就不说中文了。你说,在这个过程中,谁教育了谁?应该说,我一直在被我女儿教育着。

更可气的,她见着老外就让我“出丑”。她看电视,知道哪种长相的人说英语,于是,在大街、机场、宾馆,见到老外,她就跟人家去说,我则站在旁边听。在这种情况下,我被她督促着。到了3岁,她愈发“膨胀”了。她到了英语角,那个地方是我从不敢涉足的,因为我一句话也听不懂。可我女儿如鱼得水,在成人英语角,当别人拿不准跟一个3岁的孩子如何说话时,她硬抓住人家说英语。现在,她快8岁了,每星期五都要去英语角,在那里,她找到了自己的一个天地。找到了也自己的骄傲。她知道,妈妈是可以超越的。

在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孩子可以超越妈妈,妈妈更应该给孩子立个梯子——

让孩子超越自己

我女儿学英语没有使用过任何正规教材,没上过任何正式的英语班,她曾在北京举办的少儿英语比赛中两次获奖。但昨天,她打来电话告诉我,她在前不久参加的英语考级中没有通过。这个自负的小家伙终于让我等到一次机会。

说真的,她虽然没通过,我依然很欣喜。因为她没有过应试的训练,没用过正规教材,她还是考了个相对高的分数。但我目的是想借这个机会告诉她:你不是最好的,你还有发展的窨,你没通过,妈妈不怨你,但你应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读和写上。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她会接受现实,她会明白她必须要超越自己,战胜自己。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家长应怎样给她立个超越自我的梯子。

母亲是一种职业(八)

超越自我是每个人的希望。在这中间,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试想,如果我们没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一个孩子刚上学就不喜欢学习,那么,9年义务教育中,他该多么痛苦呀!那么怎么保护呢?是不是要家长充当“二老师”呢?不是的。在孩子两三岁时,我们要鼓励孩子提问,激发他的好奇心,并给予解答。孩子再大些,当他具有了一些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时,家长就不要急于回答孩子的提问了,而应给他自己探索和成长的空间。我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告诉大家——

一个6岁女孩的研究报告

这个研究报告来源于女儿的一个问题。她说:“妈妈,我特别喜欢漂亮的动物,见到它们我就想摸摸。”我赶紧告诉她:“你可别随便摸,有的漂亮动物有毒。”过了一会儿,我把这事儿忘了她又来了:“妈妈,花蝴蝶有毒吗?”这下,我傻了,我还真不知道。“妈妈也不知道,等妈妈看看书再告诉你,行吗?”女儿走了,我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女儿提出问题时,我为什么说妈妈看书后告诉她,为什么我不和女儿一起去书呢?我在想,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傻事呀,就相当于孩子上动物园,我告诉她怎么怎能么走就到了,孩子又要上颐和园,我又告诉她怎么怎么走。结果,孩子就认识了一条路。

其实到动物园的路很多,怎么让孩子认识更多路呢?一个办法——教孩子识别地图。孩子认识地图了,他的足迹就会比我们大得多。现在,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住处化时代,孩子需要的是获得住处的手段,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她找到这种途径。

基于这种认识,我便对女儿说:“你不是想知道蝴蝶有没有毒吗?那好,咱上图书馆查书。”打遍北京所有图书馆的电话,终于找到一家少儿图书馆。带女儿到那儿,查了许多资料,我们认识了许多蝴蝶和其他昆虫。晚上回来,女儿完成了她的第一份学术研究报告。

后来,在女儿的再坚持下,她把文章投到了《北京晚报》,参加了正在举办的“暑假你读的一本好书”的征文,她获得了二等奖,而且是参赛年龄最小的选手。

有了这次经历,她再有问题,就知道可以上图书馆查资料了,后来,又知道了上网查询。为解决一些问题,她还走访过地震局,消防局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她获得了一种能力而不只是知识本身。

还有,如何鼓励孩子主动获取知识呢?我认为,重要的在于——

把学习兴趣培养在生活中

什么是学到的知识?我们也许都有一种经验,在学校学习了许多,但到后来,该还给老师的都还给老师了,该忘得净光的都忘得净光了,最后剩下的那些才是自己的知识,是源于生活本身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多数可能正是你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你主动获的东西,并不完全来源于课堂。因此,我们家长就要总结自己的体验,擅于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并适时告诉他得到知识的渠道。

一些家长可能告诉过孩子,查电话号码拨“114”,但有多少家长让孩子新手试过呢?我就有这样的经验。女儿到商场去玩,发现除了电梯外还有楼梯,问我为什么,我告诉她是紧急出口,着火的时候用的。她问我有电梯为什么走那儿,电梯不是更快吗?当时,我就想回答她,可我忍住了,让她自己想别的办法。“着火,哪管儿?”我说消防队。“消防大队怎么走?”“可以打…114?查消防大队的电话号码,再打消防队的电话问。”

回到家,女儿开始打“114”。一会儿她把电话挂了。“妈妈,不对呀,里面没人说话。“原来,号码拨完,有两声铃响,然后里面问你查哪儿,你才能告诉人家。而女儿不知道,她拨完号码就开始说要查哪儿,等查贸易员接听时,只听到了她半句话,可能以为有人捣乱,就切断了。于是,我告诉她等里面有人问时再说。好吧!第二次接通,人家告诉她了。刚说完,她就放下了电话。号码是什么?没记注。我说,你再问,拿支笔记一下。这下她坦然了很多,拿了支笔,“68……”,人家挂了,她还没写出完,又没记下来。我说这样不行,你听完,先在心里记住,然后记下电话,马上写在纸上。第四次,才真正查出来。可从这以后,“114”怎么回事她就知道了。所以,我说要注意把学习兴趣培养在生活中,然后,贸下孩子自己学习的窨。家长不公要告诉他方法,而且要让孩子去实践,通过实践,孩子能对知识有更深的领悟和体验。

到现在,我女儿已完成了几份学术报告。没人相信,一个7岁孩子能写出出一份完全按规

范写成的科学报告《海水为么是咸的》。我认为,生要的不是报告本身,而是孩子科学思维模式的树立和培养,是提出假设加以验证,得出结论的科研方法的掌握,是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感悟的途径。关于这一点,我想讲一下女儿的一个社会实践的故事。

母亲是一种职业(九)

女儿街头卖玫瑰

对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到生活中学习锻炼,家长们态度不尽相同,但女儿的一次街头卖玫瑰的经历,让我看到了这种学习的必要。

那次,她约了几个小伙伴到桥头卖玫瑰花。她们自己进货,回家自己包花,然后再到桥头去卖。第一天,她在桥上来回走了多少遍,也没卖出几支,她根本上不知道,卖花是要叫喊的。看花从自己手中渐渐萎缩,凋谢,孩子开始动脑筋想办法。最后一天,她们用买一支花送一支花,外加送一首外文歌的办法,终于把花全部卖掉。卖的过程中,她还知道了,当你卖花时,成年人不会因你是小孩子就对你的所宽容;当她们被工商部查抄时,孩子明白,做买卖也得办手续,也得合法经营。当然,她更明白了劳动的辛苦和挣钱的不易;三天下来一算帐,卖花赚了8块钱,不够3天吃饭的,与她参加一次比赛得到的150元相比,她知道了劳动价值的不同,找到了创造更大价值的动力。

一个小小的卖花行动,她写出了3篇文章,记录了从进货到销售的全过程和自己的感受感悟。我觉得,她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学到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知识,得到了孩子在课堂上得不到的锻炼。

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课堂。这句话的确不错。

现在尊重孩子、欣赏孩子成为家庭教育中大家的共识,但随之,要不要批羡孩子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我要说,一定要批评,但必须注意方式方法,要尽量做到——

给孩子画一个大圈

一位老师曾跟我说起,学生们做“看图说话”,图中表现的是同学间的互助,可一个学生怎么也说不到点子上,那老师能否指出他的错呢?现在许多情况都是这样,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其他方面。我主张,对孩子来说,你要尽量给他画个大圈,让所有孩子都能站到这个圈子里。你干吗非要让他说非对即错那么具体的标准答案呢?我见过一幅图,它没有情节,只有印迹,无人街道、人的足迹、小鸟爪痕、苹果核、花瓣等,题目是请你讲讲刚才这里发生的故事。任何老师都没有答案,孩子可以展开想象,怎么说都不算错。

所以,批评孩子有时得看你给他的是什么?是设一个篮球筐,他投中就对,投不中就错;还是画一个大圈,让孩子很容易进入其中。另外,我们要允许孩子探索,要鼓励,培养他的发散思维能力。如学折纸,我们能不能多给他几种材料,电光纸,皱纹纸,等都供他选择。当孩子拿吹朔纸时,一折,“咔”折了,折纸折不成,这会儿,他会自己有个判断——这种纸脆,不能折。好事实教育了他,这样比你直接批评他,效果不是更好吗?

这里,我还想谈一下家长与学校老师的关系,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长,很有必要听听我的意见

——

数学与女孩子

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对教育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了。可能有种现象大家注意到了,小学时期,女孩子一般语文学得委好,数学就差些。为什么呢?有一个观点认为,女孩子形象思维、认知能力较强,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差,这种观点也被许多家长接受。但我要说,事实不是这样,问题是老师的态度及两门课程间的不同。语文是可以意会的,很多时候它的答案不是惟一的,像造句、组词,而数学就不行,它要求精确,犹如一台严密的机器,对就是对,错就是错,1+1等于2,你了“3”,准得个大“X”。实际上,这种过分强调的精确,会禁甸孩子的思维。尤其刚上学的孩子,数学课上,学“12+8”老师一般说“先拿2和8相加得10,然后两个10再相加得20”,要求孩子用完整的话把这个过程说出来。但一些孩子虽然懂,话他却说不完整,这样在老师那儿就通不过去,孩子会受批评,而这种批评会当着班上许多孩子进行,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

母亲是一种职业(十)

生活中,大家往往生视成人的自尊而忽视孩子的自尊。在北京,呼机停了,传呼台都不能打“因欠费停机”,而要说“因固停机”,因为有人告状:你知道我为什么不交费吗?不是没钱是不想用了,不要了。那么为什么我们把成人的自尊得这么重,却不考虑孩子受的伤害。很多老师批评孩子是作为一种手段——“杀鸡给猴看”,而这种种手段最大的受害者是女孩子。为什么?因为女孩子认知、感悟能力量很早就具有的,她对外界的感觉、对别人的态度很敏感,老师没有说她,她已经很焦灼、紧张了。她不想让老师批评,所以就拼命按老师要求的那样去做。渐渐地,女孩子的思维被数学老师固化了。她只按老师的路子跑,只学了一种解题方法。但到了中学,老师不再一步步直接告诉结论,而是主张“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时候,女孩子就要傻了,固化的思维阻碍了她思维的发散。

那么,家长就不能给孩子保护,不能帮助孩子吗?能,只是很多家长没那么做。那该怎么办呢——家庭要成为孩子温暖的港湾。

孩子在学校受到批评、打击,老师把你请去,这时,家长不要对孩子大加训斥,不要认定孩子其笨无比,也不要回家充当“二老师”给孩子补课,重要的是要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方法,用孩子听得下去的语言讲给他听。什么叫适当?我想这就像学骑自行车,左倒、右倒、歪歪扭扭,最后才能找到平衡点。管孩子也一样,没有专家,它需要你尝试,自己寻找话合自己孩子的平衡点。小学数学主要教给孩子的是数理逻辑,只要

他弄懂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技术不好是可以练出来的。逻辑不好需要你辅导,但这辅导需要宽容,防止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暗示:我数学不好,需要补课。这样,他兴趣就没了。家长要调适孩子的心理,要多与老师沟通,既然保护孩子,又让孩子感觉到家的温暖。要让孩子认识到,不管他怎样,妈妈都会爱他,在外面受到挫折,他回家可以找妈妈倾诉。家就是避风的港湾,妈妈永远会理解他,接受他。

有些家长等孩子一上学,就跟老师说:“孩子交给你了,你打也打得,骂也骂得,只要学习好就行。”这叫什么?这叫不负责任,你想想,老师管那么多学生,你就这么一个孩子,你都负不起责任,老师凭什么能保个个孩子优秀?你要明白,老师也是一种职业,先不论老师能力、精力、责任感如何,我觉得,家长首先要认清自己身上的责任到底是什么,到底有多重,要关心孩子,不放弃孩子,与孩子多多沟通,建立牢固的亲和力。

有一种职业全年无休叫“全职妈妈”

有一种职业全年无休叫“全职妈妈” “全职妈妈”这一词这几年来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早先人们管这一人群叫家庭妇女,后来叫全职太太,如今更加具化,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称全职妈妈。这个“职”更多针对的是孩子,也就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照顾孩子而放弃外出就业,用全付身心哺育后代。 做全职妈妈好不好?其实我们不必讨论这个话题,这就如同在问做销售好不好,做服务行业好不好一样。全职妈妈也就是一份职业而已。周围有不少人觉得全职妈妈就是在家带孩子,成天在家里待着,没有工作上的压力,也不需要面对领导的指责。他们觉得当全职妈妈比外出工作容易多了,还质疑全职妈妈不仅没有经济收入,还经常抱怨带孩子太辛苦。事实上,全职妈妈一点也不比外出工作轻松,劳累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全职妈妈带来的是长远的经济效益,不是眼前的经济利益。 全职妈妈每天都需要做很多事情,天还没亮就要为孩子准备早餐,送孩子去上学,去超市或菜市场买菜,回家准备午餐,洗碗洗衣服拖地做家务,准备晚餐,

督促并检查孩子的作业……全职妈妈一天下来,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上班族一周还能休息两天,遇到各大法定节假日还能放假休息,而全职妈妈全年无休。 全职妈妈的工作没有终点,如果真的需要说出一个期限,那就是伴随着生命的结束而落幕。全职妈妈的时间非常零散,也很容易被琐碎的事情分心,很难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不可能好好地去看场电影,享受下午茶的美好时光。 说到底,全职妈妈不是谁为了谁而牺牲,它只是一份选择,选择一种生活状态,选择一种工作方式。全职妈妈只是一份职业而已,与其它工作无异,区别只在于工作的内容不同、获取报酬的方式不同。全职妈妈这一职业的兴起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体现。 如果你的家庭具备一定的条件,不妨抽身回来,试着做个全职妈妈,这是一份全新的体验,这是一次温暖的旅程。 作者:晴天

种妈妈阅读答案

篇一:种妈妈阅读答案 偏远山村三十里堡有个小女孩本来叫娇娇,可是自从妈妈走了以后,爸爸就给她改名叫盼盼,意思是盼望妈妈早日回家。妈妈是在盼盼不到两岁的时候离开家的,爸爸只说妈妈出了远门。可是盼盼还是从别人口中渐渐知道了妈妈是嫌山里太穷,狠心抛下她的爸爸离家出走的,盼盼懂事,她也不把真情告诉爸爸,她更不恨妈妈,只是默默盼望妈妈早点回来。妈妈走时盼盼还太小,还记不住妈妈的模样,好在妈妈给她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上的妈妈年轻美丽,亲切温柔,盼盼就把这张照片精心收藏好,想妈妈了就拿出来看一看。她还经常对着照片呼唤妈妈,她觉得妈妈听见了她的呼唤,不管离家多远也会赶回来的。爸爸对盼盼很好,他又当爹又当妈,尽量哄女儿开心,可是盼盼耳边却总回响着一句歌词:“没妈的孩子像棵草。”七八岁的盼盼上学了。春季的一天,老师教了篇课文,名叫《种子》,老师说种子种到地里浇上水就会发芽,玉米种下去长出玉米,小草籽种下去长出小草,小树种下去长成大树。盼盼听得两眼发光,她突然问道:“照片种下去,会长出妈妈来吗?”同学们笑了起来老师摇摇头说:“只有种子才会发芽,照片不是种子。”盼盼还是第一次不相信老师的话。她放学跑回家急忙找出妈妈的照片,捧在手里看了又看,然后在院里挖天一个小土坑儿,珍重的把照片种下去,小心的培好土,又细细的浇上了一瓢清水。然后盼盼跪在那一片儿新土前,学着邻居家电视里一个小和尚的样子合掌祈祷:“妈妈,你快点长出来啊!”小盼盼天天为照片浇水,没事时就捧着小脸蛋望着那片种着希望的土地,想像着扑进妈妈怀抱的滋味。想着想着盼盼哭了,想着想着盼盼又笑了。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春天过去了,秋天也过去了,庄稼都收割上场了,可盼盼的妈妈还没有长出来。有过盼盼不灰心,她坚信妈妈一定会长出来的,冬天来了,盼盼给种下照片的地方盖上小棉被,她不能让妈妈冻着了。在盼盼的盼望中,万物复苏,又一个春天来到了山里,爸爸种在园里的黄瓜豆角都已拱出了土,可是妈妈还没有长出来。这天是个星期天,爸爸下地去了,干完活的小盼盼又坐在了种妈妈的地方,流着泪不停的呼唤着妈妈,她真的已经等急了,她害怕这个春天照片还不发芽。什么东西落到了盼盼的脸上,热热的,她抬头一看,一个女人正站在跟前深情而又愧疚地注视着她。刚才落在她脸上的,是那女人的泪。盼盼惊呆了!虽然面前的女人穿着打扮和照片上的大不同,可盼盼还是一眼认定她就是妈妈!但盼盼一时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怕这是梦。盼盼使劲揉揉眼,看看妈妈真真切切站在面关,正流着激动的泪水向她张开怀抱。“妈妈”盼盼流着泪欢叫一声,像只小燕子般飞进了妈妈的怀抱。妈妈紧紧搂着盼盼、亲着盼盼。妈妈是从很远的地方赶回来的,因为她听见了盼盼的呼唤,不管走出多远,盼盼殷殷的呼唤都时刻回响在她的耳旁。经过多少次犹豫,妈妈终天走回了女儿身边。盼盼却坚信这是自己创造了奇迹,她向下地归来含泪站在门口的爸爸骄傲的宣告:“爸爸,我把妈妈种出来了!”1妈妈为什么要离开家,最后为什么有回来了?2从全文看盼盼是个怎样的孩子?3当盼盼流着泪欢叫一声,像只小燕子般飞进了妈妈的怀抱。妈妈紧紧搂着盼盼、亲着盼盼的时候,盼盼的心情是怎样的?请站在盼盼的家督想象并描绘出来。(40字)3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19.根据上下文意思,在标.段的横线中填上恰当的句子。答:老师,妈妈的照片种下去,会长出妈妈来吗?20.妈妈为什么要离开家,最后为什么又回来了?答:妈妈嫌山里太穷,狠心抛下盼盼和爸爸离家出走。但是以为思念亲人,并在母爱的驱使下,还是回到了盼盼的身边。21.从文中可以看出,盼盼是个(懂事、聪明、富有情感,纯真、天真)的孩子。 22、23.略19.根据上下文意思,在标.段的横线中填上恰当的句子。答:老师,妈妈的照片种下去,会长出妈妈来吗?20.妈妈为什么要离开家,最后为什么又回来了?答:妈妈嫌山里太穷,狠心抛下盼盼和爸爸离家出走。但是以为思念亲人,并在母爱的驱使下,还是回到了盼盼的身边。 19.根据上下文意思,在标.段的横线中填上恰当的句子。答:老师,妈妈的照片种下去,会长出妈妈来吗?20.妈妈为什么要离开家,最后为什么又回来了?答:妈妈嫌山里太穷,狠心抛下盼盼和爸爸离家出走。但是以为思念亲人,并在母爱的驱使下,还是回到了盼盼的身边。

有一种职业叫妈妈_2900字

有一种职业叫妈妈_2900字 2006年阳春三月的一天,我对三岁的女儿说:“宝贝,妈妈要和爸爸一起到上海打工了,给你赚钱上学!”这一天,母女两人第一次分别,而这一别长达两年,却给女儿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伤害。这位母亲就是我,我1978年出生在湖北黄石。2000年春天,我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与报社首席记者张斌相恋,2002年我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2003年10月29日晚上11时13分,我的女儿降生了。我给女儿取名为张宁馨,宁馨儿释义为“上帝赐予的天使”。 2005年冬天,上海一家国家级财经类杂志社向老公伸出了橄榄枝,职位副总编。老公心动了,奔赴上海。半年后,老公打来电话,让我去上海陪他。 第二天,女儿被送到了老公的弟弟家。我趁着女儿和弟弟的孩子玩耍时,偷偷地溜走,消失在女儿的视线里。 我到上海一家传媒集团面试后,被顺利的录用了,成了《财富人物》杂志执行总编,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和女儿打电话成为我每周的必修课。一次通完电话后,我写下了这样一首歌《妈妈几时回家———谨以此歌献给5800万留守儿童》:妈妈,妈妈,你几时回家/我不敢回答/我怎能欺骗小小的她/打工的爸妈远在天涯/蜷在出租屋的沙发/电话没挂下/声音已经沙哑//妈妈为什么还不回家/难道是娃娃不听话/

幼儿园老师长得不像妈妈/我要用奖励的大红花/换个大南瓜/让灰姑娘驾着它/一起去找妈妈…… 2007年秋季开学时,女儿的班主任给我发来短信:“张宁馨上课常常望着天花板发呆,点她回答问题,她老是不吭声。”我一愣,女儿不是一向很活泼吗?我打电话和婆婆聊了很久。自从我们离开后,女儿就像变了一个人。 每一次做作业,她会问奶奶“我做完作业,妈妈会回来吗?”开始婆婆哄着她,她信以为真,飞快地做完作业,站在楼梯口,期盼着妈妈熟悉的脚步声。奶奶唤她来吃饭,她说:“要给妈妈留一口,妈妈最爱吃红烧肉。” 一次次失落后,女儿变了,她越来越自闭。 我的绝望在得知这一切的那一刻爆发了,和老公轰轰烈烈地吵了一架。我们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家人每天在一起吃饭。 让“星星的孩子”走出自闭 2008年春节,我们从上海回来。我推开大门,大叫着“馨儿宝贝,妈妈回来了”,女儿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飞奔扑过来。她一声不吭,身体蜷缩在桌子底下,看到我的眼神没有欣喜,却是惊恐的。我蹲下来久久地抱着她,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一遍遍地说“别怕,妈妈回来了,再也不会离开了”。 那一刻,我的心下了一场无声的雨。这还是我那个无

我妈妈的职业生涯

我妈妈的职业生涯 有人说80,90后是幸福的两代人,因为生在这两个年代的我们从未体验过衣不蔽体,食不掩饥的心酸生活。然而,我们的父辈母辈们就没有我们这般幸运,生活的不易让他们饱受折磨,同时也让他们的意志磨砺得异常坚强。 我的妈妈是一个平凡的妇女同志,但是却有一段不平凡的职业经历。听她讲述自己的职业生涯总能让我精神振奋,深受鼓舞。我妈妈26岁生的我,在这之前她曾经是当地一家牛仔织布厂的一名女工。当时牛仔布刚刚兴起,每年都有大批的牛仔布销往外地,所以我妈所在的那家牛仔织布厂就成了一块利润丰厚的风水宝地。但是,我妈不甘一辈子当一名女工,像很多少女一样她憧憬着厂外多彩的生活。后来经厂里王阿姨的介绍,我妈认识了正在扬州师范读书的我爸,尽管现在的我爸体态臃肿,头发稀疏。但在当时我妈的眼里,我爸绝对是一个风流倜傥,文质彬彬的有志青年。所以俩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一段浪漫甜蜜的恋爱生活。两年后,我爸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当地的一所中学里当语文老师,我妈却因为厂里不景气成了一名下岗工人,两人在困苦的条件下草草办完婚礼,结婚时的家具只有一套老式沙发跟一台黑白电视机。尽管家徒四壁,但我妈仍然觉得很幸福,妈说有家就有了希望,所以即使困苦也能从中感觉到幸福。结婚一年后,我妈就有了我,多了一个人就多了一张嘴吃饭,当时我爸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块,而我的一罐奶粉就用掉我爸将近半个月的工资。迫于生活的压力,我妈不得不出去找工作,我妈肯吃苦也能干,所以很快找到了一份文

字录入的工作。当时的老式电脑都是五笔输入法,而这种输入法都必须背口诀,我妈虽然只有初中的文化水平,但背起这个却丝毫不费力。也许是家里那个嗷嗷待哺的我给了她动力,让她不能有丝毫懈怠。那段时光是我妈最难熬的日子,每天早晨给我喂完奶就匆匆把我送到外婆家,之后又要赶到工作单位拼命工作,却只能赚到一点点微薄的工资,晚上有时候要加班,我妈最不放心的就是我,接连打好几个电话询问外婆我的情况。等我渐渐长大,能走了,会说了,我妈也就不再那么紧张。后来经熟人介绍,我妈去了一家电子器材厂当了一名销售员,销售员苦是苦了点,但是秉承多劳多得的经营理念,我妈觉得只要能多赚点钱改善家里的生活,即使再苦她也愿意,所以我妈成了他们厂里唯一的一名女销售员。一开始并不是很顺利,尤其是一名女人做销售这一行并不是十分沾光。从客户培养到商场谈判,从产品出库到产品送达,一切都要我妈亲力亲为,如果是我早就累的趴在地上站不起来了,可是我妈却像男人一样叱咤商场,没有半点女人的忸怩与娇嫩。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我妈渐渐培养了一批忠实的客户,甚至有个女客户还认我做了她的干女儿,有时我妈出差就会带我去干妈家做客。我妈为人直率,每次都会带一大堆家乡特产给客户,久而久之客户要订什么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妈,我妈在生意场上混的越来越熟络,我们家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了,从小平房搬到了小高楼。我妈闲暇里还喜欢养些花花草草,猫猫狗狗。有一次我妈在煮饭的时候看到楼下有一只流浪猫,只有巴掌那么大,小猫在秋风里瑟瑟发抖,我妈觉得可怜就让我把她捡回来养,可是野猫身上有很多跳骚,怎么

父母是一种职业

父母是一种“职业” 《礼记》中说过:“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意思是说,从来没有先学习教育子女的知识才出嫁的。就是说,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只要有了子女,做了父母,就“自然而然”会教育子女。似乎教育子女没有什么学问,只要“能生”,就能教育。时至今日,仍还有一些人持有这种观念。其实,这是一种愚昧的陈旧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不改变,教育中难免带有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很难获得成功。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一书中,就曾经指出:“子女的生与死、善与恶,都在于父母怎样 教养他们。”他针对当时英国父母不学习教育子女科学知识的情况,严 肃地指出:“如果一个商人毫无算术和簿记的知识就开始经商,我们会 说那是瞎干,而看他要得到惨痛的后果。或者一个人如果没有学过解剖学,就开始进行外科手术,我们也会对他的胆大包天感到惊讶,而可怜他的病人。可是,一般父母从未考虑过那些在身体、道德、智慧方面应该指导他们的原则,就开始从事教养儿童这个艰巨任务,却并没有引起对他们的惊讶,也没有引起对受害者的怜悯。”斯宾塞尖锐地批评了这 种人们习以为常的咄咄怪事,强烈呼吁要对家长进行专门的教育,他反复强调:千万“不能忽视这个最主要的教育。”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对于这种愚昧观念,也 进行过尖锐的批评。在90多年前的清朝末年,一位清朝遗老听说要开办师范学堂,对教师进行专门培养、训练,感到很诧异,愤愤地说:“师何以还须受教,如此看来,还该有父范学堂了!”认为教育孩子还要受 训是不可思议的事。鲁迅先生说:“这位老先生,便以为父的资格,只 要能生。能生这件事,自然便会,何须受教呢。却不知中国现在,正须父范学堂;这位先生便须编入初等第一年级。”鲁迅先生认为教育子女

研究:有职业的母亲更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研究:有职业的母亲更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2016年10月28日 编者的话:职场上的女性往往比男性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就连雅虎CEO玛丽莎·梅耶尔这样的顶尖女性都曾因为没有休满产假就回到工作岗位,而在网上被指责。如今,哈佛大学这项横跨10年、覆盖24国的研究将会让职业女性更心无旁骛地在职场上拼搏,因为研究发现,职业母亲的女儿往往能有更成功的人生,她们的儿子也能更懂得体贴家庭。不论具体的家庭分工是怎样的,父母——尤其是性别刻板印象中的母亲——为过上值得过的人生所付出的努力,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视为榜样。 职业母亲往往会有一种负罪感:她们为没能待在家里、花足够的时间陪孩子,感到有愧;又为不能在办公室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负疚,她们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给予得不够,或是也就刚刚及格。 围绕在有全职工作的妈妈之上的消极想法,现在可以烟消云散了——科学研究发现,那些职业母亲的女儿,往往能在成年后更加成功。 更好的事业、更高的薪水和更平等的关系 一项哈佛大学的重要研究曾揭示,和辞职在家的专职母亲相比,职业母亲有更好的事业、更高的薪水和更平等的关系。研究检验了被全职妈妈抚养和孩子成人之后的成就(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中)之间的关系,这些孩子往往人生更加成功;而女孩子更加受益,因为她们在职场奋斗的母亲给她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工作和家庭给男人和女人的选择 研究的数据收集自24个国家,包括了美国和英国,并且从2002到2012年持续了十年之久。研究结果正验证了人们的看法,在英国和美国,工作的母亲对女儿的事业的正面积极影响更加显著,这两个国家对男女工作平等的态度没有一些欧洲国家,比如说芬兰和丹麦,那么开明。 和全职在家的母亲的女儿相比,工作的母亲她们的女儿往往更有可能找到工作、升到管理岗位、花更多时间在工作上,也挣得相对更多。

母亲是一份职业

母亲是一份职业 时间:2018-03-19 09:31:15 | 作者:学霸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去求职,面试官问她曾经做过什么工作。她略作思考后郑重地回答:母亲。事实是,这位母亲大学毕业后就嫁为人妇,生儿育女,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家庭主妇。但是她的解释却让面试官无可辩驳:作为一位母亲,一位家庭主妇,我长期致力于教育、理财、会计、园艺、家政、私人秘书等多项工作,是集多种职业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家中事业有成的丈夫和三个优秀的孩子能提供最直接的证明。 是啊,母亲,是一份职业,是一份最辛苦却又无法辞职的职业。做母亲的人,她三百六十五天全年无休,至于工作时间,则是起得比儿女早,睡得比儿女晚。母亲这个职位的工作要求有很多:吃得苦中苦,不能怨声载道,要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要及时关注孩子们的心理,自己要喜欢看书,这样才能影响孩子,要奖罚有度,让孩子有成功的喜悦,做错事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当然,我不是教育界的名士,而是一名初中生,我之所以能对母亲这个“职业”述说得“妙笔生花”,完全是因为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我的母亲,她还很年轻,她的美丽不需要到曾经的照片里去寻找。她个头不高,有一头瀑布般的头发,柳叶眉,眉毛下一双能说话的眼角炯炯有神,有时温柔,有时严厉,有时宽容。只是最近她眼角的皱纹越来越明显,我想这是她这么多年来做好母亲这份职业的物证。 母亲对自身职业的责任感,有一种高度的自觉。我上个星期戴上了牙套,变成了铁嘴铜牙,嘴里的牙齿松动着,十分不舒服,每餐只能喝粥。清晨的时候,我朦朦胧胧地睁开眼,正准备在被窝里再眯一会,突然看到外面有亮光,难道是家里来了小偷?我一骨碌爬起来,走到客厅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厨房里忙活开了。她穿着睡衣,头发乱作一团,正在为我这个有牙不能用的“年轻老头”煮粥。“老妈,你起得真早?”我惊讶地看着妈妈。妈妈笑着说:“我刚起床,吵醒你啦,才五点呢,你再去睡会吧!”我心想,什么刚刚起床啊,粥都用碗盛好了,正冒着热气,妈妈应该是四点多就起床了,她七点多还要赶去上班,难怪妈妈最近多了黑眼圈,变成了“熊猫妈妈”……想着这些,我走过去,轻轻地抱住了妈妈。 我知道,有一天我会长大,会离开,母亲会老。可无论我走得多远,母亲都会在原点等我,她会静静守护着母亲这份圣洁无私的职业,永远无怨无悔地付出。那样,我的母亲她就永远不会老去!

妈妈的职业

妈妈的职业 时间:2018-08-19 12:32:06 | 作者:戴耀彬 我的妈妈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但是她非常幽默,总能逗我笑得人仰马翻。她虽然有时脾气很暴躁,对我大呼小叫,但是我并不生气,而是噙满泪水,带着委屈,静静地走进自己的房间,过一会儿,妈妈就心平气和了。 我的妈妈看起来很平凡,但是在我眼中却不平凡。 在家里,烧菜是她一个人承担的,菜的味道也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菜难吃,我也会硬着头皮吃下去。我最喜欢吃红烧肉,在我的菜谱中是必不可少的,妈妈也常常给我做,她烧的红烧肉味道极好,不管怎么吃都不会腻,所以我特别喜欢她。 妈妈也是家里的大学霸,连爸爸也比不过。记得上次,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妈妈恰好在旁边,我说:“妈妈,小人有一事相求。”老妈回答:“啥事?”我招手示意让她过来,她过来看了看我的课本,皱起了眉头,一边认真思考,一边顺手拿起纸计算起来。沉思了几分钟,妈妈将纸放在我面前指手画脚地讲解着,但我还是一头雾水。妈妈又给我讲解了一次,妈妈问我懂了没,似懂非懂的我点点头,妈妈又给我讲了一次,而且是换一种思维。这下,我立刻就明白了。妈妈可真厉害啊,一题多解都会。 我的妈妈还是一名家庭医生。虽然爸爸的医疗水平比妈妈高,但是,妈妈可是我的私人健康顾问。 有一次,我上体育课的时侯,一不小心摔了个四脚朝天,感觉腿很疼,我忍痛跑回教室撩起裤角,发现一大块皮已经掉了,还流了一大片血。我一瘸一拐地回到家里,把裤子掀起来,伤口的血越来越多了,妈妈见状,急忙把纸巾拿来止血,一边心疼地说:“你是怎么撞的,疼不疼?”还说:“下次小心点。”然后,拿出菜油涂在伤口上。两天后,伤口就好了。 我的妈妈对我的关心,一点一滴都记在我心中,她在我眼中就是一位英雄。

勤劳的母亲作文5篇

勤劳的母亲作文5篇 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有着乡下人的淳朴和勤劳。 每天晨曦母亲是家中第一个起床的,起床之后便到厨房为我做饭。无论春夏秋冬,母亲都是始如一日,早早的为我准备早饭,等饭煮好了母亲才叫我起床,她害怕我睡不好觉,所以每天早晨母亲都是自己先起来,无论昨天夜晚睡多晚,她都能最早的起床。母亲把饭做好了自己却不吃,她每天都是等我吃完之后才吃饭的。在我吃饭的时候母亲嗨在旁边询问我饭菜可口吗? 洗洗、擦擦等。下午又去地里劳作,因为田地里的活太重T,母亲的手早已磨处茧子来了,母亲嗨利用夜晚的时间来做羽绒服,冬天母亲要到外地去了,那里的天气十分恶劣,冬天比我们这里冷得多,没有暖气,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母亲依旧工作到凌晨好几点,由于长时间的低着头工作,并且在强烈的灯光照耀下,母亲得了颈椎病,两眼看事物也有些模糊。我说母亲不要再像这样做下去了您的身体会累坏的,母亲却说我需要趁现在还能动时干两年啊!好供你们姐弟两上学啊。要不我在哪弄钱啊?听后我潸然 泪下。

岁月无情,鱼尾纹悄悄地爬上了母亲的脸;白发也不知不觉地增添了几缁,随着岁月的积累,那劳累留下来的病越来越糟糕! 篇二:勤劳的妈妈 我的妈妈在我眼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妈妈,她长着一双 □□ 大大的眼睛,留着一头黑发,黑色的发丛中略带几根白色的发丝。 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她是一位负责任的美发师, 也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虽然她工作很忙,但从不忽略对我生活和学习上的关心。 妈妈剪头发的时候非常认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全神贯注”。但妈妈也有失误的时候,记得有一次, 妈妈不小心把一位老年顾客的耳朵弄伤了,当时那位顾客没说,妈妈也不知道这件事。事后,那位顾客的家人向我妈妈反应这件事,我妈妈才知道自己工作上的失误。其实那位老人伤得并不严重,但妈妈听说了这事,立刻放下手中的活,领着那位老人去了医院。等到医生给那位老人上 了药,妈妈这才放心,又回去重新工作。

第六题完形填空第十篇Working Mothers职业母亲

第十篇Working Mothers职业母亲 Carefully conducted researches that have followed the children of working mothers have notbeen able to show any long-term problems, compared with children whose mothers stayed at home. 与全职母亲的孩子相比,对职业母亲的孩子仔细进行的调查并没有展示出任何长期的问题。 My personal (1A) view ) is that moth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work if they wish. 我的个人观点是,只要妈妈们想工作,那么她们就可以工作。 1. A) view B) idea C) thought D) decisionr 1.A此处阐明作者的观点,只有view能代表对某方面的“见解”或“观点”,其他选项只是单纯的“想法”或是“决定”,不合题意。Whether we likeit or not, there are a(2 C) number) -__of mothers who just have to work. 不管我们是否喜欢这一点,有许多妈妈不得不工作,这是事实。 2. A) percentage B) group C) number D) proportion 2.C a number of是固定搭配,修饰可数名词,表示数量上“很多”。There are those who haveinvested such a big part of their lives in establishing a career that they cannot (3A) afford )____to seeit lost. 有这样的母亲,她们已投入了大半生去创建事业,若是失去这份事业,她们承受不起。 3. A) afford B) decide C) hope 、D) expect

母亲是一种职业(六)

母亲是一种职业(六) (接上文)有的家长可能说,对自己的孩子来说,这些都已晚了,不是的,相反,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要告诉家长,你所有的教育不要只为孩子的现在,而是要——为孩子的成长做准备家长应该永远走在成长着的孩子的前面:孩子出生后,你应该为他上幼儿园做准备;上幼儿园后,你应该为孩子青春期的变化做准备。昨天,我与一位家长聊天,她说起孩子刚上幼儿园那阵儿,自己很揪心,孩子离不妈妈,而且一下子就是八九个小时,孩子会怎么样?我理解她的心情,但我女儿上幼儿园时,我并没有像她这么焦虑。为什么?因为我早就为孩子上幼儿园做了准备。定时定点吃饭,为训练这一点,我断掉她的零食,吃饭时让她抓紧时间,否则规定时间吃不完,饭就端走。还有睡觉等。因为上幼儿园前,我就给她做了“预备动作”,入园后,她很快就适应了那里的生活。女儿入小学前,我就研究训练她的学习习惯,让她自己收拾房间,收拾书包,告诉她丢了书本要自己负责任,学习是她自己的事,不是为了妈妈。另外,锻炼她在嘈杂的环境下学习的习惯。这些“准备”不是我与生俱来就会的,也是与其他家长交流后得到的。这里我要提到的是另一个老外的家庭。这家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其中女孩与我女儿很投缘,常在一起玩。我们两位母亲是不介入他们的玩耍和争斗的。突然,我发现,咦,怎么少了一个,再一看,男孩在房间一角看书呢!开始我以为他不愿跟女孩玩或性格内向,时间长了,我知道,不是,他也很活泼,有时甚至很淘气。我就奇怪了:他为什么能够在这么一个嘈杂的环境下安静地看书呢?我问他的妈妈。没想到,这位母亲委不经意地说:噢,这是个习惯。我问好是怎么培养孩子这个习惯的。她说:“我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发现中国人很在乎读书,看书一般要安安静静,坐下来,不让人打扰他,久之,在嘈杂的环境下例子就看不下书。而我们从不把看书当成特别的一回事,委平常,不用讲究环境。也正因如此,他们读书有抗干扰能力。我受启发,便函着手培养我的女儿,并设计出一套方案。两岁时,女儿安静地在房间画画,看书,我给她关着房门,后来,我把她的房门打开,只关住客厅的门,再后来,我把有电视的房间门也打开……一步步,经过这种训练,她逐渐习惯了在嘈杂环境下专心致志干她喜欢的事情。这为她上学铺垫好了道路。现在,我又在做一件事

母亲是一种职业(十)

母亲是一种职业(十) (接上文)生活中,大家往往生视成人的自尊而忽视孩子的自尊。在北京,呼机停了,传呼台都不能打“因欠费停机”,而要说“因固停机”,因为有人告状:你知道我为什么不交费吗?不是没钱是不想用了,不要了。那么为什么我们把成人的自尊得这么重,却不考虑孩子受的伤害。很多老师批评孩子是作为一种手段——“杀鸡给猴看”,而这种种手段最大的受害者是女孩子。为什么?因为女孩子认知、感悟能力量很早就具有的,她对外界的感觉、对别人的态度很敏感,老师没有说她,她已经很焦灼、紧张了。她不想让老师批评,所以就拼命按老师要求的那样去做。渐渐地,女孩子的思维被数学老师固化了。她只按老师的路子跑,只学了一种解题方法。但到了中学,老师不再一步步直接告诉结论,而是主张“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时候,女孩子就要傻了,固化的思维阻碍了她思维的发散。那么,家长就不能给孩子保护,不能帮助孩子吗?能,只是很多家长没那么做。那该怎么办呢——家庭要成为孩子温暖的港湾。孩子在学校受到批评、打击,老师把你请去,这时,家长不要对孩子大加训斥,不要认定孩子其笨无比,也不要回家充当“二老师”给孩子补课,重要的是要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方法,用孩子听得下去的语言讲给他听。什么叫适当?我想这就像学骑自行车,左倒、右倒、歪歪扭扭,最后才能找到平衡点。管孩子也一样,没有专家,它需要你尝试,自己寻找话合自己孩子的平衡点。小学数学主要教给孩子的是数理逻辑,只要他弄懂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技术不好是可以练出来的。逻辑不好需要你辅导,但这辅导需要宽容,防止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暗示:我数学不好,需要补课。这样,他兴趣就没了。家长要调适孩子的心理,要多与老师沟通,既然保护孩子,又让孩子感觉到家的温暖。要让孩子认识到,不管他怎样,妈妈都会爱他,在外面受到挫折,他回家可以找妈妈倾诉。家就是避风的港湾,妈妈永远会理解他,接受他。有些家长等孩子一上学,就跟老师说:“孩子交给你了,你打也打得,骂也骂得,只要学习好就行。”这叫什么?这叫不负责任,你想想,老师管那么多学生,你就这么一个孩子,你都负不起责任,老师凭什么能保个个孩子优秀?你要明白,老师也是一种职业,先不论老师能力、精力、责任感如何,我觉得,家长首先要认清自己

我的母亲是春天阅读答案

篇一:我的母亲是春天阅读答案 1.本文写了母亲哪几个方面的事例?请分别概括. 2.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文章第三段写“小学时以‘我的家庭’为题作文,‘我’写出了警句”一事与文章的中心没有多大关系,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4.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假如你是文中的“我”,请把你对母亲要说的话写在下面.参考答案:1,护理生病的我;负责家人的日常饮食;照顾生病的爸爸2,坚强,勤劳,体贴,细心,任劳任怨,对亲人充满无微不至地爱3,不赞同.第三段更加突出表现了母亲在作者家里的重要,是家里的精神支柱,是家里至高无上的守护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深切体会.4,省略.篇二:我的母亲是春天阅读答案 1.写了母亲辛苦持家,热情待客,应对变乱,助儿升学,宽仁离别的事情.(答出其中任何4点、意思符合即可) 2.(1)母亲和儿子分别的不舍;母亲艰难筹款的辛酸(“对儿子选择的支持”也可)(2)母亲对儿子学业有成、能帮衬家庭的欣慰. 3.(1)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突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及无奈.(意思符合即可)(2)运用反复(或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母亲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养的遗憾之情,总结全文. 4.母亲不仅养育了我,同时影响到我的习惯、个性、精神,影响了我一生.感悟:【示例】父母是我们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意志消沉的时候,总是教导我们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走向未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篇三:我的母亲是春天阅读答案 宗璞我的母亲是春天谁帮我做下宗璞在我们家里,母亲是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日常生活全是母亲料理.三餐茶饭,四季衣裳,孩子的教养,亲友的联系,需要多少精神!我自幼多病,常和病魔作斗争.能_百度作业帮宗璞我的母亲是春天谁帮我做下宗璞在我们家里,母亲是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日常生活全是母亲料理.三餐茶饭,四季衣裳,孩子的教养,亲友的联系,需要多少精神!我自幼多病,常和病魔作斗争.能够不断战胜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我有母亲.如果没有母亲,很难想象我会活下来.在昆明时严重贫血,上纪念周站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当时的治法是一天吃五个鸡蛋,晒太阳半小时.母亲特地把我的床安排到有阳光的地方,不论多忙,这半小时必在我身边,一分钟不能少.我曾由于各种原因多次发高烧,除延医服药外,母亲费尽精神护理.用小匙喂水,用凉手巾覆在额上,有一次高烧昏迷中,觉得像是在一个狄窄的洞中穿行,挤不过去,我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一抓到母亲的手,立刻知道我是在家里,我是平安的.后来我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在挨千刀的过程中,也是母亲,一次又一次陪我奔走医院,医院的人总以为是我陪母亲,其实是母亲陪我.我过了四十岁,还是觉得睡在母亲身边最心安.母亲的爱护,许多细微曲折处是说不完、也无法全捕捉到的.也就是有这些细微曲折才形成一个家.这人家处处都是活的,每一寸墙壁,每一寸窗帘都是活的.小学时曾以“我的家庭”为题作文,我写出这样的警句:“一个家,没有母亲是不行的.母亲是春天,是太阳.至于有没有父亲,”作业在开家长会时展览,父亲去看了.回来向母亲描述,对自己的地位似并不在意,以后也并不努力增加自己的重要性,只顾沉浸在他的哲学世界中.在父母那时代,先生小心做学问,太太操劳家务,使无后顾之忧,是常见的.不过父母亲特别典型.他们真像一个人分成两半,一半主做学问,一半主理家事,左右合契,毫发无间.应该说,他们完成了上帝的愿望.母亲对父亲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也是到了极点.我们的堂姑父张岱年先生说,“冯先生做学问的条件没有人比得上.冯先生一辈子没有买过菜”.细想起来,在昆明乡下时,有一阵子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带我们去赶过街子,不过次数有限.他的生活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旧时有一付对联:“自古庖厨君子远,从来中馈淑人宜”,放在我家正合适.母亲为一家人真操碎了心,在没有什么东西的情况下,变着法子让大家吃好.她向同院的外国邻居的厨师学烤面包,用土豆作引子,土豆发酵后力量很大,能“嘭”的一声,顶开瓶塞,声震屋瓦.在昆明时一次父亲患斑疹伤寒,这是当时西南联大一位校医郑大夫诊断出的病,治法是不吃饭,只喝流质,每小时一次,几天后改食半流质.母亲用里脊肉和猪肝做汤,自己

母亲是一份职业

母亲是一份职业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去求职,面试 官问她曾经做过什么工作。她略作思考后郑重地 回答:母亲。事实是,这位母亲大学毕业后就嫁 为人妇,生儿育女,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家庭主妇。但是她的解释却让面试官无可辩驳:作为一位母亲,一位家庭主妇,我长期致力于教育、理财、 会计、园艺、家政、私人秘书等多项工作,是集 多种职业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家中事业有成的 丈夫和三个优秀的孩子能提供最直接的证明。 是啊,母亲,是一份职业,是一份最辛苦却又 无法辞职的职业。做母亲的人,她三百六十五天 全年无休,至于工作时间,则是起得比儿女早, 睡得比儿女晚。母亲这个职位的工作要求有很多:吃得苦中苦,不能怨声载道,要有一颗积极乐观 的心,要及时关注孩子们的心理,自己要喜欢看书,这样才能影响孩子,要奖罚有度,让孩子有 成功的喜悦,做错事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当然,我 不是教育界的名士,而是一名初中生,我之所以 能对母亲这个职业述说得妙笔生花,完全是因为 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我的母亲,她还很年轻,她的美丽不需要到曾 经的照片里去寻找。她个头不高,有一头瀑布般 的头发,柳叶眉,眉毛下作文一双能说话的眼角 炯炯有神,有时温柔,有时严厉,有时宽容。只 是最近她眼角的皱纹越来越明显,我想这是她这 么多年来做好母亲这份职业的物证。 母亲对自身职业的责任感,有一种高度的自觉。我上个星期戴上了牙套,变成了铁嘴铜牙,嘴里 的牙齿松动着,十分不舒服,每餐只能喝粥。清 晨的时候,我朦朦胧胧地睁开眼,正准备在被窝 里再眯一会,突然看到外面有亮光,难道是家里 来了小偷?我一骨碌爬起来,走到客厅一看,原 来是妈妈在厨房里忙活开了。她穿着睡衣,头发 乱作一团,正在为我这个有牙不能用的年轻老头 煮粥。老妈,你起得真早?我惊讶地看着妈妈。 妈妈笑着说:我刚起床,吵醒你啦,才五点呢, 你再去睡会吧!我心想,什么刚刚起床啊,粥都 用碗盛好了,正冒着热气,妈妈应该是四点多就 起床了,她七点多还要赶去上班,难怪妈妈最近 多了黑眼圈,变成了熊猫妈妈想着这些,我走过去,轻轻地抱住了妈妈。 我知道,有一天我会长大,会离开,母亲会老。

我的妈妈是老虎参考答案

我的妈妈是老虎参考答案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妈妈是老虎 郑海丹①我有一个很懒很任性的妈妈。 ②从小学三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她送我去学校后,就再也没有接过我上下学。于是,每当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接送时,我只能眼巴巴的羡慕着,然后咬咬牙自己收拾书包,一个人默默的回家。 ③长大一点了,我被寄养在爷爷家,他偶尔打电话问问情况。对于我的一切都表示无异议,不管我的英语考了58分还是98分。 ④在长大一点,上初中了,寄宿的我和她见面的次数仍少之又少。她几乎从不问我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也不问我交了什么朋友,只是拍拍我的头,然后淡淡地说:“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找我,给我打电话。”她一副清风云淡的模样,好像我终于有一天会哭着鼻子去求她一样。而我,憋着这口气,默默的处理了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从未找过她。 ⑤在我心中,她是一个越来越懒越来越任性的妈妈。 ⑥上了高中之后,她除了问问考试成绩与我就无话可说了。我偶尔问她该买哪件衣服好,或者提议生活费的用

途,她总是那几句话来回打转,“你决定就好”或者“你喜欢就好”,抑或冷冰冰地甩出一句“你自己做主”。 ⑦所以,我时常感到她像空气一样存在我的生活中,反正一直以来无论什么事都是我自己决定。 ⑧可是,当我联想到去日本看她打工时的样子,以及在视频中见到的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她,我发现她突然苍老了,在我无法触及的远方与无情的时光战斗者。眼神越来越空洞,皮肤也越来越皱,与少年时印象中的那个精明干练的影子怎么也从合不到一起。 ⑨原来,在那些日子里每当我独自一个人克服困难的时候,或茫然或清醒的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她都站在我身后月光为照亮的角落里,等待着在我快支撑不住的时候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可我从未回过头,只顾一个人一直往前走。 ⑩也许,我记忆中很懒很任性的她并非对我漠视不管,她只是预见到自己无法保护我一生才逼迫我独立。逼迫我快点成长。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老虎,小虎到一定年龄时,便会离开它们,让它们独自生活。但是当狮子或者其他群落的老虎威胁到小虎的性命时,它便会跳出来与之战斗。 ?我想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只老虎。所以当我一个人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茫然行走时,当我遇到难以跨过的坎

母亲是一种职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610624123.html, 母亲是一种职业 作者:何素子 来源:《37°女人》2007年第08期 母亲没有工资,因为她一生都是家庭妇女。煮饭,洗衣,操持家务,抚养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家里的经济收入除了在地质队工作的父亲的工资,就是来自地里的几棵果树了。虽说穷家难当,但母亲仍用她纤细的手,慈爱的心,让我们吃饱穿暖。 我结婚的时候,父亲千里迢迢,陪着母亲来看我嫁的城里新郎。那天,她摸索半天,掏出个牛皮纸包,有些歉意地对我说:“没办法,就只有2000块钱,家里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没有 什么积蓄,我们只能拿出这么多了。” 想到男友家给我们买了房和全套家具,父母的2000块钱就显得很寒酸。我有些失望地说:“要是母亲也挣工资就好了。” 母亲在一旁听了,面带愧色地讪笑。 后来,我看了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里面说母亲的工作是一种“技术性的中级管理”工作。若母亲的工作可获得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几十万元! 那一刻,我深深地惭愧了。我想起没有电风扇的童年,母亲整夜不睡,用蒲扇给我们带来凉爽;为了让我们吃饭时不受蚊蝇叮咬,母亲用艾蒿烟赶走飞虫;我生病的时候,母亲遍山去寻草药;我在县城读重点高中,母亲把家中仅有的母鸡杀了,炖好给我背来……我们在享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工资,而我们自己,却是那么心安理得。 母亲是一种职业,是一份没有工资的工作。女人做了母亲,便是全身心投入,这份劳碌、繁杂而又无休止的工作,母亲做得细致,做得纯粹。即使头发白了,腰弯了,母亲也毫无怨言,而且分文不取。 母亲的工资,是该由我们支付的,而且一辈子也支付不清。 (摘自《散文选刊》)

母亲给了我一切

有一个人,他可以给你最好的东西给你,但他们不能做任何事;有一个人,她对你的爱比海深,高于天;有一个人她宁愿用自己的生活来换取你的未来这个人,我们亲切地称他为母亲,如果有人问我妈妈给了我什么?生活?爱?鼓励?不,我妈妈给了我她一切。我的母亲给了我生命,我父亲告诉我一个字,你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你的母亲是一只脚在地狱,一只脚在阳光下,是你哭泣,使她从鬼门回来。是!爸爸说了一点点,母亲冒着生命危险生了我,但我们做了吗?这是她母亲节的礼物吗?她在母亲节给她一个问候吗?不,在这些天,我们忽视了母亲。母亲给了我鼓励,我父亲的爱山高耸,没有母亲对稳定流的爱。当你拿一张试纸为你的忧虑回家,谴责你是你的苛刻的爸爸,经常因为你的爱是母亲,母亲不会谴责你,惩罚你,她会给你鼓励,她会像一个导师精致解释错误的地方在文件上,让你注意正确的下一次,他会触摸花如春天的笔触像你的头,说:不要听你的爸爸,没关系,下次我们测试一个好的结果给他看,来吧!母亲给了我食物,也许你会觉得这句话是一个问题,给我们食物不是一个厨师?事实上,我的家庭厨师是我亲爱的母亲,也许是因为长期的生活在一起,也许是因为母亲的照顾,她总是知道我爱什么,不吃任何东西,所以每次做的事情都是我的口味,所以在我的眼睛这些都是食物。因为我喜欢吃饭,所以每次都没有剩下,还有一些母碗只有白米饭。有一个故事,一个孩子,他喜欢吃鱼,他的母亲每次最嫩的鱼抓在他的碗里,他的母亲几乎只吃头的头。当孩子长大,每次鱼头对她的母亲,一次,他的朋友之一问,为什么你总是把鱼头保持你的母亲,那么没有多少肉啊?成长的孩子回答一个非常荒谬的话:我的母亲爱的头,一个孩子,他是鱼的头到自己的碗里。

大班社会活动-爸爸妈妈的职业

大班社会活动-爸爸妈妈的职业 XX课件大班社会活动:爸爸妈妈的职业设计意图:现代社会已经是多元分工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工作职责,每天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工作机会。 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我们的孩子虽然年龄还小,但是对各种不同的只要人的工作已经充满了好奇之心,他们喜欢在游戏中扮演和表现心目中不同职业的角色。 的确我们的孩子需要从小获得关于工作的概念,而从身边最亲近的父母去了解,是最好的途径。 活动目标:乐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能勇敢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增进亲子情感。 能大胆的用清晰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部分行业的职业特点。 体验与爸爸妈妈老师互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幼儿准备:事先请幼儿观察自己爸爸妈妈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妈妈的职业特点。 幼儿在家长帮助下完成爸爸妈妈职业调查表。 幼儿绘画《爸爸妈妈的工作》家长准备:自带职业工具。 教师准备:选定涂怡然肖艾嘉邵睫刘贝丽的家长为我们的目标对象,一方面他们有着繁忙的工作,孩子都交给祖辈带,另一方面他们的职业(建筑师商人警察医生飞行员)是孩子非常感兴趣,喜欢的职

业。 为家长准备展现技能的舞台,提供环境。 活动过程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今天,我请来了四位客人,你们知道他们是干什的吗?你们的爸爸妈妈都是干什么的?请你们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的职业。 分小组活动,给每位孩子发言的机会。 师:有谁愿意向我们大家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小组推荐。 请家长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职业特点。 小组活动:幼儿自选爸爸妈妈老师作为交流对象,大胆提问和交谈。 请小朋友观看飞行员家长准备的录象。 了解飞行员的工作,知道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 自由分组,和爸爸妈妈做游戏。 老师提出要求:你在游戏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大胆的向爸爸老师提出。 延伸活动:在班级中产生了三个不同的探索内容:建筑师医生交通警察,孩子们根据兴趣自主结对,由此形成了三个合作探索小组,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引导组内成员共同收集资料,对已有经验回忆,体验合作活动的快乐与价值。 《年度最特别的房屋》评选XX课件

关于母亲的优秀散文随笔-一个家庭主妇的职业精神_作文专题

关于母亲的优秀散文随笔:一个家庭主妇的 职业精神 编者按:我的母亲是一个家庭主妇,她不识字。作者开头就引入了主题,讲述了自己的母亲,表现了对自己母亲的赞美。让我们来看看这篇一个家庭主妇的职业精神。 我的母亲是一个家庭主妇,她不识字。 如果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她一定会读书识字考大学,她天资过人,只可惜生不逢时,作为外公外婆的长女,小小年纪就被迫承担起家庭的重量。 在家庭主妇的群体里,母亲依然是一个佼佼者,这是我结婚多年后才悟出来的。家庭就是她的职场,她是一个有着职业精神的家庭妇女。 她像一座分秒不差的时钟,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永远心中有数。 每天,她都是家中起床最早的人,洗漱时就想好一日三餐的菜肴,然后,赶在日出之前上菜市场把菜买好。我曾不解地问她,为什么要去那么早?她说,早点去才能买到农民挑进城的蔬菜,比大棚里的菜有营养而且味道好。 因为母亲的早起,我们连早餐吃到的菜都是当天刚上市的,足够新鲜水灵。家里有一台冰箱,但只有夏天冰西瓜和冰棒时才使用,平1 / 5

时根本用不着,母亲只买一天的量,连鸡蛋也不多买。现在想想,我们一家四口身体健健康康,很少生病,我34岁了还没有吃过头孢,全都应该归功于母亲。 到了洗床单被套的日子,母亲四点钟就起来了,骑上自行车,到一公里远的龙眠河去洗,理由很简单,越早去人越少,河水越干净。 等到菜买好,衣服洗好,热腾腾的早饭摆上桌,父亲、弟弟和我才懒洋洋地刷牙洗脸,母亲一天工作的大头已经结束,而我们才刚刚开始。她悠闲地坐在餐桌边,脸上挂着微笑,此时此刻,她感觉到的不是辛苦,而是得意,像是把第二名远远甩在身后的运动员,更像是战争开始就胜券在握的将军,她是一个有尊严的家庭主妇。 我常想,母亲要是在社会上做事,肯定是一个优秀员工。约定八点会面,她七点半一准到,规定一周内要完成的任务,她三天之内一准做好,别人要求她考80分,她一定要考到90分,她做事总是能超出你的预期,给你惊喜,不是为了升职加薪,因为她天生就是这样要强的人。 母亲的记忆力超好,任何日程只要跟她提过,她就会记在心里,到点提醒。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她听一遍就会默默记住,随时可以背得出来。识字之人讲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识字的母亲没有烂笔头,只好利用最原始的记忆力。 母亲还有一样绝活,她能在我们放学回家的一分钟之内,把热乎乎的三菜一汤端上桌,她充分理解我们少年人上完四节课后对食物的2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