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音ppt

合集下载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ppt课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ppt课件
本课题研究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从知识和技能 上应该掌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 需要介质和声速三个问题。为了体现“从生活走进物 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教材中设计了 一些探究性实验。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物体震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会描述 实验现象并归纳科学规律。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有物体的震动产生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2,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声 速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探究活动三: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举例说明声音可以传播的 介质有哪些?必须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找出答案。 目的是让学生亲自总结出声音的传播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初中物理:2.2声音的特性(课件)

初中物理:2.2声音的特性(课件)

♞ 想想做做
结论:钢尺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四 响度
【实验4】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 观察乒乓球被弹开大小的幅度,同时听乒乓球 振动时音叉发声的响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 的声音,重复上述过程。比较每次音叉振动幅 度的大小和发声响度的大小。
结论:音叉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结论:橡皮筋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振动得越慢,音调越低。
三 音调
2.频率:
①定义: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的
高低。物理学中用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②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③单位:赫兹 简称:赫 符号:Hz
物体在1秒种内若振动 100次,频率为100Hz。
三 音调
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的不同。一些动物 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或许你曾经注意过, 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没有任何声音时,猫或 者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觉。一般情况下, 猫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60~65 000 Hz,狗能听 到的频率范围是15~50 000 Hz。
能听到次声波的动物有:狗、大象; 能听到超声波的动物有:狗、猫、蝙蝠、海豚。
五 音色
③管乐器: 箫和笛等乐器,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
手指在不同的音孔上,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 调。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六 随堂练习
1.小明的二胡断了一根细琴弦,他用一根粗弦代替后,则发出的声音的 音调( C ) A.保持不变 B.变高 C.变低 D.无法确定
听音乐辨乐器
演奏的《小星星》的两个片 段,你能判断它们分别是由 哪件乐器演奏的吗?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2.2声音的特性 图文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2.2声音的特性 图文课件 (共31张PPT)

2.如图所示,医生使用听诊器是因为( ) C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 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 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解析: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音色与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响度由物体 振幅决定,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 关.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 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传入人 耳的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 ,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选C.
3.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 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 发出的嗡嗡声( ) A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解析:.已知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因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不带花蜜的 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的 音调高.故选A.
狗 60Hz

150 000Hz
1.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3.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次声波 的危害
核爆炸
次声
导弹发射
火山
次声
地震
风 暴 与 海 啸
发生次声波的现象有: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 以及某些机器工作……
小组讨论 吹奏笛子时,是怎样改变音调的? 通过范围。从 20Hz到20000Hz的声音大多数人能听 到。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49张)ppt53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49张)ppt53

讨论:
用什么方法能够证明发声的鼓面也在振动
思考:
敲一下锣,锣发出声音,用手按住锣,为 什么声音会立刻停止?
azureflameStudio
蓝色火焰多媒体工作室 5
结论:
振动 产生的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azureflameStudio
蓝色火焰多媒体工作室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四次
20
7.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钟的敲击后,大钟余 音为止,其主要原因是( B ) A.钟声的回声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B.大钟还在摆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8.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是340米/秒,一个人面对高山 喊一声,4秒后听到回声,那么人距离山有( B ) A.340米 C.1360米 B.680米 D.无法判断
蓝色火焰多媒体工作室 9
小资料:
在雷雨交加的夏天, 一声响雷后,往往 是雷声轰轰不断。 这又是什么现象呢?
azureflameStudio
蓝色火焰多媒体工作室 10
声音多次反射
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为什么有时能听见回声,有时又听不见呢? •听到回声的条件是什么? •离障碍物至少要多远?
azureflameStudio •
蓝色火焰多媒体工作室
19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 A.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而产生的 B.在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该从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C.海上测量船可以利用回声测量海的深度 D.夏天打雷时,经常听到雷声轰鸣不绝,是由于雷声 经过多次反射造成的 5.运动会上100米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则( )A A.成绩要比实际的好 B.成绩要比实际的差 C.成绩与实际的相符 D.无法判断 6.在一根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 能够听到几次声音( C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课件(共15张PPT)

2.“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应该听过。大象 太重没有秤来称量大象体重,聪明的小曹冲就 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的吃水处画个记号,然 后赶大象下船,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的吃水 线再到记号为止,然后一一称量石头重量相加, 得出大象的重量。请问,小曹冲用石头来替代 大象,这是不是转换法?
谢谢
探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大家有没有想过,你什么时候才有能力搞研究? 我们一般人会以为,搞研究是专家的事,我们 似乎离研究还很遥远。其实,我们就可以做探 索研究了。下面大家随着我一起来学习一下,
怎么做探究。接下来我们要研究什么呢?
我们学习了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那么 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的一般过程
探究的一般过程
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 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 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 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 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 量的方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 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探究的一般过程
大家八仙过海,想个妙招来 观察出音叉振幅的变化
探究的一般过程
再则,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比如生活中敲 锣打鼓,想让响度大应该怎么办呢?那样的操作 引起了振动的什么样的变化呢?同样我们能合理 地猜测出跟振幅有关。
3.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的一般要求:原理科学,取材方便, 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包括人 身安全及器材安全)。
探究的一般过程
实验目的是要看看振幅与响度之间有没有 关系,那应该要观察响度是否随着振幅的变化 而变化,如果变化了,说明二者有关系。理清 实验大致操作思路,我们可以具体设计实验了。
我们看一下课 本上的方法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

•许多动物听声范围与人不同,狗和猫 可以听到超声;蝙蝠和海豚可以听到 10000Hz以上的超声;水母可以听到 8Hz~13Hz的次声。
人耳的听声能力
•频率(f):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的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 •可听声:20Hz~20000Hz •次声:低于20Hz的声。 •超声:高于20000Hz的声。
关于声音你想了解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为什么有大、有小? ¤为什么不同的物体发出的
声音不同?
实验1:朗读下面一句话,朗读时用手摸着喉头 部分,手有什么感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实验2:将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边,一手将另一端
二、声的传播
水滴入水中
1、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探究结论: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也能在液体中传播
•音乐家贝多芬在28岁时不幸患了耳疾。 为了继续进行创作,他用一段木棍一端 顶在钢琴的盖顶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 间,这样来听自己作品的音响效果。用 这样的方法他完成了《第九交响曲》等 举世闻名的不朽作品。贝多芬的木棍起 了什么作用?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箜篌是我国特
有的一种大型 拨弦乐器,你 知道它们是靠 什么发声的吗 ?
¤笛子是一种最常见的管乐器,你
知道它是靠什么发声的吗?
长笛、箫等吹奏时,__空_气_柱__振动 发声;小提琴、吉他、钢琴等弹 奏时__弦___振动发声。
“风声、……、读书声,……”
各是什么在振动发声?
•听火车的声音
常温时一些物质中的声速(m/s
信)

空气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1.认识声现象(共29张PPT)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1.认识声现象(共29张PPT)

新知探究
二、声的传播
想一想:观察下列情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敲击轨道 进行检查
声音能通过 绷直的线进 行传播
钓鱼时要 安静,怕 将鱼惊跑
液体和固体也能传声
能听到水中 音乐芯片发 出的声音
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作声音的介质
新知探究
二、声的传播
生活中声的传播实例
在太空里没有空气,宇航员 只能靠无线电波相互联系
我们可以看到以笔尖为圆心高低起 伏的波浪,一圈一圈向外扩展、传播。
新知探究
二、声的传播
思考: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声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新知探究
二、声的传播
观察: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可以在空气 中传播,但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
1.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说明了什么? 3.实验中用到了哪些科学研究方法?
讨论交流:声的传播有多快
在终点计时的人先看 到冒烟,后听到枪声。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声的传播需要时间
新知探究 三、声传播的速度
1、声速 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声速。
2、常温(15℃)下几种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名称 空气 水
大理石 钢铁 铝 玻璃
传播速度v/(m/s) 340 1460 3810
新知探究
一、声源
做一做,想一想
活动1:把一条塑料薄膜拉紧,放在嘴边吹, 当发出声音时,嘴唇会感觉薄膜在振动;
活动2:把手放到正在播放歌曲的收音机上, 你的感受是什么?
观察、体验、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新知探究
一、声源
观察 发声体在振动
优美的琴声来自于 青蛙“呱呱”的叫声是
琴弦的
; 由于它的鸣囊在

初中物理声学(共10张PPT)

初中物理声学(共10张PPT)
A.用通信B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例7.在长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
端能听到____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____铸传来铁的,
第二次是由_____传来空的气.管长931m,两次响声
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 显然妈妈的回答解决不了小虎的疑惑,你能帮助他解释吗?
初中物理声学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于__物__体__振__动__产生的 (2)声源 各种振动着的发声物体
固体 液体 气体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___传__声__物__质_ (2)声音在真空中__不__能__传播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3_4_0_m/s
(4)回声:
(1)音调(高) (2)响度(大)
(3)音色(品)
频率 (高) 振幅(大)
声音的品质
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心烦意乱
危害 神经紧张
控制
影响工作和学习
消声
隔声 吸声
例1.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只有气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B.只有液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C.只有固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D.气体、液体、固体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着的声振动碰到障碍物时要 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振动传到耳朵里






例:拍手后0.5s听到对面墙壁反射回来的回 声,人与墙壁间的距离为_______8_5。m
已知:t=1/2×0.5s=0.25s v=340m/s 求s=?
解:s=vt=340m/s×0.25s=85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音调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小实验:拨动钢尺,改变长度, 注意钢尺振动快慢,比较音调高 低。 结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 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频率:表示物体在每 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 简称:赫 符号:Hz
湖北的曾侯乙编钟,世界音乐史上的 空前发现!
播放
曾侯乙编钟
说明:敲打大小不同的钟,发 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不同
第一节
声音特征
情境导入:听,你听到什么? 再听,如何描述你听到的音? 这段音乐中的声音有哪些差别?
声音时大时小(时强时弱), 大小(强弱)有差别; 声音的高低(调子)有差 别; 不同乐器演奏出 的声音不一样; ……
一响度
物理学中,用响度来描述声音的大小 (强弱);即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物体在振动时离原来位置的 最大距离叫振幅。 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例如敲鼓:
响度
声音的强 由振动幅度决定; 响度大:震耳欲聋;响 弱 度小:轻声耳语 幅度越大,响度 越大; 幅度越小,响度 越小
对声音音 质的感觉 不同发声体的材 料、结构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色 就不同 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 的声音的重要特征
色音
课堂练习
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鼓面,发 出声音的不同之处是( C ) 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三.音色
即声音的特色.是由于发声体的材 料、结构不同等方面引起的,发出 的声音音色不同.
小游戏:听声辨人全班同 学闭上眼睛,悄悄叫个同 学发出个声音,让大家猜 是谁.
课堂小结
定义 音调 高低声音 的 决定因素 由振动频定; 频率大,音高; 频率小,音调低 听感表现 音调高:清脆、尖细; 音调低:粗犷、低沉
2.在音乐会上,长笛和二胡演奏同一
首曲子,但仍能明显区别开两者的声 音,主要是由于( D ) A.音调不同 B.振动频率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不同
课堂练习
3.“闻其声而辨其人”,最重要是因为 各人声音的( C ) A.音量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响度不同
than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