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安全感综述

心理安全感综述
心理安全感综述

心理安全感综述

一、心理安全感的内涵

当今工作环境和现实问题日益复杂,提高员工的心理安全感会带来很多积极作用,有帮助员工更好的适应环境等很多实践意义。心理安全感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课题。

学者Schein和Bennis(1965)率先提出关注员工的心理安全感有利于组织变革,他们也是心理安全感的最早研究学者。当前心理安全感的有关研究仍较少,心理安全感的研究涉及到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心理安全感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来界定的,一是团队成员个体心理安全感,二是团队心理安全感,三是组织心理安全感。Kahn(1990)率先提出个体心理安全感的概念,将心理安全感定义为“员工认为在表现和展现自我时,其自我形象、地位和职业生涯不会遭受负面的后果与打击的感知”。Tynan(2005)提出了团队成员的个体层面的心理安全感,他认为心理安全感包含两部分:自我心理安全感和他人心理安全感。自我心理安全感是个体感知到他人对于自身安全的影响;他人心理安全感是个体对他人心理安全的感知,即个体在与他人的交际中感知他人是否安全,当感知安全时,个体就会表现出积极的人际互动。

Edmondson(1999)率先对团队心理安全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她认为团队心理安全感是团队成员对自己在团队内所做的人际风险行为的安全程度的知觉,当感知安全时,团队成员会相信自己的团队不会阻碍真实意见的表达。可见,Edmondson认为团队心理安全是在群体水平的,是团队特征。

Brown和Leigh(1996)首次把心理安全感正式引入到组织层面,将心理安全感作为组织氛围的影响因素之一,将组织心理安全定义为“员工从心理上认为环境是安全和有意义的程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其他一些研究也将心理安全扩展到了组织层面。Markus Baer和Michael(2003)将组织心理安全感形容为“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规范和程序,它指导并支持组织环境内员工之间公开及相互信任的互动”。可见,组织心理安全感被视为一种工作环境,这种环境中能有效降低甚至消除组织中个体风险的感知。

研究表明由于个体间的信念差异,当面对同一环境时,个体的心理安全的感知是不同的,所以本研究将心理安全感视为个体层面的变量来研究企业员工心理安全感。

二、心理安全感的测量

Tynan(2005)编制的心理安全感量表,用来测量团队成员个体层面的心理安全感,该量表由自我心理安全感量表和他人心理安全感量表两个分量表组成。在Tynan的心理安全感量表中,自我心理安全感的项目是基于已有的个体案例的研究;他人心理安全感是Tynan的首创,其项目是用来测量基层员工对于上级心理安全的感知以及基层员工对上级心理安全的关注度。该量表测量员工心理安全的一致性良好,更全面地涵盖了心理安全感的组成成分及内涵维度,量表信效度良好。本研究采用了该量表来对企业员工个体的心理安全感进行测量。

Edmonson(1999)在探究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时,成功的编制开发了团队心理安全感量表,其样题如:如果在团队中犯错,你会经常受到他人反对;与其他成员的合力工作中,我自身的才能得到了较好的认可。

Edmonson(1999)还开发了组织心理安全感问卷,该问卷有7条项目。Markus Baer和Michael(2002)运用该问卷进行了测量,结果证实组织心理安全与信任及责任感有关,且内部一致性很好。Brown(1996)基于组织氛围的视角编制了心理安全氛围量表,来测量组织心理安全氛围,其量表由支持性管理、角色澄清和自由表达三个维度组成。

三、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

中外学者从多方面研究了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特征、人际关系质量、群体活动与结构、领导特征和其他情境因素等等。

(1)个体特征

在已有的研究中,员工心理安全感的个体影响因素较少,有专业地位和自我意识等。但这些个体因素侧重于反映个体的状态特征,较少反映个体的倾向特征。这表明心理安全感可能更多的受到团队和组织特征因素的影响。Nembhard和Edmon-dson(2006)研究了医疗保健行业中个体的专业地位对心理安全感的影响,研究表明个体的专业地位对其心理安全感呈正向影响。另外,个体的自我意识也是影响心理安全感的个体因素之一,如May(2004)研究表明个体的公共自我意识对个体的心理安全感呈负向影响。

(2)人际关系质量

已有的研究发现若个体与同事或上级的人际质量好,其心理安全感的水平也随之增高。Kahn(1990)的研究证实组织中人际间的信任与支持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心理安全感知水平。Carmeli(2009)等的研究结果证实高质量的人际关系通过组织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来促进学习行为。(3)群体活动与结构良好的群体

活动与结构能积极有效的促进团队心理安全感,比如团队目标及设计、团队地位差异、群体动力等。Edmondson(1999)认为当团队目标明晰,团队资源、信息和奖励等方面充足时,团队成员心理安全感会得到有效提升。Roberto(2002)发现若团队地位差异过大,员工的团队心理安全感会显著降低。

(4)领导特征

领导行为对员工的影响决定着员工心理安全感知水平的高低。Kahn(1990)认为当上级支持、开放和包容时,员工个体心理安全感较高。May等(2004)认为支持性的上级能主动建构支持性的组织氛围,而员工的心理安全感知水平也随之提高。

(5)其他情境因素

员工心理安全感还受到组织支持、组织信任和情境的不一致性等情境因素的影响。Edmondson(2004)研究证实组织信任及支持对员工的组织心理安全呈显著正向影响。学者李宁和严进(2007)认为来自于组织方面的信任有助于提升个体心理安全的感知。Lee等(2004)在创新行为的情境成分的研究中发现情境的不一致性对创新行为的作用不一致会降低员工的组织心理安全感。

四、心理安全感的影响结果

在现有的研究中,心理安全感的影响结果主要包括学习行为、进谏行为、创新、工作敬业度和工作绩效等等。

(1)学习行为

心理安全感积极影响着学习行为。Edmondson(1999)认为团队心理安全感显著积极影响着团队学习行为,她认为团队成员心理安全感水平越高,员工就越愿意表达自己对团队的想法,越主动的与其他团队成员知识、信息共享,团队学习行为越更多。

(2)进谏行为

没有心理安全的感知,员工一般对组织的发展谏言献策的可能性不大。心理安全感能有效的改善员工进谏行为。钟建安和段锦云(2005)认为进谏行为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与人际风险,而心理安全能显著提升对团队和组织确定性和人际安全的感知,可见心理安全感是进谏行为的前提条件之一。Dertert和Burris (2007)认为,领导行为主要是通过员工的心理安全感来影响员工进谏行为。(3)创新

参与性安全是创新氛围的必要因素之一。参与性安全的构建很大程度上受员

工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心理安全的员工能很好的展示自我和表现自我,他们更愿意参与企业和组织的决策,更愿意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办法,从而更好的促进创新行为。唐翌(2005)研究发现组织公民行为在团队心理安全感与团队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

(4)工作敬业度

工作敬业度是个体心理安全感的重要影响结果之一。心理安全的个体表现出积极的认知和情绪,他们并不担心自己的工作受到不良的评价,所以他们更倾向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Kahn(1999)的研究发现心理安全感是工作敬业度的心理条件之一。Nembhard(2006)认为员工的心理安全感能有效的促进其参与组织质量的提升。

(5)工作绩效

李宁和严进(2007)认为心理安全感通过两条路径来做用于工作绩效:一是员工学习和创新行为,如有研究证实心理安全可以通过对发现、发明、执行、推广、反思、获取和输出知识等学习能力的影响进而提升工作绩效;二是心理安全感通过作用于工作投入进而提高工作绩效。

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步骤

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步骤 1.认知疏导。心态问题的解决,归结到一点,就是重构人们的认知。不科学、非理性、缺乏合理价值观指导的思维或认知方式,可以说是导致种种不良心态出现的直接原因。思想政治工作应教育和引导人们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引导人们确立和保持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始终保持心理平衡和行为方式的适度性。例如:引导人们学习实事求是、讲究理性的科学思维方式,以理性驾驭情感,矫正情绪化、非理性的思维习惯;引导人们学会用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思维来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使思想积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个人问题要区分内外因,以内因为主、外因为辅,多从自身找原因,努力发挥主体能动性来解决问题;引导人们学会运用基于平等心、利他心的换位思考,矫正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做好沟通,消除误会;引导人们学习运用中庸的方法论原则,防止思想和行为走极端;学会与他人进行合理的比较,不盲目攀比,要认识到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做好自我激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等等。 2.情感疏导。健康的情感是人拥有正常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们行为的动力因素,有助于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培养人们正确的爱憎感情、强烈的自尊心与正确的荣誉感、追求真理和美好前景目标的情感、成熟的义务感与责任感等。例如加强理智驾驭情感的能力锻炼,在受到突然刺激、情绪要发作时能保持镇静,反思情绪的合理性;引导人们做到宽容大度、求同存异,能包容他人的缺点和冒犯;引导人们学会转移注意力,能够在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陷阱时及时转移注意力,始终保持积极、

乐观的心态;引导人们学会自我对话(写日记等)、放松练习、冥想或禅定练习、沟通谈心、调整生活方式、开发自身潜能等方法和技巧,能够在遇到突然刺激时及时有效地疏泄负面情绪、缓解压力。3.社会环境疏导。好的社会环境对国民心态的影响是巨大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不仅获得金牌总数第一,而且在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下,营造出一个宽容和谐的氛围,充分展示出一个大国自信、开放、成熟的国民心态:民众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展现出良好的文明修养;民众支持奥运相关政策,体现出对政府的拥护;人人争当志愿者,体现出奉献精神;热情接待世界各地运动员和宾朋,尽显热情友好的待客之道;对刘翔因伤退赛、郎平执教美国排球队的态度,体现出国民包容淡定的心态。通过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中国的年轻一代变得更加自信。同时,平和宽容的国民心态、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自信高尚的国民精神、追求卓越的生命活力等,也开始逐步走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北京奥运会期间所展现出的健康良好的国民心态充分证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至关重要。 心理疏导是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有效支撑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做好常态下人的心理疏导工作,而且要更加重视做好突发事件中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和一定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产生一定社会后果的重大灾害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与重大社会事件。前者如“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者如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突发事件发生时不仅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恐惧、悲伤、无助、震惊、报复等消极心态,以及家园被毁之忧、丧失亲人之痛、灾害惨烈之状,成为盘踞在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突发事件中的心理疏导在于整合社会目标,及时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引导公众志

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龚光军)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 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的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它的原意是“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2007-06-15 09:46:27) 转载▼ 分类:心理 当人们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内部心理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和稳定的适应性倾向,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形式有十三种:压抑、否认、退行、合理化、反向形成、转移、投射、幻想、补偿、抵消、认同、升华、幽默作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一下,或许会有所启发. 压抑: 这是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人将一些不被自我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者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排除在记忆之外.这种面对不愉快情境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和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的情形不同.被压抑的内容并未消失,它仍然在我们的无意识中,遇到机会仍会逸出,如触景生情.而且在无意识中活动,影响我们的行为. 压抑虽然能暂时减轻焦虑和获得安全感,但若内心蕴藏着被压抑的内容过多,超过意志的控制力和耐受性时,有可能会发生心理障碍. 否认: 不是把痛苦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认"(拒绝面对现实),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这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御机制,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孩子闯了祸,把眼睛蒙起来,像沙漠中的鸵鸟,敌人追赶在眼前时,无法面对,就把头埋在沙堆中,当作没这回事一样,就是一种否认的表现.或患了绝症、事业失败,常会本能地否认. 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否认和错觉(对现象错误的信念),可以缓冲突然来临的打击,避免精神崩溃,维持一时心理平衡. 退行: 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用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比如知道丈夫有外遇,每当丈夫外出,妻子就坐在地上大哭大叫,一直到丈夫答应不外出为止.成人的偶然"倒退"会给生活增添情趣.但如果常常退化,利用自己的退行行为来争取别人的同情与照顾,用以避免面对现实的问题与痛苦,就不仅是一种现象而是病态了. 合理化: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俗称"找辙".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总的来说就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予开脱("合理"的辩解),自园其说. 一般合理化可分为"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和推委三种形式.“酸葡萄”心理和“推委”不多说了。“甜柠檬”心理,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所做成或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面对不如意时,努力去强调事情美好的一面,以减少内心

确定感、安全感、控制感——人的安全需要的三个层次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1968)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论证了人类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对指导人类自身行为的重要意义和对不同环境下人格成长发展的心理意义。他认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列成阶梯式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它们与生俱来,并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水平,成为个体行为的动力。其中对于安全需要(safety need),Maslow说道:“几乎一切都不如安全需要重要,甚至有时包括生理需要[1]。”由此可见安全需要的重要性。 沈学武等(1998)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和马斯洛的五种基本需要学说,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为四大类:生存需要、人际交往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自我实现及成功需要,而将与个人的自身体验有直接相关的安全需要单独提出来,作为追求这四种基本需要和确保其顺利实现的总变量[2]。根据M aslow的描述,安全需要是指人们“对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的需要,对体制、秩序、法律、界限的需要,对于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1]。”由此可见安全需要的复杂性。基于此,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对人的安全需要进行经验描述和理论建构,将安全需要划分成三个层次,即确定感、安全感和控制感,下面分别对各层次进行分析论述。 1.确定感 有关确定感(certainty)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经济学领域和医学领域,心理学领域关于不确定感的研究还不多见,大多是在心理咨询方面,并且是在安全感或安全需要的名义下进行的。而在其它领域,对确定感进行研究时大都是冠以不确定感的名称。 不确定感(uncertainty)最早由Budner于1962年提出,认为不确定感是个人对一件事情无法给予恰当地分类或组织时所产生的一种认知[3]。1988年M ishel提出了“疾病不确定感理论”[4],主要用来解释当疾病引起相关刺激时,个人会对 确定感、安全感、控制感—— —人的安全 需要的三个层次 于世刚 摘要:文章对人的安全需要进行经验描述和理论建构,认为人的安全需要可以分为确定感、安全感和控制感三个层面。在不安全状态下,人的安全需要是对不确定因素的寻求,表现为不确定 感和确定感。在安全状态下,人的安全需要是对确定因素的寻求,表现出确定感和控制感。 并指出人的安全需要的满足需在三个层面上依次得到满足,才能使个体获得身心健康。 关键词:安全需要确定感不确定感安全感控制感 作者简介:于世刚,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格与心理过程。 3

心理重点

《体育心理学》参考复习题 一、概念题(5×2分=10分) 1. 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 2. 体育参与的诱因:指激起体育参与行为的外部原因。 3. 追求成功的动机:取向某种成就活动、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已达到成功或完美的境地的动机。 4. 成就需要的公式:成就需要=追求成功的动机?害怕失败的动机。 5. 害怕失败的动机:害怕挑战、避免或迟疑加入一种成就情境的动机。 6. 习得性无能: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任务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7. 目标定向:指一人能否积极参加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倾向。 8. 归因:是人们对于已经发生食物结果的原因解释。 9.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 10.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 11. 体育价值:是人们认识到的体育活动对人的意义。 12. 体育习惯:是特定的情境刺激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经联系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 13. 运动表象:是指在运动感觉、运动知觉的基础上,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 14. 集中练习:让练习者在学习期间不休息而反复练习的方法。 15. 间时练习:在各次练习之间安排一定的间隔时间的练习方法。 16. 整体练习:是指完整地、集中统一学习某种技能。 17. 局部练习:是把运动技能分解为各个分动作,分别进行练习的方法。 18. 顺向迁移:先前学习的技能影响后来学习技能的现象。 19. 逆向迁移:后继的运动技能学习对先前运动技能学的发生的某种影响。 20. 正迁移:凡是起到促进作用的迁移。 21. 负迁移:凡是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迁移。 22. 运动技能的迁移:一种运动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 23. 两侧性迁移:指身体一侧器官向另一侧器官的迁移。 24. 运动向运动的迁移:就是从一个运动技术学习向另一个运动技术学习的迁移。 25. 心理技能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训练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 26. 具体的目标:明确、具体、可进行数量分析的目标。

(完整版)小学生心理疏导及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

小学生心理疏导及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 2014-12-04 菲立思英语小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就从家中的“中心”地位变成学生群体中的普通一员。在与老师和同学的接触中形成了人际关系,在形成过程中,一些自我意识和对他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结合自己多年在小学担任保育工作所接小学生从家里到学校,接触的人会大幅度增加,特别是老师和同学,在教授知识和相互协作中,会因魅力出众而倍受小学生的关注。一般以为,小学生只有在11-12岁以后才有真正的逻辑思维,固然这一观点夸大了小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但至少说明在缺乏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了生理发展的制约,小学生对老师或有特长的同学较轻易产生敬佩与模仿,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幼稚,脑发育的不完善,缺乏足够的教育时间,对事物的价值观尚未形成系统,爱憎观不能完全达到社会要求,因此,这种敬佩与模仿会变成盲目崇拜。实践也证实,很多教唆犯正是利用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教唆青少年犯罪。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建立和发展良好辅导关系的方法、观察和反映的方法、影响的方法。(一)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良好的关系是辅导成功的一半。”辅导员应尽快让来访者建立对自己的信任和接纳,使随后的辅导工作能

够在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的心理氛围中顺利完成,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导关系本身的治疗功能。1.初步建立关系一般来说,学生鼓起勇气站在辅导老师面前时,总是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紧张、担忧和疑虑的,这时候,辅导老师的态度是否热情,语气是否温和,表情是否关切,是能否迅速化解学生的紧张,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所在。辅导员可以先和来访学生握手,亲切地叫其名字,给予热情的问候和简单的寒暄,然后再询问其来访目的。在会谈过程中,不妨将保密性原则、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自然地告诉学生,打消他的顾虑。另外,辅导室里温馨宁静的环境布置,辅导员自然放松的坐姿,也都能使来访者产生安全感。 2.深入关系的建立研究表面,影响辅导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在于辅导者对来访者的态度特质,以及这些态度特质是否得到合适的表达。辅导员主要透过个人中心疗法中的平等、同感理解、真诚关怀和无条件接纳等态度及其具体的表达技术与来访者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1)平等。保持态度的态度是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的基础,也是充分表达其他态度的前提条件。保持平等的态度要求辅导老师不以专家、老师、长者自居,能意识到咨访双方都有接受和拒绝、反驳和批评、选择和放弃的权利和自由,以自己的平等心态和平等意识让来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人格独立和表达自由,达到平等、轻松、无门槛的沟通。(2)真

积极心理学文献综述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国外研究现状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2001年4位获John Templeton 积极心理学奖的心理学家中的前3位(Jonathan Haidt;Laura A King;Mc Cullough)都是因他们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的研究而获奖。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方面,在积极情绪对生理健康影响方面,Hillson和Marie (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而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 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在保持生理健康上也有很大的意义。Salovey 和同事也讨论了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George Vaillant(2000)认为:没有人能够在一生中都没有痛苦,都体验快乐,但积极的心理适应会渗透于整个人生。这些研究者都认为,促进心理健康是心理

8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①否认是指一种拒绝承认现实的某些方面,借以减轻焦虑和痛苦的心理防御机制。②潜抑指一个人能被社会或自己意识所接受的欲望、情感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而使内心保持“纯洁”、“安宁”。 ③投射指一个人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他人,或者将自己内心那些不能为社会规范或自我良心所接受的感觉、欲望、意念等放到别人身上,以掩饰自己,逃避或减轻内心的焦虑与痛苦。④反向作用指一个人表现与自己的欲望、动机、观念等截然相反的矫枉过正式的态度和行为,以减少焦虑,维护安宁。⑤转移指一个人把对某一对象的欲望、情感或行为意向不自觉地转向其他对象上去,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⑥抵消指一个人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弥补内心的愧疚。⑦合理化指一个人给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寻找能为自我和社会认可的理由的做法。 ⑧升华指一个人将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导向人们所接受、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上面来。建立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人在其心理活动中,需要与欲望是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或多或少地会遇到挫折或动机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和不安。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或采用积极的态度和方法面对现实的矛盾,设法求得解决;或采取消极的态度和方法,企图回避矛盾以摆脱困境。郑毅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健康的、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利他替代性而建设性的为他人服务而自己也从中得到满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

赢’——把别人的欲望和自己的欲望和谐地统一起来,在满足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满足。幽默就是运用智慧因势利导,通过幽默的方式弱化和消解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既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意图,又不至于引起别人和自己的尴尬和困窘。调节它不同于压抑,它不是否定人的欲望和自主状态。它是当意识中出现想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冲动时,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暂且压制这种冲动,延迟行动。预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未雨绸缪。为预感中将要出现的不舒服感预先做出切合实际的计划,为到时化解问题打下伏笔或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升华通过一种合理的手段间接地减弱表现本能,既没有不良后果又不会明显丧失乐趣。同时,将坏事变好事,使挫折成为动力,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如果细心观察就会注意到,我们周围的一些成功人士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好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解决他们面对的心理矛盾。古人讲:见贤思齐。我们为什么不引为借鉴、援为己用,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成功。(2 005年7月28日《财富健康》播出。文:周军)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精品文档交流 2

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综述

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综述 Nyt 引言 一直以来,学界一般认为解离症状是童年时期所受创伤引发的,但现在学界对创伤诱发解离症状的具体机制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深入性。部分研究者认为解离症状主要可能由童年期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而造成的婴儿对创伤的易受伤性、不安全型依恋关系直接对婴儿造成的创伤所造成的。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讨论依恋关系(尤其是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来探讨依恋关系是怎么通过影响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引发婴儿,甚至母亲自身的解离症状,从而讨论治疗解离症状的方法。 一、依恋关系诱发解离症状的理论与原因 1.依恋关系对青少年解离症状诱发的影响 在2004年的时候,GIOVANNI LIOTTI发表的综述整理了创伤、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三者的关系(Liotti, 2004),见图1。他认为,在童年时期遭受过创伤的,被AAI访谈被判定为与照养者有着unresolved型依恋关系的双亲容易与他们的孩子形成未组织型的依恋关系。当孩子向双亲发出依恋要求的时候,容易激发双亲的unresolved的记忆,这样双亲会因为当前他们回应婴儿依恋要求的照顾模式与unresolved记忆诱发的恐惧的情绪产生矛盾而出现一会儿回应婴儿要求的一会儿回避甚至惩罚婴儿依恋要求的行为,这样双亲在婴儿面前就会成为一个既是惩罚者又是拯救者的形象。如此下来,婴儿就会对双亲产生既依赖又愤怒的情绪,难以确定他的依恋要求与行为是否正确,也难以确定自己在双亲中的自我形象,从而难以将婴儿时期记忆整合到一个完整的自我中并形成一个相对正常的内在工作模式,从而为它们的解离症状埋下了诱发的因子。如此一来婴儿成长过程中就会形成一个既强大(因为不想依赖父母)又脆弱(因为需要依恋关系)的矛盾两极的自我,为了减轻这种自我的矛盾,婴儿会产生一些防御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把强大的自我与脆弱的自我解离开来,这样婴儿就容易产生有解离经验或者是情感异常,一旦这种婴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其他危险的因子,就非常容易遭

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综述 21世纪初,西方心理学涌现出了一个重要的新的理论——积极心理学。它的简明定义就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1]。积极心理学起源于MihalyCsikszentmihalyi 和 Martin Seligman 1997 年冬天的一次谈话,并迅速成为推动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都有了一种积极倾向。这种积极倾向甚至不限于心理学内部,而是已迅速扩张到了教育、公共健康、社会和人类服务、经济、政治科学、神经科学、领导学、管理学和组织科学等其它学科。积极心理学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面临众多批评和挑战。 Christopher和Hickinbottom认为积极心理学家们关于“好的生活”的观念(个人的满足就是好的)是由主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自我概念衍生而来。这种观念导致积极心理学家在调查研究中忽视了潜藏的文化和道德假设,并曲解了不同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观,没能批判性地反思其研究工作。Christopher和Hickinbottom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调查研究方式来克服这些缺陷。Becker和Marecek回顾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和19世纪末流行的心理治疗和20世纪的心理卫生保健运动的比较。他们主张积极心理学应该持一种超越孤立个人、涉及社会环境全貌的观点;积极心理学应该重视社会约定和人的能动性;积极心理学应该对“快乐”、“美德”和“力量”做出更细致的定义,应该构建更具有社会性的“人类繁荣”理论。他们最后建议积极心理学努力发展其应用价值[2]。Power认为性格是积极心理学在理解和发展“人类繁荣”的研究中的核心。尽管积极心理学重视性格,并广泛地参照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但是它的美德理论仍发展滞后。Power阐述了理解繁荣的美德伦理的三个主要方面:善、性格整体性和性格类型,认为积极心理学家并没有提出“善”的实质性概念。因为美德是一种持久的追求某种“善”时所必需的人格特质,所以“善”的实质性概念,在研究人类美德时是非常必要的。积极心理学家只是用一种不完整的方式来呈现美德,关注少数的“力量项目”,而美德伦理学研究者则通常强调性格的整体性和全方位的美德的发展。由于积极心理学家们没有承认美德的性格和性格的四种类型,所以他们经常把节制的性格曲解为是美德的。最后,积极心理学家们在关于善的生活的描述,并没有很好地把美德的和邪恶的性格类型区分开来Kristjdnsson认为,积极心理学遭受:内部分歧,如积极心理学家们对快乐是什么的分歧;概念模糊性,比如是否存在非道德的快乐;矛盾性,比如自我实在论和反自我实在论的矛盾,还有积极心理学存在一个重要的误解,即假设凡是通过总体评估判断后,就能够获得一种规定Sundararajan通过对比较塞里格曼和孔子关于好的生活的设想,批判了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原则所带来的弊端:科学和生活的割裂、道德价值标准(美好生活的标准)取决于科学验证(也就是科学价值)[3]。Sundararajan还通过对比中国佛教的“体味”和“空”的概念,认为积极心理学关于“好的生活”的模型缺少的价值维度[4]。Sundararajan认为,要弥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所带来的弊端,需要重新确立价值维度,而价值维度的确立,又通过道德地图的描绘。这就需要积极心理学更多地借鉴和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Miller认为积极心理学基于一整套谬误的主张:循环论证、同义重复、定义不明、不合理概括等。积极心理学仅仅只是把心理健康和一种高兴的、友好的、目标驱动的、追求卓越的和外向的人格类型相关联,而不是探究积极态度如何促进成就、成功、幸福和快乐Richardson和Guignon认为积极心理学所暴露出的诸多缺点源于它草率地认为主流心理科学太“消极”了。Richardson和Guignon考察了积极心理学的哲学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事例分析 1、压抑 事例:儿子车祸死了,当妈妈的很痛苦,这痛楚太难以承受,于是自我起作用,把关于儿子的记忆压抑到了潜意识。但因为不是真的遗忘了而只是埋在了潜意识里,所以每年到了二月她还是莫名抑郁。原因就是她儿子那年是二月出车祸的。 含义:就是把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以及个人无法接受的欲望和冲动压入潜意识中,使之遗忘。通过压抑,使自我至少暂时避免了面对本我和超我、本我和外部现实之间的矛盾,从何保护了自我。 分析:妈妈把失去孩子的痛楚压抑在潜意识里,减少她暂时的痛苦,但并不是真的遗忘,所以她还在每年2月的时候抑郁,要想摆脱这种抑郁,需要解开心结。 2、投射 事例:妻子内心充满愤怒,她可能把愤怒投射到丈夫身上,声称丈夫对她有敌意。 含义:有些本我欲望或冲动为超我不容,个体便把自己的这些东西加在一个外人身上,断定是别人而不是自己有这些动机或欲望。 分析:妻子自己的愤怒无法排解,便怪罪到丈夫身上,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3、置换 事例:替罪羊现象(上司—丈夫—妻子—孩子—小狗)

含义:是用一种精神宣泄替代另一种精神宣泄。它是自我以一种可获得的对象替代另一种不可获得的对象,或者以不致引起焦虑的对象或行为替代会引起焦虑的对象或行为。 分析:上司、丈夫、妻子、孩子都通过把自己所受的气发泄到比自己弱小的人身上,来排解自己的苦闷。 4、否认 事例:“掩耳盗铃” “鸵鸟政策” 一个通过努力而考试失败的人,可能忽视失败的消极含义和后果,而认为自己在考试的准备中学到了知识。 含义: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拒绝承认有关其个人痛苦事实的存在。短期临时性的使用会使自己在重大挫折面前得到暂时的逃避,过度使用会形成偏执型倾向。 分析:以上事例都是拒绝既存事实,逃避现实,减少失落的感觉。5、合理化 事例:“酸葡萄效应” “甜柠檬心理” 鲁迅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 含义:某个行为或观念已经发生,而导致这个行为或观念的真实动机、欲望又是不能为意识所承认、所接受的,于是就找一个看似合正当的理由解释之,以免除焦虑。 分析:说葡萄酸,说柠檬甜,以及阿Q的“精神胜利法”都是为了

心理安全感综述

心理安全感综述 一、心理安全感的内涵 当今工作环境和现实问题日益复杂,提高员工的心理安全感会带来很多积极作用,有帮助员工更好的适应环境等很多实践意义。心理安全感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课题。 学者Schein和Bennis(1965)率先提出关注员工的心理安全感有利于组织变革,他们也是心理安全感的最早研究学者。当前心理安全感的有关研究仍较少,心理安全感的研究涉及到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心理安全感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来界定的,一是团队成员个体心理安全感,二是团队心理安全感,三是组织心理安全感。Kahn(1990)率先提出个体心理安全感的概念,将心理安全感定义为“员工认为在表现和展现自我时,其自我形象、地位和职业生涯不会遭受负面的后果与打击的感知”。Tynan(2005)提出了团队成员的个体层面的心理安全感,他认为心理安全感包含两部分:自我心理安全感和他人心理安全感。自我心理安全感是个体感知到他人对于自身安全的影响;他人心理安全感是个体对他人心理安全的感知,即个体在与他人的交际中感知他人是否安全,当感知安全时,个体就会表现出积极的人际互动。 Edmondson(1999)率先对团队心理安全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她认为团队心理安全感是团队成员对自己在团 GAGGAGAGGAFFFFAFAF

队内所做的人际风险行为的安全程度的知觉,当感知安全时,团队成员会相信自己的团队不会阻碍真实意见的表达。可见,Edmondson认为团队心理安全是在群体水平的,是团队特征。 Brown和Leigh(1996)首次把心理安全感正式引入到组织层面,将心理安全感作为组织氛围的影响因素之一,将组织心理安全定义为“员工从心理上认为环境是安全和有意义的程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其他一些研究也将心理安全扩展到了组织层面。Markus Baer和Michael(2003)将组织心理安全感形容为“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规范和程序,它指导并支持组织环境内员工之间公开及相互信任的互动”。可见,组织心理安全感被视为一种工作环境,这种环境中能有效降低甚至消除组织中个体风险的感知。 研究表明由于个体间的信念差异,当面对同一环境时,个体的心理安全的感知是不同的,所以本研究将心理安全感视为个体层面的变量来研究企业员工心理安全感。 二、心理安全感的测量 GAGGAGAGGAFFFFAFAF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2012010331 祁琪 一.焦虑 1、前言 焦虑是由D.Epstein和C.D.Spielberger提出的理论。罗洛.梅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剧烈变迁的时代,旧的生活观、伦理观、价值观逐渐崩溃,人们的独立性丧失了,对自我产生了一种陌生感,因而增加了人们的焦虑。他认为只要主观上认为某个价值受到威胁,人就足以产生焦虑的体验。爱普斯坦的理论建立在对伞兵的研究上,他发现焦虑是在知觉到极度危险后所产生的无方向的唤醒状态。他把这种状态描绘为极端有害的,并往往导致直接的动机(恐惧),以致造成行动的可能性。这是一种适应性的作用,当情境(威胁)恶化时,直接行动的可能性就会提高。斯皮尔伯格详细论证、完善了由卡特尔(R.BCattell)提出的状态和特征焦虑的概念,把焦虑分为特征性焦虑和状态性焦虑,其理论不仅可以对焦虑作定性研究,而且可作定量探讨,从而结束了仅在理论上定性研究焦虑的历史,开拓了焦虑研究的新领域。 历史上存在过很多种关于焦虑的分类[1]。根据弗洛伊德的研究,焦虑产生于过分的、使自我无法控制的刺激。并将其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这是从焦虑产生的根源出发的。这其中现实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焦虑产生由客观上对自尊的威胁引起,无论这种威胁是外界的危险还是内部的道德与自我行为之间的冲突。我们将这种由现实存在的威胁而引起的焦虑成为正常焦虑。而神经性焦虑则是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而产生的异常焦虑。 因此,从焦虑的性质上看,我们也可以将其分成正常焦虑和过敏性焦虑[2]。但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正常焦虑的“正常”指的是焦虑的性质,并不是指焦虑的程度,即适当水平的焦虑,它同样可能出现过高或过低的不同水平,这取决于客观情境对自尊心的威胁程度。而过敏性焦虑则是遭到严重伤害的自尊心本身引起的。 2、焦虑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现状 在心理学领域,各个学派从各自立场出发对焦虑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3]。 2.1雅各布森的焦虑理论 雅各布森是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她将本我、自我、超我这一心理结构视为一个能量系统,所有的心理现象都可以用能量的变化来说明。而情绪就是一种能量的释放,这种释放会伴随特定的体验,焦虑也是其中一种能量释放现象。雅各布森认为:无论选择性释放途径可得与否,自我都必须使多余的能量得到释放,使紧张水平回落到适中状态。因此,如果多余的能量是通过选择性途径释放的,则个体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如果多余的能量是通过非选择性途径释放出去的,则个体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焦虑便是其中之一。 由此可见,情绪的性质取决于选择性释放途径能否得到,而选择性途径又取决于自我的机能,因此自我是焦虑发展的根源。在雅各布森看来,焦虑是一种结构现象,它是由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张力所引起的,即当自我被迫通过非选择性的释放途径释放多余能量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焦虑又起到信号的功能,它促进自我发展更多的释放途径,以

心理疏导六大方法

心理疏导六大方法 方法之一:认知纠正.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心理疏导作为心理学术语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最近,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的频发,以及一些地方的群体性事件,更是说明党员干部掌握应用心理疏导方法在做好群众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通过实例了解群众不同类型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掌握相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技巧和方法,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个案:小李是单位的技术骨干,业务精湛,但性格有点要强,并且喜欢吹毛求疵。今年单位实行人事制度改革,竞聘上岗。小李原本在技术科当干事,但是他想利用这次机会转到行政科工作。于是他填报了行政科的岗位申请,但同事们对此事却颇有议论,认为他不适合干行政工作。技术科的张科长也想让小李留在原岗位继续发挥他的技术优势,但小李却认为张科长是在牵制他,不让他有更好的发展,并与张科长发生了争执。 于是,张科长请出行政科的廖科长帮忙做做小李的思想工作。第二天,廖科长把小李叫到办公室,先让小李说说行政科都干些什么工作,再让小李说说干这些工作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性格。等小李说完之后,廖科长接着又让小李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干行政工作,然后对小李的性格特点与能力状况进行了中肯的分析,并为小李指明了他当前的技术优势及发展潜力。小李在听了廖科长的分析之后,怀感激,并决定继续留在技术科好好工作。最后,廖科长告诉小李,技术科的张科长一直都非常赏识他,小李误会了张科长的一片好意。小李听后,十分惭愧,决定向张科长道歉。 分析:此例中,小李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不能根据"扬长避短"的原则来定位自己的发展需要与岗位选择。二是错误地理解他人的信息和动机,不能冷静地分析和处理问题。而廖科长帮助小李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技术优势与性格局限,并指明两种选择的不同前景,帮助小李进行认知矫正,从而消解了他的心理冲突与困惑,同时也借机消解了小李对张科长的误解。 以上案例,是典型的"歪曲认知",它常常表现为自我中心、绝对化、过度概括等形式。"歪曲认知"会导致自我认知障碍(如自负、自卑、自暴自弃)、交往障碍(如刻板、吹毛求疵、猜忌、封闭)、情绪障碍(如暴躁、焦虑、恐惧)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例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应该很好地对待我",等等。 2.绝对化:往往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极端二维结构,没有中间状态,因而极易陷入情绪的困扰之中。 3.过度概括: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不合理思维方式,是指由一个偶 然事例而得出一种极端信念并将之不适当地应用于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境中. 一方面表现为对自身的不合理评价,另一方面则是表现为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别人稍有过失就认为其一无是处,从而一味地责备他人,乃至产生愤怒、敌意等情绪。 方法二:积极消退 个案:红光电机厂的员工张某富有侵略性且爱动粗,常常因为-点小事就作出过度反应,厂里面的吵架争执事件往往都有他的份。这天,他又与别人发生了争斗,于是厂长把他叫到办公室此时张某-脸愤怒,但是厂长没有去寻找他与别人发生争斗的原因,也没有去责备他这种不良行为,相反地,厂长关切而耐心地说从你的表情可以看出,你现在非常愤怒和生气能不能和我谈-下,什么事情使你如此生气呢? 张某本以为厂长会批评他,但是昕厂长这么-说,他感到非常惊讶,情绪也缓和了下来,在与厂长进行了一番畅快的交谈之后,事情就过去了 分析:厂长没有关注张某的具体不良行为,而是把注意力故意转移到另外的方面。事实上,如果厂长对张某的 这个"争斗"行为进一步关注和强化的话,就会再一次激发张某的情绪反应,甚至可能会把这种情绪转移到厂长自己 身上,造成新一轮冲突。厂长已经认识到,张某这种争斗行为主要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因此不能对争斗行 为本身加以关注与强化,否则就会正中张某下怀,从而引发更多的不当行为和冲突。反之,简单的一句话,让张某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 0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和幸福。积极心理学中那些体现人文关怀和代表时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对中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回应时代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个体性功能,提倡积极人性论,加入更多有关希望、快乐和幸福的元素,并根据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希望;快乐;幸福 一引言 谢尔顿 ( K e n n o n M · S h e l d o n ) 和劳拉金 ( L a u r aK i n g ) 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积极心理学( p o s i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y ) 告诉人们幸福是有规律可寻的。积极、希望、快乐、幸福这些美好概念的出现,鲜明地反映了这门学科的主题——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和幸福。这些概念紧密相连,积极是幸福的基础,希望和快乐是幸福的要素,幸福是人生的目的。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人手,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寻找幸福的真谛。它的建立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心理学由此

从传统研究生命中最不幸的事件。 变化到研究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成为一门使人幸福的科学。笔者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出发,提出积极心理学对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实践的一些启示。 二积极心理学基本思想 积极心理学运动始于 2 O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该学科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致力于帮助普通人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 ( 包括心理问题 ) 作出新的解读。积极心理学对当代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作出了重要的修正和平衡,同时也对如何改善外在环境以促进人的积极心理形成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 )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背景。心理学主要面临项任务: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掘并培养天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医治自己身体和心灵创伤的需要,心理学演变成了一种“矫治”或“修补”式的“类医学”,“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么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能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 J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基曼( M a r t i n E · P· S e l i g m a n ) ,在他的倡导下全世界由此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在 2 0 0 4 年出版的

精神分析学派101种心理防御机制

101种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指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如压抑、压制、否认、投射、转移、文饰、解除、自居、补偿作用等。 自我防御的特征: 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例如,某工人在车间受到组长批评,于是说:“我才不在乎呢!”随后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废品以消心中之愤,就是合理化与迁怒的双重作用。 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的先后顺序 一、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二、肛欲期:1.5—5岁

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 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 a)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b)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脏的现实并不是真的!” c)幻想中的否认:坚守不正确的信念,所以不愿意看到现实。 d)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让自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 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 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给与非人类。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担忧。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觉。 12、抵消与仪式:你做着违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作为弥补你又在另外的象征形式上惩罚自己。 13、隔离(情感):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14、外化:你认为“社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到内疚。 15、转向自身:你对某个人生气,转而攻击或者杀掉自己。 16、消极主义:你拒绝合作,并且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 17、小团体化(compartmentalization):你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18、敌意的攻击:你进入争斗以隐藏不愉快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