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程安排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程安排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程安排

大同市矿区中医医院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程安排

备注:1、具体上课时间安排:上午:8﹕15-9﹕00;9﹕15-10﹕00;10﹕15-11﹕00;11﹕15-12﹕00。

下午:14﹕15-15﹕00;15﹕15-16﹕00;16﹕15-17﹕00;17﹕15-18﹕00。

2、周五考试

3、

关于开展2018年度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的计划

关于开展2018年度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班的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室的建设,促进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特制定本计划。 一、主办与承办单位 本次培训由泸溪县卫生计生局主办,泸溪县民族中医院承办。 二、培训目标 1、通过举办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有效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城镇卫生院、农村及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 2、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3、提高医生利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防病治病的能力,为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4、为我县健康扶贫工作贡献应有力量。 三、培训对象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含公卫专干、妇幼专干)。 四、培训内容 此次培训班将以讲座、中医特色治疗技术现场演示等形式展示。并邀请了湘西州民族中医院副院长王小军(副主任医师)等专家对中

医特色诊疗技术进行授课及演示。(具体授课内容见附表) 五、培训地点 泸溪县民族中医院六楼大会议室 六、培训时间 2018年11月16日至18日共三天,2018年11月16日上午报到,下午14:30开始培训。报到地点:泸溪县民族中医院医务科。 七、考核与发证 培训结束后进行结业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发放二类学分10分。八、食宿安排 食宿由泸溪县民族中医院统一安排。住宿:辛女宾馆。早餐自理; 中餐:12:00;晚餐:17:30;就餐地点:茂华大酒店 九、组织管理 1、由泸溪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做好中医适宜技术培训项目的宣传、培训学员的组织及培训的监督、检查工作。 2、由泸溪县民族中医院具体负责培训实施工作,包括学员报到、整理培训教学、学员管理及考试考核。 3、为做好此次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特成立了以金泽院长为组长的管理小组,具体成员如下:李美云、郑兴国、杨丽。

2016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临清市中医院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聊城市卫计委印发的《2016年全市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聊卫中[2016]6号)及临卫发[2016]49号要求,为了推进我院市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我院受临清市卫计局委托,精心安排部署、组织实施了临清市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是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管理,特成立了以卫计委领导为督导,院长为组长,业务院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为成员的临清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领导小组,并明确了职能、职责和任务。 二是科学制定项目推广实施方案。我院印发了《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计划》等实施文件,确保项目实施有序、有效推进。 三是实施项目推广全面培训,确保推广工作有序推进。根据我市培训要求,培训教材统一选用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编写的《基层中医适宜技术100法》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护理人员中医适宜技术使用手册》。把在我院培训的277名基层医生分为4批次进行,首先对我市乡镇医疗机构的52名中医及中医爱好者进行了培训,培训推广适宜技术项目10项以上,随后3批次对225名村卫生所人员进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培训不少于8项的适宜技术。根据实际培训内容主要有选择性地增加了一些火罐、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

术。培训期间严格实行签到考勤制度,培训结束后,统一命题,对参培人员进行了考试、考核。截至目前,通过培训使我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达到95%以上。 二、困难问题 一是项目培训教学的教材、资料组织不够,尤其是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资料用具不多,尽管我们组织制作了部分中医药适宜技术基础、中医药传统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课件,但由于条件限制还是显得很不够完美。 二是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员欠缺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是培训的多,学员学完了以后能否很好的开展,并应运于临床这还是个未知数。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对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独特效果和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主动选择中医药技术服务从而不断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效果。 临清市中医院 二0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中医适宜技术主要检查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主要考核检查内容 1. 参训率(100%)。主要查医院中医科职工、卫生院职工和乡村医生、个体中医诊所人员对培训内容的知晓情况(卫生院职工和乡村医生、个体中医诊所医生还必须具备培训结业证书)。 2. 使用率(100%)。主要查医务人员本人是否于平时运用。 3. 知晓率(90%以上)。重在医务人员和患者、群众。①培训情况;②正确操作情况;③宣传情况;④资料情况;⑤督导情况。 4. 群众满意度(90%以上)。重在现场患者、周边群众。 5. 现场操作考核合格(100%)。①能说出正确的基本操作规范;②能正确实施现场操作(现场演示);③抽考培训过的基础理论(如名称概念、基本法则、注意事项等);④核查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处方。其比例要达到抽查中西医处方总量的40%以上;处方分别按西医、中医分类按月装订管理(特别说明中医处方的制作方法);⑤是否具有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设备和基础设施及其完好情况。 6. 考察相关资料。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培训资料(第二册); ②卫生院和授课老师自制培训资料(含重庆市卫生局推广手册的筛选培训内容);③个人培训学习笔记本;④本人参加培训的结业证书(由各协助培训任务的卫生院负责制作并加盖公章);⑤各种宣传资料;⑥卫生院关于培训和督促管理的各种文件资料;⑦能够获取的相关影像资料。 做到①人人知晓,应知应会;②医院中医科和卫生院、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含中西医结合)人员不得少于掌握和运用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③村卫生室、个体中医诊所不得少于掌握4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④中医适宜技术运用处方、中药饮片处方和中成药处方的数量不得少于随机抽查的处方总量的40%;⑤医院中医科和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个体中医诊所等都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医疗业务服务工作。 - 2 -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泰顺县中医院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我县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项目建设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目标 通过项目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向基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3年内,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广覆盖面达到100%,村卫生室推广覆盖面达到70%以上;向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类3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以上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以上技术,并及时做好技术应用效果评价及反馈总结工作;同时为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1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骨干。 二、培训范围及要求 1、培训范围 泰顺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专业技术人员。

2、培训要求 为本基地培养10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每人掌握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开展10类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骨干1名,每人掌握不少于4类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培训内容 1、建立推广培训师资队伍及专家组 师资队伍由本院医护人员及参加了省市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学习班的成员组成。并以师资队伍主要成员组成专家指导组。 成员:林军祥、吴立友、林碎康、季海疆、柳世海、许年彬、周春玲、周密、刘琼、蓝秀娟、齐丽花、刘月霞 专家指导组:吴立友、林碎康、季海疆 2、培训教材 按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要求使用《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浙江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手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社区中医实用技术》。 3、培训内容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泰顺基地合同选定的10类47项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的工作计划

中医适宜技术的工作计划 篇一:中医适宜技术的工作计划为了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创建省级和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有关文件精神,我们认真对照《安徽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标准》相关要求,对我们在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和推广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查,制定整改措施,本着发掘自身优势,努力使优势达到有效发挥和提高;找出问题所在,不足要进行改进和完善的原则,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计划 1、积极建立和健全中医药队伍,完善中医相关科室设置和基本设备的配备,为进一步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和推广适宜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中心现有中医药人员9人,其中副主任中医师2人,主治中医师3人,引进中医人才(中医学院应届毕业生)1人,主管中药剂师1人,推拿针灸专业人员有待引进和加强。 2、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和应用的力度,我们要根据中心实际技术力量和社区对中医药的需求制定适宜技术项目和具体推广办法,扩大应用面,提高受益面,在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和疑难杂症疗效差方面作出积极的贡献。 我中心已具备一定的中医技术力量和病员基础,但是基本

上集中在解决专科疾病和疑难杂症方面,而相关中医康复科室没有集中设置,未形成浓厚中医康复氛围,更没有深入社区开展经常性、持续性的中医康复活动,尤其是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不多不规范,相关的健康教育跟不上,此外由于居民认知度不高,参与的积极性不大,结果没有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养生保健方面的积极作用。目前工作与政府的要求,居民的希望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工作要注意和加强改进的重点。 3、我们要积极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提高工作, 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实用,需要及时改进和总结,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同时我们要借助社区卫生培训基地有利平台,以及我们在构建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和理论体系方面具有的领先优势,认真做好对全科医生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使用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为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实施方案 1、根据《建设标准》的要求和中心的实际情况,高标准,严要求,克服困难,努力使中医药人员数量、科室设置、开展适宜技术项目和疗效评估方面达标。 2、为了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要根据社区居民实际健康需求和中心自身中医药特色,制定可行性工作计划和实施项目如我中心在“痛点注射治疗颈椎病、腰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规范化培训--操作考核标准(1)

中医护理技术理论及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一、毫针法 针刺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将金属制成的针,运用各种手法刺入人体不同部位(穴位)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对痛证疗效尤为显著。 目标(5分) 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告知(5分) 1、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欲呕等属于晕针现象,及时通知医师。 2、针刺时可能出现疼痛、血肿、滞针、弯针等情况,患者不必紧张,医护人员会妥善处理。如有酸麻、胀痛、沉、紧、涩等感觉,属正常针感。 物品准备(5分)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屏风等。 操作程序(15分)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遵医嘱选择腧穴,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的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 针柄是否松动、 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 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留针。 7、起针时一手按压针刺周围皮肤处,一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 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10分) 1、操作前检查用物是否齐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选择合理体位,暴露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 3、遵医嘱准确取穴,正确运用进针方法、进针角度和深度,勿将针身全部刺入,以防 折针。刺激强度因人而异,急性病、体质强者宜强刺激;慢性病、体质弱者宜弱刺激。 4、针刺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病情变化,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5、起针时要核对穴位及针数,以免毫针遗留在患者身上。 6、用过的针具,经灭菌处理后再进行检查和修理,经再次灭菌处理后备用,

中医药健康管理宣传工作计划

中医药健康管理宣传工作计划 中医药健康管理宣传工作计划1 为全面贯彻执行国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和《0-6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全方位开展我镇0-6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确保20__年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丰收,现结合我镇具体情况,制定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班子。 为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领导,医院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分别负责对全镇上述两项工作的宣传、组织、管理、检查和指导,确保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组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由中医科科长任组长、公共卫生科科长任副组长。公共卫生科儿童保健医师和老年保健医师为工作责任人,医院服务团队成员和乡村医生直接参与各村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通过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制度,明确各个环节在健康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职责,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技术规范在我镇得到

有效执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乃至整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社会效益得到发挥。 二、注重培训,提升能力。 医院将针对0-6岁儿童中医药保健指导、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穴位等五种调摄方法的运用等实用技术进行再学习和再培 训,做到医院服务团队成员、全体乡村医生和全体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人人参加培训、人人考试过关、人人能够独立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成为低成本、易实施、疗效好、受欢迎的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20__年,我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专题培训不少于4次,每次均按照有通知、有签到、有课件、有影像、有考试、有小结的要求进行,重在解决问题,决不流于形式。同时,通过阅读专业书刊、参加上级培训和到村现场指导等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全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形式多样,开展健教。 协调老年保健、儿童保健和健康教育等诸多环节,充分利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现有平台和有效手段,将0-6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保健知识列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内容。计划通过健康讲座、健康咨询、健康知识入户等多种形式,让中医保健知识进学校、进商场、进机关、进家庭,积极营造了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一)答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一)答案 .单项选择题,下面有四个答案,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总分 60 分,每题 4 分。 1、青黛散外用主治: ( C ) A, 积滞 B.痛经. C.痄腮. D.泄泻. 2、针刺中脘可治: ( A ) A, 胁痛 . B.感冒. C.咳嗽. D.中风. 3、风寒咳嗽选用中成药: ( D ) A, 羚羊清肺丸 . B.川贝枇杷膏? C. 二陈丸. D. 通宣理肺丸 . 4、风寒感冒主证: ( B ) 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 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D. 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 . 5、 痰湿阻肺选用中成药: ( C ) 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 6、 风热感冒主证: ( A ) 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 年老或体虚、 恶风寒、 或发热、 倦怠无力 D. 发执恶风、 头身困重、 胸脘痞闷 2、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7、视物眩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属那种证型眩晕。 A, 肝阳上亢 . B .心脾两虚 . C .肝肾不足 8、 饮食停滞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 C ) A, 三九胃泰颗粒 . B .四君子汤 9、 脾胃虚寒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 A, 三九胃泰颗粒 . B .四君子汤 10 、八纲辨证中,哪一种是总纲: A,表,里. B.寒,热. D ) 、痰浊中阻 C. 保和丸 . D. 附子理中丸 . D ) C ) C.阴, .阳 C. 保和丸 . D. 虚, D. 附子理中丸 A,20. B.15. C.28. 12 、寒凝血瘀型痛经使用中成药: ( B. 益母草膏 . D..27. A ) A, 艾附暖宫丸 . 13 、浮脉的特点: A .轻取即得. C.元胡止痛片 D. 宁坤养血丸 A ) B. 浮大满指 14 、固摄作用是哪一和物质的功能( B ) A .血 B 气. C.津液 15 、痰饮的形成与哪三脏密切相关( C ) A,心,肝,肾. B.心,肺,脾. 、填空题。总分 30 分,每空 1 分。 1、中医区别于西 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整体观念。 C.浮散无力 D. 浮大中空 D. 痰液 C 肺,脾,肾 D. 肺,肝,肾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精选3篇)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精选3篇)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 时间一晃而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落了,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工作总结吧!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工作总结的开头该怎么写吧,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1 根据《**西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精神,**县中医院在县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认真开展了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的各项工作,根据项目要求,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师资培训 从今年年初开始,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制定了《**县中医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实施方案》,从3月1日起至4月30日先后选派8名中医药技术骨干赴**西中医学院参加师资培训,采取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脱产培训,理论学习15天,实践操作15天,并在**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市中医医院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全部取得优异成绩,考核合格。 二、项目实施情况 我院按照《**西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制定了《**县中医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

技术培训推广实施方案》,围绕“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100%”的目标,狠抓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人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从6月1日开始,对全县10个乡镇卫生院和178个村卫生室的182名中医人员分六期共42天时间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培训内容以《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和《25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为主要依据,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筛选部分项目,采取集中培训形式,通过理论讲授,观看教学录像资料,临床实践等方式,让每位学员熟悉并掌握25个常见病的针灸、推拿、刮痧技术。西医人员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重点学习培训《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以及《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基本要求》有关内容,使其通过培训能够为广大群众开展中医药服务。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县中医人员的中医理论水平和用中医中药医疗疾病的技能,将进一步解决全县广大群众的看病问题,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让广大的群众受益。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2 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为了推进医院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医院精心安排部署、组织实施了基层中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现将该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完整word版)中医学习笔记内容

学员笔记内容 第一期 培训时间:2009年7月20 培训内容:1.中医药知识和技能 2. 幻灯片教学课件中医药适宜技术 (参加培训人员:县中医院、县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中医人员)以上人员笔记内容: 基础部分 一、中医理论基本知识 1.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及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2.五脏、六腑的主要功能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3.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的致病特点 4.痰饮、瘀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5.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机变化 二、中医诊断基本知识 1.问诊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意义 2.望神、望色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常见的病理舌象及其临床意义 4.闻诊的主要内容;常见的病变声音及其临床意义 5.寸口诊脉的方法;正常脉象;常见的病理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三、中药基本知识 1.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 2.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反藜芦

十九畏:硫黄本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遇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妊娠禁服: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四、方剂基本知识 1.50首代表性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 2.50种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技能部分 一、针灸疗法 1.60个常用腧穴的定位、其中30个主要穴位的主治 2.毫针刺法及操作规范 3.针灸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4.灸治、拔罐、刮痧的作用及操作规范 二、推拿疗法 1.8种常用推拿手法 2.推拿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三、其他疗法 熏洗、敷贴的作用及操作规范 四、中药的采集与加工 1.常用中药饮片的识别 2.中药的常用贮存保管方法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201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为了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我县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我局精心安排部署、分级组织实施了绛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组织实施 一是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 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为确保培训质量及推广项目工作 的顺利进行,成立了项目推广专家指导组,并明确了 职能、职责和任务。以中医院为基地,各基层单位也 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确保了项目推广工作的 组织领导。 一、科学制定项目推广实施方案。医院也按照卫生局 要求制定了项目推广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实施有序、 有效推进。 四. 是实施项目推广全面培训,确保推广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中医药现状和实际情况,我县以县中医医院为培训基地,首先对全县各乡镇医疗机构的中医及中医爱好者进行了

培训,培训推广适宜技术项目10项以上,随后多次对全县的村卫生所人员进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并结合实际,选择性地增加了一些火罐、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期间严格实行签到考勤制度,培训结束后,由县项目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命题,对参培人员进行了考试、考核,合格者颁发了统一印制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合格证》。通过培训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发放实用的中医治疗器具,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火罐、针灸针、艾灸盒、艾条等实用器具以方便将实用的技术在基层推广。 二、困难问题 一是项目培训教学的教材、资料组织不够。 二是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员欠缺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是培训的多,下去到现场指导的少,学员学完了以后能否很好的开展,并应运于临床这还是个未知数。 三、计划打算 为使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更好地提高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技术服务能力,对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 方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强化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提升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中医药服务能力,根据《肃州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通过建立创新中医药事业发展机制,激发医务人员使用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居民使用和掌握中医药防病治病基本知识,提高社会中医素养,营造良好的中医药发展氛围,并最终为群众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二、实施原则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坚持“因人立项、广泛参与,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通过严格审核项目申报人资质、设施设备、团队协调等条件,评估医疗安全环境,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运用辩证施治原则,因人、因病、因时开展和推广适宜技术。 三、实施范围 区属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站,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证书的医务人员。 四、实施阶段

申报阶段(2013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有医务人员根据申报条件,在本单位同意的基础上,提交申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申报。 审核阶段(2014年1月1日-2014年1月31日):由区卫生局根据申报资料及实际工作情况,确定项目实施人(或团队)。 实施阶段(2014年2月1日-2014年10月31日):有项目实施人负责实施,区卫生局进行督查、巡查,随时了解项目进展及实施质量,作为年终项目验收依据。 验收阶段(2014年1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有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实施进行验收,出具项目验收评估报告。合格者,拨付项目经费,不合格者,予以相应处罚。 五、项目内容 区卫生局设立以下适宜技术项目进行招标: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技术、穴位埋线治疗相关适宜病种技术、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技术、穴位注射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技术、电针配合艾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上病下治推拿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操作、四步十法推拿治疗失眠技术、健脑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技术、三步推拿法治疗不寐技术、小针刀治疗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题及答案

韩店中心卫生院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穴位热敷现象不包括() A、透热 B、扩热 C、传热 D、散热 2.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A、三阴交 B、渎鼻 C、足三里 D、外膝眼 3.雷火灸的作用不包括() A、活血化瘀 B、祛风除湿 C、消肿止痛 D、通络散结 4.钩活术疗法中局部放血目的是() A、祛瘀生新 B、活血散结 C、消肿止痛 D、活血化瘀 5.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 A、中枢神经靶点 B、外周神经靶点 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 6.带状疱疹常选用以下哪项疗法() A、平衡针 B、火针 C、铍针 D、雷火灸法 7.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 A、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8.钩活术疗法中进针钩治中不包括() A、钩治 B、割治 C、挑治 D、灸疗 9.头针疗法中治疗对侧下肢瘫痪选择的区域()

A、运动区上2/5 B、运动区中2/5 C、运动区上1/5 D、运动区中1/5 10.下列不属于头针疗法禁忌症的是() A、孕妇 B、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 C、70岁以上的老人 D、心衰患者 11.火针疗法中细火针的直径() A、0.5mm B、0.8mm C、1.1mm D、1.5mm 12.火针疗法中散刺法常用于() A、头晕 B、心悸 C、呕吐 D、麻木 13.腕筋结常用的取穴是() A、神门 B、列缺 C、内关 D、阿是 14.腹痛为主的患者常选用雷火灸中() A、雀啄法 B、小回旋法 C、摆阵法 D、螺旋灸法 15.铍针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是() A、定位 B、消毒 C、进针 D、松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针灸是和的合称。 2. 中医六腑是指:、、、、、。 3.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4.毫针的结构分为5个部分: 、、、 、。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模板(常用版)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模板(常用版) Summary template of appropriate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 nese medicine (commonly used vers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模板(常用版)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为了推进医院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医院精心安排部署、组织实施了基层中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现将该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实施 一是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医院成立了以院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和推广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领导小组。为确保培训质量及推广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项目推广专家指导组,并明确了职能、职责和任务。

二是科学制定项目推广实施方案。我院印发了《基层常 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计划》等实施文件,确保项目实施有序、有效推进。 三是实施项目推广全面培训,确保推广工作有序推进。 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中医药现状和实际情况,,县卫生局以医院为培训基地,首先对乡镇医疗机构及卫生室的中医及中医爱好者进行了培训,培训推广适宜技术项目10项以上,随后多次对村卫生所 人员进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培训不少于 4项的适宜技术。根据实际培训内容主要有选择性地增加了一 些火罐、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期间严格实行签到考勤制度,培训结束后,统一命题,对参培人员进行了考试、考核。 二、困难问题 一是项目培训教学的教材、资料组织不够,尤其是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资料用具不多,尽管我们组织制作了部分中医药适宜技术基础、中医药传统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课件,但由于条件限制还是显得很不够完美。 二是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员欠缺中医药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医药服务考核工作机制复习过程

中医药服务考核工作 机制

太谷县乡镇卫生院 中医药服务考核内容 一、基本条件建设 设置中医科达到《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 1、有中医诊室:有中医科工作制度,有基本诊疗设备,诊室面积不低于平均诊室, 2、中医临床治疗诊室:和中医诊室集中设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配备中医诊疗设备4种以上—针灸治疗床、推拿床推拿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 基本条件建设, 3、设置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柜、中成药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等,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提供煎药服务。(准备中药饮片、中成药目录、中医类固定资产设备清单) 二、中医药人才配备及培训 1、人员配备: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20%以上(准备医药人员花名册、中医药类的注明,算出比例)。 2、培训: (1)对乡村医生:每年一次进行中医药培训(准备培训记录资料)。

(2)对本院西医医师、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准备培训资料、培训记录,本院西医人员、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统计数,参加培训人员统计数,计算出培训率90℅以上) 中医药人才配备及培训 (3)本院中医药人员均参加过上级中医药知识培训。 (4)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本院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配备《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丛书(准备本院临床医师统计数,配备了书的统计数) ◆本院中医医师《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准备本院临床医师统计数,配备了书的统计数 三、中医药服务能力 1、病历检查:检查门诊、住院中医病历5份,看中医辨证施治是否合格。(准备门诊、住院病历各5份以上) 2、康复病历检查:(准备5份以上康复病历,含有中医药康复手段治疗记录) 3、门诊处方检查: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处方数不低于总处方数的30℅. 四、中医药预防保健(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

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

ⅩⅩ县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 为了加强我县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省、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及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目标 通过项目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本项目结束后,使我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二、培训范围及要求 1、培训范围 ⅩⅩ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及全科医师。 2、培训要求

培训结束后,中医院、乡镇卫生院人员每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每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培训内容 1、培训教材 使用国家中医管理局统编培训教材《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培训具体内容见ⅩⅩ县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内容(见附件一)。 4培训周期及时间 每年举办一次培训学习班,具体培训时间见开班通知。 四、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由我院名老中医及参加了全省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学习班的成员组成。并以师资队伍主要成员组成专家指导组。 五、培训实施与组织管理 由ⅩⅩ县卫生局负责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宣传、培训学员的组织及培训的监督、检查工作。由ⅩⅩ县中医院具体负责培训实施工作,包括学员报到、整理培训教学、学员管理及考试考核等。 教学安排

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创建省级和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有关文件精神, 我们认真对照《安徽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标准》相关要求,对我们在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和推广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查,制定整改措施,本着发掘自身优势,努力使优势达到有效发挥和提高;找出问题所在,不足要进行改进和完善的原则,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二、工作计划 1、积极建立和健全中医药队伍,完善中医相关科室设置和基本设备的配备,为进一步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和推广适宜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中心现有中医药人员 9人,其中副主任中医师 2人,主治中医师 3人,引进中医人才(中医学院应届毕业生 1人,主管中药剂师 1人,推拿针灸专业人员有待引进和加强。 2、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和应用的力度,我们要根据中心实际技术力量和社区对中医药的需求制定适宜技术项目和具体推广办法,扩大应用面,提高受益面,在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和疑难杂症疗效差方面作出积极的贡献。

我中心已具备一定的中医技术力量和病员基础,但是基本上集中在解决专科疾 病和疑难杂症方面,而相关中医康复科室没有集中设置,未形成浓厚中医康复氛围,更没有深入社区开展经常性、持续性的中医康复活动,尤其是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不多不规范,相关的健康教育跟不上,此外由于居民认知度不高, 参与的积极性不大, 结果没有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养生保健方面的积极作用。目前工作与政府的要求, 居民的希望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工作要注意和加强改进的重点。 3、我们要积极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提高工作, 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实用,需要及时改进和总结,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同时我们要借助社区卫生培训基地有利平台,以及我们在构建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和理论体系方面具有的领先优势,认真做好对全科医生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使用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为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实施方案 1、根据《建设标准》的要求和中心的实际情况,高标准,严要求,克服困难,努力使中医药人员数量、科室设置、开展适宜技术项目和疗效评估方面达标。 2、为了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要根据社区居民实际健康需 求和中心自身中医药特色, 制定可行性工作计划和实施项目如我中心在“痛点注射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满性气管炎”等方面具有明显技术和病员资源优势,在积极筹建“颈椎病、要椎间盘突出康复中心” 等,规范适宜技术,以达到扩大康复受益面及提高康复效果的目的。 3、加强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岗位培训和强化提高,发掘、整理、提高现已推广和应用的服务项目, 学习和掌握其它适合在我社区开展新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为了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取得实践和理论双丰收,需要重点改变过去操作 不规范,即使操作也少文字记录,更没有进行总结和完善的局面。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方案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推动我院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工作,培养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和全面临床能力的技术队伍,使“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具体、持续、严格、规范进行。 一、医院应将中医药人才建设作为“科教兴院”发展战略的根本,坚持以人为本,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特需人才。 二、医院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支德技双馨、精干高效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使全院专业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更趋合理。 三、日常工作中,对专业人员实施不同要求的培训。 四、初级职称人员以中医“三基”训练为主。每月在科室内组织业务学习至少1次,注重抓好医务人员的岗位训练、中医药医疗文书书写质量和病历讨论活动。采取小型座谈会、小示范、小测验等多种方式,进行传帮带。 五、对中高级医务人员,医院要求结合临床业务开展科研工作,以科研促临床,并把科研成果作为科室和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与个人收入、晋职、晋级挂钩,推动医务人员科研能力和医院整体科研水平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六、普及中医药知识,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对不同层面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提出相应要求,以自学为主,不定期邀请专家授课,定期考核。使全体医务人员熟知中医药基础理论,特别是年轻的中医院校毕业人员,能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上有很大突破,造就一批中医药拔尖人才。 七、制定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的培训计划并加以落实。 八、外出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责任心和进取心强的各专业中医药中青年业务骨干到省内外进修、学习、培训。

九、组织开展中医技能知识竞赛、中医方剂大赛等弘扬中医、学习中医药的活动,每年至少2—3次。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医院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主要负责医师、医技人员三基培训及考核工作的领导、管理与监督,协调好实施过程中的有关工作,确保培训和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下设办公室,挂靠医教科,负责日常具体事务。 (二)成立培训与考核实施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分别制定各科培训考核细则,负责整个培训过程考核的具体工作。 二、具体方案 (一)培训对象:全体医师、药剂人员、医技人员。 (二)培训形式 1.授课形式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题及答案

韩店中心卫生院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穴位热敷现象不包括() A、透热 B、扩热 C、传热 D、散热 2.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A、三阴交 B、渎鼻 C、足三里 D、外膝眼 3.雷火灸的作用不包括() A、活血化瘀 B、祛风除湿 C、消肿止痛 D、通络散结 4.钩活术疗法中局部放血目的是() A、祛瘀生新 B、活血散结 C、消肿止痛 D、活血化瘀 5.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 A、中枢神经靶点 B、外周神经靶点 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 6.带状疱疹常选用以下哪项疗法() A、平衡针 B、火针 C、铍针 D、雷火灸法 7.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 A、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8.钩活术疗法中进针钩治中不包括() A、钩治 B、割治 C、挑治 D、灸疗 9.头针疗法中治疗对侧下肢瘫痪选择的区域()

A、运动区上2/5 B、运动区中2/5 C、运动区上1/5 D、运动区中1/5 10.下列不属于头针疗法禁忌症的是() A、孕妇 B、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 C、70岁以上的老人 D、心衰患者 11.火针疗法中细火针的直径() A、0.5mm B、0.8mm C、1.1mm D、1.5mm 12.火针疗法中散刺法常用于() A、头晕 B、心悸 C、呕吐 D、麻木 13.腕筋结常用的取穴是() A、神门 B、列缺 C、内关 D、阿是 14.腹痛为主的患者常选用雷火灸中() A、雀啄法 B、小回旋法 C、摆阵法 D、螺旋灸法 15.铍针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是() A、定位 B、消毒 C、进针 D、松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针灸是和的合称。 2. 中医六腑是指:、、、、、。 3.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4.毫针的结构分为5个部分: 、、、 、。 5、中医六淫是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