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策略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如何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教学智慧

教师如何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教学智慧元认知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策略,同样地,作为教师,我们也可以通过元认知不断提高教学智慧。
研究表明,元认知和认知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习得的。
之前几篇文章谈过元认知,这里还是再强调一下元认知的含义,元认知是以提高学习能力为目标,对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
通俗来讲,元认知就是对个人认知能力的全面了解和调控。
学习者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组成,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也就是对认知本身的认知。
就我个人成长经历而言,自参加工作以来,我试图追求完美呈现每一节课,总会思考如何上好一节课,并且能够反思自己的课堂,虽说不是每节课都这样详细的反思,但是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其实这就是元认知。
老师们需要发展自己的元认知,提高课堂实践能力。
老师们如果运用元认知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渐改善执行功能、高阶思维和自我调节能力,同时,通过发展元认知能力,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的教学任务上,选择工作任务所需的认知资产,并监控我们所取得的教学成就,以明确如何改进教学。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为了生活和工作的学习》将21世纪的能力归纳为三个领域:认知能力(思考与推理)、自我能力(调节个人的行为和情绪以达成目标)和人际能力(涉及他人,需要考虑别人的立场)。
可见,教师的元认知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教坛上能走多高、多远。
生活中,每一个成功的人士都发展了自己强大的元认知能力,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作为一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如果具备并运用元认知策略,就会加速自身业务成长,尽快脱离“小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甚至专家型教师。
很难想象,一个随波逐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工作模式下的教师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被动模式下的教师,恐怕直到退休还是“小白二为了尽快脱离“小白”,我们不妨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
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写作三段教学中的运用

程中检查写作方法是否得 当以便及时调整 例 如: 通过对 pg的范文 的分析后 , i 让学生描 述 hms 先给学 a t e 生些 提 示 如 pp lrq i , l n cepr hnrb i r a ;o ei s oua, ue ce ;ha e a bto t sm t t a t a s cs me
运 用评估与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采 取各 种方式评估其写作 效果 并根据 实际情况对写作计划 、 写作进程所采用的策略及其学习行为进 行调整 , 培养学生的 自我意识与反思. 提高其元认知水平 31 利用评估与调节策 略 . . 学生进行 自评与他评 这个过程是相 当重要 的一个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写 作结果的检查 , 如发现问题 , 则采取相应 的补救措施 . 根据对认知策略 的效果的检查 , 及时修正 、 调整写作策略。 写作完成后 , 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读全文 . 对好 的学生来说 . 从语感和语法上可 以发现一些错误 . 并改正之 。学生 自己和 同伴都可 以从 上下文 、 句子结构和拼写上找错 . 如描写 hm t s a s r 的这篇文章 . e 有 些学 生前面 写的是 P o l l ete ea s e l ue n l‘ . epe i m bcuet vaeⅡ lt dcen k h h a d 但到了后面却全部用了 h 来代替了 t y e h :在检查的时候就要求学生 e 查出来并改 正: 还包括一些纯语法等等错误 除了纠错 . 教师也要教会学生 以欣赏的眼光找 出 自己认为文章 中 的闪光点, 并和 同伴一起分享 这种活动有利于活跃课 堂气氛 . 调动学 生的写作积极性 . 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 利于学生了解 自己 有 有 的写作过程 , 也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 是一种 比较受学生欢迎 . 又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 32 以表扬 、 . 鼓励为 主. 教师进行 终结性评审 “ 写作成品” 是写作成就的标志 . 对写作结果 的评估也 就是对学 习 成绩的评价。在传统教育环境下 . 教师的责任是批 改学生 上交的每份 作业并给每份作业划个等级 .学生的作业 常常满 篇都是教师 的红笔 . 不仅使学生对写作失去信心 . 也增加了教师 的负担 研究发现 . 有建设 性 的、 鼓励性 的反馈 . 加之写作 内容 和写作过程的评估而非写作惯例 的检测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 的提高 .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写作 的正确态 度。 鼓励和表杨纠错更重要 . 在学生几经校稿以后 . 师应给予适 当的 教 反馈
元认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元认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元认知是指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观察和反思的能力,也就是说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元认知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元认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作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可以问学生在写作时是如何思考的?有没有尝试过不同的写作方式?有没有反思自己的写作效果?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观察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
这也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作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写作目标,并进行自我监控和调整。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设定一个明确的写作目标,比如要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或者要运用一些新的词汇和句式。
然后,在写作完成之后,学生可以反思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如果没有达到,可以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
通过这样的自我监控和调整,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并且能够主动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与学生一起进行写作活动,将自己的思考和写作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优秀作文的构思和表达方法。
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优秀作文的特点和优点,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在学生自己写作之后,他们也可以重新阅读自己的作文,并进行评价和修改。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利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策略意识。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难题和困惑,比如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并指导他们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教师还可以利用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过程,比如利用思维导图整理思路、通过朗读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元认知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黑格 尔 曾经 说 过 : 艺 术 家 的 这 种 构 造 形 象 的 能 力 .不 仅 “
是 一种 认 识 性 的 想 象 力 、幻想 力 。而且 是 一 种 实 践 性 的感 觉 力, 即实 际 完成 作 品 的能 力 。 两 方 面在 真 正 的艺 术 家 那 里 是 这
结 合在 一 起 的 … 一 艺 术 的概 念 , 两方 面— — 心 理 的构 思 与 按 这 作 品 的完 成 ( 传 达 ) 携 手 并 进 的 。” 在 我 国 写 作 学 界 . 或 是 而 关 注更 多 的是 作 品 的完 成 , 作 品 的 心 理 构 思 则关 注很 少 。 就 对 这 使 学生们对作文的要求——立意深 刻 、 料充实 、 理清楚 、 材 条 结 构 严 谨 、 言 流 畅 、 面 美 丽等 还 是 比较 明 白的 。 是 , 竟 语 文 但 究 进 行 怎 样 的 写作 思 维 操 作 才 能 达 到 这 种 写 作 境 界 .则 不 甚 了 了 , 根 本 不 知 道 或 在 写作 教 学 中 。我 们 应 该 转 关 注 成 品 为关 注 学 生 在 习 作 时 的认 知 活 动 。当代 国 外 写作 学 者 已经 十 分 深 刻 地指 出 。 言 语
元认知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提 高, 如何进 行有效的写作 ,以及怎样评价 自己的写作知 对
之甚少 ,更谈不上 自己制定计划 、措施来提 高写作水平 。造 成 这 种 状 况 有 各 方 面 复 杂 的 原 因 , 最 根 本 的原 因是 学 生 没 但 有掌握有效 的学 习方法和学 习策略。 怎样培养学生有效 的学 习策略成 了越来越 多英语教师和研 究者关注的 内容 。 近年来 出现 了大 量 关 于 英 语 学 习策 略 的研 究 【,只 有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1 J 的主体 性 、培 养学生 的 自主性才是 提高 写作水平 的关键所 在 。在写作教学 中培养学生元认知 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 、反 省 自己的写作过程 ,并对其进行监控 、评价 、调节,才能真
样进行写作元认知教学 。 [ 关键 词] 元 认 知 ;写 作 [ 中图分类号] G 2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4 7 (0 8 00 4 —2 0 87 2 2 0 )1. 190
者 调 控 学 习进 程 的 行 为 , 一 种 高 层 次 的 实施 性 技 巧 , 以 是 可 对 学 习进 程 进 行计 划 、规 范 、监 控 指 导 。语 言 学 习 中 的元 J
三 、元 知 策 略与 大学 英语 写作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 以及 四、 六级考试越来越重视学生 的 语言运用能力 , 对学 生语 言知识的输入与输 出水平要求越来 越高 , 但在平时 的大学英语教学工 作中, 由于教师课 时量多、 工作量大 , 为语言输 出技 能之 一的写作 , 作 教师在课堂上很 难有更多时间 留给学生训练和批 改学生的作文 , 学生没有正 确的语言素材输入 ,不知道英语词法 、句法 、语段和语篇的 结构特 征 ,以及如何 能够 实现 正确的语 言输出 。 在外语写作 学习过程中, 习者 的元 认知 知识是对如何进行外语写作的 学 自我认识和 自我 反省 以及对 外语写 作的全过 程进行有效规
元认知策略在高三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在高三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元认知是指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注意、观察和控制的能力。
在高三英语写作中,学生需要运用元认知策略来提高写作能力。
以下是一些在高三英语写作中运用元认知策略的例子。
高三学生可以通过意识到自己的写作目标,并制定计划来提高写作能力。
在写作前,学生可以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并列出要包括的关键信息和论据。
然后,学生可以制定一个写作计划,明确每个段落的主题和要点。
通过这样的准备工作,学生可以更有目的地进行写作,并避免不相关的内容。
高三学生可以通过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来提高写作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时刻关注自己的思维活动。
他们可以思考自己的文章结构、段落结构和句子结构是否清晰和连贯。
如果发现问题,学生可以及时进行修正。
学生还可以注意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一致。
他们可以思考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是否相互支持和一致。
通过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可以发现并纠正他们的写作错误。
高三学生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来提高写作能力。
在写作完成后,学生可以思考自己的写作过程。
他们可以思考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
学生还可以思考自己的写作策略是否有效,并寻找改进的方法。
通过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学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并避免类似的错误。
元认知策略在高三英语写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意识到自己的写作目标、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评估自己的写作和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并在高三英语写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元认知在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二 、 生 在 语 文 写 作 中存 在 的 问题 学
认 识 自己 的语 文 写作 水 平 , 真 分 析 作 文 的 类 型 、 度 和 要 求 , 据 不 同 的 认 难 根
提 起 写 作 , 多 人 就 感 到 无 可奈 何 。 现 在 许 多学 生 会 抄 作 文 、 作 文 、 写 作任 务 选择 不 同 的策 略 , 养 学 生 在 写 作 过 程 中 的 自我 调 节 、 我 评 价 很 背 培 自
的 元认 知 水 平 , 生 就 能 有 效 地 对 自己 的 学 习过 程 进 行 监 控 、 节 , 够 提 教 师 要 在 课 堂 上 让 学 生 意 识 到 元 认 知 理 论 对 语 文 作 文 文 水 平 提 高 的重 要 学 调 能
高 学 习 的效 率 。
作 用 , 有 意 识地 向 学 生讲 授 元 认 知 理 论 的 基 本 知 识 , 要 引导 学 生 准 确 并 即
标 、 动及 经 验 有 关 的知 识 片 断 。 Fae 认 为 元 认 知 知 识 主 要 有 三 类 :. 活 l l vl a 个 是 激 发 学 生 作 文 兴 趣 的催 化 剂 。教 师对 学 生 作 文 如 何 评 价 , 仅 关 系 到 对 不 体 元认 知 知 识 ,. 务 元 认 知 知 识 。. b任 C 策略 元 认 知 知 识 。
作策略和写作行 为有 密切联 系, 并对写作策略和 写作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元认 知理 论 的 内容
一
绝大 多数人人生经验不足 , 生活积累不 多, 感悟 太少。对他们来说 , 语言文 字这一载体似乎无物可载。然 而 , 写作 是需 要生活基 础 的, 生活是 写作 的
、
元认知的研究始于 2 0世纪 7 0年代美 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弗拉维尔 源泉 。长期 以来 , 学生“ 两耳不闻窗外事 , 一心 只读 “ 教科书” 。除了学 习什 (. Fae1对儿童记忆的研究。17 JH. lvl) 9 6年 , 他在《 认知发展》 中提 出了元认 么都不 关心。学生没有条件直接参与社会 , 以通 过媒体 , 可 多看 时事新 闻, 知的概念 。他把元认知广义 地定义 为: 任何 以认 知过程 与结果 为对 象的 间接地 了解社会。可有些家长 、 “ 老师连 电视新 闻也不 让看 , 学生既 无生活
学习的元认知策略与实践反馈

学习的元认知策略与实践反馈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至关重要。
其中,元认知策略就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学习效果、优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
而实践反馈则是检验和改进这些策略的关键环节。
元认知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控。
它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计划策略是在学习开始前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
比如,在学习一门新的课程时,我们要明确学习的目标是什么,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以及大致按照怎样的步骤和时间安排来进行学习。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就像是为我们的学习之旅绘制了一张清晰的地图,让我们知道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监控策略则是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监视和评估。
例如,我们可以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时不时地问问自己是否理解了所读的内容,注意力是否集中。
通过这种自我监控,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是否在某个概念上理解有误,或者是否学习的进度过快或过慢。
调节策略是在发现问题后对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进行调整和改进。
如果发现自己对某个知识点掌握得不够好,我们可以增加复习的时间和次数;如果觉得学习方法效果不佳,就尝试换一种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那么,如何在实际学习中运用这些元认知策略呢?以学习数学为例,在开始学习新的一章之前,我们可以先制定一个计划,比如在一周内学完这一章的内容,每天学习几个小节,并安排好做练习题和复习的时间。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监控自己的理解程度,比如每学完一个小节,就做几道相关的题目来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点。
如果发现有些题目做错了,或者对某些概念理解模糊,就要及时调节学习策略,重新学习相关的内容,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实践反馈在学习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当我们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后,通过实践反馈,我们可以了解自己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比如,参加了一次考试,成绩就是一种直观的反馈。
如果成绩理想,说明我们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如果成绩不理想,那就需要认真反思,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还是考试时心态不好,或者是学习方法存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元认知策略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张志平
来源:《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20年第04期
当阅读《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时,“教学的‘元认知’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定义目标和监控达到目标的学习过程来学会控制他们自己的学习”这句话跳入了我的思维,这正与我们最近实践与研究的习作教学相一致。
于是,我深入阅读了与元认知相关的章节,前后关联,再进行相关书籍的阅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推进了思考进程。
一、问题的提出——对学生习作心理的现实追问
案例: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过一天》磨课
第一次:教学目标确定为运用语言描写和连续的动作描写,写出自己和神话人物在一起的情景。
教学流程是,学生简单交流后,先习作,然后交流习作,再结合点评,依据要求修改。
第二次:教学目标基本没有变。
流程加入了学生升级的梯进,加入了对如何使用连续性动作描写的示范。
第三次:将习作目标调整为,确定符合人物情境的故事情境,展开符合故事情境的对话,加入精彩的提示语。
教学流程也调整为先讲解,再表演体验,接着以孩子们熟知的故事迁移,最后有个性地选择人物进行表达。
从学生课堂习作的状态和课后习作的观察分析,第二次教学中有了明确的习作目标以及递进的习作愿景后,学生的习作主动性增强,积极性被调动,他们更愿意活跃自己的思维,并参与表达。
第三次再修改之后,学生自己对习作目标更为清晰,并能在教师的明确指导下,了解自己是如何更好学习习作的,同时能在“星级选择”的心理反馈中,向着既定目标迈进。
在习作的过程中,也能够依据评价表中的细则,调整自己的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目标的调整,习作范文针对性的调整,评价表格的相应明确,给我们的习作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在对教与学的流程做了调整后,运用明确的评价愿景引导后,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这样的改变是否与学生的认知及自我调整有关?
二、理论基础——对元认知的理论研究
元认知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元”是超越的意思,元认知就是超越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
在我国早在1962年,朱智贤教授在其《儿童心理学》一书中,对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发生、发展及其作用已做了深刻的分析。
国内多数学者将元认知定义为:个体对自己认知系统的了解以及对自己如何处理认知系统信息的决策过程。
关于元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