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306 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

合集下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lepu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lepu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

1.1 规格试剂1:3×60 mL,试剂2:1×45 mL;试剂1:1×60 mL,试剂2:1×20 mL;试剂1:1×60 mL,试剂2:1×12 mL;试剂1:4×60 mL,试剂2:4×15 mL;试剂1:2×40 mL,试剂2:2×10 mL;试剂1:3×28 mL,试剂2:3×7 mL;试剂1: 1×4L,试剂2: 1×1L;试剂1: 2×4L,试剂2: 1×2L。

1.2 主要组成成分试剂1主要组分:试剂2主要组分:2.1 净含量应不低于试剂瓶标示装量。

2.2 外观试剂1: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试剂2: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

外包装完好、无破损,标签完好、字迹清晰。

2.3 试剂空白2.3.1 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小于1.0(波长340nm,光径1cm)。

2.3.2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应不大于0.004。

2.4 分析灵敏度测试100U/L的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率(ΔA/min)应不低于0.0025。

2.5 准确度用参考物质(GBW09177)定值的血清测定,实测值与标示值的偏差不超过±12.0%。

2.6 重复性批内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

2.7 线性2.7.1在[0.5,800]U/L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0;2.7.2[0.5,96)U/L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11.52U/L;[96,800]U/L 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2%。

2.8 批间差批间差应不大于10%。

2.9 稳定性取在2℃~8℃条件下贮存达到12个月后的试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2、2.3、2.4、2.5、2.6、2.7的要求。

小鼠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 说明书

小鼠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 说明书

小鼠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检测范围:0.78ng/ml-50ng/ml特异性:本试剂盒可同时检测天然或重组的小鼠GFAP,且与其他相关蛋白无交叉反应。

有效期:6个月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小鼠血清、血浆、细胞培养上清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GFAP 含量。

说明1.试剂盒保存:-20℃(较长时间不用时);2-8℃(频繁使用时)。

2.浓洗涤液低温保存会有盐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

3.中、英文说明书可能会有不一致之处,请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4.刚开启的酶联板孔中可能会含有少许水样物质,此为正常现象,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任何影响。

概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是星形细胞胞质内特异性蛋白,它在星形细胞源性胶质瘤的诊断上已发挥出重要作用。

GFAP基因位于17q21,与一些肿瘤相关基因nm23、erbB-2相邻,与NF1、整合蛋白(integrin)β4、p53、生长激素-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2基因同在17号染色体上。

GFAP基因转录产物为3.8kb mRNA,蛋白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50000的中间丝结构蛋白。

GFAP在人脑胚胎发育中最早出现于第8周,随着胚胎发育而表达于星形细胞中,在室管膜细胞、伸长细胞(tanycyte)等胶质细胞也有分布。

GFAP型中间丝在维持星形细胞形态和功能上都有作用:它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形成连接,参与细胞内细胞骨架重组、细胞粘附、维持脑内髓鞘形成和神经元的结构以及作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等。

GFAP可能还为一些能识别关键性底物的激酶提供引入位点。

实验原理用纯化的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载体,往包被抗GFAP抗体的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或标准品、生物素化的抗GFAP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

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唾液酸(SA)测定试剂盒(神经氨酸苷酶法)产品技术要求百奥泰康

唾液酸(SA)测定试剂盒(神经氨酸苷酶法)产品技术要求百奥泰康

唾液酸(SA)测定试剂盒(神经氨酸苷酶法)适用范围:该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唾液酸的浓度。

1.1 产品规格1.2 组成成分1.2.1 试剂组成试剂1:Tris缓冲液 0.1 mol/L PH=7.0神经氨酸苷酶 >0.2U/mL乳酸脱氢酶 >2U/mL试剂2:Tris缓冲液 0.1 mol/L PH=9.0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 >0.13mmol/L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 >2U/mL。

1.2.2 校准品的组成单水平的液体校准品,在水基质中添加唾液酸(60mg/dL),稳定剂<0.1%;定值范围:(50-70)mg/dL。

1.2.3质控品的组成两个水平的液体质控品,在牛血清(30g/L)中添加唾液酸(60mg/dL和150mg/dL),稳定剂<0.1%;定值范围:(50-70)mg/dL、(120-180)mg/dL。

2.1 外观液体双试剂:试剂1:无色至淡黄色液体,试剂2: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质控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空白吸光度在规定参数下,试剂空白吸光度≥0.8。

2.4 分析灵敏度浓度为60mg/dL时,吸光度变化应≥0.005.。

2.5 线性在(0,200]mg/d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 ≥0.996。

在(0,50]mg/dL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5mg/dL,在(50,200]mg/dL范围内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 精密度变异系数CV应≤8%2.7 批间差不同批号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极差应≤10%。

2.8准确度回收试验:回收率应在90%-110%范围内。

2.9 质控品赋值有效性测定值在质控靶值范围内。

2.10校准品溯源性要求根据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及有关规定提供唾液酸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Ⅳ 细胞色素 C 氧化酶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Ⅳ 细胞色素 C 氧化酶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Ⅳ/细胞色素C 氧化酶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微量法注意:本产品试剂有所变动,请注意并严格按照该说明书操作。

货号:BC0945规格:100T/96S产品组成:使用前请认真核对试剂体积与瓶内体积是否一致,有疑问请及时联系索莱宝工作人员。

试剂名称规格 保存条件 提取液液体75 mL×2瓶 2-8℃保存 试剂一液体33mL×1瓶 2-8℃保存 试剂二粉剂×2瓶 -20℃保存 试剂三粉剂×2支 2-8℃保存溶液的配制:1、 试剂二:试剂放于试剂瓶内玻璃瓶中。

临用前取1支加入13.5mL 试剂一溶解,用不完的试剂-20℃分装保存2周,避免反复冻融;2、 试剂三:试剂置于试剂瓶内EP 管中;临用前取1支加入2mL 试剂一溶解,用不完的试剂-20℃保存2周,避免反复冻融;3、 工作液的配制:临用前取0.5mL 试剂三加入到溶解好的4.5mL 试剂二中混合备用(约25T ),或者按比例现用现配。

产品说明:线粒体复合体Ⅳ又称细胞色素C 氧化酶,也是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主路和支路的共有成分,负责催化还原型细胞色素C 的氧化,并最终把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

还原型细胞色素C 在550nm 有特征光吸收,线粒体复合体Ⅳ催化还原型细胞色素C 生成氧化型细胞色素C ,因此550nm 光吸收下降速率能够反映线粒体复合体Ⅳ酶活性。

Reduced Cytochrome C (550nm ) Oxidized Cytochrome C注意:实验之前建议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实验。

如果样本吸光值不在测量范围内建议稀释或者增加样本量进行检测。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台式离心机、水浴锅/恒温培养箱、可调式移液器、微量玻璃比色皿/96孔板、研钵/匀浆器/细胞超声破碎仪、冰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一、样本处理(可适当调整待测样本量,具体比例可以参考文献)1. 称取约0.1g 组织或收集500万细胞,加入1.0 mL 提取液,用冰浴匀浆器或研钵匀浆。

C肽(C-P)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产品技术要求beifang

C肽(C-P)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产品技术要求beifang

C肽(C-P)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C肽(C-P)的含量。

1.1产品型号/规格试剂盒包装规格为48人份/盒、96人份/盒,具体组成见表1:表1 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2.1外观和物理检查液体组分应澄清,无沉淀或絮状物;所有组分应无包装破损。

各组分装量应不少于表1中要求。

2.2准确性试剂盒校准品与相应浓度的国家标准品同时进行分析测定,用双对数(Log-Log)数学模型拟合,要求两条剂量-反应曲线不显著偏离平行(t检验);以C-P国家标准品为对照品,试剂盒校准品的实测浓度与标定浓度的比应在0.90~1.10之间。

2.3线性用Log-log数学模型拟合,在0.5 ng/ml~8.0 ng/ml范围内,剂量-反应曲线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应不低于0.9900。

2.4精密度2.4.1批内精密度(CV%)应不高于15.0%。

2.4.2批间精密度(CV%)应不高于15.0%。

2.4.3 冻干组分批内瓶间差异应不高于15.0%。

2.4.4 冻干组分批间差异应不高于15.0%。

2.5最低检出限试剂盒最低检出限应不大于0.25 ng/ml。

2.6质控血清测定值每次检测结果均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2.7特异性与胰岛素原(pro-Insulin),胰岛素(INS)没有显著交叉反应。

配制高浓度pro-insulin,INS溶液,测量结果应符合下表。

表2 与其它激素的交叉反应数据2.8稳定性2.8.1 37℃放置7天,测定结果应符合上述2.1~2.7项要求。

2.8.2 2~8℃放置12个月后,测定结果应符合上述2.1~2.7项要求。

2.8.3 冻干品于复溶后2~8℃保存一个月或-20℃保存至失效期,冻融不超过两次,必要时分装冻存。

亮氨酸氨基肽酶测定试剂盒(L-亮氨酸-p-硝基苯胺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baiding

亮氨酸氨基肽酶测定试剂盒(L-亮氨酸-p-硝基苯胺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baiding

亮氨酸氨基肽酶测定试剂盒(L-亮氨酸-p-硝基苯胺底物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的亮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1.1规格
1.2组成
2.1 外观
2.1.1试剂1:无色液体,无浑浊,无不溶物。

2.1.2试剂2: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2.1.3包装外观应整洁,标签字迹清晰,不易脱落。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
2.3.1试剂空白吸光度
试剂空白吸光度≤0.3 。

2.3.2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ΔA/分)≤0.002。

2.4 分析灵敏度
样本浓度为50 U/L时,ΔA/分≥0.010。

2.5 线性区间
在[14,300]U/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测试浓度在[14,50]U/L 时,绝对偏差不超过±5U/L,测试浓度在(50,300]U/L时,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 精密度
2.6.1 批內精密度
用高、中、低3个浓度的样本测试试剂盒,各重复测试10次,其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6%。

2.6.2批间差
用样本分别测试3个不同批次的试剂盒,每个批次测试3次,其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2.7 准确度
回收率在85%-115%范围内。

2.8 稳定性
原包装试剂盒在2℃~8℃避光保存下有效期为12个月,有效期满后3个月内测试,应满足2.3、2.4、2.5、2.6.1和2.7的要求。

P0306 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

P0306 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

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包装P0306 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 100次产品简介:¾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Neuraminidase Assay Kit)是一个用荧光法快速高灵敏度检测神经氨酸酶酶活性的试剂盒。

¾本试剂盒可以检测来源于不同生物的神经氨酸酶的酶活力,包括禽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的酶活力。

¾试剂盒中提供了纯化的神经氨酸酶作为阳性对照,便于检测体系的建立。

¾试剂盒中提供了可以被神经氨酸酶催化产生荧光的底物,该底物被神经氨酸酶催化后可以产生较强的荧光,从而实现了对神经氨酸酶的快速高灵敏检测。

¾一个包装的本试剂盒可以检测100个样品或标准品。

包装清单: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包装P0306-1 神经氨酸酶检测缓冲液 10mlP0306-2 神经氨酸酶50µlP0306-3 神经氨酸酶荧光底物1mlP0306-4 Milli-Q水 1.2ml— 说明书1份保存条件:-20℃保存,半年有效。

注意事项:¾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样品中神经氨酸酶的酶活力不宜高过试剂盒中所提供的标准品的酶活力。

单位体积内酶活力过高会导致荧光底物相对不足,使测定出来的酶活力低于实际的酶活力。

如果样品中酶活力过高,可以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¾神经氨酸酶和神经氨酸酶荧光底物尽量避免反复冻融。

¾试剂盒中所用溶液溶解后4℃保存,两天有效。

如果两天内不能全部用完,建议尽早把留作以后使用的神经氨酸酶和神经氨酸酶荧光底物适当分装后-70℃保存,-20℃冻存也可,但有效期会较短。

其余试剂直接-20℃或-70℃保存即可。

¾需使用荧光酶标仪,并需自备专门用于荧光酶标仪荧光检测的96孔荧光酶标板。

或使用可以检测小体积样品的荧光分光光度计。

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时参考荧光酶标板的操作方法。

¾由于荧光检测非常灵敏,测定出来的荧光强度有时容易产生波动。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NANA-醛缩酶法)产品技术要求海丰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NANA-醛缩酶法)产品技术要求海丰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NANA-醛缩酶法)适用范围:适用于体外测定人血清中唾液酸的含量。

1.1 产品规格1.2主要组成成分注:校准品、质控品具有批间、赋值特异性,具体值详见靶值单。

2.1外观2.1.1试剂盒标签标识清晰,外包装完整无破损;2.1.2试剂1: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2.1.3试剂2: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2.1.4校准品:无色或浅黄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2.1.5质控品:无色或浅黄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

2.2净含量净含量不低于标示值。

2.3试剂空白2.3.1空白吸光度在主波长340nm、副波长405nm、37℃条件下, A≥0.5。

2.3.2空白吸光度变化率在主波长340nm、副波长405nm、37℃条件下,△A/min≤0.01。

2.4线性范围(2,200)mg/d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0;(2,40]mg/dL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4mg/dL;(40,200)mg/dL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0%。

2.5分析灵敏度在产品说明书规定参数设定条件下,测定60.0mg/dl的样本, 吸光度变化率△A/min≥0.010。

2.6 精密度2.6.1批内重复性CV≤10.0%。

2.6.2 批间差相对极差R≤10.0%。

2.7 准确度与已上市产品比对:(2,200)mg/d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0;(2,40]mg/dL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4mg/dL;(40,200)mg/dL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0%。

2.8 校准品2.8.1 均一性CV≤5.0%。

2.8.2 开瓶稳定性:开瓶后3天,相对偏差不超过±10.0%。

2.9 质控品2.9.1赋值有效性:测定值在质控靶值范围内。

2.9.2 均一性:CV≤5.0%。

2.9.3 开瓶稳定性:开瓶后3天,测定值在质控靶值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
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包装
P0306 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 100次
产品简介:
¾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Neuraminidase Assay Kit)是一个用荧光法快速高灵敏度检测神经氨酸酶酶活性的试剂盒。

¾本试剂盒可以检测来源于不同生物的神经氨酸酶的酶活力,包括禽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的酶活力。

¾试剂盒中提供了纯化的神经氨酸酶作为阳性对照,便于检测体系的建立。

¾试剂盒中提供了可以被神经氨酸酶催化产生荧光的底物,该底物被神经氨酸酶催化后可以产生较强的荧光,从而实现了对神经氨酸酶的快速高灵敏检测。

¾一个包装的本试剂盒可以检测100个样品或标准品。

包装清单:
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包装
P0306-1 神经氨酸酶检测缓冲液 10ml
P0306-2 神经氨酸酶50µl
P0306-3 神经氨酸酶荧光底物1ml
P0306-4 Milli-Q水 1.2ml
— 说明书1份
保存条件:
-20℃保存,半年有效。

注意事项:
¾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样品中神经氨酸酶的酶活力不宜高过试剂盒中所提供的标准品的酶活力。

单位体积内酶活力过高会导致荧光底物相对不足,使测定出来的酶活力低于实际的酶活力。

如果样品中酶活力过高,可以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¾神经氨酸酶和神经氨酸酶荧光底物尽量避免反复冻融。

¾试剂盒中所用溶液溶解后4℃保存,两天有效。

如果两天内不能全部用完,建议尽早把留作以后使用的神经氨酸酶和神经氨酸酶荧光底物适当分装后-70℃保存,-20℃冻存也可,但有效期会较短。

其余试剂直接-20℃或-70℃保存即可。

¾需使用荧光酶标仪,并需自备专门用于荧光酶标仪荧光检测的96孔荧光酶标板。

或使用可以检测小体积样品的荧光分光光度计。

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时参考荧光酶标板的操作方法。

¾由于荧光检测非常灵敏,测定出来的荧光强度有时容易产生波动。

一方面要避免灰尘等掉入检测孔中产生荧光干扰,另一方面所有检测最好在同一块检测板上做双份平行检测甚至三份平行检测。

¾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使用说明:
1.阳性和阴性对照检测的准备(参考表1):
a.在96孔荧光酶标板内每孔加入70微升神经氨酸酶检测缓冲液。

b.每孔再分别加入10或0微升神经氨酸酶。

c.每孔再加入10微升溶解神经氨酸酶的溶液。

例如神经氨酸酶在RIPA溶液中,则加10微升RIPA溶液。

d.每孔再加入0或10微升Milli-Q水使每孔总体积为90微升。

2.样品检测的准备(参考表1):
a.在96孔荧光酶标板内每孔加入70微升神经氨酸酶检测缓冲液。

b.每孔再加入10微升神经氨酸酶样品。

c.每孔再加入10微升Milli-Q水使每孔总体积为90微升。

3. 检测(参考表1):
a.振动混匀约1分钟。

b.每孔加入10微升神经氨酸酶荧光底物。

c.再振动混匀约1分钟。

d.37℃孵育20分钟后进行荧光测定。

激发波长为360nm,发射波长为440nm。

如果所用的荧光酶标仪的灵敏度较高,37℃孵育10分钟后即可进行荧光测定。

如果所用的荧光酶标仪的灵敏度较低,可以在孵育30分钟或60分钟后进行荧光测定。

由于反应是连续进行的,可以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测定,以确定适合您的检测体系的最佳孵育时间。

表1
阳性对照阴性对照样品
神经氨酸酶检测缓冲液70 µl 70 µl 70µl
神经氨酸酶(阳性对照) 10 µl --
溶解神经氨酸酶样品的溶液10 µl 10 µl -
µl 神经氨酸酶样品-- 10 Milli-Q水-10 µl 10 µl
神经氨酸酶荧光底物10 µl 10 µl 10 µl
总体积100 µl 100 µl 100 µl
4. 计算:
根据检测出来的荧光强度可以计算出样品间神经氨酸酶的相对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