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对不同色卡敏感性及对不同波长黄色粘虫板趋性
黄板在蚜虫和美洲斑潜蝇预警和诱杀中的应用

种植天地ZHONGZHITIANDI编辑:商蓉(shangrong@)·绿色植保·黄板在蚜虫和美洲斑潜蝇预警和诱杀中的应用一、黄板在蚜虫预警和诱杀中的应用1.蚜虫的发生特点 在春季温度达6℃以上时,蚜虫的越冬卵开始孵化为干母,平均气温达到12℃以上时,干母产生有翅胎生雌蚜,从越冬寄主向大棚内春播蔬菜上迁飞,有翅蚜到达适宜寄主蔬菜上后,以孤雌胎生方式繁殖无翅蚜后代;当蔬菜植株老化、营养不良时,产生有翅蚜迁出,转移到适宜的新寄主上;秋播蔬菜定植后,再以同样的方式迁入大棚危害蔬菜。
因此,蚜虫有翅蚜虫态可以用黄板诱集,无翅蚜虫态因不具飞行能力,不能用黄板诱集。
蚜虫喜欢橙黄或橘黄色,因此,对它的预警和诱杀最好选用橙黄或橘黄色的黄板。
2.蚜虫的预警 黄板悬挂在大棚裙膜的通风口,顺着大棚的方向放置,大棚每侧放3~5块黄板。
黄板选用单面或双面涂胶板,单面涂胶的板胶面向外。
黄板在蔬菜定植时悬挂,首次发现目标害虫后,每天更换黄板。
迁入高峰后,虫量下降到高峰虫量的13%时结束黄板预警并将其移去。
3.蚜虫的诱杀 预警的黄板上发现有翅蚜后悬挂黄板诱杀。
诱杀用黄板的悬挂位置与预警黄板的悬挂位置一样,主要在大棚裙膜的放风口、门口和其他开放的通道上。
裙膜放风口的黄板可以直接加在预警用黄板的中间,迁入虫量较大时,可以在蔬菜四周再挂一圈黄板,黄板间距1米左右,黄板上粘有较多蚜虫时更换黄板。
黄板上没有新增加的有翅蚜,或新增加的有翅蚜较少时及时拆除黄板。
诱杀用黄板每亩悬挂40~50张。
二、黄板在美洲斑潜蝇预警和诱杀中的应用1.美洲斑潜蝇的发生特点 美洲斑潜蝇蛹较耐高温,在34℃条件下能较顺利发育、羽化,但对低温较敏感,0℃以下基本不能羽化,在北纬35°以北自然环境中不能安全越冬,北方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美洲斑潜蝇主要以蛹在温室内越冬,露地蔬菜上美洲斑潜蝇的虫源主要来自温室蔬菜。
因此,设施342019.13绿色植保新理念,庄稼安全有保障。
不同蔬菜害虫对色彩的趋性差异

不同蔬菜害虫对色彩的趋性差异3傅建炜1,2 徐敦明1 吴 玮2 尤民生13(11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福州 350002;2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福州 350013)Preference of different vegetable insect pests to color .FU Jian 2Wei 1,2,X U Dun 2Ming 1,W U Wei 2,Y OU Min 2Sheng13(1.Institute o f Applied Ecolog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 sity ,Fuzhou 350002,China ;2.Institute o f Plant Protection ,Fujian Academy o 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13,China )Abstract Different insect pests in vegetable fields had a preference towards distinct colors.The yellow and white traps were preferred by Phyllotreta striolata .Myzus per sicae and Liriomyza sativae were sensitive to yellow.Plutella xylostella was sensitive to green.The tropism of vegetable insect pests may be used for population m onitoring andcontrolling in the field.K ey w ords color ,preference ,vegetable insect pest摘 要 试验表明,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桃蚜Myzus per sicae (Sulzer )、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对不同颜色的趋向性存在差异,黄曲条跳甲对黄色和白色的趋性强,桃蚜和美洲斑潜蝇对黄色最敏感,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成虫对绿色的敏感性明显强于其他色彩。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概况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概况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病虫害一直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近年来,这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生态调控技术生态调控是通过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例如,合理轮作可以改变病虫害的寄主植物,打破病虫害的生存周期,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在轮作过程中,不同作物的根系分布、分泌物和残留物等都有所不同,这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从而改变病虫害的生存环境。
此外,间作套种也是一种有效的生态调控方法。
通过将不同作物合理搭配种植,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例如,玉米与大豆间作,玉米可以为大豆提供遮荫,降低大豆病虫害的发生;大豆的根系可以固氮,为玉米提供氮素营养,促进玉米生长。
还有,优化农田灌溉和施肥管理也能起到生态调控的作用。
合理灌溉可以保持土壤湿度适中,避免过湿或过干的环境,不利于病虫害的滋生。
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营养水平,增强农作物的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二、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这种方法具有对环境友好、可持续性强等优点。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和生物农药等。
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赤眼蜂可以寄生在多种害虫的卵内,从而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瓢虫是蚜虫的重要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蚜虫的危害。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人工释放天敌昆虫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诱虫板

一、诱集害虫种类黄板可诱杀蚜虫、白粉虱、烟粉虱、飞虱、叶蝉、斑潜蝇等,蓝板可诱杀种蝇、蓟马等昆虫,对由这些昆虫为传毒媒介的作物病毒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如蚜虫和美州斑潜蝇对黄色最敏感,小菜蛾成虫对绿色敏感性最强,黄曲跳甲对黄色和白色的趋性较强。
诱虫板应选用材质较好,双面诱杀,无毒、抗日晒,耐雨水冲刷的产品。
二、使用技术1、使用时间和方法。
从苗期和定植期起使用,保持不间断使用可有效控制害虫发展。
用铁丝或绳子穿过诱虫板的两个悬挂孔,将其固定好,将诱虫板两端拉紧垂直悬挂在温室或大棚上部。
在露地环境下,应使用木棍或竹片固定在诱虫板两侧,然后插入地下,固定好。
对低矮菊苗,应将粘虫色板置于距离菊苗上部15~20㎝处,并随菊苗生长及时调整粘虫色板的高度,每个处理间的距离为8m,每块黄板的诱虫面积为64m2。
2、悬挂方法:悬挂方向以板面向东西方向为宜。
胶板垂直底边距离作物15厘米-20厘米。
用线绳将黄板吊挂在棚中,避免在周边悬挂。
3、悬挂高度:对于蚜虫最佳悬挂高度为超过作物5—10cm,对于温室白粉虱的防治需适当向下调整黄板悬挂高度,以和作物平齐为佳。
4、悬挂时间:黄板悬挂时间的原则是出苗后或移栽后越早越好,防治蚜虫应在苗期定植以后悬挂黄板,白粉虱发生初盛期悬挂。
5、悬挂密度:选择规格为20×30cm,30-45张/亩(棚)。
6、挂板时间:用于防治时,于虫害发生初期。
用于监测时,从作物苗期开始悬挂,每标准棚悬挂1—2块。
三、田间使用方法。
1、使用时间:从苗期或移栽定植时开始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繁殖数量或蔓延速度。
2、放置方式:可用铁丝或绳子穿过诱虫板的两个悬挂孔将其固定好,采用与菊苗种植行(垄)平行方式东西向放置。
3、悬挂高度:诱虫板下沿比植株生长点高15-20cm,并随着植株生长相应调整悬挂高度。
当菊苗生长达到一定高度后可将诱虫板悬挂于植株中部或中上部(害虫最密集的地方)。
黄板诱杀蚜虫的最适高度为32-40cm。
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和不同颜色对柑橘粉虱的诱杀效果

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和不同颜色对柑橘粉虱的诱杀效果
柑橘粉虱是柑橘树上一种比较常见的害虫,严重的会导致柑橘叶片萎黄、落叶、严重
的可导致柑橘树死亡。
控制柑橘粉虱的方法很多,比如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和悬挂黄板等。
其中,悬挂黄板是一种好的、环保的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黄板所具有的色彩和粘性,来
吸引和捕获害虫。
本实验主要是探究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和不同颜色对柑橘粉虱的诱杀效果,以期探究出最佳的控制方法。
实验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柑橘粉虱、黄板、黄色墨水、黑色墨水、白色墨水、空心塑料管、T形塑
料管。
实验方法:
1 结果
本次实验得到的结果是:悬挂高度对柑橘粉虫的诱杀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黄板与黑色
墨水混悬、白色墨水混悬和黄色墨水混悬的诱虫效果均高于不加颜料的黄板,而且黄色墨
水混悬的效果最佳。
此外,即使是与黄板同色的黄色柱塑管和T形柱塑管,其诱杀效果也
无法与黄板相媲美。
2 讨论
从结果来看,最佳的黄板颜色是黄色,这点符合我们对柑橘粉虫视觉敏感度的认知,
因为柑橘粉虫对黄色敏感。
此外,同色的黄色柱状塑料管和T形塑料管虽然具有较高的诱
虫效果,但其效果仍无法与黄板相比。
虽然在不同条件下对黄板的百分比诱虫率可能会存
在差异,但是整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线径和黄色墨水的加入量,来促进黄板
的蚋杀效果。
3 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悬挂高度、黄板颜色和柑橘粉虫的诱虫几个因素对黄板控制柑橘
粉虫的效果有影响,黄色墨水是提高黄板效果的主要方案。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
一个结论:选择黄色颜料、在适当的高度下悬挂黄板能够有效地控制柑橘粉虫。
不同颜色色板对假眼小绿叶蝉和天敌缨小蜂及其它蜂类的引诱效应_李慧玲

不同颜色色板对假眼小绿叶蝉和天敌缨小蜂及其它蜂类的引诱效应李慧玲,张辉,王定锋,王庆森,曾明森,吴光远*(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 福安 355015)摘要:为68.33头·=16.82,P <0.01),F =1.20,P >0.05关键词:*China )Abstract: average color color seemed to the yellow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Key words: tea green leafhopper; mymarid; parasitic wasp; colored trapping board; attraction————————————收稿日期:2015-08-04 初稿;2015-09-01 修改稿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J01095)、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23)、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2013GA720002)、省属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2014R1012-1)。
作者简介:李慧玲(1978-),女,硕士,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茶园生态与茶树植保。
E-mail: huilingli@ *通讯作者:吴光远(1962-),男,研究员。
研究方向:茶树植保与害虫生物防治。
E-mail: gywupt@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öthe ),属半翅目Hemiptera 、叶蝉科Cicadellidae ,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
其年发生代数多,繁殖力强,危害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长期以来,对其防治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1-5],容易引起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6]。
近年来研究利用信息素、诱虫灯、生物农药茶叶学报 56(3):184~188,2015Acta Tea Sinica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11:12:17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35.1330.S.20151020.1112.040.html185以及农艺措施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7-9],赵冬香等研究利用印楝提取物防治2~3龄小绿叶蝉若虫,室内效果较好[10]。
害虫的“天敌”粘虫板

龙源期刊网
害虫的“天敌”粘虫板
作者:王圣楠
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6年第06期
蓟马、蚜虫、粉虱、叶蝉、蝇类等多种害虫成虫对黄、蓝色敏感,具有强烈的趋性。
中外科学家经过多年试验,通过色谱分析确认了某一特殊黄色、蓝色、绿色具有最好诱虫效果。
济南祥辰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这种特殊黄色、蓝色,配以特殊粘胶,开发研制出高效黄色、蓝色粘虫板。
实践表明,粘虫板对上述害虫诱杀效果非常显著。
粘虫板特点
⑴绿色环保,无公害,无污染。
⑵专用粘胶,防水耐冲刷、高温不流淌、抗日晒。
⑶特殊蓝色,诱虫效果显著。
⑷双面涂胶,双面诱杀。
⑸操作方便,开封即用,省时省力。
使用说明
⑴植物在幼苗时,挂放高度应高于幼苗10~15厘米,随着幼苗的长高,要相应提高粘虫板的高度。
如果是高秆作物高度在0.8~1米时,应将粘虫板挂在行间,高度与作物同高。
⑵
当植株较高又较繁茂,害虫较多时,可“移动诱虫”:将几块粘虫板串连在一起,人站在植株行间,一手提粘虫板一手用小木棒振动植株,一边振动一边走。
粘虫板粘满害虫时可更换新的粘虫板。
实验设计题

鉴定草根内是否含有淀粉和还原性糖的方案可有多种,比如,可以从教材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得到启发,采用“将茅草根切(剪)碎→研磨→加水过滤→显色鉴定”的基本步骤。这一设计是可以很好地起到鉴定作用的,但此方案是不符合题目的要求的,题目没有给出研磨、过滤等操作的材料器具。因此,在例1中,题目给出的材料用具制约了实验设计的方案。
(2)假如蝌蚪发育成蛙的先后顺序是:丙→乙→甲,那么50℃的温水处理增强了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假如蝌蚪发育成蛙的先后顺序是:乙→丙→甲,那么50℃的温水处理减弱了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假如蝌蚪发育成蛙的先后顺序是:丙、乙→甲,那么50℃的温水处理对甲状腺激素的活性没有影响;假如蝌蚪发育成蛙的先后顺序是:甲、丙→乙,那么50℃的温水处理使甲状腺激素失去了活性。
(2)预测实验的结果并得出结论。
答案:(1)实验设计:
①将蝌蚪随机分成均等的三组:甲组、乙组和丙组,每组20只。
②分别饲喂等量的饲料(甲组)、用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相拌的饲料(乙组)、用处理过的甲状腺激素相拌的饲料(丙组),
③在相同条件下饲喂后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蝌蚪发育成青蛙的时间)。
题目的特定要求、给出的材料用具、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的结果等,都是进行实验设计的制约因素。试题的实验设计,就是在这种特定条件与要求下进行的,一般不会是完全开放的实验设计。
二.注意验证性与探究性试题的区别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目的是不尽相同的,前者是通过实验验证对象的已知属性,后者是通过实验探究对象的未知属性。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在实验步骤的设计上是一致的,解题时不同的地方在于,由于验证性实验研究的对象的属性是明确的,因此是不需要再作实验的假设的,实验的结果与结论也是确定的,因此也都不需要进行讨论。但探究性实验其研究的对象属性是未知的,因此需要作出理论上的假设;由于在书面考试中不可能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际的操作,解题时只能根据假设对实验结果作出预期,也就是预期实验结果时,只能根据实验的假设对实验的可能结果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