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外廓尺寸测量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汽车性能与使用》实验指导书

《汽车性能与使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汽车结构参数测量一、实验内容汽车外廓尺寸、通过性参数测量。

二、实验目的、要求熟悉汽车主要结构参数和通过性参数的实际含义,并能正确的进行测量。

三、仪器设备1.主要结构参数测量仪器设备1)高度尺:量程0~1000mm,最小刻度:0.5mm;2)离地间隙仪:量程0~500mm,最小刻度:0.5mm;3)角度尺:量程0~180°,最小刻度:1°;4)钢卷尺:量程0~20m,最小刻度:1mm;2.实验车四、准备工作1.实验车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达到完好技术状态。

2.按规定值添加汽车用油、水。

五、实验步骤1.汽车结构参数测量步骤1)基准面和基准点确定;2)测量外部宽度尺寸;3)测量外部高度尺寸;4)测量长度尺寸;5)测量轴距;6)测量前轮距;7)测量后轮距;8)测量前悬;9)测量后悬。

2.汽车通过性参数测量步骤1)测量接近角;2)测量离去角。

六、注意事项(1)测量场地应是具有水平坚硬覆盖层的支承表面;(2)汽车转向车轮应以直线前进状态置于测量场地上;(3)汽车轮胎气压应符合设计要求;(4)车门、发动机罩,行李舱盖及通气孔盖等均为关闭状态;(5)货车的货箱栏板应处于关闭状态;(6)不包括汽车牌照,但包括汽车牌照架。

七、结果整理与分析测量日期:实验地点:车VIN码:车轴数:测量仪器和设备:参数名称单位测量结果主要尺寸参数总长总宽总高轴距前轮轮距后轮轮距前悬后悬通过性参数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实验二:车辆预检一、实验内容按照国家标准有关规定检查实验车的技术状况。

二、实验目的要求熟悉国家标准中有关规定及要求,对实验车技术状况作出初步诊断。

三、仪器设备1.地沟用升降平台1台2.实验车1辆四、准备工作1.清洗实验车,并干燥;轮胎花纹沟槽内应无杂物,使轮胎气压符合规定值。

2.地沟用升降平台应能上、下灵活,无卡滞现象。

五、实验步骤1.车辆外观检查检查内容:1)车身、车架装置——包括货车驾驶室、车箱(或客车车厢)、车门的外观质量(车身、车架的铆钉和螺钉;栏板;底板;栏板钩环;合页以及汽车的保险杠;档泥板;货车车箱前部的安全架;门窗玻璃等)。

最新RBT214:2017一整套作业指导书(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最新RBT214:2017一整套作业指导书(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共3页
MQY--201 透射式烟度计操作规程
共2页
底盘测功机操作规程
共1页
ASM 稳态工况法操作规程
共2页
双怠速法操作规程
共1页
加载减速工况法操作规程 自由加速不透光烟度法操作规程 车速表检测操作规程
共3页 共1页 共1页
轮重仪、滚筒反力式制动台操作规程
共2页
滚筒反力式加载制动检验台操作规程
共1页
底盘动态检验操作规程
1.引车员应持检验员证和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上岗,驾驶相应的机动车,站内车速不大于 5km/h, 线内
9
XXXXX 机动车技术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主题:操作规程
保持安全距离,大型车 3m,小型车保持 2m。
文件编号:AnJJC/WI-A-1 第 4 页共 7 页
第 A 版第 0 次修订
1、应具有大学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 3 年以上,全面负责本站工作,宣传、贯彻实施相 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领导本站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检测业务和部署的其他工作。
2、策划本站发展规划,批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批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3、负责本站资源配置、机构设置、职责权限的确定,人员的任命,确保开展检验工作的足够资源 和合理的设置。 4、确保全体员工贯彻实施公正性声明和服务承诺。 5、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保证评审效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持续改进。 6、负责审批合格服务供应商名单。 7、组织召开站务会,负责员工的政治、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8、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本站的各项工作情况,并接受检查。 9、负责处理客户的重大投诉。 3.2 副经理或副站长 1、应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管理工作 3 年以上。协助站长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检 测任务和布署的其他工作;参与公司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 2、负责处理分管的日常事务,站长不在时,代理行使其职责。 3、负责处理客户申诉和投诉,协助站长处理客户的重大投诉。

机动车外廓尺寸测量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外廓尺寸测量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外廓尺寸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检测目的机动车外廓尺寸不得超出GB7258-2017 GB21861-2014 GB1589-2016规定的限值。

注册登记检验时,机动车的外廓尺寸应与机动车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相符,且误差满足:汽车(三轮汽车除外)、挂车不超过±1%或±50mm,三轮汽车、摩托车不超过±3%或±50mm。

在用机动车检验时,重中型货车、挂车的外廓尺寸应与机动车行驶证签注的内容相符,且误差不超过±2%或±100mm。

(二)检测依据GB7258-201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21861-2014 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GB1589-2016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三)检测工具1、检验设备、工具要求2、人工检验标准器a) 钢卷尺:不确定度:1级;b) 标尺、铅垂、水平尺。

3、外廓尺寸自动测量仪测量仪应符合计量法规,测量仪最大允许误差:±1%或±20mm。

(四)检验方法1、人工检验方法1.1车辆长度、宽度的测量将车辆停放在平整、硬实的地面上,在车辆前后和两侧突出位置,使用线锤在地面画出“十”字标记。

如图A.1所示。

图A.1 车辆前后突出位置标注示意为防止车辆前后突出位置不在同一中心线上,影响测试准确度,可将车辆移走,在地面的长宽标记点上分别画出平行线,在地面形成一个长方形框架(可用对角线进行校正)找出车辆中心位置,用钢卷尺分别测出长和宽的直线距离,作为整车的车长和车宽,但GB/T 3730.3规定的后视镜、侧面标志灯、示位灯、转向指示灯、挠性挡泥板、折叠式踏板、防滑链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变形,以及法律法规允许加装的其他部件不计入,如图A.2所示。

1.2车辆高度的测量将车辆停放在平整、硬实的地面上,将水平尺放在车辆的最高处并且保持与地面水平。

在水平尺一端点放铅垂到地面画出“十”字标记,用钢卷尺测量水平尺该端点与地面“十”字标记之间的距离示值即为该车的实际高度,如图A.3所示。

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作业指导书

车辆外廓尺寸测量仪作业指导书

廓尺寸检验标准一、机动车辆外廓尺寸不得超出GA725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及方法》、GA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规定的限值。

二、注册登记检验时,机动车的外廓尺寸应与机动车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相符,且误差满足:汽车(三轮汽车除外)、挂车不超过±1%或±50mm,三轮汽车、摩托车不超过±3%或±50mm。

三、在用机动车检验时,重中型货车、挂车的外廓尺寸应与机动车行驶证签注的内容相符,且误差不超过±2%或100mm。

车辆外廓尺寸要求1.车辆外廓尺寸限值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应不超过图1规定的最大限值2. 车辆外廓尺寸的其他要求1)当汽车或汽车列车处于满载状态、外后视镜底边离地高度小于1800mm时,其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汽车或汽车列表最大宽度处200mm。

外后视镜底边离地高度大于或等于1800mm时,其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汽车或汽车列车最大宽度处250mm。

2)汽车的顶窗、换气装置等处于开启状态时不得超出车高300mm。

外廓尺寸测量方法检测方法:1)车辆测量过程中,测量区域严禁有人员和其它固定或移动物体。

2)测量车辆至少离检测线2米距离开始向前行驶。

3)测量车辆行驶速度控制在3―5公里/时。

4)测量车辆中心位置行驶在中心线上。

5)测量车辆尾部必须驶离检测线1.5米以上。

6)测量车辆在未驶离检测线前,中途可允许停车,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60s,否则重新检测。

外廓尺寸测量过程及记录由仪器设备自行操作。

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的最大限值单位为毫米。

外廓尺寸检测系统课后复习指导书

外廓尺寸检测系统课后复习指导书

汽车自动外廓尺寸仪作业指导书(第一版)文件编号:STBZJC/C-25编 写: 徐子斌审核人:批准人:受控状态:分发编号:机构名称:汕头市博展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颁布日期:2016-08-01 执行日期:2017-03-01领用日期:年月日目录概述 (4)1.1 背景 (4)1.2 检测对象与标准 (5)1.3 检测项目与技术参数 (5)1.4 产品组成 (6)1.4.1 激光传感器 (6)1.4.1.1 特性 (6)1.4.1.2 功能 (6)1.4.2 激光红外 (7)1.4.2.1 特性 (7)1.4.2.2 功能 (7)2 软件操作说明 (7)2.1 用户登录 (7)2.2 功能菜单 (9)2.2.1 资料登录 (9)2.2.1.1 车辆发送 (10)2.2.1.2 车辆资料登录 (10)2.2.1.3 车辆队列刷新 (11)2.2.1.4 参数设置 (11)2.2.2 时实检测 (14)2.2.2.1 [启动检测] (15)2.2.2.2 [停止检测] (15)2.2.2.3 [参数设置] (15)2.2.2.3.1 网络参设置 (16)2.2.2.3.2 通道参数设置 (16)2.2.2.3.3 基本应用参数设置 (17)2.2.2.3.4 计算参数设置 (17)2.2.2.4 [设备标定] (19)2.2.2.4.1 启动取数 (20)2.2.2.4.2 停止取数 (20)2.2.2.4.3 写入初始数据 (20)2.2.2.5 数据查看 (21)2.2.2.6 启动LED查看 (21)2.2.2.7 登录 (21)2.2.2.8 激光仪状态 (22)2.2.3 数据管理 (22)2.2.3.1 查看数据 (23)2.2.3.2 数据打印 (24)2.2.4 摄像头预览 (24)2.2.4.1 视频显示 (25)2.2.4.2 拍照 (25)2.2.5 参数设置 (25)2.2.6 权限设置 (26)2.2.6.1 修改密码 (26)2.2.6.2 权限管理 (26)2.2.7 查询统计 (27)2.2.7.1 引车员统计 (27)2.2.7.2 数量统计 (28)2.2.7.3 操作日志 (29)概述1.1 背景倡导先进性。

(鸣泉)外廓仪使用说明书 V1.0 2015.04.01

(鸣泉)外廓仪使用说明书 V1.0 2015.04.01

3.2 施工安装
详细请参照《外廓仪现场作业指导书》。请仔细阅读图纸上的施工技术要求,并注意各组 件上标签提示。 施工完成后,地面上绘制行车线。 龙门立柱前 1-2 米处,立 2 根防撞护栏(或防撞墩),防止发生意外。 3.2.1 电缆走线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规格 M12-4 芯 定义 1# 光幕发射 2# 光幕发射 3# 光幕发射 4# 光幕发射 1# 光幕接收 2# 光幕接收 3# 光幕接收 4# 光幕接收 测长发射 测长接收 标号 1#S 2#S 3#S 4#S 1#R 2#R 3#R 4#R 发射 接收 长度 7m 5m 10m 6m 0.5m 11m 6m 1.5m 3.3m 8.2m
光幕龙门 测长组件
行车方向
龙门 测长立柱内的Fra bibliotek幕用于测高; 地槽内与横梁上的光幕用于测宽。 测长组件由数组(标配 5 组)传感器组件(4 米一组)连接而成,铺设多长即能检 测多长的车辆。
- 2 - / 19
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说明书
三、
施工安装
3.1 场地要求
检测通道的长度应与受检车型相适应。为保证测量精度,车身必须笔直通过检测通道,因 此在进入传感器检测通道前,需有足够路程用于摆正车身。所以,整个车道不小于最长的被检 车辆车长的两倍。 地面水平高度差: 纵向不大于检测通道长度的 0.1%, 横向不大于检测通道宽度的 0.05%。 由于外廓仪采用了光学传感器,因此要求整个检测通道处于一个能够遮阳、挡雨的环境。 因部分传感器是埋在地下的,为避免传感器损坏,需确保地面不积水、不渗水。
检测范围(m) 2.0~20.0 1.2 ~ 3.5 1.2 ~ 4.5
1.3 示值误差
误差 参数 长 宽 高

车辆外廓尺寸测量方法

车辆外廓尺寸测量方法

车辆外廓尺寸测量方法车辆外廓尺寸测量方法是指对车辆的宽度、长度、高度等尺寸进行测量的方法。

车辆外廓尺寸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它与车辆的合法行驶、道路交通安全以及货物运输安全密切相关。

以下是常用的车辆外廓尺寸测量方法:一、车宽的测量方法:车宽是指车辆两侧最宽点的距离。

测量车宽时,需要使用测量工具(如钢尺、卷尺等)测量车辆外侧车轮距离,然后对两个侧面进行测量,并取两侧测量值的最大值作为车宽。

二、车长的测量方法:车长是指车辆前后两个最远点的距离。

在测量车长时,首先要保证车辆处于平整的地面上,然后使用测距工具(如钢尺、卷尺等)测量车辆的前后最远点的水平投影距离。

对于车辆较长或曲线部分较多的情况,可以使用测量仪器来进行测量,以提高测量精度。

三、车高的测量方法:车高是指车辆上下两个最高点的距离。

测量车高时,应该确保车辆处于标准位置,即车轮与地面垂直,并使用测量工具(如钢尺、卷尺等)测量车身最高点与地面的距离。

对于某些车顶有行李架等部件的车辆,应该首先移除这些部件再进行测量。

四、车轴距的测量方法:车轴距是指车辆前后轴之间的距离,对于客车来说,车轴距往往较长,对货车来说,车轴距一般较短。

在测量车轴距时,可以使用测量工具(如钢尺、卷尺等)测量车辆前后轴之间的水平距离。

五、车车外廓尺寸的测量注意事项:1. 在测量过程中,应该保证车辆停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并且车轮与地面垂直。

2. 应该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车辆较长或曲线较多的情况,可以使用测量仪器来提高测量精度。

3. 在测量车宽时,应该注意车辆两侧的车轮距离,并选择测量值的最大值作为车宽。

4. 在测量车长时,应该选择车辆前后两个最远点的水平投影距离作为车长。

5. 在测量车高时,应该移除车顶行李架等部件,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6. 在测量车轴距时,应该选择车辆前后轴之间的水平距离作为车轴距。

总结:车辆外廓尺寸测量方法是对车辆的宽度、长度、高度等尺寸进行测量的方法。

外廓尺寸检测系统作业指导书样本

外廓尺寸检测系统作业指导书样本

机构名称: 汕头市博展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颁布日期: -08-01执行日期: -03-01汽车自动外廓尺寸仪作业指导书( 第一版)文件编号: STBZJC/C-25编写: 徐子斌审核人:批准人:受控状态:分发编号:领用日期: 年月日目录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检测对象与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检测项目与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产品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激光传感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1 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2 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激光红外.....................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1 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2 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软件操作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用户登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功能菜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资料登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1 车辆发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2 车辆资料登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动车外廓尺寸测量作业指导书
(一)检测目的
机动车外廓尺寸不得超出GB7258-2017 GB21861-2014 GB1589-2016规定的限值。

注册登记检验时,机动车的外廓尺寸应与机动车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相符,且误差满足:汽车(三轮汽车除外)、挂车不超过±1%或±50mm,三轮汽车、摩托车不超过±3%或±50mm。

在用机动车检验时,重中型货车、挂车的外廓尺寸应与机动车行驶证签注的内容相符,且误差不超过±2%或±100mm。

(二)检测依据
GB7258-201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21861-2014 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
GB1589-2016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三)检测工具
1、检验设备、工具要求
2、人工检验标准器
a) 钢卷尺:不确定度:1级;
b) 标尺、铅垂、水平尺。

3、外廓尺寸自动测量仪
测量仪应符合计量法规,测量仪最大允许误差:±1%或±20mm。

(四)检验方法
1、人工检验方法
1.1车辆长度、宽度的测量
将车辆停放在平整、硬实的地面上,在车辆前后和两侧突出位置,使用线锤在地面画出“十”字标记。

如图A.1所示。

图A.1 车辆前后突出位置标注示意
为防止车辆前后突出位置不在同一中心线上,影响测试准确度,可将车辆移走,在地面的长宽标记点上分别画出平行线,在地面形成一个长方形框架(可用对角线进行校正)找出车辆中心位置,用钢卷尺分别测出长和宽的直线距离,作为整车的车长和车宽,但GB/T 3730.3规定的后视镜、侧面标志灯、示位灯、转向指示灯、挠性挡泥板、折叠式踏板、防滑链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变形,以及法律法规允许加装的其他部件不计入,如图A.2所示。

1.2车辆高度的测量
将车辆停放在平整、硬实的地面上,将水平尺放在车辆的最高处并且保持与地面水平。

在水平尺一端点放铅垂到地面画出“十”字标记,用钢卷尺测量水平尺该端点与地面“十”字标记之间的距离示值即为该车的实际高度,如图A.3所示。

车辆长度、宽度的测量示意
图A.2 车辆高度的测量示意
2外廓尺寸自动测量仪检验
2.1将车辆正直居中驶进测量仪,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测得车辆长度、宽度和高度数值。

2.2测量仪不得具有人工修改测量数据和照片的功能,对于需要人工确认修改不计入车长、车宽的,应记录修改日志。

3、测量过程记录
3.1人工测量过程记录
人工检验的整个检验过程应进行全程摄像记录。

3.2外廓尺寸自动测量仪检验过程记录
仪器测量过程中应由仪器实时自动保存测得数据和车身正面、侧面的测量照片并上传至监管系统,照片及数据不能人工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