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与和谐社会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之道与和谐社会建设

摘要:中庸之道是儒家推崇的为人处事之道,其实质是把握两极之间平衡的智慧。《中庸》中包含的人我合一、理欲合一以及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实现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关键字:中庸之道和谐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理念作为文化方面的支撑,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正确认识和理性评价儒家的中庸之道,剔除其封建性不合理的因素,发扬其积极、合理的因素,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中庸之道的诠释

中庸是中国儒家道德智慧之精髓。“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第一章明确提出“中庸”概念,并把“中庸”看做“至德”。孔子认为,中庸的含义是“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即“无过无不及”。

从哲学层面看,中庸之道属于辩证法的范畴,在孔子思想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论语·子路》云:“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先进》云: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这里说的“中行”就是中庸,它的两端是“狂”(即过)和“狷”(即不及)。“过”和“不及”一样,都是不好的。而中庸既非“过”,也非“不及”,是最好的。但中庸不能离开“过”与“不及”而孤立存在。作为“过”的表现形式是“狂”,其不可取的一面在于偏激,其可取的一面在于进取;而作为“不及”表现形式的“狷”,其不可取的一面在于该为而不为,其可取的一面在于不该为而能不为。如果能得“进取”与“有所不为”两个好的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便能达到既“进取”又能“有所不为”的中庸境界。可见,中庸本身包含着矛盾的对立统一。如果进一步分析、便能发现“中庸”、“过”、“不及”这三个概念是属于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范畴的,中庸反映着美好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在人类认识史上,这无疑是一项可贵的成就和有益的贡献。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庸是一种品德,是一种伦理行为,是人们伦理行为之中,要求人们立身处事要恪守中正之道,努力避免“过”与“不及”的偏激行为,追求道德行为的完美。亚里士多德在《尼格马可伦理学》中也谈到:“中庸乃是两种恶端即由于过多和由于不足而引起的两种恶行——之间的中道。它之是一种中道又是由于在激情和行动两方面,恶行是少于应该做的,或者超出了正当的范围,而美德则既发现又选取了那中间的。因此就其实质和就表述其本质的规定的定义而言,美德是一种中

庸。”①因此“中庸”是一把道德人格完善的标尺。“中庸是最高德行,又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如何掌握分寸尺度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准则”。②

进一步理解中庸之道,就可以发现,儒家的中庸即致“中和”。“中”者,即自然适度,是事物的自然准则。“中和”之德使万物各得其所。《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往焉,万物育焉。”可见,中庸不是折衷,而是和谐,中庸以求和为目标,由“执中”“时中”达到“中和”。“中和”绝非“中”与“和”的简单联系,而是动静、内外、潜显体用的有机统一,是一种至高至善至美的和谐状态。

二、中庸之道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价值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人类在无限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强大的欲望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首先是环境恶化,空气污染严重,臭氧层的变薄,全球温室效应加剧,排放毒物便海洋毒化,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生态危机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严重威胁人类赖于生存的自然环境及基本条件;其次,人类忙于激烈的竞争,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受,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危机,关系紧张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最后是个人过于追求享乐、财富和名誉等外部物质,引起精神空虚、人格扭曲、道德败坏。以上种种的不和谐严重威胁到

社会的安稳和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解决本世纪社会危机的当务之急。重新审视《中庸》中的包含的和谐思想,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一)汲取中庸的智慧,实现个人身心的和谐

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身心先后。身的需要源于动物的本能,而心是人区别与动物的主要特征,在于人的自觉能动性,计划性和创造性。人的身心矛盾是起于人对外部物质的无限过度追求,不断奢想满足无边无际的金钱、名誉、权利的欲望。过度重物质轻精神,必然失掉原本的自我,生命失去重心、人就脱离生活正轨。心被身主宰,人就精神空虚、堕落、人格扭曲、不得安宁。中庸之道要求道德主体的情感与行为遵循理性的指导,要求人们恰到好处地掌握好各种事物的分寸,避免狂狷,做到无过无不及,保持一种适度与和谐。按照中道原则,对私欲的节制是一种美德,是善,而放纵与禁欲都是恶,不符合德性。

通过教育和学习正心,使人的身心和平中正。人能去其过度私欲之弊,使蒙蔽之心,得以现露,以及恢复无止境的向上奋进、不断翻新的生命本性,从而使身从心而活动,身心和谐一致。因此,通过修身能使人的各种感情回到在尚未发时处于中正无偏“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状态,表现出来是恰如其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发而皆中节,谐之和”。显然,中和的德性是身心和谐一致,身心宁静,和顺协调的健康人格。

另外,通过躬行实践可以使身心和谐统一、思想和行为体现

执中和时中。要达到中庸之德需要经过五个层次,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行合一”是人具有中庸的德性的根本。因为“德性不仅产生、养成与毁灭于同样的活动,而且实现于同样的活动。我们只有通过做具有德的事情,才会拥有德性。例如我们通过节制快乐而变节制,通过培养自己藐视并面对可怕的事物的习惯而变得勇敢,而变得勇敢了就最能面对可怕的事物。”③因此要具有“智”、“仁”、“勇”的中庸德性就必须通过身体力行才能养成,个人只有从思想上、行为上、处事上、时时刻刻执其对立面的两端,取其中,不走极端,做到恰到好处,才能形成中庸的德行。正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德性需要知行的统一。

(二)弘扬中庸“人我合一”思想,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我合一,这是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中庸平衡之道,其平衡的理想状态就是达到“致中和”的和谐状态。儒家讲“人我合一”的原则,一方面具体的体现在居上位者要谨守“仁道”。对于“仁道”的基本要求,孔子明确将其理解为爱人。《论语》里曾记载:“樊迟向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的基本点是视他人为自己的同类,即将别人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所以,《中庸》说:“仁者,人也”。这意思是说,仁道首先在于承认他人是人,将他人当作人对待,有了这一前提,就能关怀、同情、尊重、体贴他人,这乃是仁道的基本要求。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