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高考题汇编

光电效应高考题汇编
光电效应高考题汇编

光电效应专题高考题:

1.(2001上海)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用弧光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

B.用绿色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

C.锌板带的是负电荷

D.使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正电荷

2.(2014?江苏)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处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A 波长B频率 C 能量 D 动量

3.(2014广东18.)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 改变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改变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4.(2011 广东)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5.(新课标卷)⑴(5分)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

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6. (2013·上海单科·2)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 )

A.锌板带负电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

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

7. (2012·海南单科·19(1))产生光电效应时,关于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

B.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波长成反比

C.对于同种金属,Ek与光照射的时间成正比

D.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E .对于不同种金属,若照射光频率不变,Ek 与金属的逸出功成线性关系

8.(2010上海)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光子能量E 等于(h 为普朗克常量,c 、λ为真空中的光速和波长) A. B. C. D.

9. (2013北京理综20).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用频率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 ,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为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 ,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 ,即将阴极K 接电源正极,阳极A 接电源负极,在KA 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 ,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 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 为逸出功,h 为普朗克常量,e 为电子电量)( )

A .e W e h U -=ν

B .e W e h U -=ν2

C . 2U hv W =-

D .

e W e h U -=25ν 10.(2011全国新课标)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若用波长为λ(λ<λ0)单色光做实验,则其截止电压为___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e ,c 和h 。

11.(2011上海)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没有产生光电效应,下列措施中可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是

A .换用强度更大的紫外线照射

B .换用红外线照射

C .延长紫外线照射时间

D .换用极限波长较大的金属

12.(2003新课程)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 )

A. 需要更长的照射时间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

C. 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D. 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13.(2003上海)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 )

A.等效替代B.控制变量C.科学假说D.数学归纳

14.(2012上海)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

A. 频率

B. 强度

C. 照射时间

D. 光子数目

15.(2012海南)产生光电效应时,关于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

B.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波长成正比

C.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时间成正比

D.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E.对于不同种金属,若照射光频率不变,Ek与金属的逸出功成线性关系

16.(2006四川)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λb>λc,用b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a光束和c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

A. a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 c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 a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

D. c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

光电效应图像问题:

1(2010浙江).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2.(2011·福建)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υ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υ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逸出功与υ有关

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当υ<υ0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3.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电效应,其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则由图象可知()

A.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v0

B.遏止电压是确定的,与照射光的频率无关

C.若已知电子电量e,就可以求出普朗克常量h

D.入射光的频率为2v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v0

(15年)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制电压u0与入射光

的频率v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为k、横截距为b,电子电

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所用材料的

逸出功可表示为_________。

(16年)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

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变大

C.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光强无关

(2013浙江自选,14,10分)小明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甲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

(1)图甲中电极A为光电管的 (填“阴极”或“阳极”);

(2)实验中测得铷的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铷的截止频率νC= Hz,逸出功W0= J;

(3)如果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ν=7.00×1014Hz,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E k= J (2010江苏)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 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A.B.C.D.

程序框图高考真题

程序框图高考真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分) 1.中国古代有计算多项式值的秦九韶算法,如图是实现该算法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 序框图,若输入的x=2,n=2,依次输入的a为2,2,5,则输出的s=() A.7 B. 12 C. 17 D. 34 2.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a=-1,则输出的S=() A. 2 B. 3 C. 4 D. 5 3.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s的值为() A. -1 B. 0 C. 1 D. 3 4.如图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 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A. 0 B. 2 C. 4 D. 14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s的值为() A. 10 B. 17 C. 19 D. 36 6.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0,y=1,n=1,则输出x,y的值满足() A. y=2x B. y=3x C. y=4x D. y=5x 7.执行如图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a=4,b=6,那么输出的n=( ) A. 3 B. 4 C. 5 D. 6

8.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是为了求出满足3n-2n>1000的最小偶数n,那么在和 两个空白框中,可以分别填入() A. A>1000和n=n+1 B. A>1000和n=n+2 C. A≤1000和n=n+1 D. A≤1000和n=n+2 9.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为使输出S的值小于91,则输入的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 A. 5 B. 4 C. 3 D. 2 10.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A. 2 B. C. D. 11.若执行右侧的程序框图,当输入的x的值为4时,输出的y的值为2,则空白判断 框中的条件可能为() A.x>3 B. x>4 C. x≤4 D. x≤5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2020-2021备战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分类汇编附解析

【最新】数学《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设函数())cos(2)f x x x ??=+++(||)2 π ?<,且其图像关于直线0x =对 称,则( ) A .()y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在(0,)2 π 上为增函数 B .()y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2π,且在(0,)4 π 上为增函数 C .()y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在(0,)2 π 上为减函数 D .()y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且在(0,)4 π 上为减函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os(2)f x x x ??=+++2sin(2)6 x π ?=++,∵函数图像关于直 线0x =对称, ∴函数()f x 为偶函数,∴3 π ?=,∴()2cos 2f x x =,∴22 T π π= =, ∵02 x π << ,∴02x π<<,∴函数()f x 在(0, )2 π 上为减函数. 考点:1.三角函数式的化简;2.三角函数的奇偶性;3.三角函数的周期;4.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2.已知函数sin(),0 ()cos(),0 x a x f x x b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则sin y x =的图像向左平移 ( )个单位,可以得到cos()y x a b =++的图像( ). A . 4 π B . 3 π C . 2 π D .π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条件确定,a b 关系,再化简()cos y x a b =++,最后根据诱导公式确定选项. 【详解】 因为函数()()(),0 ,0 sin x a x f x cos x b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所以

解三角形高考大题-带答案汇编

解三角形高考大题,带答案 1. (宁夏17)(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ACD △是等边三角形,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90ACB =∠,BD 交AC 于E ,2AB =. (Ⅰ)求cos CAE ∠的值; (Ⅱ)求AE . 解:(Ⅰ)因为9060150BCD =+=∠, CB AC CD ==, 所以15CBE =∠. 所以62 cos cos(4530)4 CBE +=-=∠. ···················································· 6分 (Ⅱ)在ABE △中,2AB =, 由正弦定理 2 sin(4515)sin(9015) AE =-+. 故2sin 30 cos15 AE = 122 624 ? = +62=-. 12分 2. (江苏17)(14分) 某地有三家工厂,分别位于矩形ABCD 的顶点A 、B 及CD 的中点P 处,已知AB=20km ,BC=10km ,为了处理三家工厂的污水,现要在矩形ABCD 的区域上(含边界),且A 、B 与等距离的一点O 处建造一个污水处理厂,并铺设排污管道AO 、BO 、OP ,设排污管道的总长为ykm 。 (1)按下列要求写出函数关系式: ①设∠BAO=θ(rad ),将y 表示成θ的函数关系式; ②设OP=x (km ),将y 表示成x 的函数关系式; (2)请你选用(1)中的一个函数关系式,确定污水处理厂的位置,使三条排污管道总长度最短。 【解析】:本小题考查函数的概念、 解三角形、导数等基本知识,考查数学建模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①由条件知PQ 垂直平分AB ,若∠BAO=θ(rad ),则10 cos cos AQ OA BAO θ = =∠, 故10 cos OB θ = 又1010OP tan θ=-,所以1010 1010cos cos y OA OB OP tan θθθ =++= ++- B A C D E B C D A O P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大题整理练习分析

大题练习 (2011年湖南)材料一: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科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 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 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 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 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 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 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 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 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篇一: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txt>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 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 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 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 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 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 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 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 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69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69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附参考答案) (10年新课标卷)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郭沫若全集》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答案来源于材料,注意答题项和答题方式即可,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9分) 答: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6分) 答: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10年新课标卷)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材料提供新情境,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考查。概括背景时从战争形势、美国、日本多角度思考;第二问分析原因,要把中国放在世界大背景中考虑;评价时注

程序框图--文科(高考真题)

程序框图专题 1.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y 的值为( ) A.2 B.7C.8 D.128 第1题图第2题图 2.阅读上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i的值为( ) A.2 B.3 C.4 D.5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k值为() A.3 B.4 C.5 D.6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S的值为( ) A.-错误! B. 错误! C.-错误! D.错误! 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s的值为( )

A.错误! B.错误! C.错误!D.错误! 6.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k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 A.\f(20,3)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第6题图第7题图 7.执行上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t均为2,则输出的S=() A.4 B.5 C.6D.7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S的值为( ) A.3 B.-6 C.10 D.12 第8题图 答案 1.C [当x=1时,执行y=9-1=8.输出y的值为8,故选C.]

2.C [运行相应的程序.第1次循环:i =1,S =10-1=9; 第2次循环:i =2,S =9-2=7; 第3次循环:i=3,S =7-3=4; 第4次循环:i =4,S =4-4=0;满足S =0≤1, 结束循环,输出i =4.故选C.] 3.B [第一次循环:a =3×1 2=\f (3,2),k =1; 第二次循环:a =错误!×错误!=错误!,k =2; 第三次循环:a =错误!×错误!=错误!,k =3; 第四次循环:a =3 8×错误!=错误!<错误!,k =4. 故输出k=4.] 4.D [每次循环的结果为k =2,k=3,k =4,k =5>4,∴S =sin 错误!=12.] 5.D [s=\f (1,2)+\f(1,4)+\f (1,6)+18=25 24 ,即输出s 的值为 \f(25,24).] 6.D [当n =1时,M =1+错误!=错误!,a =2,b =错误!; 当n =2时,M =2+2 3=错误!,a =错误!,b =错误!; 当n =3时,M =错误!+错误!=错误!,a =错误!,b =错误!; n =4时,终止循环.输出M =错误!.] 7.D [k =1,M =错误!×2=2,S =2+3=5; k =2,M=错误!×2=2,S =2+5=7; k =3,3>t ,∴输出S=7,故选D.] 8.C [当i =1时,1<5为奇数,S =-1,i =2; 当i =2时,2<5为偶数,S =-1+4=3,i =3; 当i =3时,3<5为奇数,S =3-33=-5,i =4; 当i =4时,4<5为偶数,S =-6+42=10,i=5; 当i=5时,5≥5,输出S =10.]

2019年高考试题汇编:解三角形

2019年高考试题汇编:解三角形 1.(2019?新课标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 sin A﹣b sin B=4c sin C,cos A=﹣,则=() A.6B.5C.4D.3 2.(2019?北京)如图,A,B是半径为2的圆周上的定点,P为圆周上的动点,∠APB是锐角,大小为β,图中阴影区域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A.4β+4cosβB.4β+4sinβC.2β+2cosβD.2β+2sinβ 3.(2019?新课标II)△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 sin A+a cos B=0,则B=. 4.(2019?浙江)在△ABC中,∠ABC=90°,AB=4,BC=3,点D在线段AC上,若∠BDC=45°,则BD=,cos∠ABD=. 5.(2019?新课标II)△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6,a=2c,B =,则△ABC的面积为. 6.(2019?天津)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c=2a,3c sin B =4a sin C. (Ⅰ)求cos B的值; (Ⅱ)求sin(2B+)的值. 7.(2019?新课标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sin B﹣sin C)2=sin2A﹣sin B sin C. (1)求A; (2)若a+b=2c,求sin C. 8.(2019?江苏)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1)若a=3c,b=,cos B=,求c的值; (2)若=,求sin(B+)的值. 9.(2019?北京)在△ABC中,a=3,b﹣c=2,cos B=﹣. (Ⅰ)求b,c的值;(Ⅱ)求sin(B﹣C)的值. 10.(2019?新课标Ⅲ)△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 sin=b sin A. (1)求B; (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c=1,求△ABC面积的取值范围.

历年高中历史高考论证题分析(大题)

历年高考论证题分析 2017年全国卷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信息:自14世纪以来,中西方联系日益加强。 阐述:自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西方殖民国家进行殖民掠夺,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亦加强了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往来。 自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成为了中国航海界的创举,加强了中国和国外世界的联系;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西学东渐现象,西方传教士来华,如利玛窦、汤若望等人来华,传播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加强了国人对西方的了解,也推动明清时期总结性著作的出现,如《泰西水法》、《天工开物》;同时西方殖民者将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带来中国,促进了中国饮食结构的变化,同时中国的茶叶和瓷器等产品也大量输往欧洲;而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文明的传播,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信息: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方联系日益紧密 阐述: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欧洲各国进行殖民扩张,打破世界各地分散的局面;西方各国的扩张,极大程度密切了中西方联系; 西班牙和葡萄牙势力到达中国东南沿海,美洲的经济作物也传播到中国,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扩大;中国茶叶、丝绸等输送到欧洲;同时伴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来华,“西学东渐”的现象开始在中国出现,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推动了一批总结性的科技巨著的出现,如《天工开物》和《泰西水法》等著作。东西方之间的往来对于双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都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虽然明清时期,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中西方依旧由较为密切的往来。 2017年全国卷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表1 钟表的演变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题:近代以来科技进步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阐述:在近代以前,生产力水平低,处于封建制度及传统教会控制下,科技发明比缺乏,人们的计时工具比较简单,日常生活较单调; 至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发展,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等事件,极大推动人类近代化历程,于18世纪至20世纪,先后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人类先后经历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众多科技发明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电影、电报、电话、汽车、轮船等发明的出现。 综上所述,随着生产力发展,科技的进步极大的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使得日常生活趋向于多元化。

近六年(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中国近代史部分

近六年(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近代史部分 (2017.1.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017.1.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2017.1.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2017.1.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数学 专题16 算法与程序框图 (含答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数学 专题16算法与程序框图 1.(2019·全国3·理T9文T9)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ε为0.01,则输出s的值等于( ) A.2-1 24B.2-1 25 C.2-1 26D.2-1 27 2.(2019·天津·理T4文T4)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S的值为( ) A.5 B.8 C.24 D.29 3.(2019·全国1·理T8文T9)下图是求1 2+1 2+12 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 ) A.A=1 2+A B.A=2+1 A C.A=1 1+2A D.A=1+1 2A

4.(2018·全国2·理T7文T8)为计算S=1-1 2+1 3 ?1 4 +…+1 99 ?1 100 ,设计了右侧的程序框图,则在空白框中应填 入() A.i=i+1 B.i=i+2 C.i=i+3 D.i=i+4 5.(2018·北京·理T3文T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 A.1 2B.5 6 C.7 6 D.7 12 6.(2018·天津·理T3文T4)阅读下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N的值为20,则输出T的值为( )

A.1 B.2 C.3 D.4 7.(2017·全国2·理T8文T10)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a=-1,则输出的S=( ) A.2 B.3 C.4 D.5 8.(2017·全国3·理T7文T8)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为使输出S的值小于91,则输入的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 ) A.5 B.4 C.3 D.2

9.(2017·北京·理T3文T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A.2 B.32 C.53 D.85 10.(2017·天津·理T3)阅读右面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N 的值为24,则输出N 的值为( ) A.0 B.1 C.2 D.3 11.(2017·山东·理T6)执行两次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第一次输入的x 的值为7,第二次输入的x 的值为9,则第一次、第二次输出的a 的值分别为( ) A.0,0 B.1,1 C.0,1 D.1,0

解三角形高考真题汇总

2017高考真题解三角形汇编 1.(2017北京高考题)在△ABC 中,A ∠ =60°,c =37 a . (Ⅰ)求sin C 的值; (Ⅱ)若a =7,求△ABC 的面积. 2.(2017全国卷1理科)△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 ABC 的面积为2 3sin a A (1)求sin B sin C ; (2)若6cos B cos C =1,a =3,求△ABC 的周长. 3.(2017全国卷1文科)△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 sin sin (sin cos )0B A C C +-=,a =2,c ,则C =B A .π 12 B .π6 C .π4 D .π3 4.(2016全国卷2理科)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 2 sin()8sin 2 B A C +=. (1)求cos B (2)若6a c += , ABC ?面积为2,求.b 5.(2017全国卷2文科16)△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2b cosB=a cosC+c cosA,则B= 6.(2017全国卷3理科)△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A cos A =0,a b =2. (1)求c ;(2)设D 为BC 边上一点,且AD ⊥ AC,求△ABD 的面积. 7.(2017全国卷3文科)△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 C =60°,b c =3,则A =_________。 8.(2017山东高考题理科)在C ?AB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 C ?AB 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sin 12cosC 2sin cosC cos sinC B +=A +A ,

高考全国卷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必修

2015——2017年高考全国卷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分封制、宗法制)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2017·全国Ⅲ卷·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 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可知同一件事有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说法,所以答案选B。A与C、D说法太过绝对。 考点:史学常识 2、(2017·全国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 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解析:从题目可知考察的分封制起到的作用,把贵族分封到地方,应有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交流,所以答案选A。材料并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秦朝开始)和贵族世袭(血缘关系),所以B、D排除;C指的是秦统一六国后实行的郡县制。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3、(2017·全国Ⅰ卷·25)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B 解析:从表中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目增多,可判断出中央的势力有所增强,这就有助于解决边疆问题,所以答案选B.A、B材料无法体现;(A王国问题在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颁布推恩令得以解决;B材料涉及的是地方)D、区域应该是缩小。 考点:汉代的政治制度 4、(2017·全国Ⅰ卷·26)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程序框图高考题汇编讲解学习

程序框图高考题汇编 1.(广东卷9.阅读程序框图,若输入4m =,6n =,则输出a = ,i = 2.(海南卷5)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三个实数a 、b 、c ,要求输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那么在空白的判断框中,应该填入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A. c > x B. x > c C. c > b D. b > c 3.(山东卷13)执行程序框图,若输入p =0.8,则输出的n = 4、(2009浙江卷理)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 的值是 5.(宁夏卷理)如果执行上(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入2,0.5x h =-=,那么输出的各个数的和等于 6.(2009天津卷理)阅读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7. (2010福建文数6,理数5)阅读右图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i 的值等于 8. (2010安徽文、理数1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值x = 第2题 第1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9.(2009山东卷理)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输出的T= . 10.(2009安徽卷文理)程序框图(即算法流程图)如图下(中)所示,其输出结果是 11.(2009江苏卷)如下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最后输出的W = . 12.(09年上海理)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则输出量y 与输入量x 满足的关系是 . 14.(2011·江西高考理科·T13)下图是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15.(2012广东)执行如图2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 的值为6,则输出S 的值为 16.(2102福建) 阅读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S 值等于 17.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是8,则判断框内m 的取值范围是 A. (30,42] B. (42,56] C. (56,72] D. (30,72) 18.(2012辽宁)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的值是 19.(2012北京)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开始 y=2x 否 输入实数x 结束 x >1? y=x -2 输出y 是 T =T +2 S >=10? 否 S = 0 是 输出W 结束 T = 1 S =T 2-S W = S +T 第11题 开始 a >100 否 开始 a=1 a=2a+1 是 输出a 结束 第10题 T >S ? 否 开始 S =0,T =0,n=0 T =T +n n=n+2 S = S +5 是 输出T 结束 第9题 n=n+1 否 结束 s>9 输出s 开始 1,0==n S n S S n +-+=)1( 15题 16题 17题 是

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知识点例题解析高考题汇总及答案

解三角形 【考纲说明】 1、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知识梳理】 一、正弦定理 1、正弦定理:在△ABC 中,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AB C 外接圆半径)。 2、变形公式:(1)化边为角:2sin ,2sin ,2sin ;a R A b R B c R C === (2)化角为边:sin ,sin ,sin ;222a b c A B C R R R === (3)::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4)2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R A B C A B C ++====++. 3、三角形面积公式:21111sin sin sin 2sin sin sin 22224ABC abc S ah ab C ac B bc A R A B C R ?====== 4、正弦定理可解决两类问题: (1)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它两边和一角;(解唯一) (2)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进而可求其它的边和角.(解可能不唯一) 二、余弦定理 1、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2 2 2 -+=?bc a c b A 2cos 2 2 2 -+= B ac a c b cos 22 2 2 -+=?ca b a c B 2cos 2 2 2 -+= C ab b a c cos 22 2 2 -+=?ab c b a C 2cos 2 2 2 -+= 2、余弦定理可以解决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解唯一)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解唯一): (3)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求另一边,进而可求其它的边和角.(解可能不唯一) 三、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1、仰角和俯角 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如图1).

历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及答案 (自动保存的)

2012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部分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程序框图练习题及答案.(经典)doc

程序框图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2013年高考北京卷(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 A .1 B . 2 3 C . 1321 D . 610 987 C 框图首先给变量i 和S 赋值0和1. 执行 ,i=0+1=1; 判断1≥2不成立,执行,i=1+1=2; 判断2≥2成立,算法结束,跳出循环,输出S 的值为 . 故选C . 2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某程序框图如图 所示,若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5 9 ,则 ( ) A .4=a B .5=a C .6=a D . 7=a

A :由已知可得该程序的功能是 计算并输出S=1+ +…+ =1+1﹣ =2﹣ . 若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则 2﹣=. ∴a=4, 故选A . 3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如图所示,程序框 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 A .1 6 B . 2524 C . 34 D . 1112 D .12 11,1211122366141210=∴=++=+++ =s s ,所以选D 4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含答案))执行如题(8)图所示 (第5题图)

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3s =,那么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 A .6k ≤ B .7k ≤ C .8k ≤ D .9k ≤ 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程序框图的识别和运行。第一次循环,2log 3,3s k ==,此时满足条件,循环;第二次循环,23log 3log 42,4s k =?==,此时满足条件,循环;第三次循环, 234log 3log 4log 5,5s k =??=,此时满足条件,循环;第四次循环,2345log 3log 4log 5log 6,6s k =???=,此时满足条件,循环;第五次循环,23456log 3log 4log 5log 6log 7,7s k =????=,此时满足条件,循环;第六次循环,234567log 3log 4log 5log 6log 7log 83,8s k =?????==,此时不满足条件,输出3s =, 所以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7k ≤,选B. 5 .(2013年高考江西卷(理))阅读如下程序框图,如果输出5i =,那么在空白矩形框中应填 入的语句为 ( ) A .2*2S i =- B .2*1S i =- C .2*S i = D .2*4S i =+ C 本题考查程序框图的识别和运行。由条件知当3i =时,10S <,当5i =时,10S ≥。当5i =时,A,B 不成立。当3i =时,D 不合适,所以选C. 6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阅读如图所示的 程序框图,若输入的10k =,则该算法的功能是 ( ) A .计算数列{} 12n -的前10项和 B .计算数列{} 12n -的前9项和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练习题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一、选择题 (2016·7)若将函数y =2sin 2x 的图像向左平移 12 π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为( ) A .()26k x k Z ππ =-∈ B .()26k x k Z ππ =+∈ C .()212 k x k Z ππ =-∈ D .()212 k x k Z ππ =+∈ (2016·9)若3 cos( )45 π α-=,则sin 2α =( ) A . 725 B .15 C .1 5 - D .7 25 - (2014·4)钝角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2 ,AB =1,BC ,则AC =( ) A .5 B C .2 D .1 (2012·9)已知0>ω,函数)4sin()(π ω+ =x x f 在),2(ππ 单调递减,则ω的取值范围是() A. 15 [,]24 B. 13[,]24 C. 1(0,]2 D. (0,2] (2011·5)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 =2x 上,则cos2θ =( ) A .45 - B .35 - C .35 D .45 (2011·11)设函数()sin()cos()(0,||)2 f x x x π ω?ω?ω?=+++>< 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f x f x -=, 则( ) A .()f x 在(0,)2π 单调递减 B .()f x 在3(,)44 ππ 单调递减 C .()f x 在(0,)2π 单调递增 D .()f x 在3(,)44 ππ 单调递增 二、填空题 (2017·14)函数()23sin 4f x x x =- (0,2x π?? ∈???? )的最大值是 . (2016·13)△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os 4 5 A = ,1cos 53C =,a = 1,则b = . (2014·14)函数()sin(2)2sin cos()f x x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2013·15)设θ为第二象限角,若1 tan()42 πθ+=,则sin cos θθ+=_________. (2011·16)在△ABC 中,60,B AC ==o 2AB BC +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

历年高考作文真题汇编

历年高考作文真题汇编(2014—2017) 2017年 [2017·全国Ⅰ卷]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全国Ⅱ卷]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期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全国Ⅲ卷]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与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角;看今天,你正在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北京卷]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