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画感想

合集下载

中国画展览感想

中国画展览感想

中国画展览感想
在参观这次的中国画展览之后,我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画作不仅展现了中国画的独特魅力,还反映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

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了画家的智慧与心血,使观者沉浸在深沉的艺术氛围中。

展览中,我看到了山水画的壮丽、花鸟画的生机、人物画的传神。

尤其是那些以水墨为主的作品,通过简单的黑白灰三色,便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世界,令人惊叹不已。

这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画的意境与内涵。

它不仅仅是绘画技艺的展现,更是对自然、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与表达。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欣赏到这样的艺术盛宴,让中国画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

国画心得体会[工作范文]

国画心得体会[工作范文]

国画心得体会篇一:中国画学习心得体会中国画作品欣赏学习心得中国画是植根中华民族土壤中的艺术,但是真正能看懂中国画的人还不是很多。

我正是带着一种对中国画的好奇与探求心选择了“中国画作品欣赏与基本技法”这门课。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赏析了许多优秀的中国画作品,还学会了画工笔画,水墨画,写意牡丹等。

虽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了了解,但也在老师的熏陶下对中国画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体会。

我明白了赏析一幅中国画,要赏析它的意境与境界,只有为观者营造出一种意境的作品才是一幅好画。

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含有无穷的韵味在其中,这才有诗意。

画也要这样,含不尽之意于画外,这叫画意,这就是意境境界。

古人说“人品不高,落笔无法”。

这个说法我也很赞同。

比如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气度,画就谈不上有什么意境气韵,如果一个人特别注重自己的气质修养,那么他的笔墨之间一定会少几分浮华,多了几分真美。

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中国画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

国画在古代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XX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

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

隋唐时期社会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

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

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其末流则走向因袭模仿。

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19世纪以后,在政治、经济中心城市,汇聚了一大批画家,以上海为张大千等人;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画家群,如齐白石,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画家群,如黄君璧等人。

对中国画的认识和感受2000字

对中国画的认识和感受2000字

对中国画的认识和感受2000字对中国画的认识和感受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古以来,这种艺术形式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并被赋予了灵性、内涵以及精神上的意义。

在阅读中国画作品时,我受到的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它的传统精神和深刻的意蕴。

它可以让我深入地感受到创作者风采和思想,并能为我带来一种古典的宁静和自然。

从主题方面看,中国画以古人的哲学思想为主要内容,有许多传统的古典题材,如山水、花鸟、山石、仕女等,都充满了神秘感。

它们的笔墨细腻,画面端庄大方,呈现出非常传统的风格。

从技法方面看,中国画所用的绘画技法独特精湛,比如描绘山水的山水笔法,描绘花鸟的花鸟笔法,描绘人物的人物笔法,以及树木的树木笔法等,都是中国画的独特特征。

从风格方面看,中国画有各种不同的风格,如北宋画面腔调,元代画面瑞气,明清的画面趣味,以及现代的新颖画风,都充满了古典的气质。

通过欣赏中国画,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古典的精神,还有一种宁静的自然之美。

看到一幅精美的画,我刹那间就过上了一种宁静无比的自然美感。

它就像一种时间的凝结,能够让人放松,并让我充分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

在这美妙的宁静世界里,我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内涵和思想,让我不仅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中国画的魅力,也能感受到人们的真挚情感和智慧之美。

中国画让人们看到了古典文化中的那种宁静和高贵,在这个美丽的艺术世界中,每一寸画面都可以让我们的心被深深地感染,所有的眼睛里都有着熠熠生辉的眼神。

总之,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经典,它源远流长,承载着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与精神,让我们更能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以及人们心中那种宁静自然的美好感受。

中国画鉴赏心德体会感悟

中国画鉴赏心德体会感悟

中国画鉴赏心德体会感悟
中国画鉴赏心德体会感悟
中国画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

它以其细腻的笔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深受艺术家、藏家以及祖国人民的喜爱。

鉴赏中国画,可以使我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能够从中吸收精神上的力量,使自己以获得精神食粮。

看中国画,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先进性和博大精深。

中国画是一种描绘自然的手段,其中包含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精神。

它不仅具有生动的表情,而且有着深厚的意蕴,可以唤起人们对祖国文化深处的共鸣,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

鉴赏中国画,也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力量。

中国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人们表达思想和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

通过鉴赏中国画,可以体会其拥有的深刻的精神元素,从而使自己更加心旷神怡。

通过鉴赏中国画,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观念,使我们对美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使我们更容易从中汲取到审美意蕴。

总之,通过鉴赏中国画,不仅可以让我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能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力量,提高审美能力。

因此,更多的人应该学习和探究中国画,对此美术形式的精神含义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此提升自己的境界。

国画的收获感悟心得体会(3篇)

国画的收获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到国画,我便被它那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

在学习和创作国画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感悟颇深。

以下是我对国画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国画的魅力1. 造型优美:国画讲究线条的流畅和变化,构图讲究意境的营造。

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用线条勾勒出优美的形态,如何将画面构图得富有诗意。

2. 意境深远:国画强调“意境”的营造,注重表现画家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在欣赏和创作国画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一幅好的国画作品,不仅要有优美的形态,还要有深刻的内涵和意境。

3. 传承文化: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学习国画,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学习国画的收获1. 提升审美能力:在学习和创作国画的过程中,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我学会了欣赏国画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美感,也学会了如何将这种美感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2. 锻炼耐心和毅力:国画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画家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耐心和毅力,学会了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

3. 陶冶情操:国画创作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天地。

在泼墨挥毫之间,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愉悦,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4. 增强自信:在创作国画的过程中,我不断尝试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这种风格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和喜爱,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创作。

三、感悟1. 传承与创新:在学习国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我们要尊重传统,传承国画的精髓,同时也要敢于创新,将国画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让国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 修养与品德:国画创作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修养和品德的体现。

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感悟人生:国画创作让我更加关注人生,感悟人生。

在画中,我看到了人生的百态,体验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这种感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心得体会-中国画欣赏心得 精品

心得体会-中国画欣赏心得 精品

心得体会-中国画欣赏心得精品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喜爱。

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我近期对中国画进行了一番欣赏和研究,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中国画欣赏的心得体会。

引言概述: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欣赏中国画,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能够领略到艺术家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下面,我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我对中国画欣赏的心得体会。

正文内容:1. 艺术表现形式1.1 线条的运用中国画以线条为基础,通过线条的运用来表现物象的形态和结构。

线条有粗细、长短、曲直之分,艺术家们通过巧妙运用线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轮廓和纹理,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感受。

1.2 墨色的运用墨色是中国画中最常用的颜料,它具有浓淡变化的特点。

艺术家们通过墨色的运用来表现物体的明暗、质感和空间感,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1.3 空白的运用中国画中注重留白,艺术家们通过合理地运用空白来营造画面的平衡和节奏感。

空白的存在使得画面更加具有想象空间,给人以思考和联想的余地。

2. 艺术表现内容2.1 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国画以自然景物为主题,通过对山水、花鸟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现了艺术家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些作品常常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受,让人沉浸其中。

2.2 人物形象的刻画中国画也常常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艺术家们通过线条和墨色的运用,将人物的神态、动作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3 文人雅士的意境中国画中常常描绘文人雅士的意境,表达了艺术家们对于高尚情操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这些作品通过细腻的线条和淡雅的墨色,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3. 文化内涵3.1 儒家思想的体现中国画中常常融入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追求中庸之道。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深刻内涵。

国画听课感悟心得体会(3篇)

国画听课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到国画这门艺术以来,我便深深地被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国画课程的学习,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国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国画听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国画的魅力1. 线条的韵味国画中的线条是画家表达情感、展现意境的重要手段。

线条的曲直、粗细、长短、浓淡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线条的运用并非简单的勾勒,而是画家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线条的韵味,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画家的呼吸和心跳。

2. 色彩的运用国画中的色彩运用独具匠心,画家们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调和,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在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了色彩的搭配原则,使我明白了色彩在画面中的作用。

色彩不仅仅是用来填充画面,更是用来传达情感、塑造意境的。

3. 意境的营造国画追求的是“意境”,而非简单的写实。

画家们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夸张,表现出一种超脱于现实的美。

在听课过程中,我明白了意境的营造需要画家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

二、学习国画的感悟1. 悟道于心国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

从线条、色彩到构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画家用心去感受、去领悟。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而将生活中的美好融入画作之中。

2. 勤奋刻苦国画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和磨练的艺术。

在课堂上,老师强调了勤奋刻苦的重要性。

我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艺。

因此,我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坚持练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3. 感受传统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学习国画就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在课堂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国画的历史、流派和技法,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画的博大精深。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深感自豪,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国画的使命。

4. 修身养性国画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

在绘画过程中,画家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静下心来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对国画的感悟和收获

对国画的感悟和收获

对国画的感悟和收获
对国画的感悟和收获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因人而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感悟和收获:
表达自我与情感:国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墨、线、色的运用,可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通过绘画,可以找到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感受、想象力融入到作品中。

修身养性与审美情趣:学习和欣赏国画需要耐心和专注,这也促使人们培养了修身养性的品质。

细致观察自然和艺术作品,提升了审美情趣,培养了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学习艺术技巧与创造力:学习国画需要掌握绘画技巧,如墨色运用、线条表现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可以提高绘画的技巧和水平,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陶冶情操与精神享受:在绘画的过程中,人们会进入一种专注、宁静的状态,感受到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满足感。

国画也能够启发人们的思考和感悟,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

传承文化与历史: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学习国画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感悟和收获可能因个人的经历和观点而有所不同。

国画作为一门艺术形式,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同时也是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方式,让人们感受到创造的力量和美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 出了丰富 多彩 的艺术形式 ,并且形成 了自己的民族风格与 民族气派 ,在世界 艺术之林 中独树一 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
国画的艺术品格却持 续下降,所 包 含 的文化 思想逐 渐淡薄。本文对 3代 " - 中国画面临的挑 战进行概述 ,并对 3前 - 中国画呈现的 困境进 "
行初 步探讨 以及其发展 与创新进行研 究,从而达到促进 中国画持续健康发展 的 目的。 关键词 :中国画; 3代 - ;挑 战;发展 ;创新 '
2 0 1 4 年@ 期
美 7 I t
当代 中国 画感 想
曹静 日月 丁 波 仪
( 河 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 乡 4 5 3 0 0 0 ) 摘要 :中国画作 为中国传统 艺术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 分,传承 了悠久的历 史与光辉的传统 ,在千百年 来 ,历代 画家积 累了无数的 经验
中图分类号 :J 2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4 1 1 5( 2 0 1 4) 0 2 — 1 3 — 1
中 国画现状 ,概 括起来 是 “ 三空前 ” :一是 队伍 空前壮 大。包括专业 的和更为可观 的业余 队伍 ,中 国画 的创作有广泛 的群 众基础。二是探索空气空前 活跃 。与过去闭关 自守状态大 不 一样 ,画 家们 已意识 到艺 术形式 的重 要 。三是 市场 空前混 乱 。出现 了 “ 大师满街走” 的现象 ,有人美其名 日 “ 张力”。 当代 中国画面 临的挑战 第一个挑 战是 世界化的挑战。世界化的挑战 ,当经济全球 化 了 ,各 民族的艺术怎么走 ?是沿着 自己民族艺术的路子往前 走还是大幅度地参融西方艺术往前走 ,还是各种不同成分的一种 自然而然 的融合 ,所 以现在来讲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世界化的挑 战,就是世界性的后现代 主义 。它变成了一种世界化的东西 ,能 不能成 为中国的艺术样式 。中国古代传统 的文人的这种笔墨材 料 ,这种意境追求能不能适应2 l 世纪的追求 ,这就是一个挑战。 第 二个挑 战是 我们 自身 的挑 战。我们 的 国家 、我们 的大 众 、我们 的民族对 中国画的需求 。这个需求来 自两个方面 ,一 是大众喜欢 中国画 ,中堂 、对联 、四条屏 还有 扇面 ,都是 中国 人喜 闻乐见 的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这个 审美需 求仍 然大量地存 在 。另外一种需求 是国家 、社会对艺术 的需求 。中国画的语言 适合不适合表 现近百年的历史故实 、人物故 实?也就是历史题 材像南 昌起义 、五卅运动 、中华人 民共 和国成立……在大量地 吸收了西洋画的成分后 ,还能不能有很鲜明的民族特 色。 二、影响中国画发展 的深层原 因
中国画之所以能够一直发展 , 让艺术魅力不朽是由于它集
中体现了 中国民族 的传 统文化的 “ 意象 ”思维 内涵与物象 “ 写 意” 的造型 观 ,可 以说这是 中国画 的发展 核心 。然 而 ,我们 正处 于一个瞬息万变 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 ,创作 者需 要产生新 的思维与意识 ,对思维 形式 的变化要及时转变观 念 ,这些都是 能够 发展与创新 中国画的基 础。除此之外 ,我们 还需 要用新 的 艺术 形式来传承传统 的艺术 形式 ,更大力度地推进 中国画 的发 展 。只有在这种改革创新 中 ,中国画才能走 出当前 的困境 ,实 现中国画 的健 康发展与传承 。


谈不上有什 么创新 ,而真正 的创新 ,必 然是对传统 的丰富和补 充 ,是在继 承、革新传统 的基础上进行 创新 。傅抱石先生 虽留 学于 日本 ,但 他依 然主张学 习古人 ,也 要深入生活 ,因为 “ 只 有深入生 活 ,才能够有助于理解传统 ;也只有深人生活 ,才能 够创造性 地发展传统 ”。 其次 ,融 入时代 精神 。我 们要想 提 升2 1 世纪 中 国画在 国 际上 的地位 ,只是 凭借 “ 形” 的表达方式是 远远不够 的。创作 者作 品中的艺 术内涵是 由人们 的意识 、文化 修养与心态来决定 的,而 中国画的发 展越是到 了高级 阶段 ,所 呈现 出的艺术 内涵 也就更加深刻 。这 需要我们每个创作者不 断地努力学 习。了解 我 国民族传统文化 ,不断汲取与艺术相关 的知识 理论 ,这样才 能适应新 时代 的要求 。 最后 ,从世界各 门类 的艺术 中汲取养分 。在 中国画的意境 中有着情景交融 的特点 ,因此 ,创作者需要从情 与景着手 ,亲 自经历过才能够深刻地 去认识到客观景物 的实质 ,这样才能够 在对象美 的感动下产生强烈的思想感情 。
南文 化 ,2 0 0 4 ,( 叭) . [ 5 】 林木. 从 民族 本 位 文 化 到 与世 界 接 轨 —— 2 0世 纪 中国 美术 家民 族心 态嬗 变Ⅲ. 美术观察 ,2 0 0 2 ,( 0 4 ). 【 6 ] 乔志强. 近代绘画社 团与集群之社会文化学研 究论纲[ J ] . 美术研 究 ,2 0 0 4 ,( 0 4) . 【 7 】 薛永年 . 2 0 世 纪 中国美术 史研 究的 回顾 和展 望[ J ] . 文艺研 究 ,
参考文献 【 1 ] 黄 宗贤. 中国美术史纲要[ MI .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出版社,1 9 9 3 . 【 2 ] 陈佩秋 . 中国画学全史【 M ] . 上海:上 海古籍 出版社 ,1 9 8 4 . 【 3 】 唐勇力. 关于中国画的思考叨. 国画家,2 0 0 9 ,( 0 3 ). [ 4 ] 庄一兵. 空 白致 美—— 中国画空白的哲 学渊源及审 美价值【 J ] . 东
2 0 0 1 . ( 0 2 ).
文化与精神 内涵质量下 降的虚假创新 。在当前中国画的创
作中 ,一提起创新 就提 出新 概念 、寻找新形势或者 玩弄笔墨。 然而 ,对于艺术 的进 步来说 ,除 了形式上 的创新 ,更 多的则需 要对 内容进行创新 ,并 且每一步的创新都是需要建立 在继承传 统的基础上 的。在 当前许 多所谓的 “ 新水墨 ”、 “ 现代 水墨” 等轮流出现 ,都是一些 艺术 家打着创新的旗号 ,将西方 的当代 艺术重新创作一遍 ,改 良在 中国画里面 ,但是这 只能造 成昙花 现的效果 。创新一直在 高喊 ,但是却不能替代传统笔墨 。 还有 就是缺乏传统文化 的积淀 。我 国文化源远 流长 ,蕴含 着深 厚的积淀与 内涵 ,在几 千年 的发展中受到 了儒家思想 与道 家学 派的影响 ,逐渐形成 了儒道 释相 互关联的文化传统 。作 为 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画在绘画理论 中的 “ 空灵 ”与 “ 虚 静”的境界就来 自于道家 中的美 学观念 ,能够在绘 画中形 成多种 表现形式。但是 ,由于处 于市场经济改革大潮 中的中国 艺术 家 ,难以静下心去修身养性 ,像 原来 的创作者们一样去抓 住 中国画的本质 ,那 么在创作上就会失去方 向。 三、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 首 先 ,在汲取 传统 精华基 础上 进行 创新 。传统 艺术 的发 展 ,本身 就意味着要继承 ,又要创新 。离开了传统 的基础 ,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