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朝鲜为何支持中国打越南
朝鲜战争与中朝关系的变化

朝鲜战争与中朝关系的变化朝鲜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1953年间朝鲜半岛发生的一场重大冲突,也是冷战期间涉及的一场代表性战争。
这场战争对于中朝两国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引起了中朝关系的演变与调整。
一、战前期:中朝援助及合作亲密在战争爆发前,中朝两国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亲密的援助与合作。
朝鲜战争爆发之初,朝鲜人民军遭受到联合国军队的强大攻击,战局非常严峻。
面对形势的危急,中共中央决定援助朝鲜,出动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
中朝两国建立了抗美援朝的共同阵线,展开了全面的军事合作。
在战争过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奋勇作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不仅帮助朝鲜军队保卫了祖国的领土,还增强了中朝两国的军事合作关系。
这场战争中,中朝两国官兵并肩作战,培养了深厚的战争友谊,在战后持续发展。
二、战后期:中朝关系转变及冷却朝鲜战争结束后,中朝两国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1953年签署的《朝中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内外因素的影响,中朝关系逐渐冷却。
在国际上,中国和苏联的矛盾日益加深,两国之间的关系产生波动。
苏联曾试图干涉中朝关系,影响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此外,在国内方面,朝鲜的建设和经济发展进程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进一步加深了中朝关系的复杂性。
三、改革开放:中朝关系再度升温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国内外政策发生重大转变,也为中朝关系的调整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国开始呼吁和平与稳定发展,倡导经济全球化,并积极地与国际社会展开合作。
中国对外开放的态度也为中朝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这一背景下,中朝两国逐步调整了彼此的关系。
中国对朝鲜实行积极的邻国政策,帮助朝鲜实现和平与稳定的发展,同时朝鲜也通过与中国的积极合作加强了自身的经济建设。
中朝关系逐渐回暖,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加。
四、当前情况:中朝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当前,中朝两国的关系相对稳定,并且在某些领域有着较为密切的合作。
中国为什么要帮朝鲜打美国

中国为什么要帮朝鲜打美国 中国帮朝鲜是不是怕美国打完朝鲜,再来打中国呢?其实这样的猜测不⽆道理,⾄于真正的原因,今天⼩编就与⼤家分享中国帮朝鲜打美国原因,仅供⼤家参考! 中国帮朝鲜打美国原因 所谓唇亡齿寒,朝鲜被侵略最终会威胁到中国,何况那时美国已经在中国边境骚轰炸,美国⼊侵朝鲜是要以其为跳板来威胁中国中国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了。
在亚太地缘政治舞台上,朝鲜属于⼀个战略要冲,它位于俄、⽇、美、中⼏个⼤国之间,构成太平洋列强登上中国⼤陆的⼀块结实的跳板。
在近、现代历史上,⽆论⽇本、美国或者别的什么国家,⼊侵朝鲜都不过是继续扩张的序曲。
⽽美国的动机决不限于解决朝鲜问题,⽽是屐针对中国和苏联的地缘攻势。
"保家卫国"是主要考虑;"抗美援朝"仍然是⾸要考虑,⼀则出于国际主义的政治义务,⼆则两利害与共,抗美援朝代表了保家卫国。
美国打朝鲜原因 ⼆战结束后不久冷战接踵⽽来,1949年10⽉新中国成⽴,以及朝鲜的成⽴,美国在东亚苦⼼经营的反社会主义防线出现了巨⼤的漏洞,所以美国加紧扶持⽇本和台湾,重新武装南韩的军队,半岛双⽅的军队经常插枪⾛⽕,出现互相挑衅⾏为,可以说朝鲜战争已经有预兆。
第⼀个就是直接的原因,北朝鲜军队在⾦⽇成的命令下1950年6。
25进攻南韩,想⼀举统⼀朝鲜,美韩有军事同盟的条约[其实是不平等的,当时韩国政府是美国的傀儡],美国以此为借⼝率“联合国军”进攻朝鲜,朝鲜战争升级。
从东亚的整体利益出发。
美国妄图建⽴⼀条从⽇本到台湾的防线,防⽌共产主义的祸⽔蔓延,⼀旦朝鲜半岛全部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的战略利益将受到沉重的打击,社会主义的势⼒甚⾄蔓延向⽇本,对美国对东亚的控制极为不利。
出于全球的战略利益需要。
东西⽅紧张对峙,美苏在欧洲、中东和亚洲等许多地区势⼒范围还没有划定,摩擦不断。
美国认为此次北朝鲜进攻背后必有苏联的⽀持和指使,必须予以反击,才能防⽌苏联在欧洲和中东等地的“军事冒险”。
内幕揭秘 中国为何要把一半长白山划给朝鲜中朝关系

内幕揭秘中国为何要把一半长白山划给朝鲜中朝关系长白山一向被视为满洲民族发迹的“龙脉”之地。
由于进入长白山挖参、猎捕之人众多,请政府担心这些活动会断绝龙脉。
1762年始,清政府对东北实施了长达200余年的封禁政策,严禁进入长白山地区,鸭绿江、图们江中朝边境地区成为封禁的重点地区。
后来,由于长期的封禁政策致使东北边疆地广人稀,边备空虚,潜藏着严重的国防危机。
特别是清道光之后,由于沙俄等列强的侵略扩张,这种危机日益加重。
这给朝鲜边民非法越境进入中国创造了客观条件。
长白山后来,1860至1870年间,朝鲜北部地区多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民不聊生。
许多朝鲜人出于生计,冒禁非法渡鸭绿江、图们江越境,到对岸中国奉天、吉林省垦荒。
之后人数众多,开垦土地越来越多,为清政府带来诸多政治、社会问题。
后来,清政府于1867年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允许汉人迁移至此,后来在对待朝鲜移民的政策上也有所放松,在其“易服雉发”,准其领照纳租,加入中国国籍的情况下留在中国。
并将此咨文通报朝鲜政府。
1882年8月,朝鲜国王要求清廷允许朝鲜“刷还”在中国非法垦居的朝鲜人,清朝允许朝鲜的这一做法。
但后来朝鲜移民朝鲜政府不但未刷还越境边民,反而并以穆克登碑为据,于1883年7月提出土门、豆满并非“一江之名,而为两江”的主张,认为中国延边地区的海兰江为土门江。
这一主张,不仅原来的非法流民未被刷还,反而有更多的朝鲜越境民迁移至此。
这一举动成为后来“间岛”问题的发端。
1885年6月,朝鲜咨清政府,再次主张土门、豆满两江之说,指称海兰江南本来是中国的延边地区为朝鲜领土,并要求双方勘界。
1885年9月30日至11月29日,中朝两国派使共同勘界。
但双方意见发生严重分歧:其一、关于江名,中方认为土门、豆满、图们为一江名称之谐音;朝方主张土门、豆满(图们)为两江。
其二、关于正源,中方主张红丹水为图们江正源,以此水划界;朝方主张红土山水为图们江正源,以此水划界。
京族是中国人吗京族的来历(为何边境地区的越南人争相归附中国)

京族是中国人吗京族的来历(为何边境地区的越南人争相归附中国)“古在南邦成原例山河之永固;今朝北国敬严村社稷之遗风”。
上面这是一副很有气势的对联,其作者是19世纪末期的京族领袖苏光清,当时这位领袖受到鼓舞,欣然为漓尾岛的哈亭(“哈亭”为京族民族建筑,是祀祖、祭神和民间娱乐的公众场所)写了这副对联表达喜悦。
当时究竟发生了何事呢?公元1887年,中法两国划定了中越边界(彼时越南已经被法国殖民控制),当时确定了北仑河北面的“京族三岛”归属中国。
对于划归中国的决定,京族人民欢欣鼓舞,他们欣然接受了从越南人变成中国人的事实。
京族哈亭京族,目前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很少,不到三万,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巫头、万尾(漓尾)、山心三岛上,俗称“京族三岛”。
如果只听名称,可能并不会注意到京族有什么特殊之处,不过实际上,“京族”就是“越族”,为越南主体民族。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京族就是越族,为何当年中越划界的时候,他们却对划归中国表示欢欣鼓舞呢?这就涉及一段特殊的历史。
先说说“京族”这个名称的来历吧,这还颇有渊源:越南北部地区自秦汉一带被中国纳入版图,被中国直接控制1000余年,至唐代当地已经彻底汉化,当地大部分居民和汉人已经没有区别,且均认为自己的汉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另一个民族。
但当地毕竟属于边疆,有些偏僻地方的人还没有汉化。
中国京族属于海洋民族五代十国乱世之时,越南当地势力趁机打败了南汉独立,但当时他们仍然认同自身属于“中国割据政权”,不过由于后继宋代不争气没有成功收复越南,而越南本身又无统一中华的实力,所以其才渐渐自成一国,并于公元1174年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国与国之间的宗藩关系”(这之前虽然越南仍然向宋朝进贡,但越南人认为宋朝属于正统,自身为割据,双方并不是“中国与外国”的关系;而宋朝则视越南为国土,属于暂时无法控制的藩镇)。
虽然正从中国分离,但越南人的民族认同一时仍然没有形成,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汉人而不是越人,属于汉人分离政权,于是住在京畿(河内)地方的人自称为“京人”;将清化、乂安一代还没彻底汉化的人称为寨人,将山区的少数民族称为蛮人(有意思的人,当地山地民族也认为京族为汉人,称呼其为“交人”(Keo),这个名称源自历史上的交趾郡)。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一直都对南海诸岛实行这管辖权,但由于中国上个世纪六七时年代,中国国内政治运动,中国海军力量薄弱,国民党割据台湾,以及共产国际主义运动在八九时年代受挫等等一系列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中国对南海的控制逐渐薄弱松散。
等到在南海发现石油等资源后,沿南海分布的一些国家蜂拥而上,对南海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到了九十年代,中国政府在南海制定了八字方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个政策遭到了广大铁血友们的不屑,其实,我认为这个政策是非常不错的,为什么怎么说呢?众所周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柏林墙轰然倒下,随之东欧剧变,但由于邓小平在79年确立的经济改革,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才免于此难,中国迫切需要一个适度和平的环境,集中国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才有中国30年来的经济腾飞,中国的国力财力大幅提升,才有了于美国等相抗衡的实力,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有人对此不顾一屑,试想如果中国当真抱着誓死如归的心态,于越南,菲律宾等国一战,势必造成中国经济增长停止,30年的辛苦的建设付诸流水,其损失的价值比收复几个小岛,夺回几个油田要划算的多,一旦轻易交战,我国多年惨淡经营的东南沿海的大城市将遭到战火的侵扰,到时候大量外资将退出中国,大量的商人为了躲避战争风险也纷纷退出中国市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成为一个可笑的幻想,这还不算什么,胜利了还好一点,一旦失败,其一,中国国内矛盾激化,产生暴乱,其二,民族分裂势力成绩抬头,加速分裂祖国,其三,大量财力人力将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其四,海军一旦失败,就是几十年抬不起头,例如英西战争中,西班牙失败,从此西班牙“无敌舰队”称霸海上的历史一去不返,迎来的是英国的“日不落”帝国,清朝,中国西洋舰队亚洲第一,甲午中日战争后,再也没有振兴.....所以,对待南海的态度是避免武力,以外交手段为主,军事手段为辅!当是,我们也不是要惧怕他们,毛泽东在解放战争前曾经分析说:“对美蒋的压力和要求,我们应有所让步;当主要的政策不是让步,而是斗争。
中国抗美援越原因初探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asons for Aiding Vietnam in Its Anti-American War 作者: 张秀阁[1];刘家宁[1]
作者机构: [1]天津职业大学,天津300410
出版物刊名: 牡丹江大学学报
页码: 100-103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5期
主题词: 中国;援越抗美;原因
摘要:抗美援越的军事行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次援助邻国抵抗美国武装干涉的重大军事行动。
中国援越将士与越南军民一起并肩战斗,赢得战争胜利。
这一时期,中国对越南的支持与援助,不但决定了越南战争的最后结局,而且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于中国援越抗美的原因:一是中国南部边疆出现紧张局面,被迫应对美国在中国“南大门”战争挑衅;二是中国积极支持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与中苏关系的恶化直接相关;三是与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关,第三世界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依托;四是还与60年代中国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相联系。
美国为什么打越南有哪些原因

美国为什么打越南有哪些原因对于美国为什么打越南这个问题,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好奇的,战争是我们深恨痛绝的,下面就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美国打越南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60年代,北越打算统一越南阻止他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达到牵制周边中国的作用。
一是有傀儡政府可以利用;二是阻止加入华约组织;三是对红色苏俄和中国形成外部战略包围;四是傀儡政府是扶不起的阿斗。
最终一。
我认为:越南战争是美国害怕敌视社会主义的必然。
上世纪50年代初,老霉唆使李承晚北犯挑起了朝鲜战争,被我英勇的志愿军打了一。
越南准备过几年打美国从电影里的吉布森知兄弟们去越南战场之前说过一句话我不会丢下任何人都要带回家无论死活所以是越南人民。
和朝鲜战争一样,企图以越南为跳板,进攻中国。
美国打输越南战争原因我认为单纯从军事上来说,美国并没有打输这场战争,这是事实,只是当时美国国内出现了危机,不得已放弃了对越南的战争。
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打输哪一场战争,只是战争引起了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剧烈反应,导致危机不满等一系列的不利因素,而在这里的不利因素就是面对苏联的争霸行为,国内的财政危机,经济的停滞状况,如果这场战争没有这些的阻挠,越南将极有可能被弄成今天的伊拉克。
但很幸运的是,恰恰它逃过了这一劫!这是历史的运气。
今天的伊拉克战争美国有没有输?还要看今后的情势发展!但铁一般的事实是美国这场战争打胜了,萨达姆被毁灭了。
美国打越南在前。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后(79年2月17日-3月16日)。
大概情况是当时中苏关系恶化,美国打越南不胜已经灰溜溜撤走,越南和苏联签订了军事条约,加之之前的抗法,抗美战争,越南都认为自己打败了最强大的敌人,不可一世。
与苏联签订条约后,推行霸权主义,先后出兵拿下老挝,柬埔寨,准备入侵泰国,东南亚各国战战兢兢,等待中国的反映。
邓小平果断决策,几十万大军在几千里边界全线出击,在十六。
不是,美国打越战是因为当时是美苏冷战时刻,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主,而世界霸主主要就是看谁的地盘多,所以美国打越战表面上是说反对越共,实际可能还是越南的地理位置处于中亚,便于美国在亚洲建立势力范围地缘政治!美国人那么厉害还会输原因1959年,越共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统一越南,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南越组织武装颠覆。
新中国对外战争和得失纵横谈伤亡损失

新中国成立共进行了三次对外战争,一次对外对抗武装冲突。
在对这些战争分析中,争论颇多。
褒贬不一,但有几个是从战略.战术.政治层面的纯角度来分析这几场战争。
不从这些分析,得失很难看请。
一,朝鲜战争.战略:朝鲜是中国百年耻辱的痛,新中国刚建立一年。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饮马鸭绿江,面对帝国强敌是战是躲避,中国人真的能立足世界,这个艰难的选择摆在面前。
中国是否又要被入侵,不能寄托在帝国的善心上。
美帝对新生社会主义扼杀之心已现,中国这一仗必须打,御敌与境外是最好的选择。
趁敌立足不稳,立即出兵显然是个明知的选择。
所以从战略上来讲,这一战必须打,也是出兵的最好时机。
战术:联合国军仁川登陆,一鼓作气,长途奔袭,以为此战要结束了。
就在他松懈时,中国军队悄然入朝,发动突然袭击,联合国军溃败。
朝鲜北方金正日经营多年,军民一心,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是中国以落后的武器打败先进的联合国军。
当然重要的是中国军队的奉献精神。
当攻下汉城时,中国没有果断的后撤,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朝鲜南部是平原地区,易于机械化兵团作战。
中国军队战线拉长,补给线补给困难。
在联合国军星期天攻势下,损失惨重。
最后在英勇的中华儿女的前赴后继下,最终在三八线附近,迫使联合国军停战。
政治:从政治上来讲,中国完全没必要为保护金正日政权而战。
打出的口号也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可以看出,这一仗不是为政治而战,若不是朝鲜,中国百年耻辱的烙印,这一仗很可能不会打。
二,对印度自卫反击战战略:喜马拉雅山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关系着水系安全。
控制他的意义一点不亚于平原粮仓。
喜马拉雅山的最高点,战略地位自然显著。
印度不顾中国多次抗议,企图要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为边境线,更大的野心是控制喜马拉雅山山脊。
关系中国领土安全和水系安全,这一战一定要打,而且一定要打的漂亮。
战术:中国打这一战要克服很多困难,主要是东线。
西藏至今修通了铁路,物资运输才稍微改观。
所以战争物资运往前线不是一般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东线还要翻越喜马拉雅山山脊,要下到岭南作战才能收复失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年朝鲜为何支持中国打越南
人说"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喂个仇人",公元1979年之后,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感觉出这句话的分量。
有些事想起来真让人啼笑皆非。
记得1977年11月,越共中央总书记黎笋还在说:"越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毛泽东主席情至义尽的讲话:‘七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
'""越南人民的胜利是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兄弟的中国人民的强有力支持和巨大援助分不开的。
越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的这种慷慨的支援。
"话音刚落,越南的军队便用中国的枪支朝中国边防军开火了......
古往今来,像越南这样翻脸如翻书的国家,笔者还是第一次遇到。
恩将仇报之速度啊,恐怕亦开古今之先河。
本来,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最喂不饱的白眼狼是古巴的卡斯特罗,反华最凶。
最翻脸不认人的是阿尔巴尼亚的霍查",没想到越南当局的以怨报德的速度亦是如此之快。
一时,中国震惊,世界哗然。
但当时的中国起初选择的是沉默,而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依然故我。
中国政府忍无可忍,1979年2月17日,中国出动陆军、装甲兵、炮兵几个师的兵力,在空军的掩护配合下,向越南北部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在中越战争正酣之际,国际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我们且听:
1.老挝政府发表声明:"老挝政府和人民对这一不愿看到的新事件感到十分遗憾。
老挝政府不变的立场是:呼吁双方谈判解决问题。
为给双方进行谈判创造条件,所有中国军队必须从越南领土上撤走!"明显,老挝公开支持越南当局;
2.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重申:"中国趁为时未晚的时候尽快从越南撤军!"听得出,苏联对中国成见日深。
警告的口气,比较生硬,比较霸气,但中国不是纸老虎;
3.美国政府声言:"中国有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的政治中发挥有影响的作用。
但中越要和平解决争端。
"美国态度很明朗,在苏联因素下,中美结盟已见端倪。
不仅如此,美苏两国的军舰在东南亚加紧了活动;
4.英国和澳大利亚联合声明:"已经正式停止再对越南提供经济援助,反对越南入侵柬埔寨。
"文字没有提到"中国"字眼,两国态度耐人寻味;
5.法国政府指出:"越南被迫放弃了柬埔寨战线以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中越边界上。
为了吓唬中国,苏联已再三扬言要加入这个角逐场。
然而,看来它不会冒同中国发生任何重大对抗的风险。
"足见,法国措辞直截了当,入木三分,因为反感苏联霸权,法国有向中国倾斜的意向。
6.日本内阁政府:"对事态发展表示遗憾。
"这是个简短而极具例行意义的外交用语,由于日本外交长期追随美国,其态度自然是观望。
接着是东南亚国家,由于不敢贸然开罪中国,它们在声明基本上是以劝和为主。
措辞因过于谨慎而似乎显得不关痛痒。
只有新加坡对越南的经济恶化深表忧虑。
此后,我们从下面几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它们几乎都是旗帜鲜明支持中国的。
首先,是中国香港地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
中国军队被迫动武,这还是第一次。
苏联人煽动一场同中国的战争,有双重目的。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运动,它把一切力量都集中在这个方面。
但对莫斯科来说,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因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大的中国将能够更好地反对它的侵略计划,另外,还能更好地对世界革命作出贡献。
第二个目的更为重要,莫斯科感到在世界上越来越孤立。
除了亲苏阵营外,全世界都谴责越南对柬埔寨的侵略在中国人看来,河内连续不断地挑衅以及它拒绝认真谈判解决争端,终于造成了北京不能容忍的局势。
外界媒体发出这样的感慨:香港媒体首次一边倒地支持中国,也是首次为中国政府说了公道话。
这说明民族感情最终战胜意识偏见......当时,台湾时评分析家说,"北京似乎想尽它的所能,能摧毁多少防御工事就摧毁多少,能消灭多少越南主力部队就消灭多少。
"言下之意,是关注中国大陆的最新军事进展的。
其次,巴基斯坦政府的外交声明颇伤越南自尊心。
巴基斯坦说:"中国的这次进攻显然是为了使河内在印度支那疲于奔命和向全世界再次证实北京不是纸老虎。
"这样大胆而直率的表态,其实均在情理之中,毕竟印巴战争刚结束不久,巴基斯坦对暗中支持越南的印度表示牵制,且中巴军事合作亦更加紧密。
其三,笔者重点要谈的是朝鲜对越态度。
朝鲜本来与越南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而且金日成奉行斯大林主义路线,他的态度倍受东西方关注。
特别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成员国几乎毫无例外地同声谴责中国,除南斯拉夫之外的所有东欧国家,甚至包括中国在欧洲的盟友阿尔巴尼亚都公开站在了越南一边。
然而当时明确支持中国的居然有北朝鲜的金日成!
金日成居然能够抵制克里姆林宫压力,且用语明晰地说:
"由于抱有野心、无能和愚蠢,越南领导人已使他们的国家走到经济毁灭的边缘,危害自己的民族独立!一个不知深浅与中国作战的国家注定会失败的,朝鲜政府和人民支持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
"
我们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朝鲜的每一句话都是贬损越南支持中国,金日成既不中立,又不躲让,而是坚定支持中国的正义行动,并沿用"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这本身是对这场战争性质的定位,即越南入侵中国,中国自卫反击。
从外交上,金日成为中国军事行动背书;从战略上,金日成明确疏远苏联,公开挺中行动。
可以说,金日成是百分百地站在中国立场来支持北京的。
1979年,金日成已经着手培养他的长子金正日做接班人,国防委员会具体事物,金正日开始涉足管理。
据说,金日成所制定的对华路线,受到长子的大力拥戴的。
问题是,金日成父子缘何公开支持中国猛打越南?他们与越南当局有什么过节吗?什么使他们用词如此激烈呢?笔者认为:
1.金日成父子与当时中国历届领导人沟通渠道畅通,中朝友谊经受抗美援朝后的时空考验。
当年中国为朝鲜战争付出了巨大代价,而金日成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心存报恩思维。
此次邓小平决定惩罚越南时,朝鲜出于正义与义气选择坚定支持中国;
2. 朝鲜受中国政策影响,因厚待西哈努克,不惜惹恼越南。
之前,金日成在平壤建立反越基地,
当然引起越南当局不满与抗议,朝越双边关系也随之在上个世纪冷淡,两国几乎中断了一切联系。
所以支持中国惩罚越南,亦是情理之中。
3.金日成父子认为就中越战争的结局,战略格局上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东北亚。
美国担心莫斯科向中国军队发难,特派第七舰队在日本冲绳岛西南二百海里的海面上进行了导弹射击演习。
而英国打算遵守其诺言向中国出售鹞式垂直起降喷气式飞机和其它可能的武器,这一切,战略格局明显向中国转移。
4.金日成本人没有制定中立政策这一性格因素。
事实证明,朝鲜多年来,一直具备这一鲜明个性,金正日上台后,继续拒绝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军事上主张武力至上,外交上喜欢剑走偏锋。
5.金日成明白这场战争实质上是中国反对苏联霸权的引申与延续,而当时朝鲜与苏联关系亦时有紧张。
中国人从两条战线向越南开战,但是他们打仗时一只眼睛则盯住中苏交界的北部边境。
朝鲜人觉得事关自身利益,不可能袖手旁观。
当中国军队进攻越南的时候,亚太地区忧虑地注视着。
6.朝鲜当时亦存在为中国讲公道的趋向。
当邓小平在与美国记者谈到这次战事的目标时说:"我们的目标,只是要打破越南自吹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神话,我们并不想占领土地。
此外,还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不能为所欲为。
"朝鲜立即发表社论,说"所谓‘为所欲为',是指既侵老挝,又数百次侵入中国。
可见金日成等人还是能够准确判断中越间的是是非非。
后来,事实也证明,1979年,金日成父子通过各种外交渠道支持中国,他们对中国怀有很深的感恩之情,是毋庸置疑的。
30年过去了。
抚今追昔,令人嘘唏:如果中国军队决定再惩罚越南时,金正日还会像1979年那样铁定地支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