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屈光不正斜视弱视
弱视疾病PPT演示课件

02 弱视检查方法
视力检查
视力表检查
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 表进行检查,确定患者的裸眼视 力和矫正视力。
视力比较法
通过与正常视力的比较,判断患 者是否存在视力下降。
屈光检查
01
电脑验光
通过电脑设备对患者的屈光度进行初步测量。
02
检影验光
使用检影镜观察患者眼底的反光情况,判断其屈光状态 。
立体视觉障碍的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空间定位能力下降、无法准确判断物体距离和深度等 症状。
立体视觉障碍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视觉训练、佩戴特殊眼镜或隐形眼镜等,应根据患者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处理方法及建议
及早发现和干预
对于疑似弱视的患者,应尽早进 行眼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干
预治疗。
个性化治疗方案
和康复服务。
对患者和社会的意义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 社会适应能力。
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降低因弱视导致的视力残疾发生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
推动医学科技进步
对弱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视觉科学、神经科学等相关领域的 科技进步,为更多眼病患者带来福音。
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 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形觉剥 夺性弱视。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弱视的发病原因包括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和形觉剥夺等。
发病机制
在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的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 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
03
主观验光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配合程度,选择合适的镜片进行试戴 ,确定最佳的矫正度数。
弱视的常见分类

弱视的常见分类弱视是一种视觉发育障碍,表现为单眼或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水平,且无其他器质性眼病。
弱视通常分为以下几类:1.斜视性弱视:由于斜视引起的弱视。
当一只眼睛长时间向外或向内偏斜时,该眼视神经会受到抑制,导致视力下降。
2.屈光不正性弱视:由于双眼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
当两眼存在较大屈光参差,如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导致双眼成像质量不同,长期下去容易引起弱视。
3.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双眼屈光参差引起的弱视。
屈光参差是指两眼在屈光度数上存在差异,导致双眼成像质量不同,时间久了容易引起弱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由于形觉剥夺引起的弱视。
形觉剥夺是指由于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白斑、上睑下垂等眼病遮挡了光线进入眼内,导致视觉刺激不足,从而引起弱视。
5.先天性弱视: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就存在的弱视。
可能是由于先天性遗传缺陷或胎儿在母体内的环境因素引起。
6.后天性弱视: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因环境因素引起的弱视。
可能由于眼部感染、炎症、外伤、肿瘤等眼病引起,也可能是由于不适当的矫正眼镜或手术等人为因素引起。
7.获得性弱视: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因环境因素引起的弱视。
可能由于眼部感染、炎症、外伤、肿瘤等眼病引起,也可能是由于不适当的矫正眼镜或手术等人为因素引起。
8.器质性弱视:由于眼部病变引起的弱视。
常见于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眼底病变等眼病,导致视力下降。
9.功能性弱视:由于眼部疾病或外伤导致视神经功能受损引起的弱视。
可能是由于眼部炎症、缺血、缺氧等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由于视觉信号传导通路异常引起。
以上是弱视的常见分类,不同类型的弱视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在诊断和治疗弱视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弱视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屈光不正、斜视、弱视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术前、术后
弱视
• 概念:是指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 原因导致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矫 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眼科检查无 眼的器质性病变。 • 患病率:2-4% • 可治疗:5岁前效果最好,10岁以后效 果较差
弱视--分类及病因
斜视性弱视 strabismic amblyopia:单眼弱视,发生 在单眼斜视。双眼交替性斜视不形成斜视性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anisometropic amblyopia:正球镜 相差≥1.5D,柱镜相差≥ 1D,屈光度较高的眼可形成 弱视。中低度数的近视性屈光参差一般不形成弱视, ﹥-6D屈光度较高的眼有形成弱视的危险。为单眼弱 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ametropic amblyopia :为双眼弱 视,发生在双眼高度屈光不正(主要指远视性屈光不 正或高度散光)未及时矫正者。超过-10D的近视有 形成双眼弱视的危险。 形觉剥夺性弱视 form deprivation amblyopia”一般 为单眼弱视。在视觉关键期由于屈光间质混浊(角膜 白斑、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造成该眼视力下 降。
弱视-治疗
• 去除形觉剥夺因素 • 斜视性弱视:遮盖好眼、注意健眼有发生遮盖性弱视 的可能 • 屈光性弱视:配镜矫正、遮盖治疗 • 手术矫正斜视 • 治疗年龄非常重要,年龄越小疗效越高。 • 轻度弱视疗效高,中度次之,重度最差。 • 屈光不正型弱视预后较好,形觉剥夺性和屈光参差性 预后不理想。
护理评估
• 角膜接触镜(contact lens)(隐形眼 镜) 优点:减少放大率问题,视野较大,不 影响外观 缺点:影响眼表正常生理 材料:软镜、硬镜(RGP)、半软性 OK镜
近视(myopia)--矫治
• 屈光手术 角膜屈光手术:RK 、 PRK、LASIK 眼内屈光手术:有晶 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透明晶体摘除术 巩膜屈光手术:后巩 膜加固术
屈光、斜视、弱视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屈光检查方法
主观法:镜片法(插片) 交叉柱镜 云雾法 针孔镜
客观法:检影法 角膜屈率计 直接检眼镜 检影:包括小曈、散瞳
屈光检查方法
➢ 散瞳使用睫状肌麻痹剂 小于12岁:1%阿托品 12 ~ 30岁:快速散瞳 30岁以上:小瞳验光
5.屈光不正的矫治
框架眼镜 角膜接触镜 屈光性手术 针灸、按摩等
集 合(convergence)
即视近物时,两眼的视轴必须内转,使之交 集于所看的目标上,这种作用称为集合,亦 可称为幅辏
眼的三联动现象(近反应)
看近物 产生调节的同时引起双眼 内转
三联动现象 调节、集合和瞳孔缩小
老 视(presbyopia)
指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性的调节减 弱,以至于视近困难称为老视
散光的分类
单纯近视散光 单纯远视散光 复性近视散光 复性远视散光 混合散光
散光的临床表现
视物模糊:远近均不清 眼 疲 劳:低度者明显 不正常的头位:头位倾斜 眯眼:远近均眯眼
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
概念:双眼屈光状态不等,不论是屈光不正的性 质或度数的不同均称为屈光参差
屈光不正 ametropia
屈光不正: 眼球调节松弛状态下, 5m以外的 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不能聚焦在 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
2.屈光不正的分类
远视: 调节作用静息时,投向眼内的平行光束通过 屈光系统聚集成焦,且焦点落在视网膜后
原因: 眼轴短或是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力不够
屈光பைடு நூலகம்正方法 一
➢ 框架镜
远视凸透镜 近视凹透镜 散光柱镜
屈光矫正方法二
➢接触镜 :软性隐形眼镜、RGP镜、OK镜, OK镜并发症:角膜畸形,角膜溃疡,影响角
眼的屈光及调节ppt课件

30° – 位于角膜缘约为45°
25
斜视
斜视检查
角膜映光法检查 斜视度数
26
斜视
斜视检查
• 三棱镜法
– 病人一眼注视视标,将三棱镜置于斜眼前 – 将角膜反光点移到角膜中央所需棱镜度数和
– 麻痹性由于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 肌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
– 限制性是由于肌肉组织的粘连所致
28
斜视
斜视检查 • 麻痹性斜视和共同性斜视比较要点
– 眼球运动是否受限 – 斜视角是否变化 – 代偿头位是否存在 – 是否存在复视、头晕、恶心
29
弱视
30
斜视
概念和分类
• 弱视:视觉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因 素干扰,使视觉细胞无法获得光线的充分 刺激,视觉发育受到影响所致。
• 正视眼:调节放松,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 的屈光系统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
• 屈光不正: 调节松弛,平行光线的焦点
– 在视网膜之前——近视眼 – 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 – 各子午线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散光
8
正视和屈光不正
正视眼示意图
9
正视和屈光不正
近视眼示意图
10
正视和屈光不正
方向,确定斜视性质和幅度 – 分别测量33cm处、6m处戴棱镜与不戴棱镜
斜视度数 – 1弧度约等于1.7°(三棱镜度)
27
斜视
斜视检查 • 共同性斜视
– 眼外肌本身及其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 – 某一对拮抗肌力量不平衡引起的眼位偏斜 – 不同方向注视或注视眼,其偏斜度相等
医学资料第四章正视和屈光不正

器械性近视
• 长时间近距离操作仪器设备,手术显微镜。
夜间近视
• 夜间光线减弱,调节刺激缺乏或降低,瞳 孔散大、像差、晶状体有脱位者。
癔病性近视
• 与精神因素有关
四、近视的处理
• (一)近视眼矫治一般原则: • 矫正视力最佳 • 感觉舒适 • 用眼持久 • 目标的实现受个体因素影响有关: • 屈光度大小 • 年龄 • 用眼的习惯
• 调节与集合是一个联动过程调节越大集合越大, 表示集合的程度用三棱镜度,正视眼瞳距60mm, 阅读距离40cm,集合量为15△
三联动现象
• 当调节时,引起瞳孔缩小,因此调节、集 合、瞳孔缩小为眼的三联动现象
第二节正视
• 一、正视眼的概念 • 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
屈光系统后恰好落在视网膜中心凹聚焦, 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 正视的临床标准-0.25D~+0.5D
(二)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对近视的发生与发展起到重要的 作用
• 教育是最主要的一个环境因素,近距离工 作与近视有显著的相关性
(三)多因子因素
•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是近视眼发生和发 展的前提,学生时期,近视眼主要是由于 长期视近工作,并通过学生的遗传素质作 用而形成
三、近视的分类
• 一般分为: • 生理性近视 • 病理性近视 • (一)按近视的程度分类: • -3.00D以内者,低度近视 • -3.25D- -6.00D为中度近视 • -6.25- 10.00D为高度近视 • -10.00D以上为重度近视
由于抵御睫状肌压力脉络膜不能恢复原来状态血流减少失去弹性和缓冲能力发育不良和萎缩巩膜变形眼球后极延长眼外肌的作用?四条直肌对称的贴附在眼球上维持眼球的运动对眼球有牵引和机械压迫作用双眼辐辏时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引发近视眼球后壁扩张发近视眼球后壁扩张巩膜变形后极巩膜伸展眼轴延长巩膜变形后极眼内压的作用?长时间近距离工作持续调节长时间辐辏睫状肌痉挛脉络膜受牵拉前房改变血管受压眼球充血眼压升高达到一定的程度形成近视定的程度形成近视发展的力也可能成为诱发青光眼的力发展的力也可能眼球充血作用?持续视近反应眼外肌压迫眼球淤血通过两个途径作用
弱视的定义和分类

弱视的定义和分类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也被称为“懒眼症”。
它是指由于眼睛发育不良或者视觉刺激不足,导致一个或两个眼睛的视力发育不全或者发育不良的情况。
弱视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屈光性弱视:这种弱视是由于屈光不正引起的。
例如,近视、远视、散光等都可能导致屈光性弱视。
2.弱视性斜视:这种弱视是由于眼球位置不正常引起的。
例如,眼球偏斜、斜视等都可能导致弱视性斜视。
3.器质性弱视:这种弱视是由于眼部疾病引起的。
例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都可能导致器质性弱视。
4.混合性弱视:这种弱视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
例如,屈光不正和眼球位置不正常同时存在,或者眼部疾病和屈光不正同时存在等都可能导致混合性弱视。
弱视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眼部训练、眼镜矫正、手术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弱视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同时,家长也需要注意及时发现孩子的弱视症状,并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
屈光与屈光不正斜视

治 疗:
1.规则散光
光学矫正:配戴圆柱透镜,近视散光用凹柱镜, 远视散光用凸柱镜。
2.不规则散光可配戴角膜接触镜矫正。
第四节 老视眼 Presbyopia
老 视 眼(presbyopia):
机理:随年龄老化,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 减弱,睫状肌功能逐渐降低,导致调节力 下降,所致的近距离工作困难。 与屈光状态的关系:远视眼者较早发生老视 (早花),近视眼者较晚发生。 正视眼的老视一般规律:45岁约+1.50D;50 岁约+2.00D;60岁约+3.00D
2、并发症的治疗:
光学矫正的方法:
1.框架眼镜配镜的原则是选用使病人获 得正常视力的最低度数镜片。
2.角膜接触镜
3.屈光性手术
预 防:
1. 单纯性近视的防治重点应放在环境因素方面。
2. 原则:预防发生;预防发展;预防并发症。
3. 预防应从幼儿着手,尽早发现近视和有近视倾向 者。 4. 选择有效、无害的近视眼保健方法,改善视觉环 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姿势;
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形成的焦点,位 于视网膜前方,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弥散圈 环,所以看远处目标不清楚。如果目标恰 好位于近视眼的远点上,则可在视网膜上 形成焦点,所以看近目标清楚。
病 因:
眼屈光力的增加和眼轴超长是形 成近视眼两大原因。
按病因分类:
1. 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2. 轴性近视,屈光性近视及调节性近视
验 光 配 镜 原 则:
1.儿童验光一定要充分散瞳麻痹睫状 肌以求准确。 2.远视性弱视及调节性内斜视儿童一 定尽早配戴远视眼镜治疗。
3.轻度远视如无症状则不需矫正。
4.中度远视及高度远视任何年龄均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
生理性:婴幼儿期多为远视 后天性:无晶体眼
远视病人的护理
分类:
按屈光成分(轴性、屈光性) 按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按调节状态(隐性远视、显形远视、全远视、绝 对性远视、随意性远视)
远视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1)视力下降:远、近均下降 (2) 视疲劳 (3)眼位偏斜:内斜视。 (4) 眼底改变 (5)并发症 辅助检查:验光、角膜曲度计
屈光不正 斜视 弱视 病人的护理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公丕欣
教学目的
掌握 :弱视的定义、近视及弱视的护理 熟悉 :弱视的治疗要点、斜视护理 了解 :远视的护理
屈光不正
正视眼 屈光不正
近视眼 远视眼 散光
黄斑中心凹
黄斑
黄斑中心凹光反射
近视病人的护理
定义:
近视(myopia)指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 聚焦于视网膜之前
弱视病人的护理
治疗要点:综合治疗效果好
关键及疗效取决于病人治疗开始的年龄、弱视程 度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原发病治疗 屈光矫正 中心注视性弱视采用(遮盖、压抑、视刺激) 旁中心注视性弱视(传统遮盖、后像疗法、红色 滤光片疗法)
弱视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心理 饮食 病情观察 健康指导:年龄愈小,治疗效果愈好;坚持规 范训练,定期随访;遮眼是治疗单眼弱视最主 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做精细目力训练;戴镜矫 正下进行弱视训练;保持身心健康,加强锻炼。
近视病人的护理
治疗要点:
佩戴框架眼镜(凹透镜)、角膜接触镜、角 膜矫形镜 药物治疗 屈光手术
近视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假性近视:正确使用药物治疗(双星明) 真性近视:配戴眼镜保养及护理 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 屈光手术病人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远视病人的护理
定义:
远视(hyperopia)指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 后,聚焦于视网膜之后
远视病人的护理
治疗要点:
佩戴框架眼镜(凸透镜)、角膜接触镜 屈光手术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病情观察 健康指导
共同性斜视病人的护理
定义:共同性斜视(concomitant strabismus)
眼球呈偏斜位,两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
病因及发病机制:
调节因素 融合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因素 肌肉解剖因素 遗传因素
病因:
不明 相关因素(遗传、环境)
近视病人的护理
分类:
按功能(单纯性-多基因遗传;病理性-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 按屈光成分(轴性;屈光性) 按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按调节作用(假性、真性、混合性)
近视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
视力下降: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视疲劳:眼干、异物感、眼皮沉重、眼痛 眼位偏斜:外斜视 突眼:见于病理性近视 飞蚊症:玻璃体液化、混浊而致 眼底改变:主要见于高度近视
谢谢
共同性斜视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
第一斜视角(健眼注视时斜视眼的偏斜角度)等 于第二斜视角(斜视眼注视时健眼偏斜的角度) 辅助检查(遮盖试验、角膜荧光法、三棱镜法、 同视机检)
共同性内斜视
远视眼可发生共同性内斜视
共同性外斜视
近视眼可发生共同性外斜
共同性斜视病人的护理
治疗要点:
种类不同方法不同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健康指导
弱视病人的护理
定义:
弱视(amblyopia)指眼本身无器质性改变,矫正远视力 ≤0.8
病因与发病机制(5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斜视性 屈光参差性 屈光不正性 形觉剥夺性 其他原因
弱视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
视力差(最佳矫正视力≤0.8) 拥挤现象 异常固视 双眼单视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