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Kevlar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制订之中。 本 文 将 对 FRP 用 纤 维 材 料 , 特 别 是 Kevlar 纤
维在 FRP 结构加固中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1 FRP 用纤维的主要品种
高 抗 拉 强 度 、高 弹 性 模 量 是 FRP 用 纤 维 的 必 备条件, 其它条件还包括: 抗冲击性能、抗剪切性 能、耐腐蚀性能、电绝缘性能等 ( 视应用场合而 异) 。
注: 布的标准宽度为 10 cm、30 cm 和 50 cm。 表 4 Kevlar !49 双向布产品规格
规格
抗拉强度 /MPa
AK- 40/40 2 060
AK- 50/50 2 060
AKM- 5/5 2 060
AKM- 10/10 2 060
弹性模量
/GPa 118 118 118 118
保证强度
行业论坛
F ib e r F o ru m
Kevlar 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张诚修, 管宝琼 [DuPont ( 中国 ) 研发中心, 上海 201003]
摘 要 : 简 要 介 绍 了 用 于 纤 维 增 强 复 合 材 料 ( FRP) 的 碳 纤 维 ( CF) 、 对 位 芳 纶 ( AF) 、 玻 璃 纤 维
抗 冲 击 性 能/J·d- 1 耐磨性能/次
耐疲劳性能/次 挠曲寿命/次 耐化学腐蚀性
对破坏的容许度 导电性
施工操作性
出现的典型问题
耐热性能 耐低温性能
Kevlar!49
CF
1.45
1.80
3 200
3 500 ̄4 700
21.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研究

F P类型 R
玻璃纤维 (F P GR) 碳纤维 ( F P cR) 芳纶 纤维 ( F ) A
性 、 时 性 的 构 件 .RP 材 料 的 优 越 性 能 没 有 得 到 充 分 发 挥 , 使 用 临 F 即 构 工 程 师 不 了 解 Fu fP材 料 , 大 大 限 制 了 它 的 应 用 和 推 广 。 近 十 年 也 F P 作 为 结 构 材 料 也 多 是 尝 试 性 的 , 有 形 成 规 模 。同 时 , 数 的 结 废 后 还 可 回 收 利 用 。 R 没 多 3F RP 在 土 木 工 程 中 的 应 用 现 状 目 前 . R 材 料 在 工 程 结 构 中 的 应 用 十 分 活 跃 , 主 要 涉 及 以 下 F P
t】 l
,
而 且 施 工工 艺 简单 , 于操 作 , 工 非 常方 便 , 率 高 。 易 施 效
5) 膨 胀 系 数 与 混 凝 土 相 近 热 6) 设 计 性 好 可 7) 境 性 能 好 环 这样 当环 境 温度 发 生 变 化 时 ,R FP 与混 凝 土协 同工 作 , 者 间不 会 产生 大 的 温度 应力 。 两 可 以 根 据 结 构 的 性 能 和 外 观 等 要 求 灵 活 选 择 基 F P在 使 用 过 程 中 无 毒 无 害 , 环 境 影 响 小 , R 对 报
但 9 1年 增 加 , 价 格 也 较 以 前 有 了 大 幅 度 的 降 低 , F P 开 始 以 各 种 形 式 筋 的 方 案 . 前 者 一 般 可 节 约 劳 动 力 和 大 量 后 期 维 护 费 用 。 18 其 故 R
其 是 C R 1片 材 加 固 结 构 新 技 术 在 日 本 、 国 和 欧 洲 发 达 国 家 得 到 FP 美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大优点 .比强度和比模量是衡量结构材料承载能 力的重要指标. 使用 F P材料可减轻 自重 , R 承受 更 大 的荷 载 ,便 于现场 安装 . () 2良好的耐腐蚀性 .F P 材料耐腐蚀特性 R 好 ,因而可在酸 、碱 、氯盐和潮湿的环境中抵抗
化学腐蚀 , 这是传统结构材料难以比拟的. 因此 ,
第2 卷 第4 0 期
2 1 1 , 0l 年 29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
、 1 2 . , . 0 No4 0 De .20l c 1
J u n l f Hu a Ci i est ( tr lS in e) o ra o n n t Unv riy Nau a ce c y
CAO o h i WANG - n WANG ih n H U a WEN Xi - i g, Gu — u , Zi pe g, Zh — o g, Ch o, n x n ZHAN G Xi n a
(c o l f iiE gn eig Hu a i iesyYiag Hu a 1 00 Chn ) S h o Cvl n ier , n nCt Unv ri , yn , n n 3 0 , ia o n y t 4
向,相 关研 究亦取得 了丰硕成果.对F P R 材料性 能、F P R 研究现状、F l R, 在土木工程 中的应用进 行 了阐述 ,并
对F P R 在土木工程 中的应用进行 了展 望.
关 键 词 :纤 维 增 强 复 合材 料 ; 土木 工程 ;应 用研 究 ;展 望
中图分类号 :T 5 9 U 9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 土木 工程 中的应用研究
曹国辉 ,汪子鹏 ,王志宏 ,刘 超 ,文新 星,张 贤
Kevlar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用 。目前 ,中国 已初 步形成 一个专 门从 事 F P建 R
筑加固修补 的新 兴产业 。国家标准 《 性能 纤维 高
复 合 材料 应 用技 术 规 范 》 ( 以下 简 称 ( R ( P规 F )及 F P用织 物 、片材的 国家标准也 正在加紧 R
-
维的年消耗量为 4 0 ,约 占世界总产量的 2 20t 5%,
其中增长速度最快 、最有发展潜 力的就 是碳纤 维增 强复 合材料 (F P 。但 是 ,近年来 中国 C R CR ) F P的
增长速度趋缓 ,一方面是 因为碳纤维供应 紧张 ,价
N H
N HCO
CO —
K v r 纤 维 的 主 要 型 号 有 Kv r 2 、 el @ a el @ 9 a K v r 9 el  ̄19 el ̄4 、K va 2 等。纤维形态有长丝 、短纤 a r
大地震和 19 年 日本 阪神大地 震后 ,此项 新技术 95
1 F P用 纤 维 的 主 要 品 种 R
高抗拉 强度 、高弹 性模 量是 F P用纤维 的必 R 备条件 ,其它条件还 包括 :抗冲击性能 、抗剪切性 能 、耐腐蚀 性能 、 电绝 缘性 能 等 ( 视应 用场 合而
异) 。
收 稿 日期 :20 -3 0 07- — 8 0 作者简 介 :张诚修 .杜 邦公 司先进 纤 维部 亚太地 区技 术 经理 。
图 1 各种 纤维 的 力学性 能
合成纤维 S C2 0 . 1 F 0 7 No4
维普资讯
行 业 论 坛
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
1 对 位 芳纶 ( F . 2 A )
新型环保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

新型环保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在当今社会,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个领域都在积极探索和应用环保技术与材料,土木工程领域也不例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环保材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新型环保材料的种类1、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是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清洗、分级等处理后,作为骨料重新拌制而成的混凝土。
与传统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不仅减少了对天然骨料的开采,降低了资源消耗,还能有效解决废弃混凝土的堆放和处理问题,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2、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以植物纤维(如麻纤维、竹纤维等)为增强材料,与树脂等基体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而且植物纤维是可再生资源,生产过程相对环保。
3、相变储能材料相变储能材料能够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大量的热能,从而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减少能源消耗。
常见的相变储能材料有石蜡、脂肪酸等,它们可以应用于建筑的墙体、屋顶等部位,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4、气凝胶气凝胶是一种具有超低密度、高孔隙率和优异隔热性能的新型材料。
在土木工程中,气凝胶可用于建筑的保温隔热,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二、新型环保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1、建筑结构再生混凝土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可以用于基础、梁、柱等构件,其性能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同时降低了成本和环境负担。
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建筑模板、门窗等,不仅强度可靠,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2、保温隔热相变储能材料和气凝胶在建筑保温隔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将相变储能材料掺入建筑材料中,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热量的吸收和释放,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气凝胶则以其卓越的隔热性能,为建筑物提供高效的保温效果,减少能源消耗。
3、道路工程在道路工程中,新型环保材料也有出色的表现。
例如,采用废旧橡胶改性沥青,可以提高路面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同时实现废旧橡胶的再利用。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一、FRP材料简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简称FRP) 是由纤维材料与基体材料按一定定工艺复合形成的高性能新型材。
初期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等高科技领域,广泛应用于航天飞机、军舰、潜艇等军事装备上。
20世纪下半叶,随着FRP材料制造成本的降低,又因其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成为土木工程的一种新型结构材料。
目前,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FRP材料主要有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和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FRP)三种。
近年来,PBO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也开始应用于土建工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FRP材料在我国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是用于结构加固补强。
FRP加固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在我国逐渐展开,且正在以高速度发展。
在新建工程结构中,FRP结构和FRP组合结构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
FRP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研究已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
二、FRP材料的优点:1、有很高的比强度,即通常所说的轻质高强,因此采用FRP材料可减轻结构自重。
在桥梁工程中,使用FRP结构或FRP组合结构作为上部结构可使桥梁的极限跨度大大增加。
理论上,用传统结构材料桥梁的极限跨度在5000 m以内,而上部结构使用FRP结构可达8000 m以上,有学者已经对主跨长达5000 m的FRP悬索桥进行了方案设计和结构分析E8]。
在建筑工程中,采用FRP材料的大跨空间结构体系的理论极限跨度要比传统材料结构大2~3倍,因此,FRP结构和FRP组合结构是获得超大跨度的重要途径。
在抗震结构中,FRP 材料的应用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减小地震作用。
另外,FRP材料的应用也能使结构的耐疲劳性能显著提高。
2、有良好耐腐蚀性,FRP可以在酸、碱、氯盐和潮湿的环境中长期使用,这是传统结构材料难以比拟的。
在美国每年因钢材腐蚀造成的工程结构损失高达700亿美元,近1/6的桥梁因钢筋锈蚀而严重损坏;加拿大用于修复因老化损坏的工程结构的费用达490亿加元;我国目前因钢材锈蚀而造成的损失也在逐年增加。
FRP复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_王全凤

第26卷第1期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6No.1 2005年1月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Jan.2005文章编号1000-5013(2005)01-0001-06FRP复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王全凤¹杨勇新¹岳清瑞º(¹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泉州362021;º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8)摘要FRP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FRP)及其在现代土木工程中应用,这是土木工程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国内刚刚起步.文中在综合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对FRP 复合材料及其在现代土木工程中应用的研究.介绍FRP复合材料在现代土木工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并展望FRP应用前景.关键词FRP复合材料,土木工程,工程应用中图分类号TU599文献标识码A1FRP复合材料1.1FRP复合材料特性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是指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的非均匀材料.事实上,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物体都可视为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界,最典型的复合材料是混凝土.在现代工业界,复合材料是指人工制造合成的二相或多相材料,通常一相为加强材料(Reinforce),另一相为基质(Matrix).常用的加强材料有玻璃(Glass)、铜(Carbon)、石墨(Graphite)或碳化硅(Polymer).常用的基质材料有各类聚合物(Polymer),如高分子聚合物、低分子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和金属、陶瓷等.加强材料通常采用纤维(Fiber)或颗粒(Particle)两种形式.在工业界最常采用的复合材料是加强纤维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FRP).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很短,最早的复合材料产生于1939年,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lass/ Epoxy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GFRP).从1959开始,工业界开始生产和应用复合材料.1.2FRP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优势复合材料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发挥加强材料和基质的不同材料特性,并将其有机组合,使复合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及力学特性.这种思想类似于钢筋混凝土的特性,利用钢筋承担大部分受拉应力,利用混凝土承担大部分受压应力.所不同的是,在复合材料中,绝大部分应力均由具有较高强度的纤维承担,而基质主要起传递剪力和包裹纤维的作用.正是复合材料可以有机组合不同性质的材料,因此复合材料具有传统材料(如钢材)无法比拟的优点.复合材料最重要的优点是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对重量比(Strength to Weight Ratio)及刚度对重量比(Stiffnes to Weight Ratio),因此复合材料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等要求轻质高强结构的领域.此外,复合材料还具有抗疲劳、抗腐蚀、磁电屏蔽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2FRP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技术现状及趋势FRP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比其它产业滞后,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建筑物造价不能过高;另一个原因是缺少工程经验.工程师面对的许多实践性问题就是关于这种FRP加强结构的预期或先见效果的设计.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有一系列规程和标准及丰富的设计理论和工作经验,然而对于收稿日期2004-04-09作者简介王全凤(1945-),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的研究.E-mail:qf wang@基金项目国家/十五086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1AA336010)2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FRP加强结构设计的标准和研究还相当匮乏.但从90年代早期,尤其从1996年开始,在土木工程中的一些特殊领域,FRP的使用已经有了巨大发展.在最近10年中,有许多文献报道了FRP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届复合材料在桥梁和结构进展的国际会议上,有来自20个国家的247位作者提交119篇文章涉及到FRP复合材料的应用,这表明了FRP复合材料的应用正在引起广泛注意.2.1国外技术发展现状由于FRP复合材料特性奠定了FRP在土木工程领域应用的巨大技术优势.美国材料咨询委员会(NMAB)1987年的年度报告中指出,有253000座混凝土桥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且以每年35000座的速度在增加.1991年用于修复由于耐久性不足而损坏的桥梁,耗资910亿美元112.英国为解决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腐蚀与防护问题,每年就花费将近20万英镑.英国英格兰岛中部环形线的快车道有11座混凝土高架桥,建于1972年,建造费用为2800万英镑.建成两年后就发现有因钢筋锈蚀使混凝土发生顺筋裂缝的现象,在1974~1989年的15年期间,修补费用已高达4500万英镑,为造价的1.6倍,估计以后15年还要耗费1.2亿英镑,累计接近造价的6倍122.日本引以为豪的新干线使用不到10年,就出现大面积混凝土开裂、剥蚀现象.我国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问题也十分突出,据统计我国既有的公路桥梁中危桥约占35.4%,北京市的多座高架桥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耐久性损伤.从最早期的FRP材料应用开始,国外FRP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的历史已有近30年.20世纪60年代,美国即生产出早期的GFRP筋用于混凝土结构.80年代,日本、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的有关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材料生产厂家在FRP材料用于工程结构加固方面投入了许多研究力量,在土木工程领域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广泛应用,取得了一批富有成效的成果.特别是90年代,由于在欧美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有大量的结构接近设计寿命或承载能力不足,如何有效快速进行结构补强或置换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采用GFRP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抗震加固,由于GFRP现场加固技术具有高强高效、施工便捷、耐久性好等优点,为抗震救灾和震后恢复重建工作赢得了时间.在FRP筋混凝土方面,FRP筋最主要的优势是不锈蚀和高强度.FRP筋可以替代普通钢筋,解决普通钢筋容易锈蚀的问题.另外,它们很轻,没有磁性,而且拥有非常好的抗疲劳性.据美国西弗吉尼亚(West Virginia)大学研究GFRP筋的报告,高强度FRP筋混凝土梁比使用传统钢筋的梁显示出极大的抗弯强度.美国在1986年建成了第一座配置FRP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1983年荷兰研制出芳纶纤维(AFRP)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相比,采用这种AFRP预应力筋不需要混凝土保护层,从而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尺寸.1994年加拿大建成了第一座采取GFRP预应力绞线的公路大桥.1996年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建造了第一座使用FRP筋的大桥.目前,采用FRP筋混凝土结构实例不多,技术也不完全成熟.其FRP筋材料均为单一品种的AFRP、碳纤维(C FRP)或GFRP,没有应用混凝土改性的FRP筋.其应用领域,也大多局部于桥梁或有较高防腐要求的结构.在研究与应用的规范与标准化方面,各国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1999年日本土木学会成立FRP加固委员会,并完成了使用FRP片材的混凝土维修、加固技术草案.1991年美国混凝土协会成立了ACI440委员会,负责开展FRP加固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研究;ACI423委员会负责开展FRP的研究,目前已推出了有关设计指南(草案).1993年ACI在加拿大主办了第一届国际FRP专题会议,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欧洲5高性能FRP加固混凝土结构设计指南6项目于1997年12月开始启动,目前已完成.我国在FRP加固的规范制定方面还是比较落后,到目前为止我国仅仅制定了一本关于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的规程5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132.近年来,国外某些发达国家不仅已将CFRP材料成功地应用于各种新建及已建的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而且其它FRP材料(GFRP和AFRP)也已得到成功地应用.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和积极推广FRP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据统计仅CFRP每年应用数量即达600~700t,在土木建筑方面的应用产品已达数十种,并已标准化、规范化.2.2国外技术发展趋势国外在进行FRP在现代土木工程中应用技术的研究中,明显的有以下发展趋势.(1)在对单一品种高性能FRP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与强调由不同种类高性能FRP复合材料混杂与复合后的改性问题.目的在于克服材料本身弱点,使之更适用于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并满足实际需要.(2)为更好利用高性能CFRP与AFRP高强的特点,更强调采取预应力的方法给予充分利用.(3)为抢占海洋工程的制高点,国外,特别是日本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该方面的应用材料与应用技术的研发,以期在今后的海洋工程建设中占据技术统治地位.(4)土木工程中应用的高性能FRP 复合材料的品种已越来越多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材料性能的提高,以及成本的下降,越来越多的FRP 复合材料被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如从最初的GFRP 发展到CFRP 和AFRP,再发展到PBO 纤维、超高强聚乙稀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等.2.3 国内技术现状及特点我国在土木工程中对FRP 材料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基本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1997年开始引进CFRP 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并开始进行相关研究.由于其巨大的技术优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研究及其工程应用的热点.目前已有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侨大学等数家单位开展了FRP 应用与材料技术的研究.迄今已完成几十项研究项目,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其在FRP 加固技术和设计计算理论等方面,已取得一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42.同时,已完成FRP(主要是CFRP 片材)加固工程数百项.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于2000年6月成立了/纤维增强塑料(FRP)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0,并同时在北京召开我国首届纤维增强塑料(FRP)混凝土结构学术交流会.使得该项研究更有组织性与系统性,提高了研究效率.随着CFRP 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在我国研究和应用的迅速开展,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5碳纤维布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已经发布实施.其它两个材料产品标准和国家级5高性能复合材料应用规范6,也在编制当中.高性能FRP 复合材料加固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在我国逐渐展开,且正在以高速度发展.我国土木工程应用高性能FRP 复合材料的进展很快,但起步较晚.C FRP 片材的应用才刚刚进行,且仅用于结构加固修复技术方面.在高性能FRP 复合材料材料方面,C FRP 片材基本还依赖进口.其它纤维的FRP 研究和应用,也还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GFRP 国内有较成熟的生产技术,但用于土木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尚较少,未形成规模也不配套.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其发展.而AFRP 的材料生产、研究和应用均很少,没有自己的主导产品.FRP 筋/索和FRP 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相关的技术(如锚具、张拉设备等)研究国内目前还很少.至于其它FRP 应用领域的研究,如FRP 组合结构、FRP 筋、索、型材的应用和研究方面基本是空白.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该领域材料及技术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3 FRP 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几个特殊领域152目前,FRP 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有以下几个特殊领域.3.1 FRP 在复杂环境下部结构(Infrastructure)中的应用在最近几年,由于环境影响,水边码头地下基础显示出结构性能劣化与抗力衰减的缺陷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大量的,土木工程师们越来越意识到FRP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解决复杂环境下部结构中存在一些问题可行材料的优势.例如,增加FRP 材料的层数以加强一个现有结构,或者用GFRP 加强筋替换一些钢筋,这些新材料的使用将会比原始结构的结构性能有极大地改进.3.2 FRP 加强筋FRP 加强筋可以替代普通钢筋,解决容易锈蚀的问题.另外,它们很轻,没有磁性,而且拥有非常好的抗疲劳性.3.3 FRP -混凝土组合结构受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成功的启发,当考虑经济因素时,一个混凝土和FRP 组合的新概念变成了一个有潜力的可行解决方案.当前这个领域的研究聚焦在用FRP 外包混凝土上,类似钢管混凝土.Seible 研究了这个结构体系162,使用GFRP 的外壳填充混凝土替换桥的主梁,支撑由FRP 制作的桥面板.这种FRP -混凝土组合梁,组合柱,很好利用了FRP 和混凝土的最好性能.FRP -混凝土组合结构强度高、重量轻和刚度高、价格低的特点将改变影响FRP 在推广应用中建筑造价的因素.3.4 全FRP 复合材料大型结构3第1期 王全凤等:FRP 复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4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FRP复合材料的多功能性、可制造性,提供给工程师们很多机会在一些功能要求抗腐蚀或磁电屏蔽的特殊建筑结构中,去开发应用这种独特的FRP复合材料.比如用于电磁试验操作的建筑结构,或者是感光电路金属板房间.第一个全GFRP建筑是美国苹果计算机公司的电磁干涉实验室,另一个工程例子是IB M计算机公司电路板车间的5层上部结构.3.5FRP桥面板的优势桥梁结构性能劣化与抗力衰减的一个根源是侵蚀.在传统设计中,冬季使用防冻剂会恶化结构中钢筋.FRP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方法,因为FRP有非常好的抗腐蚀性能.由于大多数结构性能劣化与抗力衰减的桥梁都处于重要的交通路线中,所以迅速地替换那些桥梁,避免交通的长期中断是极其重要的.使用FRP桥面板替代那些结构性能劣化与抗力衰减的桥面板是个很省时的办法,因为这些桥面板可以在工厂中生产,现场安装过程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在多地震地区,因为FRP复合材料重量轻,在地震过程中会减小惯性力的作用,使用FRP桥面板将会减少地震的损害.由于FRP桥面板与传统桥面板相比有太多的优势,在近几年里,人们致力于开发研究这种由FRP制成的高性能、轻质和造价经济的桥面板系统.4FRP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4.1关键的材料技术4.1.1高性能FRP复合材料改性技术研究FRP复合材料与土木工程常用建筑钢材相比具有高强、轻质、耐久、耐疲劳、易施工与可设计等诸多优点,不同的FRP复合材料与传统建筑钢材相比有不同的特点.但也有一定的弱点,如与钢材相比,其韧性差,破断延伸率较低(钢材破断延伸率约为15.0%~26. 0%,而CFRP为1.5%,AFRP为1.5%~2.0%,GFRP为2.5%~3.0%的破断延伸率),破坏时没有屈服台阶.土木结构对材料韧性的基本要求是2.5%~ 3.0%.所以,C FRP和AFRP的强度高,但韧性差.GFRP 可以满足韧性要求,但模量和强度低,这就使得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如何通过对各有特点的不同纤维材料的复合改性,使其具有高性能(高强、高模、高耐久性及良好的韧性等)同时又具有低成本、良好的环境亲和性,是影响现有高性能FRP复合材料在现代土木工程中应用的关键材料技术问题.该问题一旦获得解决,将会给现代土木工程材料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也会为复合材料领域带来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与更大的发展机遇.4.1.2高性能FRP复合材料关键配套材料和设备研究开发由于土木工程用FRP复合材料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应用环境、应用方法也多种多样.因此,仅仅解决FRP复合材料改性技术,并生产出适合于土木工程应用特点的材料还不够,还必须解决其配套的关键材料与设备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a)特种粘贴树脂基体结构设计及材料合成技术;(b)高性能FRP复合材料筋/索锚具及预应力张拉设备研制.4.2关键的设计技术1524.2.1新的工程力学分支)))复合材料力学由于材料的非匀质性(Anisotropic),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板、壳及薄壁杆件的力学性能不同于传统材料制成的结构构件.因此基于匀质材料(Isotropic)的经典弹塑性力学及板壳理论,不适用于分析复合材料结构构件.最典型的例子是复合材料可能出现弯拉耦合(Bending-Stretching Coupling)、弯翘耦合(Bending-Twisting Coupling)及拉剪耦合(Stretching-Shear Coupling).例如,板在平面应力作用下会产生平面外弯曲及翘曲.正是这些不同的力学性能给学术界提出挑战,并产生新的工程力学分支)))复合材料力学.从70年代开始,在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的资助下,越来越多的工程力学界学者转向复合材料力学研究,至今已经出现许多激动人心的学术成果.4.2.2设计参数的选择尽管复合材料具有如此多的优点,但在工业界中的应用还仅限于航天、航空、汽车及造船领域,在土木工程中还鲜有应用.限制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原因除了采用复合材料的结构造价昂贵外,另一个原因是设计的复杂性,和传统材料结构相比,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参数非常多.例如,设计一块承重板,采用传统的匀质材料,设计参数主要有拟选用材料的类型及板的厚度;而采用复合材料叠合板结构(Laminated Plate),需要确定的设计参数有加强筋的材料类型、基质的材料类型、板的厚度、薄层板的数量,各薄层板中纤维方向等.这些设计参数必须仔细选择,不同的设计参数组合可以导致结构力学性能的极大差别.4.2.3 快速有效的优化设计 由于复合材料结构造价昂贵,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优化,以降低结构自重,减少材料用量.而如前所述,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变量多,优化搜寻次数多,特别是当几何尺寸变量变化时,有限元模型(几何形状,网格划分)必须重新建立,使优化设计成为非常冗长复杂的过程.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优化设计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华侨大学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前期工作17~102.一个直接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详细设计前,进行初步设计,并且采用简化方法进行分析,以避开复杂的有限元计算.从而,得到较接近优化设计的初步设计方案,减少详细设计中的优化搜寻次数,因而大大减轻详细设计的工作量和难度.4.2.4 FRP 复合材料加固补强设计方法 采用FRP 复合材料对已有结构进行加固补强,应充分考虑其材料的差异、工艺的差异,以及环境的影响.4.3 关键的应用技术4.3.1 结构加固补强的关键技术 与传统加固形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在国际兴起的FRP 加固现有结构技术,其简便的施工工艺及优良的加固效果得到土木工程界的普遍赞同111,122.FRP 复合材料,尤其是高性能C FRP 与AFRP 复合材料目前在现代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在基础设施的结构加固补强方面.尽管该项工作已取得很多成果,并得到广泛应用,但仍有很多课题尚待解决,制约着其发展与更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界面受力性能研究;二是预应力加固补强技术研究.4.3.2 在新结构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高性能FRP 复合材料在现代土木工程中应用的一个最广阔领域,即是应用于新建结构中的应用技术.由于其材料特点,可以为现代土木工程建设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采用FRP 材料代替原有混凝土结构的钢材,会使原有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发生较大改变.而针对FRP 混凝土及FRP -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新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的建立,即成为FRP 应用的技术关键.FRP 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其连接锚固性能与构造要求一直是其应用的关键.4.3.3 特殊条件下应用的技术 (1)海洋环境下FRP 材料应用技术研究.任何海洋资源的开发都离不开对海洋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在所有海洋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结构防腐问题一直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目前在建的海洋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最厚的混凝土保护层(一般为150mm 左右,相当于陆地混凝土结构保护层的5倍以上)及防腐措施,其对内部钢筋防氯盐腐蚀也仅有15年左右,这与永久或半永久性的海洋结构耐久要求相距甚远.采用FRP 混凝土或FRP -混凝土组合结构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海洋工程中的钢筋(钢材)腐蚀问题,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2)高寒环境下免维护应用技术研究.高寒环境下,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费用昂贵,建设周期过长.因此,对于再建或拟建的各种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是公路与铁路等交通项目),提高其建设质量,减少维护费用是一个重大的技术问题.用FRP 筋代替钢筋,做成免维护复合材料混凝土结构,从而达到提高基础设施耐久性与延长寿命的目的.(3)地质灾害防治中永久锚固支护技术研究.对山体与边坡滑移治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预应力锚固支护技术.到目前为止,预应力锚固支护均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锚杆.这对于临时支护或半永久支护尚可以应用,但对于永久支护项目因钢筋锈蚀等问题对长期使用带来相当大的隐患.如现在的长江三峡库区2003年开始蓄水后,一部分山体与边坡将埋于水底,不可能再对其使用状况进行检测与再加固.几十年或百年以后,一旦由于预应力钢绞线锈蚀而使山体或边坡锚固支护失效发生滑移,结果将是灾难性的.4.3.4 高性能FRP 复合材料检测评价的技术 材料的试验检测、评价技术是一切材料工程应用的基础.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建立一套大家公认的土木工程用高性能FRP 复合材料试验检测与评价技术体系,而我国在该方面的成果则更少.5 FRP 应用展望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技术飞速进步,世界各国对土木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有些条件下,传统建筑材料很难满足这种发展要求.FRP 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抗疲劳、耐久性好、多功能、适用面广、可设计和易加工等多种优点.在重要的土木工程中,如超大跨、超高层、地下结构、海洋工程、高耐久性的应用,以及特殊环境工程、永久性工程、结构加固修复、大型工程结构的在役监测等的应用,都具着巨大的优越性.它可以满足现代土木工程,对新型建筑材料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FRP 复合材料作为5第1期 王全凤等:FRP 复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6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一种新型的有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与技术,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建筑材料-钢材与混凝土,而是做为传统建材的一个重要补充.FRP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技术与材料研究开发,在当今世界上已成为复合材料界与土木工程界共同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该技术研究开发成功后,将会极大地推动现代土木工程的技术进步.它还将为现代复合材料产业开辟出巨大的应用市场,因而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Dunker K F,Rabbat B G.Why American bridges are cru mbling[J].Scientific American,1993,(3):31~372罗福午.建筑结构缺陷事故的分析及防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4~12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编.CECS146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334岳清瑞.我国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加固修复技术研究应用现状与展望[J].工业建筑,2000,30(10):23~265何毅鸿.纤维加强的井字肋核芯复合材料夹层板受弯简化分析方法[D]:[学位论文].泉州:华侨大学土木工程系, 2000.6~86Seible F.Advanced composites materials for bridges in the21st cen tury[A].In:Elbadry M M,eds.Advanced Composi te Materials Bridges and Structures[C].New York:Elsevier,1996.17~407Wang teral buckling of thin-walled open members with shear lag using optimization techniques[J].Int.J.of Solid and Structures,1997,34(11):1343~13528李育凯,王全凤.不需要计算机的建筑结构优化概念设计[J].工业建筑,2001,31(10):21~239郑浩,王全凤.基于Hop field神经网络的结构优化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28(2):52~5510徐玉野,王全凤.遗传算法在工程结构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基建优化,2002,23(6):50~5211岳清瑞.纤维增强塑料(FRP)在土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技术的进展[A].见:岳清瑞主编.第二届全国土木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8~2212冯鹏,叶列平.FRP结构和FRP组合结构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A].见:岳清瑞主编.第二届全国土木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1~63FRP Composite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 toC ivil EngineeringWang Quanfeng¹Yang Yongxin¹Yue Qingruiº(¹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aqiao Universi ty,362021,Quanzhou,China;ºNational Di agnos is and Rehabili tation of Indus tr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100088,Beijing,China)Abstract 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omposite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is one of topics i n forward posi tion. The study of this topic starts just now in our country.Based on the summary of releveant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the authors present key technology concerning FRP composi te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odern civil engineering;and look forward to the prospect of FRP application.Keywords FRP composite materials,civil engineering,application。
FRP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 1 年 第 2 期 (总 第 2 8 期 ) 02 6
Nu e 0 2 T t . 8 mb r i 2 1 ( 0a No2 ) 2n J 6
混 ’ 凝
Co r t nc ee
土
理
论
研
究
THEORETI CAL RES EARCH
d i1.99 .s. 0 -5 0 0 2 204 o :03 6  ̄i n1 23 5 . 1. .0 s 0 2 0
述 了主要结构部件如梁 、 和梁柱联 合体 在加固后的弯曲、 柱 剪切 、 耐久 、 延展性等性质 , 简要讨论 了这些构件 的轴 向、 地震 等结构行为 。 最 后, 对将来可能的研究方 向作 了评述 。
关键词 : F P复合材料 ;混凝土 ;加固 ;修复 R
中图分类号 : T 2 .1 U5 8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 — 5 0 2 1 )2 0 1- 7 0 2 3 5 (0 2 0 — 0 10
0 引 言
过 去几十年来 , 由于高级复合材 料较好 的工 程性质 , 高 如 比强度 系数 、 比刚度系数 、 密度、 高 低 高耐疲劳度 、 腐蚀 、 阻 抗 高 尼、 沿纤维方 向的低热膨胀率等 , 使得这 种材 料在航 空 、 海洋 和 汽车工业中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 最近 , 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工业科 研人员在处理基础设施 的退化 问题 时 , 开始认识到复合材料作 为加强 材料 的潜力 。 近十几年来 , 由于 良好的工程特性 ,R F P复 合材料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建筑工业 中。 而且 由于成本 的不断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摘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等诸多优势,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疲劳性。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能实现对钢筋腐蚀的有效处理,且能实现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的大幅度提高。
本文简述了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抗烈度计算以及承载力计算,浅析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耐久性特点,探究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土木工程;混凝土引言:在混凝土结构中,呈碱性的混凝土在诸多侵蚀因素的不良影响下,其钢筋保护会逐渐丧失,进而导致大幅度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同时,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会严重损害混凝土结构质量。
因此,在土木工程中,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和方法加强对钢筋的有效保护,并切实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抗裂度和承载力,且具有显著的耐久性优势,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
第一章: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抗裂度计算1、纤维增强聚合物混凝土梁正截面抗裂度计算方法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在濒临开裂状态时,可采用下式对开裂弯矩进行计算:s t c f cr W f M M M =+= (1)在上式中,f M 表示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所承受的实际弯矩;c M 表示的是混凝土所承受的实际弯矩;t f 表示的是混凝土所呈现的峰值实际拉应力;s W 表示的是对混凝土梁相应受拉区域所具备的塑性变形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所呈现的弹塑性实际抵抗矩[1]。
当对塑性系数m γ进行采用来对混凝土梁受拉区域所具备的弹塑性具体发展程度进行反映时,其截面应力大体上呈现出线性分布的状态,其受拉边缘部位所具备的实际应力用t m f γ表示[2]。
可采用下式对开裂弯矩进行计算:tt m t m cr y I f W f M 00γγ== (2) 在上式中,m γ表示的是混凝土梁截面所具备的抵抗矩实际塑性系数;0W 表示的是对纤维增强聚合物筋进行混凝土转换折算,转换折算之后混凝土梁截面对受力区域边缘产生的实际弹性抵抗矩;0I 表示的是混凝土梁换算截面具备的实际惯性矩;t y 表示的是混凝土梁受拉区域边缘部位到中心轴的实际距离[3]。
对上式(1)和上式(2)进行比较,可得出下式: 0/W W s m =γ (3)2、抵抗矩的表达式(1)、弹塑性抵抗矩通过采取综合方法进行比较,应采用以下关系式对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关系进行表示:t t f εεσ= 0≤ε≤0t ε )1(00t tu t t f εεεεασ---=0t ε≤ε≤tu ε (4) 在上式中,0t ε表示的是与t f 相对应的混凝土峰值呈现的实际拉应变;tu ε表示的是混凝土所具备的极限拉应变;α表示的是一个系数[4]。
遵循上式(4)表示的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关系,可得出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凝土梁处于开裂状态情况下截面呈现的实际应力分布如下图1所示:图 1 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凝土梁处于开裂状态情况下截面呈现的实际应力分布图①、受压区高度0x对上图1进行观察分析,可得出受压区距离中性轴y 部位混凝土的实际应力σ可用下式进行表示:y x h f y x h f t tt tu 000/-=-=γεεσ (5)在上式中,0/t tu εεγ=可对受压区混凝土具备的合力D 、受拉区上半部混凝土具备的合力1T 、受拉区下半部混凝土具备的合力2T 以及受拉纤维增强聚合物筋具备的拉力f T 构建关系式[5]。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f T T T D ++=21,可得受压区高度0x 可用如下方程式进行表示:t f t t t f x h x h A n a f x h b f x h b x h f x b 000000202)1)(2()(2)()(2--+---+-=-γγγγγ (6) 对上述方程式进行化简可得到如下式子:AAC B B x 2420-+-= 在化简所得的式子中,)]1)(2(1[2--+-=γγa Af A n bh a B 22)]1)(2(1[2γγ+--+= 0222)]1)(2(1[h A n bh a C f γγ---+-= 在上式(6)中,c f E E n /=;0h 表示的是混凝土梁截面所具备的有效高度;f A 表示的是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横截面所具备的具体面积;f E 表示的是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所具备的实际弹性模量;c E 表示的是混凝土所具备的初始弹性模量[6]。
②、开裂弯矩cr M受压区混凝土所具备的内力、受拉区上半部分及下半部分混凝土所具备的内力均对中性轴分别取矩,则混凝土承受的实际弯矩可用下式表示:t c f x h b C x h b x h x b M ])(3)()(3[201220030-+-+-=γγ (8) 在上式中,]1)2(3)23)(1([2)1)(2(1γγγγγ+-----=a a a C 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所具备拉力对中性轴进行取矩可得下式:t f f f f x h x h A n x h T M 020000)()(--=-∙=γ (9)将上式(8)和上式(9)代入上式(1)中可得:2002020030)()(132)()(3x h x h A n x h b C x h b x h x b W f s --+-+-+-=γγγ (10) 对上式(10)进行分析可知,系数α和系数γ的实际取值对于开裂荷载的计算值具有较大的影响。
对钢筋混凝土梁抗裂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参考,当系数γ的取值为2时,α的值在0.7—1.0的范围之间时,开裂荷载所得的计算值与相应的试验值具有较高的吻合程度[7]。
(2)、弹性抵抗矩将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凝土截面进行对单一混凝土截面的换算,对单一材料混凝土截面所具备的弹性抵抗矩进行计算。
对图1进行观察分析可知,受压区以及受拉区对于混凝土梁截面中性轴具有相等的面积矩相,可用下式对受压区高度c x 进行表示:ff c A n bh h A n bh x )1()1(2102-+-+= (11) 进而可知,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凝土梁换算截面所具备的惯性矩可用以下式子表示:20330)()1(])([3c f c c x h A n x h x b I --+-+= (12) 因此,cx h I W -=00 (3)、相关结论综上所述,对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凝土梁而言,其实际配筋率会影响其开裂弯矩,但呈现出的影响相对较小。
当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凝土梁其截面呈现开裂状态时,纤维增强聚合物筋相对于钢筋而言,具有较小的作用,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凝土梁可采取1.15作为其塑性系数的具体取值[8]。
通过上式(4)对混凝土梁截面受拉区所具备的拉应力的具体分布情况进行反映,可构建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抗裂度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1纤维增强聚合物筋率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对部分纤维增强聚合物混凝土梁进行极限弯矩的试验,所得试验数据如下表1所示:上表中'c f 表示的是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通过式子/'c cu f f =0.83可对之进行换算,使之成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对纤维增强聚合筋所具备的配筋率以及极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需对系数u α进行引入,以实现对混凝土强度所造成影响的有效消除,该系数可用如下式子进行定义表示:cex u u f bh M 20.=α 在上式中,ue M 表示的是基于试验数据所得的极限弯矩;b 表示的是混凝土梁截面的实际宽度;0h 表示的是混凝土梁截面所具备的有效高度;c f 表示的是所具备的棱柱体轴心的实际抗压强度,对之作如下取值:cu c f f 76.0=。
当纤维增强聚合筋混凝土梁的配筋率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时,所能承受的极限承载力与其配筋率呈现出正比例关系,随着配筋率的逐渐增大,纤维增强聚合筋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极限承载力也越大,同时,受压区的实际面积也将逐渐增大[9]。
2.2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建立类似于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形式,纤维增强聚合筋混凝土梁正截面也具备超筋、少筋和适筋三种形式的受弯破坏。
纤维增强聚合筋混凝土所采用的材料,诸如纤维增强聚合筋以及混凝土均是常见的脆性材料,相应地其受弯破坏也呈现出显著脆性的相关特点。
纤维增强聚合筋混凝土构件产生破坏,通常是因为其受拉区部位的混凝土在压力作用下出现破碎,纵向受力纤维增强聚合筋通常不会产生变形,这是由于纤维增强聚合筋承受了全部的截面拉应力,在拉力剧增的情况下,筋材极易出现拉断。
对混凝土梁和纤维增强聚合筋混凝土梁的破坏形式进行分析可知,二者在破坏形式上都呈现出脆性破坏特征,但混凝土梁在受压破坏时,会呈现出塑性变形的相关特点,产生部分裂缝预兆,且在受压破坏的情况下,混凝土构件通常产生较小的挠度以及裂缝宽度。
因此,可将混凝土受压破坏情况,或者是纤维增强聚合筋受拉破坏情况作为依据设计纤维增强聚合筋混凝土梁。
为实现与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规范的有效衔接,本文将以纤维增强聚合筋受拉破坏为依据,对其受弯构件所能承受的极限承载力进行研究。
遵循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原理,对纤维增强聚合筋混凝土梁进行设计,需对纤维增强聚合筋名义屈服强度概念进行引入。
对现有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相关计算方法进行参照,对纤维增强聚合筋名义屈服强度进行假设,对纤维增强聚合筋的受拉应变进行有效控制,对构件实施适筋梁破坏设计[10]。
对强度以及延性等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采用下式对纤维增强聚合筋名义屈服点进行定义:u u f σλσλ=在上式中,λσf 表示的是纤维增强聚合筋名义屈服点强度;u λ表示纤维增强聚合筋所具备的强度折减具体系数;u σ表示的是纤维增强聚合筋所具备的极限强度。
1、纤维增强聚合筋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知,纤维增强聚合筋的应力应变呈现出显著的线弹性关系,可采用如下关系式进行表示:f f f E εσ= 0≤ε≤u ε在上式中,f E 表示的是纤维增强聚合筋所具备的受拉弹性模量;u ε表示的是纤维增强聚合筋所具备的受拉极限应变。
根据f f f E εσ= 0≤ε≤u ε,可的名义屈服应变为f f E /λλσε=。
将截面应变假设为呈现直线分布状态,且忽略对拉区混凝土相关作用的考虑,则混凝土受压应变关系可采用下式进行表示:])(2[2000εεεεσσ-= 0≤ε≤0ε (2.1) 0σσ=0ε≤ε≤cu ε在上式中,0ε表示的是当混凝土压应力达到c f 时,相应的混凝土压应变,当计算所用的0ε值在0.002以下时,应对之取值为0.002;=0σ 1.1c f ;cu ε表示的是纤维增强聚合筋混凝土梁在非均匀受压状态下呈现出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对钢混结构的相关处理方法进行借鉴,可根据u ε=0.0033-(50,-k cu f )×10-5来求解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