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安神针法治疗失眠

合集下载

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40例临床观察

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40例临床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 第 5 卷第 43 期2018 Vol.5 No.4325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40例临床观察徐青霞(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江苏 南京 211200)【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均采取镇静安神针刺法进行治疗,进一步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4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治愈28例(70.00%)、显效6例(15.00%)、有效3例(7.50%)、无效1例(2.50%),总有效率为97.50%。

在SAS 、SDS 评分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失眠症患者,采取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关键词】镇静安神针刺法;失眠症;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43.25.02失眠症,为一类持续的睡眠质或(和)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值得注意的是,对失眠存在忧虑或恐惧心理为引发失眠症的主要心理因素[1]。

近年来,临床发现失眠症患者可伴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2]。

所以,在临床中针对失眠症患者,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一共纳入我院收治的4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治疗同意书,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

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2~67岁,平均(45.8±1.3)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4.3±0.2)年。

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跷脉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比较

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跷脉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比较

细胞和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4.2 体部伽马刀联合槐耳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槐耳颗粒是由槐耳菌质中提取的一种真菌类抗肿瘤药物,其主要抗癌活性成分为多糖蛋白(PS-T ),PS-T 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和免疫增强调节作用。

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包括: 激活巨噬细胞活性; 激活NK 细胞活性;!促使T 淋巴细胞分裂、增殖、成熟及分化,且具有调节T 细胞比例的作用;∀提高体液免疫[5];#通过产生某些细胞激活因子如NK 细胞激活因子等,进一步激活有关的免疫细胞。

本研究结果显示:伽玛刀治疗后给予槐耳干预,患者T 细胞、NK 细胞、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强(P <0.05),但1月时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不显著(P >0.05),2月时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显著(P <0.01)。

表明:槐耳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调节作用,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患者行伽玛刀治疗1月时免疫功能明显增强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此时给予药物槐耳来提高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最为适宜,能延缓用药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 胡佳乐,许福熙,吴伯文.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4,12(6):594.[2] M iz ukos h iE,Naka m ot o Y ,M arukaw a ,et a.l C yt otoxic T cell res ponses t o human telo m erase reverse transcri ptas e i n pati en ts w i th h epat ocell u l ar carcino m a[J].H epatol ogy ,2006,43(6):1284.[3]Ar m eanu S,B itzerM ,LauerUM,et a.l N at uralk ill er cell-m ed iated l ysis of hepat oma cells v i a s pecific i nducti on of NKG2D ligand s by the h i s t on e deacet ylase i nh i b itor sod i um valproate[J ].Can cer Res ,2005,65(14):6321.[4] 王玉洲,丁广成,秦德华.全身伽马刀治疗肝癌30例[J].现代医学,2003,31(3):147.[5] 陆 鹏,陈 莉,陆正鑫.实验性肝癌中比较槐耳与I L -2对PTEN和I L -2R 阳性细胞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5):1982.收稿日期:2009 03 09; 修订日期:2009 07 21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项目资助(No .2006-227)作者简介:张 欣(1976 ),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讲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针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工作.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跷脉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比较张 欣1,严兴科1,唐 强2(1.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摘要:目的对针刺治疗失眠的常用有效处方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跷脉法(阴阳跷脉循行路线上的申脉穴与照海穴)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评价。

《安神定志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不寐(心胆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安神定志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不寐(心胆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安神定志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不寐(心胆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引言不寐,即失眠,是现代人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

其中,心胆气虚证是不寐的重要证型之一。

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医历来重视整体调节与个体化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安神定志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不寐(心胆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失眠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以心胆气虚证为主的不寐患者占比较大。

传统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胆主决断,心胆气虚则易致神志不宁,表现为失眠、多梦、易惊等症状。

安神定志汤作为经典方剂,具有养心安神、调和气血之功效;而揿针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二者的联合应用可能对不寐(心胆气虚证)患者有良好疗效。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心胆气虚证诊断标准的不寐患者,共计XX例。

2. 分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XX 例。

3.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安神定志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安神定志汤治疗。

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的变化。

四、研究结果1. 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治疗组在治疗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各项睡眠指标上均有显著优势。

2.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治疗组在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表现为心悸、多梦、易醒等症状的改善。

对照组亦有改善,但效果不如治疗组明显。

3. 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五、讨论安神定志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不寐(心胆气虚证)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

其中,安神定志汤通过养心安神、调和气血的作用,改善患者的心胆气虚症状;而揿针则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

二者的联合应用,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整体调节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六、结论本研究表明,安神定志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不寐(心胆气虚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且安全性较高。

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作者:姜翠花朱宏锦王凡星张红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02期【摘要】目的观察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方法主穴取百会、四神聪、神门、三阴交,施以捻转的平补平泻法,随证配穴。

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2~3 d,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果痊愈 31例(62.0%),显效9例(18.0%),有效6例(12.0%),无效4例(8%),总有效率92.0%。

结论镇静安神针刺法具有调和阴阳、镇静安神、疏通经络的功效,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有效疗法。

【关键词】失眠;针刺;镇静;安神失眠,又称“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

轻者入睡困难,或入睡后易被惊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睡,常伴有头痛、头晕、健忘等[1]。

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失眠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服用安眠药,但长期服用安眠药物会对患者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应用前景。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50例,均为2010年1月~2011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均符合失眠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余。

1.2中医辨证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应用失眠的辨证分型[2]。

(1)肝郁化火型:不寐而兼见头痛,头晕目眩,目赤,口苦,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脉弦数。

(2)痰热内扰型:卧寐不安,少寐头重,目眩,腹中不舒,吞酸恶心,口苦。

舌苔黄腻,脉滑数。

(3)阴虚火旺型:心烦不寐,入寐多梦,稍寐即醒,心悸不安,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口干少津。

舌质红,少苔或薄白苔,脉细数。

(4)心脾两虚型:难寐易醒,头晕目眩,心悸健忘,神疲肢倦,饮食乏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5)心胆气虚型:多梦,少寐或不寐,寐易惊醒,胆怯心悸,善惊或怯弱多虑,气短倦怠,坐卧不安。

“镇静安神”针刺法结合有氧运动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镇静安神”针刺法结合有氧运动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镇静安神”针刺法结合有氧运动治疗失眠疗效观察作者:丁青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17期【摘; 要】目的:观察“镇静安神”针刺法联合有氧运动治疗精神压力大引起失眠的疗效。

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镇静安神”针刺法结合有氧运动进行治疗,对照组只应用有氧运动进行失眠治疗,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疗效。

结果:60例失眠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根据患者睡眠质量及自感症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3%。

结论:“镇静安神”针刺法结合有氧运动能更好的调理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养心安神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镇静安神针刺法;有氧运动;失眠近年来由于社会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学习及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引起失眠障碍的人群明显增多,其中40岁以上高级知识人才精神压力大引起失眠的患者尤其普遍[1],严重者可出现心理及身体亚健康症状[2],伴有焦虑、抑郁等并发症,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失眠患者均来自于2017.5—2018.5就诊于我院理疗镇痛科针灸室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48—63岁,治疗组30例,男性8例,女性22例,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20例,两组患者失眠程度无明显差别。

1.2诊断标准①①患者主诉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易醒,早醒,多梦,醒后感觉不适。

②睡眠困难,持续30d以上。

③睡眠质量不好,影响白天工作及活动。

④过分担心失眠引起的不适。

1.3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镇静安神针刺法[3]和有氧运动,对照组应用有氧运动。

1.3.1 镇静安神针刺法:主穴; 四神聪[4];神门;三阴交,配穴肝郁化火型配膻中;太冲,脾胃两虚配天枢,足三里。

患者取平卧位,全身放松,四神聪位于头部百会穴前后左右旁开1寸,平刺15—16mm,捻转频率快,有得气感觉。

神门位于手腕横纹尺侧端,直刺12—14mm,三阴交位于足踝上3寸,直刺16—18mm,平补平泻。

《安神定志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不寐(心胆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安神定志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不寐(心胆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安神定志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不寐(心胆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引言不寐,即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其病因复杂多样,其中以心胆气虚证尤为常见。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不寐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旨在观察安神定志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不寐(心胆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二、方法本研究选取了XX医院近一年内收治的不寐(心胆气虚证)患者共XX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则采用安神定志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对实验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三、安神定志汤加减与揿针治疗原理安神定志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养心安神、调和气血的作用。

通过加减该方剂中的药材,可以针对不寐患者心胆气虚的具体表现进行个体化治疗。

揿针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将这两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四、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且中途醒来的次数减少。

此外,实验组患者的心胆气虚症状也得到明显缓解。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安神定志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不寐(心胆气虚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心胆气虚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这一结果可能与安神定志汤的养心安神、调和气血作用以及揿针的穴位刺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有关。

在实施这种联合治疗方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此外,本研究还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不寐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针灸治疗失眠的操作方法

针灸治疗失眠的操作方法

针灸治疗失眠的操作方法
针灸可以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失眠的方法,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操作方法:
1. 首先,确定针灸治疗的穴位。

常用的穴位包括神门穴(位于头顶最高点处)、心脾穴(位于手臂内侧肘部)、内关穴(位于手腕部内侧)等。

2. 准备一套干净的针具,包括针头和针管。

3. 患者舒适地躺在平坦的床上,放松身体。

4. 根据针灸师的指引,准确插入相应的穴位。

一般来说,针头应该与皮肤平行插入,不要斜刺或过深。

5. 插入后,针灸师可能会轻轻旋转针头,或者进行轻微的针刺操作,以促进疏通气血和舒缓肌肉。

6. 针刺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期间可以让患者休息、放松、闭目等。

7. 针刺结束后,患者需要慢慢从平躺的姿势中坐起,避免突然站立导致眩晕或头晕。

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会因个体差异和针灸师的专业判断而有所差异。


接受针灸治疗前,最好与专业的针灸师咨询,了解更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自用失眠针

自用失眠针

自用失眠针
①心肾不交失眠针,配穴左内关,神门,右太溪三阴交,双侧针。

②神经衰弱失眠:都用一寸针,印堂一针直下,印堂旁鱼腰各一下,针30度往鼻方向针入。

③失眠三针:镇静穴+间谷穴+中九里,下午三点后耳尖放血效果佳。

镇静穴定位与取穴:在两眉头之间正中央(即印堂穴)上三分处是穴。

针刺角度深度:用0.5寸针,横刺,由上向下扎皮下针,针深0.3寸。

间谷穴定位与取穴:在大肠三间穴与合谷穴中间是穴。

针刺角度和深度:用1.5寸针,贴第二掌骨直刺针深1寸。

中九里定位与取穴:在大腿内侧中央线之中点是穴,一般人直立,两手下垂,中指尖所到之处是穴。

针刺角度深度:用2寸针,直刺,针深1-2寸。

顽固性失眠针:
1,后溪(坤) 针尖向劳宫快进针,用1.5寸针,用补法。

2,大陵(坎) 针尖向劳宫快速进针,用1.5寸针,用泻法。

3,(震)是鱼际上一点针尖向劳宫慢进针用1寸针。

4,(离)在中指的手掌下面一点进针。

向手指尖方向用1寸针进针向手指尖方向用1寸针进针扎双手掌留针1小时,或者更长时间,1次就见效。

酸枣仁汤加减:酸枣仁15知母9川芎9茯苓9甘草6百合9生麦芽15柴胡9白芍10白术15党参9当归10柏子仁15夜交藤10积壳15厚朴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睡眠状况分级标准
睡眠率=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10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颁布的睡眠检测法,睡 眠状况分5级。 Ⅰ级:睡眠率70%~80%,睡眠尚可; Ⅱ级:睡眠率60%~70%,睡眠困难; Ⅲ级:睡眠率50%~60%,睡眠障碍; Ⅳ级:睡眠率40%~50%,中度睡眠障碍; Ⅴ级:睡眠率30%~40%,严重睡眠障碍。
关键技术环节
1.针刺治疗的时间选择在下午。 2.针刺得气程度要合理掌握,以持续而 和缓 的得气,针感不宜太强,也不能太弱,以患者 耐受为度。 3.针刺后嘱患者宁心安神,闭目养神。平时畅 情志,慎起居。
注意事项
1.初次治疗手法要轻,治疗前要消除患者对针的顾虑,同 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避免由于过度紧张而造成晕针。 2.针刺手法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避免由于手法过重 或时间过长,造成局部疼痛或轻度肿胀,甚或青紫瘀斑、疲 乏无力等。 3.针前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 及时剔除。 4.针刺头部穴位时,因头发遮挡,出血不易发现,故出针 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避免出血和血肿。 5.在针刺过程中,嘱患者不要随意变动体位,避免受到挤 压迫造成弯针。
一、二指间,指蹼缘的 后方赤白肉际处;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 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 陷处; 心俞在背部,在背部,当第 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 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 横指(中指)。
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天针灸1次,每次取8个穴位(神门,三 阴交取双侧,四神聪4个腧穴),针刺时间 以下午为宜,10d为1个疗程,治疗1-3个 疗程,疗程间休息2d。
镇静安神法治疗失眠发表的论文
镇静安神法组穴针刺治疗失眠32例观察 《吉林中医药》 2004年6期 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40例临床观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2期 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经外奇穴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南京中医药 大学学报》2010年第一期 “镇静安神”针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中国针灸》 2010年2期 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背俞穴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比较 《环球中医 药》 2009年2期 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跷脉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比较《时珍国医国 药》 2010年3期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145例临床观察《吉林中医药》 2012年8期 “镇静安神”针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的影响 《针 刺研究》 2010年3期 镇静安神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8期 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跷脉穴法治疗失眠的PSQI指数与临床疗效比较 《辽宁中医杂志》 2009年12月18日
中医不寐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诊 断标准拟定。 以失眠为主诉,并有下列8项中5项:①头 晕;②头痛;③多梦;④倦怠;⑤健忘; ⑥心悸;⑦纳差;⑧烦躁易怒。
西医失眠诊断标准
1.有失眠的典型症状:以睡眠障碍为几乎惟一的 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入睡困难, 易醒,多梦,晨醒过早,醒后不能再睡,醒后 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 2.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3.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 或妨碍社会功能。 4.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 分。
镇静安神针法的优势
选穴精简 组方科学 疗效可靠 副作用小
方义
四神聪为经外奇穴,以镇静 安神,引阳入阴。 神门为手少阴心经原穴。 三阴交为肝、脾、肾之足三 阴经交会穴,两穴合用以益 气养血,宁心安神。
配穴特点
1.循经取穴
四神聪穴属经外奇穴,位于头部百会
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前后两穴均在
失眠治疗五步法
1.明确诊断 2.选取主穴 3.辨证配穴 4.针刺治神 5.嘱患者调养
针刺的关键技术
穴位的选定:提高腧穴定位准确性 得气的把握:准确掌握进针的力度、角度 手法的操作:平补平泻法
要点
针灸治病的特点 失眠的针灸治疗 镇静安神针刺法 针刺的关键技术
针刺操作:用右手拇、示指持l寸毫针,
在四神聪平刺0.5~0.8寸(针尖逆督脉循行 方向);神门直刺0.3~0.4寸;三阴交直刺 0.5~1寸。针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
镇静安神针法辩证配穴
肝阳上扰加太冲(双侧) 心肾不交加太溪(双侧) 心脾亏虚加心俞(双侧) 脾胃不和加足三里(双侧) 定位:太冲在足背,当第
谢谢!
技术操作方法
器械准备 1.针具: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不锈钢毫针, 针体挺直滑利,能耐高热、防锈,不易被化学 物品腐蚀。 2.型号:直径为0.27-0.40mm(32-26号),长度 为25-40mm(1-1.5寸)。 3.消毒用品:棉签,75%酒精或者1%碘伏。 消毒 施术者手用酒精棉球消毒,选好针刺穴位后, 用酒精或碘伏在腧穴部体表用画同心圆消毒。
四神聪在顶应天,主气; 神门在手应人,主神; 三阴交在足应地,主精。 故谓精气神取穴。
3.阴阳相协
部位头部为阳,手足为 阴; 神聪四穴居头顶为阳, 神门、三阴交位四肢腹 面为阴。 阳部与阴部之比为1:1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符合中医不寐的诊断标准要求,诊断 明确,年龄在18~65岁者。 禁忌症:1.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 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和肝炎等,溃疡性皮 肤病和血液病患者; 2.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3.不是以失眠为主的其他相关病症的患者。
督脉循行路线上。《难经· 二十八难》 道:“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
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
直通于脑,又有支脉络肾贯心。
神门为手少阴心经的原穴, 具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之 功。“五藏有疾,当取十二 原”。
三阴交为足太阴、足少阴、 足厥阴之交会穴,有养血活 血、补益肝肾之功效。
2.精气神取穴
失眠
睡眠的作用
消除疲劳 积蓄能量 平衡情志 提高脑力 增强免疫 防病祛病 促进发育 提高智力 延缓衰老 养颜美容
失眠的危害
免疫力下降 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老年性痴呆 记忆力减退 白天精神不振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早衰,缩短寿命
影响生长发育 意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故的发生
失眠的概念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病 证,轻者入眠困难,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 再寐,严重者可整夜不眠。常妨碍人们的 正常生活、工作、学习,日久出现焦虑、 抑郁等情绪变化,给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 危害。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不得卧”“不得 眠”“目不暝”,失眠的病机为神之失常。
失眠的针灸治疗
扶正祛邪 疏通经络 调和阴阳
镇静安神针法选穴的特点
镇静安神针法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 治理论指导下,选取四神聪、神门、三阴 交,镇静安神针法遵经旨、创新法,从整 体观念来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的密切关系。 针刺阳部四神聪可产生重压针感,重可宁 静精府。神门、三阴交相配补益心脾二经, 助气血生化之源,以达养心安神、益气补 血之用。八穴配伍以达阴阳相合,刚柔相 济之目的。
镇静安神针法详细操作步骤
1.体位:患 者取仰卧位 或坐位。 2.选取穴位: ①四神聪: 在头顶部, 当百会前后 左右各1寸, 共4穴;
②神门:仰 掌的取穴姿 势,腕横纹 上,尺侧腕 屈肌腱的桡 侧凹陷处。
③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 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镇静安神针法针刺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