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合集下载

交通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交通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38.铁路c修通后,H城市的空间形态最有可能 A.沿东西方向扩展 B.沿南北方向扩展 C.呈同心圆向外扩展 D.没有变化
交通运输特点及选择
C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D
答案 2.B 3.B
C
C
C
巩固练习:
C
D C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城市的行政中心处 C、居民的住宅区内 D、市区环路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
5、以交通最优原则的商业网点应建在( )
A、大同、抚顺、开滦 B、大庆、玉门、包头 C、宝鸡、株洲、石家庄、 D、鞍山、包头、攀枝花
扬州的变迁
*
聚落
01
空间形态
02
发展速度
03
沿交通干线扩展
04
基本不变
05
加 快
06
缓 慢
07
交通线衰落
08
交通线发展
09
交通条件
10
小结2:交通运输布局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交通运输网的形成。由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运输干线组成的运输网,将各聚落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 )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城市的行政中心 C居民的住宅区内 D市区环路的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
4、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批发中心应位于
D A √ √
1、现在,株洲市的聚落空间形态主要是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河流 B、地形 C、铁路 D、气候 2、下列城市的区位因素与石家庄相似的是( ) A、扬州 B、华盛顿 C 、 株洲 D、上海 3、石家庄市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人口 C、铁路 D、公路 4、关于商业网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区居民居住分散,因此商业网点多于平原 B、北京王府井商业网点的选择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C、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D、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一般沿河分布

(优)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ppt文档

(优)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ppt文档
的主要发展轴。 ① 株洲市是沿_铁__路__发展起来的,是典型“火车拉来的城市”。
读P83图,株洲市主要是沿哪两条铁路线发展起来的? ______京__广__线__和_浙__赣__—__湘__黔_线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武汉市位于_汉__江__和_长__江__的汇合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 航道,城市空间形态沿_江___分布。 长(2江)交三通角洲运城输市网群的是形我国成城,市促化使程多度最个高_城、__城市_镇_相分互布最连密接集,、形经成济发沿展_交_水_通平_网_最_高
第五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2.聚落空间形态:聚落的外部条带形状态。
团块状 兰州
组团状
成都
重庆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运的扬河州纵影南贯响临南长北江,,有京“杭淮大左
名都”、“富甲天下”的
美誉。自隋炀帝开凿大运
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
镇江分、布常州的、大无城锡市、带苏州。,如浙长江江的三嘉兴角、洲湖城州市、群绍兴、宁波、舟山,共15个城
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公认的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这样才能吸引__大__量_的__购__物__者___。 (2)交通最优原则:商业网点多位于市区__环__路_边__缘___
或市区边缘的__高__速_公__路___沿线。 (3)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有多条道路通过,
_交_通__通__达__度__最高,能吸引大量_消__费_人__口____。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知识点二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 5~6 题。
5.下列有关甲地商业网点特征的叙述与甲地自然条件不符的

()
A.密度小,规模小
B.组织形式为固定与流动相结合
C.沿河谷呈带状分布
D.商业街、商业小区较多
6.甲地农产品的品质优于乙地,但销售量不如乙地,其主要
原因是甲地
服务中心
散布于
商业 居民区 若干个 对交通运输 为消费者提 少 较差
网点 甚至广 商店 要求较高 供购物服务
大乡村
2.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 (1)看城市地价高低:在地价最高处,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 区,在次高峰,可能布局次级商业区。 (2)看城市路网密度: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人流、物流 量大,商业网点密集。 (3)看城市道路网格局: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交通 便利,便于人员流动和商品货物集散,成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 的理想区位。 (4)看建筑的密度: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地价高,可能是 城市中心商务区。 (5)看车流量:白天车流量大、停车频率高,夜晚相反,可 能是商业密集区。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 交通干线 成为聚落的 主要发展轴:株洲市沿 铁路 发展,武汉市沿江分布。 (2)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 通网分布的 大城市带 :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 主要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岸,沿河流延伸。第 2 题,从 1980 年到 2010 年,城区面
积扩大,延伸方向由沿河流变为沿公路和铁路延伸,因而
引起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
局的变化。 答案:1.D 2.A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教学设计
3.结合地理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在小组合作中,关注学生的分工与合作,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别是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2.掌握分析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操作。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有哪些?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有哪些?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评价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
2.教学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方式:详细介绍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它们在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中的作用。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分析交通枢纽、交通干线的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以及城市规划中如何考虑交通布局的合理性。
-实践操作:结合GIS软件,让学生亲自操作,分析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的关系,并提出改进措施。
1.请列举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它们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要求不少于300字。
2.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城市,分析其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该城市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请使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进行辅助说明。
3.利用GIS软件,选取一个地区,分析其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的关系,并提出你认为合理的交通布局改进建议。要求不少于500字。
4.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短文:

高中必修2地理:3.3.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高中必修2地理:3.3.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第2课时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 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 布局的变化对聚 落空间形态和商 业网点布局的影 响
1.聚落形态的形成、变化 与布局的关系 2.交通运输布局在商业网 的影响 3.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 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 形态的影响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 聚居地的总称。分为乡 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团块状(平原地区):合肥、成都等
城市空间形 组团状(山区):重庆等 态的类型 条带状(河谷地区):兰州、洛阳、西宁、
宜昌等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干线成为聚落主要发展轴 2.交通线的变化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1)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对密度影响 山区密度小

对位置影响


交通最优
市区环路边缘 高速公路沿线
谢谢观看!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影响 2. 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3.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影响城市商业中心 的形成和布局

交通干线成为聚落主要发展轴
通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运
交通线的变化引起该地区聚落

空间形态的变化
布 局 变 化 对商业

人教版高一地理 必修2第5章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 必修2第5章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共19张ppt)

归纳 总结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 布局变化的影响
对聚落空间 形态的影响
对商业网点 分布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 对密度的影响 对分布位置的影响
2020/5/18
15
课堂练习
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21世纪随着 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 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完成1→2题。 1.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 A.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贯通 B.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 C.铁路沟通扬州与长三角 D.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图中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是 A.南北扩展——平原地形 B.东西扩展——铁路线 C.向南扩展——京杭运河 D.向东扩展——绕城公路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早期的城市
A.沿铁路延伸
B.沿垂直于公路走向的方向延伸
C.受地形的影响 D.沿河流延伸
4.从1980年到2010年,图示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会带来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唐宋 明清 1909年后 60年代初 70年代后
城市成团块状形态 河流淤塞,城市沿环城河发展 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延展 工业发展,城市呈松散状 公路发展,城市沿公路、大河伸展
④基础设施完善 ⑤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第五章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方式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见右图:一方面,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另一方面,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如下图所示: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1)交通干线往往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如株洲市就是沿铁路发展起来的,武汉市的城市形态具有沿江分布的特点。

(2)交通运输网联系城市形成大城市带由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运输干线组成的运输网,将各聚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如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以纽约为中心,北至波士顿,南达华盛顿,区内大小城市数十个,由主要的高速公路及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

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及交通运输条件、城市规划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

而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一个城市新建一条交通干线,城市就会以此为主要发展轴向外扩展而影响城市形态,而一条交通干线的衰落也会导致其附近城市发展缓慢。

因此,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3.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影响4.影响集镇的兴衰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

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有的集镇因位于河道航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当险滩被清除,航道向前延伸时,集镇的这种集散转运地位随之消失,商业逐渐衰落。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地理必修二高频考点总结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地理必修二高频考点总结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地理必修二高频考点总结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地理必修二高频考点总结,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沿交通干线扩展、基本不变或萎缩2、株洲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3、日本著名的科学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4、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了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商业网点明显小于平原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区位原则:交通最有原则;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补充:邮电通信是人类的社会交往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

分为邮政通信(点多、线长、面广)和电信通信两部分。

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广义的商业包括服务业。

西欧航运网以莱茵河为主干。

纽约、伦敦、苏黎世是世界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巴黎、法兰克福、东京和香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三横五纵"主要铁路干线,承担着我国交通运输的重担。

东北铁路网稠密,西南地区的铁路网在不断的发展中。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①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多靠近大路等交通要道。

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1)河流 (2)街区面积明显扩大 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 (3)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的变化是造成株洲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 随京广线的建成,株洲临河布局变成沿河和沿京广线分布,湘黔线建成后,城 区沿铁路干线发展的现象更加明显。
一、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
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 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城市发展?
扩大空间
交通
城市空间 形态变化
通达度变化
利用方式变化
功能结构变化
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与交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合作探讨]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至今已有 2500 多
年的历史。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有“淮左名 都”“富甲天下”的美誉。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以及社会经 济环境的改变,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陆路交 通发展,加之京杭大运河的疏浚,才使扬州焕发了青春。
提示:武汉城市形态变化的原因是铁路、公路以及综合交通 运输的发展,改变了单一靠水运优势形成的沿河扩展局面。
巴黎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及形态的影响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 1~2 题。
1.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消费需求
商业网点的布局原则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 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 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
材料 补充
京Hale Waihona Puke 铁路北京中国北京至香港九龙的一级双线铁路。全长2381千 米 。全线有特大桥65座,大中桥725座,隧道150座。 内燃机车牵引,预留电气化条件。1993年2月京九铁路 建设工程全面展开。1996年9月1日开通运营京。
路通行能力成为影响购 式,移动能力、活
物的重要条件
动空间大大增强
发达国家的一些商业网 点配置于城市边缘交通 高速公路建设, 条件优越的地方
高速公路或快车道 便捷、省油
城郊快速道路
网形成
发达国家城市中传统中 心商业区衰落
建筑密集、道路狭 窄,交通受阻,用 地紧张,停车不便
城市郊区交通 城市郊区化,要求形成 运输布局改变 商业中心
在主要交通线上---世界性的大城市 • 例如:鹿特丹、开罗、新加坡、温哥华、纽约等 我国公路、铁路、河流汇合处出现的大城市 • 例如:武汉、重庆、上海、郑州、沈阳等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发展
交通运输变化 商业中心的变化
原因
私人小汽车 普及
距离不再是决定顾客商 驾车购物成为顾客
业行为的主要因素,道 商业行为的主要方
1990 年的武汉城市形态
[读图回答问题] (1)武汉市早期形成的条件主要是位于 汉江 与长江干流交 汇处,水源 充足, 水运 便利。早期城市应是沿河呈 带状 分布。 (2)公路、铁路的修建,使武汉城市形态从 单一到多方向 , 从内聚到沿公路、铁路呈放射状发展。 (3)导致武汉城市形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B.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城市沿交通轴发展
C.轮船时代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
D.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
解析: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水路交通时 代,城市形态受河流影响较大,多沿河呈带状发展;随着多 种交通方式的出现,城市的形态开始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形式 转变,综合交通更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 答案:C
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
2.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有
()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
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C 2.A
3.下列关于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城市形态影响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水路交通时代,城市一般沿河流呈带状发展
扬州因何而兴?如此繁华似锦的古城,近代为何走向衰落萧 条的呢?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提示:扬州处在长江和大运河交汇的十字路口,南来北往的 船只,在此停靠转运。商贾云集,贸易频繁,城市繁荣。
近代由于大运河的北段淤塞,东面海上运输的发展,西面京 沪铁路的建成,南北客货流的流通不再经过此处,城市衰落。
京九铁路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线路九最长、投 资最多、进度最快的战略通道,对加快国民经线济发展和 加强与香港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香港
市发展读图株,洲回市答发展下图列,问回题答。下列【问导题学。号:27290054】
(1)过去株洲市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 1949 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株洲市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