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新文化运动

三.聚集主题 合作探究
❖ 【激情朗诵】
❖ 陈独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 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胡适: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 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 鲁迅: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 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 歌诀小结:
❖ 新旧思潮起冲突,《青年杂志》运动搞。民 主科学摇大旗,陈李胡鲁做代表。
❖ 十月革命送曙光,马克思主义响中国。新文 化运动载史册,人们思想大解放。
❖ 随堂达标案 ❖ ●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 请完成学生用书“当堂练习”部分。 ❖ 课后评价案 ❖ ●课后作业测评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 主阵地、兴起的标志和基本内容。
❖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解 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 3.树立民主与科学意识,激发学生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 教学重点: ❖ 新文化运动。 ❖ 教学难点: ❖ 新文化运动斗争的矛头。
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地:
辛亥革命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西方自由、平 等、博爱的观念影 响强烈;
一战期间民族
工业的发展渴望民 主政治,以求资本 主义的继续发展;
新旧思潮 激烈冲突
袁世凯窃取 革命成果,妄图 尊孔复古、复辟 帝制;
帝国主义企 图进一步侵略和 控制中国。
❖ ●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 1.自读课本。 ❖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 填空题,在书
LS-8-009第9课 新文化运动

1、你知道当年引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刊物和文章吗?
2、你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
巩固小结
1、按照“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矛头→发展情况→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的线索梳理本课知识。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40页选择题:应选A(陈独秀)。
3、提醒学生预习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导学案设计
题目
第9课新文化运动
课时
1
学校
星火
பைடு நூலகம்一中
教者
王影
年级
八年
学科
历史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2年9月27日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
2.过程与方法: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2、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小结、过渡:“提倡民主、科学和新道德”属于思想革命,“提倡新文学”属于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决定了文学革命的方向,文学革命则扩大了思想革命的影响。但是,就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资本主义大国互相厮杀,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毕露。人们需要寻找更好的出路,马克思主义就被引进到了中国。
3.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运动。它高举与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教
与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 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庶民的胜 后期 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 意义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9课 课
新文化运动
■兴起 兴起 ■内容 ■评价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1.背景 背景
新 旧 思 潮 发 生 激 烈 冲 突 袁世凯实现 独裁专制, 民 ,
西方传入的 民主、自由、 民主、自由、 、
• 开始标志 开始标志—
知 识 归 纳
•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 年陈独秀在上海 创办《青年杂志》 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 • 《新青年》
三、小 结
兴起标志 1915年 《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 新青年》 旗帜(口号) 民主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旗帜(口号)“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主要阵地 新 代表人物 文 化 前期 运 动 内容 《新青年》杂志 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 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 化,反对旧文学。 反对旧文学。
饿到第六天,她的母亲不忍心了, 饿到第六天,她的母亲不忍心了,劝她父亲干脆送点毒 药进去,早早“成全”算了。她父亲却说: 药进去,早早“成全”算了。她父亲却说: 你要晓得我们县里的乡风。凡是绝粒殉节的, “你要晓得我们县里的乡风。凡是绝粒殉节的,都是 要先报官。因为绝粒是一项难能而又顶可贵的事, 要先报官。因为绝粒是一项难能而又顶可贵的事,到了 临死的时候,县官还要亲自去上香敬酒,行三揖的礼节, 临死的时候,县官还要亲自去上香敬酒,行三揖的礼节, 表示他敬重烈女的意思,好教一般妇女都拿来做榜样。 表示他敬重烈女的意思,好教一般妇女都拿来做榜样。 有这个成例在先,我们也不能不从俗。 有这个成例在先,我们也不能不从俗。阿毛绝粒的第二 我已托大勇爷禀报县官了。现在又叫她服毒, 天,我已托大勇爷禀报县官了。现在又叫她服毒,那服 过毒的人,临死的时候,脸上要变青黑色, 过毒的人,临死的时候,脸上要变青黑色,有的还要七 窍流血。县官将来一定是要来上香 的,他是常常验尸的 窍流血。 如何能瞒过他的眼?这岂不是有心欺骗父母官吗? 人,如何能瞒过他的眼?这岂不是有心欺骗父母官吗? 我如何担得起? 我如何担得起?”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 ——余杰 字—一“贞烈可风”。 一 贞烈可风” 余杰
第9课新文化运动

创新自信与成功的语录请一定要有自信。
你就是一道风景,没必要在别人风景里面仰视。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新自信与成功,欢迎阅读!创新自信与成功精选:1. 创新就是求新,改革就是求变。
求新不是排斥传统,而是继承传统;求变不是表面背叛,而是内在蜕化。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变化的本质就是发展!2.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3. 在中国,创新就是率先模仿。
4. 创新需要智慧;创新需要头脑;创新需要灵感。
5. 不要总是收集别人的名言,有时候还得学会创新.因为每个人都是原创,盗版的原因在于他总是不能跳出别人的圈子.6. 生活就是奋斗,只有勇于攀登才能创造辉煌;生活就是创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生活就是付出,只有吃苦流汗才能实现理想;生活就是享受,只有品尝人生才能感知生活的快乐。
7. 创新之于青春,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夜里,点亮一盏刺破黑暗的明灯。
那千万盏明灯的光芒聚在一起,就能成就一个光明的世界。
创新之于青春,就像那广袤的大地上奔腾的河流,千万条河流汇聚在一起,就会形成浩瀚的海洋。
8. 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
9. 创业,做创新先锋,最后成为悲情先驱,这是新手;发现新领域,利用最新成果,做创新组合,最后成为行业领袖,这是高手。
10. 多思考才能创新,勤检讨才有进步。
创新自信与成功大全:1. 始终保持创新意识,用自己的眼光注视世界,而不随波逐流。
2. 创新是古老大海上的一叶方舟,崭新的风帆扬起一片新的源泉;创新是绿茵草地里的一朵花朵,嫣红的花蕾绽放一抹新的希望;创新是苍苍蓝天中的一个太阳,灿烂的光辉闪耀一道新的永恒。
3. 创新应当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不是投机商,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
熊彼特。
4. 成功是因为态度。
5. 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6. 身处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应该求创新,加强能力,居安思危,无论你发展得多好,时刻都要做好准备。
第9课《新文化运动》(共46张PPT)

思想文化
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尊孔复古逆流
矛盾激化 两不相容
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改称《新青年》
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指导思想 (4)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巩固:与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相比,前 期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深入钻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B、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
探究二: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动摇封建思想统治
弘扬民主科学思想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自己的饭碗。
教员:“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 教员:“老爷们好!”
众生:(齐声)“大人好!”
教员:“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齐声)“升官发财!”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 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 故允为担任。” 1916年12月 22日,蔡元培抱着整顿、改革 北大的宗旨和决心,迎难而上, 赴京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民主理念 赛先生——Science——科学 ——自然科学、科学精神
民国初年,北京《中 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 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 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 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 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 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 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 时的心情 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第9课新文化运动

迅鲁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 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 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摘自《新青年· 狂人日记》
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年留学 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 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 影响。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参 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 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 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
宣传马克思主义
[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新青年》。
1915年《新青年》 刚出版时,销量有 限,仅有1000份, 第二年便成为抢手 货,销量高达1.5万 份。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 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白话文:《蝴蝶》——胡适
胡适提倡以白话文代 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 “须言之有物”。文章 文 体 自由 , 形 式 自由 , 这样可以注入新的内容 和新的精神。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陈 独 秀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 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 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1915年9月,在上海 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 ( 一年后改名《新青 年》) 。 1917 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18 年12 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 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 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 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 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 一。1919 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 克思主义。
第二单元9课新文化运动

(德先生)
(赛先生)
民主
科学
“民主‛ 民主政治、民主思想与意识
是指近代西方的科学知识,科学 ‚科学‛ 精神、 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陈独秀
胡适
鲁迅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 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提倡民主 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思想革命
“打倒孔家店‛(儒) 鲁迅与《狂人日记》 胡适与白话文 “文化平民化‛
+
文学革命
“四提倡,四反对‛
新文化运动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1917年俄国 十月革命 材料
思维 拓展
俄国革命 ‚是立于社会主 义上 之革命‛,是 ‚世界人类全体 的新曙光‛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后期有什么新的发展?
1、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
放运动,其“新”表现在 A.宣传“尊孔读经” B.宣传维新变 法 C.宣传推翻清王朝 D.宣传民主、科学
2、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有
①‚自强‛ 学‛ A.①② C.③④
②‚民主‛ B.②③ D.②④
③‚求富‛
④‚科
3、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全面宣传
——《家》巴金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
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 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 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德先生 – Democracy [dɪ'mɑkrəsɪ] -- 民主 赛先生-- Science['saiəns] -- 科学
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应用

章 的文 价化 值运 动
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
新文化运动在批判 传统文化时存在偏 激和片面的倾向, 对传统文化的价值 缺乏全面认识,同 时也忽视了传统文 化的积极因素。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 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促进了科学、民主等现 代观念的传播。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西方思想文化传播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被迫开放国门,西方思想文化随之传入。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改革尝试,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引进。 一批留学生和知识分子走出国门,亲身感受西方文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传统价值观念动摇
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 播,传统的儒家伦理道 德观念受到挑战。 民主、科学、自由、平 等等西方价值观念逐渐 深入人心。 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反思 传统文化,寻求新的价 值观念和文化认同。
推动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写作
文学革命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生,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创作的 主要语言,使文学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的生活。
新文学的繁荣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新文学作品大 量涌现,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 体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引进西方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
弘扬科学精神 倡导民主精神 推动文化创新 促进国际交流 积极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方法的应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 养和创新能力。 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公民参与和社会监督,促进政府决策的 科学化和民主化。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促 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秀才:
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
实际: 乌黑,头发无, 麻子, 脚不大周正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1917年11月,一声炮响,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 主义革命,社会主义从理想转化为现实。十月革命 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
新文化运动新发展
宣传十月革命, 宣传马克思主义
品评新文化运动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 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 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 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 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 生命。 为什么这个女孩会想自杀?这么做值得吗? 并请谈谈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干不了,谢谢。
感受新文学的魅力
《关睢》(文言文)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朋友(白话文) ——胡适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观点小结 一本杂志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四点呐喊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新青年》
标点符号很重要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1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亲们:要正确使用标 点符号哦!不然后果 很严重!
反对文言文, 提倡白话文
胡 适 (1891—1962)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性质: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 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积极性:
局限性:
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 对肯定的偏向。
国学大师钱玄同甚至提出废除汉字汉语,要农村 的老头老太太见面说,“HOW ARE YOU”? ——《 深层思想自由的消失》
议》主张以白话文代 兄年十三,父四倍兄,年少其 替文言文,提出写文 五,父年若干? 章“不作无病呻 你能很快读懂这道题吗? 吟”“须言之有物” 等主张,为新文学形 哥哥13岁,爸爸的年龄是哥哥的 式作出设想。 4倍小5岁,爸爸今年多大? 胡 适 ——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
提 倡 新文学 反 对 旧文学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称《新青年》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主要撰稿人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主要撰稿人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3、指导思想 4、主要阵地 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新青年》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 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 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 国书。” ——鲁迅 《华盖集· 青年必读书》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温馨提示:他们都属于传统文化 天下大同 愚忠愚孝 女子缠足 自强不息 尊老爱幼 一夫多妻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
遗 憾
难
过
同 情
不
解
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山西省成为全 国离婚率最高的省份,一年内离婚案多达2127 件。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也屡见不鲜。浙 江镇海县妇女都知道没有爱情就离婚。
这份新闻与前面那份新闻对比反映的婚 姻观有何变化?与哪一思想运动有关? 说明了什么?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促进思想解放
5、主要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两大旗帜(口号)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材料1】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
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 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 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载《新青年》第6卷,第1号
探源新文化运动
1914年9月28日,袁世凯率领百官在孔庙祭孔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 身大本。 ——《中华民国约法》
三 纲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臣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人格 矣;子于父为附属品……妻于夫为附属品, 而无独立自主人格。” ——陈独秀
1912——1915年的中国在经济、政治、 思想方面出现了哪些有利于中国发展的重大 事件?
中华民国的 主权属于全 体国民 天下是我袁世凯 的,我说了算!
提 倡 民主 反 对专制
提 倡 科学 反 对 迷信
没有感情就离婚, 我要自由,我要幸 福!
我要嫁了贺老六, 我还有何脸面活在 世上?我要坚守三 从四德!
张幼仪
提 倡 新道德 反 对 旧道德 祥林嫂
发表《文学改良刍 你能很快读懂这道题吗?
场景一 : 辛亥革命后,从城市到农村,百姓的 门前仍然贴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 深”等对联。
场景二 :
觉新 瑞珏产期临近 觉新爷爷去世 产妇迁到乡下 瑞珏难产而死 “家里停有灵柩,产妇在家生产,会有血光之灾”
陈独秀 (1879—1942)
“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陈独秀
思考:青年因何悲愤?
兰花草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 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胡 适 (1891—1962)
谢谢!
1、辛亥革命后,民主、自 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受 到欢迎。
冲突
2、袁世凯推行独裁专制, 主张尊孔复古,封建统治 仍占统治地位。
感知新文化运动
看图说史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陈独秀
《新青年》
时间 人物 旗帜 阵地 内容 结果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
80 60 40 20 1911年
1919年
பைடு நூலகம்
0
纱厂
纱锭
资本(百万
经济、阶级: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 的春天,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政治:1912年建立了资产阶 级共和国 思想: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 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政治:袁世凯妄图复辟 帝制,破坏共和 思想:袁世凯掀起尊孔 复古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