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舟曲8_7特大泥石流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2017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800字

2017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800字

2017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篇一: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5.2010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也是历来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意寓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这表明:A.设计者的感受完全是主观形成的B.人的意识不是由客观事物决定的C.意识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6.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A.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7. 2010年5月24日,为期两天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在本轮对话中,针对中美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双方签署了《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和美国核管制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西屋AP1000核反应堆核安全合作备忘录》、签署了《中国国家能源局与美国国务院中美页岩气资源工作组工作计划》、签署了《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国国务院关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实施的谅解备忘录》,宣布成立绿色合作伙伴计划联合秘书处,并启动新一轮的绿色合作伙伴结对工作。

上述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A.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B.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D.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8.2010年8月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再曝惊人言论,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

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

泥石流灾害对策分析——以甘肃舟曲“8·7”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例

泥石流灾害对策分析——以甘肃舟曲“8·7”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例

Absr c Ch n i o e f te o ntis a g d y e ius ta t i a s n o h c u re d ma e b s ro mo n an ia t r . Fr q e t u ti d s se s e u n mo ti un an d s se s h s c us d te e d u o s st h e p e a d t e c u r .Thru h t e a ay i ft e d s se ia t r a a e r m n o sl s e o t e p o l n h o nty o g h n l sso h ia t r
Au u t7,2 0 a n e a p e g s 01 s a x m l
Ya g Q l ,Ga irn ,Wa gYig n in i oJao g n n
( e a .o S i & Wae o sra o n sr f a o o a n , ns y o E u ai , e ig F rs U i r t ,0 0 3 B in , hn ) K yLb f o l t C nev t n a dDeet c t nC mb t g Mii r f d c t n B in oet nv s y 1 0 8 , e ig C ia r i i i i i t o j ei j
21 0 0年 1 2月 8 6) 1 _ 3 ( : 9 2
中 国 水 土 保 持 科 学
S i c fSola ae ns r ain cen e o i nd W trCo e v t o
Vo . No 6 18 .
De 201 c. 0
泥石 流 灾 害对 策 分 析

甘肃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分析--33页

甘肃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分析--33页

谢谢
此次泥石流在山谷中属于沟谷型泥石流, 从山中流出后变为面状泥石流,当遇到城 镇,行洪能力减小再次变为沟谷型泥石流。 从山上流出时,泥石流的流量为每秒 1500至2000立方米,而到县城的城关 时,由于人工改道,行洪能力每秒不足 300立方米,因此对建筑的冲击力极大。
教训
千万不要再与龙王争道,破坏龙脉了
泥石流出沟后变为面流。冲击力减小。 在后缘仅存一栋孤屋
导致泥石流出沟后变为面流。但冲击力减小。 在后缘仅存一栋孤屋
泥石流出沟后变为面流。冲击力减小。 在后缘仅存一栋孤屋
幸存女主人说,晚上十一点泥石流就来了,一直 到清晨五点。吓得腿软人瘫了
泥石流块石可达200~500m³
在下游城关镇一带,泥石流又由面流转变成“人工” 沟谷流。形似“盲肠”
泥石流在下游主要沟流断面不足50m2,过流能力不 足250m³/s。而泥石流在物源区流量最小在 1500~2000m³/s。
泥石流在下游主要沟流断面不足50m2,过流能力不 足250m³/s。而泥石流在物源区流量最小在 1500~2000m³/s。
在下游城关镇一带,泥石流又由面流转变成“人工” 沟谷流。形似“盲肠”。过流能力达不到300m³/s
甘肃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殷跃平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00815
舟曲县城
三眼峪
Hale Waihona Puke 白龙江罗家峪沟长约6km,流域面积达26km2,高差达2500m.
沟谷坡降平均30%,最大达60%以上。出山后坡 降为11%。短径流,高洪峰
从泥位和地形判断,泥石流在物源区流量最小在 1500~2000m³/s。
从泥位和地形判断,泥石流在物源区流量最小在 1500~2000m³/s。

舟曲"8.7"泥石流的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初探

舟曲"8.7"泥石流的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初探
舟 曲 “ .”泥 石流 的特征 及 其防治措 施初 探 87


叶广 利
胡建 中
谭应佳
舟 曲 “ ."泥石流 的特征及 其防治措施初探 87
王 涛 , 叶广利 , 胡建 中, 谭应佳
( 中国地质 大 学 ,北京 10 8 003)
摘要:2 1 8月 7日晚,舟曲县城发 生特 大泥石流灾害 , 00年 导致 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文章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 新 构造 运 动与地 震 、气 象和 水 系水 文条件 等五 方 面阐述 了舟 曲县 自然环境 整体 背景 ,并分析 了此 次 “. 8 ”泥石 流 形成的地 形 、 7 物 源和 水 源条件 ,总 结 了 “ . 87 ”泥石 流 的特征 。在此基 础上 ,为 舟 曲灾后重 建提 出了工程措施 与 生态措施 相结 合 的防治建议 。 关 键词 :泥石 流 : 曲 : 建 : 舟 重 地质 构造 ; 成条件 ; 治措 施 形 防
1 舟 曲县 自然环境 背 景
11 地质构造条件 . 舟曲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岭造山带的西段。西秦岭造山带 北 与 祁连造 山带 、西 南 与松 潘甘 孜造 山带 、东南 与 摩天 岭构 造带 相 邻 。西秦 岭 构造 带 自北 向南 由洮河 复 向斜 和 白龙 江复 背斜 两个 次 级构造 单元 组成 。
Ke wo d : e r o ; h u u C u t; e o sr cin g oo ia t cu e  ̄r t nc n io s c nr l y r s d b i f w Z o q o n y rc n tu t ; e lgc l r tr ; ma i o dt n ; o t me s r s s l o su o i o aue

“8·7”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遥感解译与评价研究

“8·7”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遥感解译与评价研究
富 而准 确 的调 查 数据 。 同 时 对 三 眼 峪 沟 泥 石 流 治 理 工 程 进 行 了遥 感 解 译 评 价 , 灾 后 影 像 图分 析 , 从 治理 工 程 减 少 了洪 峰 流 量和 泥 沙 冲 出量 , 对减 轻 本 次 灾 害 的严 重 程 度 有 一定 作 用 。
关键词 : 曲泥石流 ; 质灾害调查 ; 舟 地 航空遥感 ; 灾情解译 ; 遥感 图像信 息提取
d i1 . 9 9 jis . 0 0 3 7 . 0 1 0 . 2 o :0 3 6 /.sn 1 0 — 1 7 2 1 . 5 0 0
中 图分 类 号 : 7 TP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 3 7 ( 0 1 1 7 19 5 1 0 — 1 7 2 1 ) 1 —0 0 —0
收 稿 日 期 :0 0 0 —2 21- 9 0 修 订 日期 :0 0 1 一 2 21 — O 8
难 。灾 害发生 后 , 航遥 中心立 即启 动应 急救 灾机制 ,
在第 一 时间获 得 了灾前 高 分辨率 卫 星数 据 和灾 区航 摄数 据 、 高分 辨率 卫星 数据 , 并立 刻 展开 了数 字影像 预处 理 、 数字 高程 模 型 、 射 影 像 图等 制 作工 作 , 正 为
互 式解译 等 开展应 急 救灾 工作 , 制作 应急 救灾 图件 ,
提 取灾 区房 屋毁损 、 路破 坏 、 道 河流堵 塞 、 地质 灾 害 、
后 期灾 害隐 患等 信 息 , 对 泥石 流 治 理 工 程 进 行 遥 并
感 解译评 价 , 形成 灾情 解译 评价 报告 , 供给各 部 委 提 值 班室 和部 现场 指挥 部 , 时 为 中央 和 各 部 委 决 策 及 提供 依据 , 为 中央有 关 部 门和 灾 区 人 民政府 以及 并 相关 国土 部 门救灾 工作 提供 航空 遥感 资料 和遥 感解 译 成 果 卜 , 工作 技术 路线 如 图 2所 示 。

舟曲特大泥石流

舟曲特大泥石流

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成因与防治建议摘要:甘肃省舟曲县 2010年 8月 8日凌晨发生了特大泥石流山洪自然灾害。

对该地区泥石流灾害的诱发因素、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形成的机制进行了调查分析, 对该地区泥石流的活动状况及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的影响进行了简要介绍。

最后在对泥石流排洪沟道进行勘察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泥石流、形成原因、防治措施前言:2 0 1 0 年 8 月 8 日暴雨后凌晨,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北山的三眼峪和罗家峪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冲出沟口的固体堆积物约18 0 万 m ,形成长5 Km宽500m ,平均厚度约5m的泥石流堆积扇。

泥石流冲进县城截断穿城而过的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堰塞湖,县城大部分被淹,交通、电力、通讯中断, 5万多人受灾,泥石流经过的三眼、月圆和春场3个村庄基本被摧毁,舟曲县城三分之一严重受灾,并有1364人遇难,401人失踪, 是我国最大的一次泥石流灾害之一。

本文依据舟曲县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等特征, 对特大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为其灾后重建提供地质依据。

一.地形地貌特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位于甘肃省的东南部, 属南秦岭山地,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海拔高度1173 一4504m , 山地阳坡陡峭, 阴坡稍缓, 谷峰高差1000m 以上, 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沟坡坡度大于 3 5度。

由于沟谷的强烈侵蚀, 横断面呈 V 字形或窄深的 U 字形。

三眼峪沟134 0 m , 沟头海拔828m 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自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 河道坡度大,舟曲县境内 2003 ~ 2007 年先后签订 5 3 个水电开发项目合同,建成或在建 4 1 个, 水电开发建设占全县各类建设项目8 0 % , 水电税收占全县税收的 5 0 % 以上。

二.地层与地质构造舟曲县城周边由老到新出露地层有: 中泥盆统道岭组上段低变质炭质泥岩、千枚岩夹薄层灰岩和岩, 节理、裂隙发育; 下二叠统上段灰白、灰色中层灰岩; 上二叠统深灰色中厚层含硅质条带灰岩;四系泥石流堆积物、重力堆积物、残一坡积物和黄土其中泥石流堆积物和重力堆积物广泛发育。

舟曲“8·7”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

舟曲“8·7”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
( 二) 舟 曲县 城 的 建 置历 史 和 村 寨 分 布 情 况 舟 曲县 城 在宋 朝 时名 为 西 固堡 , 绍 兴 二 十年 ( 1 1 5 0年 ) , 福 津 县 令 张 俊 臣筑 西 古 城 , 绍兴二十七年 , 县令 苗 彦 茂 重
建城堡 , 后易名为福津县故城镇。明洪武十 四年 ( 1 3 8 1 年) 西 固千户姚富以旧城为西关 , 修筑西固新城 I ( 。清乾 隆
Ge n .Ⅳ0 . 1 3 5
舟 曲“ 8・ 7 " 泥 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
马 宁
( 西藏 民族 大 学 民族研 究院 , 陕西 咸 阳 7 1 2 0 8 2 )
摘 要 : 舟 曲“ 8・ 7 ” 特 大泥石流 灾害 的发 生 , 与长 时 间的人 类 活动突破 了 自然 界 的 自我修 复 能力 有重要关联。 面对 灾难 , 舟 曲县应着力调整 能源 结构 , 发展旅 游业, 继续开展对 外劳动力输 出工作 , 进 行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0 2—1 3
基 金项 目: 教 育部人 文社会科学研 究项 目“ 舟曲泥石流 灾害原 因与 生态文化 重建研 究” ( 1 2 Y J C 8 5 0 0 1 4 )
作者简 介 : 马 宁( 1 9 7 8一) , 男( 羌族) , 甘 肃陇南人 , 西藏民族大学 民族研究 院副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 事人 类学、 民
中国成立后 , 为城关 区城关、 北关、 寨子乡, 1 9 5 8年成立城关公社 , 1 9 8 4年改名城关乡 , 2 0 0 0年改名城关镇 。 《 舟 曲县 志》 记载 , 万历 六年( 1 5 7 8年 ) , 西固分设阶州州 同, 监 收郡 粮饷 , 兼管 四里丁粮 , 西 固千户所 之民事 、 军

舟曲泥石流成因与防治

舟曲泥石流成因与防治

泥石流形成条件,减少群发性泥石流灾害。
敬请各位专家指导!
小眼峪泥石 流形成区 罗家峪泥 石流形成 区
成灾流域遥感影像 QuickBird on 15th August 2010
丰富的物源
1)公元前186年武都地震和1879年文 县地震产生的岩体崩塌堆积体(堰塞 坝); 2)松散沟床质; 3)流域上游物理风化形成的倒石锥。
三眼峪沟中形成5个高达数十米至280米 的堰塞体,堆积方量约200万方,目前泥 石流侵蚀只是很少部分
泥石流沟内仍然 存在许多堵塞体
未来暴雨
激发
激发
未来地震
大规模泥石流
三眼峪内灾前有松散固体物质约5000万方,可直接补给 泥石流约2500万方,而本次泥石流冲出仅110万方。
在未来10年内中小规模泥石流将会频发, 在特大暴雨激发下,有发生类似本次泥石流的可能性。
2、三眼峪泥石流危险性定量评价 如果今后发生类似规模泥石流,其危害范围将 由以下方法预估
泥石流特征参数
百年一遇 百年一遇泥 流域名 流域面 主沟长度 最高海 出口海 相对高 主沟比 洪峰流量 石流流量 (m) 拔(m) 拔(m) 差(m) 积(km2) 降 称 (m3/s) (m3/s) 三眼峪 21.835 10369.70 3825.20 1317.50 2507.70 0.242 沟 罗家峪 16.139 9546.20 3780.20 1317.80 2462.40 0.258 沟
中国科协十二届年会第8分会场
舟曲特大泥石流成因分析、危 险性评估与减灾对策
崔鹏 (pengcui@)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11年11月2日
提 纲
一、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概况 二、泥石流及其灾害成因分析 三、泥石流发展趋势与潜在危险性分析 四、泥石流防治对策 五、减灾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EARCH ON THE GIANT DEBRIS FLOW HAZARDS IN ZHOUQU COUNTY,GANSU PROVINCE ON AUGUST 7,2010
YU Bin YANG Yonghong SU Yongchao HUANG Wenjie WANG Gaofeng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hazard Prevention and Geoenvironment Protection,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舟曲县城后山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现场调查,从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质和降 雨条件入手,分析了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特征与成因: 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泥石流形成区在 2010 年 8 月 7 日 23 ~ 24 时的 1h 降 雨量达 77. 3m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高容重黏性泥石流,泥石 流冲出总量和泥沙总量分别为 144. 2 × 104 m3 和 97. 7 × 104 m3 ; 泥石流携带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巨石冲毁房屋 5500 余间; 在白 龙江内形成长约 550m,宽约 70m,高约 10m 的堰塞坝并形成堰塞湖,堰塞湖回水长 3km,使县城一半被淹; 泥石流造成 1744 人 死亡和失踪。分析研究表明,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泥石流如果在近期遭遇强降雨还会暴发泥石流,但规模比 8. 7 特大泥石流 小; 如果强降雨发生在数年后,暴发的泥石流规模比 8. 7 特大泥石流略小; 在 20a 或更长的时期内,没有发生新的地震影响下, 在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经历一次大规模泥石流暴发后,泥石流的规模将回到汶川地震前的水平。 关键词 舟曲 泥石流 堆石坝 地震 降雨 中图分类号: TU457 文献标识码: A
舟曲县城后山两条泥石流流域分布有中泥盆统 古道岭组上段炭质板岩、千枚岩夹薄层灰岩和砂岩、 下二叠统上段中厚层灰岩、上二叠统中厚层含硅质 条带灰岩,受印支、燕山和喜玛拉雅山等多期造山运 动的影响,区内构造十分复杂,断裂发育,褶曲强烈, 岩体极为松动破碎。舟曲属地震强烈活动区,地震 烈度为 7 度,有史以来引起房倒屋塌、山崩、滑坡的 地震多达 8 次,其中以公元前 186 年、公元 1634 年、 1879 年和 1960 年地震对泥石流流域内松散固体物 质的产生作用最大,其中 1960 年地震后的第二年就 发生了泥石流,造成 28 人死伤,冲毁公路 100 余 m, 中断交通 40 余天[1]。“5. 12”汶川地震时舟曲县城 处于 6 度烈度地区,汶川地震对三眼峪沟和罗家峪 沟流域内的山体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不仅为泥 石流提供了更多的固体物源,还产生了新的堆石坝。
1引言
2010 年 8 月 7 日晚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 曲县受局地强降雨影响,于当日 23: 40 分左右县 城后山三眼峪沟及罗家峪沟突发大规模泥石流, 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截止 8 月 18 日 16 时, 遇难人数为 1287 人,失踪人数为 457 人; 泥石流 冲毁房 屋 5500 余 间,掩 埋、冲 毁 耕 地 1400 余 亩; 受灾最严重的月圆村几乎被全部掩埋。泥石流还 穿 过 舟 曲 县 城 ,冲 毁 县 城 一 部 分 街 道 和 房 屋 ,毁 坏 公路 桥、人 行 桥 共 8 座,在 白 龙 江 内 形 成 长 约 550m,宽 约 70m 的 堰 塞 坝,堰 塞 坝 堵 塞 白 龙 江 并 形成回水长 3km 的 堰 塞 湖,堰 塞 湖 使 白 龙 江 上 1 座大型公路 桥 被 淹 没,县 城 一 半 被 淹,城 区 电 力、 通信、供水 中 断 ( 图 1 ) 。发 生 泥 石 流 的 三 眼 峪 沟 是一条稀性 泥 石 流 沟,最 近 一 次 暴 发 泥 石 流 是 在 18 年前,之后还在沟内修建了拦挡坝[1]; 汶 川 地 震后在沟内又开始修建新的拦挡坝。发生泥石流 的另一条沟 罗 家 峪 沟 是 一 条 低 频 率 泥 石 流 沟,近 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泥石流。舟曲县城地区在汶 川地震时属 于 烈 度 6 度 地 区,也 是 受 汶 川 地 震 影 响的地区。在 我 国 西 部 地 区,像 舟 曲 县 城 后 山 这 类对城镇有重要影响的泥石流沟或低频率泥石流 沟还有很多,有 的 如 三 眼 峪 沟 已 做 了 一 些 防 治 工 程 ,有 的 如 罗 家 峪 沟 还 没 有 做 防 治 工 程 ,很 多 也 处 于汶川地震 的 影 响 范 围 内,因 此 很 有 必 要 研 究 舟 曲 8. 7 特大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趋势。为了 查明舟曲泥 石 流 的 发 生 原 因,进 一 步 分 析 其 发 展 趋势,成都理 工 大 学 地 质 灾 害 防 治 与 地 质 环 境 保 护国家重点 实 验 室 组 织 调 查 组,对 该 特 大 泥 石 流 灾害进行了 现 场 调 查。本 文 在 现 场 调 查 的 基 础 上,分析了泥 石 流 沟 的 流 域 特 征,泥 石 流 的 成 因、 成灾过程及 若 干 重 要 参 数,为 今 后 此 类 重 大 泥 石 流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 收稿日期: 2010 - 08 - 17; 收到修改稿日期: 2010 - 08 - 1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0871054 40772206) 和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基金( DZKJ - 0810) . 第一作者简介: 余斌,主要从事泥石流的形成,运动和堆积以及浊流的沉积研究工作. Email: drbinyu@ yahoo. com
2 舟曲县城泥石流流域基本特征及泥 石流发生历史
舟曲县位于西秦岭构造带西延部分,受印支、燕 山和喜玛拉雅山等多期造山运动的影响,区内新构 造运动十分活跃,表现为山地强烈隆升、沟谷极剧下 切,形成高山峡谷地貌[1]。
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由三眼峪沟及罗家峪沟 两条 沟 的 泥 石 流 组 成。 三 眼 峪 沟 流 域 面 积 为 25. 75km2 ,沟谷总体上呈南北向展布,地势北高南 低,呈“瓢 ”状,主 沟 长 9. 7km,流 域 最 高 点 海 拔 3828m,流 域 最 低 点 海 拔 1340m,流 域 相 对 高 差 2488m,主沟平均比降为 241‰[1]; 罗家峪沟流域面 积 16. 60km2 ,呈“葫芦”状,流域最高点海拔 3794m, 最低点入河口处仅 1330m,相对高差 2464m,主沟长 8. m,主沟平 均 比 降 239‰。两 沟 流 域 内 支 沟 发 育,水系平面上均呈“树枝”状; 三眼峪沟沟内有常 流水,而罗家峪沟沟内无常流水。由于沟谷强烈侵 蚀下切,横断面呈“V”字型或窄深的“U”字型。
438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debris flows will be triggered if there is a heavy rainfall in the upstream of debris flows gullies in a few years,the scale of debris flows will be a little bit less than the scale of debris flows on August 7,2010; ( 3) The scale of debris flows 20 years later will be the same as the scale of debris flows before Wenchuan Earthquake if there is no more earthquake effect this area and a event of large scale debris flow has happened in these gullies. Key words Zhouqu,Debris flow,Dam,Earthquake,Rainfall
Abstract The reason of giant debris flow triggering was obtain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debris flow formation conditions: heavy rainfall happened in the upstream of Sanyanyu Gully and Luojiayu Gully. The recorded rainfall was 77. 3mm in one hour from 23 to 24 o'clock,August 7,2010. The heavy rain caused powerful flash flood in the catchments,which destroyed several natural dams and prevention dams in the two gullies. Then the giant debris flows were formed. The debris flows were high density viscous debris flows. The total volume of debris flows and the volume of sediment in debris flows were estimated at 144. 2 × 104 m3 and 97. 7 × 104 m3 ,respectively. The large boulder involving in debris flows moved with powerful impact force and destroyed more than 5500 houses in depositional fans. The debris flows produced a dam with 550m in length,70m in width,and 10m in height in Bailongjiang River. The dam blocked the river and formed a lake with 3km in length and half of Zhouqu city was inundated. As of August 18,2010,the debris flows claimed 1287 death,with further 457 listed as missing. The tendency of debris flow development was obtained by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initiation conditions of debris flows: ( 1) The debris flows will be triggered if there is a heavy rainfall in the upstream of debris flows gullies recently,but the scale of debris flows will be less than the scale of debris flows on August 7,2010; ( 2)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