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库:倍数除数(中等难度)_题型归纳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库:倍数除数(中等难度)_题型归纳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库:倍数除数(中等难度)_题型归纳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库:倍数除数(中等难度)

两数相除商9余4,如果被除数、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被除数、除数、商、余之和等于333,则原来的被除数是_____,除数是______

倍数除数答案:

【答案】103

【考点】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三倍,商不变,余数跟着扩大三倍,所以扩大后除数是(333-4×3×2-9)÷(9+1)=33,原先的除数是33÷3=11,被除数是11×9+4=103。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0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0题 1.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只。用去20只,还剩下多少只 2、学校买来3个篮球,共花了96元;又买来一个足球,花了4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需要多少元两种球的单价相差多少元 3、王霞买来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86页。剩下的计划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 4、一把椅子的价钱是25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3倍。买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共用多少元 5、班里图书角有58本故事书、34本科普读物。要放在一个4层的书架上,平均每层要放多少本书 6、李丽和王敏同时做纸鹤,李丽每小时做12只,王敏每小时做14只,做了3小时,两个人一共做了多少只纸鹤 7、同学们参加爬山比赛,女同学分成了4组,每组有15人。参赛的男同学有76名,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爬山比赛 8、王大伯进县城卖了9只兔子,每只22元。还卖1只羊,得160元。(1)王大伯的兔子和羊一共卖了多少钱(2)王大伯用卖兔子和羊的钱买了4瓶农药,每瓶13元。王大伯还剩多少钱 9、一桶3Kg的油42元,一桶5Kg的油65元,哪种瓶装的油便宜 10、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28元。(1)买4件上衣比4条裤子多花多少钱(2)用150元钱买2套衣服,够吗 11、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35米,第二根的长度比第一根的4倍多2米。第二根长多少米

12、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13、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14、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 15、三(2)班有44人,老师准备分成8个小组讨论,每组可分几人,还剩几人 16、用一段长4米的布料可以裁5件同样大小的背心。做一件背心要用多少布 17、一头小象重4吨,用一辆载重10吨的大货车运,一次最多能运几头小象 18、红旗连锁店原有瓶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时店里有多少袋瓶干 19、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本,还剩多少本 20、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车,有45人上本。再开车时,这节车厢有多少人 21、一台VCD要238元,一台扫描仪要458元,爸爸带了800元钱。够不够 22、张大爷打了700斤鱼,上午卖出523斤,下午比上午少卖出394斤。 (1)下午卖了多少斤(2)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斤(3)还剩多少斤 23、小明和姐姐一道去书店,姐姐买一本《英语辞典》用去87元,小明买一本科技类的书用去24元。姐姐付给收银员150元,应找回多少元

(完整)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pdf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甲、乙两人相距10千米,甲在前,乙在后,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两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乙几小时能追上甲? 2、书架上放有3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语文书,6本不同的英语书。 (1)若从这些书中任取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若从这些书中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3)若从这些书中取不同的科目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3、学校进行篮球比赛,上场时10名队员互相握了一次手,一共握了多少 次手? 4、小林为家里做饭,他择菜要5分钟,淘米要2分钟,煮饭要15分钟,切菜花4分钟。如果只有单火头煤气灶,做完这些事情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5、24辆卡车一次能运货物192吨,同样的卡车36辆,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 6、张师傅计划加工552个零件,前五天加工345个,照这样计算,这批零件还要几天加工完? 7、修一条长1944米的水渠,54人12天修好。若增加18人,天数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可以修水渠多少米? 1、[解答]10/(6-5)=10(小时) 答:乙10小时能追上甲 2[解答](1)3+5+6=14(种)答。。。 (2)3*5*6=90(种) (3)3*5+3*6+5*6=63(种)

3【解答】9+8+7+6+5+4+3+2+1=45 4【解答】小林先淘米2分钟,接着煮饭15分钟,在煮饭的同时,可以择菜8分钟,洗菜5分钟,接着用2分钟切完菜花,取下饭后再用2分钟切菜花,最后炒菜用时6分钟。一共2+15+2+6=25(分钟)5【解答】一份量:(吨), 总数量:8*36=288(吨), 综合算式:(吨) 6【解答】552-345=207(个) (个/天) (天)答:------ 7【解答】米/(人*天) 54+18=72(人) (天) 3*72*6=1296(米)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100道(整理)

小学三年级奥数练习题 练习1 1、40个梨分给3个班,分给一班20个,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二班分到()个。 2、7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岁。 3、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人。 4、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颜色。 5、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厘米,绳子长()厘米。 6、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蜗牛要()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7、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分钟。 8、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照这样的效率,9只猫9天能吃()只。 9、┖┴┴┴┴┴┴┴┴┴┚图中共有()条线段。 10、有10把不同的锁,开这10把锁的10把钥匙混在一起了,最多要试()次,才能把这10把锁和钥匙全部配对。 练习2 1、小牛文具店有600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4包,每包25本,卖出多少本?3、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几个同学? 4、学校里组织兴趣小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舞蹈队有24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5、优优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6、一个书架有3层书,共有270本,从第一层拿出20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17本放到第二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原来每层各有几本书? 7、箱里放着同样个数的铅笔盒,如果从每只里拿出60个,那么5只箱里剩下铅笔盒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2只箱里个数的和。原来每只箱里有多少个铅笔盒? 8、参加四年级数学竞赛同学中,男同学获奖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女同学获奖人数比男同学人数的一半多2人,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获奖? 9、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用去32米,第二块用去20米,结果所余的米数第二块是第一块的3倍。两块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10、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练习3 1、从10000里面连续减25,减多少次差是0? 2、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为零)加上除数和商的积,得到的和,除以被除数,所得的商是多少? 3、明明和花花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明明用12去除,花花用15去除。明明除得商是32余数是6,花花 4、三棵树上停着24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鸟到第二棵树上去,再从第二棵树飞5只鸟到第三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第二棵树上原有几只? 5、两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6、小强、小清、小玲、小红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子写出来。

五年级奥数倍数问题

五年级奥数倍数问题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五年级奥数训练——倍数问题(一) 姓名: 例1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18厘米,第二根剪去26厘米,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是第二根的3倍。原来两根铁丝各长多少厘米? 练习一 两个数的和是68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如果把这个0去掉,就得到另一个加数。这两个加数各是多少? 例2甲组有图书是乙组的3倍,若乙组给甲组6本,则甲组的图书是乙组的5倍。原来甲组有图书多少本? 练习二 原来小明的画片是小红的3倍,后来二人各买了3张,这样小明的画片就是小红的2倍。原来二人各有多少张画片? 例3幼儿园买来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大班的同学每7人一组,每组领3个梨和4个苹果,结果梨正好分完,苹果还剩下16个。大班共有多少个同学? 练习三 高年级同学植树,共有杉树苗和杨树苗100棵。如果每个小组分给杉树苗6棵,杨树苗8棵,那么,杉树苗正好分完,杨树苗还剩2棵。两种树苗原来各有多少棵? 例4有两筐桔子,如果从甲筐拿出8个放进乙筐,两筐的桔子就同样多;如果从乙筐拿出13个放到甲筐,甲筐的桔子是乙筐的2倍。甲、乙两筐原来各有多少个桔子? 练习四 甲、乙两仓存有货物,若从甲仓取31吨放入乙仓,则两仓所存货物同样多;若乙仓取14吨放入甲仓,则甲仓的货物是乙仓的4倍。原来两仓各存货物多少吨? 例5甲粮库的存粮是乙粮库的2倍,甲粮库每天运出粮食40吨,乙粮库每天运出30吨。若干天后,乙粮库的粮全部运完,而甲粮库还有80吨。甲、乙粮库原来各有粮食多少吨? 练习五 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某农民给这些果树喷洒农药,已知他每天喷洒24棵桃树和10棵梨树,几天后,梨树全部喷洒完,而桃树还剩下24棵。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课堂练习 1、一筐苹果和一筐梨的个数相同,卖掉40个苹果和15个梨后,剩下的梨是苹果的6倍。原来两筐水果一共有多少个? 2、幼儿园买来的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吃掉10个梨和6个苹果后,剩下的苹果个数正好是梨的5倍。原来买来苹果和梨共多少个? 3、同学们带着水果去看“敬老院”的老人,带的苹果是桔子的3倍。如果每位老人拿2个桔子和4个苹果,那么,桔子正好分完,苹果还剩下14个。同学们把水果分给了几位老人?

小学四年级奥数50题(附答案)1

小学四年级奥数精选50题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 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 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 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 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 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 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 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

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 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重点小学奥数追及问题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追及问题 解决追及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在解决追及问题中,我们要抓住一个不变量,即追赶者所用时间与被追赶者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 【例1 150÷( 【例2】60 【例3】两辆汽车从A地到B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63 千米,第一辆汽车先行2小时后,第二辆汽车才出发,问第二辆汽车出发后几小时追上第一辆汽车?【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第一辆汽车先行2小时后,第二辆汽车才出发, 画线段图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辆行2小时的路程为两车的路程差,即54×2=108(千米),两车相差108米,第二辆车去追第一辆车,第二辆车去追第一辆车,第二辆车每小时比第一辆车每多行63-54=9(千米),即为速度差,用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解:(1)两车路程差为:54×2=108(千米) (2)第二辆车追上所用时间:108÷(63-54)=12(小时) 答:第二辆车追上第一辆车所用的时间为12小时。 【小结】这道追及问题是不同时的,要先算出追及路程。 【及时练习】 1、哥哥和弟弟两人同时在一个学校上学,弟弟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先去学校,3分钟后,哥哥骑车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也向学校骑去,那么哥哥几分钟追上弟弟? 2分钟出 发, 【例4】250跑1 8 【及时练习】 两名运动员在湖周围环形道上练习长跑,甲每分钟跑250米,乙每分钟跑20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45分钟甲追上乙,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 【例5】在周长400米的圆的一条直径的两端,甲、乙两人分别以每分钟60米和50米的速度,同时同向出发,沿圆周行驶,问2小时内,甲追上乙多少次? 【分析与解】此题属于追及问题,首先明确路程差和速度差,开始甲、乙在圆径的两端,其路程差为圆周长的一半,400÷2=200(米),当甲追上乙后,如果再想追上乙必须比乙多行圆的一周的路

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真题 一、按规律填数。 1)64,48,40,36,34,( ) 2)8,15,10,13,12,11,( ) 3)1、4、5、8、9、( )、13、( )、( ) 4)2、4、5、10、11、( )、( ) 5)5,9,13,17,21,( ),( ) 二、等差数列 1.在等差数列3,12,21,30,39,48,…中912是第几个数? 2.求1至100内所有不能被5或9整除的整数和 3.把210拆成7个自然数的和,使这7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后,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5,那么,第1个数与第6个数分别是多少? 4.把从1开始的所有奇数进行分组,其中每组的第一个数都等于此组中所有数的个数,如(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79),(81、……),求第5组中所有数的和 5.将自然数如下排列, 1 2 6 7 15 16 …

3 5 8 1 4 17 … 4 9 13 18 … 10 12 … 11 … … 在这样的排列下,数字排在第2行第1列,13排在第3行第3列,问:1993排在第几行第几列? 三、平均数问题 1.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______ . 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级中考平均分是_______ . 3.今年前5个月,小明每月平均存钱 4.2元,从6月起他每月储蓄6元,那么从哪个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 4.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下的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4次,得到下面4个数. 23, 26, 30, 33 A、B、C、D 4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小学奥数》小学五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17讲 倍数问题(二)含答案

第17讲倍数问题(二) 一、知识要点 解决倍数问题的关键是,必须确定一个数作为标准数,并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其它几个数与这个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用除法求出这个标准数。 由于倍数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变化,要求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注意解题技巧,灵活解题。 和倍问题的数量关系是: 和数÷(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是: 差数÷(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养鸡场的母鸡只数是公鸡的6倍,后来公鸡和母鸡各增加60只,结果母鸡只数就是公鸡的4倍。原来养鸡场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练习1: 1.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再过4年,爸爸的年龄就是小明的4倍。 今年小明多少岁?2.原来食堂里存的大米是面粉的4倍,大米和面粉各吃掉80千克,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2倍。食堂里原来存有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 3.饲养场的白兔只数是黑兔的5倍,后来卖掉了10只黑兔,买回来20只白兔,现在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7倍。饲养场原来养白兔和黑兔各多少只? 【例题2】有1800千克的货物,分装在甲、乙、丙三辆车上。已知甲车装的千克数正好是乙车的2倍,乙车比丙车多装200千克。甲、乙、丙三辆车各装货物多少千克? 练习2:

1.三堆货物共1800箱,甲堆的箱数是乙堆的2倍,乙堆的箱数比丙堆少200箱。 三堆货物各多少箱?2.甲、乙、丙三数的和是224,如果甲是乙的3倍,丙是甲的4倍,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 3.把840本书放在书架的三层里,下层放的本数比上层的3倍多5本,中层放的本数是上层的2倍多1本。问:上、中、下三层各放书多少本? 【例题3】甲、乙两个书架,已知甲书架有书600本,从甲书架借出三分之一,从乙书架借出四分之三后,甲书架的书是乙书架的2倍还多150本。乙书架原来有书多少本? 练习3: 1.某校有男生630人,选出男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和女生人数的四分之三去排练团体操,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这个学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2.食堂存有同样重量的大米和面粉,吃大米的四分之三和60千克面粉后,剩下的面粉的重量是大米的3倍。原来存有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 3.有两堆水泥,甲堆有 4.5吨,已知甲堆重量的三分之一和乙堆重量的四分之一相等,乙堆有水泥多少吨? 【例题4】A站有公共汽车26辆,B站有公共汽车30辆。每小时由A站向B站开出汽车12辆,B站向A站开出汽车8辆,都是经过1小时到达。几小时后B站的公共汽车辆数是A站的3倍? 练习4: 1.甲有邮票42张,乙有邮票48张。每次甲给乙2张,而乙又给甲4张,这样交换多少次后,甲的邮票张数是乙的2倍? 2.甲仓存有大米650袋,乙仓存有大米400袋。每天从甲、乙仓各运出50袋,多少天后甲仓的大米袋数是乙仓的6倍? 3.有两杯水,一杯有水104毫升,另一杯有水24毫升,每次往两只杯子中各倒进8毫升水,倒几次后,一只杯中的水是另一杯的2倍?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说谎问题习题及答案

说谎问题(A卷) 一、填空题 1.四个小孩在校园内踢球.“砰”的一声,不知是谁踢的球把课堂客户的玻璃打破了,王老师跑出来一看,问“是谁打破了玻璃?” 小张说:“是小强打破的.” 小强说:“是小胖打破的.” 小明说:“我没有打破窗户的玻璃.” 小胖说:“王老师,小强在说谎,不要相信他.” 这四个小孩只有一个说了老实话. 请判断:说实话的是______;是______打破窗户的玻璃. 2.某工厂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厂方找了A,B,C,D四人.A说:“是B做的.”B说:“是D做的.”C说:“不是我做的.”D 说:“B说的不对.”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实话.问:这件好事是______做的. 3.李志明、张斌、王大为三个同学毕业后选择了不同的职业,三人中一个当了记者.一次有人问起他们的职业,李志明说:“我是记者.”张斌说:“我不是记者.”王大为说:“李志明说了假话.”如果他们三人中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_____是记者. 4.甲、乙、丙三人对小强的藏书数目作了一个估计,甲说:“他至少有1000本书.”乙说:“他的书不到1000本.”丙说:“他最少有1本书.”这三个估计中只有一句是对的,那么小强究竟有_______本书. 5. 有四个人各说了一句话. 第一个人说:“我是说实话的人.” 第二个人说:“我们四个人都是说谎话的人.” 第三个人说:“我们四个人只有一个人是说谎话的人.” 第四个人说:“我们四个人只有两个人是说谎话的人.” 你能确定谁说的是实话,谁说的是假话的吗? 6.请你从下面的谈话中确定甲、乙、丙三人的年龄, 甲说:“我22岁,比乙小2岁,比丙大1岁.” 乙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丙和我差3岁.丙25岁.” 丙说:“我比甲年龄小,甲23岁,乙比甲大3岁.” 以上每人所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虚构的. 甲是______岁,乙是______岁,丙是_______岁. 7.在一星期的七天中,狼在星期一、二、三讲假话,其余各天都讲真话;狐狸在星期四、五、六讲假话,其余各天都讲真话. ①狼说:“昨天是我说谎日子.”狐狸说:“昨天也是我说谎的日子.”那么今天星期几? ②一天狼和狐狸都化了装,使人不容易辨认它们. 一个说:“我是狼.”另一个说:“我是狐狸.” 先说的是_______,这一天是星期_______.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库

还原问题------基础卷 1小红的爷爷今年年龄缩小到;原来的1/2后,加上7,再减去18,扩大4倍之后,恰好是100岁,小红的爷爷今年是多少岁? 2、某商场出售电脑,上午售出的比总数的一半10台的,下午售出的比剩下的一半多10台,还剩50台,这个商场原来有电脑多少台? 3、某电器商场出售电视机,第一天售出的比总数的一半多5台,第二天售出的比剩下的一半3台,第三天售出第二天售后剩下的一半多一台,这时只剩下15台电视机,三天共卖得135000元,求每台电视机多少元? 4、小方、小刘、小王三个人共有画片90张,如果小王向小方借10张后,又借给小刘8张。结果三个人有画片的数量正好相等。这三个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

5、甲、乙、丙三个人各有书若干本。如果甲给乙5本,乙给丙6本,丙给甲7本,那么他们每个人各有20本,原来三个人各有多少本书? 6、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有铅笔100支,甲给乙10支,乙给丙8支,丙给丁5支,丁给甲6支后四人的支数相等。他们原来各有铅笔多少只?

还原问题------提高卷 1、甲、乙两篮各有苹果若干千克,如果要从甲篮中拿出和乙篮同样多的苹果放入乙篮,再从乙篮中拿出和甲篮同样多的苹果放入甲篮,问两篮苹果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2、有36个桃,大猴和小猴争着去拿,大猴先拿了桃子若干个,小猴看到大猴拿的太多,就抢了10个,大猴不肯,又从小猴那里抢走6个,这时大猴拿的个数是小猴的2倍。问最初大猴拿了多少个? 3、四年级学生植树,三个班均完成了任务。一班植树的棵树是二班的3倍,三班植树的棵树是二班的4倍。如果三班每天植7棵,求一班植树多少棵? 4、甲、乙两人共有195本书,如果甲给乙36本书,乙又拿出45本借给了别人,这时乙的本数是甲的两倍。原来甲乙两人各有多少本书?

五年级奥数第13讲-倍数问题(教)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一、和差问题 已知两数的和与两数的差,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和差问题应用题。 为了找到解答和差应用题的规律,我们来看线段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两数和上加上两数差,就是两个大数,再除以2,就可以求出大数;在两数和中减去两数差,就是两个小数,除以2,就可以求出小数。得到: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 二、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和倍问题。它的结构可用下图来表达: 知识梳理 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与两数的差,求这两个数. 差倍问题:已知两数的差和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数量关系式:两数和÷(倍数+1)=小数(1倍数) 小数×倍数=大数(几倍数) 两数和—小数=大数(几倍数) 三、差倍问题 已知两数的差和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要求出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差倍问题。 “差倍问题”和“和倍问题”相似,解答时先要弄清什么是差、倍数、大数、小数,然后利用线段图找准与“差”所对应的倍数,即(倍数-1),从而先求出1倍数(小数),再求出几倍数(大数)。 差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小数=差÷(倍数-1); 大数=小数×倍数或大数=小数+差。 例1、期中考试王平和李杨语文成绩的总和是188分,李杨比王平少4分。两人各考了多少分?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我们可以用假设法来分析。假设李杨的分数和王平一样多,则总分就增加4分,变为 188+4=192分,这就表示王平的2倍,所以王平考了:192÷2=96分,李杨考了96-4=92分。 例2、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两个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分得的本数是二年级的2倍,问二、三两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 【解析】:将二年级所得图书的本数看作1倍数,则三年级所得本数是这样的2倍。如图所示: 188分 ?分 ?分 李杨 王平 典例分析

小学奥数常见问题总结

行程问题 一【知识点导航】 行程问题从运动形式上分可以分为五大类: 二【典例解析】 1. 直线上的相遇与追及 只要涉及到速度和、路程和的问题就应该用第一个公式,即使题目的背景是追及; 而只要涉及到速度差、路程差的问题就应该用第二个公式,即使题目的背景是相遇。 【例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问: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某重点中学2007年小升初考题) 【解析】本题表面上看是一个典型的相遇问题,其实里面暗藏了路程差的关系,就在条件"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这句话中。 【变式】大客车和小轿车同地、同方向开出,大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84千米,大客车出发2小时后小轿车才出发,几小时后小轿车追上大客车? 【例2】两名游泳运动员在长为30米的游泳池里来回游泳,甲的速度是每秒游1米,乙的速度是每秒游0.6米,他们同时分别从游泳池的两端出发,来回共游了5分钟。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两人共相遇多少次(某重点中学2006年小升初考题)

【解析】相遇次数与两人的路程和有关.如下图所示 【变式】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站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离A站有90千米,然后各自按原速继续行驶,分别到达对方出发站后立即沿原路返回。第二次相遇时离A站的距离占AB两站全长的65%。求AB两站的距离。 2.火车过人、过桥与错车问题 在火车问题中,速度和时间并没有什么需要特殊处理的地方,特殊的地方是路程。因为此时的路程不仅与火车前进的距离有关,还与火车长、隧道长、桥长这些物体长度相关。就拿火车过桥来说,如果题目考察的是火车过桥的整个过程,那么就应该从"车头上桥"开始到"车尾下桥"结束,对应的路程就等于"车长桥长";如果题目考察的是火车停留在桥上的过程,那就应该从"车尾上桥"到"车头下桥"结束。对应的路程就应该是"火车车长桥长".具体如下所示: 【例3】一列客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已知在客车的前方有一列行驶方向与它相同的货车,车身长为320米,速度每秒17米。求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所用的时间。(仁华学校2005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解析】本题包含了两个基本类型的火车问题,一是火车过隧道问题,二是火车错车问题。而这两者之间最关键的是第一个过程的分析,分析方法就是前面所说的四大方法中的第三点——"利用和差倍分关系进行对比分析":250米的隧道比210米的隧道多40米,从而使得客车通过前者的时间比后者多了秒,由此即可得出客车的速度。有了客车速度,再求客车长度以及错车时间就非常容易了。 【变式】列车通过一座长2700米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3分钟。已知列车的速度是每分钟1000米,列车车身长多少米? 3.多个对象间的行程问题 虽然这类问题涉及的对象至少有三个,但在实际分析时不会同时分析三、四个对象,而是把这些对象两两进行对比。因此,求解这类行程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将某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与其它对象有关的结论。 【例4】有甲、乙、丙3人,甲每分钟走100米,乙每分钟走80米,丙每分钟走75米。现在甲从东村,乙、丙两人从西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甲与乙相遇6分钟后,甲又与丙相遇。那么,东、西两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2008"港澳数学奥林匹克公开赛"试题) 【解析】本题最关键的一段路程,就是甲、乙相遇之后6分钟内,甲、乙两人的路程和。这

(完整版)五年级奥数倍数问题讲座及练习答案

五年级奥数集训专题讲座(三)———倍数问题 倍数问题是整个小学阶段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研究倍数问题主要从“和倍、差倍、和差”这三个方面来研究。解答倍数问题我们要理解以下数量关系式: ①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 ②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 ③(和-差)÷2=小数小数+差=大数(和—小数=大数) ④(和+差)÷2=大数大数-差=小数(和—大数=小数) 例1:三个筑路队共筑路1360米,甲队筑的米数是乙队的2倍,乙队比丙队多240米,三个队各筑多少米? 分析:把乙队的米数看作“1”份,甲队筑的米数是这样的2份,假设丙队多筑240米,三个队共筑了1360+240=1600(米),正好是乙队的4倍,所以用和倍问题来解答就很容易了。乙队:(1360+240)÷(2+1+1)=400(米)甲队:400×2=800(米丙队:400-160=240(米) 答:甲队筑了800米,乙队筑了400米,丙队筑了240米。 【巩固练习】:三个植树队植树1900棵,甲队植树的棵数是乙队的2倍,乙队比丙队少植300棵,三个队各植了多少棵? 解: 因为甲队植树的棵数是乙队的2倍,即是以乙队植树棵数为1倍量,乙队比丙队少植300棵,即丙队植树的棵数=乙队植树棵数+300棵,所以,三个队植树的总棵数是乙队的(1+1+2=)4倍多300棵,如果我们从植树总数里减去300,则正好是乙队的4倍所以乙队植树棵数=(1900-300)÷(1+1+2)=400(棵) 甲队植树棵数=400×2=800(棵) 丙队植树棵数=400+300=700(棵)。 答:甲队植了800棵,乙队植了400棵,丙队植了700棵。 例2:师徒两人加工同样多的一批零件,师傅加工了102个,徒弟加工了40个。这时徒弟剩下的个数是师傅剩下的3倍,师傅要加工多少个零件? 分析:徒弟比师傅少加工了102-40=62(个),相当于师傅剩下的3-1=2倍。 (102-40)÷(3-1)=31(个) 31+102=133(个) 答:师傅要加工133个零件。 量的3倍,两筐梨原来各重多少千克? 丙队 乙队 甲队

小学四年级奥数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测试题及 答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四年级奥数测试 1、按规律填数。(每空2分) (1)1,4,9,(),25,36,(),…… (2)1,1,2,3,5,8,(),21,…… (3)64,48,40,36,34,() (4)8,15,10,13,12,11,() 2、.在等差数列3,12,21,30,39,48,…中912是第()个数。 3、把210拆成7个自然数的和,使这7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后,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5,那么,第1个数是()与第6个数是()。 4、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 5、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级中考平均分是()。 6、□-○=9□+□+○+○=22□=()○=() 7、一个数减去8,乘以5,其结果是20,求这个数是()。 8、在算式A÷B=12……24中,要使除数最小,被除数是()。 9、除数是20,增加100以后,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要扩大()倍。 10、有一根圆木长12米,如果要锯成每段3米,共要锯()次。 11、甲班与乙班共植树300棵,甲班植的棵数是乙班的5倍,甲班植树()棵。 12、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除法竖式成立。 13、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的一面需要2分钟,两面共需4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分钟 14、父亲45岁,儿子23岁。()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 15、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蜗牛要()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16、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分钟。

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说谎问题(A)

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说谎问题(A)年级班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四个小孩在校园内踢球."砰"的一声,不知是谁踢的球把课 堂客户的玻璃打破了,王老师跑出来一看,问"是谁打破了玻璃?" 小张说:"是小强打破的." 小强说:"是小胖打破的." 小明说:"我没有打破窗户的玻璃." 小胖说:"王老师,小强在说谎,不要相信他." 这四个小孩只有一个说了老实话. 请判断:说实话的是______;是______打破窗户的玻璃. 2.某工厂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厂方找了A,B,C,D四人.A说:"是B做的."B说:"是D做的."C说:"不是我做的."D 说:"B说的不对."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实话.问:这件好事是______做的. 3.李志明、张斌、王大为三个同学毕业后选择了不同的职业,三人中一个当了记者.一次有人问起他们的职业,李志明说:" 我是记者."张斌说:"我不是记者."王大为说:"李志明说了假话."如果他们三人中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_____是记者. 4.甲、乙、丙三人对小强的藏书数目作了一个估计,甲说:"他至少有1000本书."乙说:"他的书不到1000本."丙说:"他最少

有1本书."这三个估计中只有一句是对的,那么小强究竟有_______本书. 5. 有四个人各说了一句话. 第一个人说:"我是说实话的人." 第二个人说:"我们四个人都是说谎话的人." 第三个人说:"我们四个人只有一个人是说谎话的人." 第四个人说:"我们四个人只有两个人是说谎话的人." 你能确定谁说的是实话,谁说的是假话的吗? 6.请你从下面的谈话中确定甲、乙、丙三人的年龄, 甲说:"我22岁,比乙小2岁,比丙大1岁." 乙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丙和我差3岁.丙25岁." 丙说:"我比甲年龄小,甲23岁,乙比甲大3岁." 以上每人所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虚构的. 甲是______岁,乙是______岁,丙是_______岁. 7.在一星期的七天中,狼在星期一、二、三讲假话,其余各天都讲真话;狐狸在星期四、五、六讲假话,其余各天都讲真话. ①狼说:"昨天是我说谎日子."狐狸说:"昨天也是我说谎的日子."那么今天星期几? ②一天狼和狐狸都化了装,使人不容易辨认它们. 一个说:"我是狼."另一个说:"我是狐狸." 先说的是_______,这一天是星期_______. 8.小张、小王、小李三人聊天,每人都说三句话,并且都是有两

整理奥数-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速算与巧算 1、9+99+999+9999+99999= 2、199999+19999+1999+199+19= 3、(1+3+5+...+1989)-(2+4+6+ (1988) = 4、389+387+383+385+384+386+388= 5、(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时间: 钢笔的价格 1、对任意一个自然数进行变换:如果这个数是奇数,则加上99;如果这个数是偶数,则除以2。现在对300连续作这种变换,能否经过若干次变换出现100?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店进了一批钢笔,用零售价10元卖出20支与用零售价11元卖出15支的利润相同。那么每支钢笔的进货价是多少元?妙算应用题 1、黑板上有5和7两个数。现在规定操作:将黑板上的任意两个数相加的和写在黑板上。问:经过若干次操作后,黑板上能否出现23?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堤上有一排树共100棵,从左往右数第78棵起往右都是一班种的,从右往左数第67棵起往左都是三班种的,其余都是二班种的,那么二班种了多少棵? 时间: 和差倍 果园里有梨树、桃树、核桃树共526棵,梨树比桃树的2倍多24棵,核桃树比桃树少18棵.求梨树、桃树及核桃树各有多少棵? 填竖式 1、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乘法竖式成立。 2、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除法竖式成立。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奥数倍数问题

第16周倍数问题(一)专题简析: 倍数问题是数学竞赛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已知几个数的和或差以及这几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几个数的应用题。 解答倍数问题,必须先确定一个数(通常选用较小的数)作为标准数,即1倍数,再根据其它几个数与这个1倍数的关系,确定“和”或“差”相当于这样的几倍,最后用除法求出1倍数。 例1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18厘米,第二根剪去26厘米,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是第二根的3倍。原来两根铁丝各长多少厘米?分析由于第二根比第一根多剪去26-18=8厘米,所以剩下的铁丝第一根就比第二根多(3-1)倍。因此,8÷(3-1)=4(厘米)。就是现在第二根铁丝的长度,它原来长4+26=30厘米。 练习一 1,两个数的和是68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如果把这个0去掉,就得到另一个加数。这两个加数各是多少? 2,两根绳子一样长,第一根用去6.5米,第二根用去0.9米,剩下部分第二根是第一根的3倍。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3,一筐苹果和一筐梨的个数相同,卖掉40个苹果和15个梨后,剩下的梨是苹果的6倍。原来两筐水果一共有多少个? 例2甲组有图书是乙组的3倍,若乙组给甲组6本,则甲组的图书是乙组的5倍。原来甲组有图书多少本? 分析甲组的图书是乙组的3倍,若乙组拿出6本,甲组相应的也拿出6×3=18本,则甲组仍是乙组的3倍。事实上甲组不但没有拿出18本,反而接受了乙组的6本,18+6就正好对应着后来乙组的(5-3)倍。因此,后来乙组有图书(18+6)÷(5-3)=12本,乙组原来有12+6=18本,甲组原来有18×3=54本。 练习二 1,原来小明的画片是小红的3倍,后来二人各买了3张,这样小明的画片就是小红的2倍。原来二人各有多少张画片? 2,一个书架分上、下两层,上层的书的本数是下层的4倍。从下层拿5本放入上层后,上层的本数正好是下层的5倍。原来下层有多少本书? 3,幼儿园买来的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吃掉10个梨和6个苹果后,剩下的苹果个数正好是梨的5倍。原来买来苹果和梨共多少个? 例3幼儿园买来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大班的同学每7人一组,每组领3个梨和4个苹果,结果梨正好分完,苹果还剩下16个。大班共有多少个同学?

小学数学四年级50道奥数题

1、某五个数的平均值为60,如果将其中一数改为80,这五个数的平均值为70,改的这个数应是多少? 2、30个同学平分一些练习本,后来又来了6人,大家重新分配,每人分得的练习本比原来少2本,这些练习本共有多少? 3、甲乙两位同学带着同样多的钱去买日记本,乙买了8本,剩下的钱全部借给了甲,刚好使甲买到了12本。回家后甲还给乙6元,问:日记本每本多少钱? 4、两个仓库共有10000千克大米,从每个仓库里取出同样多的大米,结果甲仓库里剩下3450千克,乙仓库里剩下4270千克,每个仓库原来有多少千克大米? 5、把一个减法算式的被减数、减数、差加起来和是180,已知减数比差大26,被减数、减数和差各是多少? 6、一个数乘8后比原数多了84,原来的数是多少? 7、小明今年18岁,小强今年14岁,当两人岁数和是70岁时,两人各有多少岁? 8、小明在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237错写成273。这样商比原来多3而余数正好相同。这道题的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

9、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320本,其中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故事书有多少本? 10、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4个,则多9个,如果每人分5个,则少6个,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苹果? 11、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以后,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多36。原来的数是多少? 12、计算:⑴454十999×999十545 ⑵999十998十997十996十1000十1004十1003十1002十1001 13、数一数下面的图形. ()条线段()个长方形 14、要使上下两排的小猫一样多,应该怎样移? 15、按下面图形的排列情况,算出第24个图形是什么? (1)○○△□○○△□○○△□……第24个图形是() (2)☆◇◇△△☆◇◇△△☆◇◇△△……第24个图形是()

小学经典奥数题50道

小学经典奥数题50道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 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相遇,甲比乙速度快, 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的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 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 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要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两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 走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库的储存吨数比乙仓库的4倍 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 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 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 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问: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遇上一中队?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14、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如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15、学校组织外出参观,参加的师生一共360人。一辆大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6辆大客车和8辆卡车车载的人数相等。都乘卡车需要几辆?都乘大客车需要要几辆?16、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 17、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