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简易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新)简易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新)简易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题目:简易智能小车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1)

第1章绪论 (2)

1.1 简易智能小车的概述 (2)

1.1 主要研究工作 (3)

第2章硬件电路设计 (3)

2.1 总体方案的设计 (3)

2.2 LPC2103的简介 (3)

2.3 单元电路的设计 (5)

2.3.1控制系统模块 (5)

2.3.2 键盘显示板模块 (6)

2.3.3稳压电源模块 (7)

2.3.4 驱动电路模块 (8)

第3章软件设计 (10)

3.1 EasyJTAG-H 仿真器的使用 (10)

3.2软件程序编写 (10)

第4章调试 (18)

4.1 电路焊接与检查 (18)

4.2 键盘显示板的调试 (18)

4.2 执行电路的调试 (18)

第5章结论 (19)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附录 1 实物图 (21)

附录2 元器件清单表 (22)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采用ARM7系列LPC2103作为智能小车的检测和控制核心。利用PWM技术动态控制电动机的转速,来实现直流调速的功能模块。通过键盘

显示板上的八个按键,实现小车不同方向的行驶,实现ARM与键盘显示板的

人机对话。

关键词:LPC2103、键盘显示板、L298整流电路、直流电机、稳压电源。

第1章绪论

1.1 简易智能小车的概述

LPC2103 是一个基于支持实时仿真的 16/32 位 ARM7 TDMI-S CPU的微控制器,并带有32kB 的嵌入高速 Flash 存储器,128 位宽度的存储器接口和独特的加速结构使32 位代码能够在最大时钟速率下运行。

较小的封装和极低的功耗使 LPC2103 适用于访问控制器和 POS 机等小型应用系统中;由于内置了宽范围的串行通信接口(2个UART、 SPI、 SSP和2个I2C)和8KB的片内SRAM,LPC2103 也适合用在通信网关和协议转换器中。32/16 位定时器、增强型 10 位 ADC、定时器输出匹配PWM特性、多达13个边沿、电平触发的外部中断、 32条高速GPIO,使得LPC2103微控制器特别适用于工业控制和医疗系统中。

1.2 主要研究工作

1、掌握各种H桥来驱动电机的常用方法,理解各种H桥的驱动原理本;学会自己制

作稳压电源,掌握对原器件要求的选择;掌握键盘显示板的电路以及应用,对74HC164芯片及L298芯片功能作用的认识。

2、熟练使用ARM7系列LPC2103开发板,熟习ARM7系列的开发板的工作特性和

功能模块,对LPC2103开发板的GPIO、PWM、定时器的捕获及匹配、SPI这几个模块的熟练掌握,学会使用ADS的开发环境开发和调试程序及EasyJTAG-H 仿真器,学会使用键盘显示板实现人机对话

第2章硬件电路设计

2.1 总体方案设计

基于ARM7系列LPC2103开发板的功能特性以及我们的设计目的,我们选择LPC2103作为本课程设计的控制器,它能够很好的实现该课题设计的要求;我们使用L298来驱动直流电机的转动;我们使用三端稳压集成电路7805、7812做成的稳压电源作为电机、L298H桥的工作电源;由于普通直流电机体积小,力矩大,速度快,并且电路相对简单,因此采用直流电机作为动力源。我们使用74HC164是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8位移位寄存器做成的键盘显示板结合ARM的SPI模块实现了人机对话的功能模块。总体方案如图2-1。

图2.1.1 总体设计方案

2.2 LPC2103的简介

ARM内核采用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体系结构,具有大量的通用寄存器,指令格式使用统一和长度固定,寻址方式简单,内含2套指令系统(ARM指令集和Thumb指令集)。极低的功耗,适合对功耗要求较高的应用,如便携式产品。能够提供0.9MIPS/MHz的三级流水线结构。LPC2103有丰富的接口资源、处理速度快、内部存储空间大及具备功率控制模块,是一种低耗器件,因此本设计微处理选用LPC2103。

LPC2103内嵌32KB的高速Flash存储器和8KB的RAM,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2个32位定时器(带捕获、匹配通道);1个10位DAC;7个PWM 通道;47路GPIO;4个边沿或电平触发的外部中断;具有独立电源和时钟的RTC;多个串行接口(UART、I2C、SPI、SSP)。它内含向量中断控制器,可配置中断优先级和向量地址,片内Boot装载程序可以实现在系统/在应用编程(ISP/IAP),通过片内PLL可实现60MHz的CPU操作频率,具有空闲和掉电2种低功耗模式,并且可通过外部中断唤醒。

LPC2131具体特性有:

(1) 16/32 位ARM7 TDMI-S微控制器,超小LQFP48 封装;

(2) 8KB 的片内静态RAM 和32KB 的片内Flash 程序存储器。128 位宽度接口/加速器

可实现高达70 MHz 工作频率;

(3) 通过片内boot 装载程序实现在系统/在应用编程(ISP/IAP)。单个Flash 扇区或整

片擦除时间为100ms,256 字节编程时间为1ms;

(4) 嵌入式ICE RT 通过片内RealMonitor软件提供实时调试;

(5) 10 位A/D 转换器提供8 路模拟输入(每个通道的转换时间低至2.44us),以及特

定的结果寄存器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开销;

(6) 2 个32 位定时器/外部事件计数器(带7 路捕获和7 路比较通道);

(7) 2 个16 位定时器/外部事件计数器(带3 路捕获和7 路比较通道);

(8) 低功耗实时时钟(RTC)具有独立的电源和特定的32KHz时钟输入;

(9) 多个串行接口,包括2个UART (16C550协议标准)、2个高速I2C总线(400 Kbit/s)、

SPI和具有缓冲作用和数据长度可变功能的SSP;

(10) 向量中断控制器(VIC),可配置优先级和向量地址;

(11) 多达32 个通用I/O口(可承受5V电压);

(12) 多达13 个边沿、电平触发的外部中断管脚;

(13) 通过一个可编程的片内PLL(100us 的设置时间)可实现最大为70MHz 的CPU操

作频率,其具有10MHz~25MHz 的输入频率;

(14) 片内集成振荡器与外部晶体的操作频率范围为1~25MHz;

(15) 低功耗模式包括空闲模式、带RTC的睡眠模式和掉电模式;

(16) 可通过个别使能/禁止外围功能和外围时钟分频来优化额外功耗;

(17)通过外部中断或RTC 将处理器从掉电模式中唤醒。

图2.2.1 ARM系列LPC2103的MCU引脚

2.3 单元电路的设计

2.3.1控制系统模块

1.LPC2103电源电路

LPC2103 控制器需要双电源供电,1.8V内核电压和 3.3V功能外设电压,EasyARM2103开发板的电源电路如图 2.2所示。5V电源由变压器或USB电源线输入,二极管 1N5819 可以防止电源反接。电路采用SPX1117 系列LDO芯片SPX1117M-3.3 和SPX1117M-1.8 将电压稳至3.3V和1.8V,0 欧的电阻用来隔离数字电源和模拟电源、数字地和模拟地。

SPX1117 系列 LDO芯片是 EXAR 公司生产的低压差芯片,其特点是输出电流大,输出电压精度高,稳定性高,宽电压输入(这里选择的是 5V输入)。此系列LDO芯片的输出电流高达 800mA,输出电压的精度在±1%之内,可广泛应用于手持式仪表、数

字家电、工业控制等领域。注意在电路输入输出端接一个 10μF 的电容,可改善瞬态响应和稳定性。

图2.3.1 ARM系列LPC2103的电源电路

图2.3.2 ARM系列LPC2103的复位电路

2.3.2键盘显示板

键盘显示原理:此系统中所选用的数码显示电路主要由两个四位七段数码管和两个74HC164及部分其他元件组成,74HC164是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8位移位寄存器(CMOS型),其功能为:当CLEAR 为高电平时CK每来一个上升跳,输出右移一位.当CLEAR为低电平时,输出清零。

图2.3.2.1 数码管显示电路原理图

下图中左边74HC164控制两个四位七段数码管的位码,右边74HC164控制两个四位七段数码管的段码,

图2.3.2.2 74HC164逻辑符号表图图2.3.2.3 74HC164引脚图

2.3.3 稳压电源模块

图2.3.3.1 稳压电源模块

交流电经过全桥电路在经过电容滤波,在经过稳压电源芯片做成稳压电路,输出电压5V、12V的直流电源。

图2.3.3.2 稳压电源实物图

2.3.4 驱动电路模块

本次设计采用L298H驱动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下:

图2.3 4.1 L298电路原理图

其焊接成的实物图如下:

图2.3 4.2 L298电路原理图

L298 芯片是一种高压、大电流双全桥式驱动器,其设计是为接受标准TTL 逻辑电平信号和驱动电感负载的, 例如继电器、圆筒形线圈、直流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具有两抑制输人来使器件不受输入信号影响。每桥的三级管的射极是连接在一起的, 相应外接线端可用来连接外设传感电阻。可安置另一输入电源, 使逻辑能在低电压下工作。L298 芯片是具有15 个引出脚的多瓦数直插式封装的集成芯片。

引脚19、20接ARM7系列LPC2103的两路PWM来控制整个电路的导通、断开、速度的大小,当PWM输出为高电平时,整个电路处于导通,实现电机可以转动;当PWM输出为低电平时,整个电路断开,实现电机不能转动;当PWM的占空比发生变化时,实现电机的速度发生大小改变。综上所述:实现了电机的驱动,分别使用了ARM上的P0.13、P0.14、P0.15、P0.16作为GPIO控制两个电机的正反转;分别使用ARM上的P0.19、P0.20作为PWM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图2.3.4.3 不同占空比下的输出波形

第3章软件程序设计

3.1EasyJTAG-H 仿真器的使用

EasyJTAG-H 仿真器是一款新型的仿真器,目前,可以支持 LPC21037 微控制器和部分ARM9 芯片,支持 ADS1.2 集成开发环境,支持单步、全速及断点等调试功能,支持下载程序到片内 FLASH 和特定型号的片外 FLASH,采用 ARM 公司提出的标准 20 脚JTAG 仿调试接口。这款仿真器需要 H-JTAG软件(调试代理)的支持。

3.2软件程序编写

#include "config.h"

uint32 LeftLow = 50,RightLow = 50,HZ = 100;//初始化左右占空比为50%,频率为100HZ /******************************************************/

#define key 1<<5

//定时器中断标志

uint8 T0Flag = FALSE;

uint8 DATA[9];

uint32 i=0; //用于记录刷新的位数,显示器共有八位,每显示一位就i++,显示下一位,直到i == 7时就令i=0;重新从第一位显示起

uint32 display=8;

uint32 keydown=9;//按键位置寄存

//段码,其中的digitable[10]为不显示任何内容

const uint8 digitable[13]={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00,0x40,

0x80};

//位码

const uint8 selectable[8]={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

/*******************************************************/

void DelayNS (uint32 uiDly)

{

uint32 i;

for (; uiDly > 0; uiDly--){

for(i = 0; i < 50000; i++);

}

}

/**************************************************************************

*****************

** 函数名称:Timer0_InitExt()

** 功能描述:TIMER0 初始化

** 入口参数:无

** 出口参数:无

***************************************************************************

****************/

void Timer0_InitExt(void)

{

T0TC = 0; /* 定时器设置为0 */

T0PR = 0; /* 时钟不分频*/

T0MCR = 0x03; /* 设置T0MR0匹配后复位T0TC,并产生中断标志 */

T0MR0 = Fpclk/400; /* 2.5毫秒定时刷新频率为50HZ */

T0TCR = 0x01; /* 启动定时器*/

}

/**************************************************************************

*****************

** 函数名称:IRQ_Timer0()

** 功能描述:TIMER0 中断服务程序

** 入口参数:无

** 出口参数:无

***************************************************************************

****************/

void __irq IRQ_Timer0(void)

{

T0Flag = TRUE; // T0中断标志置位

T0IR = 0x01; // 清除中断标志

VICVectAddr = 0;

}

/************************************************************************** *****************

** 函数名称:IRQ_Init()

** 功能描述:设置定时器0中断IRQ

** 入口参数:无

** 出口参数:无

*************************************************************************** ****************/

void IRQ_Init(void)

{

VICIntSelect = 0x00; // 所有中断通道设置为IRQ中断

VICVectCntl0 = 0x20 | 0x04; // 设置定时器0中断通道分配最高优先级 VICVectAddr0 = (uint32)IRQ_Timer0; // 设置中断服务程序地址

VICIntEnable = 1 << 0x04; // 使能定时器0中断

}

/************************************************************************** *******************************

** Function name: Timer1Init

** Descriptions: 定时器1初始化

** input parameters: 无

** ouput parameters: 无

** Returned value: 无

*************************************************************************** ******************************/

void Timer1Init(void)

{

T1TCR = 0x02; /* 定时器0复位 */

T1PR = 0; /* 不设时钟分频 */

PWM1CON = 0x0C; /* 使能PWM输出 */

T1MCR = 0x02; /* 设置T0MR0匹配后复位T0TC */

T1MR0 = Fpclk /HZ ; /* 设置PWM输出的周期*/

T1MR2 = T1MR0 *LeftLow /HZ; /* 设置PWM1.2输出占空比为50% */ T1MR3 = T1MR0 *RightLow /HZ; /* 设置PWM1.3输出占空比为25% */

T1TCR = 0x01; /* 启动定时器0 */

}

/************************************************************************** ******************

** 函数名称:void CONVBIT(uint32 num,uint32 place)

** 功能描述:

** 入口参数:显示的数的内容(num),显示内容在数组中的位置

** 出口参数:无

*************************************************************************** *****************/

void CONVBIT(uint32 num)

{

DATA[0] = num%10;

DATA[1] = num%100/10;

DATA[2] = num%1000/100;

DATA[3] = num%10000/1000;

DATA[4] = num%100000/10000;

DATA[5] = num%1000000/100000;

DATA[6] = num%10000000/1000000;

DATA[7] = num/10000000;

DATA[8] = 10; //黑码

}

/************************************************************************** ******************************

** 函数名称:MSPI_Init()

** 函数功能:初始化SPI接口,设置为主机。

** 入口参数:无

** 出口参数:无

*************************************************************************** ******************************/

void MSPI_Init(void)

{

SPI_SPCCR = 0x08; // 设置SPI时钟分频

SPI_SPCR = (0 << 3) | // CPHA = 0, 数据在SCK 的第一个时钟沿采样 (1 << 4) | // CPOL = 1, SCK 为低有效

(1 << 5) | // MSTR = 1, SPI 处于主模式

(0 << 6) | // LSBF = 0, SPI 数据传输MSB (位7)在先

(0 << 7); // SPIE = 0, SPI 中断被禁止

}

/************************************************************************** ******************************

** 函数名称:MSPI_SendData()

** 函数功能:向SPI总线发送数据。

** 入口参数:data 待发送的数据

** 出口参数:

*************************************************************************** *****************************/

void MSPI_SendData(uint8 data)

{

SPI_SPDR = data;

while( 0 == (SPI_SPSR & 0x80)); // 等待SPIF置位,即等待数据发送完毕}

void PwmHzChange(void)

{

//占空比上限检查

if(LeftLow>HZ)

LeftLow=HZ-3;

if(RightLow>HZ)

RightLow=HZ-3;

//占空比下限检查

if(LeftLow < 1)

LeftLow=1;

if(RightLow<1)

RightLow=1;

// Low越大转速越慢

T1MR2 = T1MR0*LeftLow /HZ; //左轮 /* 设置PWM1.2输出占空比为50% */ T1MR3 = T1MR0*RightLow /HZ;//右轮 //占空比为:高电平=1-RightHigh/100

/* 设置PWM1.3输出占空比为25% */ }

void PINInit()

{

PINSEL0 = 0X00;

PINSEL1 = 0X00;

PINSEL1 = (PINSEL1 & (~(0x03 << 6))) | (0x02 << 6);//P0.19//左轮/* 选择MAT1.2输出 */

PINSEL1 = (PINSEL1 & (~(0x03 << 8))) | (0x02 << 8);//P0.20//右轮/* 选择MAT1.3输出 */

IO0DIR=1<<16|1<<15|1<<14|1<<13|1<<1;//GPIO为输出

PINSEL0 = (0x01 << 8) | //设置P0.4脚为SCK(SPI0)

(0x01 << 12); //设置P0.6脚为MISO(SPI0),其它都为默认GPIO功能

IO0DIR &= (~(0x01 << 5)); //P0.5为GPIO输入

}

/*****************************************

**************左转弯*********************

****************************************/

void TurnLeft()

{

IO0SET = 1<<16;//右轮顺时针转

IO0CLR = 1<<15;

IO0SET = 1<<13;//左轮停止转动

IO0SET = 1<<14;

}

/*****************************************

**************左急转弯*********************

****************************************/

void TurnNowLeft()

{

IO0SET = 1<<16;//右轮顺时针转

IO0CLR = 1<<15;

IO0SET = 1<<14;//左轮逆时针转

IO0CLR = 1<<13;

}

/*****************************************

**************右转弯*********************

****************************************/

void TurnRight()

{

IO0SET = 1<<15;//右轮停止

IO0SET = 1<<16;

IO0SET = 1<<13;//左轮顺时针转

IO0CLR = 1<<14;

}

/*****************************************

**************右急转弯*********************

****************************************/

void TurnNowRight()

{

IO0SET = 1<<15;//右轮逆时针转

IO0CLR = 1<<16;

IO0SET = 1<<13;//左轮顺时针转

IO0CLR = 1<<14;

}

/*****************************************

**************走直线*********************

****************************************/

void RunLine()

{

IO0SET = 1<<16;//右轮逆时针转

IO0CLR = 1<<15;

IO0SET = 1<<13;//左轮逆时针转

IO0CLR = 1<<14;

}

void RunBack()

{

IO0SET = 1<<16;//右轮逆时针转

IO0CLR = 1<<15;

IO0SET = 1<<14;//左轮逆时针转

IO0CLR = 1<<13;

}

/************************************************************************** *******************************

** Function name: main

** Descriptions: 定时器1PWM输出

** input parameters: 无

** ouput parameters: 无

** Returned value: 无

*************************************************************************** ******************************/

int main (void)

{

PINInit();

Timer1Init(); // 定时器1初始化,发PWM波

MSPI_Init(); // 初始化SPI接口

Timer0_InitExt(); //定时器初始化

IRQEnable(); // IRQ中断使能

IRQ_Init(); // 设置及开启定时器0中断

RunLine();

display = 12345678;

while(1)

{

if(T0Flag==TRUE)//2.5ms到

{

T0Flag = FALSE;

CONVBIT(display);

IO0CLR = 1<<1;

MSPI_SendData(digitable[DATA[i]]); //其他位不带小数点

MSPI_SendData(selectable[i]); // 发送显示位码

IO0SET = 1<<1;

if((IO0PIN&(key))!=0) //无键按下

{

if (keydown == i)//键按下之后放开(防止一键多发)

{

//display=keydown*10000000+keydown*1000000+keydown*100000+keydown*10000+key down*1000+keydown*100+keydown*10+keydown;

switch(keydown)

{

case 0://按下则确定为修改态

{

TurnLeft();

display=11111111;

}break;

case 1://按下则移动一位

{

TurnNowLeft();

display=22222222;

}break;

case 2://闪烁位值增加

{

TurnRight();

display=33333333;

}break;

case 3://确定修改键

{

TurnNowRight();

display=44444444;

}break;

case 4://确定修改键

{

display=55555555;

}break;

case 5://确定修改键

{

display=66666666;

}break;

case 6://确定修改键

{

display=77777777;

}break;

case 7://确定修改键

{

display=88888888;

}break;

}

keydown =0x09;//恢复为无键按下,重要的一步,在此出过错

}

}

else if((IO0PIN&(key))==0)//有键按下

{

DelayNS(10);

if((IO0PIN&(key))==0)

{

keydown = i;

}

}

i = (i+1) %8; //使i在0-7之间循环

}

}

return 0;

}

图.3.2.1流程图

第4章 调 试

4.1 电路焊接与检查

当完成电路板以后,就是去购买所需的元器件对电路板进行焊接,首先焊接L298H 桥电路,这样可以防止元器件焊坏,还可以防止焊死后不容易把芯片拿下来。在焊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虚焊,线焊在一起,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及时的发现了这些问题,而且纠正了这些错误。在焊接键盘的时候发现最小的键盘的四个角太大了完全插不进焊盘里面,经过仔细的考虑后,用钳子把四个角弯成和四个焊盘大小相对应的角,焊接键盘的时候此方案完全可行。最后固定好小车用到的车架子,把各模块固定在上面就可以调试了。

4.2 键盘显示板的调试

首先在实验室里ADS1.2编译环境对硬件进行调试。将键盘显示板与ARMLPC2103连接起来,通过程序看数码管上是否显示对应的断码及按键是否有用。不行的话就修改程序一点一点试,找出错误。

4.3 执行电路的调试

在L298H 桥电路和键盘显示板的硬件调试以后,接上12V 、5V 的电源在执行电路上,运行主程序。通过按键控制小车的直走、后退及转弯。

智能循迹小车___设计报告

智能循迹小车___设计报告

智能循迹小车设计 专业:自动化 班级:自动化132 姓名:罗植升莫柏源梁 桂宾 指导老师: 2014年4月——2010年6月

本课题是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小车完成的主要功能是能够自主识别黑色引导线并根据黑线走向实现快速稳定的寻线行驶。小车系统以 STC89C52单片机为系统控制处理 器; 采用红外传感获取赛道的信息,来对小车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控制。此外,对整个控制软件进行设计和程序的编制以及程序的调试,并最终完成软件和硬件的融合,实现小车的预期功能。

当今世界,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机械、电气和电子信息已经不再明显分家,自动控制在工业领域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智能”这个词也已经成为了热门词汇。现在国外的自动控制和传感器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日本,比如日本本田制作的机器人,其仿人双足行走已经做得十分逼真,而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还据说其智商已达到6岁儿童的水平。 作为机械行业的代表产品—汽车,其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速度也显著提高,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电子装置占汽车整车(特别是轿车)的价值量比例逐步提高,汽车将由以机械产品为主向高级的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汽车电子产业也很有可能成为依托整车制造业和用车提升配置而快速成为新的增长点;二是汽车开始向电子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其不仅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同时能具有交通、娱乐、办公和通讯等多种功能。 无容置疑,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开始重视起来,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各种大型的创新比赛,比如:亚洲广播电视联盟亚太地区机器人大赛(ABU ROBCON)、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众多重要竞赛都能很好的培养大学生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兴趣与强化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知识。但很现实的状况是,国内不论是在机械还是电气领域,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所以作为机电一体化学生,必须加倍努力,为逐步赶上国外先进水平并超过之而努力。 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在汽车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要求,提出简易智能小车的构想,目的在于:通过独立设计并制作一辆具有简单智能化的简易小车,获得项目整体设计的能力,并掌握多通道多样化传感器综合控制的方法。所以立“智能循迹小车”一题作为尝试。 此项设计是在以杨老师提供的小车为基础上,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实现能够自主识别黑色引导线并根据黑线走向实现快速稳定的寻线行驶。

智能婴儿车设计报告样本

智能婴儿车设计报 告

智能制造论文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多功能智能婴儿车

一、简介: 本设计是涉及触摸感应和电磁感应的触摸感应式婴儿车智能刹车装置,哭声检测智能摇摆及报警装置,大小便检测报警装置,婴儿车智能追踪定位装置,手动可调摇篮摇摆频率装置。这些智能设计旨在防止婴儿车在有坡度的地方无人推行时发生溜动而造成的安全事故,而且跟踪定位婴儿车的位置,使婴儿车时时刻刻都在身边,哭声检测智能摇摆及报警装置和手动可调摇篮摇摆频率装置是用于减轻婴儿照看者的负担,不用时时刻刻守在婴儿旁边,大小便检测报警装置是为了提醒照看者婴儿是否大小便,方便照看者给婴儿换尿布。 本创造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实现婴儿车在有人控制时正常行驶,无人控制时停止锁住无法滑动,避免发生事故,而且提醒照看人婴儿车内婴儿的各种信息。 二、技术背景: 照顾孩子的父母或是保姆不可能时时刻刻待在孩子身边,特别是在晚上,而且人们不可能因为孩子其它事什么都不做。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设计出了智能婴儿车,它能帮助父母花更少的时间更好得照顾好婴儿,使婴儿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而且能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做些家务及一些其它事情。智能婴儿摇篮能够提供给宝宝舒适摇晃,又能够经过自动移动和自动避障及自动追踪,使得妈妈们也可腾出手来处理家务或者休息。从而大大的减轻了

婴幼儿父母的劳动负担。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让的工具车,有各种车型,一般0到4岁的孩子用的是婴儿车,是宝宝最喜爱的散步交通工具,更是妈妈带宝宝上街购物出游时的必须品,而当今的婴儿车的刹车装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婴儿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于婴儿车停放位置不当或婴儿的活动等其它原因,婴儿车可能会发生溜动,从而引发意外事故,而婴儿坐在婴儿车内不具有制止婴儿车运动的能力以致发生碰撞而导致惨剧发生。现已发生多起因为家长的疏忽导致的婴儿车滑动引起的安全事故。因此安全性是购买婴儿车的最重要的指标,如果婴儿车不具备很强的安全性,就极其容易伤害到脆弱的婴儿。因此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婴儿车应具有自动制动的能力,特别是在无人看管时。 现有的婴儿车安全装置旨在人工制动,需要在停放时人工打开刹车,可是很多家长往往意识不到安全隐患的存在从而忽略这个步骤,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现在的婴儿车安全装置并不能解决无人看管时引发的安全隐患。 该创造正是要实现婴儿车智能化,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安全隐,很大地提高婴儿车的安全性,这个设计的应用范围较广,同样也能够用于残疾人的推车等。该设计轻巧方便,功耗低,成本较低,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三、关键词:

智能小车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智能小车设计 打开命令行终端的快捷方式: ctr+al+t:默认的路径在家目录 ctr+shift+n:默认的路径为上一次终端所处在的路径. linux@ubuntu:~$ linux:当前登录用户名. ubuntu:主机名 :和$之间:当前用户所处在的工作路径. windows下的工作路径如C:\Intel\Logs linux下的工作路径是:/.../..../ ~:代表的是/home/linux这个路径.(家目录). ls(list):列出当前路径下的文件名和目录名. ls -a(all):列出当前路径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名,包括了隐藏文件. .:当前路径 ..:上一级路径 ls -l:以横排的方式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total 269464(当前这个路径总计所占空间的大小,单位是K) drwxr-xr-x 3 linux linux 4096 Dec 4 19:16 Desktop 第一个位置:代表的是文件的类型. linux系统下的文件类型有以下几种. b:块设备文件 c:字符设备文件 d:directory,目录 -:普通文件. l:连接文件. s:套接字文件. p:管道文件. rwxr-xr-x:权限 r:读权限-:没有相对应的权限 w:写权限

x:可执行权限 修改权限: chmod u-或者+r/w/x 文件名 chmod g-或者+r/w/x 文件名 chmod o-或者+r/w/x 文件名 第一组:用户权限 第二组:用户组的权限 第三组:其他用户的权限. chmod 三个数(权限) 文件名 首先根据你想要的权限生成二进制数,再根据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的三位数 rwxr-x-wx 111101011 7 5 3 chmod 753 文件名 rwx--xr-x 第二个位置上的数字:对应目录下的子文件个数,如果是非目录,则数字是1 第三个位置:用户名(文件创造者). 第四个位置:用户组的名字(前边的用户所处在的用户组的名字). 第五个位置:对应文件所占的空间大小(单位为b) 第六~八个位置:Dec 4 19:16时间戳(最后一次修改文件的时间) 最后一个位置:文件名 操作文件: 1.创建一个普通文件:touch 文件名 2.删除一个文件:rm(remove) 文件名 3.新建一个目录:mkdir(make directory) 目录名 递归创建目录:mkdir -p 目录1/目录2/目录3 4.删除一个目录:rmdir 目录名.//仅删除一个空目录 rm -rf 目录名//删除一个非空目录 5.切换目录(change directory):cd 路径 linux下的路径分两种 相对路径:以.(当前路径)为起点. 绝对路径:以/(根目录)为起点, 用相对路径的方式进入Music:cd ./Music 用绝对路径的方式进入Desktop:cd /home/linux/Desktop 返回上一级:cd ..

智能循迹小车___设计报告

智能循迹小车设计 专业:自动化 班级:自动化132 姓名:罗植升莫柏源梁桂宾 指导老师: 2014年4月——2010年6月 摘要:

本课题是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小车完成的主要功能是能够自主识别黑色引导线并根据黑线走向实现快速稳定的寻线行驶。小车系统以 STC89C52单片机为系统控制处理器;采用红外传感获取赛道的信息,来对小车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控制。此外,对整个控制软件进行设计和程序的编制以及程序的调试,并最终完成软件和硬件的融合,实现小车的预期功能。 引言

当今世界,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机械、电气和电子信息已经不再明显分家,自动控制在工业领域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智能”这个词也已经成为了热门词汇。现在国外的自动控制和传感器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日本,比如日本本田制作的机器人,其仿人双足行走已经做得十分逼真,而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还据说其智商已达到6岁儿童的水平。 作为机械行业的代表产品—汽车,其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速度也显著提高,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电子装置占汽车整车(特别是轿车)的价值量比例逐步提高,汽车将由以机械产品为主向高级的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汽车电子产业也很有可能成为依托整车制造业和用车提升配置而快速成为新的增长点;二是汽车开始向电子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其不仅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同时能具有交通、娱乐、办公和通讯等多种功能。 无容置疑,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开始重视起来,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各种大型的创新比赛,比如:亚洲广播电视联盟亚太地区机器人大赛(ABU ROBCON)、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众多重要竞赛都能很好的培养大学生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兴趣与强化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知识。但很现实的状况是,国内不论是在机械还是电气领域,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所以作为机电一体化学生,必须加倍努力,为逐步赶上国外先进水平并超过之而努力。 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在汽车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要求,提出简易智能小车的构想,目的在于:通过独立设计并制作一辆具有简单智能化的简易小车,获得项目整体设计的能力,并掌握多通道多样化传感器综合控制的方法。所以立“智能循迹小车”一题作为尝试。 此项设计是在以杨老师提供的小车为基础上,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实现能够自主识别黑色引导线并根据黑线走向实现快速稳定的寻线行驶。

智能循光小车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智能循光小车设计 教学单位: 专业名称: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完成时间: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智能小车 学校:江汉大学 学院:物信学院 班级、姓名: 10通信曹聪慧 10自二彭洋

摘要: 本系统采用STC89C52作为主控制芯片,采用7805作为稳压芯片,采用L9110芯片作为直流电机驱动,在PWM 控制下,小车自动寻路,快慢速行驶和转向。三者的结合使小车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并用霍尔元件测速,用1602液晶把速度显示出来。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能高。 关键词:STC89C52单片机、PWM调速、自动循迹,测速

目录 1.系统方案 (4) 1.1 车体设计 (4) 1.2 控制器模块 (4) 1.3电机模块 (4) 1.4电机驱动模块 (5) 1.5测速模块 (5) 1.6电源模块 (5) 1.7最终方案 (6) 2.系统硬件设计 (7) 2.1电源模块的设计 (7) 2.1控制模块的设计 (6) 2.1循迹模块的设计 (6) 2.1电机驱动模块的设计 (7) 2.1测速模块的设计 (7) 3.软件程序的设计 (10) 3.1总体流程图 (10) 3.2软件大体思路 (10) 4.系统功能测试 (9) 4.1 问题分析及解决 (10) 5.总结 (12) (附录)

系统方案 1.1 车体设计 自己制作电动车。一般的说来,自己制作的车体比较粗糙,性能不太稳定。但只要对车体仔细制作,通过优良的控制算法,也能实现控制小车前进转弯的功能。 1.2 控制器模块 采用STC公司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STC89C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的51内核的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空间的可反复擦些1000次的Flash只读存储器,具有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32个IO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且该系列的51单片机可以不用烧写器而直接用串口或并口就可以向单片机中下载程序。我们自己制作51最小系统板,体积很小,下载程序方便,放在车上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 1.3电机模块 方案一:采用步进电机实现物体的精确定位和方向控制。步进电机可以作为一种控制用的特种电机,可以精确地控制角度和距离。缺点是相对体积较大,力矩比较小,容易失步,而且价格比较昂贵。 方案二:采用普通直流电机。直流电机运转平稳,精度有一定的保证。直流电机控制的精确度虽然没有步进电机那样高,但完全可以满足本题目的要求。通过单片机的PWM输出同样可以控制直流电机的旋转速度,实现电动车的速度控制。并且直流电机相对于步进电机

智能小车课程设计报告书

※※※※※※※※※ 级学生※※2015※※课程设计材料※※※※※※※※※※※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智能小车蓝牙操控和循迹的实现 名姓 学号 院学 专业 指导教师 2019年2月15日 设计目的1 通过设计进一步掌握51单片机的应用,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进一步学习51单片机在系统中的控制功能,能够合理设计单片机的外围电路,并使之与单片机构成整个系统。 2功能要求

智能小车作为现代的新发明,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可应用于科学勘探等等用途;并且能实现显示时间、速度、里程,具有自动寻迹、寻光、避障等功能,可程控行驶速度、准确定位停车,远程传输图像、按键控制加速,减速,刹停,左转和右转、实时显示运行状态等功能。 3 总体设计方案 在现有玩具电动车的基础上,加了四个按键,实现对电动车的运行轨迹的启动,并将按键的状态传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然后由单片机根据所检测的各种按键状态实现对电动车的智能控制。这种方案能实现对电动车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控制,控制灵活、可靠,精度高,可满足对系统的各项要求。本设计采用AT89C51单 片机。以AT89C51为控制核心,利用按键的动作,控制电动小汽车的状态。加 装光电、红外线、超声波传感器,实现对电动车的速度、位置、运行状况的实时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传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然后由单片机根据所检测的各种数据实现对电动小车的智能控制,如图1所示。简易智能电动车采用AT89C51单 片机进行智能控制。开始由手动启动小车,并复位初始化,当到达规定的起始黑线,由小车底部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条黑线后,通过单片机控制小车[2]。在白纸所做轨迹道路中,小车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正前开始记数、显示、调速方检测和光电传感器左右侧检测,由单片机控制实现系统的自动避障功能。在电动车进驶过程中,采用双极式H型PWM脉宽调制技术,以控制小车调速;并采用 动态共阴显示行驶时间和里程。小车通过光电传感装置实现驶向光源并通过循迹保持小车在白纸范围内行驶。当小车到达终点第二次检测到黑线时,单片机控制小车停车。 总体设计框架图图1 4 硬件电路选取与设计

简易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简易智能小车设计 报告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题目:简易智能小车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1) 第1章绪论 (2) 1.1 简易智能小车的概述 (2) 1.1 主要研究工作 (3) 第2章硬件电路设计 (3) 2.1 总体方案的设计 (3) 2.2 LPC2103的简介 (3) 2.3 单元电路的设计 (5) 2.3.1控制系统模块 (5) 2.3.2 键盘显示板模块 (6) 2.3.3稳压电源模块 (7) 2.3.4 驱动电路模块 (8) 第3章软件设计 (10) 3.1 EasyJTAG-H 仿真器的使用 (10) 3.2 软件程序编写 (10) 第4章调试 (18) 4.1 电路焊接与检查 (18) 4.2 键盘显示板的调试 (18)

4.2 执行电路的调试 (18) 第5章结论 (19) 致谢...................................................................................................19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附录1实物图 (21) 附录2 元器件清单表 (22)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采用ARM7系列LPC2103作为智能小车的检测和控制核心。利用PWM技术动态控制电动机的转速,来实 现直流调速的功能模块。经过键盘显示板上的八个按键,实现 小车不同方向的行驶,实现ARM与键盘显示板的人机对 话。 关键词:LPC2103、键盘显示板、L298整流电路、直流电机、稳压电源。 。

开题报告(智能小车)

CHAHGZH0U 開TfRIE OF ENGINEERWG TECHNOLOGY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现状: 智能小车发展很快,从智能玩具到其它各行业都有实质成果。其基本可实 现循迹、避障、检测贴片寻光入库、避崖等基本功能,这几届的电子设计大赛 智能小车又在向声控系统发展。比较出名的飞思卡尔智能小车更是走在前列。 我此次的设计主要实现循迹避障这两个功能。 智能车辆也叫无人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 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制动、 自动保持安全距离、车速和巡航控制等功能。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在复杂的 道路情况下,能自动的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并沿着预订的道路进行。智 能小车主要运用领域包括军事侦察与环境检测、探测危险与排除险情、安全检 测受损评估、智能家居。 发展趋势: 智能循迹小车可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勘探、矿产开采等不便于人员实地 堪察 的环境。稍加改造,可应用于军事反恐、警察维和等领域,从而达到最大 限度的避免人员伤亡,保存战斗实力的目的。因此,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意 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其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速度也显着提高,汽车开始向 电子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其不仅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同时能具 有交通、娱乐、办公和通讯等多种功能。智能小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 策,自动行驶等功能与异地的综合系统,它集中的运用了计算机、传感、信息、 通信、导航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基本信息 学生姓名 倪小玉 班级 电子0911 学号 2009238108 系名称 自动化技术系 专业 应用电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智能循迹小车的设计 指导教师 李玮 二、开题意义 课题 的现状与 发展趋势

智能循迹小车实验报告

简单电子系统设计报告 ---------智能循迹小车 学号201009130102 年级10 学院理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姓名马洪岳 指导教师刘怀强

摘要 本实验完成采用红外反射式传感器的自寻迹小车的设计与实现。采用与白色地面色差很大的黑色路线引导小车按照既定路线前进,在意外偏离引导线的情况下自动回位。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STC89C51作为小车检测、控制、时间显示核心,以实验室给定的车架为车体,两直流机为主驱动,附加相应的电源电路下载电路,显示电路构成整体电路。自动寻迹的功能采用红外传感器,通过检测高低电平将信号送给单片机,由单片机通过控制驱动芯片L298N驱动电动小车的电机,实现小车的动作。 关键词:STC89C51单片机;L298N;红外传感器;寻迹 一、设计目的 通过设计进一步掌握51单片机的应用,特别是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进一步学习51单片机在系统中的控制功能,能够合理设计单片机的外围电路,并使之与单片机构成整个系统。 二、设计要求 该智能车采用红外传感器对赛道进行道路检测,单片机根据采集到的信号的不同状态判断小车当前状态,通过电机驱动芯片L298N发出控制命令,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对小车姿态的控制,绕跑到行驶一周。 三、软硬件设计 硬件电路的设计 1、最小系统:

小车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图1是其最小系统电路。主要包括:时钟电路、电源电路、复位电路。其中各个部分的功能如下: (1)、电源电路:给单片机提供5V电源。 (2)、复位电路:在电压达到正常值时给单片机一个复位信号。 图1 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 2、电源电路设计: 模型车通过自身系统,采集赛道信息,获取自身速度信息,加以处理,由芯片给出指令控制其前进转向等动作,各部分都需要由电路支持,电源管理尤为重要。在本设计中,51单片机使用5V电源,电机及舵机使用5V电源。考虑到电源为电池组,额定电压为4.5V,实际充满电后电压则为4-4.5V,所以单片机及传感器模块采用最小系统模块稳压后的5V电源供电,舵机及电机直接由电池供电。 3、传感器电路:

智能小车B设计分析方案

C 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摘要 本设计为实现两车交替超车领跑的功能,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L298驱动电机转动完成小车,通过红外传感器ST188来检测路面黑线,完成小车在行车道上的各种正常行驶,通过光电开关避免两车相撞,从而实现两小车交替超车领跑的功能,并通过按键设置控制小车行驶状态,其中红外传感器和光电开关在小车上的放置情况,保证了小车的寻黑线和避障碍的完成。 关键词:STC89C52、L298、红外传感器ST188、光电开关 1 方案设计与论证 1.1设计要求 本系统要求两辆小车分别在行车道正常行驶一圈;甲乙两车按题目要求的所示位置同时起动,乙车通过超车标志线后在超车区实现超车功能,并先 于甲车到达终点,则两车前后位置交替,继续做下一圈的超车领跑。 1.2各部分方案论述 1.2.1 控制模块 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实现小车的智能控制,其中工作电压5V,8K 字节ROM,512字节RAM,通用I/O 口32个,3个定时器/计数器。 1.2.2电源模块 采用9V锂电池,经稳压电路到工作电压5V. 1.2.3 直流电机驱动模块 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组成的平衡式驱动电路,这种电路可以由单片机直接对其进行操作,但由于分立元件占用的空间比较大,还要配上两个继电器,考虑到小车的空间问题,此方案不够理想。 方案二:采用L298N驱动直流电机,基于L298N芯片的PWM控制系统模块,让电机具有调速的功能,小车便可以完成调速速、转向功能。则需按此方案较好。 1.2.4 调速模块方案一: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整电动机的分压来调速。

但电阻 网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且数字电阻的元器件价格比较昂贵。尤其是所使 用的电动机电阻很小,但电流很大,分压不仅会降低效率,实现也很困难。 方案二: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开关的切换对小车的速度进行调节。此方案电路较简单,但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有限,机械结构易损坏,寿命不长,可靠性也不太好。 方案三: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用单片机控制信号的高低电平时间完成调速,用对两个信号的不同控制完成电机的转向和起停的控制。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管子的饱和截止状态下,效率非常高,经实验发现,此方法调速简单可行,方便可靠。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拟选择方案三。 1.2.5避障模块 方案一:采用超声波测距。超声波传感器测距时有足够的精度,可以达到1cm的近距离,对远距离也有较快的响应信号。但是,本题目的要求是绕过障碍物,这就要求小车在较远距离时即做出绕障的反应,因此没有必要采用精确近距的超声波传感器。 方案二:采用光电开关e18d8Onk。本设计采用的光电开关有效距离为可达到45cm, 所有能反射光线的物体均可被检测,所以小车前方只要有障碍,马上就可以检测到,且没有电路简单,便于操作,所以拟采用此方案。 1.2.6 黑带检测模块 方案一:采用发光二级管,用光敏二极管接受。由于光敏二极管受可见光的影响较大,稳定性差。 方案二:采用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ST188>,利用红外线发射管发射红外线,红外线二极管进行接收,采用红外线发射,外面可见光对接收信号的影响较小,再用电压比较器对信号进行调整。本方案也易于实现,较可靠,因此采用。 2 理论分析与计算 2.1黑带检测原理 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当光线照射在白纸上,反射量比较大,反之照在黑线上对光吸收,反射回去的量比较少,这样就可以利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与接收端来判断黑线的位置,当遇到黑线时候,经过LM339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反之遇到白线为低电平。 2.2 超车原理利用光电开关判断两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可以认为是一辆车是另一辆车的 “障碍物”,即当一辆小车在在另一辆小车光电开光的检测范围内时候,让小车

智能小车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 智能小车设计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14级2班 姓名学号组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2016 年 12 月 23 日

打开命令行终端的快捷方式: ctr+al+t:默认的路径在家目录 ctr+shift+n:默认的路径为上一次终端所处在的路径. linux@ubuntu:~$ linux:当前登录用户名. ubuntu:主机名 :和$之间:当前用户所处在的工作路径. windows下的工作路径如C:\Intel\Logs linux下的工作路径是:/.../..../ ~:代表的是/home/linux这个路径.(家目录). ls(list):列出当前路径下的文件名和目录名. ls -a(all):列出当前路径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名,包括了隐藏文件. .:当前路径 ..:上一级路径 ls -l:以横排的方式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total 269464(当前这个路径总计所占空间的大小,单位是K) drwxr-xr-x 3 linux linux 4096 Dec 4 19:16 Desktop 第一个位置:代表的是文件的类型. linux系统下的文件类型有以下几种. b:块设备文件 c:字符设备文件 d:directory,目录 -:普通文件. l:连接文件. s:套接字文件. p:管道文件. rwxr-xr-x:权限 r:读权限 -:没有相对应的权限 w:写权限 x:可执行权限 修改权限:

chmod u-或者+r/w/x 文件名 chmod g-或者+r/w/x 文件名 chmod o-或者+r/w/x 文件名 第一组:用户权限 第二组:用户组的权限 第三组:其他用户的权限. chmod 三个数(权限) 文件名 首先根据你想要的权限生成二进制数,再根据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的三位数 rwxr-x-wx 111101011 7 5 3 chmod 753 文件名 rwx--xr-x 第二个位置上的数字:对应目录下的子文件个数,如果是非目录,则数字是1 第三个位置:用户名(文件创造者). 第四个位置:用户组的名字(前边的用户所处在的用户组的名字). 第五个位置:对应文件所占的空间大小(单位为b) 第六~八个位置:Dec 4 19:16时间戳(最后一次修改文件的时间) 最后一个位置:文件名 操作文件: 1.创建一个普通文件:touch 文件名 2.删除一个文件:rm(remove) 文件名 3.新建一个目录:mkdir(make directory) 目录名 递归创建目录:mkdir -p 目录1/目录2/目录3 4.删除一个目录:rmdir 目录名.//仅删除一个空目录 rm -rf 目录名//删除一个非空目录 5.切换目录(change directory):cd 路径 linux下的路径分两种 相对路径:以.(当前路径)为起点. 绝对路径:以/(根目录)为起点, 用相对路径的方式进入Music:cd ./Music 用绝对路径的方式进入Desktop:cd /home/linux/Desktop 返回上一级:cd .. 返回加家目录的三种方式 (1).cd

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魏旭峰、孔凡明、陈梦洋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 摘要: AT89S52单片机是一款八位单片机,他的易用性和多功能性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好评。该设计是结合科研项目而确定的设计类课题。本系统以设计题目的要求为目的,采用89S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道路上的黑线,控制电动小汽车的自动寻路,快慢速行驶。整个系统的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能高。实验测试结果满足要求,本文着重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及测试结果分析。 采用的技术主要有: 通过编程来控制小车的速度及方向; 传感器的有效应用; 1602液晶显示的应用; 关键词: 89S52单片机、光电检测器、PWM调速、电动小车 第一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一供电系统 二光电检测系统 三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设计 四液晶显示1602的应用 五电机驱动 第二章软件设计 第二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根据要求,小车应在规定的赛道上行驶,赛道中央黑线宽为25MM,确定如下方案:在现有玩具电动车的基础上,加装光电检测器,实现对电动车的位置的实时 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传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然后由单片机根据所检测的各种数据实现对电动车的转向和速度的智能控制. 这种方案能实现对电动车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控制,控制灵活、可靠,精度高,可满足对系统的各项要求。 一供电系统 本模块使用LM2940芯片输出+5V的电压,为89S52单片机光电检测电路供电,采用LM1117可控变压芯片输出+6V电压为舵机供电.而电机则由单片机来控制,当单片机输出的电压不同时,电机的转速不同,以此来达到控制小车速度的目的.电路如图:

二光电检测系统 本模块采用七对红外线发射和接收对管,来检测小车前方黑线位置和模拟车站停车位置.发射管发射管出红外线,当对管正下方为白色跑道时,发射管发射出去的红外线会被反射回来, 接收因接收到红外线

智能小车实训报告

智能小车实训报告 摘要: 本课题是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小车完成的主要功能是能够自主识别黑色引导线并根据黑线走向实现快速稳定的寻线行驶。小车系统以 AT89S52 单片机为系统控制处理器; 采用红外传感获取赛道的信息,来对小车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控制。此外,对整个控制软件进行设计和程序的编制以及程序的调试,并最终完成软件和硬件的融合,实现小车的预期功能。 一、实验目的: 通过设计进一步掌握51单片机的应用,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进一步学习51单片机在系统中的控制功能,能够合理设计单片机的外围电路,并使之与单片机构成整个系统。 二、设计方案 该智能车采用红外传感器对赛道进行道路检测,单片机根据采集到的信号的不同状态判断小车当前状态,通过电机驱动芯片L298N 发出控制命令,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对小车姿态的控制。 三.报告内容安排 本技术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整个系统实现方法的一个概要说明,主要内容是对整个技术原理的概述;第二部分是对硬件电路设计的说明,主要介绍系统传感器的设计及其他硬件电路的设计原理等;第三部分是对系统软件设计部分的说明,主要内容是智

能模型车设计中主要用到的控制理论、算法说明及代码设计介绍等。 技术方案概要说明 本模型车的电路系统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单片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 工作原理: 利用红外采集模块中的红外发射接收对管检测路面上的轨迹 将轨迹信息送到单片机 单片机采用模糊推理求出转向的角度,然后去控制 行走部分 最终完成智能小车可以按照路面上的轨迹运行。 硬件电路的设计 1、最小系统: 小车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图1是其最小系统电路。主要包括:时钟电路、电源电路、复位电路。 其中各个部分的功能如下: 1、时钟电路:给单片机提供一个外接的16MHz的石英晶振。 2、电源电路:给单片机提供5V电源。 3、复位电路:在电压达到正常值时给单片机一个复位信号。

智能小车课程设计

精心整理 智能循迹小车 【摘要】 本课题是基于低功耗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小车完成的主要功能是能够自主识别黑色引导线并根据黑线走向实现快速稳定的寻线行驶。小车系统以单片机为系统控制处器;采用红外传感获取赛道的信息,来对小车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控制。此外,对整个控制软件进行设计和程序的编制以及程序的调试,并最终完成软件和硬件的融合,实现小车的预期功能。 一、实验目的 ????这次设计智能小车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怎样能够活学活用,深入的了解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种元器件的基本用途和方法,能够灵活敏捷的判断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学会独立设计电路,积累更多的设计经验,加强焊接能力和技巧,完成基本的要求。并能完美的完成这次实训。 根据老师给的控制要求,和自己的发挥扩充能力,独立的,大胆的去实践,开拓创新,能够将自己的想法体现到实际电路当中去。 二、设计方案 该智能车采用红外传感器对赛道进行道路检测,单片机根据采集到的信号的不同状态判断小车当前状态,通过电机驱动芯片发出控制命令,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对小车姿态的控制。三、各芯片说明 W981216BH-6 一种髙速度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具有1M字(words)*4层(banks)*16位(bits)的存储结构组织.传输数据带宽最高达166M字/秒(-6)。 对SDRAM是否访问是突发导向。在一个页面连续的内存位置可在一个1,2,4,8或整页突发访问时长和行选择组由活动命令。列地址自动生成的SDRAM的内部计数器在突发运作。随机栏也可以通过阅读在每个时钟周期提供其地址。该多组特性使交织在内部银行隐藏预充电时间。通过让一个可编程的模式寄存器,该系统可以改变突发长度,延时周期,交错或连续突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性能。W981216BH是在理想的主内存高性能应用。 特征: 1、.3V±0.3V电源

智能小车开题报告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班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国外智能车辆的研究历史较长,始于上世纪50年代。它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是智能车辆研究的初始阶段。1954年美国Barrett Electronics 公司研究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自主引导车系统AGVS(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System)。 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智能车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欧洲,普罗米修斯项目开始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在美洲,美国成立了国家自动高速公路系统联盟(NAHSC)。在亚洲,日本成立了高速公路先进巡航/辅助驾驶研究会。 第三阶段从90年代开始,智能车辆进入了深入、系统、大规模研究阶段。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机器人研究所一共完成了Navlab系列的10台自主车(Navlab1—Navlab10)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比于国外,我国开展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且大多数研究处在于针对某个单项技术研究的阶段。虽然我国在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存在一定得技术差距,但是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有: (1)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与2003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辆自主驾驶轿车。 (2)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院校联合研制了7B.8军用室外自主车,该车装有彩色摄像机、激光雷达、陀螺惯导定位等传感器。 可以预计,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实力将为智能车辆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因此,对智能小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但能加深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能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运用,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智能小车设计论文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智能小车的设计 学生姓名饶晓东 院(系)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10机械电子工程01班 学号 2010100548 指导老师于祯 完成日期 2013 年 5 月 31 日 南昌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I、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智能小车的设计 II、课程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通过Intel8253和1298N实现汽车的加速、减速、刹停,并可通过两个电

机的不同转速实现左转和右转等功能 III、课程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1、查阅资料,确定硬件系统框图组成。(5月20日~5月22日) 2、设计完整电原理图。(5月23日~5月25日) 3、设计软件结构流程框图。(5月26日~5月27日) 4、按流程编写各功能模块程序。(5月28日~5月29日) 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5月30日~5月31日) Ⅳ 主要参考资料: 1、张俊漠,单片机中级教程-原理与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2、郭天祥,51单片机c语言教程 机械与电气系 10机械电子(本) 专业类 01班 学生:饶晓东 日期:自 2013 年 5 月20 日至 2013 年5 月31 日

指导教师:于祯 助理指导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 教研室主任 附注:任务书应该附在已完成的课程设计说明书首页。 摘要 智能作为现代的新发明,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的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可应用于科学勘探等等的用途。智能电动车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本次设计的简易智能电动车,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小车的检测和控制核心;在小车行驶的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通过改变PWM 输出改变小车的行驶速度。本设计结构简单,较容易实现,但具有高度的智能化、人性化,一定程度体现了智能。 采用的技术主要有: 1、通过AT89C52自带的定时器设置PWM输出来控制小车的速度; 2、电机驱动芯片L298N控制两个直流电机的转向; 3、数码管显示测量数据

基于Arduino智能寻迹小车开题报告

云南农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基于Arduino的智能寻迹小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起止时间: 年月日~月日(共 17 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报告时间: 云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200 年月日

1. 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智能车辆的研究历史较长,始于上世纪50年代。它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20世纪50年代是智能车辆研究的初始阶段。1954年美国Barrett Electronic 公司研究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自主引导车系统,该系统只是一个运行在固定路线上的拖车式运货平台,但它却具有了智能车辆最基本的特征即无人驾驶。 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智能车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欧洲,普罗米修斯项目开始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在美洲,美国成立了国家自动高速公路系统联盟(NAHSC)。在亚洲,日本成立了高速公路先进巡航/辅助驾驶研究会。 第三阶段:从90年代开始,智能车辆进入了深入、系统、大规模研究阶段。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机器人研究所一共完成了Navlab系列的10台自主车(Navlab1—Navlab10)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比于国外,我国开展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且大多数研究处在于针对某个单项技术研究的阶段。虽然我国在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存在一定得技术差距,但是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有: (1)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与2003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辆自主驾驶轿车。 (2)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院校联合研制了7B.8军用室外自主车,该车装有彩色摄像机、激光雷达、陀螺惯导定位等传感器。 可以预计,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实力将为智能车辆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因此,对智能小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但能加深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能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运用,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本人对课题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智能小车设计报告书

智能小车设计报告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学生姓名:史响林周博超朱雄王昌指导教师:张力 完成日期:2014 年5 月24 日

目录 1 绪论 (3) 2 设计任务 (2) 2.1设计任务 (2) 3 设计方案 (3) 3.1任务分析 (3) 3.2方案框架 (3) 4 系统硬件设计 (4) 4.1核心芯片模块AT89S52 (4) 4.2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4) 4.3超声波测距设计 (6) 4.4传感器测速的设计 (8) 4.5LCD1602显示模块 (9) 5 系统软件设计 (8) 5.1程序设计流程图 (8) 5.2关键程序设计 (8)

6 心得体会 (13) 附录1 系统原理图 (15) 附录2 系统PCB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3 程序清单 (17) 1 论绪 智能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是更高的目标。本设计主要体现多功能小车的智能模式,设计中的理论方案、分析方法及特色与创新点等可以为自动运输机器人、采矿勘探机器人、家用自动清洁机器人等自动半自动机器人的设计与普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小车可以作为玩具的发展对象,为中国玩具市场技术含量的缺乏进行一定的弥补,实现经济收益,形成商业价值。超声波作为智能车避障的一种重要手段,

以其避障实现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测量精度也能达到实用的要求,在未来汽车智能化进程中必将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在高科技领域也必须占据一席之地,未来汽车的智能化是汽车产业发展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超声波在智能车避障上的应用具有深远意义,这将对我国未来智能汽车的研究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本智能小车系统最诱人的前景就是可用于未来的智能汽车上了,当驾驶员因疏忽或打瞌睡时这样的智能汽车的设计就能体现出它的作用。如果汽车偏离车道或距障碍物小于安全距离时,汽车就会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注意,如果驾驶员没有及时作出反应,汽车就会自动减速或停靠于路边。这样的小车还可以用于月球探测等的无人探月车,帮助我们传达月球上更多的信息,让我们更加的了解月球,为将来登月做好充分准备。这样的小车在科学考察探测车上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科学考察中,有很多危险且人们无法涉足的地方,这时,智能科学考察车就能够派上用场,在它上面装上摄像机,代替人们进行许多无法进行的工作。 设计采用对比选择,模块独立,综合处理的研究方法。采用AT89S52单片机模块作为小车的检测和控制核心;通过翻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整理出有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列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对比方案优劣选出最优方案进行设计。本次试验利用单片机模块上的按键来控制小车的速度,方向,及在车体上面装有超声波测距模块利用LCD1602显示屏来显示测出来具体距离。本设计结构简单,较容易实现,但具有高度的智能化、人性化,一定程度体现了智能。 通过调试检测各模块,得到正确的信号输出,实现其应有的功能。最后将各个调试成功的模块结合到小车的车体上,结合程序,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将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