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文文本资源,走出议论文写作教学困境

合集下载

高中议论文“一材多用”的教学思考

高中议论文“一材多用”的教学思考

不作声 。 事件 、 人物梳理清楚后 , 从齐宣王人手 , 该材料
可 服务 于 观点 : 1 . 大 锅 饭要 不 得 ; 2 . 领 导要 能 够 鉴别 贤 才。 从 齐 滑王 人 手 , 该 材 料 可服 务 于 观点 : 人 或 者 领导
要有改革精神。从南郭先生人手 ,该材料可服务于观 点: 1 . 人贵有 自知之明; 2 . 人不能没有真才实学。 从南郭
先 生 的 同事 人手 , 该 材料 可 服务 于观 点 : 1 . 好 好 先 生要
学生进行素材 的整理 : 每个人物所发生的事 , 就是 以该 人物为立论 的事实依据 。 以烛之武为切入点 , 可梳理出
不得 ; 2 . 要敢于抨击不公正的事情 。 以上解读和分析 , 无一不是出 自该则成语 ,既没有夸大,也没有无中生 有, 尤其是从南郭先生同事的角度来分析 , 颇有些老题 新意 , 结合当下社会对于“ 人民权利” 的争论 , 它不失为
XI E ZUO ZHI DAO
i 9 — _ ■ ● ■ ■ l I
高 中议论 文“ 一材 多用” 的教学 思考
⑩ 陕 西 省 西 安 市 曲江 第 一 中 学 李 慧
在 以往 的议 论 文 教学 中 , 教 师 习惯 让 学 生训 练 审 题 的多 角 度 , 即所 谓 的多 角 度 立 意 。 这 样 训 练 的结 果
能力 , 很少涉及作文素材的积累。 其实打开思路 , 许多 经典 的文章 ,特别是文言文都能成为考场作文的绝佳 素材 , 而且还能作到一材多用。 以《 烛之武退秦师》 一课
为例 ,在 阅读 教 学 中教师 引导 学生 品味烛 之武 的人 格
型事件则有 : 齐宣王喜欢齐奏 , 齐滑王喜欢单奏 , 南郭

初中语文_初写简单的议论文——议论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初写简单的议论文——议论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写简单的议论文——议论文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掌握议论文的相关基础知识2.把握议论文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3、学写简单的议论文教学重点:1、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证明2、议论文结构教学难点:论证过程教学课型:写作指导课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俗话说得好: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历史上,毛遂自荐,救赵于危;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墨翟陈辞,止楚攻宋。

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是使天下三足鼎立的策略基础,”舌战群儒”更是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宏论雄辩。

当代社会,口才的重要性同样突出。

周恩来的口才举世仰慕,被世界公认为”钢嘴”。

他机敏的应变,渊博的知识,侃侃而谈的修养,不紧不慢的风格,斐然旷世,被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誉为”冠绝国际”……亲爱的同学们难道你不想拥有这样的口才吗?难道你不想拥有这种睿智吗?难道你不想口留青史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节课就跟随着老师一起学写议论文吧。

第二环节:授课1、什么是议论文呢?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我们的议论文就是提出论点,摆上论据,运用论证,写成一篇严密、有力的文章。

3、如何写呢?我们来一次穿越,到达历史上的清华大学,请吴晗教授出示他的《谈骨气》出示第一个锦囊生读第一段,这就是: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生读第五段,这就是:文天祥拒降元,即是举例论证,摆出事实论据。

细心的同学发现第几第七段、第九段同样如此,分别是“穷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怒对敌人枪口,英勇就义”。

4、这就是我们学习议论文的基本办法:(出示结构: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论证解决问题——总结)5、同学们发现第几段是总结,是解决问题啊?请同学们齐读一下。

你发现,此段是总结全文,再次重申中心论点,发出号召。

细心的同学还发现第2、3、4、6、8段是咋回事呢?老师来告诉你:第2、3、4是对骨气的诠释,是对中心论点的解释。

同样第4段是过渡,承上启下。

而第6、8段是对事实论据的分析补充,是非常必要的,也可算是道理论据。

语文教学论文:巧用“反刍法”,写作“步步高”

语文教学论文:巧用“反刍法”,写作“步步高”

巧用“反刍法”,写作“步步高”巧用“反刍法”,写作“步步高”温岭市大溪第二中学陈英姿【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教师重视,学生费力,但收效甚微。

学生作文总体状况不尽人意。

其主要症结在于:转化问题。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把“反刍”借鉴到作文教学中,通过积累“反刍”原料,撬动“评改”杠杆,发挥“重习”功效,创立“助燃”机制。

实现作文由“轮廓化-层次化-精致化”推进,从而增强了学生语言驾驭力,心灵敏感力,现象思辨力,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作文教学反刍评改重习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写作是学生“才、学、胆、识”的综合体现。

教师重视,学生费力,但收效甚微。

学生作文总体状况不尽人意。

其主要症结在于:转化问题如学生对生活缺少深入体验,不能把生活融入自我。

阅读教学中积累的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表达形式往往变成了“死知识”,读与写之间不能顺畅的转化,语言的“成活率”低。

作文教学中流程单向单一、方法不够科学。

常态的作文教学环节是“指导(教师)-作文(学生)-讲评(教师)”。

“讲评”后忽略了最重要的“修改”环节。

这样学生也就缺少了进一步与生活、自我、他人交流的机会。

每次作文讲评后,师生大多认为本次写作结束,学生只知道本次作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却没有化力气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作文问题越积越多。

这就如病人去看医生,医生每次都告之病情,却不进行医治,他自己也不采取措施,自然病情愈加严重。

基于此,我们积极开展了“反刍式”作文教学实践探索。

“反刍”指反刍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返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

把食物充分地消化,化为养料,充分吸收。

“反刍式”作文法指从仿生学角度出发,把动物这种“反刍”借鉴到作文教学中的一种作文方法。

它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积累“反刍”原料,撬动“评改”杠杆,发挥“重习”功效,创立“助燃”机制。

实现作文由“轮廓化-层次化-精致化”推进,从而增强了学生语言驾驭力,心灵敏感力,现象思辨力,以期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论文10篇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论文10篇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讨摘要:随着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写作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传统语文写作教学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要求。

本文针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要性及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自主学习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学习部分,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提高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的要求,还是现代语文写作教育的重点。

一、高中语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刻影响高中写作教学,在课堂上以老师的讲述为主,讲述是高中写作教学中老师常用的方法。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理念的更新,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写作练习与文化知识不同,它不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还要发散学生的思维,这是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做到的,因此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其次,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老师的主角地位相应地被淡化。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高中语文写作课堂上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仍然比较单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不能发挥出来,阻碍学生写作思维的发散,最终导致其写作思维僵化,写作时难免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

再者,传统的教学理念不仅对老师产生影响,对教育之下的学生也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习惯老师一言堂、布置写作任务,习惯老师主动和自身被动。

但是在被动的状态下完成任务,学生写作优势没有被调动出来,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心理都会出现问题,导致学生不会积极写作,从而降低写作效率,制约写作能力,不利于写作质量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一)引导学生自主命题在新课标背景下,老师不再是一言堂的主角,而是真正的引导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传统文化,将学生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促进学生主动命题,为写作奠定基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妙用文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妙用文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妙用文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金丽红
【期刊名称】《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传统教学理论主张以"教学论"为核心,造成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严重脱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作文教学中做好文本和写作的整合,让写作训练走进文本,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页数】1页(P25)
【作者】金丽红
【作者单位】台州临海大田初级中学,浙江省317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4
【相关文献】
1.依托教材文本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J], 李凌云;
2.利用文本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J], 荆新仓
3.如何在多文本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J], 张彩霞;
4.利用教材文本,提高学生英语概要写作能力 [J], 蔡滨
5.如何利用语文文本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J], 樊永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规范性议论文写作 教案教学设计

规范性议论文写作 教案教学设计

规范性议论文写作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规范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论点、论据、结论等。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进行论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和技巧,使议论文更有说服力。

4. 培养学生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2. 论点的提出与论证方法。

3. 论据的分类及运用。

4. 论证过程的逻辑性和批判性。

5.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条理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点的提出与论证方法、论据的分类及运用、论证过程的逻辑性和批判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条理性。

2. 教学难点:论证过程的逻辑性和批判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条理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点的提出与论证方法、论据的分类及运用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议论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价和借鉴。

3.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2. 第二课时:论点的提出与论证方法3. 第三课时:论据的分类及运用4. 第四课时:论证过程的逻辑性和批判性5. 第五课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条理性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规范性议论文,引发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规范性议论文的特点。

2. 讲解: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点的提出与论证方法、论据的分类及运用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议论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价和借鉴。

4.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5. 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考作文指导:学生议论文写作论据运用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高考作文指导:学生议论文写作论据运用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高考作文指导:学生议论文写作论据运用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应语文生成群吴正兵老师的邀请再次来到生成课堂Q群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主要谈谈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论据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问题,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今天的内容基本上是鄙人拙著《高考议论文高分策略》摘录的(《议论文高分策略》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敬请大家批评吐槽!下面我们开始。

】叶圣陶先生认为,发议论的人于表示判断之外,还要“说出所以得到这判断的依据与路径来”。

而这判断的依据与路径,就是我们所谓的论据。

论据就是阐述或论证论点的依据,作者阐述自己观点的理由。

论据为论述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和论点有内在的统一性。

如果论据与论点不一致,不但论述不了论点,而且会妨碍文章思路的连贯性,破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为了更好地认识论据,我们先要了解其特点。

老师都很清楚论据首先要真实;其次要准确、可靠;再次,一定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事例的因果含蕴推阐得正确,审核得得当,不然就不配做议论的依据。

也因此,虚构的事实是不能够作为议论文的论据的。

准确、可靠是论据的最基本要求,不准确、不可靠的论据必然会影响到论证的质量。

论据不准确,是一种硬伤。

就是准确的例证,也要精选那些最为突出、最为鲜明、最具雄辩性的点去论证我们的观点。

据运用时要注意它是不是有代表性,是不是孤立的。

如果不具备典型性,不具备代表性,就属于孙绍振教授所说的“孤证”,论述也就失去了可靠的基础。

从性质上看,论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具体的、个别的;一种是普遍的、概述的。

孙绍振先生认为:“按议论文最严格的要求,那就是特殊的事例与普遍概括的结合,力求在时间上、空间上有最大的涵盖面。

”因此在运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运用这两种类型的论据。

但在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一一解读:论据问题可以分为为论据本身的问题,以及学生在运用论据时出现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论据本身的问题。

主要有一下几种情况:论据素材陈旧,论据不典型,论据是虚构的等情况。

议论文写作教案

议论文写作教案

议论文写作教案•相关推荐议论文写作教案(精选12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议论文写作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议论文写作教案篇1一、选题背景1、我们所面对的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较低。

2、教师的整体作文教学呈现无序性、随意性。

3、高中三年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次序、分阶段地进行,才能让绝大多数学生学会写一篇有思想有力量的议论文。

二、教学方法“破”“立”体系。

三、教学步骤1、只破不立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写夹叙夹议的作文,体现为“详细记叙某件事+最后一段三两句感悟分析”的模式,此模式已根深蒂固。

而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必须能写出一篇规范化的、有一定理论层次与深度的议论文。

在高一初期的议论文训练评改时“只破不立”,即对学生的每一次作文都只指出“这不好那不好”,就是不告诉学生怎样才好,让学生在被否定中困惑、迷茫,最后急迫地想学习规范的议论文写作方式。

以此来彻底改变初中建立起来的所谓议论文写作观念。

这大约需要三次写作,即高一开学四五个周的时间。

2、破后才立有了第一阶段”破”的铺垫,第二阶段给学生”立”起全新的写作模式。

模式化的议论文,要求学生能写出“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的议论文。

包括谋篇布局、论点鲜明、简述论据、重在分析等意识。

强调论据要简洁,分析要到位。

明确议论文的格式:总分总,即引出论点→论证论点(事例加分析)→联系现实→总结。

使文章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言之有序,顺理成章。

3、立后又破“文无定法”,任何体裁的文章,一旦落入窠臼,就会跃进下品。

何况高考作文明确要求“不得套作”,“套作”包含了”结构套作”。

在第二阶段,学生确实养成了议论文写作意识之后,就要对“立”起来的新的价值体系再一次”破”——要求学生保留在第二阶段借助模式作文确立起来的写作意识,但又不准他们在作文中体现出“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的痕迹,而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去论证自己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教研究 
蕾 nnOvatIOn Herald lIU 
巧用课文文本资源,走出议论文写作教学困境 

姚闽花 
(福建省福清洪宽中学 福建福清 350323) 

摘要:阅读与写作结合,从文本中学习和积累素材,模仿语言结构特点,加强想象思辨,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学习写作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加强感悟和技巧的训练,达到对课内外资源的整合运用,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文体意识 训练技巧 读写结合 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3—97 95(201 3)02(c)一0043一O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 交流的重要方式。目前,各省的高考中,作 文的分值都占相当大比重,有些甚至有“半 壁江山”之说。但是在教学中,写作教学却 始终是语文教师的心病,许多教师怕教作 文,不敢上作文公开课;而写作文,也成了 学生最头疼的事。 许多教师中都存在这样的认识:(1)写 作靠积累,方法与技能教也教不会。(2)写作 要长期,单靠一两节课的例文讲评达不到 目的。(3)写作靠天赋,有一些学生怎么教也 教不会。这些认识不无道理,有些却也是不 愿意深入钻研、探讨写作教学的借口。而许 多学生也存在这样的心理障碍:①每次作 文都写不出内容,写作总是力不从心;②写 作时间很长,觉得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③即便有内容写,也不知道怎么写,写作思 路混乱,尤其是议论文,对事物缺乏基本的 认知,就更别提怎么分析,如何论证了…… 因此,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写,学生写作 水平,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写作教 学,似乎走入了一个困境。 那么,到底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有没 有必要? 语文学科的本质是鉴赏与表达。写作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表达能 力,能够在书面表达中娴熟地运用语言,体 现较高的文学修养。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 发达,博客、空间等形式的出现,使更多的 人想写作,用这种形式与他人交流,并事实 上出现了许多出色的草根博客等。愿意写 的人都希望自己表达得更好一些,那么对 于一些写作基础不好的人来说写什么,怎 么写,就成了他们最大的问题。如果今天我 们在写作教学中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 我们的学生今后也有可能遇上这样的麻 烦。因此,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来说,作文教 学应该是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们不应该在 教学中因为困难而放弃对写作教学的探讨 和实施。 那么,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怎样对学 生进行有成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呢? 首先,要善用文本,提高学生的文体意 识。学生在初中接触的议论文不多,初中教 师也不注重对议论文文体的教学,再加上 平时报纸和网络上阅读到的大部分是“杂 文”,其论证思路,论证结构与标准意义上 的议论文还有差距,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形 成正确的议论文文体意识。 中学教材中所选的许多篇目,都是古 今中外的文学名篇。多读并熟读这些作品, 能使学生开阔眼界,认识社会生活,并受到 情感上的熏陶,培养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 
注意和观察力。而这些文本,对写作来说, 又都可以是优秀的范文。既有利于学生积 累写作素材,又能学习作者的优美文字。我 们可以利用课内的情境设计,启发学生思 维,引起写作冲动,从阅读文本中汲取营 养,达到学习和积累的效果,更好地提高学 生的文化素质。尤其是高中语文课文中,议 论文的篇章不多,就更需要教师好好利用 文本资源,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议论文文体 体验,掌握基本议论文论证结构,理清论证 思路。 在教学Ⅸ劝学》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先 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提出问题一思考问 题一解决问题。接着让他们模仿本文总分的 论证结构进行模仿写作,学生很快在课堂 上就列出了写作提纲,并从意义和方法两 个角度进行了分论点的阐述,思路清晰,层 次分明.类似的可以用作习作典范的课文 还有《寡人之干国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怎 么驳论然后再立论。 其次,要善用文本,帮助学生提高分析 问题的能力。中学生本身对事物的看法就 比较单一片面,再加上长期处于学校一家庭 两点一线的较封闭的环境中,对社会问题 缺乏一定的敏感,更谈不上比较正确客观 的分析了。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恰 当利用文本进行问题的分析,进而进行人 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 要了。 在进行《游褒禅山记》的教学中,我对 作者在记游中所提出的两个问题作了分 析。作者从议论人们对所有“不存”的古书 上的知识的误传而带来的危害,从而得出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 结论。针对这个问题,我先引导学生列举社 会中各个领域存在的类似的现象,让他们 试着剖析因果,看看最终归于何因,从而去 把握作者对治学严谨的明确要求。而第二 个论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 矣”就更可以联系许多励志事件,给学生以 启发。有的学生就联系到北京奥运会上刘 翔无奈退赛遭到非议,最终伤愈复出,凤凰 涅磐,浴火重生的事例来体会“尽吾志”和 “无悔”的关系,既分析了问题,又得到了人 生观的洗礼。 教师应该善于从课内外寻找这些有效 的资源,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经典文本的 效应。 第三,要善用文本,巧妙模仿,锻炼学 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应该具备运用语言的 能力和组织结构的能力,能用准确简洁的 语言表达出千姿百态的客观事物和丰富的 内心世界,能运用各种句式、语调和恰当的 
修辞,使语言更富有文采。能过整体的谋篇 
布局,使文章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结构严 
谨。这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但写 
作习惯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有计划、有 
步骤地严格要求和持之以恒地给予训练。 
对课文片段改写或仿写的训练能够起 
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的许多学生,写作时往 
往不知道用什么方式什么语句来写可以生 
动些,更不用说怎样使论证更有力了。于是 
我结合语言表达来提高他们的论证能力, 
如《劝学》中有大量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 
使用,我就要求学生模仿第四段的句式要 
求,进行同一论点的论据罗列。刚开始,学 
生只能写出两三句的模仿句式,在追加了 

次的课后仿句作业后,大部分学生就能 
运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写出一段论据了。在 
文本经典语句的示范性作用下,学生有了 
明确的学习对象,有了正确的参照文字,再 
多配合片断训练,自然而然就增强了论证 
能力。 
总之,写作教学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 
工作,不能指望今天教了明天就会。我们不 
能把它孤立起来,应该跟阅读教学结合。指 
导学生写作时,先从几句话、几段话、小短 
文开始,从感觉到模仿到创新,缩写、扩写、 
仿写、续写直到自己写作,让学生有一个由 
浅入深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 
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 
的写作技巧。课内资源相当丰富,选择合适 
的篇目作为范文,在阅读教学中与写作多 
进行联系,是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的。 
当然,完全依赖课内资源是远远不够 
的,课内名篇只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作的桥 
梁,更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应该提高素养, 
做一个“杂家”,与时俱进,更全面更深入地 
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能够更好地综合运 
用课内外资源,具备更强的能力,真正教会 
学生去观察体验,分析现象,并把写作当做 
队社会认知的表达。学生愿意写了、爱写 
了,教师对写作进行教学也就不那么累了, 
这才是走出写作困境的真正出路。 

参考文献 
[1]写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l992(4). 
[2】朱光潜.谈美书简[M].岳簏书社,2005 
(1). 
[3】精读与写作【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2).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