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逆向工程生成UML模型图

C++ 逆向工程生成UML模型图
C++ 逆向工程生成UML模型图

逆向工程生成UML模型图

这一节主要介绍用户如何使用Rose的逆向工程生成UML模型,并用来进行C++代码的结构分析。

Rational Rose可以支持标准C++和Visual C++的模型到代码的转换以及逆向工程。下面将详细地说明这两种C++project的逆向工程的步骤和具体操作。

ANSI C++(标准C++)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

使用标准C++逆向工程,需要在组件图(component view)中创建一个组件(component),设置好需要进行转换的组件的信息,也就是该组件的语言、所包含的文件、文件所在的路径、文件后缀等等信息,然后Reverse Engineer就可以根据给定的信息将代码转换成类图了。

(一)右键点击组件视图(Component View),选择New->Component,创建一个新的组件

(二)将component的language属性设定为ANSI C++

a)选中创建的component,点击右键,选中Open Specification

b)在这个对话框中将该component的language设定为ANSI C++

(三)配置该ANSI C++component,设置好该component中包含的C++代码文件,并进行C++语言的详细设置

a)选中该component,点击右键,选择ANSI C++->Open ANSI C++Specification

b)把Source file root directory设定为你的C++源码文件所在的路径,Reverse engineering root package中输入转换后的工程的名称,默认为C++Reverse Engineered,Reverse engineer directories as packages选项将以文件夹的形式在Rose的Logical View中生成与源文件相同的文档结构。点击Add Files将需要转换的文件添加到Project Files中,视你的需要来做其它的设定,比如:头文件扩展名等等。

(四)将设置好的component转换成模型图

a)选中设置好的component,点击右键,选中ANSI C++->Reverse Engineer

b)选中需要转换的class,点击ok,一个component的逆向转换就完成了。

c)逆向转换完成后,将在Rose主界面的Logical View下显示逆向转化后的代码。

(五)得到逆向工程的模型图

a)新建一个Class Diagram,并命名。

b)双击此Diagram打开,选择Query->Add Classes。

c)在Package下拉列表选择包含类的文件夹,点击OK。选择All>>添加。

d)重复同样的操作直到所有需转换成UML模型的类都已经添加完毕。最后在Class Diagram视图中显示所有生成的UML模型图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

(六)排列视图

一般来说,一个系统中所涉及的数据元素非常多,导致视图很拥挤,排版也非常困难。Rational Rose提供的自动排版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

选择Format->Layout Diagram,系统会将图中的所有元素用最优方式重新排列,给用户一个清晰的视图。

2Visual C++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

Visual C++在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要求用户的机器上同时安装Visual Studio。Visual C++的逆向工程也需要首先创建一个component,并将该component的language属性设置为VC++。Rational Rose对VC++模型的转换是通过读取VC++Project File的信息来实现的,用户只需要将对应的project file信息指定给component就可以了。其余操作与“ANSI C++(标准C++)逆向工程”基本雷同。

(一)将VC++Project的信息赋给刚刚创建好的component。

a)选择该component,点击右键,选择Assign To Project

b)在对话框中找到刚刚创建的component,右键点击并选择Properties。

c)在下面对话框中选中需要进行转换的Project,点击ok,该component就与需要转换的project关联上了。

(二)将设置好的component转换成模型图

选中设置好的component,点击右键,Update Model…,将会弹出确认对话框,选中需要转换的class,点击finish就可以了。

注释

①IBM 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是一个集成式设计和开发工具,使用户可以用UML模型驱动的开发方式开发出结构清晰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②IBM Rational Software Modeler是基于UML2.0的可定制的可视化建模和设计工具,遵循它所提供的工作流程,可以使得系统设计师,系统分析师,设计人员等写出更为清晰的文档,更为有效地进行沟通和设计工作。

③UML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模型描述图

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描述系统提供的一个功能单元,主要目的是帮助开发团队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基于基本流程的"角色"(actors,也就是与系统交互的其他实体)关系,以及系统内用例之间的关系。

序列图(Sequence Diagram):显示具体用例(或者是用例的一部分)的详细流程。

状态图(Statechart Diagram):表示某个类所处的不同状态和该类的状态转换信息。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表示在处理某个活动时,两个或者更多类对象之间的过程控制流。

类图(Class Diagram):表示不同的实体(人、事物和数据)如何彼此相关;换句话说,它显示了系统的静态结构。

组件图(Component Diagram):提供系统的物理视图。组件(Component)表示模型代码库、执行库和其它组件的信息。组件是代码的实际模块,组件图主要用户是负责控制代码和编译部署应用程序的人。有些组件是代码库,有些组件是运行组件,如执行文件或动态链接库(DLL)文件。)

部署图(Deployment View):表示该软件系统如何部署到硬件环境中。

数据模型图(Data Model Diagram):描述关系数据结构。

基于GEOMAGIC逆向工程实验报告

逆向工程也称反求工程,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通过三维几何建模方法重构实物CAD模型的过程。它改变了从图样到实物的传统设计模式,为产品的快速开发和创建设计提供了一条新途径。GEOMAGIC STUDIO 由美国RAINDROP公司出品,是逆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软件之一!利用 GEOMAGIC STUDIO可轻易根据实物零部件扫描所得的点云数据创建出完美的多边形模型和网格,并自动转换为NURBS曲面,生成准确的数字模型!软件的工作流程与逆向工程技术的工作流程大致相似,其工作流程为点数 据阶段———多边形阶段———成形阶段。点数据阶段主要测量的数据点进行预处理,在多边形阶段主要是通过对多边形的编辑的已达到拟合曲面所需要的的优化数据,成形阶段是根据前一阶段编辑的数据,自动识别特征、创建NURBS曲面。NURBS是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的缩写,意为非统一有理B样条。简单地说,NURBS造型总是由曲线和曲面来定义的,所以要在NURBS曲面上生成一条有棱角的边是很困难的。正因为如此,NURBS曲面特别适合做出各种复杂的曲面造型和表现特殊的效果,如人的面貌或流线型的跑车等。 1.点数据处理 扫描仪得到的数据会引入数据误差而且数据量庞大,为了后续工作方便准确进行需要去除数据中的坏点、减少噪音、平滑数据、分块数据整合对齐、在保证精度和特征的条件下进行数据精简。同时由于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的影响会出现数据缺口,这就需要对数据进行编辑来补齐数据。数据处理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噪声过滤 ●数据光顺 ●数据精简 2.多边形处理阶段 多边形处理阶段是在点云数据封装后通过一系列技术处理得到完整的多边形数据模型,为曲面处理打下基础。 在多边形处理阶段首先要“创建流型”来删除模型中非流型的三角形数据,否则在后续处理中由于存在非流型的三角形而无法继续处理。对于片状的模型可以创建“打开”的流型,对于封闭的多边型模型可以创建“封闭”的流型!本例中叶片模型需要创建“封闭”的流型来删除非流型的三角形。 即使是不同的模型,对于点阶段和多边形阶段的操作都相类似,以上涉及的命令在任何模型点云的处理过程中几乎都会用到。一般情况下,多边形阶段编辑的好坏将决定最终曲面质量的好坏,因为多边形阶段的编辑结果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成形阶段。 将经过综合处理的点云用Polygon Mesh(多边形网格)进行封装。操作如下,点击Points(点)——Wrap(封装),点击Surface(曲面)选项,点击OK(确定)即得到初始三角网格曲面。多边形处理阶段即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修饰处理,具体的操作包括: a.孔洞修补。由于扫描过程中在标记处或者点云缺失处存在三角面的孔洞,需要对其进行修补以获得完整的曲面。孔的填充方法有三种: 部孔、边界孔和搭桥。针对模型中不同类型的孔,合理选择填充方法; 另外,对于边界比较杂乱的孔,可采取“先删后补”的方法使曲面模型更加光滑。用边界选择工具将边界上的三角面选中并删除,直到孔洞周边的三角面无翘曲、曲率基本一致。选取“基于曲率填充”选项进行修补,可获得近乎无痕迹的修补效果。某些部位虽无孔洞但三角面杂乱,也可以删掉杂乱三角形再进行修补。 b.去除毛刺。质量不好的点云重叠在一起,得到的三角网格曲面比较粗糙,需要进行光顺处理,以保证曲面质量。操作如下,点击Polygons(多边形)——Remove Spikes(去除毛刺),

UML实验报告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UML》 实验报告 学号:180108213 姓名:庞志伟 班级:08级软件2班 指导老师:姚宇峰

实验及作业一 一、实验目的 了解软件工程等基础知识,为后续的统一建模语言UML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 装有Visio、RathionalRose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 1、复习阐述“软件工程开发模型”的相关概念,并分析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写成实验报告。 2、熟悉UML软件设计工具Visio、Rational Rose的安装及环境 四、实验过程及结果 1、软件工程开发模型有(1)瀑布模型,(2)原型模型,(3)螺旋模型,(4)喷泉模型(1)瀑布模型 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即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优点: 1)为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瀑布模型查点。 2)当前一阶段完成后,您只需要去关注后续阶段。 3)可在迭代模型中应用瀑布模型。 缺点: 1)在项目各个阶段之间极少有反馈。 2)只有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后期才能看到结果。 3)通过过多的强制完成日期和里程碑来跟踪各个项目阶段。 (2)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又称快速原型,它是增量模型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在开发真实系统之前,构造一个原型,在该原型的基础上,逐渐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快速原型模型的第一步是建造一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用户或客户对原型进行评价,进一步细化待开发软件的需求。通过逐步调整原型使其满足客户的要求,开发人员可以确定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第二步则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 优点: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带来的开发风险。

逆向工程技术实训报告模版

重庆理工大学 逆向工程技术实训 说明书 设计题目: 指导老师: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院: 中国重庆

2013年月 前言 关于逆向工程技术实训: 逆向工程技术与传统的产品正向设计方法不同。它是根据已经存在的产品或零件原型,重新构造产品或零件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已有产品进行剖析、理解和改进,是对已有设计的再设计。在整个逆向工程中,产品三维几何模型的CAD重建是最关键的,最复杂的环节。因为只有获得了产品的CAD模型,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产品的加工制造、快速成型制造、虚拟仿真制造、产品的再设计等。逆向工程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像处理、微分几何、概率统计学科,是CAD领域最活跃的分支之一。 逆向工程软件部分品牌有Imageware、ICEM、CopyCAD、Rapid Form 等,本此实训我们利用Imageware软件对产品进行分析、处理。通过逆向工程技术的实训,可以对本软件更加的熟悉并运用,以达到专业技术的初步水平。可以使我们在课堂上的学习与实际的运用相结合,获得在传统的课堂教育得不到的新能力,并且让我们能够掌握整个逆向工程的过程,并且积累设计经验。通过实训过程,更能够了解到自己在专业知识的不足,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同学们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有别与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种实训方式让我们不在一味的依赖老师,而是利用各种方式独立解决问题;同时这种实训方式也让我们在实体建模过程中贯穿国际标准的使用规

范,这些都为以后的实际运用及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 第一节、设计题目 0 第二节、设计流程分析 0 第三节、点云的处理 (1) 第四节、导弹一的设计 (4) 第五节、导弹二和机头的设计 (7) 第六节、导弹三的设计 (9) 第七节、导弹四的设计 (11) 第八节、轮子和机轮架的设计 (13) 第九节、导弹五的设计 (16) 第十节、机身、机尾、尾翼和落脚板的设计 (19) 第十一节、侧翼和机盖的设计 (22) 第十二节、机下身部位的设计 (25) 第十三节、后处理 (26) 苏27战斗机逆向设计所得图 (29)

3D打印实验报告

3D打印实验报告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 XXXX 大学XXXX 学院 20XX年1月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了解3D打印方法的原理。 2.学会3D打印的方法并能制造出产品。 二、实验内容及原理 3D打印是一种通过材料逐层添加制造三维物体的变革性、数字化增材制造技术,它将信息、材料、生物、控制等技术融合渗透,将对未来制造业生产模式与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目前3D打印机主要采用两种技术,第一种是通过沉积原材料制造物体,第二种是通过黏合原材料制造物体。 第一种我们称之为“选择性沉积打印机”一一将原材料沉积为层,这类打印机通过打印头注射、喷洒或挤压液体、胶状物或粉末状的原材料。家庭或办公室应用的通常是沉积型3D打印机,这是因为激光或工业热风枪相对来说容易产生危险。 第二种是将原材料黏合在一起的打印机通常是利用激光或在原材料中加入某种黏合剂来实现,这类打印机被称作“选择性黏合打印机”一一利用热或光固化粉末或光敏聚合物。 3D打印机可以打印自己设计的模型,也可以打印通过逆向工程技术获得的物体模型,该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根据测量数据建立实物或样件的数字化模型。零件的数字化是通过特定 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获取零件表面离散点的几何坐标数据,在这基础上进行复杂曲面的建模、评价、改进和制造。常见的测量技术主要有接触式测量和和光学测量。这里主要介绍光学测量中的结构光测量法。 结构光测量法是将一定图案的光投影到物体表面上,从而增强物体表面各点之间的可区分性,降低图像点对匹配的难度,提高匹配算法的精度和可靠性。如图是结构光双目测量系

逆向工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逆向工程技术实验三维测量操作 一、实验目的 了解逆向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初步掌握使用柔性关节臂式三坐标扫描仪系统对样件进行测量的方法,并了解利用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三维重构的过程。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 样件外形测量与三维重构。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 柔性关节臂式三坐标扫描系统 装有IMAGEWARE软件的计算机 四、实验原理 1、三维测量的方法简介 不同的测量对象和测量目的,决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方法的不同。 2、非接触式测量的三角测量原理 激光探头的测量原理目前均以三角法为主。如下图所示,激光由激光二氧化碳激光发生器产生,经聚光透镜(F1)投射到工件表面,由于光束反射作用,部份光源经固定透镜(F2)聚焦后投射在光传感器(D)上。当物体沿y方向上下运动或者探头沿y方向移动,其散射光投射在光传感器的位置(X)亦将改变。 2、柔性关节臂式三坐标扫描仪系统简介 柔性关节臂式三坐标扫描仪系统由柔性关节臂式(FARO)三坐标测量机和Kreon激光扫描系统构成。 Kreon激光扫描系统是基于激光截面三角测量的原理,对工件表面进行非接触式的扫描,在激光线条上采集非常密集的数字化(坐标)点,通过与电子控制器(ECU)的连接,记录激光线与工件相交的位置。摄像机摄取激光线位置获得立体影像,ECU电子控制器对每条激光线条上所记录的600个坐标点在Z轴方向的位置,以初始校正时所记录的绝对零位为依据作重复计算。 3、三坐标测量技术在逆向工程上的应用 测量数据的三维实体重构是目前逆向工程领域研究的“瓶颈”,实际应用中,因原始数据的获取方式、三维重构支撑环境、三维重构方法和目标不同,其理论依据、技术路线、算法和工作内容有较大差异。 数据压缩、曲线曲面的光顺处理噪声去除、数据匀化数据预处理曲面重构特征提取与数据分块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 1、Kreon激光扫描系统数据处理”-->“SELECT MACHINE”,在对话框中选“FARO Arm.par”,按OK,跟着会出现一个读取ECU的进程。 “Services”-->“Positioning” 将工件放在台面上使扫描头能扫到所有要扫的面。被扫工件应先喷上显像剂 Digitization --> Add digitization:Name(Path) 按Run digitization定义步距、频率等 按Record开始扫描,一个方向扫完后,可用Face检查,未扫到部分再换方向局部补扫。将已扫的结果点云过滤。 将结果输出,保存为逆向工程软件所用的格式文件。 2、在逆向工程软件中处理测量所得的数据,并进行曲面重构,得到计算机三维模型,最后在三维CAD软件中完成样件的三维造型设计。

华科_计算机系统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基础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年月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实验1: (1) 实验2: (7) 实验3: (24) 实验总结 (34)

实验1:数据表示 1.1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中整数和浮点数的二进制编码表示。 实验目标:加深对数据二进制编码表示的了解。 实验要求:使用有限类型和数量的运算操作实现一组给定功能的函数。 实验语言:c。 实验环境:linux 1.2 实验内容 需要完成bits.c中下列函数功能,具体分为三大类:位操作、补码运算和浮点数操作。 1)位操作 表1列出了bits.c中一组操作和测试位组的函数。其中,“级别”栏指出各函数的难度等级(对应于该函数的实验分值),“功能”栏给出函数应实现的输出(即功能),“约束条件”栏指出你的函数实现必须满足的编码规则(具体请查看bits.c中相应函数注释),“最多操作符数量”指出你的函数实现中允许使用的操作符的最大数量。 你也可参考tests.c中对应的测试函数来了解所需实现的功能,但是注意这些测试函数并不满足目标函数必须遵循的编码约束条件,只能用做关于目标函数正确行为的参考。 表1 位操作题目列表

2)补码运算 表2列出了bits.c中一组使用整数的补码表示的函数。可参考bits.c中注释说明和tests.c中对应的测试函数了解其更多具体信息。 表2 补码运算题目列表 3)浮点数操作 表3列出了bits.c中一组浮点数二进制表示的操作函数。可参考bits.c中注释说明和tests.c中对应的测试函数了解其更多具体信息。注意float_abs的输入参数和返回结果(以及float_f2i函数的输入参数)均为unsigned int类型,但应作为单精度浮点数解释其32 bit二进制表示对应的值。 表3 浮点数操作题目列表

图书管理系统uml实验报告.doc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大作业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计算机软件 3 学生姓名:陈俊伟 学号:2174 指导老师:苏锦钿 提交日期:

华南理工大学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大作业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_____ 图书管理系统 uml 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 陈俊伟 ________学号:_ 2174_____ 班级 : ___09 软件 3 班________ 组别 : ________ 合作者 : 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 ______ 苏锦钿 __________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及要求】 一.目的 1.掌握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各种相关概念; Rational Rose 2003 、 IBM 2. 熟练掌握 UML的基本知识和9 种常见的 UML图形 , 并能够利 用 Software Architecture、或trufun UML工具进行建模; 3.根据问题进行学习,拓广、深化; 4.独立完成一个应用程序的分析、设计和建模,为以后软件项目的开发打下实践基础。 【实验原理】 UML建模,就是用模型元素来组建整个系统的模型,模型元素包括系统中的类、类和类 之间的关联、类的实例相互配合实现系统的动态行为等。UML提供了多种图形可视化描 述模型元素,同一个模型元素可能会出现在多个图中对应多个图形元素,人们可以从多 个视图来考察模型。UML建模主要分为结构建模、动态建模和模型管理建模 3 个方面,第 1 个方面是从系统的内部结构和静态角度来描述系统的,在静态视图、用例视图、实施视 图和配置视图中适用,采用了类图、用例图、组件图和配置图等图形。例如类图用于描述系 统中各类的内部结构(类的属性和操作)及相互间的关联、聚合和依赖等关系, 包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分层结构等;第 2 个方面是从系统中对象的动态行为和组成对象间的相互 作用、消息传递来描述系统的,在状态机视图、活动视图和交互视图中适用,采 用了状态机图、活动图、顺序图和合作图等图形,例如状态机图用于一个系统或对象从 产生到结束或从构造到清除所处的一系列不同的状态;第 3 个方面描述如何将模型自身组织到高层 单元,在模型管理视图中适用,采用的图形是类图。建模的工作集中在前两 方面,而且并非所有图形元素都适用或需要采用

电子科技大学逆向工程实验报告作业

电子科技大学 实 验 报 告 学生姓名:马侬 学号:20152*03**0* 指导教师:何兴高 日期:2016.7.15

一.题目名称:简易记事本软件逆向分析 二.题目内容 由于记事本功能简单,稍有经验的程序员都可以开发出与记事本功能近似的小软件,所以在一些编程语言工具书上也会出现仿照记事本功能作为参考的示例。为了便于分析因此选取了一个简易的记事本,因此本实验将着重研究从源程序到机器码的详细过程而不注重程序本身的功能。另一方面简易源程序代码约130多行。本实验目的是了解源程序是怎么一步步变成机器码的又是怎么在计算机上运行起来的。 三.知识点及介绍 利用逆向工程技术,从可运行的程序系统出发,运用解密、反汇编、系统分析、程序理解等多种计算机技术,对软件的结构、流程、算法、代码等进行逆向拆解和分析,推导出软件产品的源代码、设计原理、结构、算法、处理过程、运行方法及相关文档等。随着用户需求的复杂度越来越高软件开发的难度也在不断地上升快速高效的软件开发已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之一。为了提高程序员的产品率开发工具的选择尤为重要因为开发工具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大大减少程序员繁琐重复的工作使其集中关注他所面临的特定领域的问题。为此当前的IDE不可避地要向用户隐藏着大量的操作细节而这些细节包含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技术。 四.工具及介绍: 在对软件进行逆向工程时,不可避免地需要用到多种工具,工具的合理使用,可以加快调试速度,提高逆向工程的效率。对于逆向工程的调试环节来说,没有动态调试器将使用的调试工作很难进行。可以看出,各种有效的工具在逆向工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有必要对它们的用法做一探讨。 PE Explorer简介:PE Explorer是功能超强的可视化Delphi、C++、VB程序解析器,能快速对32位可执行程序进行反编译,并修改其中资源。 功能极为强大的可视化汉化集成工具,可直接浏览、修改软件资源,包括菜单、对话框、字符串表等;另外,还具备有W32DASM 软件的反编译能力和PEditor 软件的PE 文件头编辑功能,可以更容易的分析源代码,修复损坏了的资源,可以处理PE 格式的文件如:EXE、DLL、DRV、BPL、DPL、SYS、CPL、OCX、SCR 等32 位可执行程序。该软件支持插件,你可以通过增加插件加强该软件的功能,原公司在该工具中捆绑了UPX 的脱壳插件、扫描器和反汇编器.,出口,进口和延迟导入表的功能,使您可以查看所有的可执行文件使用的外部功能,和其中包含的DLL或库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UML实验报告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UML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教程 年级: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管理学院综合实验室 2013 学年至 2014 学年度第 2 学期

目录 实验一 UML建模基础实验二用例图 实验三 UML类图 实验四对象图 实验五包图 实验六动态模型图

实验(一) UML建模基础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1.熟悉UML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的基本菜单及操作。 2.掌握UML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 3.掌握UML的可见性规则和构造型的作用。 实验内容 1.练习使用建模工具建立各种UML图形,并对图形进行相应编辑 和修改。 2.认识各种UML关系及可见性符号,并用工具表示出来。

分析与讨论 1.总结UML在软件工程中的作用以及使用UML建模的必要性。 答:统一建模语言(UML)是用来对软件密集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的一种语言,也是为面向对象开发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构造和编制文档的一种语言。 UML作为一种模型语言,它使开发人员专注于建立产品的模型和结构,而不是选用什么程序语言和算法实现。当模型建立之后,模型可以被UML工具转化成指定的程序语言代码。 UML可以贯穿软件开发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最适于数据建模、业务建模、对象建模、组件建模。UML展现了一系列最佳工程实践,这些最佳实践在对大规模、复杂系统进行建模方面,特别是在软件架构层次方面已经被验证有效。 UML是一种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系统分析的建模语言,它的各个模型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业务流程,建立更可靠,更完善的系统模型,从而使用户和开发人员对问题的描述达到相同的理解,以减少语义差异,保障分析的正确性。 指导教师批阅:

UML实验报告汇总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UML统一建模语言实验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嵌入式软件 学校:郑州轻工业学院

实验一用例图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UML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的基本菜单及操作。 2、掌握UML的可见性规则和构造型的作用。 3、掌握用例的概念;掌握UML用例图的组成及作用。 4、掌握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各种关系。 [实验内容和步骤] 1、练习使用建模工具建立各种UML图形,并对图形进行相应编辑和修改。 2、认识各种UML关系及可见性符号,并用工具表示出来。 ?用例图包含6个元素,分别是:参与者、用例、关联关系、包含关系、扩展关系以及泛化关系。参与者用人形图标表示,用例图用椭圆形符号表示,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用例图显示多个外部参与者以及他们与系统提供的用例之间的连接。通过用例建模可以对外部的角色以及他们所需要的系统功能建模。用例图用于系统分析阶段。 ?用例是系统参与者与系统在交互过程中所需要完成的事务。 ?该实验确定参与者是图书管理员和读者,还要分析系统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和系统运行的主要任务。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可确定:作为一个图书管理系统,要实现图书管理,读者可以查询借书情况、查询节目(预定图书、取消预订);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系统维护操作主要包括:借出图书、归还图书(逾期罚款)、维护图书、维护读者信息,包含关系的图标按钮应用虚线箭头。 截图如下:

实验二类对象模型的建立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对象的概念,对象的表示方法,掌握类与对象的关系。 2、掌握类与类之间的各种关系代表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实验内容和步骤] 1、什么是对象,对象的三大特征是什么?UML中对象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2、简述类的定义,以及类的三要素。 3、类的属性和方法的可见性有哪些?UML中如何表示? ?对象代表一个单独的,可确认的物体、单元或实体,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在问题领域里有确切定义的角色。换句话说,对象是边界非常清楚的任何事物。对象三大特征是封装、继承和多态。 ?对象图中不包含操作,因为对于属于同一个类的对象而言,其操作是相同的。类使用关联连接,关联使用名称、角色、多重性以及约束等特征定义。 ?类图描述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它不仅定义系统中的类,描述类之间的联系,还包括类的内部结构。类图描述的是一种静态关系,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是有效的。通过分析用例和问题域,就可以得到相关的类,然后再把逻辑上相关的类封装成包,这样可以很好的体现系统的分层结构,是得系统层次关系一目了然。 ?类的三要素是:类的名称、属性、操作。类的属性和方法的可见性有:公有public(符号“+”)、私有 private(符号“-”)和受保护protected(符号“#”)。 ?类使用关联连接,关联使用名称、角色、多重性以及约束等特征定义。类代表的是对对象的分类,所以必须说明可以参与关联的对象的数目。 对象图如下:

逆向工程技术实训报告模版

理工大学 逆向工程技术实训 说明书 设计题目: 指导老师: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院: 中国?重庆 2013年月

前言 关于逆向工程技术实训: 逆向工程技术与传统的产品正向设计方法不同。它是根据已经存在的产品或零件原型,重新构造产品或零件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已有产品进行剖析、理解和改进,是对已有设计的再设计。在整个逆向工程中,产品三维几何模型的CAD重建是最关键的,最复杂的环节。因为只有获得了产品的CAD模型,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产品的加工制造、快速成型制造、虚拟仿真制造、产品的再设计等。逆向工程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像处理、微分几何、概率统计学科,是CAD 领域最活跃的分支之一。 逆向工程软件部分品牌有Imageware、ICEM、CopyCAD、Rapid Form 等,本此实训我们利用Imageware软件对产品进行分析、处理。通过逆向工程技术的实训,可以对本软件更加的熟悉并运用,以达到专业技术的初步水平。可以使我们在课堂上的学习与实际的运用相结合,获得在传统的课堂教育得不到的新能力,并且让我们能够掌握整个逆向工程的过程,并且积累设计经验。通过实训过程,更能够了解到自己在专业知识的不足,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同学们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有别与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种实训方式让我们不在一味的依赖老师,而是利用各种方式独立解决问题;同时这种实训方式也让我们在实体建模过程中贯穿国际标准的使用规,这些都为以后的实际运用及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 第一节、设计题目 0 第二节、设计流程分析 0 第三节、点云的处理 (1) 第四节、导弹一的设计 (3) 第五节、导弹二和机头的设计 (6) 第六节、导弹三的设计 (8) 第七节、导弹四的设计 (10) 第八节、轮子和机轮架的设计 (12) 第九节、导弹五的设计 (15) 第十节、机身、机尾、尾翼和落脚板的设计 (17) 第十一节、侧翼和机盖的设计 (20) 第十二节、机下身部位的设计 (23) 第十三节、后处理 (24) 苏27战斗机逆向设计所得图 (27)

UML实验报告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UML 》 实验报告 学号: 180108213 姓名:庞志伟 班级:08 级软件 2 班 指导老师:姚宇峰

实验及作业一 一、实验目的 了解软件工程等基础知识,为后续的统一建模语言UML 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 装有 Visio 、RathionalRose 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 1、复习阐述“软件工程开发模型”的相关概念,并分析各种模型的优缺点, 写成实验报告。 2、熟悉 UML软件设计工具 Visio 、Rational Rose的安装及环境 四、实验过程及结果 1、软件工程开发模型有(1)瀑布模型,( 2)原型模型,( 3)螺旋模型,( 4)喷泉模型(1)瀑布模型 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即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 理实现分开。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 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优点: 1)为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瀑布模型查点。 2)当前一阶段完成后,您只需要去关注后续阶段。 3)可在迭代模型中应用瀑布模型。 缺点: 1)在项目各个阶段之间极少有反馈。 2)只有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后期才能看到结果。 3)通过过多的强制完成日期和里程碑来跟踪各个项目阶段。 (2)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又称快速原型,它是增量模型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在开发真实系统之前,构造一个原型,在该原型的基础上,逐渐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快速原型模型的第一步是建造一 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用户或客户对原型进行评价,进一步细化待开发软件的需求。通过逐步调整原型使其满足客户的要求,开发人员可以确定客户的真 正需求是什么;第二步则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 优点: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带来的开发风险。

逆向工程技术试验

.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实验报告 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 实验名称扫描件的数模重构 姓名:黄佳伟 班级:12模具设计与制造3班 日期:2014.9.25 蒋程飞小组成员:黄佳伟解翔宇李长江刘凯李臻

. .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要求 (3) 三.所需的设备、仪器、工具或材料 (3)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 (3) 五.思考题 (11)

. . 一、实验目的 掌握多边形阶段和形状阶段主要命令的使用方法,会进行多边形阶段或形状 阶段的数据处理,得到理想的完整的曲面模型。 二、实验要求 对多边形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处理,为快速成型提供理想的数据模型。 三、所需的设备、仪器、工具或材料 1.逆向设计软件Geomagic Studio 1 2.0。 2.电脑。 四、步骤及要求 Step 1 将实验一的数据导入。 启动Geomagic Studio 12.0软件,点击【打开】命令,找到储蓄罐文件,点击打开按钮。在视图中将显示出储蓄罐合并后的数据模型,图1。 图1

Step 2 通过网格医生、创建流型、填充孔、光顺表面、简化多边形、编辑边界、修复相交区域、边角锐化、特征提取、拟合等操作得到一个完整的理想的多边形数据模型,该模型的具体操作如下。 (1)网格医生 点击【多边形】—【网格医生】,系统弹出图2所示的对话框。点击“应用”按钮,点击“确定”退出对话框。 图2 . . (2)创建流形 该模型是不封闭的,可以创建一个打开的流形。点击【多边形】—【创建流形】—【开流形】,来删除模型上一些非流形的三角形,如图3.

UML实验报告概要

《面向对象与UML》 实验报告 姓名:陈万全 学号:132852 班级:软件131

实验一UML建模基础 一、实验目的 1.熟悉UML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的可视化环境。 2.掌握利用Rational rose进行建模的步骤。 二、实验内容 1.熟悉Rational rose建模环境 2.建模基本步骤 3.结合日常生活中实际使用的系统,模仿2中的用例模型绘制用例图,并保存模型,熟悉利用Rational rose的建模过程,要求绘制的用例图中用例与2中的用例图不相同。

实验二用例图 一、实验目的 1.熟悉UML用例图的基本图形元素。 2.掌握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各种关系。 3.熟悉针对具体场景使用例图进行软件建模的方法。 4.掌握用例规格说明的概念和基本结构,以及用例规格说明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1.根据实验一建模实例,熟悉利用Raional rose软件绘制用例图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描述,确定系统用例图: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描述如下: ?在每个新学年开始都会有新生入学,这时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将这些新生的学籍、年龄、家庭住址、性别、身高、学生证号、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存入数据库,每个新生都对应一个唯一的编号,此编号可以是学生,在日程管理中,系统管理员还可以对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同时校领导可以查询、修改全校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 ?学校领导可以通过本系统了解每个班的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姓名、学生人数、专业等班级基本信息。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查询班级基本信息、添加班级、修改班级基本信息、删除班级等操作。 ?在考试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录入系统,还可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查询和修改。学生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成绩的查询。 ?学生还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选修的课程(必修课必须上,所以不用选),学生通过本系统可以看到有哪些课程可以选以及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的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号、所属专业、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数、学分、任课教师等。每个学生每学期的选修课程数不得大于6门,如果已经选择了6门课程则不能再选择其他课程。只有将已选择的课程删除掉才能再选择新课程。系统管理员负责修改、增加、删除选修课程。 ?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的账号进行添加、设置、删除、查询等操作,同时可以设置每个账号的权限以及对应的个人信息。 a)请根据上述描述,确定系统的参与者 b)确定系统的用例并绘制完整的用例图。

(最新版)武汉理工大学UML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陈明俊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工程sy1001班

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 实验成实验项目名称关于新的电脑销售系统点的需求文档 绩实验者韩桂敏专业班级软件sy1001 组别 实验日同组者 期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实验目的: 学会怎样为新的电脑销售系统点写需求文档 实验内容: 1、写一个概况陈述,包含信息系统相关的问题。 2、确定客户,包括公司名称、地址、电话号码,员工的头衔也要包含在他的名字之中 3、总结至少3个系统的目标 4、确定至少2个制约因素 5、建立一个基本功能和属性表 6、分析基本功能和属性的可行性 7、包括一个用类表现出来的环境图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 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 需求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通常的需求是指人对于客观事务需要的表现,体现为愿望、意向和兴趣,因而成为行动的一种直接原因。 需求对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必须由他们共同合作才能写出较好的需求及需求文档。需求是用户认为其所使用的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和性能。换言之,就是系统必须提供的能力和必须遵从的条件。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 的问题等) 1、概况陈述: 客户选择租出某样商品或某几种影碟,该销售/租赁终端系统能够确定影碟信息并实现顾客归还影碟、顾客租赁影碟、收银员重新购置影碟和对于被租借的影碟的超期处理,其中需要记录客户的交易信息及影碟信息并更新数据库存。最后顾客离开。 2、客户:天使街1号的“为您守候”音像商店的张老板(同时也是收银员),电话: 3、系统目标: a、对于初次租借的顾客进行账户登记,这样便于后续的交易 b、对影碟进行库存管理,对新购入的影碟、租出的影碟、归还的影碟、以及损失 的影碟及时更新库存信息 c、对影碟租借、影碟归还、超期未还的影碟等行为进行记录,并能够对超期未还 影碟的顾客信息及时更新记录,以便收银员对此罚款 d、能够进行每天营业额的统计 4、制约因素: a、经费不足时不能及时更新库存 b、音像店老板(收银员)对该系统的要求不明确或者不完整。 5、基本功能属性表见实验结果 6、基本功能和属性的可行性分析 上述六个功能是基本功能,实现上述的任何一个功能都不会导致整个系统性能下降,而且也可以满足整个系统的安全需求,对系统的安全性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实现这些功能所需要的技术有C++,数据库用MySQL就可以实现。而且这些功能都很稳定、基本,不需要改变。 7、环境图

逆向工程技术实验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实验报告 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实验名称扫描件的数模重构 姓名:黄佳伟 班级:12模具设计与制造3班 日期:2014.9.25 小组成员:黄佳伟蒋程飞解翔宇李长江刘凯李臻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要求 (3) 三.所需的设备、仪器、工具或材料 (3)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 (3) 五.思考题 (11)

一、实验目的 掌握多边形阶段和形状阶段主要命令的使用方法,会进行多边形阶段或形状 阶段的数据处理,得到理想的完整的曲面模型。 二、实验要求 对多边形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处理,为快速成型提供理想的数据模型。 三、所需的设备、仪器、工具或材料 1.逆向设计软件 Geomagic Studio 1 2.0。 2.电脑。 四、步骤及要求 Step 1 将实验一的数据导入。 启动Geomagic Studio 12.0软件,点击【打开】命令,找到储蓄罐文件,点击打开按钮。在视图中将显示出储蓄罐合并后的数据模型,图1。 图1 Step 2 通过网格医生、创建流型、填充孔、光顺表面、简化多边形、编辑边界、修复相交区域、边角锐化、特征提取、拟合等操作得到一个完整的理想的多边形数据模型,该模型的具体操作如下。 (1)网格医生 点击【多边形】—【网格医生】,系统弹出图2所示的对话框。点击“应用”按钮,点击“确定”退出对话框。 图2

(2)创建流形 该模型是不封闭的,可以创建一个打开的流形。点击【多边形】—【创建流形】—【开流形】,来删除模型上一些非流形的三角形,如图3. 图3 (3)填充孔 选择【多边形】—【填充单个孔】—【曲率】—【完整孔】,选择要填充的模型上的孔。如图4,图5为填充完成的图片。 图4

软工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班级:计科1104 学号:1108030405 姓名:邵云娟

实验 1 使用 Microsoft Visio 1.1 实验目的 ⑴熟悉 Visio 的工作环境及组成。 ⑵掌握 Visio 软件绘制图表的基本操作。 ⑶掌握基本流程图的设计方法。 1.2 实验内容 绘制基本流程图 1.3 实验步骤 1.3.1 开始创建图表 ⑴打开一个模板 ⑵添加形状:将【形状】窗口中模具上的形状拖到绘图页面中。 ⑶删除形状:单击所要删除形状,然后按【DELETE】键。 ⑷查找形状:打开一个模具 1.3.2 移动形状和调整形状的大小 ⑴放大和缩小绘图页 ⑵移动形状 ⑶移动多个形状 ⑷调整形状的大小 1.3.3 添加文本 ⑴向形状添加文本 ⑵添加独立文本:单击文本工具 A,单击绘图页面中的空白处,输入文本。 ⑶移动独立文本 1.3.4 连接形状 在 Visio 中,通过将一维形状(称为连接线)附加或粘附到二维形状来创建连接。移动形状时,连接线会保持粘附状态。例如,移动与另一个形状相连的流程图形状时,连接线会调整位置以保持其端点与两个形状都粘附。 1.3.5 设置形状格式 ⑴设置二维形状的格式 ⑵设置一维形状的格式 ⑶更改 VISIO 窗口的颜色设置 ⑷用控制手柄更改形状的外观 1.4实验结果

实验 2 数据流图 2.1 实验目的 ⑴熟悉 Visio 的工作环境及组成。 ⑵掌握 Visio 软件绘制图表的基本操作。 ⑶掌握数据流图的设计方法。 2.2 实验内容 习题 3-3,3-4,3-5 2.3 实验步骤 2.3.1 打开模板 打开一个模板 2.3.2 绘制顶层图 ⑴在顶层进程页面中添加、移动图形元素并调整其大小。将所需要元素用鼠标拖动到模板里,添加所需的元素符号。 ⑵向图形元素中添加文本,并修改数据流图中的文字和格式。 ⑶连接图形元素。 ⑷修改数据流图中各元素符号的格式或形状。 2.3.3 绘制分层数据流图 为每个进程添加一个详细页面。详细页面中可以包含另需详细页面的子进程。 2.3.4 检查数据流图的正确性 在用户没有改变图形元素线条颜色的情况下,如果图形元素为红色线条,则表明图中有错误。 2.3.5 保存文件 在主菜单中选择【文件】——【另存为】,出现“另存为”窗口。单击“另存为”命

2017年图书管理系统uml实验报告

2017年图书管理系统uml实验报告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大作 业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计算机软件3 学生姓名:陈俊伟 学号: 200931582174 指导老师:苏锦钿 提交日期: 2017.12.1

华南理工大学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大作业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_____图书管理系统uml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陈俊伟________ 学号:_ 200931582174_____ 班级: ___09软件3班________ 组别: ________ 合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苏锦钿__________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及要求】 一.目的 1. 掌握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各种相关概 念; 2. 熟练掌握UML的基本知识和9种常见的UML 图形,并能够利用Rational Rose 2003、IBM Software Architecture、或trufun UML 2.x工具进行建模; 3. 根据问题进行学习,拓广、深化; 4. 独立完成一个应用程序的分析、设计和建模, 为以后软件项目的开发打下实践基础。 【实验原理】 UML建模,就是用模型元素来组建整个系统的模型,模型元素包括系统中的类、类和类之间的关联、类的实例相互配合实现系统的动态行为等。UML提供了多种图形可视化描述模型元素,同一个模型元素可能会出现在多个图中对应多 个图形元素,人们可以从多个视图来考察模型。UML建模主要分为结构建模、动态建模和模型管理建模3个方面,第1个方面是从系统的内部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教案龚海军

逆向工程技术与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主讲教师:龚海军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系 2014.09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第1讲绪论教学内容和时间布置 教师工作学生活动备注一.引导学生,激发兴趣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课程的重 要性、该技术是就业时的敲门砖。 与学生互动,通过提问他们对该课程的认识达到让其知晓该课程的重要。 用电影《十二生肖》片段生动演示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的现实应用。 关于本课程的教程及参考书说明,如何学习本课程。 二.讲授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逆向工程的概念、逆向工程的应用及发展趋势、逆向工程设计制造的工作流程、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逆向工程常用软件。 逆向工程( Reverse Engineering , RE ),也称反求工程、反向工程、抄数,指对存在的模型和零件进行实物测量,根据测量结果重构CAD模型的一个过程。该模型可以用于分析、修改、制造和检验等多种目的。 根据反求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1.实物逆向:在有产品实物的条件下,通过测绘分析,从而再创造。 2.软件逆向:通过产品样本、技术文件、设计书、使用说明书、有关规范和标准等一些技术软件去分析设计。 3.影像逆向:设计者无产品实物,也无技术软件,仅有产品的图片、广告介绍或参观后的印象等,设计者需要从这些影像资料去构思设计产品。 逆向工程是对现有产品模型的再设计,从现实产品原型到最终形成CAD模型是一个推理、逼近的过程。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 (1)零件原型的三维测量和数字化 通常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或激光扫描装置来获得零件原型表面点的三维坐标值。 (2)从测量数据中提取零件原型的几何特征 按测量数据的几何数据对其进行分割,采用几何特征匹配与识别的方法来获取零件原型所具有的设计与加工特征。 (3)零件原型的三维重构 在分割后的三维数据CAD系统中分别做表面模型的拟合,并通过各表面的求交与拼接获取零件表面的CAD 模型。 (4)CAD模型的分析及改进,校验与修正听课并简要做 好记录 听课并对理解 相关技术,随 时对技术问题 进行质疑。 鼓励学生提出 针对性的问 题。 1.明了本周要 学习和消化的 技术。 2.建立团队合 作交流意识并 在学习和创作 中发挥作用。 30 分钟 30 分钟 20 分钟 10 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