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梨黑斑病

合集下载

梨树黑星病和黑斑病的鉴别与防治

梨树黑星病和黑斑病的鉴别与防治

梨树黑星病和黑斑病的鉴别与防治摘要介绍了梨树黑星病和黑斑病的鉴别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梨;黑星病;黑斑病;鉴别;防治近年来,由于各地大量发展经果林(如种植梨树等),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又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但是部分果农对果树病害的认识不够,严重影响了果树产量的增加和效益的再提高。

笔者现将梨树黑星病和黑斑病的鉴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种梨户在种植管理过程中参考。

1 病原1.1 梨树黑星病又名梨疮痂病、雾病。

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的梨树黑星病菌(Venturia Pyrina Aelerh.),属子囊菌格孢腔目黑星菌属。

病原物有性态为纳雪黑星菌,子囊菌亚门黑星菌属;无性态为黑星孢,半知菌亚门黑星孢属。

该病具有发生较普遍、流行性强、损失大等特点。

1.2 梨树黑斑病病原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 Keissl.],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

2 发病规律2.1 梨树黑星病病原菌寄生性强,菌丝体在腋芽的鳞片内越冬,次年春天形成发病新梢,经过其他媒介侵染叶片和果实;或以未成熟的子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冬,次年春天子囊孢子发育成熟,子囊孢子弹射出壳借风传播侵染叶片和果实。

病菌孢子侵染的必要条件要有一定的降雨,特别是连续阴雨,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该病流行的最适温度为11~20℃,所以温度相对较低的地方有利于该病的流行。

梨树密度大或枝叶过多,也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2.2 梨树黑斑病病原菌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次年春天借风雨传播。

梨树每年有3个发病高峰期,第1次在春季3~4月份(13~15℃时),主要侵害叶片、花序;第2次在6月份左右,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幼果;第3次在7月底8月初,主要危害果实。

高温高湿有利于黑斑病的发生与蔓延。

梨树密度大、枝叶过多、树势弱、树龄大、叶龄小,也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3 发病症状3.1 梨树黑星病主要危害绿色幼嫩组织,其中以叶片和果实受害最重。

梨黑斑病发生及防治要点

梨黑斑病发生及防治要点

梨黑斑病的分布与危害
01
梨黑斑病在世界各地的梨产区均 有发生,是梨树生产中的重要病 害之一。
02
该病害对梨树的产量和品质造成 严重影响,导致果实品质下降、 落果、减产等问题,给果农带来 巨大的经济损失。
梨黑斑病的病原与症状
梨黑斑病的病原为链格孢属真菌,该真菌在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繁殖,传播速度快。
地域性发病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梨黑斑病 的发病情况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 气候湿润、多雨的地区,梨黑斑病的 发病率较高。
03
梨黑斑病的防治要点
农业防治
01
02
03
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 机质含量,促进树体健壮 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科学修剪
保持树体通风透光,降低 果园湿度,减少病菌滋生 。
清除落叶和病残果
及时清理果园内的落叶和 病残果,减少病菌来源。
化学防治
预防为主
在梨树萌芽前喷洒石硫合 剂等药剂进行预防。
适时用药
在梨黑斑病发病初期及时 喷洒药剂,控制病情发展 。
合理混配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剂 进行混配,提高防治效果 。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以控制梨黑 斑病的发生。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促进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清除落叶
及时清理果园内落叶,集中深埋或烧 毁,以减少病菌来源。
适度修剪
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避免枝叶过密, 减少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做好病情监测与预报
定期调查果园病情
01
对果园进行定期调查,了解病情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病情指数变化
病情指数是指病斑所占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可以反映 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防治后病情指数降低,说明防治效 果良好。
生长发育状况
除了以上指标外,还要关注植株的生长发育状况。如果防 治后植株生长正常,叶色鲜绿,茎秆粗壮,说明防治效果 良好。
防治效果实际评价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
根据对多个梨园的调查数据,统计出鸭梨黑心病的病死率、病情指数和健康植株比例等指标,从而得出防治效果 的初步评价。
选地建园
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避免在地势低洼、土壤 粘重的地方建园。
化学防治药剂选择
预防用药
在梨树萌芽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病菌。
治疗用药
发现病果后,及时摘除并集中处理,同时喷施内吸性杀菌剂进行防治。
生物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黑心病抗性强的梨品种, 如黄金梨、新高梨等。
加强果园管理
多雨潮湿、气温适宜的气候条件有 利于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特别是 在连续阴雨天气,鸭梨黑心病的发 生概率会明显增加。
树体条件
树势衰弱、病虫害严重、树体组织 受损等条件会使树体抗病能力下降 ,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
03
防治策略
农业防治
01
02
03
科学施肥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并补 充微量元素,以增强树的 抗病能力。
风雨是病原菌传播的主要途径,特别 是在多雨潮湿的季节,病原菌更容易 通过风雨传播。
昆虫传播
昆虫也是病原菌传播的途径之一,如 蚜虫、螟虫等害虫可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带病原菌, 使其在梨树之间传播。
发病条件
土壤条件
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地下水位 高、土壤湿度大等条件有利于病 原菌繁殖和传播,容易引发鸭梨

梨黑斑病的发病期和防治

梨黑斑病的发病期和防治

提高梨树品种的抗病性
总结词
培育和利用抗病性强的梨树品种
VS
详细描述
加强梨树品种的抗病性是防治梨黑斑病的 重要途径之一。应积极开展梨树抗病育种 研究,培育和利用抗病性强的梨树品种。 同时,在栽培管理中,应注意合理施肥、 浇水等措施,增强梨树的抗病能力,减少 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THANKS
感谢观看
病菌的传播距离受气 候条件及菌量影响, 可传播至数千米远。
该病可通过风雨传播 ,从气孔、皮孔等自 然孔口侵入寄主组织 。
02
梨黑斑病的发病期
发病初期的症状
叶片出现褐色或黑褐色圆形斑点 ,并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 形斑块,病斑边缘呈暗色或黑色
,有时出现轮纹。
病斑直径通常在5-10毫米之间 ,有时可达20毫米以上。
04
梨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01
02
03
合理修剪
通过修剪树枝,去除有病 的枝条和叶子,防止病害 的扩散。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能够增强梨树的 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
果实套袋
在果实成熟前进行套袋, 可以避免果实受到病害的 侵染。
化学防治
喷洒农药
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一些杀 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对梨树进行喷洒,以控制病害
增强梨树抵抗力
通过加强梨树的养护和管 理,提高梨树的抵抗力, 减少病害的发生。
05
梨黑斑病的防治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科学施肥改善梨黑斑病病情
总结词
科学施肥对改善梨黑斑病病情具 有积极作用。
详细描述
通过定期施用有机肥和微量元素 ,增加树体营养,增强树势,提
高抗病能力。
防治方法
针对梨黑斑病,应加强肥水管理 ,增施有机肥和微量元素,以增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鸭梨黑心病是鸭梨贮藏期间发生的生理病害,鸭梨放入0℃冷风库贮藏30~50天后即可发病。

病变初期在果心外可发现褐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到整个果心,严重时果肉部分出现界限不明的褐变,风味变劣,极大地影响了鸭梨贮藏保鲜的时间和品质。

一、发生原因
1.贮藏前期温度过低(0℃~5℃)会引起冷害,发生冷害型果心褐变。

2.果实采后在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放置时间过长,使果实在贮藏前期已开始衰老,或是贮藏过程温度太高、湿度过低,使果实失水严重,都会造成贮藏后期发生衰老黑心。

3.果实采收前过量施氮肥,钙、磷肥缺乏,会造成贮藏后期发生缺钙型黑心病。

4.贮藏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2%,也会发生鸭梨黑心病。

二、防治方法
1.果实生长后期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钙、磷肥。

生长期可在果实上每隔一周喷500倍液氨钙王水剂或连续喷布0.2%~0.3%硝酸钙、磷酸二氢钾液3~4次。

2.果实采收后,先用2%~4%氯化钙浸果5分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采收后应及时入贮,以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延缓果实的衰老。

采用缓慢降温的办法,防止冷害型黑心病的发生。

果实入贮后,先在7℃~10℃下预冷7~10天,以后每隔3天降1℃,经过20~30天后降至0℃,然后进行长期贮藏,并注意控制二氧化碳的浓度,加强贮藏库的通风,使贮藏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到1%以下。

梨树黑斑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措施

梨树黑斑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措施

梨树黑斑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措施很多果树的生长过程中都免不了病虫害的侵扰,比如苹果树、梨树、桃树等都会有,而梨树的生产过程中,梨树黑斑病正是让不少梨树种植户朋友都感到头疼的一种病害,下面一起学习了解下梨树黑斑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很多果树的生长过程中都免不了病虫害的侵扰,比如苹果树、梨树、桃树等都会有,而梨树的生产过程中,梨树黑斑病正是让不少梨树种植户朋友都感到头疼的一种病害,下面一起学习了解下梨树黑斑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一、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及新梢。

1.枝干新梢病斑黑色,椭圆形,稍凹陷,后期变为淡褐色溃疡斑,与健部分界处产生裂纹。

2.叶片病叶上开始时产生针头大、圆形、黑色的斑点,后斑点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灰白色,边缘黑褐色,有时微现轮纹。

潮湿时病斑表面遍生黑霉。

病斑相互融合成不规形的大病斑,生有黑霉,引起叶片早落。

3.果实初在幼果面上产生黑色圆形针头大斑点,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略凹陷,表面遍生黑霉。

果实长大时果面发生龟裂,裂隙可深达果心,在裂缝内也会产生很多黑霉,病果往往早落。

4.新梢病斑黑色,椭圆形,稍凹陷,后期变为淡褐色溃疡斑,与健部分界处产生裂纹。

二、发病规律在5~7月间,天气多雨、潮湿,发病重。

树势衰弱、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也多。

病害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发生,5月中、下旬盛发。

发病严重的,在5月下旬就开始落叶,并危害果实,7月中、下旬发病最为严重。

三、防治措施1.加强果园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低洼果园雨季及时排水。

重病树要重剪,以增进通风透光。

2.栽植抗病品种可选栽中国梨或晚三吉、菊水、黄蜜、今村秋等抗病性强的品种。

3.套袋套袋时间南方一般在5月上中旬以前进行。

当普通纸袋制成后,再在外面涂一层桐油,凉干后套用桐油纸袋。

4.做好清园工作果树萌芽前剪除有病枝梢,清除果园内的落叶,落果,并集中烧毁。

5.药剂防治参考防治药剂:45% 代森铵水剂(低毒) 使用78毫升/亩喷雾50%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3000-4000倍液喷雾56% 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500-600倍液喷雾30% 氟菌·醚菌酯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2000-4000倍液喷雾20% 苯甲·醚菌酯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400-2200倍液喷雾36%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低毒) 使用800-1000倍液浸种,喷雾68.75% 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45-75克/亩喷雾25% 丙环唑乳油(低毒) 使用25-35毫升/亩喷雾50% 异菌脲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30-170克/亩喷雾总的来说,梨树黑斑病是梨树种植过程中让很多梨农朋友都头疼不已的病害,我国的主要梨区也普遍发生,因此平时把管理工作做到位,提前预防是关键。

梨树黑斑病如何防治和治疗

梨树黑斑病如何防治和治疗

04
梨树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合理修剪
修剪梨树,改善树冠通风透光 条件,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清洁果园
及时清理果园内的落叶、残枝、病 果等,并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病 菌源。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提高梨树的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喷药预防
在梨树萌芽前,喷施石硫合剂等 药剂,清除树体上的病菌。
03 严重症状
多个病斑连成片,导致果实畸形、裂果或腐烂。
枝干症状
初期症状
枝条上出现小的、针状的 水渍状斑点,颜色为深色 或黑色。
严重症状
多个病斑连成片,导致整 个枝条或树干枯死。
发展中症状
病斑扩大,形成溃疡或裂 痕,深达木质部,导致枝 条枯死或折断。
02
梨树黑斑病的病因分析
病原菌种类
梨树黑斑病主要由链格孢属真菌引起,该真菌属于半知 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
05
梨树黑斑病的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人工清除
对于发病较轻的梨树,可以采取人工清除的方法,剪除病叶、病枝,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菌 的传播。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树势,提高梨树的抗病能力。同时,保持果园的清洁和通风,减少病菌的滋生 。
化学治疗
喷洒药剂
对于发病较重的梨树,可以喷洒化学药剂进行治疗。常用的 药剂包括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多菌灵等,可以根据病情选 择合适的药剂和浓度。
梨树黑斑病如何防治 和治疗
2023-11-11
目录
• 梨树黑斑病的症状识别 • 梨树黑斑病的病因分析 • 梨树黑斑病的传播途径 • 梨树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 梨树黑斑病的治疗方法 • 梨树黑斑病的预防措施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血清学检测
利用抗体进行血清学检测,快速、 准确地检测出病原菌,为防治提供 依据。
诊断方法比较
田间诊断简便易行,但准确率相对较低;实验室诊断准确率高,但需要专业设备和人员,成本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或者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提高诊断准 确率。
03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
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不断涌现,为鸭梨黑心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选择。但需要注意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 避免产生药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手段,如光照、温度等,对鸭梨黑心病进行防治。这种方法安全、有效,但需要针对不同的发病条件进行具体操 作。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01
病原菌抗药性
危害程度
鸭梨黑心病对梨树的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园毁灭。 病果不仅失去商品价值,而且容易造成贮藏期间大量腐烂,给贮运和销售带来严 重损失。
02
鸭梨黑心病的诊断
田间诊断
01
02
03
观察症状
注意观察鸭梨植株的叶片 、果实、枝条等部位是否 有黑心病症状,如黑色斑 点、组织坏死等。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2023-10-28
目 录
• 鸭梨黑心病概述 • 鸭梨黑心病的诊断 •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技术 • 鸭梨黑心病防治的实践与案例 • 鸭梨黑心病防治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鸭梨黑心病概述
定义及症状
定义
鸭梨黑心病是一种由梨疫霉菌侵染所引起的梨树病害,也称梨树黑心病。
症状
病果果心变黑,果肉松软呈海绵状,果肉与果皮分离,易剥离。病果表面无 光泽,果肉有苦涩味。
04
鸭梨黑心病防治的实践与 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ifference on ITS sequences among the ma jority of tested sm all- spored Alternaria species, therefore strains of
small- spored Alternaria species can not be dist inguished by the d ifference of ITS sequence.
K ey words pear, Alterna ria, morphology, ITS
摘要 本文从链格孢的产孢表型、分生孢子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了从河北鸭梨、新疆库尔勒香
梨、美国和日本以及智利的梨上分离的链格孢菌的种类。经对 115支 Alterna ria 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共确定
了 3个种, 即 Alternaria a lterna ta、A. tenu issima 和 A. infectoria。 ITS系统发育分析研究表明, Alterna ria 大孢
my and Biotechnology, China Agricu lture U niversity, Be ijing 100193, China; 2. Ch inese A cademy of Inspec2
tion and Q uarant ine, Be ijing 100029 Ch ina; 3. H ebe i Exit and En try Inspection and Quarant ine Bureau, Shiji2
Japan and Chile was stud ied on sporu lation patterns, conidia characteristics and molecular b iology. A total of
three k inds, namely, Alterna ria a lterna ta, A. tenu issima and A. infectoria were identified after 115 stra ins ofAl2 tern1 ar ia were iden tified by morphology. ITS phylogenetic analysis study showed, obvious differentiations had
AF314571 AF314583 AF314588 AF314756 AY154716
16 Alternaria solani ( E llis et Martin ) Sorauer 17 Alternaria tenuissim a ( Fr. ) W iltsh ire 18 Alternaria tenuissim a ( Fr. ) W iltsh ire 19 Alternaria zinn ia eM. B. E llis 20 Lewia infectoria E. G. Simm ons
AF392986 AF392985 AF314581 AY762944 AY293867 AF314587
11 Alternaria long ipes ( E l.l et Ev. ) Mason 12 Alternaria p om icola A. S. H orn e 13 Alternaria sesam icola (Kawam ura) Mohanty et Behera 14 Alternaria solani ( E llis et Martin ) Sorauer 15 Alternaria solani ( E llis et Martin ) Sorauer
) 1)
2009年第 5期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Vo.l 23 No. 5
香港购买的日本梨 (品种: 20世纪 ) 19个, 分别从果 实上分离病原菌。在梨上病斑周围的病健交界处
及果柄表面用 70% 酒精擦洗消毒, 用解剖刀去除表 皮, 取果肉腐烂部分平铺在滤纸培养基上; 取果柄 靠近基部的一段 纵向剖开 后在滤纸 上均匀摆 好。
been occurred among large- spored Alternaria spec ies and between large- spored and small- spored Alternaria
spec ies, which cou ld be dist inguished clearly based on the d ifferen t of ITS sequences. W hile there is very sma ll
年收集了河北部分鸭梨果园冷库中储存的具链格 梨 (品种: d. An jou ) 40个, 从美国购买的产自智利
孢侵染症状的果实, 并从市场上购买了部分其他品 的表面有腐烂症状的梨 (品种: Conference) 8个, 从
基金项目: 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 / 鸭梨黑斑病病菌疑似种、近似种的鉴定 0 (编号: 2006 IK 205 )。 * 通讯作者 Em ai:l cyshen@ cau. edu. cn; yan jin@ caiq. org. cn 收稿日期: 2009- 03 - 31
azhuang 050071, China; 4. Shenzhen Exit and Entry Inspect ion and Quaran tine Bareau)
A bstra ct In this art icle, the type ofAlterna ria separated from pear ofH ebei and X injiang of Ch ina, and U SA,
ya liinficiens)为由暂停中国鸭梨出口。为进一步研 1. 1 病菌分离
究我国梨上的链格孢种类, 为控制黑斑病提供科学
从河北部分果园的冷库中收集到表面有黑斑
依据, 同时比较研究其他国家梨上的链格孢, 防止 症状的鸭梨 60余个, 另从北京市场上购得表面有
具危 险性的链格孢菌传入我国, 本文作者于 2007 腐烂症状的新疆库尔勒香梨 15个, 从香港购美国
2009年第 5期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Vo.l 23 No. 5
我国梨和部分国外梨果实上链格孢菌的鉴定研究
刘新伟 1 陈 岩 2 宋 福 3 赵文胜3 吴品珊 2 章桂明 4 沈崇尧 1* 严 进 2*
(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 2.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3. 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4. 深圳出入境检验疫局 )
链格孢的培特性和鉴定在上述 4 种培养基 上进行。将上述培养物在实体解剖镜 50 @下观察 产孢表型。先根据 S immons[ 2] 和 R oberts[ 3] 的描述 确定培养物的产孢表型组, 然后再鉴定种。 1. 3 分子生物学鉴定
从每组产孢表型中分别选取 4~ 10个菌株, 共 28支菌株进行 5. 8S rDNA 及 ITS区序列分析。另 从 GenBank上下载了 20 个 Alternaria 不同 菌种的 ITS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表 1)。
置于培养箱中, 12h光照, 12h黑暗, 并在 25 ? 0. 5e 的条件下培养 3~ 5d。将出现链格孢菌的培养皿置 于实体显微镜 ( 50 倍 )下观察, 用解 剖针挑取具有 典型产孢结构的单根孢子链上的孢子转接于马铃 薯 - 胡 萝 卜 培 养 基 ( PCA: 马 铃 薯 200g, 胡 萝 卜 200g, 琼脂 15g, 蒸馏水 1000mL) [ 1] 平板上。将平板 置于上述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培养 5~ 7d。 1. 2 形态鉴定
Iden tifica t ion of Alterna ria isola tes from som e Ch inese and for eign pea r fruits. L iu X inwe i1, Chen Yan2, Song Fu3, ZhaoW ensheng3, W u P inshan2, Zhang Gu im ing4, Shen Chongyao1* , Y an Jin2* ( 1. College ofAgrono2
分别挑取上述菌落的单个孢子, 转入以下 4种 培养基上: 马铃薯胡萝卜培 养基 ( PCA )、1 /2 马铃 薯胡萝卜培养基 ( 1 / 2 PCA )、干草培养基 (HAY )和 V8培养基 ( V8)上培养, 于 22e 左右、两支 40W 冷 白光 ( 4200k)灯管、8h照射和 16h黑暗交替进行培 养, 灯管距离培养物约 40cm, 培养物面向上, 培养 1 周后观察。
序号
菌种
1 Alternaria al terna ta ( Fr. ) Keissler
2 Alternaria al terna ta ( Fr. ) Keissler
3 Alternaria brassicae ( B erk. ) Sacc.
4 Alternaria brassicae ( B erk. ) Sacc.
) 2)
rDNA - ITS2区, 正向引物 ITS1序列为 5. - TCCG2 TAGGTGAACCTGCGG- 3. ; 反向引物 ITS4 序列为 5. - TCCTCCGCTTATTGATATGC- 3. 。扩增程序: 94 e 变性 5 m in; 94 e 30 s, 55 e 30 s, 72 e 30 s, 35个循环; 72 e 延伸 7 m in。 表 1 部分链格孢菌 ITS序列的 GenBank登记号
储藏期病害, 在果实表面造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黑 究, 试图从病原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面进一步明确
褐色病斑, 中间凹陷, 潮湿时病斑表面生黑色霉层, 引起鸭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种类, 并分析比较部分国
影响水果的质量和商品价值。 2004 年美国和加拿 家梨上的链格孢和我国梨上链格孢的种类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