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氧剂及其实验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有关脱氧剂成分的探究

有关脱氧剂成分的探究
+2
FeCl2
浅绿色溶液
0
+3
+3
+3
Fe
铁粉黑色 铁丝银白色
Fe2O3
红色固体
FeCl3
黄色溶液
Fe(OH)3
红褐色沉淀
Fe3O4
黑色固体
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FeCl2
Fe
O2,H2O CO或C或H2

Fe2O3
HCl
FeCl3
NaOH HCl


Fe(OH)3
Fe3O4 找出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反应
探究二
试剂 硝酸 银溶 液
证明脱氧剂中含有氯化钠
步骤 现象 产生白色 沉淀
取少量固体于小烧杯中,加足量 水溶解,过滤; 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 液;
取上述实验中的滤渣,继续加足量稀盐酸,仍有不能溶解的 活性炭 物质 ,此不溶物为 写出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脱氧剂的除氧原理
成分:铁粉、活性炭、氯化钠
稀盐酸 稀硫酸
7.28g滤渣 滤渣 7.28g
质疑与反思
问题四:脱氧剂中含有一些红褐色固体颗粒,对实验 结果有影响吗?
红褐色固体即氧化铁与酸反应不产生气体,对实验结果没有 影响。
实验步骤
步骤1:称取10.00g样品于一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 拌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 7.28g.
7.28g滤渣
步骤3:将锥形瓶中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并将滤渣洗 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1.20g.
质疑与反思
问题一:测定中换用托盘天平可以吗?
不可以,若样品质量太小,产生氢气少,托盘天平 的精确度不够容易感应不出。

硅铝钙球脱氧剂化学分析方法

硅铝钙球脱氧剂化学分析方法

硅铝钙球脱氧剂化学分析方法近年来,炼钢企业已逐步采用硅铝钙球作为新型炼钢脱氧剂。

该脱氧剂中主要元素的测定,尚无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为此,在参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试验,编制完善了硅铝钙球脱氧剂化学分析方法,试验证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1、方法摘要试样经强碱溶解、过氧化氢氧化、盐酸酸化后制取母液,吸取母液,分别用-EDTA返滴法测定铝;EDTA容量硅钼蓝光度法测定硅;以PAN为指示剂,CuSO4法测定钙。

2、试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①722型分光光度计。

②氢氧化钠:固体;过氧化氢30%;盐酸(1+1);钼酸铵5%;草酸2.5%;硫酸亚铁铵1%;盐酸(1+19);三乙醇胺(1+1);氢氧化钾25%;硫酸钠溶液:20%;钙指示剂(1克钙指示剂与100克氯化钠研磨混匀);EDTA标准溶液(0.01mol/L);酚酞1%;氨水:(1+1);盐酸(1+1);HAC-NaAC缓冲溶液(pH值为5.5);PAN指示剂0.1%;氟化钠饱和溶液;EDTA标准溶液(0.01mol/L);硫酸铜标准溶液(0.01mol/L)2.2试验方法称取0.1000 g试样于4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8g氢氧化钠、10mL水,低温加热,滴加过氧化氢助溶至试样完全溶解,取下加水约10mL,加(1+1)盐酸35 mL,于电炉上加热煮沸约5min,取下冷却,转入250 mL容量瓶中。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母液。

2.2.1硅的测定:吸取母液2 mL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5%钼酸铵溶液5 mL,加(1+19)盐酸10 mL,在沸水中保温30s,立即加入2.5%草酸溶液30 mL、1%硫酸亚铁铵溶液30mL,用水稀至刻度,混匀,在光度计波长680nm处测吸光度,绘制工作曲线。

2.2.2铝的测定:吸取母液50mL于300mL锥形瓶中,加入EDTA标准溶液25mL,加热煮沸2~3min,稍冷,加1%酚酞2-3滴,用(1+1)氨水中和至粉红色。

食品包装袋内的保鲜剂——“脱氧剂”和“双吸剂”的探究

食品包装袋内的保鲜剂——“脱氧剂”和“双吸剂”的探究

食品包装袋内的保鲜剂——“脱氧剂”和“双吸剂”的探究食品包装袋内的保鲜剂——“脱氧剂”和“双吸剂”的探究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保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很多食品包装袋内能找到一到两包的保鲜剂,而且保鲜剂的品种也有不同,有的是用脱氧剂,有的是用双吸剂。

这两种保鲜剂的成分有区别吗?效果有不同吗?我们能不能在化学实验室自己制出这样一些保鲜剂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请教了化学老师。

老师鼓励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并为我们开放了化学实验室。

二、材料与方法:(一)仪器与药品:仪器:试管、烧杯、玻棒、酒精灯、三脚架、铁架台(带铁夹)、导管、蒸发皿、滴管、药匙、集气瓶、量筒、漏斗、托盘天平、秒表、温度计、蓝色钴玻璃。

药品:火柴、木条、pH试纸、稀盐酸、硝酸银溶液、稀硝酸、高锰酸钾、硫氰化钾、铁丝。

实验材料:各种牌子的脱氧剂、504双吸剂(二)方法与过程:1、通过上网查找脱氧剂和双吸剂的可能成分。

通过网上查找得知,脱氧剂可有效地抑制霉菌和好氧性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经过对比,我们知道很多食品中的脱氧剂是属于铁系脱氧剂。

根据日本专利文献中查找得到有以下配方:①30%MgCl2水溶液浸渍的活性白土3g+0.3g烘石膏+3gFe粉②100gFe粉+20%NaCl水溶液40ml于80℃40mmH g下减压干燥③400g铸铁屑+30gNaCl+300gCaO+水3000ml④4000g铸铁屑+30gNaCl+150g硅胶⑤15g铸铁粉+3gNaCl+4g硅藻土+2g活性炭+水⑥0.5g铸铁粉+0.5g Na2CO3·10H2O+0.5g NaCl+0.5g酸性白土(或硅藻土)⑦Fe粉:NaCl:活性炭:石灰乳以100:0.4:19.5:7.5比例混合⑧2gC—Fe合全粉+0.4g水+0.02gNaCl混合⑨4gFe粉+2g水+2g活性炭+1gNaCl混合⑩85g硅藻土用饱和NaCl溶液浸渍,取1g浸渍物与1g铸铁粉混合504双吸剂是南京天华科技的产品,除了可吸氧之外,还可吸收CO2、SO2、H2S等气体,可防止厌氧性细菌在食品中的繁殖。

食品脱氧剂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食品脱氧剂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谷物
对于易受潮和霉变的谷物,如燕麦、大米等 ,脱氧剂能够降低氧气浓度,延缓其变质。
03
食品脱氧剂的影响因素
脱氧剂的种类与性能
脱氧剂种类
食品脱氧剂有多种类型,包括铁粉、活性炭、酶类等。不同种类的脱氧剂性能和应用范围各异,需要根据食品 的特点和保存环境选择合适的脱氧剂。
脱氧剂性能
脱氧剂的活性、反应速度、持续时间等性能对脱氧效果产生影响。活性高、反应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脱氧剂 更有利于食品的保鲜和保存。
脱氧剂的安全性与环保性
安全性
脱氧剂在使用过程中应确保对人体无 害,不产生有害物质,同时对食品无 污染。
环保性
脱氧剂在使用后应易于降解,对环境 友好,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脱氧剂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02
03
高效性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对 脱氧剂的效率要求越来越 高,需要开发更高效、快 速的脱氧剂。
食品的种类和包装方式也会影响 脱氧剂的效果,例如水分含量、 pH值、包装材料的透气性等。
01
食品脱氧剂是一种有效的食品保 鲜方法,能够显著降低食品包装 内的氧气含量,从而抑制微生物 的生长和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 期。
02
03
不同类型的脱氧剂有不同的工作 原理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脱氧剂。
食品脱氧剂的效果及影响 因素
目录
• 引言 • 食品脱氧剂的效果 • 食品脱氧剂的影响因素 • 食品脱氧剂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结论
01
引言
食品脱氧剂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食品脱氧剂是一种能够吸收包装 容器中的氧气的物质,用于降低 食品包装内的氧气浓度,从而延 缓食品氧化和腐败。
作用
脱氧剂通过吸收包装中的氧气, 降低氧气浓度,减缓食品氧化速 度,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和货架期 。

钢厂脱氧剂考核标准

钢厂脱氧剂考核标准

钢厂脱氧剂考核标准
钢厂脱氧剂考核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脱氧剂品质:首先考核的是脱氧剂的品质。

脱氧剂应符合国家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包括化学成分、外观、颗粒度、熔点等指标。

需要对每批脱氧剂进行实验室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2. 脱氧效果:考核脱氧剂对钢水的脱氧效果。

通过对脱氧剂加入钢水后钢液中溶解氧含量的测量,评估脱氧剂的脱氧效果。

一般要求脱氧剂能够将钢液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到一定的范围内,使钢液的氧含量符合生产要求。

3. 添加量控制:考核脱氧剂的添加量控制。

脱氧剂的添加量应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控制。

需要对每次添加的脱氧剂进行计量,并记录在册,确保添加量准确可靠。

4. 成本控制:考核脱氧剂的使用成本控制。

根据不同的脱氧剂种类和添加量,评估脱氧剂的使用成本,重视提高脱氧剂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5. 安全环保:考核脱氧剂的安全环保要求。

脱氧剂应符合相关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包括无毒、无害、不污染、易处理等特性。

同时需要钢厂员工具备安全操作知识,正确使用脱氧剂,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6. 理论知识:考核钢厂员工对脱氧剂的理论知识掌握。

员工应
了解脱氧剂的种类、作用机理、适用范围等相关知识,以便能够正确使用和操作脱氧剂。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钢厂脱氧剂考核标准,不同的钢厂可能有些许差异,但一般都以这些方面为重点。

通过对这些标准的考核,可以确保脱氧剂的品质和使用效果,保证钢厂的生产质量和安全环保。

脱氧剂的研究及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脱氧剂的研究及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脱氧剂的研究及在渤海油田的应用袁宏强,胡廷,戴俊峰,张颖,张涛,马永清(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300452)摘要:亚硫酸盐类作为海上油田注水的化学脱氧剂被广泛使用,在海上油田目前注水量大幅上升,需要快速脱氧的环境中效果不是很理想。

本文主要对渤海某海上平台在用的脱氧剂进行了研究,以平台在用亚硫酸盐作为主剂,复配催化剂五水硫酸铜及自制增效剂,在保证产品稳定的前提下,提高了产品的脱氧速率,满足了海上平台注水脱氧的需求。

关键词:海上平台;注水;脱氧剂;快速脱氧;应用中图分类号:TE35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285(2019)08-0037-04DOI:10.3969/j.issn.1673-5285.2019.08.010Research on deoxidiz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ohai oilfieldYUAN Hongqiang ,HU Ting ,DAI Junfeng ,ZHANG Ying ,ZHANG Tao ,MA Yongqing(CNOOC Energy Technology &Services-Oilfield Technology Services Co.,Tianjin 300452,China )Abstract:Sulfites are widely used as chemical deoxidizers for water injection in offshore oilfields.At present,the amount of water injected in offshore oilfields has risen sharply,and the effect of rapid deoxidation is not ideal.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deoxidizer used in an offshore platform in Bohai,and uses the sulfite as the main agent to compound the catalyst copper sulfate pentahydrate and the self-made synergist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prod -uct.The deoxidation rate of the product satisfies the demand for water injection and deoxida -tion of the offshore platform.Key words :offshore platform ;water injection ;deoxidizer ;rapid deoxidation ;application*收稿日期:2019-04-08作者简介:袁宏强(1983-),男,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集输化学,邮箱:yuanhq2@ 。

炼钢厂脱氧剂试验方案1-复制

炼钢厂脱氧剂试验方案1-复制

脱氧剂试验方案
为了优化脱氧工艺,降低脱氧剂成本,解决普碳钢氧含量偏高的问题,拟对Q235B、Q345B 钢进行脱氧剂试验。

脱氧效果以Si的吸收率(大于90%)为标准,加大铝铁的用量,减少CaSi的用量。

一、试验方案(三种)
1、试验钢种:Q235B或Q345B
试验炉数:5炉
脱氧剂种类:FeAl、CaSi和AD粉(根据情况酌情考虑)
加入方式:出钢前先往钢包加铝铁20kg,加完合金后再往钢包加FeAl 20kg,最后加CaSi 10kg,要求在出钢四分之三前加完。

2、试验钢种:Q235B或Q345B
试验炉数:5炉
脱氧剂种类:FeAl、CaSi和AD粉(根据情况酌情考虑)
加入方式:出钢前先往钢包加铝铁10 kg,加完合金后再往钢包加FeAl 30kg,最后加CaSi10kg,要求在出钢四分之三前加完。

3、试验钢种:Q235B或Q345B
试验炉数:5炉
脱氧剂种类:FeAl、CaSi和AD粉(根据情况酌情考虑)
加入方式:先加合金后再往钢包加FeAl 40kg,最后加CaSi10kg,要求在出钢四分之三前加完。

二、试验要求:
1、试验过程中炉炉取中包样(无铝取样器取),炉炉取氮氧样(切角样),每种方案在炉前定氧不少3次。

2、试验过程中如出现生产质量异常情况,应与炼钢调度协商后可采取临时措施调整,避免影响正常生产。

3、试验过程工艺控制严格执行相应工艺规程。

4、试验结束后测算试验脱氧剂配比与正常脱氧剂配比的效益和对铸坯性能的影响。

5、试验结束后,各区域对试验过程工艺控制情况总结,并根据试验情况制定下一阶段试验方案。

炼钢厂技术质量科。

月饼吸氧剂脱氧剂、脱酸素剂的探究

月饼吸氧剂脱氧剂、脱酸素剂的探究

月饼吸氧剂脱氧剂、脱酸素剂的探究一、研究原因中秋节那天,我们吃月饼时,偶然把包装袋内的那一小包保鲜剂拿在手上,感觉到它在发热,为什么会发热呢?它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我们忍不住把另一包保鲜剂迅速打开,发现里面的物质是黑色的粉末,跟以往的白色的干燥剂以及硅胶不同。

它到底是什么物质呢?我们还注意到它发热的时间持续很长,约半个小时以上,温度很高,约有50℃以上。

我们饶有兴趣地想从它的小包装袋中寻找它的成分,结果从包装袋上看到"吸氧剂"三个字,原来这是一包吸氧剂而不是干燥剂。

第二天我们观察到发热后的吸氧剂颜色发生了变化,原来黑色的粉末竟然变成黄色的块状的固体。

那么它是怎样吸氧的?原来在包袋上有很多小孔,能够吸空气就是通过这些小孔的。

为什么要放这样的物质去吸氧呢?我们去问老师,老师鼓励我们不妨自己去探究。

我们搜集了一些这样的新型的吸氧剂,发现目前月饼包装使用的吸氧剂主要有三种名称,分别是:"吸氧剂","脱氧剂","脱酸素剂"。

它们的规格大小以及生产的厂家有不同。

于是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开放的实验室中,利用中午时间开始了月饼吸氧剂的实验探究。

二、研究方法1.通过实验验证吸氧剂是否真的吸氧。

分别制取3瓶体积为125mL,125mL和1000mL的氧气,然后把3包规格5cm×4cm的吸氧剂(刚从月饼包装袋中取出,未露置在空气中)分别放进3瓶氧气中,其中一包拆掉包装袋。

观察温度的变化和温度变化的持续时间。

2.通过实验去验证我们的猜想:该吸氧剂成分可能含有铁粉,因为我们从它露置在空气后会变黄色,想到是铁生锈的颜色从而想到成分中含有铁。

首先取样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并收集气体检验是否氢气,我们在取样时发现:包装名称为脱酸素剂的吸氧剂吸收空气后即反应后的物质是黄褐色的粉末;而包装名称为吸氧剂和脱氧剂反应后的物质是黄褐色块状的。

那么,它们的成分是否有不同呢?我们分别取样进行了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氧剂及其实验评价方法第一节基本性质一、脱氧目的油田污水或注水系统中溶解有O2,在腐蚀电化学反应中O2作为去极化剂夺取钢铁表面的自由电子,在浓度非常低的情况下能导致严重腐蚀。

二、脱氧方式目前国内外油田针对水中溶解氧的去除一般采用机械脱氧和化学脱氧两种方式。

真空状态下脱除溶解在水中的氧称为机械脱氧,所用设备为脱氧塔。

机械脱氧一般可以将氧气含量降至0.05ppm以下,再通过化学脱氧法进一步脱除氧气;化学脱氧是在水中投加化学药剂,药剂与氧反应生成无腐蚀性产物。

1 机械脱氧在将海水作为注入水注入地层时,由于海水的矿化度高(8000mg/L左右),含氧量(0.1MPa、25℃溶解氧8ppm)比生产水高等特点,对氧气的控制严格。

为脱除海水中存在的对注水流程、井身及地层有害的溶解氧和其它气体,海水处理系统必须设置脱氧装置,脱氧塔装置一般由二级脱氧塔、真空泵、分离罐、空气提射器及其它配套管系、压力表和安全阀等构成。

(见下图)图10-1 脱氧塔侧剖面图2 脱氧塔一般具有真空脱气和化学脱气两种功能2.1 真空脱气真空脱氧的基本原理是,依靠真空设备提供的真空压力,降低塔内的气体分压,使海水中溶解的气体逸出,并被抽出,从而达到除去海水中的溶解气体的目的。

一般真空脱氧可以使海水中含氧量降到0.05mg/L以下。

2.2 化学脱气为使海水中的含氧量达到注水要求的0.01mg/L以下,还必须进一步采用化学脱氧方法。

3 化学脱氧3.1 化学脱氧原理能除去水中溶解氧的化学药剂叫除氧剂,除氧剂都是还原剂。

利用脱氧剂与氧气反应而消除氧气,生成无腐蚀性产物,脱氧剂与溶解氧的反应速度缓慢,一般需要加入催化剂,如钴离子、镍离子等。

3.2 常用脱氧剂常用的脱氧剂有:亚硫酸盐、二氧化硫、联氨等。

3.2.1 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铵:在正常操作温度下,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铵与氧的反应通常是非常慢的,因此,一般需要加催化剂。

硫酸钴是最常用的一种催化剂。

以Na2SO3为例反应方程式如下:2Na2SO3+O2→2 Na2SO4理论上需要8ppm Na2SO3与1 ppm的O2起反应,实际上常用的比率是10:1。

3.2.2 二氧化硫2SO2+ 2H2O+O2→2 H2SO4在这一反应中,1ppm的氧需要消耗4ppm的SO2。

与亚硫酸钠一样,这种反应通常需要某些化学物质如硫酸钴作为催化剂。

二氧化硫是气体,它比亚硫酸钠价格低,用量也较少,但它用得不像亚硫酸钠那样普遍。

不过,在需要大量脱氧剂的地方还常常使用。

使用二氧化硫作脱氧剂时,不能过量,否则会降低水的PH值,产生腐蚀。

3.2.3 联氨(肼)N2H4+O2→N2+2 H2O在这一反应中,1ppm的氧需要1ppm的N2H4。

在正常操作温度下,联氨与氧的反应非常慢,油田一般不使用。

由于联氨在90℃以上时会迅速地与氧发生反应,因此主要用于高压锅炉。

三、水中氧含量的测定目前有溶解氧测定仪法、野外快速比色法等。

现场测定一般用后一种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1 取样测溶解氧含量的实验最关键的是取样。

取样的流程(从取样点到取样杯)必须是密闭的, 取样时,取样杯必须保持直立,并且底部与由惰性材料构成的取样管联结到取样点。

取样管须用304或316型号的不锈钢,或带有短的氯丁橡胶接头的玻璃管。

不能用铜管线,很长的氯丁橡胶管线还有其他的高聚物材料的管线都是不允许的。

2 测试步骤为了去除水样中的气泡,取样管线应在系统温度下以最大流速进行冲洗。

新的取样系统应至少清洗数小时,而经常使用的系统则可以只要几分钟。

在系统得以完全清洗后,将流量减小到500~1000毫升每分钟,并冷却至环境温度。

把测试小管尖端朝下插入取样管底部。

轻轻压断尖头,测试小管将被水样充满。

将测试小管尖头迅速翻转朝上以混合水样和试剂,并擦干测试小管外壁。

比色读数必须在30秒内完成。

将测试小管靠近标准比色板进行读数;如果颜色太浅则将平头端插入比色管中,将比色管朝向光源,从底部读数。

转动比色管找到与测试小管颜色最接近的颜色读取数值。

如果测试小管的颜色介于两个标准颜色之间,可以估计读数。

第二节、脱氧剂的评选方法一、实验室评价方法1 评选实验的相关试剂、材料、仪器碱性碘化钾溶液:取35gNaOH溶解在50ml水中,取15g碘化钾溶解在20ml水中,再将两种溶液混合并稀释到100ml;磷酸溶液:稀释1+1;硫酸锰溶液:340g/L;淀粉溶液:新配制10g/L溶液;碘化钾标准溶液:0.01mol/L,按照GB601制备;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01mol/L,按照GB601制备;氮气:99.99%;溶解氧测定仪:测量范围0~20mg/L,精度0.01 mg/L;恒温水浴:控制精度±1℃;微孔薄膜过滤试验仪:BG-1型或同类产品;电磁搅拌器:无级调速;试样瓶:2500~5000ml细口瓶;烧杯:250ml,1000ml;测试瓶;量筒:100ml,分度1ml。

2 评选脱氧剂应进行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1)不同药剂在同一加药浓度下的脱氧效果;(2)同种药剂在不同加药浓度下的脱氧效果;(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相同配比(催化剂:脱氧剂)不同药剂的脱氧速度和效果筛选;(4)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不同配比(催化剂:脱氧剂)同种药剂的脱氧速度和效果筛选;(5)溶解性实验;(6)配伍性实验;(7)脱氧剂水溶液浓度稳定性。

通过评选,最终选取性价比最优的脱氧剂,并确定最佳加药浓度,以及催化剂、脱氧剂的最佳配比。

3 脱氧剂评价方法:(1)现场取样时,先将取样桶充满氮气;打开取样口阀门,以5-6L/min的速度畅流3min后开始取样,取样桶溢流3~5min后迅速旋紧桶盖;(2)所有样品的转移操作应在氮气保护下进行;(3)将定量的水样转入试样瓶(预先充满氮气),并置于恒温水浴中,控制温度与取样温度一致,恒温15min;(4)从试样瓶取一定量的水样转入测试瓶中,按照GB 7489或GB 11913操作步骤测定水样中溶解氧浓度;(5)根据上一步测得的结果,计算脱氧剂的理论用量;(6)按理论用量过量20%加入脱氧剂溶液至试样瓶中,充分混合;(7)每间隔5~10分钟,测定水样中剩余溶解氧浓度。

按下式计算除氧率:X=(C0-C)/C×100%式中:X: 脱氧率,%C0:未加脱氧剂时水样中溶解氧浓度,mg/LC:加脱氧剂后水样中剩余溶解氧浓度,mg/L(8)收集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脱氧量-时间曲线。

4 催化剂作用下的脱氧剂评价(1)将催化剂和脱氧剂按照设计比例加入到测试瓶中;(2)按照脱氧剂评价方法(SY/T5889-93),对药剂效果进行评价,计算最终脱氧量;(3)使用溶解氧测定仪对加药后水样的脱氧速度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计算脱氧率。

5 溶解性实验在100ml的水样中(现场水样用定性滤纸过滤),加入10g-15g的脱氧剂,置于电磁搅拌器上搅拌10分钟,静置观察现象,形成基本透明的溶液说明脱氧剂为易溶,有相分离和沉淀说明脱氧剂为难溶。

6 配伍性实验(1)在经定性滤纸过滤的水样中(水样A),按照现场使用浓度加入其它水处理药剂,混匀(水样B);(2)取一份水样B,根据其溶解氧量加入所需脱氧剂(水样C);(3)取水样B、C各100ml于两支比色管中,在室温或取样温度下静置24小时,观察外观现象进行比较;(4)取水样B、C1000-3000ml,按SY 5329规定测滤膜系数,分别记做MFB和MFC;(5)测脱氧率分别记做XA、XB;(6)外观一致、无变化、MFB<MFC、XA<XB,配伍性好;(7)外观改变、MFB>MFC、XA>XB,配伍性不好。

7 脱氧剂水溶液浓度稳定性(1)配比10%(质量比)脱氧剂溶液于烧杯中;(2)参照该脱氧剂产品标准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取样分析放置不同时间后溶液的有效浓度。

时间间隔为0、1、2、4、6、8、12、24小时;(3)按下式计算有效浓度存留率:Z=C/C0×100%式中:Z:脱氧剂水溶液有效浓度存留率,%C:脱氧剂水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的有效浓度,mg/LC0:脱氧剂水溶液的初始有效浓度,mg/L(4)收集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有效浓度存留率-时间曲线。

8 脱氧剂现场实验8.1 实验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以下方面:(1)实验目的;(2)实验时间以及地点;(3)加药量、加药方式、加药点;(4)检查加药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是否能保证所需注入浓度;(5)实验需准备药剂量;(6)异常情况处理;(7)安全注意事项;(8)作业风险分析及预控表;(9)应急预案;(10)药剂的MSDS。

8.2 现场实验部分:应包括以下方面:(1)实验前准备工作;(2)录取空白数据;(3)实验过程;(4)数据录取。

9 参考资料及记录表格《脱氧剂企业标准》 Q/HSBN 324.1-2003 SY/T5889-93 《脱氧剂性能评定方法》 Q/HSBN 324.1-2003 SY/T5889-93 《脱氧剂现场评价方法》 SY/T5889-93《油田现场调研记录表》 BOPTSC-JL-MA39-A/O《脱氧剂评选记录表》 BOPTSC-JL-MA42-A/O《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HSE/P03-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