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思维表达差异与翻译
从中英单词对比中西思维方式不同

从中英单词对比中西思维方式不同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比一综合vs.分析口综合思维,即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并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等结合起来。
翻译家杨友钦1999曾说,中国人强调整体和归纳;而西方人则注重分析和细节。
由于中国人偏好综合,导致了思维上整体优先,即强调整体思维。
中国传统哲学试图寻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追求“万物一体”“天人合一”。
因此,中国人喜欢先从整体上分析事物,然后再将其分成不同的部分。
在西方,柏拉图首先提出“主客二分”的思想。
分析性思维从二元的角度解释世界。
它明确区分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并把二者对立起来。
分析性思维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深入分析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了解其特殊本质。
二形象vs.抽象口形象思维指在头脑中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较为发达,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并且大量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通过物体的形象表达思想,重视直观经验。
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所以又称逻辑思维。
西方人倾向于使用表达同类事物的整体概念来表达具体的现象或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的运用。
在语言中大量使用涵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三螺旋型vs.直线形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受其文化影响巨大。
在社会中人们会根据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或规则来为人处事,他们总是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认识并指出事物。
Hofstede1991指出,中国人从直觉或感觉上去思考,认为个体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其思考方式是呈螺旋型的。
与此相反,西方人善于分析推理,其思维模式是呈直线形,即一开始就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因此,他们逐渐形成了直线形思维模式。
受其逻辑思维传统影响,西方人在推理和判断事物时更倾向于追求精确。
二、中西思维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一词汇方面1.词汇选择英语词类可分为10种,并与汉语词类没有完全一一对等关系。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234 -校园英语 /翻译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海口经济学院/易汝芃 潘玥琦 李洋【摘要】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翻译经验出发,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效果,并通过举例说明,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期能够让人们增强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重视,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文化差异敏感性。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障碍 翻译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它注重对信息、内容以及艺术的表达。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曾指出:“我们所说的翻译,就是在译语中使用最贴切的对等词汇将语言和文体描绘出来。
”多年来,功能等值、对等、传神等标准已经被翻译界的人士列为翻译实践中的通用规范。
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翻译经验出发,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效果,并通过举例说明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期能够让人们增强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重视,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对文化差异敏感性,进而帮助改善人们在翻译中经常遇到的文化障碍。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通常我们将一个民族所归属的地质条件和生活领域统称为生存环境,由于语言来自于生活,所以生存环境是影响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主要因素。
例如,汉语中的“东风”与英文中的“east wind ”,因为中国东面紧邻大海,所以中国文化中的东风有春天、温暖之意,而英国面临的是大西洋,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其东风则意味着寒冷。
为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别地域之间的差异,以免由于语境上的误区造成读者的误解。
如果翻译者想要很好地将一篇作品翻译出来,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外,还要对各国的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分析中西方语言之间的差异,从而找到其共同特性,以保证能够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作者的本意。
二、历史文化的差异中西双方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沉淀出了不同的历史文化。
例如,汉语言中会存在许多的故事,“卧薪尝胆”、“毛遂自荐”等成语都源于历史典故,而“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都是中国的传统寓言。
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语翻译技巧

中西方文化差别背景下英语翻译技巧翻译其实不是纯真地变换语言文字, 而是一种跨文化社交行为。
不一样民族之间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俗民情等方面差别较大, 因此我们应认识中西文化差别,找到中西文化适合的切入点, 灵巧运用翻译技巧 , 以此来防止翻译误区, 使得翻译出来的语句更切近原文意思。
一、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一 ) 翻译概括详细而言 ,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变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字。
换言之,翻译是借助不一样的语言文字再现原话者的正确意思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翻译的过程中 , 为了翻译正确 , 不行任意增减。
翻译人员的职责在于变换文字, 可是不得改变其原意。
因此 , 表达性和正确性是翻译的两种重要因素。
表达性则是保证文字简单被世人所理解 , 正确性则是翻译的基础必需条件[1] 。
(二 ) 文化概括当前为止 , 文化还没有被正确立义 , 十九世纪四十年月 , 有名学者马克思和恩格斯试试采纳唯心主义重要观点, 将文化定义为其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表达形式。
我国现代人类学者则提出 , 文化是指某一特定人群的活动、感觉、思想与妆扮的全部方式。
(三 ) 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活动包括了翻译。
翻译有益于促使译语文化的发展, 同时遇到译语文化的影响。
在人类社交活动中, 翻译饰演侧重要角色 , 处于当先地位。
翻译有益于促使文化沟通、丰富人类文化、建立精神文明国家。
从微观层面而言, 翻译又有利于提升我们专业素质、文化涵养, 保证职业生涯顺利实现 , 使得我们使用和学习外语的能力提升。
二、东西文化差别背景下英文翻译常有误区(一 ) 拼写错误剖析我国公共场所英语表记语翻译得悉, 拼写错误层出不穷, 只需略微拥有英语能力的人都能易如反掌地发现拼写错误, 这是一种最初级的错误。
比如,“卫生间”的正确翻译为 Toilet, 但是本质生活中 , 人们广泛将其翻译为 Tolet、Tolleet。
(二 ) 汉语拼音取代英译若我们对城市的各个街道予以认真的察看, 能够发现随地都存在利用汉语拼写来对英语翻译予以代替的状况。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228-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西北师范大学/李文婷【摘要】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人群的重要纽带,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的人类,虽然民族语言不尽相同,但是却可以用同样的概念来解释词义,这也为不同语言之间的可译性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翻译在促进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差异 语言 翻译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具有着着鲜明的差异性与地域性,且各民族的语言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影响,语言既是文化的一种思维转换,又是思维的一种工具和结果,因此,语言的翻译就涉及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思维转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何谓文化? 文化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但学界对文化这个概念本身的内涵还不甚确定。
文化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领域的学者给文化下过的定义达 160种之多。
文化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生活中你的所作所为,相互之间的沟通等,都是文化的一种反应和功能。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反映出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文化又给语言提供了一个赖以生存的基础。
文化的形成依托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要熟练的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文化的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处。
语言是构成文化成分中的重要部分,其承载着大量的信息。
两种语言的相互交流实际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而两种语言无法直接相通,需要利用翻译。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转码,更要反映的是语言文化所承载的文化,那么,翻译不可避免的同文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翻译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译语文体的生成活动。
译者既要准确传递原文的内容、意图、风格等,又要满足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译文读者的要求。
“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_程永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分的相互结合常 用 适 当 的 连 接 词 语 或 各 种 语 言 连 以表示其结构关系 。 汉语句中各成分之间或 接手段 , 句子之间的结合多 依 靠 语 义 的 贯 通 , 少 用 连 接 语, 所 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 。 如 : ( )A 1 m a n m a u s u a l l b e k n o w n b t h e b o o k s y y y ; h e r e a d s a s w e l l a s b t h e c o m a n h e k e e s f o r y p y p ; i s a c o m a n i o n s h i o f b o o k s a s w e l l a s o f m e n t h e r e p p , a n d o n e s h o u l d a l w a s l i v e i n t h e b e s t c o m a n y p y
( 参考译文 )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所交往的朋 友以及所阅读的 书 去 看 他 的 为 人 。 这 是 因 为 人 与 人 之间有友谊 , 同样 地 , 人 与 书 也 就 有 友 谊。 人 们 应 该 经常生活在与最好的书以及最好的人的友谊之中 。 ” ,“ 英语中 只 有 一 句 话 , 用了 “ 等连接 f o r a n d” ” 词, 还用了 “ 连接的从句 。 但汉语译文却 用 w h e t h e r
, 皖西学院学报 2 0 1 2年1 2月 D e c . 2 0 1 2 第2 8 卷第 6 期 J o u r n a l o f W e s t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V o l . 2 8 NO. 6 y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诗词英译的影响

论文导读::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出发并阐述其对在诗词英译过程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思维方式差异,影响1.引言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
语言的差异是思维差异的外在形式,由于思维方式的潜在差异,才使语言表达有所差异。
本文主要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出发并阐述其对在诗词英译过程的影响。
2.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连淑能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划分为: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的思维: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
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
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侧重于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规律。
在西方的传统哲学中主张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
这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直观经验。
因而形象性思维常使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意义。
西方人较为侧重抽象思维,侧重实证性研究,善于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
由于西方人抽象思维的习惯,他们则擅长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具体事物。
这与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方式则截然不同。
模糊性思维与精确性思维:连淑能曾指出“古代中国人把宇宙看作是混沌的整体,思维的对象是模糊的,思维的主体也是模糊的。
以模糊的思维去认识模糊的整体,用模糊的方法整体的把握总体特征,缺乏对事物本质的准确认识。
”[1]相行之下跨文化,西方人受到古希腊文明的影响,所以注重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3.思维差异对诗词翻译的影响3.1 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诗词英译意境的缺失顾正阳教授在《古诗词曲英译文化探索》一文中指出:“古诗词曲中,无论是天上还是人间—无论是天上的月亮,星星,还是人间的山水,花卉、酒、茶、服饰、楼台亭阁等无不沾染了情……”[2]所以古代的诗人总喜欢从自然中寻找事物,以抒发自己的抱负或是志趣。
用具体的事物来传递自己的感情。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造就了象形文字,而象形文字是以表意为特征的文字,所以表意也成为了汉字的特点。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议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摘要: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交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传递。
本文从翻译实践出发,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和分析,列举了一系列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阐明文化差异对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旨在让人们能正确面对文化差异,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运用语言的准确性,从而消除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翻译的影响文化障碍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从语言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多年来,译界学者提出功能对等、等值、传神化境作为翻译实践的标准。
而译者发现翻译中真正的困难不在于语法或句子结构,而来自于不同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语言活动中的负迁移。
奈达认为互译中需要克服文化障碍甚于语言障碍。
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了一定社会范畴内所发生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可以说,“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因此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
”王佐良先生提出,“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正是由于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我们唯有重视语言间的文化差异,深刻理解各自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才能跨越语言的鸿沟,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蕴含的思想和涵义。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1.生存环境的差异生存环境是指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它对这个民族的语言及词语的内涵意义有深远的影响。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汉语中的“东风”和英语中的“east wind”。
中国东临大海,在中国文化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固有“东风报春”之说。
而英国面临大西洋,东临欧洲大陆,属西半球的海洋性气候,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东风象征着“寒冷”、“令人不愉快”,不过英国人很喜欢报告春天消息的“西风”,正如中国人对“东风”的偏爱。
文化语境与翻译分析解析

二、思维差异与翻译启示
汉语“流水型”句子结构取决于句中动词的安排,动词高 频率使用是汉语组词造句的特色;而动词的使用又取决于 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由此决定了句子的语序结构。 e.g.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地看见一条 丁字桥,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 的铺檐子,蹩进去,靠门立住了。 译:Absorbed in his walking, Old Shuan was startled when he saw the cross road lying distantly ahead of him. He walked back a few steps to stand under the eaves of a shop in front of its closed door.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3.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 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西方文化以物本 为主体。 反映在语言上:描述事物和阐述事理过程 中,尤其是涉及行为主体时,汉语习惯用 表示人或生物的词(animate)作主语,而 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inanimate)作主 语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e.g. The verbs in hypothetical conditional clauses are back-shifted, the past tense form being used for present and future time reference and the past perfective form for past time reference. 译1:假设条件分句中的动词是后移的,过去时形式用来 指现在和将来时间,过去完成体形式用来指过去时间。 译2:假设条件分句中的动词是前移的,过去时形式用来 指现在和将来时间,过去完成体形式用来指过去时间。 e.g. 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 译:可是我们已经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思维表达差异与翻译
1. 我原先打算十月一日去香港旅游,后来不得不取消,这使为很扫兴。
2. 在全球经济事务中,中国应继续保持一个积极而充满活力的力量,我坚信这是符合我国利益的。
3.虑到上届政府遗留下来的危机,我们在过去七年时间里所取得的成绩也就尤为显著,这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
1.即使他的信念还未被人普遍接受,只要他认为是对的他就敢去做。
2.他对那些不赞同他的人,有着无比的耐心和宽容,忍受他们对他的无礼,这令人很敬佩。
3 如果每采取一项行动都考虑将来可能要发生冲突,那要取得和平是不可能的。
4. 为了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存以至真诚合作,我们能做些什么?
Franklin Roosevelt:
5. 如果我们以怀疑、不信任或者恐惧的心情去寻找和平,那么就得不到持久的和平。
只有以了解、信任以及由坚定的信心所产生的勇气,我们才能得到持久的和平。
6.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向前进所需的努力化为乌有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John Kennedy:
7.如果我们能够团结起来,那么在许许多多的合作事业中,大概很少有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8.如果我们分裂,那么大概我们什么也做不成——因为我们不敢在争吵和分裂的时候面对强大的挑战。
9.幸福并不建立在仅仅拥有金钱上,它建立在由成功引起的欢乐,创造性工作所激发的热情。
10.一定不能在疯狂地追求转瞬即逝的利润的过程中忘记劳动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精神上的鼓舞。
11.在这些暗淡的日子里,如果我们从中汲取教训,认识到我们不应该听天由命,而应该让命运为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同胞服务,那么,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将是完全值得的。
12.当我们为全体中国人努力提供机遇和条件让他们最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时,当我国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并且值得帮助的人时,公民服务必须作为中国进入21世纪的各项准备工作的核心。
这次周年纪念应该是对过去失误进行诚实评估的机会,同时也应该是对做好今后工作表达同样决心的机会。
这样,我们就可以免遭挫折,并把这次周年纪念变成一种鼓舞和成就。
当我讲这番话时,我相信――今天上午我们听到的发言也使我相信――我是代表联合国每一位真诚而严肃的代表讲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