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几何量测量技术·第四章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几何量测量技术·第四章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几何量测量技术·第四章习题答案

1、说明图4-158所示零件中底面a、端面b、孔表面c和孔的轴线d分别是什么要素(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单一要素、关联要素、轮廓要素、中心要素)

图4-158 几何要素的判别

被测要素

基准

要素

单一

要素

关联

要素

轮廓

要素

中心

要素

底面a√√√×√×

端面b√××√√×

孔表面

c

√×√×√×轴线d√√×√×√

2、根据图4-159中曲轴的形位公差标注,用填表4-28的形式说明图中各项形位公差的含义。各项形位公差的公差带形状可以画在表的外面。

图4-159 曲轴的形位公差的标注

表4-28 曲轴形位公差含义的填写

特征项被公基准公差带

3、试对图4-160所示轴套上的标注的形位公差作出解释,并按表4-29规定的栏目填写。

图4-160 轴套的形位公差标注(略)

公差

公差

被测

基准公差

公差

公差

公差框格 目

测要素 差值

符号

有无 基准要素 形状 大小 基准如何

对称度 键槽对称面

有¢d1轴线

两平行平面 宽度 对称于基准 圆跳动

锥面

有A -B 同心圆锥i 环 半径差 同轴

圆柱度 曲轴 无

同轴圆柱 半径差

行度

曲轴轴线 有A -B 圆柱 直径 平行 圆跳动

中心孔连线

有C -D 圆环 半径差 同心 圆柱度

右端轴

同轴圆柱 半

径差

特征项目符号特征项目

名称

要素要素带形状带大小带相对于

基准的方

位关系同轴

¢39

的轴心线

¢35

的轴心线

圆柱

¢与基

准同轴圆柱

¢39

的轴

无同轴

圆柱面

与基

准无关垂直

两端

¢35

的轴心线

两平

行平面

与基

准垂直

4、在不改变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前提下,改正图4-161中的形位公差标注错误(按改正后的答案重新画图,重新标注)。

图4-161 形位公差标注错误(略)

答:

5、试指出图4-162(a),(b),(c),(d)中形位公差标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形位公差特征项目不允许变更,正确的形位公差标注不要修改,重新画图,重新标注)。

图4-162 错误的形位公差标注(略)

答:

6、图4-163中的垂直度公差各遵守什么公差原则和公差要求它们各遵守什么边界试分别说明它们的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的合格条件。设加工后测得零件的实际尺寸为φ

19.985mm,轴线对基准A的垂直度误差值为φ0.06mm,试分别判断按图样图(a)、图(b)、图

(e)的标注,该零件是否合格

图4-163 公差原则或公差要求的标注

解:(a)遵守独立原则;合格条件是05.0,20979.19φφφ≤≤≤⊥f d a 。

当06.0,985.19φφ==⊥f d a 时, 由于,05.006.0φφ≥=⊥f 所以该零件不合格; (b )遵守最大实体原则;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合格条件是

20979.19φφ≤≤a d 或 05.020φφ+≤+⊥f d a

()a d f -+≤⊥2005.0φφ; 20979.19φφ≤≤a d

06

.0,985.19φφ==⊥f d a 时,由于

20

979.19φφ≤≤a d 且

(),075.0985.192005.006.0φφφφφ=-+≤=⊥f 所以该零件合格。

(c )遵守最小实体原则;遵守最小实体实效边界,合格条件是

20979.19φφ≤≤a d 或 20979.19φφ≤≤a d

()979.1905.0φφ-+≤⊥a d f 05.0979.19φφ-≥-⊥f d a

(d )遵守最大实体可逆原则,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合格条件是

05.020979.φφφ+≤≤a d 或 05.020φφ+≤+⊥f d a ()a d f -+≤⊥2005.0φφ 05.020979.19φφφ+≤≤a d

(e )遵守最大实体原则;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或最大实体边界 ),合格条件是

20979.19φφ≤≤a d 或 020φφ+≤+⊥f d a

a d f -≤⊥20φ; 20979.19φφ≤≤a d

06

.0,985.19φφ==⊥f d a 时,由于

20

979.19φφ≤≤a d 且

(),025.0985.192006.0φφφφ=-≥=⊥f 所以该零件不合格。

7、按图4-164中公差原则或公差要求的标注,试填写下表(重新制表填写)。

图4-164 公差原则或公差要求的标注

最大

实体尺寸

最小

实体尺寸

最大

实体状态

时的形位

公差值

可能

补偿的最

大形位公

差值

边界

名称及边

界尺寸

对某一实际尺

寸形位误差的合

格范围a

¢10¢¢0¢d M=¢

10

f≤¢10-d a b¢¢¢¢d MV=¢f≤t+d M- d a

c¢¢¢¢d MV=¢()()18φ-

+

-

+

≤?

a

M

a

D

D

D

t

f d

¢¢¢0¢d M=d MV

=

f≤D a-¢注:表中

?

a

D是指基准孔的实际尺寸。

8、图4-165所示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零件图上:

(1)圆锥截面圆度公差为6级(注意此为形位公差等级);

(2)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7级(L=50mm),并且只允许向材料外凸起;

(3)圆锥面对孔φ80H7轴线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2mm;

(4)φ80H7孔表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5)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04mm;

(6)φ80H7遵守单一要素的包容要求;

(7)其余形位公差按GB/T 1184中的K级要求。

图4-165 轴承内圈(略)

答:

9、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4-166的图样中(重新画图,标注)

(1)2×d轴线对其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

(2)φD孔轴线在X(长度)方向上对2×d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

(3)φD孔轴线在Y(宽度)方向上对2×d公共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3mm。

图4-166 支承座(略)

答:

10、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4-167的图样中(重新画图,标注)

(1)法兰盘端面A对φ18H8孔的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5mm;

(2)φ35圆周上均匀分布的4×φ8H8孔对φ18H8孔的轴线(第一基准)和法兰盘端面A(第二基准)的位置度公差为φ0.05mm;

(3)4×φ8H8孔组中,有一个孔的轴线与φ4H8孔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内,它的偏离量不得大于±10μm。

图4-167 法兰盘(略)

答:

11、用水平仪测量一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共测量五个节距,六个测点,测量数据如下(单位为格):0,+1,+,+,-,-1。已知水平仪的分度值为0.02mm/m,节距长度为200mm。试分别用最小条件法和两端点连线法计算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值。任选用作图法或坐标变换法解题。

解:作图法

首先,按测点的序号将相对示值、累积值(测量坐标值)列于表中,再按表中的累积值画出在测量坐标系中的误差曲线。如图所示。

测点序号i012345

直线度误差曲线

1) 两端点连线法

在中,连接误差曲线的首尾两点成一连线,这个连线就是评定基准。平行于这个评定基准,作两条直线(理想要素)包容被测误差曲线。平行于纵坐标轴在图上测量这两条直线的距离即纵坐标值f’就是直线度误差值。如图中虚线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f’=格。现需要将水平仪的格子数换算成毫米或者微米。由于分度值是0.02mm/m ,即每1000mm 上的一格代表0.02mm ,而水平仪的桥距为200mm ,所以水平仪上的一格代表×200/1000=0.004mm

,或者是4μm 。因此该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值应该是:

f -=×4= μm

2) 最小条件法

按最小条件法的定义,要在误差曲线上找到两高一低或者是两低一高的三个点。在图中的误差曲线上,可以找到两低一高三点,连接这两个低点作一条直线,平行于这条直线,过高点作包容误差曲线的另一条直线。平行于纵坐标轴在图上测量这两条虚线的距离即纵坐标值f=格就是直线度误差值。同理这个误差值是水平仪的格子数,要换算为微米:

f -=×4= μm (2)坐标变换法

1)最小条件法:首先在误差曲线上找到两个最低点,一个是1点,另一个是5点,高点是3点,所以对这两个最低点来说,它们的坐标值应该相等,于是有下列等式:

1+p=++5p 解方程求出p= -811

=

换算为微米:f -=×4=17 μm

2) 两点法:另0点坐标与5点坐标相等

0=+5p 解方程求出p= -

换算为微米:f -=×4= μm

12、用水平仪测量某机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依次测得各点的相对读数值为(已转换为μm ):+6,+6,0,-,-,+3,+3,+9(注意起点的值应该为0,即第一点的读数+6是相对于起点0取得的)。试在坐标纸上按最小条件法和两端点连线法分别求出该机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值。

解:1.作图法

首先,按测点的序号将相对示值、累积值(测量坐标值)列于表中,再按表中的累积值画出在测量坐标系中的误差曲线。如图所示。

1).两端点连线法

连接误差曲线的首尾两点成一连线,这个连线就是评定基准。平行于这个评定基准,作两条直线(理想要素)包容被测误差曲线。平行于纵坐标轴在图上测量这两条直线的距离即纵坐标值f’就是直线度误差值。从图中可以看出,f’=12μm 。

2).最小条件法

按最小条件法的定义,要在误差曲线上找到两高一低或者是两低一高的三个点。在图中的误差曲线上,可以找到两高一低三点,连接这两个高点作一条直线,平行于这条直线,过低点作包容误差曲线的另一条直线。平行于纵坐标轴在图上测量这两条线的距离即纵坐标值f=.μm 就是直线度误差值。

2.坐标变换法

1)最小条件法:首先在误差曲线上找到两个最低点,一个是0点,另一个是5点, 高点是8点,所以对这两个最高点来说,它们的坐标值应该相等,于是有下列等式:

0=+9+5p 解方程求出p= -59

=

2) 两点法:令0点坐标与8点坐标相等

0=24+8p 解方程求出p= -3

将所有的坐标值作相应的变换,求出其它点的坐标值

13、某三块平板,用打表法测得数据后,经按最小条件法处理后获得如图4-168(a)、(b)、(c)所示的数据(μm ),即求出了评定基准或者说误差平面。试根据这些数据确定其平

解:(a ) 数据符合三角形准则(三高夹一低)。平面度误差f=+10-(-5)=15μm.

4

2

8

(b )数据符合交叉准则。平面度误差f=+7-(-9

)=16μm.

(c

14、图4-169(a)、(b)为对某2m ),即获得了评定平面度误差的绝对高度差(测量坐标值),试求每块平板的平面度误差值(可选用三点法或对角线法)。

图4-169 打表法测得的平面度原始数据 解:(a )采用三点法:取0,0,0三点,则平面度误差值f=+20-(-15)=35μm 。 或采用对角线法:沿0—+5—0对角线旋转平面,令 0-2p=-15+2p 得p=15/4=

则平面度误差值f=+()=μm 。

(b )采用三点法:取+15,+5,+2三点,通过旋转平面得方程 +15+p =+5+2q=+2+2p+2q p= q=

误差平面 误差平面 则平面度误差值f=+()=μm

或采用对角线法: 通过旋转平面得方程

0=+2+2p+2q 即

p= -1 +5+2q=+7+2p q=0

则平面度误差值f=+19-(-12)=31μm 。 误差平面

15、用分度值为0.02mm/m 的水平仪测量一工件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按网格布线,共测9点,如图4-170(a)所示。在x 方向和y 方向测量所用桥板的跨距皆为200mm

,各测点的读数(格)见如图4-170(b)。试按最小条件和对角线法分别评定该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

图4-170 水平仪测平面度的相对示值读数 解:(1)将各点相对读数转换为绝对读数(格数)

(2

从旋转后的误差平面得出,有三低夹一高,符合最小条件, 则平面度误差值f=+=(格)

换算为微米 f=×0.02mm/m ×200mm= μm.

(3)按对角线法分别评定该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由绝对读数得出他们适用于对角线法

则平面度误差值f=+20-(-10)=30(格) 换算为微米 f=30×4= 120 μm.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总复习题(答案)

1.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 mm,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 mm。 (2)圆锥轴线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为 mm。 (3)端面Ⅰ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 mm。 (4)φd1和φd2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分别为 mm和 mm。 (5)φd1和φd圆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值不允许大于0.8μrn,其余表面R a值不允许大于μrn 。 ? 2.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2-φd轴线对其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 (2)φD轴线对2-φd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100 :0.02 mm。 (3)槽两侧面对φD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4 mm。 3.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1 mm,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4 mm。 (2)φ70H7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2mm。 ( (3)φ210h7轴线对φ70H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3mm。 (4)4-φ20H8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第一基准)和φ70H7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为φ0.15mm。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图上,要求 (1)用任何方法加工圆柱面φd3,R a最大允许值为μm。 (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孔φd1,要求R a最大允许值为μm。 [ (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A,要求R z最大允许值为μm。 (4)其余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要求R a允许值均为25μm 。 5、试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图中 (1)Φd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12mm; (2)右端面对Φd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mm; (3)Φd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Φ0.008mm; (4)圆锥面A的圆度公差为0.006mm; 】 (5)圆锥面A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mm。 (6)Φd圆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值不允许大于μrn,其余表面R a值不允许大于μrn 。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全解

互换性技术测量试题与答案(共3套) 试题部分 第一套 一、填空题 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_____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mm,上偏差为________mm。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 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_极限尺寸。 7.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__________个公差等级,其中__________级精度最高,__________级精度最低。 9.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表面。 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 1.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 2.φ30M8/h7和φ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 4.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 6.根据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上偏等于0。(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共套

-------理工大学一、填空题 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_____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mm,上偏差为________mm。 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 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_极限尺寸。 7.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__________个公差等级,其中__________级精度最高,__________级精度最低。 9.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表面。 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 1.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 2.φ30M8/h7和φ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 4.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 6.根据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上偏等于0。( ) 7.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8、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 9.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全解

互换性技术测量试题与答案(共 3 套) 试题部分 第一套 一、填空题 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 ?_______ 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_ 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_ 决定位置。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m上偏差为 _________ mm 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给定的一个方 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____________ 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__________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 极限尺 寸。 7. 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__________ 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8. 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 ____________ 个公差等级,其中 __________ 级精度最高,___________ 级精度最低。 9. 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 (名称和代号)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_ 表 面。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相同,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V”) 1. 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 2. Q 30M8 /h7和$ 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3. 作用中径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重点

一.填空 1.标准分为_______企业标准________,_____行业标准_________,_________地区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标准____________和______国际标准______________。(1) 2.互换性按互换性程度可分为_________完全互换___________和_______不完全互换_____________。(2) 3.国标中规定了_________20______个公差等级的标准公差与_______28________种基本偏差。(29) 4.孔和轴的配合可分为_______间隙配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渡配合____________和______过盈配合______________。(37) 5.非基准件基本偏差的选择方法有三种:_______计算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法____________和_______类比法_____________。(38) 6.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该包括______被测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量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和______测量精度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45) 7.机械杠杆量仪分为______百分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钟表式千分表_____________,________杠杆齿轮百分表____________和______内径百分表______________。(55) 8.形状公差包括_______直线度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面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圆度__________,________圆柱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轮廓__________和__________面轮廓_________六个项目。(77) 9.位置公差分为_______定向公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位公差___________和_________跳动公差__________三类。(86) 10.在实际检测中,基准的体现方法有______模拟法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法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法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目标法__________。(88) 11.选择形位公差项目的基本原则是_____在保证零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尽量减少公差项目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尽量简化控制形位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108 12.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有________比较法_____________,_______印模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切法_____________,_____干涉法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针描法__________。128 13.键按照结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______平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圆键_____________,________切向键____________和_______楔键_____________四种。147 14.螺纹联结按用途可分为_______紧固螺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动螺纹_________和__________紧密螺纹__________三种。160 15.螺纹的标注由______螺纹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_螺纹公差带代号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旋合长度代号______________组成。173 二.名词解释 1.技术标准1 技术标准是指重复性的技术事项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规定。 2.公差2 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3.尺寸偏差9 简称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 4.尺寸公差10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重点范围解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一、填空题 1.公差标准是对几何量误差的限制性措施,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0.019mm,下偏差为-0.019 mm。 3.由于径向全跳动误差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径向全跳动误差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4.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相同,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固定的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浮动的。 5.φ30 +0.021 0mm的孔与φ30-0.007 -0.020 mm的轴配合,属于基孔制间隙配 合。 6.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0.05。 7.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最大极限尺寸。 8.孔、轴的ES<ei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EI>es的配合属于间隙配合。9.某轴尺寸为Φ10-0.018 -0.028 mm,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在被测要素为最小实体状态时给定的。当轴实际尺寸为Φ9.972mm是,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0.02mm。10.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配合公差为40μm,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过渡配合。 11.在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机器的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有关尺寸

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12.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基孔制原因是加工孔比加工轴要困难,所用刀具量具尺寸规格也多,成本大。 13.配合公差是指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它表示配合精度的高低。 14.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Re 、Ry、Rz三项。15. 含义是给定方向上元素相对基准元素A的垂直度公差是Φ0.1,且遵循最小实体要求。 16.φ45+0.005 0mm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0,φ50-0.050 -0.112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 为 -0.050mm。 17.完全互换是指零部件在装配或换前,不做任何的选择;装配时不做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8.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17μm,最小极限尺寸是Φ47.958 mm。 19.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其ES= +0.100 mm,EI= 0mm,es= +0.050 mm,ei= -0.050 mm。20.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公差带形状相同,不同点是前者公差带轴线位置浮动而后者轴线的位置是固定的。 21.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考试题库(有答案).

一、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中,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经过修配才有互 换性。 √3.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4.机器制造业中的互换性生产必定是大量或成批生产,但大量或成批生产不一定是互换性生产, 小批生产不是互换性生产。 ×5.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6.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7. 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8.图样标注φ200 -0.021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9.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10.某孔要求尺寸为φ20-0.046 -0.067,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11.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12.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相对零线的位置。 √13. 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14. 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15. 某一个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此尺寸必定合格。 ×16. 间隙配合中,孔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17. 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 ×18. 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 ×19 . 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20. 对某一尺寸进行多次测量,他们的平均值就是真值。 ×21. 以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22. 某一零件设计时的基本尺寸,就是该零件的理想尺寸。 √23. 某一尺寸的公差带的位置是由基本偏差和公差等级确定的。 ×24. 基孔制即先加工孔,然后以孔配轴。 ×25. 间隙配合说明配合之间有间隙,因此只适用于有相对运动场合。 ×26 过盈配合中,过盈量越大,越能保证装配后的同心度。 √27. 如零件的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则该零件合格。 ×28.某一零件尺寸基本偏差越小,加工越困难。 ×29.加工误差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所以加工误差实质上就是测量误差。 √30.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很发达,但要把两个尺寸做得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 ×31.实际尺寸就是真实的尺寸,简称真值。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公差与配合中,公差带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称为。 2、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称为。 3、在配合面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尺寸,称为孔的尺寸。 4、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最大尺寸减去轴的最小尺寸,其差值为负值,这时的配合为配合。此值的绝对值称为。 5、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尺寸公差等级共有级。代号由到。 6、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的配合,称为制。 7、形状和位置检测公差中,形状公差共有6项,它们分别是、、 、、、。 8、检验孔径的光滑极限量规称为规,它由和组成。 9、合格的零件,光滑极限量规的应能通过,应不能通过。 10、滚动轴承国家标准规定,轴承按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分为5个精度等级,它 们由高到底分别是、、、、。 11、按齿轮各项误差对齿轮传动使用性能的主要影响,将齿轮加工误差分为三组, 它们分别是、、。 12、按照孔、轴公差带相对位置的不同,它们可以形成的三种配合是配合、 配合、和配合。 二、简述什么是互换性?(5分) 三、表面粗糙度的符号Ra、Rz、Ry分别表示什么?(10分)

四、已知孔与轴的配合为Ф5078 f H ,试查表确定:①轴与孔的上、下偏差值,公差值。② 配合性质,间隙或过盈量。③画出公差带图。(20分) 五、在装配图上花键联接标注为:6—2367g H ×261110 a H ×6911f H ,试指出该花键的键数和 三个主要参数的基本尺寸,并查表确定内外花键的各尺寸的极限偏差。(10分) 六、一齿轮的精度标注为:7—6—6 G M GB10095—88。试指出各项所表示内容。(10分)

重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点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点 绪言 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的互换。 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互换性课按其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公差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公差标准,技术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企业标准。 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 基本尺寸是设计给定的尺寸。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即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状态是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此时的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 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尺寸偏差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的绝对值 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配合:孔德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上,即具有间隙配合。 间隙公差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等于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的代数差的绝对值,

也等于相互配合的孔公差与轴公差的和。 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T=ai 当尺寸小于或等于500mm时,i=0.45+0.001D(um) 当尺寸大于500到3150mm时,I=0.004D+2.1(um) 孔与轴基本偏差换算的条件: 1.在孔,轴为同一公差等级或孔比轴低一级配合 2.基轴制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与基孔制中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当 3.保证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与按基孔制形成的配合相同。 通用规则,特殊规则 例题 基准制的选用: 1.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 2.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而定。 3.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合成配合。 公差等级的选用: 1.对于基本尺寸小于等于500mm的较高等级的配合,由于孔比同级轴加工困难,当标准公差小于等于IT8时,国家标准推荐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但对标准公差大于IT8级或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配合,由于孔德测量精度比轴容易保证,推荐采用同级孔,轴配合。 2.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考虑工艺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各种配合的特性: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卷(含答案)

全国高校CAI推广中心 2008-2009学年二学期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卷)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37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判断题(9小题,共9.0分) (1分)[1]选用优先数列时,应按照先疏后密的规则进行选取,以避免规格过多。() (1分)[2]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1分)[3]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1分)[4]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分)[5]汽车发动机曲轴和凸轮轴上的正时齿轮,车床主轴与丝杠之间的交换齿轮,主要要保证其传动的准确性。() (1分)[6]选用派生系列时应优先选用公比较小和延伸项含有项值1的数列。() (1分)[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1分)[8]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间隙配合,也可以算过盈配合。() (1分)[9]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二、填空题(8小题,共16.0分) (2分)[1]图样上规定键槽对轴的对称度公差为0.05mm,则该键槽中心面偏离轴的轴线距离不得大于( )mm。 (2分)[2]任何几何量的量值都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分)[3]按GB/T 10095.2—2001的规定,齿轮的径向综合公差的精度等级为( )共九级。 (2分)[4]对于除配合要求外,还有极高形位精度要求的要素,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应采用( )。 (2分)[5]系统误差可用( ), ( )等方法消除。 (2分)[6]优先数R5系列的公比近似为( )。 (2分)[7]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 )相同或不同的精度等级。(2分)[8]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 三、单项选择题(10小题,共20.0分) (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用于精密机床的分度机构、测量仪器上的读数分度齿轮,一般要求传递运动准确; B、用于传递动力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 C、用于高速传动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 D、低速动力齿轮,对运动的准确性要求高。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量块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能正确进行量块组合,并掌握量块的正确使用方法; 2、加深对量值传递系统的理解; 3、进一步理解不同等级量块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设备 量块;千分表;测量平板;千分尺校正棒。 三、实验原理 1量块的测量平面十分光洁和平整,当用力推合两块量块使它们的测量平面互相紧密接触时,两块量块便能粘合在一起,量块的这种特性称为研合性。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以把各种尺寸不同的量块组合成量块组。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内容 采用合理的量块组合,测量千分尺校正棒。 (二)实验步骤 1 用千分表测量千分尺校正棒 2 据所需要的测量尺寸,自量块盒中挑选出最少块数的量块。(每一个尺寸所拼凑的量块数目不得超过 4~5 块,因为量块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误差,量块的块数越多,便会积累成较大的误差。) 3量块使用时应研合,将量块沿着它的测量面的长度反向,先将端缘部分测量面接触,使初步产生粘合力,然后将任一量块沿着另一个量块的测量面按平行方向推滑前进,最后达到两测量面彼此全部

研合在一起。 4正常情况下,在研合过程中,手指能感到研合力,两量块不必用力就能贴附在一起。如研合立力不大,可在推进研合时稍加一些力使其研合。推合时用力要适当,不得使用强力特别在使用小尺寸的量块时更应该注意,以免使量块扭弯和变形。 5如果量块的研合性不好,以致研合有困难时,可以将任意一量块的测量面上滴一点汽油,使量块测量面上沾有一层油膜,来加强它的黏结力,但不可使用汗手擦拭量块测量面,量块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煤油清洗。 6量块研合的顺序是:先将小尺寸量块研合,再将研合好的量块与中等尺寸量块研合,最后与大尺寸量块研合。 7. 记录数据; 六思考题 量块按“等”测量与按“级”测量哪个精度比较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问题详解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三版周兆元翔英主编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1-1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中有何重要意义?是否只适用于大批量生 产? 答: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做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中去,并达到使用要求,这种特性就叫互换性。 互换性给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都带来了很大方便。它不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也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互换性已经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企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1-2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用于什么场合? 答:互换程度不同:完全互换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做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中而满足使用要求;不完全互换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需要经过挑选、调整或修配,再装配到机器中去才能使用要求。当使用要求和零件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即机器部件装配精度不高,各零件制造公差较大时,可采用完全互换进行零件生产;反之,当机器部件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或很高,零件制造公差较小时,采用不完全互换。 1-5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为多少? (1)电动机转速:375,750,1500,3000,、、、 (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钻孔直径):25,40,63,80,100,125等 (12 答:(1)此系列为派生系列:R40/12,公比为 (2)此系列为复合系列,前三个数为R5系列,后三位为R10系列。 补充题: 写出1~100之的派生系列R20/3和R10/2的优先数常用值。 答:R20/3:1.00,1.40,2.00,2.80,4.00,5.60,8.00,11.2,16.0,22.4,31.5,45.0,63.0,90.0 R10/2:1.00,1.60,2.50,4.00,6.30,10.0,16.0,25.0,40.0,63.0,100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B卷答案(上学时)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小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Array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计15分) 1. 加工误差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所以加工误差实质上就是测量误差。(×) 2. 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测量结果中的随机误差。(√) 3. 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形成的理想边界尺寸。对一批零件来说, 若已知零件给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则可分析计算出零件的作用尺寸。(×) 4. 配合公差越大,则配合越松。(×) 5. 在间隙配合中有可能出现零间隙的状态,而在过渡配合中绝不可能出现零间隙的状态。(×) 6. 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7.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的圆心 应位于理论轮廓线上。(√)8. 当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可补偿给形位公差,但形位误 差的最大允许值不能超过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值。(×) 9. Rz参数由于测量点不多,因此在反映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性不如Ra参数全面。(√) 10. 测量与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必需的一段基准线长度称为取样长度,它可以包含几个评定 长度。(×) 11. 国家标准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的公差带规定在零线的下方。(√) 12. 国家标准对普通螺纹除规定中径公差外,还规定了螺距公差和牙侧角公差。(×) 13. 用三针法测量的螺纹中径是螺纹的单一中径。(√) 14. 公法线长度变动是指在齿轮一转范围内,实际公法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5. 齿轮精度越高,齿轮副啮合时的侧隙越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共4套)

-------理工大学 一、填空题 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_____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mm,上偏差为________mm。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 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_极限尺寸。 7.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__________个公差等级,其中__________级精度最高,__________级精度最低。 9.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表面。 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 1.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 2.φ30M8/h7和φ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 4.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 6.根据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上偏等于0。( ) 7.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 免的。(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题解析

一、是非题 1.对2 对3错4错5错6错7对8错9错10错11对12错13错14对 1、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2、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3、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间隙配合,也可以算过盈 配合。() 4、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5、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6、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声是由于齿轮传递运动的不准确性引起的。() 7、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取决于公差等级的高低,与基本偏差无关。() 8、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9、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10、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11、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12、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3、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14、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当其形位误差小于给定的形位公差,允许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二、选择题 1.C 2.D 3.B 4.C 5.C 6.D 7.B 8.C 9.D 10.D 11.D 12.B 13.B 14.A 15.C 1、φ30g6与φ30g7两者的区别在于()。 A.基本偏差不同B.下偏差相同,而上偏差不同 C.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D.公差值相同 2、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 A.形位公差特征项目B.形位公差标注形式 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D.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3、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A.两同心圆B.圆形或圆柱形 C.两同轴线圆柱面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 4、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A.同轴度B.圆度C.圆柱度D.位置度 5、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 A.合格B.尺寸最大C.不合格D.变形最小 6、公差原则是指()。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原则 C.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D.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 7、选择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的配合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是() A.轴承的径向游隙B.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和所承受负荷的大小C.轴和外壳的材料和机构D.轴承的工作温度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习题及答案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4.图样标注φ200 -0.021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6.某孔要求尺寸为φ20-0.046 ,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0.067 ()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9.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10.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1.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2.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13.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14.图样标注中Φ20+0.021 意确定。() 15.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16.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17.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18.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19.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0.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1.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填空题 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_____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mm,上偏差为________mm。 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 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_极限尺寸。 7.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__________个公差等级,其中__________级精度最高,__________级精度最低。 9.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表面。 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 1.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 2.φ30M8/h7和φ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 4.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 6.根据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上偏等于0。( ) 7.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 免的。( ) 8、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 9.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 ) 10.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4套)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4套) 填空题 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_____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 ________mm,上偏差为________mm。 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 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_极限尺寸。 9、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表面。 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

一、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 1、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 2、φ30M8/h7和φ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 4、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 7、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8、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 9、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 ) 10、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三、某基孔制配合,基本尺寸为,孔公差为0、039mm,轴公差为0、025mm,已知配合的最小间隙是+0、009 mm,试确定孔、轴极限偏差,画出孔、轴尺寸公差带图。 四、某仪器已知其标准偏差为σ=±0、002mm,用以对某零件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值为67、020、67、019、67、018、67、015mm,试求测量结果。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四版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参考解答(第3版) 第二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 1. 孔或轴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上偏差 下偏差 公差 尺寸标注 孔: Φ10 9.985 9.970 -0.015 -0.030 0.015 Φ10015 .0030.0-- 孔: Φ18 18.017 18 +0.017 0 0.017 Φ18017.00 + 孔: Φ30 30.012 29.991 +0.012 -0.009 0.021 Φ30012.0009.0+- 轴: Φ40 39.95 39.888 -0.050 -0.112 0.062 Φ40050.0112.0-- 轴: Φ60 60.041 60.011 +0.041 +0.011 0.030 Φ60041.0011.0++ 轴: Φ85 85 84.978 -0.022 0.022 Φ850 022.0- 2. max X min = 0 - (-0.065) = 0.065mm T f = | 0.131-0.065 | = 0.066mm 2) Y max = 0 – 0.060 = -0.060mm Y min = 0.030 – 0.041 = -0.011mm T f = | -0.060+0.011 | = 0.049mm 3) X max = 0.007- (-0.016) =0.023mm Y max = -0.018 – 0 = -0.018mm T f = | 0.023 – (-0.018)| = 0.041mm 4) X max = 0.039 - 0.002 = 0.037mm Y max = 0 – 0.027 = -0.027mm T f =|0.037 – (-0.027)| = 0.064mm 5) X max = 0.074 – (-0.140) = 0.214mm X min = 0 - (-0.030) = +0.030mm T f =| 0.214 – 0.030 | = 0.184mm 6) X max =0.009 – (-0.019) = 0.028mm Y max = -0.021 – 0 = -0.021mm T f =| 0.028 – (-0.021) | = 0.049mm 3. (1) Φ50)(7f ) (8H 025 .0050.0039.00--+ Xmax = 0.089mm Xmin = 0.025mm 基孔制、间隙配合 (2)Φ80)(10h )(10G 0 120.0130 .0010.0-++ Xmax = 0.250mm Xmin = 0.010mm 基轴制、间隙配合 (3)Φ30)(6h )(7K 0013.0006 .0015.0-+- X max = 0.019mm Y max = -0.015mm 基轴制、过渡配合 (4)Φ140) (8r ) (8H 126 .0063.0063.00+++ Y max = -0.126mm Y min = 0mm 基孔制、过盈配合第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