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格理论03

合集下载

第六章-人格理论03

第六章-人格理论03
外倾性(extraversion):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 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 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开放性(openness): 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 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随和性(agreebleness):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 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 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 特点。
一、气质的含义
定义:气质是心理活动在强度、速度、灵活性与 指向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 它是与生俱来的,反映了人格的自然属性。 气质的特点: 第一,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 第二,气质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特征。 第三,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第四,气质具有天赋性。
卡特尔通过对实证材料的因素分析,透过对表面特质的因素 分析找到它们所属的根源特质。
人格因素 A乐群性 B聪慧性 C稳定性 E恃强性 F兴奋性 G有恒性 H敢为性 I敏感性 L怀疑性 M幻想性 N世故性 O忧虑性 Q1 激进性 Q2 独立性 Q3 自律性 Q4 紧张性 低分者特征 缄默孤独 迟钝、学识浅薄 情绪激动 谦逊顺从 严肃审慎 权益敷衍 畏怯退缩 理智、着重实际 信赖随和 现实、合乎成规 坦白直率、天真 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保守、服从传统 依赖、随群群众 矛盾冲突、不明大体 心平气和 乐群外向 聪慧、富有才识 情绪稳定 好强固执 轻松兴奋 有恒负责 冒险敢为 敏感、感情用事 怀疑、刚愎 幻想、狂放不羁 精明能干、世故 忧虑抑郁、烦恼多端 自由、批评激进 自立、当机立断 知己知彼、自律尊严 紧张困扰 高分者特征

心理学第六章人格理论

心理学第六章人格理论

第六章人格理论本章内容细目第一节人格理论概述一、人格的含义(一)人格的概念(二)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一)人格的精神分析论(二)人格的特质论(三)人格的学习论第二节气质一、气质的含义二、气质的类型(一)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二)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三、气质理论(一)体液说(二)体型说(三)血型说(四)激素说(五)活动特性说(六)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第三节性格一、性格的含义(一)性格的概念(二)性格的特征二、性格的类型(一)依据心理活动的心理机能分类(二)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分类(三)依据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分类(四)依据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分类(五)依据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分类第四节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含义(一)自我意识的概念(二)自我意识的特征(三)自我意识的结构二、自我意识理论(一)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理论(二)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理论(三)米德的自我意识理论(四)洛文格的自我意识理论(五)哈特曼的自我意识理论在国外的一座戏院,刚巧在开场的一刻,来了四位先生。

第一位急匆匆奔到门口,就要入内。

看门的人拦住他说:“已经开演了,根据剧院规定,开场后不得入内,以免妨碍其他观众。

”这位先生一听,立刻火冒三丈,与看门人争吵起来……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走来了第二位先生,看见看门人吵得门也顾不上看了,灵机一动,立刻侧身溜了进去。

第三位先生走到门口,见状,不慌不忙,转回门外的报摊上,买了张晚报,坐在台阶上读起报来,他心中自有算盘:“看戏是休闲,看报也是休闲,看不了戏,看看报也不错”,倒也自得其乐。

等到第四位先生走到门口时,见看戏无望,深深叹了口气,掉转头去,自言自语道:嗨!我这人真倒霉,连看场戏都看不成……他越想越难受,干脆坐在门口叹息起来。

这四位先生恰好代表了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人身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格差异。

如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善良助人,有的人恃强凌弱等等。

最新人格心理学第六章 人格特质理论ppt课件

最新人格心理学第六章  人格特质理论ppt课件

奥尔波特
高尔顿•奥尔波特 (Gordon W.Allport) 1897~1967
人格特质理论的先 驱
一、奥尔波特生平
1897年11月11日生于美国印地安那州的蒙特祖 马。父亲是乡村医生
1915,考入哈佛大学。 1920,会见弗洛伊德。 192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2~1924 1924~1967年执教哈佛。是社会关系系的奠基
能对人的一切行动产生创造性的推动 力。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理论
人格特质及其分类 16PF 特质的因素分析方法 影响人格特质的因素
雷蒙德·卡特尔 (Raymond B .Cattell,
1905-1998)
特质因素分析的先驱
卡特尔生平
1905年出生于英格兰南部度假圣地。 1921年进入伦敦大学,主修物理和化学,先后
人以特质来迎接外部世界,人以特质来 组织经验。
尤其强调是特质而不是环境因素决定着 行为。
他举例: “火既可以熔化黄油,也可以 固化鸡蛋”。(环境条件一样,但结果 却不同)
特质的特点(8点)
奥尔波特做 了如下归纳 : (1) 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 (2) 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
(刷牙、洗手、保持衣服整洁与 爱清洁)
(3) 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3) 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健康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
突和挫折 , 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他们对 自己具有积极的意象 , 即良好的自我形象 和对自己乐观的态度。
(4) 具有现实性知觉
(4) 具有现实性知觉 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在
情况 , 而不是根据自己希望的那样来看待 事物。这种人看待情境及顺应情境都极 为明白 , 是 " 明白人 " 而不是 " 糊涂人 " 。

人格理论PPT

人格理论PPT

自我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使本我适应现实的条件, 从而调节、控制或延迟本我欲望的满足。同时 自我还要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关系。
超我

超我是人格的最高部分,是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 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在父母的管教下将社会 道德观念内化而成的。
超我又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如果自己的行为符 合自我理想,个体就感到骄傲;如果自己的行为 违反了自己的良心,个体就感到焦虑。 因此,超我遵循的是完美原则。


3.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 罗杰斯将自己创建的心理治疗模式称为当事人中心疗 法。
(二)罗杰斯的自我论
罗杰斯是心理治疗的大师,他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帮助 人自我实现。 1.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个人经验中一切有关自己的知觉、认识 和感受。这些经验总是围绕“我是谁?”“我是什么 样的人?”等。自我概念是在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中形成的。

2.自我协调 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中没有互相冲突的经验。这时, 孩子就会形成“我是好孩子”的自我概念。如果儿童 的直接经验与来自父母的评价性经验不一致,就会出 现不协调。 不协调的第二种情况是,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不 一致。


如果这个阶段的以上问题不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就 会固着在潜意识中,成为以后心理疾病的根源。人格 发展停滞在这一阶段,就形成性器性格。

在男性,表现为好炫耀自己的男子气概和能力,自夸、 好胜、好表现;在女性,为了对抗恋父情结,可能会 过分认同母亲和女性形象,一方面以引诱或挑逗的表 现吸引男性,另一方面又否认自己有性意图并表现出 天真无邪的样子。

防卫机制很多,主要有: 1.压抑(repression),指力比多冲动被排除到意识之 外,进入到潜意识之中。

弗洛伊德之人格理论精品PPT课件

弗洛伊德之人格理论精品PPT课件

足(内驱力)
(仲裁者)
化)
二.人格动力理论
动力来源 焦虑的分类 焦虑的防御
动力来源
弗洛伊德认为, 人格动力过程的核心概念是本能 和焦虑。
弗洛伊德把人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 本能 是这个系统的能量的源泉, 而本能总是寻求排除紧张, 求得满足, 求得快乐。 在个体这个复杂的能量系统中, 操纵人格结构运转的和作用的能量叫心理能。 操纵人 格结构的心理能都来自于本能, 一个人在心理上干什么 取决于本能在人格部分中的配置和流动。 本能在人格 三大系统中的分布和转移就形成了人格的动力系统, 各 种本能归根到底可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第三,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包含有辩证法的思想。 弗洛伊 德是奥地利著名的学者,他从黑格尔、叔本华那儿师 传的哲学是唯 心主义的,但他也受到德国古典哲学 “合理 内 核”的影响,因此,在 弗洛伊德的学说不乏闪 光 的东 西。 在他的人格结够理论中,处处体现着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二.人格动力理论
动力来源 焦虑的分类 焦虑的防御
焦虑的防御
焦虑是可以防御的。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的重大任务 之一就是要对付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的危险, 在正常情况 下, 自我以合理的方式未能消除焦虑时, 就必须以非合 理性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这种非理性的方法就是防御 机制。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压抑机制; 2、投射作用, 3、反向作用, 4、合理化作用, 5、否认作用, 6、抵消作用, 7、升华作用, 8、退化作用 9、固着作用 10、认同作用,
三.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发展起源 人格发展的五 个时期
人格发展的五个时期
口唇期( 0-1 岁): 这个时期儿童主要通过吮 吸、咀嚼等口腔活动来获得性的满足, 口腔一

第六章 人格特质与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学》PPT课件

第六章 人格特质与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学》PPT课件

存在感、本 能、直觉
“腹”
一型的性情心理
• 非常强責任心、有恆心、有毅力 • 嚴守規律、守誠諾 • 做人做事很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和原則 • 主觀性强 • 不斷要求自己提昇 • 對批評及錯誤非常敏感 • 不輕易稱讚別人,亦不懂得接受別人
的嘉許
二型的性情心理
• 樂於助人 • 常把別人的事放在第一位,忘我地幫
5、有领导欲望
喜欢管理,喜欢承担责任。
6、有影响力
有支配欲性、有权力欲望、自信、成功导向、可依赖性、能量与活动力、 自我控制、对模糊状态的容忍度高、社会能力强、易交往、合作等等。
特质理论
基伯(Gibb):天才领导者要有7种先天特性:
善于言辞, 具有英俊潇洒的外表, 具有过人的智慧, 自信, 心理健康, 有支配欲, 外向且敏感。
• 人格特质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起源于 1930年以后的美国。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 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 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 特质,是指人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质,是稳定 而持久的行为倾向,使个体以相对一贯的方式对 刺激作出反应。
道自己的底線和死穴
四型的性情心理
•感情細膩,容易被身邊的人和事,甚 至環境所觸動
•情緒化 •感情愛恨分明 •豐富想像力 •很强同理心 •善於表達情感
五型的性情心理
• 理性、頭腦冷靜、很强思考能力 • 喜歡學術研究 • 需要很多的私人空間,很享受獨處 • 沉默、不善交際 • 拙於詞令
六型的性情心理
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企业存在的目 的不是为了实现经营者个人愿望或欲望,而是为了保证员工们 现在和将来的生活。 • 2:明确地描述愿景和企业的目标 • 领导者要明确企业的愿景,要把企业做成这个样子。 • 3:必须不断地挑战新事物

人格的认知理论

人格的认知理论

CPC循环
周视期(circumspetion):就是在接触事物的最先时间,人们首先总是小心谨慎审察该事物,尝试多种构念,提出各种例题构念或陈述构念。
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
控制期(control) :就是实现建构的阶段,在此阶段选择已经确定,行动也已做出。
二、凯利的人格构念论体系
人们用双极化描述性的个人构念术语来解释世界,这些个人构念组成了一个构念系统。
该方法充分体现了个人构念心理治疗的特色。
三、心理问题与固定角色疗法
米歇尔的简介
米歇尔的社会认知论体系
人格的认知结构
人格的认知理论评价
第四节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
一、米歇尔的简介
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1930- ),人格心理学家,在用认知变量解释人格方面做出了最不平凡贡献的人之一。他提出了认知——情感人格系统,他的理论主要受罗特和凯利的影响。
共同性推论:建构经验方式的共同性可以导致人们之间心理与行为的相似性。
社会性推论:个体在建构自己的构念时,会在社会交往中扮演他人的角色,即从他人的立场或认识世界的方式去看待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二、凯利的人格构念论体系
先取期(preemption) :就是暂时先确定一种想法在此阶段,个体从前一阶段所衡量过的所有构念中选择一种。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
人格的多水平分析
第一个水平是人格的心理加工系统;
第二个水平是行为表达;
第三个水平是关于人格和人的行为“知觉;
第四个水平由一个代表个体生活空间的稳定的个人情境组成;
在生物社会水平或基质水平上是由遗传组成的先天素质以及积累的社会学习和社会文化影响,他们构成了人的整个历史和当前的天资。

第六章人格特质理论PPT课件

第六章人格特质理论PPT课件
来的,先后经历了8个发展阶段。
26
1.躯体“我”的感觉( 1岁) 2.自我同一性感觉(2岁) 3.自尊的感觉(3岁) 4.自我扩张的感觉(4岁) 5.自我意象的感觉(4~6岁) 6.作为理性应付者的自我感觉(6~9岁) 7.自我统一的追求(12岁~青年期) 8.作为认识者的自我(成人4期)
如“吝啬”就是“悭吝人”的根本特质, 他的所有行为都反映出他吝啬的品质。
22
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s)
具有概括性、弥散性的行为倾向,最能 描述某个体的人格特质。(推荐信)
其渗透性逊于根本特质。 阿尔波特发现,描述一个自己所熟悉的
人的主要特征,平均只需要7.2个特质 (5~10个)。
23
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s)
是指对于描述一个人来说显得并不很重 要,或者在一个人身上并非经常、一贯 性地表现出的人格特质。(情景)
这些特质常常因人的习惯、态度、趣味 以及环境刺激因素而改变或转换。
24
机能自主性
Allport动机理论的概念
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 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原因。
29
(1) 自我广延的能力
(1) 自我广延的能力 参加活动的范围广泛 , 有许多朋友和
爱好 , 并且在政治、社会或宗教活动方面 也颇为积极。
30
(2) 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2) 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健康成人与别人的关系是亲密的 , 但
4
特质理论的特征
特征1: 特质论并不是把人格分为绝对的类型,
而是把个体置于某一人格特质曲线上相 对于他人的某个位置。
特质流派研究使人格的比较变得容易。
如:女性化特质。
5
特质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格的特征
整体性
独特性与 共同性
人格的 特征
生物性和 社会性
稳定性 和可变 性
1.整体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 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人格中任何因素 的改变都会引起其它因素的改变。人格是一个有 机整体,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整个人的活动,是个 人的整体机能的实现。
2.独特性与共同性
日文中的“人格”一词则来自对英文 “personality”一词的意译。
英语中的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 persona,本意是指面具。
目前心理学对于人格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一般把人格看成人与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心理特性。人 格是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人们的心理活 动和行为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还是人们各种心 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
人格理论
1
第一节 人格理论概述
2
第二节 气质
3第三节 性格4源自第四节 自我意识在国外的一座戏院,在开场的一刻,来了四位先生。第
一位急匆匆奔到门口,就要入内。看门的人拦住他说: “已经开演了,根据剧院规定,开场后不得入内,以免 妨碍其他观众。”这位先生一听,立刻火冒三丈,与看 门人争吵起来……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走来 了第二位先生,看见看门人吵得门也顾不上看了,灵机 一动,立刻侧身溜了进去。第三位先生走到门口,见状, 不慌不忙,转回门外的报摊上,买了张晚报,坐在台阶 上读起报来,他心中自有算盘:“看戏是休闲,看报也 是休闲,看不了戏,看看报也不错”,倒也自得其乐。 等到第四位先生走到门口时,见看戏无望,深深叹了口 气,掉转头去,自言自语道:嗨!我这人真倒霉,连看 场戏都看不成……他越想越难受,干脆坐在门口叹息起 来。
第一节 人格理论概述
本章学习内容 一、人格的含义 (一)人格的概念 (二)人格的特征 二、人格理论 (一)人格的精神分析论 (二)人格的特质论 (三)人格的学习论
一、人格的含义
(一)人格的概念
从字源上看,我国古代汉语中没有“人格”这个 词,但是有“人性”、“人品”、“品格”等词。 人性、人品、品格等词虽然与人格一词在内容上 有联系,但它们毕竟是不同的术语。中文中的 “人格”这个术语是现代从日文中引入的;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人格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 理特征的总和”,它具有结构性、层次性和多侧面性, 由下列几方面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而有机的结合构成: (1)完成某些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 (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
(3)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即性格;
(4)活动的倾向性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世界观等。
为什么不同的人遇 到相同的情境会有 不同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人身上能看到各种 各样的人格差异。如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 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有 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善良助 人,有的人恃强凌弱等等。这些各具特色的人物 性格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的、深刻的印象,但为什 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为什么每个人 的缺点和优点都不一样呢?那是因为每一个人的 人格不同,人格包含个体的气质、性格和自我意 识。
后期弗洛伊德认 为,人格是由本我、 自我、超我三个部 分组成的结构。
荣格的人格理论
荣格认为人格中包括许多概念,每一概念都反映 了一种内部的力量;每一个概念都有与之对立的 另一个概念,对立的双方构成一个人格单元。
按照热量守恒定律,其中一个方面发展了,另一 个方面就相对削弱。人格就是这些处于动态平衡 中的各种(阴阳)对抗的内在力量形成的“集 群”。荣格把自己的这种对人的内在动因(集群) 的分析的心理学,叫作分析心理学,以区别于弗 洛伊德的心理分析。
人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人格的特征也是可以变 化的,从而使人格具有可塑性的特征。
4.生物性和社会性
生物性就是指人的人格是在人的自然的生物特性 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人的生物特性影响着人格发 展的道路和方式,也决定人格特点形成的难易。
人的生物特性并不能决定人格的发展方向。对人 格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这就是人格的社会性。
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格 发展的动力。自卑感驱使 人产生对优越的渴望。
人格就是围绕这一潜在的 基本努力而构造起来的, 每个人克服自卑、寻求优 越而获得补偿的方式,决 定了他的生活风格,而当 外界压力与内在努力自强 的愿望不协调时,就发生 人格冲突。
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精神分析学派以对心理异常者的 临床观察和经验为基础,不仅提 出了人格结构,并且阐述了人格 的发展,虽然某些观点有失偏颇, 但还是一种较为完善的人格理论。
二、人格理论
(一)人格的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荣格的人格理论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二)人格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 卡特尔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三)人格的学习论 班杜拉的人格理论 米歇尔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前期弗洛伊德把 人格化分为意识、 前意识和无意识。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人 格特征。
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格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在 遗传上最为相近的同卵双生子,其人格也是有差 别的。人格独特性充分地表现为人们在需要、动 机、兴趣、爱好、价值观、信念、能力、气质、 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性。
人格也具有共同性,即某一群体、某个阶级或某 个民族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 中形成的共同的典型心理特点。
3.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 的持续性和跨情景的一致性。人格特征跨时间的 持续性是指人格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不会在短时 间内有很大变化。
人格特征跨情景的一致性是指在不同的情境下, 同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保持不变。
由于人格具有稳定性,才能将不同人的精神面貌 区别开来,从而有效地推测他在某种情况下的行 为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