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tchup地形制作经验谈

Sketchup地形制作经验谈

Produced by Hyde

Sketchup地形制作简述

常规地形制作

Sketchup软件本身的运算能力较

弱,曲面模型制作也是一大软肋。景

观设计中常用左图所示的方法起地形。

步骤详解:

1.画出场地基底;

2.画出等高线;

3.拉起台层式地形;

4.选取空间等高线后,利用Sandbox生成

柔滑地形并附上材质。

地形上做路

景观设计中通常使用sandbox的悬置功能在地形上做路。悬置功能实际上是在地形上生成道路的投影面,所以效果并不理想。

步骤详解:

1.绘制一个悬置在地形正上方的平面并

填透明色;

2.关闭透视并设置顶视图视角,在辅助

面上画出道路;

3.删除辅助面留下道路,并将道路建立

群组(打散的对象下落偶有bug);4.将道路轮廓落在地形上并附上材质,

落影过程偶有轮廓线丢失的bug,导致无法形成完整的面,此时只需手动补完丢失的线段即可。

平整地形

Sandbox中的平整地形功能通常应用到在现有地形上面制作场地或建筑基底。

步骤详解:

1.画出场地轮廓平面,建立群组并找到

合适位置;

2.将平面悬置到地形上方;

3.选择平面后点击Sandbox的平整地形功

能,输入过渡区偏移尺寸;

4.生成基底,上下移动到合适的高度。

平整地形

偶尔也可以用来快速“开路”。步骤详解:

1.在悬置与地形正上方的辅助面上画出

道路轮廓;

2.留下道路并建立群组;

3.使用Sandbox平整地形功能并设置偏移

数值,“开路”可以将偏移值适当设

大一些;

4.移动至道路标高。

斜面地形制作

场地中的高差将对景观设计产生较大影响的时候,应重视现状地形,不宜在模型中用平地代替。但是如何

在斜面上做地形,似乎一直困扰着大家。

Sketchup地形制作技巧分享

快速地形制作

概念设计中快速地做出柔滑的地

形从视觉上和效率上都优于“台层式”

地形。唯一的缺点是不便修改,所以

本章介绍的快速地形制作方法,在改

动频率较大的方案深化阶段并不适用。

但在快速设计的概念阶段能够事半功

倍。

平地快速地形制作

利用Sandbox的栅格和挤压功能快速“堆”地形。

步骤详解:

1.使用Sandbox的栅格功能画出地形范围,

可在画之前设置栅格的尺寸;

2.进入栅格群组当中,利用挤压功能堆

出地形。挤压功能可随时改变挤压范

围的半径;

3.柔化边线消除栅格效果;

4.附上贴图材质。

斜面快速地形制作

利用Soap Bubble插件快速“吹起”一个地形。此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在原始地形复杂的场地中。

步骤详解:

1.在垂直的场地轮廓辅助面上画出场地

高程控制线;

2.删除多余物体,留下高程控制线;

3.选择高程控制线后点击Soap Bubble插

件的起泡泡按钮,出现分格预览图;

4.输入分格数量后敲击回车确认,最大

可分30格;

斜面快速地形制作

吹出来的地形并不丰富,但是在不甚考究设计细节的概念阶段非常适用。

步骤详解:

5.再次敲击回车键生成地形;

6.使用Soap Bubble插件的“吹气”功能

将地形吹至合适的弧度,方法为点击

泡泡参数调节功能键后选择插件生成的地形,然后输入数值并敲击回车,即刻便能看到地形的变化;

7.柔化多余的边线;

8.附上贴图材质。

坡道快速制作

此前对大家讲过利用Follow me and keep插件制作坡道。此方法步骤稍多且不够快捷。

步骤详解:

1.利用模型交错画出坡道线;

2.在坡道线两端画水平面上的延伸线;

3.在坡道线端头画道路截面,道路截面

中点对齐于延伸线并与延伸线垂直;4.全选道路截面和坡道线,在“插件”

菜单中选择FollowMeAndKeep生成坡道,并将延伸线处的坡道推回原位。

坡道快速制作

利用Shape bender插件能更方便和快捷地做出坡道。

步骤详解:

1.根据坡道高程和形态画出如图所示的

形体并建立群组,起坡的方向与红轴

平行。建组步骤完成后在形体底部画

一根平行于红轴的中线;

2.在水平面上画出坡道的中线;

3.选择第1步绘制的形体后点击Shape

bender插件的功能按钮,按顺序先选

择形体底部的参考线中线,后选择道

路中线。选择完成后会出现预览图,

按上下方向键调整到正确的弯曲方式;

4.敲击回车生成坡道。

坡道快速制作

利用Shape bender插件还能快速制作一些景观小品。详细步骤参考该插件的坡道制作方法。

地形结合坡道快速制作

地形结合坡道的制作分为两种:一是根据坡道制作地形;二是在已有的地形上制作起伏的道路。其中前者

能准确控制道路的坡度,后者则能更快做出更加真实的起伏道路。

根据坡道制作地形

在定好道路标高点后利用Shape Bender制作出坡道,然后根据坡道的高程快速制作出与坡道完整结合的地形。

步骤详解:

1.使用Shape Bender制作出坡道;

2.将坡道的控制线复制后原位粘贴到坡

道外部,然后绘制空间地形控制线;

3.利用Soap Bubble插件吹出道路两侧的

地形;

4.柔化并附上材质。

根据地形制作坡道

在现有地形上制作出匹配地形的道路需要用到Instant Road插件,Instant Road是一款收费插件,25人企业版售价175美元。

步骤详解:

1.在已有地形上方绘制悬置的参考面并

附上透明材质;

2.在参考面上绘制道路中线,并将道路

中线制作成群组;

3.选择中线和地形后在插件菜单里找到

Instant Road Pro→Road from centerline,输入路宽和路肩宽度等参数;

4.确定后生成道路。

注意事项:

1.地形必须是活动状态(非组件);

2.道路中线必须在地形范围内(更多详

见用户手册)。

根据地形制作坡道

使用Instant Road插件制作与地形匹配的道路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

道路中线生成道路,二是采用道路平面(轮廓)生成道路。步骤类似,用户手册里有详细说明。

Sketchup地形制作实例

实例讲解

不管是在概念设计阶段还是方案

设计阶段,与地形结合的景观设计似

乎总让设计师头疼。作为景观的“载

体”,地形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实例

中的地形制作主要针对概念阶段的方

案快速表现。(本案例用时约5个小

时)

制作地形

Soap Bubble插件结合Sandbox制作出快速制作出地形。实例中假设场地周边有不可忽视的高差。

步骤详解:

1.已知场地轮廓和四周高程;

2.选择空间轮廓线,使用Soap Bubble插

件生成地形。

3.使用Sandbox的挤压功能修整地形直到

满意为止;

4.附上贴图材质;

制作道路中线

找到合适的放线路径并制作出地形上的道路。

步骤详解:

1.柔化地形;

2.根据地形走势,使用曲面工具画出道

路走向参考线;

3.利用悬置参考面和走向参考线画出道

路中线;

4.删除参考面,留下悬置在地形上空的

道路中线;

sketchup快捷键

一、快捷键设定的一般规则 1、字母及单个键,表示最常用的命令。 2、Ctrl+ (1)表示Windows系统命令; (2)表示文件导入导出命令; (3)表示与删除有关的命令。 3、Alt+ (1)表示相对常用的命令; (2)表示与动画有关的命令。 4、Shift+ (1)表示“反”的命令; (2)表示有对话框的命令; (3)表示与显示隐藏有关的命令。 5、F2~F12 F2~F9表示视图方向,F10~F12表示信息、属性等。 二、快捷键纵向解析 快捷键纵向解析是以菜单及命令的开头字母为序。 1、Camera(1)Camera>Field of View - Alt+V 相机焦距,即相机视角,此命令可以很方便地调整透视变形程度。 (2)Camera>Look Around - Alt+L 环视工具,以视点为中心旋转观察。 (3)Camera>Orbit - Middle Botton(鼠标中键) 视图旋转工具,以物体为中心旋转观察。用该命令确定物体的三点透视状态后,再用Walk命令输入视点高度,即可控制物体的三点透视及两点透视。 (4)Camera>Pan - Shift+Middle Botton(鼠标中键) 视图平移工具,平移视图进行观察。

(5)Camera>Perspective– V 透视/轴测切换。V=View,观察的意思。 (6)Camera>Position Camera - Alt+C 相机位置工具。C=Camera,相机的意思。 (7)Camera>Previous - F9键 当前视图和上一个视图切换。 (8)Camera>Standard>Back - F6键后视图。 (9)Camera>Standard>Bottom - F7键底视图。 (10)Camera>Standard>Front - F3键前视图。 (11)Camera>Standard>Iso - F8键透视或轴测视点。 (12)Camera>Standard>Left - F4键左视图。 (13)Camera>Standard>Right - F5键右视图。 (14)Camera>Standard>Top - F2键顶视图。 (15)Camera>Walk– W 漫游工具。 (16)Camera>Zoom - Alt+Z 视图缩放工具,用来缩放视图及视角、镜头长度设置。*deg定义视锥角度,*mm定义镜头长度,其中*为需要输入的数字。此命令也可以很方便地调整透视变形程度,鼠标中键滚轮可以缩放视图。 (17)Camera>Zoom Extents - Shift+ Z 视图全屏显示工具。 (18)Camera>Zoom Window– Z 视图窗口放大工具。 2、Draw (1)Draw>Arc– A 一、圆弧工具。*S定义弧的段数,*R定义弧的半径,其中*为需要输入的数字。 (2)Draw>Box 盒子组。不常用,未设快键。 (3)Draw>Circle– C 画圆工具。*S定义圆的段数,其中*为需要输入的数字。 (4)Draw>Freehand - Alt+F 不规则线段工具。按住Shift键可以增加顺滑。截至5.0版本没有可以控制段数的参数,一般不用这个命令,多采用多段弧相切连接成自由曲线。

常用的草图大师快捷键大全及解释

常用的草图大师快捷键大全: 编辑/撤销Ctrl+z 编辑/放弃选择Ctrl+t 编辑/辅助线/删除Alt+E 编辑/辅助线/显示Shift+Q 编辑/辅助线/隐藏Q 编辑/复制Ctrl+C 编辑/剪切Ctrl+X 编辑/全选Ctrl+A 编辑/群组G 编辑/删除Delete 编辑/显示/全部Shift+A 编辑/显示/上一次Shift+L 编辑/显示/选择物体Shift+H 编辑/隐藏H 编辑/粘贴Ctrl+V 编辑/制作组建Alt+G 编辑/重复Ctrl+Y 编辑/将面翻转Alt+V 编辑/炸开/解除群组Shift+G 查看/工具栏/标准Ctrl+1 查看/工具栏/绘图Ctrl+2 查看/工具栏/视图Ctrl+3 查看/工具栏/图层Shift+W 查看/工具栏/相机Ctrl+4 查看/显示剖面Alt+,查看/显示剖切Alt+. 查看/虚显隐藏物体Alt+H 查看/页面/创建Alt+A 查看/页面/更新Alt+U 查看/页面/幻灯演示Alt+Space 查看/页面/删除Alt+D 查看/页面/上一页pageup 查看/页面/下一页pagedown 查看/页面/演示设置Alt+: 查看/坐标轴Alt+Q 查看/X光模式T 查看/阴影Alt+S 窗口/材质浏览器Shift+X 窗口/场景信息Shift+F1 窗口/图层Shift+E 窗口/系统属性Shift+P 窗口/页面设置Alt+L 窗口/阴影设置Shift+S 窗口/组建Shift+C 工具/材质X 工具/测量/辅助线Alt+M 工具/尺寸标注D 草图大师(sketchup7.0)快捷键大全 一、安装SketchUp7.0版本的快捷键 SketchUp7.0版本的快捷键与SketchUp6.0版本的快捷键有所不同,为避免产生冲突,必须先卸载SketchUp 6.0的快捷键,再导入SketchUp7.0的快捷键,并在导入前先点击Reset All 按钮。选择系统属性命令(Window>Preferences),在System Preferences(系统属性)对话框中,单击Reset All按钮,将之前的快捷键设置彻底清除,接着单击Import按钮,找到您在这个帖子下载的附件Preferences.dat文件,再次单击Import按钮,完成SketchUp7.0快捷键的安装。 二、快捷键设定的一般规则 1、字母及单个键表示最常用的命令。 2、Ctrl+ (1)表示Windows系统命令;(2)表示文件导入导出命令;(3)表示与删除有关的命令。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了解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公式及估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形模型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2、动手制作山体模型;学生绘制等高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培养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等高线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等高线的判读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新生对新课程总是好奇的,依据其心理年龄特点,具有模仿性强,活泼好动,注意力在20-25分钟集中,感性思维强的优势。但其空间想象刚起步,学习地理盲目性大,缺乏方法,理性思维和分析问题不够精确。 五、教学方法 1、学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动手操作法 2、教法:教师讲解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地球表面既有高峻的山地,也有低平的平原;但是在平面图上如何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生答:用等高线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所以我们先要学会等高线的判读。 (二)地图上高度的判读 1、活动: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归纳地图上高度的判读。 (读图讨论、学生展示)

(1)师生归纳:用等高线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 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 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说某地的海拔就是指它的绝对高度,而所说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指两地的绝对高度之差。比如我们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的最高峰,海拔为8844.43米,是中国最高峰,这里所说的海拔就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们知道山脉的海拔的情况下,怎样将立体山脉转化为等高线地形图。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判读等高线与地形图。 (三)绘制等高线 1.活动:(设置疑问)什么是等高线?如何制作等高线示意图 (等高线地形图) (1)学生自学:读课文并观察课本上的“等高线示意图”,体会等高线是怎么绘制的? (2)课件展示:P24图1.35等高线图的绘制过程(学生认真观察,形象感知) 在电脑上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以及使用马铃薯做等高线的过程图,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等高线。 (3)学生交流感悟心得(教师可以用切土豆演示) (4)师生归纳:等高线是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

CAD导入su地形建模

1.首先在CAD 中,把地形的线画好,要用闭合的等高线,PL 线的线宽最好是0,不然导进Sketchup 里有线宽的话,PL 线就成了一个小面了。 3. 好了,导进来之后,就是下面的样子,这个时候,各个等高线都是在一个面上的,也就是一个 忸 怛 枷!■寧袖「IIM R r ■ 50 $耐和耐啟■沖牛會?\豊蛊一 llf 「l 2.打开Sketchup ,我用的版本是 Sketchup6.0专业版, 选择要导入的“地形” CAD 文件。 这个版本很不错。点“文件”一一导入, 口和d 6笳碣令u 广叫 FTJF? [*£O M? 0 H ? a*fj * ?Tsi ]?' r ora. rm > H*T 'M't tWJ" lie'll a : I*'l 4C I D iffrlit 如M + 胃t3*l Mb ,H J art 9 3 尊智4疔 1*SB 401 ■ ■二* Id ” ft yJSfto 。 _ * _ * R 利 ▼ ?y : " :疊UE'. E 口临叭HEy.Tflts nj □■r JT'lDr MBA-ES AH tTM T *- r 壬IN 主 刃 打R.工e s lc a-K J1

平面 4.然后根据等高线的高度,把等高线的高度调整出来,这个过程有一些麻烦,所以也是整个建模过程中的关键。根据高度调好后,我们在“前视图”中关掉透视显示观看,就是下面的样子。 ■ -flHF --- ,理: ------------------------ 応 r … ----- -- ---- ------- --- -------- —-------- ---- g?F』:~H 5.在“查看”一一工具栏中,把地形工具栏调出来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二)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内,上游河段水位与下游河段水位的差值可能是( ) A.1 500 B.2 000 C.3 500 D.4 500 2.M河段与N河段降水量的差异及主要原因分别是( ) A.M河段大于N河段,M受西风影响,降水多 B.M河段大于N河段,M河谷多对流雨 C.M河段小于N河段,M离海洋远,降水少 D.M河段小于N河段,N处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解析:1.C 2.D 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知,相邻等高距为1 000 m;上游河段水位范围为4 000至5 000 m之间,下游河段水位范围为1 000~2 000 m,所以上游河段与下游河段水位的差值为2 000至4 000之间,故选项 C 正确。第2题,图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大峡谷南部N 河段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M 河段受地形的阻挡,降水量少,故选项D正确。 下图是某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 m,该地区的四个村庄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 A.①号村庄会被淹没B.②号村庄会被淹没 C.③号村庄会被淹没D.④号村庄会被淹没 4.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支流乙河画错了 B.乙河向西北流 C.①位于②的正南方向 D.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480 m 解析:3.C 4.D 第3题,从图中看,水库大坝建在100 m等高线处,如果大坝再加高100 m,则200 m以下的村庄可能被淹没,①号和②号村庄位于大坝下游,不受影响。③号村庄海拔在200 m以下,可能会被淹没,C正确。④号村庄海拔200 m以上,不会被淹没。第4题,河流发育在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图中乙河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是正确的。甲河画错了。根据指向标可看出乙河自西北向东南流。①位于②的东南方向。图示区域海拔最高为400~500 m,海拔最低处为0~100 m,高差为300~500 m,最大高差可能为480 m,D正确。 (2018·赣州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图中等高距为10 m。据此回答5~6题。 5.能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像机位是( )

CAD导入Sketchup建模(居住区规划导入爆掉的看这里)

就像在AutoCAD里面需要一个良好的习惯一样,Sketchup建模也需要一个良好的习惯。这样对模型大小及运行速度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1一个简单而清楚的CAD 底稿 1)框选整个图形,使用天正命令:消除重线(命令:XCCX), 2)删除无用的尺寸、标注、文字、轴线等,凡是建模没有作用的东西全部删除,把各种图块炸开,将所有线型、线宽改为默认。对天正6及以上版本绘制的CAD 图需要对该图进行另存旧版(命令:LCJB),保存为t3 格式才能导入Sketchup中编辑,否则墙、柱、门窗等实体将不会导入Sketchup中,因为天正5.5 及以上版本中的实体是官方自己开发的,在纯CAD 中亦不能显示。 3)然后在CAD命令栏里输入PU,进行全部清理,清理多余图层、图块,然后确认。反复检查和清理,一定要见图层数降到最少。 4)选中所有图形,使用天正菜单里的工具——统一标高(命令:TYBG),防止导入Sketchup 出现悬空的线条或者在AUTOCAD2005、2006输入命令change,选择物体,输入P,修改标高,按E键,就能找到相应标高修改。 5)最后的CAD 图就只剩下一种形式的线及必要的图层,例如门、窗、台阶等需要建模的图层。 2,导入Sketchup 中 1)导入注意右边的选项设置,单位选毫米 2)开始描线成面(或者使用插件自动生成面) 线宽可以修改细一点5.0(窗口——显示设置——轮廓——改成1) 6.0(窗口——风格——显示设置——轮廓——改成1) 现在我们说说用天正打开cad之后导入sketchup成三维模型,很多人都在为这件事苦恼,不知道怎么办,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好的方法,有时候用天天正做完图纸之后导入sketchup,甚至有好多的东西都很杂论甚至不显示,今天我就为大家解决这个苦恼的问题: 一,首先打开天正 二,打开一个cad文件,或者用天正用几个简单的图形 三,怎么存储,才能是cad图形导入sketchup时候是三维模型,在天正的设置里面有一个文件布图,打开文件布图在子菜单里面里面有一个图形导出,点击图形导出,选择三维模型 具体步骤是:设置---图形布图---图形导出--选择存为三维模型 四,最后我们用sketchup导入看一下 注意事项:墙的高度之类的参数可以在天正里面设置好了

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

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1~2题。 1.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3~4题。 3.同学们在甲村测得气温为2 2 ℃,则此时乙村的气温约为( ) A.25

℃ C.24 ℃ D.16 ℃ 4.图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完成5~7题。 5.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6.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为( ) A.15

m C.65 m D.90 m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8~10题。 8.ab段河流的流向是( ) A.由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9.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阴坡,光照条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 10.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1~12题。 11.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是下图中的( )

SU的个人使用总结和体会(适合初学者)

一、建模开始前一定要记得设置单位,最好是常用的毫米(mm)。 二、软件操作要快,鼠标和键盘的结合才能真正快。SU的自定义快捷键可以为单字母或CTRL、SHIFT、ALT加单字母。最好定义成跟常用的如CAD 一样的快捷键,最常用的是下面的命令,建议你将它定义为如下:画线L、画弧A、画圆C、平行拷贝O、移动M、删除E、旋转R、缩放S、放大Z、 填充材质H、画矩形和拉伸可依你认为易记的来定义。 三、在切换命令时初学者往往会不知如何结束正在执行的命令,所以特别建议你将选择定义为空格键。按ESC键可取消正在执行的操作或习惯按 一下空格键结束正在执行的命令,将会十分方便,又可避免误操作。 另外快捷键不要定义得太多,常用的即可,除非你的记性很好,呵呵。 四、在su中用画线、画矩形等几个简单的命令即可建模,期间不会有任何的面板切换,连数据输入面板也不用点击。相信用过MAX建模的人对面 板的频繁切换之麻烦有深切体会。另外,对面的任意切割、直观的任意拉伸也是SU的方便性重要的一面。加上放样命令的存在可以建出很多复 杂的模型。 五、SU的捕捉是自动的,有端点、中点、等分点、圆心、面等。对建模过程中的大部分命令都适用,加上可输入实际数据,所以不必担心精确 对齐和准确性等问题。 六、su建模大部分可通过面拉伸成物体来完成。而面是可很方便的通过画线等面命令来分割的。面也可通过拉伸来随时修改。SU的方便性的真 正体现。 七、关于视图缩放控制:在执行画线或移动拷贝等命令时,常常要缩放视图以便精确捕捉:可随时透明执行缩放命令,结束缩放命令后会自动 回到前面的命令执行状态而不会中断当前操作。(放大命令例外:可透明执行但要右键方可退出回到前面命令执行状态。)另外,按中键可随 时旋转视图;中键加按SHIFT键即为平移。 八、关于建筑建模:a、如果是CAD导入的平立面,在用画线工具将墙线封闭成面然后拉伸成墙体(物体)时往往会在平面窗等位置多一些线出 来,建议删除多余的线。b、在没有CAD图而又想开窗口定位准确的话,可利用线对线的分割来定位:在一条已有的线上再画一条比它短的线, 会自动在后者的结束点处将前面那条线分割开。利用这一特性可随时准确定位。另外画线也可当标尺来使用:执行画线命令可动态在右下角数

第六讲:cad导入sketchup建模讲解

第六讲:cad导入sketchup建模讲解(1) 总体思路: 1. 对于小面积建模时,常常直接截取总模型中的一部分导入到sketchup中,然后在 sketchup中创建组件,从新描着再画一遍; 2. 对于大面积建模时,常常将cad中的总平面全部导入sketchup中,然后在sketchup 中封面。 在cad导入sketchup之前,在cad中整理的思路: 1. 在cad中,直接将要用的模型复制到一个新的cad图面上,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图层 以及模型量,使后期建模不受干扰。 2. 在1的基础上删除不需要的线以及模型 3. 输入pu将图层清理下 4. 将cad图导入到sketchup中时,sketchup中的单位要与cad中的单位一致 5. 将图面在sketchup中创建组件,从新描着再画一遍; (注意:从cad图导入到sketchup中的图有很多断点,无法封面;当交叉点不断开时也无法封面) C ad中配景楼的处理方法: 一般在sketchup建模中,配景楼的样式只做一到两种,若模型楼在cad中是块的话保留,它不会影响后期封面的处理,若不是块的话将线的全局宽度改为0,使其成为一条单线,这样它既不影响建模又使楼房的放置有一个依据。 C ad中植物的处理方法: 一般在sketchup建模中,只保留直线形式的灌木块,将曲线的或圆线的灌木块删掉,因为曲线的或圆线的灌木块所占的模型量太大。 C ad中细节处理方法: 一般在sketchup建模中,将有高度的起来体(地形,灌木)找个基准点挪到外面去,方便删减图面上没用的线。 将面积大的铺装删掉 将重复的线删掉 断开的线要连上 第七讲:cad导入sketchup建模讲解(2)当cad图导入sketchup中时,用ctrl+shift+E键将导入的平面图充满视窗 在cad中把重复出现的模型(树、房子等)做成块,当导入sketchup时会自动生成组件,利用组件的关联性便可一次性将场景中所有的(树、房子等)建立起来 用图层工具将场景中重复出现的模型(树、房子等)暂时没用的东西放入图层隐藏起来

地形模型设计

一、制作底盘 底盘是用以承受地形模型的。一般要将一张复制的底图裱贴在底盘上,粘贴材料可用稀虫胶溶液(比例∶10克虫胶溶于1升酒精)或一般胶水。 底盘材料的选择要视堆塑模型材料的轻重而定,可用木板、三夹板、纤维板、塑料板或马粪纸等,以力求兼顾坚固而又轻便为好。用一层或数层马粪纸粘合制成的底盘最轻,但承重差,且不能在上面堆塑湿的材料。塑料板也较轻,但若过薄则易变形。 模型的底盘应具有边框。一般边框的高度以略高于地形最大垂直高度即可。但模型四周断面要显示地质构造和地层的,边框就宜矮。大型模型的底盘与边框应用活动螺丝来衔接,以便必要时拆卸。 需要显示地形模型某一剖面的地质构造特征时,可以将模型制成对接的2块乃至3块,相应的底盘也是2块或3块。只是此时的底盘可做成双层套叠的,分底盘置于一块大的整底盘之中。 二、堆砌高度 堆砌高度的目的是堆制出地形模型的骨架,完成地形模型高低起伏的总体态势。 堆砌高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剖面法 先将底图画成若干正方形方格,方格的密度视模型精度要求而疏密不同。精度要求高的,方格密度要适当加大。对划分方格的纵横线要编号。然后,沿各纵横编号直线切制地形剖面,也将各剖面编号。切制的地形割面可直接绘在厚纸板上,也可转绘或贴在层板、塑料板、泡沫塑料板上,然后用剪刀或切刀将厚纸板地形剖面剪、切下来;层板则用钢丝锯;塑料板与泡沫塑料板除钢丝锯外,用电烙铁或用5-8V电源加热的电炉丝进行分割也很方便。最后,将各剖面按方格边长切出上下卡口,并依编号将它们卡接起来,用胶水粘在对应的底

盘方格上,地形模型的骨架就作成了。对于方格空隙的处理,可用泡沫塑料小碎块、粗锯末等填充。填充材料也可混和适量的胶水或石膏浆以增加牢固程度。 2.分层叠堆法 此法是选择厚度均一的板状材料,运用复写纸将底图的各级等高线及其相邻的较高一级等高线分别描在板状材料上,加以编号;再沿等高线切割下来,成为保留有相邻较高一级等高线的、边沿曲折的一块块模板。最后,在底板所贴底图上,按编号由低到高,顺序将模板一层层分别对准下一层上画的等高线叠起来,每叠一层就用小钉钉固,或用胶水粘牢。最后就成为等高线鲜明的叠堆地形模型。 叠堆法可以选用的材料很多。一般可用层板、厚纸板(马粪纸)、塑料板、吹塑纸、薄泡沫塑料板、有机玻璃等。不管用哪种材料,材料的厚度要与选用的垂直比例尺相配合。例如1∶50000的垂直比例尺,等高间距为100米,选用厚度为2毫米的吹塑纸作模型是适合的。但如等高间距不变,常难找到合适厚度的材料,这时最好的办法是使等高间距适合板状材料的厚度。在设计底图时,先考虑板状材料的厚度,选择适当的等高间距描出底图。例如,作为叠堆材料的有机玻璃板,如其厚度为5毫米,在制作垂直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形模型时,底图的等高间距应为250米;在制作垂直比例尺为1∶800时,底图的等高间距应为4米。有时板状材料厚度过小,也可以双层或多层作一个等高间距。 用吹塑纸制作叠堆模型,因材料厚度小,以制作大比例尺、地面起伏不大的地形模型为最佳。吹塑纸颜色则以绿色为好。吹塑纸也可以用来制造分层设色地形模型,只要选用的吹塑纸颜色与底图的分层设色相近就行了。吹塑纸质软,用剪刀剪、刀子切都很方便,是指导中学生制作叠堆的地形模型的好材料。 用透明有机玻璃板制作叠堆地形模型成本最高,但它透明美观,布置一定的模底灯光后,看上去十分精彩,是展览、陈列中常用的一种地形模型。有机玻璃的粘接可先将粘接面打磨光平,用毛笔蘸上氯仿涂在需接处,对接压紧即可。

超全SU快捷键

常用快捷键 显示/旋转鼠标中键 显示/平移 Shift+中键 编辑/辅助线/显示 Shift+ Q 编辑/辅助线/隐藏 Q 查看/坐标轴 Alt+Q 查看/阴影 Alt+S 窗口/系统属性 Shift+P 窗口/显示设置 Shift+V (用林京的快捷键) 工具/材质 X

工具/测量/辅助线 Alt+M 工具/尺寸标注 D 工具/量角器/辅助线 Alt+P 工具/偏移 O 工具/剖面 Alt+/ 绘制/圆形 C 绘制/直线 L 文件/保存 Ctrl+S 文件/新建 Ctrl+N 物体内编辑/隐藏剩余模型 I

物体内编辑/隐藏相似组建 J 相机/标准视图/等角透视 F8 相机/标准视图/顶视图 F2 相机/标准视图/前视图 F4 相机/标准视图/左视图 F6 如何分页?Shift+E 锁定与解锁有何妙用?锁定就无法编辑。 如何由线推出面? 用xx插件 如何作出拉膜结构? 先用定位方法画出弧形边线,再用地形生成工 具生成膜。

模型对绘图速度的影响有那些? 高分辨率材质、阴影、透明度对3D 专业显卡要求高;模型边线或细部对CPU要求高(可用窗口尺寸改小 来测试)。 物体如何对齐?依靠辅助线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如何准确画出立体的线段?使用辅助线、面来定位。 Delete 删除选择的物体 A 圆弧工具(*S定义弧的段数, *R定义弧的半径) B 矩形工具 C 画圆工具(*S定义圆的段数)

D 路径跟随工具 E 橡皮擦工具 F 平行偏移复制工具 G 定义为组 H 隐藏选择的物体 R 旋转工具 S 缩放工具(Ctrl键为中心缩放, Shift键为等比缩放) T 文字标注工具 U 推拉工具

Sketchup常用快捷键一览表

Sketchup常用快捷键一览表 相机: 相机/标准视图/底视图F3 相机/标准视图/顶视图F2 相机/标准视图/后视图F5 相机/标准视图/前视图F4 相机/标准视图/右视图F7 相机/标准视图/左视图F6 相机/充满视图Shift+Z 相机/窗口缩放Z 相机/漫游W 相机/配置相机Alt+C 相机/绕轴旋转Alt+X 相机/上一次Tab 相机/实时缩放Alt+Z 相机/透视显示V 相机/标准视图/等角透视F8 工具: 工具/材质X 工具/测量/辅助线Alt+M 工具/尺寸标注 D 工具/量角器/辅助线Alt+P 工具/路径跟随Alt+F 工具/偏移O 工具/剖面Alt+/ 工具/删除 E 工具/设置坐标轴Y 工具/缩放S 工具/推拉U 工具/文字标注Alt+T 工具/旋转Alt+R 工具/选择Space 工具/移动M 绘制: 绘制/矩形R 绘制/徒手画 F 绘制/圆弧 A 绘制/圆形 C 绘制/直线L 绘制/多边形P 编辑: 编辑/撤销Ctrl+z 编辑/复制Ctrl+C 编辑/剪切Ctrl+X 编辑/粘贴Ctrl+V 编辑/全选Ctrl+A 编辑/群组G 编辑/删除Delete 编辑/显示/全部Shift+A

编辑/隐藏H 编辑/制作组件Alt+G 渲染: 渲染/材质贴图Alt+4 渲染/单色Alt+5 渲染/透明材质K 渲染/线框Alt+1 渲染/消影Alt+2 渲染/着色Alt+3 查看: 查看/坐标轴Alt+Q 查看/X光模式T 查看/阴影Alt+S 窗口: 窗口/组件Shift+C 窗口/场景信息Shift+F1 窗口/图层Shift+E 窗口/系统属性Shift+P 窗口/页面设置Alt+L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人教版新版原创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学习判读地形图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空间地理事物的认识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小组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及不同地形的关系; 2、难点:掌握不同地形等高线的形态特点;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体验探究法、多边互动法、读图分析法等。 四、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花泥、解剖盘、细线等。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制作山体模型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阅读,谁记得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哪几个?学生:比例尺、图例、指向标。 教师:很好!这三个基本要素能帮助我们认识不同的地图,这些地图都是绘制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学生:(预习)要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 教师:对!这就是本节课讨论的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二)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 教师:(展示一幅绘有等高线的地图)想要绘制等高线地形图,首先要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展示图1.34)思考一下问题: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图中甲、乙两地的海拔是多少?相对高度是多少? 学生: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为1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 教师:所以,我们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形成了等高线。看图 1.35,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数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是海拔的数值。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海拔相等。 教师:(出示模型)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做等高距,我们用等高距相等的多个平面,水平切割山体,然后将等高面的边缘垂直的落到同一水平面上就得到等高线地形图。(播放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教师:通过等高线的特征,我们就可以识别山峰、山谷、山脊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展示用花泥的自制的山体模型) 学生:指出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陡坡、缓坡。 教师: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原理后,同学们想不想亲手绘制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呢? 学生:想! 教师:想画图,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展示制作山体模型的要求) 学生活动:5~6人一组,教师发放材料用具。 1、将花泥雕刻成山体模型,要求刻出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陡坡、缓坡等部位(坡度要明显、结构要清晰)。 2、用手擦拭山体模型表面,使其光滑自然。看哪组雕的部位最完整、最清晰,注意安全!找两组同学结合自制的模型,介绍山体各部位名称。 教师:模型制作完了,接下来做什么? 学生:画等高线。

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

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了解等高线的知识,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模型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能够熟练运用一些工具(如橡皮泥),把枯燥,抽象的理论表现出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此次活动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讲讲有关等高线的知识,我们前面已经讲了等高线的概念,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回忆等高线的概念。(学生答)回答很好,在我们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这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节课我们亲自体验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好不好 二.组织指导 1.介绍活动时所需的材料:橡皮泥,小木棍,小刀,剪刀,以及先绘制好的等高线地形图,并把全班同学分成11个小组。 2.讲解如何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见黑板) 黑板板式: A.数一数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多少条等高线。

B.将橡皮泥压成块状,每块厚1厘米,橡皮泥的块数和等高线的条数相同,大小和等高线地形图图幅大小相当。 C.在已经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用剪刀顺着最外面的等高线剪去图幅范围以外的部分。 D.将剪下的等高线地形图放置在橡皮泥块上,沿着纸的边缘将等高线画在橡皮泥块上,切去等高线外面的橡皮泥。 E.再沿着靠近外面的等高线剪纸片,把剪下的纸环放置在上一步中做好的橡皮泥块上,使纸环外圈和橡皮泥块的边缘吻合。 F.用剩下的地形图和新的橡皮泥块重复步骤. G..把第二块橡皮泥块叠放在第一块上,使它的边缘和第一块上的纸环内圈吻合。 H.重复D和G,直到把所有的橡皮泥块都叠放在一起。 3.提出这次活动课的要求。(要求在25分钟之内完成作品) 4.组织教学,强调纪律和安全(注意小刀和剪刀) 三:合作体验 同学们分组根据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动手制作模型。教师巡视。 四:观护评点 学生把制作好的模型呈放在讲台上,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制作给予肯定的表扬,同时对于不足的地方也要提出来 五:学生情感交流 把印好的表发给每个同学,根据上面的问题作出回答,最后教师总结:通过此次活动,一方面对等高线的有关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

七年级地理上册 2_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粤教版11

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了解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公式及估算方法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3)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及分层设色地形图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形模型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2)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 3.情感态度与价值。 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能力,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二、教学重难点 1.等高线的判读。 2.地形图的判读。 3.了解常见的地形类型。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地球表面既有高峻的山地,也有低平的平原;但是在平面图上如何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生答:用等高线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所以我们先要学会等高线的判读。 【讲授新课】

1、等高线的判读 【学生自学】阅读课本。 师生归纳:用等高线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 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 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说某地的海拔就是指它的绝对高度,而所说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指两地的绝对高度之差。比如我们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的最高峰,海拔为8844.43米,是中国最高峰,这里所说的海拔就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们知道山脉的海拔的情况下,怎样将立体山脉转化为等高线地形图。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判读等高线与地形图。 (珠穆朗玛峰)

12000数字数地形图与数字数高程模型项目设计书.doc

1:2000 数字地形图及数字高程模型项目设计书 1概述 1.1 任务来源及内容 ********** 中交远洲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设的委托完成** 高速公路张家口段、 保定段测绘工程。项目包括:航空摄影,基础控制点埋设,基础控制测量,像片 控制测量,像片调绘, 1:2000 数字化地形图及数字高程模型测制。 张家口段、保定段正线148.5Km;比较线共41.8Km。正线和比较线数字化地 形图及数字高程模型测制范围为设计线路中心线两侧各400m;互通立交桥测制范围2Km× 2Km。 1.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为山区和丘陵区,沟壑、河渠众多,地形复杂。测区最高处1559 米,最低处 40 米,高差达到1519 米。测区内桑干河、拒马河穿过。路线起于涿鹿县单 家堡西南,与在建的京化高速公路连接,途经涿鹿、房山、涞水、涿州四县,止 于涿州市榆林村西北接在建的张石三期高速公路,路线位于东经115°16′~ 115 °50′和北纬 39°24′~ 40°25′。测区内大秦铁路、沙蔚铁路、京原铁路、国 道 109、国道 108、宝平公路穿过。 2基本技术要求 2.1 作业依据 本次作业执行以下规范和设计: (1)《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6962-86) (2)《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2007) (3)《公路勘测细则》( JTG/T C10-2007)

(4) 《 1:500 1:1000 1:2000地形式》(GB/T7929-1995)称《地形 式》 (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要素分与代》( GB14804-93) (6)本技 本技是依据工程所需和地形限制所写,当上述范与本技 矛盾,以本技准。 2.2 测图规格及精度 (1)平面坐系采用抵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平面直角坐系。保区内投影度形不大于 2.5cm/km,全共划分五个独立平面坐系,具体划分如下:第一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0-K17, K63-K76 段,投影面高程 650m,坐形最大 23.2mm/km;第二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17-k34, K55-K63 段,投影面高程 850m,坐形最大24.7mm/km;第三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34-K55 段,投影面高程1100m,坐形最大 16.1mm/km;第四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76-K118 段,投影面高程 400m,坐形最大 22.0mm/km;第五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118-k150 段,投影面高程 110m,坐形最大 10.5mm/km; (2)高程系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3)地形的比例尺 1∶2000。基本等高距 2 米,加粗等高距 10 米。 (4)地形根据路的走向采用自由分幅,基本幅格50cm× 50cm。 幅号自北向南以阿拉伯数字按序号( 字前左方向 ) ,前面冠以 ** 二 字写“ ZZ-”,如: ZZ-1 、ZZ-2、ZZ-3、??。 (5)精度要求: ①三等 GPS网最弱点点位中差不超±5cm,最弱相点相中差小 于1/70000 ;一最弱点点位中差不超± 5cm,最弱相点相中差小于 1/20000 。 ②三等水准量,路或合差不大于± 15 L㎜。四等光距三角高 程,附和路或合差不大于±25L ㎜。 ③像片控制点(平高点)最近基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差不超地物

草图大师快捷键大全及详解

一、安装SketchUp7.0版本 SketchUp7.0版本的快捷键与SketchUp6.0版本的快捷键有所不同,为避免产生冲突,必须先卸载SketchUp 6.0的快捷键,再完成SketchUp7.0快捷键的安装。(附件出现问题,过程省略) 二、快捷键设定的一般规则 1、字母及单个键表示最常用的命令。 2、Ctrl+ (1)表示Windows系统命令;(2)表示文件导入导出命令;(3)表示与删除有关的命令。 3、Alt+ (1)表示相对常用的命令;(2)表示与动画有关的命令。 4、Shift+ (1)表示“反”的命令;(2)表示有对话框的命令;(3)表示与显示隐藏有关的命令。 5、F2~F12 F2~F9表示视图方向,F10~F12表示信息、属性等。 三、快捷键纵向解析快捷键纵向解析是以菜单及命令的开头字母为序。 1、Camera (1)Camera>Field of View - Alt+V 相机焦距,即相机视角,此命令可以很方便地调整透视变形程度。 (2)Camera>Look Around - Alt+L 环视工具,以视点为中心旋转观察。 (3)Camera>Orbit - Middle Botton(鼠标中键)视图旋转工具,以物体为中心旋转观察。用该命令确定物体的三点透视状态后,再用Walk命令输入视点高度,即可控制物体的三点透视及两点透视。 (4)Camera>Pan - Shift+Middle Botton(鼠标中键)视图平移工具,平移视图进行观察。(5)Camera>Perspective - V 透视/轴测切换。V=View,观察的意思。 (6)Camera>Position Camera - Alt+C 相机位置工具。C=Camera,相机的意思。 (7)Camera>Previous - F9键当前视图和上一个视图切换。SketchUp不支持无限返回,只能进行当前视图和上一个视图之间的切换。 (8)Camera>Standard>Back - F6键后视图。 (9)Camera>Standard>Bottom - F7键底视图。 (10)Camera>Standard>Front - F3键前视图。 (11)Camera>Standard>Iso - F8键透视或轴测视点。https://www.360docs.net/doc/9713779475.html, (12)Camera>Standard>Left - F4键左视图。 (13)Camera>Standard>Right - F5键右视图。 (14)Camera>Standard>Top - F2键顶视图。 (15)Camera>Walk - W 漫游工具。相机漫游,类似于虚拟现实。鼠标向上移动为向前,反之向后,左右移动同理。该命令的特点是视平线不会变化,另一个重要用途是可以控制视点高度。 (16)Camera>Zoom - Alt+Z 视图缩放工具,用来缩放视图及视角、镜头长度设置。*deg 定义视锥角度,*mm 定义镜头长度,其中*为需要输入的数字。此命令也可以很方便地调整透视变形程度, (17)Camera>Zoom Extents - Shift+ Z 视图全屏显示工具。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专题练习

2012-2013学年高二级地理练习卷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2009·上海高考)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右图中, ①、②、③、④、⑤表示某区域地形类型中的山脊和山谷,点a 、b 、c 对应的海拔分别为900米、600米、300米。读图完成3~4题。 3.其中表示山谷的有(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4.①、②、③、④沿线坡度最平缓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2年高考上海卷)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 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右图回答5~6题。 5.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6.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 .山脊、山谷 B .山脊、山脊 C .山谷、山脊 D .山谷、山谷 (2011年高考浙江卷)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 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右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 图。完成第7题。 7.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图。故事:游击队得到情报,敌 人要进村扫荡,必经图中小路(图中粗线),游击队员准 备在小路附近伏击敌人。读图完成8~9题。 8.小路位于的地形名称是( ) A.河谷 B.盆地 C.鞍部 D.峡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