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集字千字文

孙过庭集字千字文
孙过庭集字千字文

孙过庭集字千字文

草书少字书法作品

草书少字书法作品 草书少字书法作品欣赏: 草书少字书法作品1 草书少字书法作品2 草书少字书法作品3 草书少字书法作品4 草书少字书法作品5 草书初学者如何书写与字帖选着: 许多朋友喜欢草书,却不知道该怎么写,看到古代草书大家的作品非常激动,却不知怎样下笔临摹。 下面提出几条途径供大家参考: 第一、大家可以去看看具有多年书法教学经验的何大齐先生精心撰写《如何书写草书》,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草书的形成和发展、草书的笔法、间架结构、章法以及草书的款式和符号等内容。这是一本学习草书难得的入门教材。 第二、有些大草是无法学的,那是神灵附体,《千字文残石》只可欣赏或分析局部临摹,所以可先学小草。小草重理性、共性,把基本的字法形式、笔法搞清楚,再扩充到大草,作为将来写大草的资源,使将来大草的创作合乎法度,要字字、笔笔有来历处,万变不离其宗,固好根和本。比如像王羲之的《十七帖》。 第三、欲学草书,应先识草书,欲学草书,先背草帖。比如

右任先生说过:“余中年学草,每日仅记一字,二三年间,可以执笔”。今日我们可以借鉴此法,更以边学边识,边学边记,找出规律,熟悉面貌,谨记法度,乃为学草者第一要务。 范本的选择 初学应以孙过庭《书谱》为宜。《书谱》有四个主要特点:楷则为其法度;以笔送到为准则;笔划简练,结体准确,自身规律体现完整,且形体刚健而又婀娜,险绝救应,通篇一体;墨迹清晰。其次可根据你的爱好,进行选择。 欲求圆活劲健,法度谨严的还有怀素草书《千字文》、《智永真草千字文》等。 欲求奔放开阔,刚柔相济,跌宕变化,法外有法的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黄山谷《诸上座》等。 欲求行距宽舒、闲静、清雅的有董其昌、张瑞图、鲜于枢、赵孟頫等人的草书。 欲求点划劲挺,劲挺俊美的有祝枝山、文徵明,黄道周、倪元璐的草书等等。 参看《草诀歌》 《草决歌》只可把它当做参考工具来用,而不可长期临摹,就像有的人,拿着字典临摹一样,是不可取的。

书法千字文

牛人写的《书法千字文》,无一重字、太绝了! 前言 有一位牛人,把《中国书法通史》用一部千字文(韵歌形式)写了出来,收录了中华书坛五千年的大事件、大书家及其传世碑·帖·墨迹,并按朝代阐释演变简史和流派风格,采用五字一句的现代韵文,全文二百句,一百韵,一千字,无一字重复。今发来与大家共赏! 正文 中华五千年,书法一脉连, 名家赛星辰,珍品万代传。 炎黄(1)仓颉字,“符号”开新篇; 殷商(2)甲骨文,“占卜档案”苑; 西周(3)钟鼎·金(4), 《利簋》两《盂·盘》; 注释: (1)炎黄:指上古时期的炎帝和黄帝时代,炎黄创造了华夏民族; 仓颉:指黄帝的史官仓颉,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发明汉字的人;他首先发明“符号”,把符号叫“字”,从此告别了“结绳记事”年代,开启了汉字新篇章。 (2)殷商:指中国历史上的“殷商”时代。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发现最早的文字,刻在甲骨上,故称“甲骨文”;到目前为止,已发掘15万片甲骨,4500个不重复的单字;甲骨文是中国书法的起源,多用于“占卜记事”;在河南殷墟发掘了“甲骨文占卜档案库”,由此建立了“殷墟博物苑”。 (3)西周:指中国历史上的“西周世”。 (4)钟鼎·金:指“钟鼎文”,也称“金文”;古人在青铜器上刻字叫“钟鼎文”,因古代称钟鼎为金,故也叫金文,传世佳作有《利簋(gui)》、《大盂鼎》、《小盂鼎》、《散氏盘》、《墙盘》等。 春期(5)载·盟(6)誓,

始皇(7)石鼓·言(8)。 秦(9)区大·小篆,只见直·弧圆; 李斯(10)撰玉箸(11), 《封·琅·芝·峄山》。 程邈(12)确定隶(13),撇捺钩折点; 汉(14)达最精级, 蚕头燕尾(15)显; 注释: (5)春期:指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 (6)载·盟:全称是“载书”,也叫“盟书”,是春秋战国时期古人记录盟誓活动的誓约辞。 (7)始皇:指中国历史上的先秦早期,在“始皇”28年出现“石鼓文”。 (8)石鼓·言:指石鼓文,也称《四言诗》,是刻在10个鼓形石碣上的文字,是记录皇帝游猎的《四言诗》,也称“猎碣文”; (9)秦:指我国秦代,首位开国皇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从此把篆书区分为“大篆”和“小篆”,把秦之前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统称“大篆”;把大篆简化整改后叫“小篆”,也称秦篆,是秦代通用文字。篆书:只有“直画”、“弧画”和圆,没有撇、捺、钩、折、点。 (10)訛李斯:是小篆创始人,更是中华书坛第一位留下名字的伟大书法家。 (11)玉箸:古人把“小篆”叫“玉箸(zhu)篆”,由李斯撰写的小篆杰作:《封泰山碑》又名《泰山刻石》,还有《琅琊台》、《芝罘》、《峄山》刻石。 (12)程邈:是秦汉人,原是狱吏,后犯错入狱,他在服劳役十年期间,把大小篆整改为3000字的隶书报秦始皇,秦始皇称善,将其减刑提拔为狱史,并下旨“定书”,因程邈是个徒隶,故将他的字称为隶书(或佐书)。(13)隶书:程邈隶书改变了篆书笔画,出现了“撇·捺·钩·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至今也是盛行书体。 (14)汉:指我国汉代,又分东汉和西汉。 (15)汉隶:东汉隶书出现了“蚕头燕尾”,使隶书达到最精级,发展到最高峰,故称“汉隶”。 蔡邕(16)《熹》规范,纵改横向扁; 《礼·乙·曹·晨·迁》,佐貌已臻全。 许慎(17)《说解》典, 《部首》《六》词源。 魏晋南北朝(18),翰坛翻波澜;

田蕴章书法讲座365集全集

田蕴章书法讲座365集全集 为防小人将此篇据为作者,在6月10日被转载99次时,特链接书法讲座365集全集" height=95 alt="田蕴章书法讲座365集全集"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9716503694.html,/DownloadImg/2011/09/2 420/17894584_1" width=95 align=right name=image_operate_3701300956549718>我的博客https://www.360docs.net/doc/9716503694.html,/zajsx,将印章置顶。 南开大学书法研究生导师田蕴章教授的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共365集,每集详解关于书法理论或技术的一个话题,演示一个常用字楷行草笔法的技术或技巧、结构和演变过程,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听君一席话胜读几年书,看君多示范胜练几年字。经查无人完整的上传和收藏此篇,耗百小时择优收集,惠己惠友,惠及后人。愿国人的书法有深层次的普及和提高。 点击进入讲座视频。感谢田蕴章教授、北方网和创建视频的网友们!欢迎转载,禁止复制、偷窃、将此篇据为作者,一经发现,点名批语! 点名批评舞迪的博客 https://www.360docs.net/doc/9716503694.html,/u/1579522441:转载此篇删除链接,我已令其删除,已举报新浪将其删除。

查找方法:编辑--查找(在当前页),在查找小框内输入要查的字--按下一个或上一个,即可找本篇有的字。 欣赏田蕴章教授的思想:书法家必须精通诗词歌赋,书法家必然是文学家,但文学家不一定是书法家。书法不是艺术,高于艺书法讲座365集全集" style="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height=100 alt="田蕴章书法讲座365集全集"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9716503694.html,/DownloadImg/2011/09/2 420/17894584_2" width=100 align=right name=image_operate_50931306053767734 real_src="https://www.360docs.net/doc/9716503694.html,/DownloadImg/2011/ 09/2420/17894584_2">术。 1永-永字八法 2火-笔顺要领 3必-书法的定义 4右-选笔要领 5有-执笔要领 6无-捻管要领 7飞-书法入门1 8耳-书法入门2 9之-偏锋与中锋 10乎-方笔与圆笔

集王羲之行草千字文,真漂亮

集王羲之行草千字文,真漂亮 集王羲之行草千字文 天地玄黄(tiān dì xuán huáng),宇宙洪荒(yǔ zhòu hóng huāng)。日月盈昃(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chén xiù liè zhāng)。寒来暑往(hán lái shǔ wǎng),秋收冬藏(qiū shōu dōng cáng)。闰余成岁(rùn yú chéng suì),律吕调阳(lǜ lǚ tiáo yáng)。云腾致雨(yún téng zhì yǔ),露结为霜(lù jié wéi shuāng)。金生丽水(jīn shēng lì shuǐ),玉出昆冈(yù chū kūn gāng)。剑号巨阙(jiàn hào jù què),珠称夜光(zhū chēng yè guāng)。果珍李柰(guǒ zhēn lǐ nài),菜重芥姜(cài zhòng jiè jiāng)。海咸河淡(hǎi xián hé dàn),鳞潜羽翔(lín qián yǔ xiáng)。龙师火帝(lóng shī huǒ dì),鸟官人皇(niǎo guān rén huáng)。始制文字(shǐ zhì wén zì),乃服衣裳(nǎi fú yī cháng)。推位让国(tuī wèi ràng guó),有虞陶唐(yǒu yú táo táng)。吊民伐罪(diào mín fá zuì),周发殷汤(zhōu fā yīn tāng)。坐朝问道(zuò cháo wèn dào),垂拱平章(chuí gǒng píng zhāng)。爱育黎首(ài yù lí shǒu),臣伏戎羌(chén fú róng qiāng)。遐迩一体(xiá ěr yī tǐ),率宾归王(shuài bīn guī wáng)。鸣凤在竹(míng fèng zài zhú),白驹食场(bái jū shí chǎng)。化被草木(huà bèi cǎo mù),赖

531 最霸气的15部草书:得重新认识下喽!

最霸气的15部草书:得重新认识下喽! No.1 《平复帖》——苍茫含蓄,意到笔不到。 《平复帖》有一个问题,就是字太少且里面有很多字我们看不清,在内容识读上学术界也有不同看法。但它的优点就是苍茫含蓄,那个意到笔不到的感觉非常好。如何将《平复帖》融汇于自己的创作当中,一方面我们可以把章草的范围去扩大,去把所有章草的东西都摸透,找一些和《平复帖》相近的书法符号来运用,这样就增加了以《平复帖》为依托的创作资源。另一方面,书写时要把握住里面一些苍茫的、含蓄的、意到笔不到的感觉。真正去创作时候,你的作品中最好有一点自己的东西,这是时代的审美元素。当然如果能写出与《平复帖》一模一样的感觉也是相当优秀的。这好比学唱京剧,某位先生唱裘派的花脸,唱了好几段,听的感觉就像在临帖,也就是说你现在的创作和唱京剧一样:学唱很像,真正吧韵味掌握了,表现了,也可以证明你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尤其《平复帖》之神韵,真正表现出来很难,至今尚未见到如此神韵的当代书法。 No.2 王献之草书——字不连带,而草书性情飞扬。 晋人写大草主要是王献之,到唐代又出现了张旭、怀素这样的狂草。王羲之小草中的某些折的线条象楷书一样完整,而

王献之变其父内恹的笔法为外拓,将线条写的旋转、飞动起来。他的草书有的地方处理靠牵丝连带,还有一些地方连带的很少或几乎没有连带,但是草势特别强烈,张力非常突出,靠的是字与字空间的理解与分割,线条既厚重又开张。这种不连带而草性飞扬的特点,对于我们学习草书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写草书要能不连而草,凝重而又飞动,这些特色要表现出来。 No.3 史孝山《出师颂》——虽为章草,但书写性强,凸现了书法的核心意义。 史孝山的《出师颂》是章草,这种章草的优点是书写性非常强,有自然而翩翩流畅的感觉。我们看碑刻上的《千字文》,字与字之间的气息给割断了,但是这个帖墨色的感觉很强,当时书写的过程让人看的很清楚。自然书写是书法创作最核心的问题,如果天天琢磨着怎么弄出所谓的书法效果,就破坏了自然。自然书写的前提是要保持我们内在性情的平和、轻松,这样就能表达那种和谐、缓和的气氛。王献之的草书具有奔腾的大草气氛,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而史孝山《出师颂》这种翩翩流畅和轻松的感觉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更加需要的。在当前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和浮躁的社会,需要我们创造一种自然闲适的艺术境界,使我们的身心获得一种缓解,获得一种轻松,得到一种休息。今天讲多样化,不单作者的性情是多样的,社会的需要更是多样的。

王羲之对中国书法有什么贡献

王羲之对中国书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把隶书、章草、草书糅合为行书,使行书书写规范化和写意化,将其在艺术上发挥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同时强调线条的浑厚生动,以一种艺术感极强的随机态度对待提按、顿挫,绞转和行笔的力度、方向、节奏和空间切割,使书法作品通过线条的起伏流动;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干湿等变化;通过轻重坚柔、光润滞湿的墨痕,传达出人心灵的焦灼,畅达、甜美、苦涩等情感意绪。线条中流动着书家的缕缕情思和艺术感觉,映衬出书家的精神意志和个性风貌。 其次,在先秦汉魏的书法实用风尚中,首倡纯审美的书法欣赏风。这种欣赏已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成为一个阶层的雅好,一个时代的风尚。据传,“羲之罢会稽,住戢山下,一老妪捉十许六角竹扇出市。王聊问一枚几钱,云值二十许。右军取笔书扇,扇为五字,妪大怅惋云:‘举家朝夕仰于此,何乃书坏?’王曰:‘但言王右军书字,索一百。’入市,市人竞市去,妪复以十数扇来请书,王笑不答。”(虞和《论书表》)一柄实用的竹扇值二十,一柄有书圣墨迹的竹扇值一百,这五倍之价,足见当时“市人”对纯书法的欣赏水准。老妪并不知书法作品的价值,当她省悟过来,在王羲之“笑而不答”的潇洒中,悔之晚矣。 再次,勤奋创新,讲求书法有己意。王羲之七岁学书,十二岁识笔法,每日临书不辍,终身练笔不止。故居兰亭右军祠内有“墨池”,据说当年王羲之用池中水蘸笔习字,染黑了一池水。尔后,他遍访名山大川,学习各家书法,并悟到博取众长之后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面目,从此创出“王体”而自成一家。王羲之不仅在书法创作方面成为一代书圣,而且在书论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他的书法体现了晋人尚意重韵的书风。可以说是魏晋时“意以象尽”、“言不尽意”的美学思想在书论中的表现。王羲之强调“意”,是指书家的心性情感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性,认为书法可以表现人的内心的悲喜哀乐和意绪情操。而且这“意”必须融入笔墨之中:“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书论》)书“意”还指书法的意趣笔韵,讲求飞动美、错落美、中和美,使整幅作品“气韵生动”。可以说王羲之的风流儒雅,以素笺简牍为书,并以流美的行书作为主要书体,呈现出一种秀丽俊逸的书风。 王羲之的书法从汉魏的朴厚沉拙转为晋代的崇尚神韵,这是中国书法史发展的必然。神由韵生,韵因气显。他所张扬的神采韵味,从内容和形式和谐入手去臻达神采和形质的完美统一,成为中国书法文化中最为亮丽的风景,滋润并影响了一代代书法大家。如今,王羲之的真迹已经一字无存,传世书法全是复制品,流传较广大约有二百五十余件。他的书法风格和书法理论首先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长子玄之善草书,次子凝之工草隶,三子焕之善行草书,五子徽之善正草书,六子操之善正行书,七子献之善草书。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生生不息,到王羲之七代孙(徽之的六代孙)隋代智永,仍然书法名播海内外。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影响颇大,他的书法继承祖法,又勤奋习书,所以书名大振。相传,智永居永欣阁上临书三十年,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别赠送给浙东各寺庙,写秃的毛笔装了好几瓮。《真草千字文》墨迹深得二王精神,点画精到,笔势温润,结体谨严,表现出熟巧之趣。当时求书者及请题匾额者如市,所居的门槛被踏破,只好用铁皮裹上,被人们称之为“铁门限”。

草书书法作品大全 (2)

·张瑞图行草书法 [张瑞图资料总汇] [张瑞图作品大全 ·明朝书法大家文征明草书书法《诗卷》 [文征明资料总汇] [文征明作品大全 ·明代浙江余姚人书法家姜逢元《草书纪游诗册》 [姜逢元资料总汇] [姜逢元作品大全·明末书法家蒋羽灵蒋明凤书法《草书长卷》字羽灵,号苏湾浙江长兴人 [蒋明凤资料总汇] [蒋明凤作品大全 ·宋拓书圣王羲之草书书书法《十七帖》翻墨本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北宋苏轼草书《醉翁亭记》 [苏轼资料总汇] [苏轼作品大全 ·明代李东阳《草书自书诗》等 [李东阳资料总汇] [李东阳作品大全 ·明代文彭草书《滕王阁序》墨迹 [文彭资料总汇] [文彭作品大全 ·王羲之行草书《百姓帖》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王羲之行草书《追寻帖》拓本四种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唐代高闲草书《千字文残卷》 [高闲资料总汇] [高闲作品大全 ·明代黄姬水《草书诗翰》手卷等 [黄姬水资料总汇] [黄姬水作品大全 ·明代释担当《草书诗册》两种 [释担当资料总汇] [释担当作品大全 ·唐代怀素《藏真帖》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 ·王羲之草书《二哥帖》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王羲之草书《小园帖》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元代吴志淳草书书札 [吴志淳资料总汇] [吴志淳作品大全 ·明代李东阳《草书自书诗》 [李东阳资料总汇] [李东阳作品大全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赵佶资料总汇] [赵佶作品大全 ·高二适草书《韩愈送孟东野序》 [高二适资料总汇] [高二适作品大全 ·王廩《得示帖》(右半图) [王廩资料总汇] [王廩作品大全 ·晋代王循《七月帖》 [王循资料总汇] [王循作品大全 ·司马炎《省启帖》 [司马炎资料总汇] [司马炎作品大全 ·东晋王彬《仁祖帖》 [王彬资料总汇] [王彬作品大全 ·明代吴应卯《行草书七言诗》扇面 [吴应卯资料总汇] [吴应卯作品大全 ·唐代怀素草书《客舍贴》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 ·明代桑悦诗翰 [桑悦资料总汇] [桑悦作品大全 ·王羲之草书《积雪凝寒帖》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唐代怀素草书《客舍贴》 [怀素资料总汇] [怀素作品大全 ·陆机《平复帖》与历代书家跋文 [陆机资料总汇] [陆机作品大全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王羲之草书《虞休帖》安思远藏本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文征明《跋祝允明草书赤壁赋册》 [文征明资料总汇] [文征明作品大全 · (东晋)王荟草书疖肿帖翁尊体帖唐摹本 [王荟资料总汇] [王荟作品大全 · (东晋)王羲之草书长风帖摹本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 (东晋)王羲之草书孔侍中帖唐摹本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 (东晋)王羲之草书十七贴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 (东晋)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卷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 (东晋)王羲之草书游目帖复原卷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 (东晋)王羲之草书游目帖唐摹影印本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 (东晋)王羲之家族法书_唐摹万岁通天帖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 (东晋)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摹本卷 [王羲之资料总汇] [王羲之作品大全 · (三国_吴)皇象急就章明拓松江本.pdf [皇象资料总汇] [皇象作品大全

王羲之四体千字文

王羲之四體千字文 Описание -王羲之書正草隷篆四種字體切換 -因應現代人之需要,可用中文繁簡體、拼音、英文字意查字 -粵語及普通話離線發音 -支持Retina Display高清顯示 -瀏覧紀錄 -自動播放發音 -日韓越音標資料 -以電郵發送文字資料 王羲之,字逸少,晉司徒導從子也。 年十三,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於是知名。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

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為敦主簿。敦嘗謂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當不減阮主簿。」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 起家祕書郎,征西將軍庾亮請為參軍,累遷長史。寧遠將軍、江州刺史。頻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復授護國將軍,又推遷不拜。乃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嘗與同志宴集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自為之序以申其志。性愛鵝。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後稱病去郡,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年五十九卒。 《千字文》,是用來教授兒童基本漢字的一首長韻文。它是一篇由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組成的文章。據說是南朝梁(502年─549年)的梁武帝為其公主練習書法,而委託周興嗣(470年─521年)創作的。原名為《次韻王羲之書千字》。作爲兒童習字的啓蒙讀物,和《三字經》、《百家姓》合稱「三百千」。 李倬《尚書故實》記載粱武帝命大臣殷鐵石模次王羲之書碣碑石的字跡,又要求拓出一千字都不重複,以賜八王。殷鐵石拓出後,此千餘字互不聯屬,粱武帝又命令周興嗣將這一千字編成有意義的句子,「卿有才思,為我韻之。」。周興嗣竟一夜寫成。

西泠印社 版四年级书法下册《第8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

8、集资临摹练习(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横幅、斗方、团扇和条幅这几种幅式的章法。 2.临写集字作品“高山流水”,把“高山流水”四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章法合理,布局完整。 3.初步感受书法集字临摹中文字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艺术之美。 教学分析: 1.教材编写分析 《集字临摹练习(二)》是四年级下册第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板块包括了“集字解读、临习指导、作品展示、课外拓展”四部分,要求学生临写作品“高山流水”。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参照范作,临写“高山流水” 难点:让学生体会怎样的章法才是比较美观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微课、横幅、斗方、团扇和条幅的作品纸各张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山流水的故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也比喻乐曲高妙。2、出示本课课题:《集字临摹练习(二)》。 今天我们来学习集字临摹练习,高山流水。 二、学习高山流水 1、学习单字的书写要领 下面我们来逐字读帖,讨论四个单字的书写要领。 2、观察分析。 (1)、读帖,出示高山两字,请学生观察、讨论这两个字的书写要领。 师问:“高”上下部分有什么特点? 字上窄下宽,上下部分的中线处于一条直线上。整字横细竖粗。 “山”笔画较少,适宜写得粗重。三竖方向有变化。 (2)、小组讨论“流”“水”: “流”是什么结构的字呢?左右有大小变化吗?三点水是垂直排列吗?(弧线)每一个点是一样的吗。 “水”字坚钩中正,左低右高,左撇细,右捺重而长。 3、教师微课“高”“流”的书写(观看要点:笔画的起行收,点的变化,字的结构) 4、学生单字练习,教师指导 反馈要点:水的捺画的纠正 三、作品章法分析 (1)、认识各种作品形式

张旭草书千字文鉴赏

张旭草书千字文鉴赏 张旭草书千字文 千字文,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是由梁朝周兴嗣所编纂,由一千个汉字所组成的押韵文字。梁王武帝特命人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挑选了一千个汉字编纂而成的。总共是二百五十句四个字的字句。《千字文》直白易懂,方便人们记忆, 而且被翻译的版本众多,成为对中国儿童影响深远儿童读物。《千字文》欣赏 由于千字文的文字字字不同,而且四处流传,因此受到各地书法家的喜爱,也成了他们练习书法艺术的范本之一。中国有名的书法家如褚遂良、怀素、文征明、张旭等,都有传世著名的千字文书法作品。而其中最为有名的也是现存有石刻供人们观赏的莫过于张旭的《断千字文》。 如此出名的原因是因为张旭是用草书写作的。张旭是唐代最为有名的草书书法家之一,有着“草圣”的称号。所以他创作 的千字文作品,狂放不羁,挥洒自如,变幻莫测。因而被后世称为以《千字文》为名的佳作之一。《千字文》一贴是张 旭在公元759年也就是唐乾元二年书写创作的。到了宋代元丰年间,公元1080年,被人重新模刻印在了刻石上边。这 些时刻现在残存于世的仅有六块而已,石块的长宽有所不等,约在三十三到一百二十厘米之间,而每一块刻石上的字数也

都多少不一,加起来有两百多字左右。这些石刻现在都封藏在西安的碑林博物馆里。 2008年1月份,一家名为黄山书社的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 法篆刻图书,名叫《张旭草书千字文》,里面的主要内容就 是张旭的草书《千字文》。 张旭是哪个朝代的 自晋代以后,唐代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上出现了另一个高峰。唐代建国以来,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空前强大,文化艺术的交流也更加广泛,使得书法艺术也更加受人欢迎,也出现了很多影响深远的书法家。张旭也正是从唐代开始出现,并最终成为了一代书法艺术名家。张旭像 张旭生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此时正是唐代空前繁荣的盛唐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已经有了新的变化和方向。各家的书法风格已经真正摆脱了王家派系的绑缚,形成了他们自己独有的笔法风格,他们在篆书、行书、草书、楷书等方面的成就极为之高,让后世书法家都有借鉴和瞻仰。就连唐皇帝也是书法名家,唐玄宗李隆基通晓骑射,善于书法,他的行书和隶书笔法等成就也是相当的高,传世的作品也有很多,如碑刻《纪泰山铭》等。 草书在唐代的发展极为鼎盛,以张旭和怀素等为首的草书书法家将草书的发展推上了一个巅峰。唐代统领天下共约有二百九十年的时间,而张旭正是生活在唐代中期,有着良好的

王羲之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于是人们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 十八口大缸的故事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

《千字文》

《千字文》 黄自元楷书《千字文》 (17)朱林惠书法字帖隶书千字文 “临帖之神”祝允明欣赏小楷《千字文》 “启功之后,再无大师”,当代书坛泰斗启功楷书《千字文》鉴赏。 “元诗四大家”揭傒斯书法《临智永真草千字文卷》 《柳倩草书千字文》字帖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古人留传下来的较为完整的名家名

迹之一 《千字文》 《千字文》 《千字文》女声朗读完整版(繁体字幕带拼音),送给需要的朋友 《千字文》全文诵读,传承文化从孩子开始 《千字文》全文诵读,同步字幕 《千字文》四种,一次看过瘾!

《书谱》集字《千字文》 《四体千字文》古籍及书法 「每日一帖」|《六体千字文》赵孟頫「清」邓石如篆書《千字文》 「清代」梁国治临颜真卿小楷千字文 【】陈淳草书《千字文》 【】亢银中行书《千字文》字帖 【】刘庆来集《王羲之行草千字文》版本一

【】明·沈度楷书《千字文》 【】欧阳询草书《千字文》 【】欧阳询行楷《千字文》版本二【】清梁国治临《颜真卿千字文》【】清席夔《隶书千字文》 【】清.王杰楷书《千字文》 【】宋力集《王羲之行书千字文》

【】王丙申楷书《千字文》 【】颜真卿小楷《千字文》 【】元忱《大草千字文》 【】周慧珺行草《千字文》 【精品字帖】刘炳森楷书《千字文》【精选字帖】赵孟頫行书《千字文》欣赏【墨】智永《草书千字文》附有译文

【千字文】启功体书法,先收藏,慢慢学习 【书法】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隶书千字文 【书法欣赏】:小楷《千字文》 【书天下】智永书法字帖《草书千字文》 【學-書】钱逵四体千字文 〖名家書法〗宋徽宗高清黑白楷书《千字文》 〖墨宝典藏〗清朝状元、名臣王杰楷书《千字文》 〖書法欣赏〗吴玉如魏碑楷书《千字文》,后附各体作品欣

田英章行书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冫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睐阳云腾煺雨露淼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橐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瞢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藁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愍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劐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嘏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冂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绱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葙坟典亦聚群英杜稿椠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匚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乂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勹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九噘橥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雁僬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墀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捱本于农务资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聆音察理鉴貌辨色棼厥嘉猷勉其祗植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两疏见机解组睃逼炱居闲厶屮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箜遣戚谢欢招渠荷的冁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王羲之书法之《怀仁集王圣教序》

王羲之書法之《懷仁集王聖教序》 王羲之書法之《懷仁集王聖教序》《圣教序》的由来: 黑马乐园https://www.360docs.net/doc/9716503694.html, 8 H3 g$ S; q* d& Q* S4 Y 唐代僧人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历尽千辛万苦,冒生命危险,才到达印度。在他取经回归长安时,举国为之震动,太宗对于玄奘艰苦取经的伟大精神非常感动,并谓“胜朝盛事 ”,对于他在佛学方面的成就,也极端推崇,于是在 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敕命他在长安弘福寺中,专门翻译梵经。并为其翻译的《瑜伽师地论》赐予序文,这便是《圣教序》的由来。《圣教序》成文以后,为了永垂后世,昭示天下, 乃筹备将其刻于碑石流传,又因为太宗皇帝深爱羲之书法,故大家认为这篇碑文,非书圣王羲之书法“不足贵 ”,然羲之乃晋人,不可再起而书之,于是请弘福寺 沙门怀仁担任集字拼文工作。释怀仁原是一名擅长王羲之书法的僧人,据说他还是王羲之的后裔,怀仁用集字的方法以王羲之书法拼就《圣教序》全文。太宗为了方便怀仁的集字工作,特地准许将宫中收藏的大批王羲之字迹供给钩摹缀集。《圣教序》全文共一千九百零四字,其中包括唐太宗的序文、高宗李治的一篇记和玄奘本人所译的一首经三个部分,怀仁经过了长达二十四年的收集和拼凑、苦心经营,终成此碑。足见《圣教序》乃王羲之书法之集大成也。此碑广采王书之

众长,非常注重变化和衔接,摹刻亦颇为精到,因此可以说,“圣帖”是从王氏书迹中经过挑选合成的,足以代表王氏之书的精华,可称最佳典范。同时我们也应知道,此碑毕竟是集字,细心观察,还是能发现因原字书写的时间、年龄、情绪、气氛的差异,而笔势的连贯略失自然,以影响全文的浑然和谐。对于这一点,临习者千万不可忽视。 【书写工具的选择】一、笔的选择:如用羊毫,不宜过长过软,如用狼毫,不宜过粗过硬,也可用加健中、小白云。笔锋一般在一寸之内。要用锋颖好的新笔,写秃了的笔不要用。总之,笔是宜小不宜大,锋是宜短不宜长,笔杆是宜细不宜粗,毫是宜尖不宜秃。能够选择一枝合适的笔,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推荐使用——中狼尾。黑马乐园https://www.360docs.net/doc/9716503694.html, T% a' J# {& u8 O1 T- b+ k 黑马乐园https://www.360docs.net/doc/9716503694.html, 3 [! r3 Q+ y4 l, p 二、墨的选择:书画墨汁加水。水要用山泉或纯净水。加多少,依墨的浓度而定,过少黏厚枯滞,拖不动笔;过多则肥烂稀薄字无筋骨。因此首先得调好墨的浓度,笔蘸上去要由尖至根,不要一下蘸得过多过饱。推荐使用——中华书画墨。黑马乐园https://www.360docs.net/doc/9716503694.html, ! M) n1 j' {6 Q& z ~! B/ Y% f( t三、纸的选择:可以选择一些质地细腻、绵柔的纸,吸水量要小些,如元书纸、仿古宣、熟宣。推荐使用——元书纸.黑马乐园https://www.360docs.net/doc/9716503694.html, 1 c0 C/ c6 C% h, }

草书复习资料

3.草书特点表现的是笔画省减、替代、笔画之间的游丝牵连、偏旁部首的重新 二、名词解释:1.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分为长草、小草、大草。章草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小草代表作如怀素的《小草千字文》、大草的代表作如张旭的《古诗四帖》。 2.章草:章草是一种隶书的草写。它是从秦代的草隶中演化出来的新书体。章草的书体特点是字字独立,不似今草字字纽结纠缠。它的笔画特点圆转如篆,点捺如隶。一字之内笔画间有牵丝萦带、缠绵连接,笔画的粗细轻重变化较大,有些横画往往与成隶书捺脚状向右上方重笔挑出,纯似隶书收笔。 3.一笔书:草书体势似一笔写成,故称。传东汉张芝擅一笔书。从形式上看,几个字,一行字等之间一笔不断;偶有不连,但笔断意连。实质上,要讲求气势的贯通,使一字之笔画,上下字之勾连,行与行之间都做到气息连贯。 4.行气:指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映带关系。一般要求笔断意连,连缀成行,积行成篇,在文字的上下、左右、首尾的书写中,既有变化有能和谐。 5.涨墨法:涨墨应属于润墨,但又和润墨有所区别,涨墨含水量比润墨要多。用涨墨的笔法书写后,墨迹并非墨色与水分分离,而是墨色呈现出有晕化感觉的一种笔法。

6.顾盼点:(1)露锋入纸向下边按边转(2)提锋向右上带去(3)第二点承上笔向右下顿,挫锋带出。 三、草书名家 1.皇象,三国吴书法家,字休明。师于杜度。篆、隶、章草,时人谓之“书圣”。代表作《急就章》,又名《急就篇》。 2.张芝,中国东汉书法家,字伯英,是我国最早的一个今草大师,有草圣之称。擅长章草,创立今草,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如《淳化阁帖》中收录的《冠军帖》,为大草。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3. 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与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少从叔父,后又从卫夫人学书,得见汉魏以来诸名家书法,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兼善隶、草、正、行各体,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楷书以《黄庭经》、《乐毅论》为最;行书以《兰亭序》为最;草书以《快雪时晴贴》、《初目帖》等为最。唐太宗视为国宝,号召天下临摹他的字体,其书法成为代替汉魏笔法的书体正宗。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后世尊称为“书圣”。 4.《十七帖》以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其中有《游目帖》、《远宦帖》、《初月帖》《寒切帖》《行囊帖》等20个小帖。 5. 王献之,字子敬,东晋书法家、诗人,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为“二王。幼为家学,后学习张芝,别为一体。擅行草,晋末至梁代影响超过王羲之。草书《中秋帖》(传)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 6. 智永,中国南朝陈、隋书法家。本姓王,名法极,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刻苦练习,智永的书法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了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当时求他写字和题匾的人门庭若市,以致寺内的木门槛也被踏穿,不得不用铁皮把它裹起来。后来,这故事变成了一个典故,叫──铁门限。 7. 孙过庭,字虔礼,吴郡人,唐朝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工楷、行、草,师法二王。尤精于草书,妙于用笔,直逼二王。《书谱》不仅是草书经典范本,也是古典书法理论著作。他继承了“二王”中锋用笔,侧锋取妍,似斜反正,若断还连,婉转婀娜,飘逸沉着的今草体势。明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论:“结字犹存汉魏间法,盖得之章草为多”。穷变于笔端寄情于点画妙合于自然 8 .怀素,中国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长安怀素声誉青云直上,歌颂他草书的诗篇有37篇之多。他的草书有《自叙帖》、《苦笋帖》、《小草千字文》等。(《千金帖》即是怀素的《小草千字文》)。曾种芭蕉万株,在芭蕉叶上练字,其屋名为“绿天庵”。 9.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人。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是一位极有个

王羲之《集字旧拓周孝侯碑》

王羲之《集字旧拓周孝侯碑》 《平西将军周府君碑》现存江苏宜兴周孝侯庙,碑上题款标明由西晋文学家陆机撰文,集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唐元和六年义兴县令陈从谏重立。据《宜兴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宜兴遇水灾,粮仓被淹,周王庙曾作粮仓。后因洪水泛滥,粮食腐烂,蒸蚀了石碑,字多漫漶,可辨识字仅三分之二。此旧拓本所有字迹清晰可辨,故可知其所拓时间至少早于明嘉靖,可称为此碑拓的最善本。

周府君即著名的“周处除三害”中的周处,生于公元242年,卒于297年,字子隐,晋朝阳羡人。年轻时常与人斗殴闹事,乡亲们将他与长桥下的独角蛟、南山上的白额虎并称“三害”。他射虎斩蛟后,入吴求学,立志改过。曾任吴国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楚郡内史、散骑常侍,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周处刚毅正直,任御史中丞时,得罪了梁王司马彤,元康七年(297年)被迫孤军与叛军齐万年交战,战死疆场。赠平西将军,谥号孝。周处在史学、文学等方面也有建树,著有《默语》、《吴书》,还撰写了《风土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介绍地方性岁时节令和风土习俗的著作。 平西将军周府君碑部分碑体镶嵌在宜兴周王庙大殿西侧墙壁中,碑面凸出墙体以外。因年代久远,碑面局部蚀坏,历来不为人们所注目。此碑顶部有碑体本色的夔龙卷卧,碑上侧穿孔。从碑的形制看,“穿孔双头夔龙碑”至迟是南北朝时期的。因为,此后延续到唐代几乎就看不到“穿孔碑”了。碑文为行书,与唐人集王羲之《圣教序》中字体毫无二致。据悉,《兰亭序》真伪辩论由来已久,王羲之及其书法特征是争论关键。郭沫若认为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没有行楷书,《兰亭序》是隋朝和尚智永所作,这一论点和者甚众。中国著名学者、书画鉴定大师扬仁恺则针锋相对,认为王羲之的文字既有行书又有楷书,《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而此碑的幸存对甄别《兰亭序》真伪有着至关重要的佐证作用。 此拓文与《续修四库全书》中《陆士衡文集》所录略有不同,兹依拓文记全文如下: 晋故散骑常侍,新平、广汉二郡太守,寻除楚内史,御史中丞使,持节大都督涂中京下诸军事,平西将军孝侯周府君之碑。 晋平原内史陆机撰,右将军王羲之书。 君讳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氏胄曩兴,焕乎坟典,华宗往茂,郁其简书。启三十之洪基,源流定鼎,运八百之远祚,枝叶封桐。轩盖烈于汉廷,蝉冕播

草书的用笔及章法

草书的用笔及章法 草书的笔法最为丰富,虽点画万千变化,终不离擒纵转折。擒谓收得住,纵谓放得开,转折谓行笔之圆方。而这些都源于提按,即提得笔起,按得笔下。但用笔要自由,还须深刻理解“提按之间”四字。所谓提按之间,其意为按不为死,提不显虚。这个道理深通于孔子的“中庸”意,所谓不偏不倚,正道而行之也。这是一种很高的要求,不到心能使腕,腕能转笔的自由境界是难以企及的。启功先生曾谓行草书的行笔比起楷书来如车在许多站间行,站站停者为楷,不站站停者如行草,但得站站走得到。他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所说只是一面,而于车行快慢变化和载人多少方面少考虑。因而按他的理论实践之,就易写成怀素那种粗细变化少,行笔节奏单一的草书,味稍欠。 学习临摹古法帖,归根到底是学其笔法,赵孟頫谓:“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此是经验之谈,说得很深刻。现在有许多人对这句话提出疑义,多为未深刻领会其本意,局限了用笔的定义。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里有如下一段议论说得较为透彻: 凡学艺于古人论说,总须细心体会,粗心浮气,无有是处。尝见某帖跋尾,有驳赵文敏笔法不易之说者,谓欧、虞、褚、薛笔法已是不同,试以褚书笔法为欧书结构,断难相合,安得谓千古不易乎?余窃笑其翻案之谬。盖赵文敏为有元一代大家,岂有道外之语?所谓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也。谓笔锋落纸,势如破竹,分肌劈理,因势利导。要在落笔之先,腾掷而起,飞行绝迹,不粘定纸上讲求生活。笔所未到气已吞,笔所已到气亦不尽,故能墨无旁沈,肥不剩肉,瘦不露骨,魄力、气韵、风神皆于此出。书法要旨不外是矣。集贤所说,只是浑而举之,古人于此等处,不落言诠。余曾得斯旨,不惮反复言之,亦仅能形容及此。会心人定当首肯,若以形迹求之,何异痴人说梦。 现在写字的人,多在古人点画形式下讨生计,不推究古人法之所来,一味效颦,此所谓笔法不传之根源也。古人笔法,立足于自然,如老子言水,就于低下,子瞻论文,行于当行,止于不得不止。古人讲道理,往往言至简而意犹深,我们要亲自体验,细心揣摩,方可有所领悟。书法中用笔的道理更是如此。所谓提按,操作之为技术,推敲之为玄理。它所本的是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之理。一说阴阳,人们往往会觉着深奥莫测,幽虚遥远。其实它的道理和马克思的“矛盾”并无二致,浅显明白之至。古人认为世界为气所充而生成,阴阳为气之两端,相互变化,以生万物。书法,启于自然,特别是草书,更是切近动态之自然。古人形容字如行云流水,如高山崩石、千里阵云,至如蛇斗剑舞等等,如果不领会他言语意象后的喻意,而只于词面意思求解,无异于梦游。现在回头再说笔法中的提按。前文说“提按之间”是为用笔的高级境界,意思是说,由单一的提、按走向接近变化,但这变化又不是呆板而僵死的,而是轻明活泼,自由自在,从心所欲的。必须理解这种高级境界的存在,再由单一的提与按做起,两相交养,不断纯熟,以达到最后的指挥从心。草书中的所有笔法都可通过提按来派生出。如轻重、快慢、迟速、起伏、方圆、大小、正斜、虚实、粗细等等。孙过庭在《书谱》中谈及草书时说:“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这使转要做好,首先得运笔自如,识提按之理。古人草书,特别是狂草,转多于折,行笔如风行水上,轻快自如。遇转折勾搭处,飘忽而过又不显弱,笔下力量源源不断,徐徐而出,快处不野怪,慢处不凝滞。二王的草书,特别是王羲之的,最具此法则,他的《修小园子帖》最具这个特点。后世怀素《自叙帖》使转有余,而提按不足,已现板滞;宋代黄山谷的《太白忆旧游诗》用笔虚实、迟速、浓枯很有特色,比《自叙帖》韵致为胜。明末傅山的《五峰山草书碑》写得浑然苍茫,不见端倪,但详察之,也全由行笔提按达自由境地而致之。古代章草、今草有字之间不全连,而气脉不断者,如王羲之《豹奴帖》、《十七帖》,陆机《平复帖》,索靖《月仪帖》,孙过庭《书谱》等,也全是在“提”字上下工夫。明白了提按在草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