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布置
设施布置的常用方法

设施布置的常用方法设施布置是指在室内或室外空间中,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和布置各种设施和家具,以便使其更加美观、实用和舒适。
在进行设施布置时,我们需要考虑空间大小、功能需求、人流量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设施布置方法,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
1. 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布局在进行设施布置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空间的功能需求。
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不同,比如客厅需要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办公室需要具备工作、会议的功能等。
根据功能需求,我们可以确定一些基本的设施摆放位置。
例如,在客厅中,我们可以将沙发、茶几等舒适的家具摆放在一起,以创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休闲区域。
在办公室中,我们可以将办公桌和书柜摆放在一起,以提高工作效率。
2. 注重空间的流线设计在进行设施布置时,我们需要注重空间的流线设计。
流线是指人在空间中活动的路径,它应尽量简短、流畅和连贯。
合理的流线设计可以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并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首先,我们应考虑人员的进出路径。
在室内空间中,通常有一个主要的进出口,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进出口的位置来安排设施的布置,使人员进出更加方便。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人员在空间中的活动路径,将常用的设施和区域放置在人员活动的路径上,以提高使用效率。
3. 合理利用空间的高度在进行设施布置时,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地面的空间,还可以合理利用空间的高度。
特别是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利用空间的高度可以增加更多的存储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例如,在厨房中,我们可以利用墙壁上的空间来安装悬挂式的厨房用具架,这样可以节省台面空间,使厨房更加整洁。
在办公室中,我们可以利用墙壁上的空间来安装书架或储物柜,以存放文件和办公用品。
4. 考虑人员的舒适度设施布置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考虑人员的舒适度。
舒适度包括空间的采光、通风、温度等因素。
在进行设施布置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多利用自然光。
在布置室内空间时,尽量选择靠近窗户的位置放置工作区域和休息区域,以便更好地利用自然光,提高空间的亮度。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库、公用设施等物质实体进行合理的位置安排,确保系统中工作流(顾客或材料)的畅通,以便以最经济的方式满足生产服务能力和质量的要求,有效地为企业的生产运作服务。
一、设施布置的主要决策内容1、确定生产运作单位类型、数量以及运作单位需要的空间、形状、位置等。
不同的企业,生产运作类型、规模、产品服务特点、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专业化水平和协作水平不同,生产运作单位的构成各不相同,占用的空间、形状、位置也有很大的差别.影响企业生产运作单位构成的要素主要包括:产品的结构与工艺特点;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企业的生产规模。
2、明确设施布置需要满足的要求和原则,进而确定设施布置的类型(1)满足要求:厂房的布置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以避免互相交叉和迂回运输,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生产费用.(2)便于操作:生产联系和协作联系密切的单位应相互靠近布置.(3)便于运输:充分利用现有运输条件.(4)确保安全:按照生产性质、防火和环保要求,合理划分厂区。
(5)充分利用:在考虑防火和卫生条件下,总平面布置应力求占地面积最小。
(6)扩建余地:工厂布置应考虑有扩建的余地。
3、确定设施布置采用的方法和步骤设施布置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决策问题,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既要保证满足生产和服务要求,又要考虑经济因素。
既要考虑当前情况,又要保此一定的灵活性,以便适应将来在生产设计、产品数量上的变化和生产技术上的改进。
在设施布置中还会常常遇到资金和物质上的限制,物质上的限制包括场地问题、大小形状及其位置与公路、铁路和公用设施之间的关系等。
此外,各地法律所规定的建筑限制和安全措施也是必须考虑的限制因素.因此,进行设施布置工作应有严谨精细的态度,严密的程序步骤和科学的方法。
4、如何对设施布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由于设施布置是一个较为长期的投资,所耗资金和人物力很大,因此必须对所提出的各种设施布置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评估,以能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从而选出最优化的布置方案。
设施布置设计的摆放原则

设施布置设计的摆放原则一、设施布置的基本原则说起设施布置,大家脑海里是不是会浮现出一堆堆复杂的机器,或者一排排看着有些头疼的家具、设备?其实啊,设施布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掌握了几个简单的原则,做起来不仅不费劲,反而还能让你事半功倍。
说白了,这就是给一个地方“安家”,给它找个“舒服”的位置,让每个设施都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既不浪费空间,又不让人感到拥挤。
合理的功能区分是最重要的。
你想想,要是你把厨房和卧室搞在一起,连睡个觉都能被油烟熏醒,那得多闹心啊!所以啊,设施布置时,得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功能,不能让它们“混战”。
比如,办公室的打印机和文件柜应该集中在一个区域,方便拿取。
厨房的冰箱和洗碗机也要靠得近,这样做饭、洗碗一气呵成,效率高又不乱。
别忘了动线设计,东西摆得再好,如果走来走去像迷宫一样,最后还是白搭。
要让每个人的工作流畅,走动省力,才能真做到事半功倍。
空间利用得当也是关键。
说实话,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觉得空间很小,尤其是城市里的办公室、家里。
房间一小,家具一堆,眼看着就觉得地方不够,做什么都得挤来挤去的。
所以,设施布置时,要把每一寸空间都利用到极致。
比如,墙角的空隙,不妨利用上一个高柜,既能收纳,又不显得压抑。
家具的选择不能只是看外观,舒不舒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满足多功能需求。
书桌上那点地方,最好能有抽屉、可以收纳的小空间,避免堆成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你看,空间小,咋样才能让它“大”?这就得靠我们巧妙的布置了。
再说了,设施布置还得考虑到美观性。
美不美,这可不单单是看眼缘。
毕竟,生活空间不仅仅是供人“用”的地方,它还是我们每天待的环境,是心情的源泉。
一天忙碌下来,回到一个杂乱无章、阴暗昏沉的地方,心情好得了?设施的摆放不仅要让人用得方便,眼睛也得舒服。
颜色搭配上,亮眼一点就行,太花哨反而会让人头疼。
家具布置可以尽量简洁大方,现代感十足的设计既不占地方,又能给人清爽的视觉体验。
再配上一些小巧的装饰品,比如几盆绿植,既能清新空气,也能点缀空间,瞬间让人觉得心情大好!二、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候我们总是容易忽视一些小细节,觉得不重要,但实际上这些细节才是成败的关键。
工厂设施布置原则和要求

工厂设施布置原则和要求咱来说说工厂设施布置的原则和要求哈。
一、原则。
1. 整体协调性原则。
这就好比搭积木,各个设施之间得配合好。
生产流程要顺畅得像水流一样,从原材料进来,到最后的成品出去,中间不能磕磕绊绊的。
比如说,原料仓库得离第一道加工工序近点儿,不然工人每次拿原料都得跑老远,那效率得多低呀,就像你做饭的时候,食材不在厨房旁边,每次都要跑到客厅去拿,那多麻烦。
2. 安全原则。
安全那可是大事儿,就像走路得看路一样。
那些危险的设备,像大型冲压机之类的,得放在单独的区域,还得有防护措施。
不能把它们和人员走动频繁的通道挨得太近,不然就像在马路上放了个随时会爆炸的炸弹一样。
而且防火、防爆、防毒这些设施也得合理布置,万一出了事儿,得能马上发挥作用,总不能着火了才发现灭火器在十万八千里远的地方吧。
3. 灵活性原则。
工厂得有点“弹性”,就像人的衣服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说不定以后产品变了,或者生产流程要调整了呢。
设施布置得能方便改动,不能说一调整就得把整个工厂拆了重建。
比如说,设备的布局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要是增加新的生产线,直接加个模块就行,而不是把所有东西都打乱重来。
4. 经济原则。
简单说就是要省钱呗。
要考虑到运输成本、设备安装成本啥的。
不能为了好看或者一时的方便,搞些特别复杂又贵的布局。
比如运输路线要短,这样搬运货物的成本就低,要是货物在工厂里绕来绕去,就像在迷宫里走一样,那得浪费多少油钱和时间啊。
设备的摆放也要紧凑合理,别占太多地方,浪费空间也是浪费钱呢。
5. 便于管理原则。
这就像管理一群孩子,得让他们有秩序。
不同的部门和工序得划分清楚,这样管理人员一眼就能看出来哪里出问题了。
比如说质量检测部门,得放在生产流程中合适的位置,能及时发现产品的问题。
而且监控设备、管理办公室这些也要布置得合理,要能方便地看到生产的各个环节,总不能管事儿的人都找不到自己该看的地方吧。
6. 环保原则。
现在环保可重要啦,就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环境。
物业房屋设施布置方案

物业房屋设施布置方案概述本方案旨在提供物业房屋设施的布置方案,确保安全、舒适和便利的居住环境。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我们将为业主创造一个宜居的社区。
一、公共设施布置1. 社区门禁系统在社区的入口处设置门禁系统,包括门禁卡和密码输入系统,以确保社区安全。
2. 安全监控系统在公共区域和重要通道设置安全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社区活动,预防犯罪事件的发生。
3. 垃圾处理区域设立集中式垃圾处理区域,并配备分类垃圾桶,方便业主正确分类垃圾,保护环境。
4. 停车位根据社区规模合理安排停车位,为业主提供充足的停车空间,并设立防盗措施,确保车辆安全。
5. 公共绿地在社区内规划公共绿地,布置花草、树木等绿化植被,为业主提供一个宜人的休闲场所。
二、室内设施布置1. 门禁系统在每栋楼的入口处设置门禁系统,限制陌生人的进入,确保住户的安全。
2. 客厅设计开敞式客厅,采用合适的家具布置,以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和娱乐空间。
3. 卧室针对不同户型,设计方便实用的卧室布局,并提供衣柜等储物设施,满足住户的需求。
4. 卫生间采用卫浴分离的设计理念,保障住户的使用隐私和卫生环境,同时选择优质的卫浴设备。
5. 厨房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厨房布局,配置必要的厨房电器和储物空间,提供便利的烹饪环境。
6. 电梯根据楼层数和使用需求,合理配置电梯,并确保电梯的安全和便捷性。
7. 空调/供暖系统为每个房间和公共区域提供可靠、高效的空调/供暖系统,确保住户在不同季节的舒适度。
8. 照明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房屋内部及公共区域的照明充足,并提供节能的照明解决方案。
9. 通风系统针对每个房间和公共区域,设计合适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
三、设施维护与管理1. 设施保养建立设施保养计划,定期检查和维修物业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长久使用。
2. 紧急应对措施制定紧急情况下的相应措施和应急预案,提供住户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保障和便利。
3. 管理运营设立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负责设施维护、咨询服务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为住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03
设施布置的策略和方法
设施布置的策略
集中策略
将生产和服务设施集中在 同一个地方,以降低成本 和提高效率。
分散策略
将生产和服务设施分散在 不同的地方,以获得更大 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匹配策略
根据产品的特点、市场需 求和竞争状况,选择最合 适的设施布置策略。
设施布置的方法
直线式布置
将生产线和工作站按照直线排列,适用于生产流 程比较简单的产品。
优点
产品导向布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提高工作 效率。同时,这种布置对产品品种的适应性较强,可以 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
缺点
需要较多的空间来重新布置工作点,同时需要较高的管 理成本。
混合布置
定义
混合布置是根据工艺和产品的特点,将设备或工作点按照不同的 需求进行安排。
优点
混合布置可以结合工艺导向布置和产品导向布置的优点,提高工 作效率和适应性。同时,这种布置还可以减少物料搬运和空间浪 费。
安全防护
设施布置应考虑员工安全,避免操作过程 中的安全隐患。
服务企业的设施布置
01
客户体验
设施布置应注重客户体验,营造 舒适的环境,提高客户满意度。
人员管理
通过合理布置设施,促进员工交 流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03
02
业务流程
根据业务流程,合理安排服务窗 口和办公区域,提高工作效率。
品牌形象
设施布置应与品牌形象相符,提 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2023-10-29
目录
• 设施布置概述 • 设施布置的类型和选择 • 设施布置的策略和方法 • 设施布置的实践应用 • 设施布置的未来趋势和挑战
01
设施选址与设施布置

设施选址与设施布置概述设施选址和设施布置是在规划和建设项目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设施选址和合理的设施布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运行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讨论设施选址和设施布置的基本原则,并介绍一些建议和实践经验。
设施选址的基本原则设施选址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便利性设施选址应考虑到用户的便利性。
设施应该位于接近用户的地方,方便用户的进出和使用。
例如,在选择超市的位置时,应考虑到周边居民的居住地和购物习惯,并选择离他们最近的地方。
2. 可扩展性设施选址还应考虑到未来的可扩展性。
设施应该位于一个能够容纳未来增长的区域,以免在不久的将来需要重新选址或进行大规模的扩建。
因此,对于大型商业项目或工业项目来说,选择一个能够容纳未来扩展的地点是至关重要的。
3. 交通便利性交通便利性是设施选址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设施应该容易通过多种交通方式到达,包括公路、公共交通和步行。
此外,设施的选址还应避免交通拥堵和交通不稳定的地区,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在城市规划中,交通便利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4. 安全性设施选址还应考虑到安全因素。
设施应该远离自然灾害和环境风险区域,如地震、洪水和工业污染等。
此外,设施应该遵守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标准,以确保用户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选择设施的地点时,综合考虑安全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设施布置的基本原则设施布置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逻辑性设施布置应该符合逻辑,使得设施之间的关系明确和流程合理。
例如,在办公楼中,会议室和办公室应该配备在一起,以方便员工开会和讨论。
在工厂中,生产线和仓库应该有一个顺畅的物流通道,以确保生产效率。
2. 空间利用率设施布置应充分利用空间,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设施之间的距离应适当,以便于操作和交流。
在办公室中,工作区和休息区应有明确的划分,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在零售店中,陈列柜和货架应合理摆放,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3. 通风与照明设施布置还应考虑到通风和照明的需求。
设施布局与设计基础知识

设施布局与设计基础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工厂车间、办公室、医院还是商场,设施的布局与设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理的设施布局和精心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流程,还能提升用户体验、保障安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设施布局与设计的基础知识。
设施布局,简单来说,就是决定设备、工作区域、存储区域等在一个空间内的位置安排。
而设计则包含了更多的方面,比如外观、颜色、材质等的选择。
首先,我们来谈谈设施布局的类型。
常见的有工艺导向布局、产品导向布局和固定位置布局。
工艺导向布局,是按照生产工艺的流程来安排设施。
比如,在一个机械加工厂,车削区、铣削区、磨削区等会根据加工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
这种布局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灵活性较高,但在物料运输上可能会比较复杂,容易造成运输路线的交叉和迂回。
产品导向布局,则是围绕产品的生产流程来布置设施。
像汽车生产线,就是典型的产品导向布局。
这种布局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物料运输成本低,但对产品的种类变化适应性较差。
固定位置布局,一般用于大型、重型且不易移动的产品生产,比如船舶制造、大型建筑施工等。
生产设施和人员围绕产品的固定位置移动。
在进行设施布局设计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空间的利用是关键之一。
要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避免浪费,但也要保证有足够的通道和工作区域,不能过于拥挤。
物料的流动也非常重要。
合理规划物料的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同时,还要考虑物料的搬运方式,是采用传送带、叉车还是人工搬运,不同的搬运方式对布局有不同的要求。
人员的工作流程和舒适度同样不能忽视。
工作区域的安排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避免员工长时间处于不舒适的姿势,以减少疲劳和错误的发生。
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也需要仔细分析。
比如,某些设施可能会产生噪音、灰尘或热量,需要与其他设施保持一定的距离。
除了布局,设施的设计也有很多讲究。
外观设计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以及是否符合企业的形象和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C16 AB11 A8 C5 B3
产品号 A B C
工艺路线 1 1 2 256354678 1435678 12345678
每天搬运托盘数
8 3 5
作业单位距离从至表
原料 原料 锯床 锯床 8 车床 20 12 钻床 36 28 16 铣床 44 36 24 8 检验 30 22 10 18 26 包装 18 10 22 30 38 成品 10 18 30 38 46
每天搬运托盘数
8 3 5
解:先按工艺线路画出产品运量从至表
To
From
1.原料 2.锯床 3.车床 4.钻床 5.铣床 6.检验 7.包装 8.成品
1
AC13 A8 C5
2
3
C5 B3 A8
A8 C5 AB11 A8 B3 C5 A8 ABC16 A8 AB11 A8 C5 B3
B3
4
5
6
7
8
ABC16 AB11 A8 C5 B3
车床
钻床 铣床 检验 包装 成品
12
20
8
相乘便得物流强度,见下表。
From
To
1.原料 2.锯床 3.车床 4.钻床 5.铣床 6.检验 7.包装 8.成品 合计
1
AC
104 8 13
0
212 60 288 348 80 264 344 48 40 144 232 64 416 480 80 192 272 128 128 0 104 188 252 592 560 192 128 2016
• •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6 2—5 3—5 6—7 4—6 7—8 3—4 1—4 1—2 4—5 6—3 2—3
A E E E I I I I O O O O
物流相关表
原始物流相关表:仿照从至表结构,简单明了地表示所有作业 单位之间的物流相互关系,构造的一种作业单位之间物流相互关 系表。 原始物流相关表得到的是右上三角矩阵表格与左下三角矩阵表 格对称的方阵表格,除掉多余的左下三角矩阵表格,将右上三角 矩阵变形,就得到SLP中著名的物流相关表。
P.Q.R.S.T 物流分析
非物流分析
物流、非物流综合分析 必需面积 面积关系图 设计过程中修正条件 几套供选择方案 外界约束条件 可用面积
评 价
图14
选出的最佳布置方案
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程序)图
产品P—产量Q分析
图15
P—Q曲线
M区的产品适用于采用大量生产类型,按产品原则布置;J区属于 单件小批生产类型,按工艺原则布置;而介于M区与J区之间的产 品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适宜采用两者结合的成组原则布置
管塞 1050
A-2 A-3
1-1
包装材料
A-1
多行程序图─改进后
15 最少步数 7
加工步数
11 7
7 7
7 7
9 7
从至表
• 从至表:用来表示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料移动方 向和物流量的方阵图表; • 表中方阵的行表示物料移动的源,称为从;列表 示物料移动的目的地,称为至,行列交叉点标明 由源到目的地的物流量; •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状况
• 各条路线上的物料移动量就是反映工序或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 密切程度的基本衡量标准,一定时间周期内的物料移动量称为物流 强度.
• 对于相似的物料,可以用重量\体积\托盘或货箱作为计量单位.
(2)物流分析(工艺过程R分析)
当物料流动是工艺过程的主要部分时,物流分 析就成为布置设计的核心工作.针对不同的生产 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物流分析法. ①工艺过程图:适应大批量生产,产品品种很少; ②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适应多品种且批量较大; ③成组方法:适应中、小批量生产,产品品种达到数十种; ④从至表:适应产品品种很多,产量很小且零件、物料
• 阶段Ⅳ——施工安装:编制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和安装。
2.阶段结构
阶段I前称之为预规划,主要是确定目标,进行 设施要求预测、估算生产能力及需求量; 阶段Ⅴ表示的是规划实施后的试运转,是对整 个项目的施工、安装、试车、总结等管理工作。
二、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程序)
1.基本要素分析 (1)产品P—产量Q分析 P—Q分析步骤: ①将各种产品、材料或有关生产项目分组归类; ②统计或计算每一组或类的产品的数量。
P、Q两个基本要素是一切其他特征或条件的基础。
2.阶段结构
图13
系统布置设计阶段结构
2.阶段结构
• 阶段I——确定位置:不论是工厂的总体布置,还是车间 的布置,都必须先确定所要布置的相应位置。 • 阶段Ⅱ——总体区划:在布置的区域内确定一个总体布 局。要把基本物流模式和区域划分结合起来进行布置, 把各个作业单位的外形及相互关系确定下来,画出一个 初步区划图。 • 阶段III——详细布置:把厂区的各个作业单位或车间的 各个设备进行详细布置,确定其总体位置。
• 4、有利于扩大员工的作业技能
• 5、兼有产品原则布置和工艺布 置的优点
布置的定量分析
产品原则布置和成组原则布置中,设备和车间 服务于专门的产品线或模块,而工艺原则布置因 其物流路线的高度可变性,因此难度更大些。 • 产品原则布置中只有在装配的布置上面临着较 复杂的问题——装配线的均衡流动问题。
• 当物料沿着作业单位排列顺序正向移动时,即没有倒流物流现象, 从至表中只有上三角方阵有数据,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 当存在物流倒流现象时,倒流物流量出现在从至表中的下三角方 阵中,此时,从至表中任何两个作业单位之间的总物流量 (物流 强度) 等于正向物流量与逆向(倒流)物流量之和。 • • 两个最小原则: 经过距离最小和物流成本最小。 • 两个避免原则: 避免迂回和避免十字交叉。
如何选取设施布置型式来适应市场变化
3.适合持续改善生产模式的成组布置原则:
•
把完成一组相似零件的所有或极大部分加工工序的多 种机床组成机器群,以此为一个单元,再在其周围配置其他 必要设备一种布置形式。
L NCL D L
D
D L D
加工单元1
加工单元2
G 加工单元3
成组原则示意图
如何选取设施布置型式来适应市场变化
第三节 系统布置设计(SLP)
一、系统布置设计(SLP)要素及阶段 二、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程序)
一、系统布置设计(SLP)要素及阶段
• 1.基本要素: P、Q、R、S、T
图12
解决系统布置问题的钥匙“P、Q、R、S、T”
1.基本要素
(1)P(产品或材料或服务) (2)Q(数量或产量) (3)R(生产路线或工艺过程) (4)S(辅助服务部门) (5)T(时间或时间安排)
最短 距离 原则
立体 空间 原则
连续 流动 原则
工作 简化 原则
作业 集中 原则
单元 装载 原则
时间 节约 原则
重力 的 原则
机械化 与自动 化原则
二级 原则
设施规划的费用
• 一般,国外设施规划设计费用只占总投资2-10%;(比不可预 见费还低) • 设施规划支出金額大; • 美國每年超过2500亿美金;
108
104 104 80 60/2016
物流强度等级比例划分表
物流强度等级 超高物流强度 特高物流强度 较大物流强度
符号 A E I
物流路线比例(%) 10 20 30
承担的物流量比例(%) 40 30 20
一般物流强度
可忽略搬运
O
U
40
10
物流强度分析表
• 序号 作业单位对
物流强度
物流强度等级
• 成组原则布置优缺点: • 优点: • 1、由于产品成组,设备利用率 高 • 2、流程通畅,运输距离较短, 搬运量少 • 3、有利于发挥班组合作精神
• • •
缺点: 衡各单元之间的生产流程 储存,增加了物料搬运
• 1、需要较高的生产控制水平以平 • 2、若单元间流程不平衡,需中间 • 3、班组成员需掌握所有作业技能 • 4、减少了使用专用设备的机会 • 5、兼有产品原则布置和工艺原则 • 布置的缺点
设施规划的成功实例
• 日本企业设施规划: • 1 将原来设计,制造能力分散的3座工厂改建为 一个集约化的工厂; • 2 某生产自动调节阀门厂,通过改善工厂内物流, 提高生产率5成; • 国内企业设施规划: • 某汽车发动机厂,进行物流系统规划,使搬运量 减少46.7%,节约了用地; • 某变压器厂,通过设施重新规划,搬运费节约50 %以上。
原始物流相关图
• • • 1 • 2 原料 锯床 O 1 原料 2 锯床 O 3 车床 U O 4 钻床 I U 5 铣床 U E 6 检验 U U 7 包装 U U U U 8 成品
• 3
• 4 • 5 • 6 • 7
车床
钻床 铣床 检验 包装
U
I U U U
O
U E U U I E O U
104
序 7
号
作业单位对
物流强度 40 104
(4—5)
2 3
4 5 6
(1—4)
(2—3)
(2--5)
108 60
288
80
(5—4) 8
9
128
64 144
416 80
(4—6)
(5—6) (6—3)
( 3 —4 )
10
(4—3)
( 3 —5 )
48 264
11
12
(6—7)
(7—8)
192
128/2016
各作业单位对按物流强度大小排序
序号 1 作业单位对 (5--6) 物流强度 416 序号 7 作业单位对 (3--4) 物流强度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