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抱死制动系统4
ABS概念

ABS是英文Anti-lock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刹车系统)的缩写。
据统计,汽车突然遇到情况踩刹车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驾驶者往往会一脚将刹车踏板踩到底来个急刹车,这时候的车子十分容易产生滑移并发生侧滑,即人们俗称的“甩尾”,这是一种非常容易造成车祸的现象。
造成汽车侧滑的原因很多,例如行驶速度,地面状况,轮胎结构等都会造成侧滑,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轮胎与地面的滚动摩擦会突然变为滑动摩擦,轮胎的抓地力几乎丧失,此时此刻驾驶者尽管扭动方向盘也会无济于事。
针对这种产生侧滑现象的根本原因,汽车专家就研制出车用ABS这样一套防滑制动装置。
以前消费者买车,都把有没有ABS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轿车已经将ABS作为标准配置。
但对于ABS的认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很多驾驶员还不是很清楚,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对ABS的误解。
一些驾驶员认为ABS就是缩短制动距离的装置,装备ABS的车辆在任何路面的制动距离肯定比未装备ABS的制动距离要短,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在冰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能与在沥青路面上的制动距离相当;还有一些驾驶员认为只要配备了ABS,即使在雨天或冰雪路面上高速行驶,也不会出现车辆失控现象。
ABS并不是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大大提高汽车物理性能的极限。
严格来说,ABS的功能主要在物理极限的性能内,保证制动时车辆本身的操纵性及稳定性。
同时,在加速的时候,也能防止轮胎的纯滑移,提高了加速性能和操作稳定性。
ABS是一项在80年代末才兴起应用的新技术,现在已经成为一般轿车的必装件了。
据统计,汽车突然遇到情况发刹车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驾驶者往往会一脚将刹车踏板踩到底来个急刹车,这时候的车子十分容易产生滑移并发生侧滑,即人们俗称的“甩尾”,这是一种非常容易造成车祸的现象。
造成汽车侧滑的原因很多,例如行驶速度,地面状况,轮胎结构等都会造成侧滑,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轮胎与地面的滚动摩擦会突然变为滑动摩擦,轮胎的抓地力几乎丧失,此时此刻驾驶者尽管扭动方向盘也会无济于事。
ABS结构与工作原理

特点:
(1)各制动轮压 力均可单独调节 (轮控制)- 控制 精度高;
(2)制动时可最 大限度地利用每个车 轮的附着力 - 方向 稳定性好;
2.四传感器、三控制通道
特点:
两前轮独立控 制,两后轮一同 控制(轴控制);
按附着力较小车轮不发生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
ABS型式各异,以下二个方面相同:
1、ABS工作车速必须达到一定值后,才 会对制动过程中趋于抱死车轮进行制动防抱 死控制调节。
2、ABS都具有自诊断功能。一但发生影响 系统正常工作的故障时,ABS自动关闭,同时 ABS警告灯点亮。传统制动仍可正常工作。
(一)博世ABS
1、结构特点 制动压力调节器:分离式且独立安装; 调压方式:流通式
(2)ABS警示灯亮
ABS警示灯亮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灯亮3~5秒后熄灭,说明系统正常;
灯亮3~5秒后不熄灭,说明系统有故障,
ECU关闭ABS,汽车仅保持传统制动。 (3)自检正常ABS等待工作 ECU端子27搭铁,接通电磁阀继电器线圈电路。 电磁阀继电器线圈通电,铁芯产生吸力,常 闭触点(30→87A)张开,ABS警示灯熄灭;常开 触点(30→87)闭合,蓄电池电压作用在三个三 位三通电磁阀线圈及ECU 端子32。
(3)附着系数φ 与滑移率 s 的关系
• 分析结论: • s < 20%为制动稳定区域; s > 20%为制动非稳定区域; 将车轮滑移率 s 控制在20%左右,便 可获取最大的纵向附着系数和较大的横向 附着系数,是最理想的控制效果。
4.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1)制动开始时,让制动压力迅速增大,使S上 升至20%所需时间最短,以便获取最短的制动距离 和方向稳定性。 (2)制动过程中: 当S上升稍大于20%时,对制动轮迅速而适当 降低制动压力,使S迅速下降到20%; 当S下降稍小于20%时,对制动轮迅速而适当 增大制动压力,使S迅速上升到20%;
汽车ABS系统

保压
减压
ABS系统结构
8.液压调节器
(5)电动泵
电动泵又称为电动回液泵,包括电控电 机、滤清器、导向装置、活塞杆和缸体。导 向装置布置在离开电机轴中心的地方。电机 的旋转向活塞杆提供往复运动,使通往卸压 阀、蓄压器和调节器的制动液压力升高。电 机转动,蓄压器压力超过一个预定值时,压力 开关打开。压力调节器接收到这个开关信号 后,中止电机继电器的工作。如果电机继续 运转至少2分钟后,蓄压器压力没有到达预定 值,则调节器中止电机操作并点亮仪表板上 的ABS警告灯。
ABS系统控制
1.开关式电磁阀压力调节器
⑤当制动结束,驾驶员松开制 动踏板,ABS控制器将给常闭阀 一个电流使其打开,此时储存 在低压畜能器的制动液通过常 闭阀回到制动总泵上的蓄压器 中.这样ABS-个工作循环结束。
ABS系统控制
2.三位三通电磁阀压力调节器
①电磁阀不通电,ABS不工作, 回油泵也不工作,进入常规制动 阶段。
传感器 轮缸
线圈 电磁阀
主缸 液压部件
ECU
储液器
踏板 回油泵
ABS系统控制
2.三位三通电磁阀压力调节器
②电磁阀通较小的电 流,电磁阀处于保压 位置,ABS工作。
传感器 轮缸
线圈 电磁阀
主缸 液压部件
ECU
储液器
踏板 回油泵
ABS系统控制
2.三位三通电磁阀压力调节器
主缸
③电磁阀通较大的电 流,电磁阀处于减压 位置,ABS工作。
ABS系统结构
(2)按通道控制分类
①单通道控制
ABS系统结构
(2)按通道控制分类
②双通道控制
多用于制动管路对角 布置的汽车上,两前轮独 立控制,制动液通过比例 阀(P阀)按一定比例减压 后传给对角后轮。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使用和检修要点

() 2 即使 A S出现故障 , B 警告灯仍然不失 B AS 效, 因此 一旦 发现 AB 警 告 灯亮 , 及 时停车 处理 。 S 应 () 3 制动防抱死装置失效后 , 即刻 自动转换成 常规制动 , 汽车制动性能与普通液压制动性能相同。 目前 中高档汽车所使用的制动防抱死装置大部分配
压, 汽车 由于 尚存 的 动 能 又 向前 移 动一 段 距 离 。所
以具有制动防抱死装 置的汽车 , 制动时应 与前车保 持足 够距 离 , 否则 会 因汽车 瞬时前 移而撞 上 前 车 。 () 6 制动防抱死装置工作时 , 可能会感觉到制 动踏板抖动或发出噪音 , 这属 于正常现象。因为制 动防抱死装置投入工作时减压与增压的频率是每秒 1 O次左右 , 会表现出脚踏板的抖动或发出噪音 。 () 7 制动 防抱 死 装 置 在 冰雪 、 泞 路 面 上 紧 急 泥
全性。
效后 , 自 将 行启用备用计算机 , 仍保持汽车制动防抱 死的功能, 当显示故障后应尽快将车送厂修理 。 但 () 4 制动防抱死装置并非每当踩制动踏板 时都 工作 , 而是 在 急刹 车或摩 擦 系数小 的路 面上 , 当制动 时汽车制动力大于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 使制动毂 要抱死 时 , 防抱 死 装 置 才 开始 工 作 。在 附 着 系 数 较 大 的路 面上 点刹 和慢 刹车 , 防抱 死装 置不起 作 用 , 如
会一 直进 行下 去 , 而避 免车 轮抱 死 。 从 由于 道路 、 候 、 气 交通 管理 和驾 驶 素质 等交通 环 境 的影 响 , 汽车行 驶 中须经 常制 动 和紧 急制动 , 防 为
有向前冲的趋势。因当驾驶员遇到情况急刹车 , 制 动防抱死装置工作 时, 车辆在停止前计算机将认为 车轮要 抱死 , 发 出最后 一个 指令 , 会 让压力 调 节器 减
电动车安全试验注意要点制动系统自动防抱死测试与故障排除

电动车安全试验注意要点制动系统自动防抱死测试与故障排除电动车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制动系统是电动车安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电动车的制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自动防抱死测试以及故障排除。
本文将介绍电动车制动系统自动防抱死测试的注意要点,以及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一、制动系统自动防抱死测试注意要点制动系统自动防抱死测试是为了确保制动系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的制动效果,防止车轮因为制动力过大而产生抱死现象。
以下是制动系统自动防抱死测试的注意要点:1. 测试环境选择测试环境应当保证平整、干燥且无明显杂物,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自动防抱死测试之前,应检查制动系统的状态是否正常,包括制动液是否充足、制动管路是否有漏气等。
确保制动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进行测试。
3. 制动测试程序根据电动车的具体型号和制动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程序进行自动防抱死测试。
测试程序应覆盖不同制动力的情况,以保证在各种紧急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
4. 测试数据记录与分析在进行自动防抱死测试时,应记录相关测试数据,包括车速、制动时间、制动距离等。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制动系统的性能,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制动系统故障排除即使经过了自动防抱死测试,制动系统仍然可能出现故障。
以下是一些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1. 刹车失灵刹车失灵可能是由于制动液不足或制动片磨损严重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首先检查制动液是否充足,如果不足则及时添加;其次检查制动片的磨损情况,如需要更换及时更换。
2. 刹车异响刹车异响可能是由于制动盘和制动片之间出现异物或氧化而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对制动盘和制动片进行彻底清洁,以确保它们之间没有异物或氧化物。
3. 刹车抖动刹车抖动可能是由于制动盘不平衡或车轮不平衡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对制动盘进行修整,以确保其平衡性;同时对车轮进行平衡调整,以消除刹车抖动。
介绍abs工作时制动压力调节过程

一、背景介绍ABS,即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种车辆制动辅助系统,能够有效地防止车辆在紧急制动时轮胎抱死,提高驾驶安全性。
ABS系统中的制动压力调节过程是其核心工作之一。
本文将介绍ABS工作时的制动压力调节过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ABS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ABS系统的工作原理ABS系统是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轮速度,当监测到车轮即将抱死时,系统会自动调节车轮的制动压力,让车轮保持适当的旋转速度,从而避免抱死。
制动压力调节过程是ABS系统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步骤。
三、制动压力调节的过程1. 监测车轮速度ABS系统通过安装在各个车轮处的传感器来监测车轮的旋转速度。
当系统检测到某个车轮的速度明显低于其他车轮时,就意味着该车轮即将抱死,需要进行制动压力调节。
2. 检测制动压力ABS系统通过液压控制单元(HCU)检测车辆制动系统的压力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来调节制动压力。
3. 调节制动压力当ABS系统判断某个车轮即将抱死时,HCU会向相关制动器施加适当的压力,以减小制动力,并让车轮恢复适当的旋转速度。
4. 实时监测和调节整个制动压力调节过程是实时的,ABS系统会持续监测车轮的旋转速度,并根据实时的数据调节制动压力,以确保车辆在急剧制动时能够保持稳定的制动性能,避免抱死的发生。
四、示例分析以一辆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遇到紧急制动情况为例,ABS系统的制动压力调节过程将如下进行:1. 初始化检测当紧急制动发生时,ABS系统会立即启动,并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轮的旋转速度。
2. 判断压力调节需求在监测过程中,如果系统发现某个车轮的速度低于其他车轮,就会判断该车轮有抱死的风险,需要进行制动压力调节。
3. 调节压力并监测HCU会向相关制动器施加适当的压力,以减小制动力,并实时监测车轮的旋转速度变化。
4. 维持稳定制动ABS系统会持续监测车轮的旋转速度,并根据变化情况调节制动压力,以维持车辆的稳定制动性能。
五、总结ABS系统的制动压力调节过程是通过实时监测车轮的旋转速度,判断是否有抱死风险,然后通过HCU进行制动压力的调节,以维持车辆的稳定制动性能。
制动防抱死系统英文翻译

制动防抱死系统英文翻译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是一种先进的汽车制动系统,可以提高车辆在紧急制动时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介绍 ABS 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点,以及 ABS 系统的英文翻译。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制动防抱死系统英文翻译》,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制动防抱死系统英文翻译》篇1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是一种汽车制动系统,它可以防止车轮在制动时抱死,使车辆在制动状态下仍能保持方向稳定性,从而提高车辆在紧急制动时的安全性能。
ABS 系统通过间歇性制动刹车来防止车轮抱死,使车轮在制动时仍然能够旋转,从而增加摩擦力,提高刹车效率。
ABS 系统的英文翻译是 Anti-Lock Brake System,中文意思是“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系统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摩托车和轻型车辆上。
ABS 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来检测车轮的转速和角度,当车轮即将抱死时,ABS 系统会自动进行间歇性制动,使车轮保持旋转状态,从而防止抱死。
ABS 系统可以在一秒钟内进行60~120 次间歇性制动,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
ABS 系统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行车时,车辆紧急制动的安全系数,避免在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从而加大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 90% 以上,同时还能减少刹车消耗,延长刹车轮鼓、碟片和轮胎的使用寿命。
然而,ABS 系统也有其局限性,它仍然摆脱不了一定的物理规律。
在两种情况下,ABS 系统不能提供最短的制动距离。
一种是在平滑的干路上,由有经验的驾驶员直接进行制动;另一种情况是在松散的砾石路面、松土路上,ABS 系统的效果可能不如非 ABS 系统。
总之,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汽车安全技术,可以提高车辆在紧急制动时的安全性能。
ABS 系统的英文翻译是Anti-Lock Brake System,中文意思是“防抱死制动系统”。
防抱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2. 掌握ABS系统的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
3. 通过实验验证ABS系统在紧急制动时的性能。
4. 提高对汽车制动系统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一种能够防止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的电子控制系统。
其工作原理如下:当驾驶员紧急制动时,ABS系统通过检测车轮转速,实时调整制动压力,使车轮保持一定的滑动率,从而保证车轮在制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滚动状态,避免车轮抱死,提高制动性能和行车安全。
三、实验设备1. 汽车ABS实验台2. 车轮转速传感器3. 制动压力传感器4. 数据采集系统5. 计算机软件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汽车停放在平坦、干燥的场地上,确保车辆稳定。
(2)连接实验设备,包括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
(3)检查各传感器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 实验操作(1)启动汽车,使发动机运行在稳定状态。
(2)打开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数据。
(3)进行紧急制动操作,观察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的变化。
(4)重复实验操作,记录不同制动强度下的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数据。
3. 数据分析(1)将实验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绘制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分析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的变化规律,验证ABS系统的工作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车轮转速变化在紧急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迅速下降,当车轮即将抱死时,转速下降至最低点。
随后,ABS系统通过调整制动压力,使车轮转速逐渐回升,保持在一定的滑动率范围内。
2. 制动压力变化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先迅速上升,随后在ABS系统的控制下,制动压力在车轮即将抱死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使车轮转速回升。
3.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在紧急制动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车轮抱死,提高制动性能和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