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真烂漫的童趣诗词

合集下载

写童年童趣的9首诗词,那无忧无虑的时光真好

写童年童趣的9首诗词,那无忧无虑的时光真好

写童年童趣的9首诗词,那无忧无虑的时光真好•捉蝴蝶、知了,放牛、钓鱼,采莲子、放风筝、过家家……这些童年时代充满童趣的生活在古代诗人词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呢?来看一下,诗词中,那无忧无虑的时光……一、《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其二》(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杨万里写的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两首组诗中的第二首。

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的一处城镇,是诗人当时离开临安(今杭州)去建康(今南京)任所的必经之地,当时诗人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

诗人途经此地,略作停留,看见有儿童捉蝶,很意思,便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二、《长干行二首·其一》(唐·李白)[节选]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这是诗仙李白初游金陵(今南京)时所作的,长干是地名,位于现在的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秦淮河南。

李白写过较多反映妇女生活的作品,这两首《长干行》更是其中的代表,诗以一位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自述的口气,叙述了她的爱情生活,倾吐了对于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

这里节选的前三句描写的是回忆两人儿童时代天真无邪的游戏动作,活泼可爱;成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便是由此演变而来的,至今我们也还在使用。

三、《清平乐·村居》(南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是南宋将领、豪放派词人,由于他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

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

理想的破灭,使他在这一期间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

这首词便是其中之一,词人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尤其是下阕中写这家人最小的三儿子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

描写儿童天真烂漫的古诗句

描写儿童天真烂漫的古诗句

描写儿童天真烂漫的古诗句
哇塞,说起描写儿童天真烂漫的古诗句,那可真是不少呢!就比如说“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你看,在这句诗里呀,孩子们放学后那着急去放风筝的样子是不是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啦?就好像咱们小时候放学了迫不及待地去玩一样!还有“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你能想象到那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专心学着钓鱼的可爱模样吗?那认真的小表情,多生动呀!再看“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哎呀呀,这个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欢快地唱歌,那嘹亮的歌声仿佛都能穿透树林了,这不就跟咱们小时候玩耍时无忧无虑放声高歌一样嘛!
想想看,那些小孩子们呀,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和忧虑,他们的世界是多
么单纯而美好。

就像春天里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芽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玩就玩,多么自由洒脱呀!这难道不像那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吗?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去探索一番,这不就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里那个调皮又可爱的小娃嘛!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耀的星星,他们的天真烂漫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看着他们,我们仿佛也能回到自己的童年时光,那些曾经的快乐和纯真一下子涌上心头。

古诗句里描写的儿童天真烂漫的场景,不正是我们每个人心底
最珍贵的回忆吗?儿童的天真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之一呀,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保护这份天真,让孩子们能够一直快乐地成长!所以呀,让我们多去欣赏这些描写儿童天真烂漫的古诗句吧,让它们带给我们更多的欢乐和感动!。

古诗词里的童真童趣,这些诗词,希望父母读给孩子听!

古诗词里的童真童趣,这些诗词,希望父母读给孩子听!

古诗词里的童真童趣,这些诗词,希望父母读给孩子听!1、幼女词(唐:施肩吾)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施肩吾是晚唐人,杭州第一位状元。

著有诗作《西山集》,对道学研究也有很深的见解。

大概是中秋节吧,施肩吾六岁小女儿的一个举动让他感到很有意思:小孩子不知跟谁学的,在堂前有模有样的拜起了月亮。

在唐代,每逢中秋节,女性流行拜月的习俗。

诗人李端便对此有过专门描述:“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这一盛景被施肩吾的小女儿看到了,不只是觉得新奇还是有所感触,虽然小女孩还不懂如何摆香案,如何行礼,却也学着大人的模样参拜月亮。

这首诗把小女孩的天真烂漫刻画的呼之欲出,晋代左思也有一首类似作品,叫做《娇女诗》,由于诗太长,有兴趣的可以自行阅读。

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是文人,也是武将。

他的作品大多悲壮慷慨、豪情满怀,抒发爱国热情居多。

这首词是辛弃疾颇具诗情画意的农家咏叹调。

上阙通过对乡间景物茅檐和溪旁青草以及乡音乡情的描述,烘托出南方乡村的诗情画意和浓浓的乡情,最后通过反问句问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是谁家的翁媪?让人陡生思乡之情;下阙寥寥几句,描述了一家三子的生活场景,大儿子在溪边挖豆,二儿子正在织鸡笼,最可爱的是小儿子,啥也不干,跑到溪头的莲池边,趴在地上剥莲蓬玩。

整首诗仿佛一副乡间水墨画一般,虽不是画,却让人读之仿佛在画中。

3、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要论童真童趣,杨万里的诗可是其中翘楚。

比如我们熟悉的“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便描述了儿童于乡间田舍追戏蝴蝶的有趣场景。

这首《舟过安仁》同样精彩,说的是两个小孩子撑船的趣景。

一叶扁舟之上有两个小孩童,小孩子的世界里总是充满了想象,不知是谁的主意,小哥俩懒得撑船了,坐在船里撑起了油纸伞,这是为什么呢?天气好端端的,又没有下雨,撑伞干什么?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把雨伞当成船帆,借助风的力量让船前行呢。

15首天真烂漫的童趣诗词,带你找回童年的回忆!

15首天真烂漫的童趣诗词,带你找回童年的回忆!

15⾸天真烂漫的童趣诗词,带你找回童年的回忆!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这样⼀朵浪花,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世态炎凉,没有⼼中忧愤,没有世俗的争⽃,它是那样的清新活泼,那样的令⼈陶醉,那样的⽆忧⽆虑,字⾥⾏间渗透着和谐与美好,他就是童⼼如花、天真烂漫的童趣诗词。

15⾸天真烂漫的童趣诗词,带你找回童年的回忆!1、《池上》唐·⽩居易⼩娃撑⼩艇,偷采⽩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道开。

这⾸诗好⽐⼀组镜头,摄下⼀个⼩孩⼉偷采⽩莲的情景。

从诗的⼩主⼈公撑船进⼊画⾯,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浮萍,有景有⾊,有⾏动描写,有⼼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这个⼩主⼈公的天真、活泼淘⽓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跃然纸上了。

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浮绿⽔,红掌拨清波。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诗,这是⼀⾸咏物诗。

⼩作者通过⽩描的⼿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出。

“曲项向天歌。

⽩⽑浮绿⽔,红掌拨清波。

”⼀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3、《幼⼥词》唐·施肩吾幼⼥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拜新⽉。

施诗写幼⼥的稚态,突出其弄巧成拙,从⽽,见其童⼼。

在写法上,施诗先直⾔幼⼥少不更事,分不清“巧”与“拙”,为下⽂写幼⼥弄巧成拙埋下伏笔;然后,以“向夜在堂前,学⼈拜新⽉”这⼀反映其稚态的动作描写照应上⽂,为“未知巧与拙”作了形象的注脚。

这⾥,既有幼⼥年龄与其⾏为的不相称之明⽐,⼜有他⼈之“巧”与幼⼥之“拙”的暗⽐。

如此着墨,就使幼⼥的形象活了,动了。

4、《⼩⼉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

路⼈借问遥招⼿,怕得鱼惊不应⼈。

这是⼀⾸以⼉童⽣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蓬头稚⼦”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路⼈向⼩⼉招⼿,想借问打听⼀些事情,那⼩⼉却“怕得鱼惊不应⼈”(怕惊了鱼⽽不置⼀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

5、《稚⼦弄冰》宋·杨万⾥稚⼦⾦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描写儿童天真活泼的古诗句

描写儿童天真活泼的古诗句

描写儿童天真活泼的古诗句1. 《村居》(清·高鼎)- 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描述:这句诗描绘了放学后的孩子们,急忙趁着东风放起风筝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天真活泼、热爱自由的天性。

2.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描述:孩子们在田间地头追逐黄蝴蝶,但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后就不见了踪影,孩子们天真烂漫、好奇心强的形象跃然纸上。

3.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诗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描述:这句词刻画了一个顽皮可爱的小儿子,他横卧在溪头草丛中剥莲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样子,让人感受到儿童的纯真与快乐。

4. 《牧童》(唐·吕岩)- 诗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描述:虽然此诗未直接描绘儿童的天真活泼,但牧童的形象本身就具有一种纯真与自由的气息。

他放牧归来后,不脱蓑衣便躺在月下休息,这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方式正是儿童天真烂漫的体现。

5. 《所见》(清·袁枚)- 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描述: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骑在黄牛背上的牧童,他唱着歌,歌声回荡在树林中。

当他想要捕捉树上的鸣蝉时,便立刻停止了歌唱,静静地站在那里。

这一动态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牧童好奇、天真、活泼的性格。

6.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诗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描述:这首诗以小儿垂钓为题材,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他蓬乱的头发下是认真的表情,侧坐在莓苔上,专注地钓鱼。

当有路人询问时,他只是远远地招手示意,生怕惊扰了水中的鱼儿。

这种纯真的童趣和专注的精神,正是儿童天真活泼的写照。

形容儿童天真可爱的古文

形容儿童天真可爱的古文

形容儿童天真可爱的古文
儿童天真可爱的古文描述,可以参考以下古文中的句子:
1.“稚子儿童,天真烂漫。

”这句话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蝶恋花·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这句诗形容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样子。

2.“儿童不解供耕织,徒向邻家学言语。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句诗表达了儿童天真可爱,模仿力强的特点。

3.“垂髫小儿,嬉戏溪畔。

”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句诗描绘了儿童在溪边玩耍的快乐场景,表现了他们的天真可爱。

4.“幼子承欢,嬉笑颜开。

”这句话出自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这句诗形容幼儿欢笑的脸庞,展现了他们的天真可爱。


以上都是形容儿童天真可爱的古文诗句。

描写童趣时光的诗词

描写童趣时光的诗词

描写童趣时光的诗词
1.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5.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7.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8.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9. 《幼女词》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10.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童真笑颜的诗句

童真笑颜的诗句

关于童真笑颜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关于童真笑颜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描写童真童趣的诗句1、《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原文:1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1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2、《所见》清代:袁枚原文: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响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突然想要捕获树上鸣叫的知了,就立刻停止唱歌,1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3、《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原文: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早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小扣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观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突然却听到了另1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裂的声音。

4、《村居》清代:高鼎原文:草长莺飞2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农历2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慢慢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摇摆,似乎在轻轻地摩挲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犹如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好像都沉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赶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5、《池上》唐代:白居易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1道开。

译文:1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1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2.关于童真童趣的古诗您好!描写童真童趣的诗句有: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1道开。

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幼女词》唐·施肩吾幼女才6岁,未知巧与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天真烂漫的童趣诗词
张雨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这样一朵浪花,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世态炎凉,没有心中忧愤,没有世间争斗,它是那样的清新活泼、那样的令人陶醉,那样的无忧无虑,字里行间渗透着和谐与美好,他就是童心如花、天真烂漫的童趣诗词。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长干行》是一首描写童趣最著名的诗,千百年来,人们口口相传,津津乐道:“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表现幼男幼女一起嬉戏、天真无邪的场景,使读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小时候过家家等游戏情景,也由此诞生了沿用千年的两个成语,即“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让人体会到那种最真挚、最纯净的美好情感。

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则把一个孩童钓鱼的情景写得妙趣横生。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七言绝句写一个小孩正专心致志地钓鱼,于是远远地向路人招手而不说话。

一个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孩童跃然纸上。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一)中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把乡村儿童玩耍之余会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的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他们的懂事与好奇。

而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里却这样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词充满了浓厚的农村气息。

短短数句,把一个顽皮淘气的孩童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从中体味童心灿烂,童趣盎然。

童趣诗写得最为著名的当属南宋诗人杨万里了。

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

他喜欢描写儿童形象,许多作品都可以看作是优秀儿童诗。

他在《宿新市徐公店》中写道:“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的前两句,用“篱落疏疏”、“花落”、“未成阴”描写农村春末夏初的景色。

“一径深”的“深”,不仅表现出村舍的错落和宁静,而且为后两句提供了由远及近的视点;忽然从小道深处跑出一群追逐蝴蝶的孩子。

“急走”和“追”,让我们想象出蝴蝶翩翩起舞、忽高忽低、左躲右闪和孩子们紧追慢赶、左扑右捉的姿态。

最妙的末尾一句“飞入菜花无处寻”,蝴蝶仿佛也懂得捉迷藏,机灵地飞进菜花当中,蝴蝶是黄色的,菜花也是黄色的,眼前灿烂一片,哪里还辨得出呢?美丽的景色,天真的儿童,此情此景令人神往、让人陶醉!
与此诗有同工之妙的还有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用平实自然的语言,给我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画,在这幅图画作背景下,一群放学归来的孩子手牵风筝欢笑着向我们跑来。

读来不觉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透过这一首首生动的童趣诗词,也让我们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

从古代诗人描绘孩子们一幕幕鲜活、有趣的生活图景中,让我们看到了童心可掬,童趣盎然,体会到他们的纯真与好奇,让一颗在尘世奔跑的心,也倏然变得纯净和安宁,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对联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