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心在儿童诗的天空飞扬

合集下载

让童心在诗意的天空徜徉

让童心在诗意的天空徜徉

让童心在诗意的天空徜徉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

”就儿童诗本身特点而言,它以反复、跳跃的思维、简练的语言、三四行即可成诗、易于模仿等特点极易被儿童所接受。

是的,写诗是自由的、轻松的,是孩子内心深处对世界生命的感悟和触动。

然而,我们指导写诗,并不是要让孩子个个成为诗人,也并不是非要系统地讲解深奥的诗歌理论,严格要求他们遵循什么章法、规律,更多地是精心引导孩子自觉走向生活,让孩子那一颗颗可贵的“诗心”熠熠生辉!一、阅读引路,激发兴趣1.精心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儿童诗。

孩子身边订阅的报刊杂志,不尽其数,儿童诗也频频入眼,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儿童诗都可以拿来让孩子们欣赏和阅读的。

我们所选的儿童诗,不但读起来要琅琅上口,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更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欣赏儿童诗的能力。

2.灵活组织,采用多种方式展开阅读。

儿童诗具有丰富、律动的音乐性。

诗中精心设计安排的节奏、韵律、反复、摹声等,更是为诗句平添了许多魅力,令人爱不忍释。

诵读则是让孩子感悟诗的韵律美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做有心人,开辟各种阵地、创设多种情境,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孩子乐于诵读儿童诗,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儿童诗丰富的音乐感,学会了分行,学会了按韵律的感觉断句、停顿和重音。

二、放飞想象,激发灵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如是说。

每一个儿童的心中都有一个梦,他们梦想蓝天,向往大海;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大;他们异想天开,没有框框。

世界在他们的眼中是那么的美丽多姿!我们教学时就应因势利导,努力让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不知不觉地进入迷人的诗的形象中,从而比谁想得远,比谁想得奇,比谁闭上眼睛后脑中的图画美。

当他们陶醉其中“乐而忘返”,当他们在思绪万千时动笔,才会碰击出童心、童真、童趣的火花。

1.用图画唤起想象。

童心和诗意一起飞扬

童心和诗意一起飞扬

童心和诗意一起飞扬作者:罗玲来源:《湖南教育·中》2011年第05期一、静心地想象,诗意的起源儿童诗人王金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诗和儿童有天然的联系。

诗就是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孩子有想象,所以就有诗。

”可见,诗歌创作离不开想象,诗歌鉴赏也同样离不开想象。

这堂课,老师将想象作为开启孩子诗性的金钥匙。

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带领他们走进奇幻的世界,伸出双手,将神奇的植物种子放在孩子的掌心,孩子们想象着小种子在自己的浇灌下,生长、开花、飞扬。

当睁开眼睛看到漫天飞舞的蒲公英时,孩子们露出满脸的惊喜。

想象,为孩子的思绪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拉近了童心与诗歌的距离,正因为老师在课堂伊始就激发了学生想象的热情,所以整堂课孩子们都思维活跃。

但诗歌中的表象材料是有限的,这给我们的教学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空白,同时也为孩子们留下了无限宽阔的想象空间。

老师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积极启发学生去想象和填补,得到了较之诗歌形象更为丰富的内容。

比如:老师让孩子们想象,蒲公英会和谁淘气?怎么淘气?(孩子们想到了蒲公英与风、小鸟、小猫等淘气的欢快场景)又如:假如,你就是一絮淘气的蒲公英,你还会带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欢乐呢?孩子们的答案也极富童趣,而且更贴近他们的生活。

有了如此丰富的想象教学做基础,有了无数清晰画面在脑海中的呈现,才有了后面孩子们诗歌创作时的精彩回馈。

二、用心地触摸,诗才的积淀因为诗歌弥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所以我们往往选择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品味、去感受,得到人文的熏陶。

但将诗歌的工具性完全束之高阁是不可取的。

这堂课老师一直努力地在诗歌教学中探寻同时收获麦子与花草的途径,以期盼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谐统一。

以下是老师引导的几个片段:絮:原来“絮”也可以当量词用,不光表现出了蒲公英的数量,还清晰地表现出了它的形状——茸茸的,它的质地——轻轻的,诗人的这个“一絮”用得多好啊!对动词的分析中,“沾”换成“粘”好不好?这几个动词用得准确、生动,使整幅画面都活了起来,让我们看到了蒲公英与孩子们嬉戏的场景。

让童心在诗情中飞扬——浅谈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

让童心在诗情中飞扬——浅谈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

跤” 。这 看似 矛盾 的心 理却 反映 了真 实的童 心 。通
过 品 味词 句 ,“ 小哥 哥 … ‘ 小 妹妹 ” 这 两 个 可爱的 富 奇 特 的想 象 就 好 像 插上 了翅 膀 能 够 飞上 辽 阔 的 形 象 便栩 栩 如 生 地跃 然 纸 上 ,不仅 表 现 了孩子 丰 天 空 。也 有 人 晓 ,一 个 好 的 想 象 、一 个 好 的 比 喻 富 的生 活 ,也 展 示 了孩子 美妙 的 内心 世界 。 3 .儿 童诗 的意 境 美 本 身 就 是 一首 好 诗 。如一 个 4 , H f  ̄ 友 写 的 荷 花 和 落 叶 :我 最喜 欢 /夏 天 满 池 的 荷花 /这 里 一 朵
的花 朵 。教 师 合理 地 引导 ,悉 心地 培 育 ,儿童 诗 优 美的诗 歌 陶 冶孩子 的 心 灵 ,引起 心 与心 的共 鸣 。
永远 不会 成 为一种 新 的负担 。
这 一 首首 儿童 诗 敲 击 着孩 子 的 心 灵,激 起 了孩 子
1 . 生 活是 源 泉 。让学 生 走 向大 自然 ,走 进 自 心 灵深 处的 一朵 朵诗 之花 。
有 童 趣 的 儿童 诗 。教 师抓 住 “ 使劲 … ‘ 溅起多高” 描 写 了 乡下 孩 子的 生 活 ,而我 们 班 的学 生都 生 活 让 学 生 感 受 小哥 哥 踩 水 的 酣畅 痛 快 。抓 住 “ 滑 了 在城 市 ,所 以和 作 者 的 情 感难 以产 生 共 鸣 。经 过
己的 生 活 ,才有 源 源 不 断 的 活 水 涌来 ,为此 我 常
引导 学 生 发 现 生 活 中 的素 材 简介 :江 苏省 南京 市 长江路 小学语 文
觅诗 的意 境 的 切 入 点 。如 乡下 孩 子 》 的 作者 只 教 师 。

为了美好:让儿童在诗美的天空里自由飞翔

为了美好:让儿童在诗美的天空里自由飞翔

边读边演,感受“泥土裂开了嘴巴”“小菌们撑着小伞”“小荷叶站 儿童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在于产生鲜明生动的形象。诗歌的形象美,能
出水面来”,水塘和荷叶都欢迎小雨点的场面。诗中用“ao”“eng” 够用语言把人、事和情景等具体地、生动地、浮雕似地表现出来。诗
为韵,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人往往用这样的语言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借此表达思想感情,把
任溶溶在一首诗中,把困难喻为一种怪物。当困难在人的面前忽 飞到衣服上来了; “低着头问”,水“欢笑着跑开了”。塑造了天真
大忽小时,出现了这样有趣的排列:
的孩子,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困难,
诗人圣野说:“没有翅膀就没有鸟,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文字
困难,
背后蕴含的形象和深情,需要设计一个情绪场景,让孩子们浸泡在诗
习发挥着重要作用。观照各版本语文教材,儿童诗也占有了一定的篇幅, 诗,更是诗的形象化。
仅苏教版语文一、二年级教材,儿童诗占阅读总篇目的 42%。然而
多角度、多元素赏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想象
放眼小学语文课堂,儿童诗的教学单调无趣,师生活动大多停留在平 诗歌所描绘的情境,描绘头脑中浮现的画面,美美地赏读吟诵,欣赏
理论探讨
为了美好:让儿童在诗美的天空里自由飞翔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朱 俊 葛艳青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心与童心共舞,童趣与诗性欢歌。
困难越来越小,越来越退缩,在笑声中感受到困难这个怪物原本
儿童诗在教科书的字里行间轻盈地舞蹈着,它对学生的成长和语文学 并不可怕,也是可以战胜的。这时的诗,这种节律的排列是形象化的
2. 赏读童诗,在“节律美”中感受童诗之形
读者引入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去。例如童诗《嬉水》的欣赏课。

让童心在诗中飞扬

让童心在诗中飞扬

让童心在诗中飞扬作者:王羽佳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05期(东营区第一中学山东东营 257100)儿童诗是童年的诗,是诗的童年,它符合儿童形象和审美特点,有先哲曾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那是指儿童与生俱来的写诗的潜质,这种潜质是指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能想象出自己喜欢的意境,本文就此展开探索,探讨儿童诗教学,让童诗之花轻舞飞扬。

[1]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缺的知识素材。

像孩子小时候,我们会给孩子念童谣,让咿呀学语的孩子跟着发音,这就运用了韵律和节奏,这样一来,孩子就很容易地跟着发音了,韵律和节奏不就是诗吗?其实呀,孩子最为亲近的文学形式就是诗歌,因为孩子在认字之前就会念诗歌了,比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像这样的诗歌,孩子们能吟诵很多。

从一年级开始带这帮孩子,笔者才开始接触儿童诗,刚开始只是想着这些诗歌朗朗上口,孩子们读起来不枯燥,于是很多时候都是把它作为晨读的好素材,《纸船》《星星和花》《红蜻蜓》《奇怪的事》《小草》……孩子们笑着读着,特别的开心。

一个很偶然的早晨,孩子们一如既往的读着这些美妙的儿童诗,笔者也如往常一样在他们中间聆听着他们动听的声音:“小草灰扑扑的,雨把它们洗干净了。

小草湿漉漉的,太阳把它们晒干了……”当他们自由读的时候,笔者走到一个小女生旁边,听到她大声地读着:“小草绿油油的,春风把它们唤醒了……”我一下子吃惊地盯着她,她会作诗!她会仿写!原来老师太小看他们了,原来老师太忽略他们了!孩子们会吟诗,可以写诗吗?写出他们自己的诗句?何不让这些孩子——“天生的诗人”试试学写儿童诗呢?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的晨读除了引导学生欣赏诗歌外,笔者尝试着让孩子们仿写,没想到,他们给老师的惊喜真是超出想象![2]教学案例一、感受诗的韵味师: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用最美妙的声音开启新的一天吧!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怀着快乐的心情,精神饱满地走进今天的晨诵吧。

让儿童诗心飞扬作文(1篇)

让儿童诗心飞扬作文(1篇)

让儿童诗心飞扬作文(1篇)让儿童诗心飞扬作文 1首先,我从培养兴趣开始。

感性形象思维尤其是儿童思维的重要特征。

刚起步写儿童诗,我让他们学会欣赏诗。

于是,我搜集和摘抄了一些形象化的儿童诗,让他们诵读、体会,从而折射出对儿童诗的喜爱。

其次,我让他们模仿一些作品的结构、表达方式,就这样满怀信心的迈出童诗创作的第一步。

如在诵读诗歌《家》:“树叶是小毛虫的摇篮,花朵是小蝴蝶的眠床。

”结构简单,语言形象,充满童真。

我就追问道:“你们还知道哪儿是谁的家呀?”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蓝天是白云的.家。

”“土地是蚯蚓的家。

”“草叶儿是小露珠的家。

”“沙滩是贝壳的家。

”“大海是石油的家。

”。

我又问:“孩子们,哪儿才是你们的家呢?”孩子们告诉我:“有妈妈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学校也是我的家。

”“祖国更是我的家。

”。

看来,在诗的熏陶下,孩子的思想升华了,孩子们说得多棒啊!教师的一句话就激活了他们的思绪,任其尽情飞扬,清新流畅,水到渠成。

再次,写诗需要激情、体验和陶醉。

一颗粗糙、干涩的心灵是很难感受美、创造美的,只有经过感动和激情润泽过的心灵才能创造出诗一般的境界。

儿童诗正如一眼清泉,它在美化儿童心灵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教育难以取代的。

为此,我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让学生有选择地写童诗日记,感悟生活契机,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让诗的灵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自然也就产生写诗的乐趣。

“三.八”节那天,我带着孩子欣赏一首《妈妈的爱》,孩子们读得非常投入,深切地感受妈妈那浓浓的爱。

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责备的目光。

我抓住孩子们一瞬间的感动,问:“你们的妈妈是怎样爱你们的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内心汹涌澎湃。

孩子们讲了好多故事,我也感动了。

原来孩子们的情感这么细腻,在他们眼里,“妈妈的爱是两个荷包蛋、是绵绵的电话、是温暖的热水袋、是赞赏的目光、是一件毛衣。

”我告诉他们:“把你们说的写下来,就是一首非常优美动情的诗。

让童心在童诗中飞扬——“走进春天”儿童诗写作教学设计

让童心在童诗中飞扬——“走进春天”儿童诗写作教学设计
指导 目标
1 . 通过分割大小相等 , 形状相同的小正方 形的活动

足于 众说 ‘ 他说 ”太胆 表选与糸不 同的多元理解 .
创新 能 力

位 教 师 曾设 计 了 一 堂 皤 动 型 的 作 文 指 导 课 《 摩
服看… 一 同一内容. 以两种理念执教两次, 》 她 昕产生
的 教 学效 果 . 然不 同 。 截 第 一 敬设 计 是 这 样 的 :
维普资讯
让童 在童诗 中飞扬

6T,
— —
“ 进 车 天” 童 诗 写 教 学 设 计 走 儿
口张友选 钟 智 明

据材科 , 出最 旃撒发你 兴奋点的 、 进 让你感受最探 的某 儿童诗是潜藏于弦子心灵深处 的精 神采园 .是学 个 小 植 物 、 个 小 生 灵 . 你 的 语 言 | 说 某 用 兑一 生 心 灵 与 自 然 埘 话 的 产 物 。若 及 时 引 导 、 发 和 点 拨 . 启 组交流 , 窘昏 报 。1 童 心 、 真 趣 、 言就 会 从 字 里 行 间 自然 地 生 发 流 童 童 誊 二、 范立引路。 写儿童诗 器 露 . 生写出韵儿童诗就会透发出孩子生命l本 真. 学 肭 拥 l刚才 同学躲艘赏 了几组 小镜头 . _ 感受 到了春天的 有其特有的“ 生性 原 。因此. 本教学设计力图体现 放 美丽 . 你们想用J 臼辩 的形式 把它表现 }来 L? f q 1 “ ” 趣 “ ” 即 敢 飞 心 灵 , 开 思 维 . 飞情 感 。 真 。 放 。 放 破 放 2 放 多媒 律 谍 件 . 听 配 乐 朗 读 两 首 儿 童 诗 . 播 倾 手 表 达 . 学 生 自由 畅 达 地 摹 写 大 自然 : 让 真 . 真 实 即 范 文 1 : ,

让童心在童诗中飞扬

让童心在童诗中飞扬

让童心在童诗中飞扬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大汾小学 陈 妃儿童天生就是诗人,一个孩子就是一首儿童诗,他们的想象就像童诗一样无拘无束,他们的言行就像童诗一样散发着诗意。

在儿童的情感世界里,前一分钟是伤心至极的号啕大哭,后一分钟可以是毫无掩饰地哈哈大笑,正如接受老师批评后,他一个转身就会亲切地喊一声:“老师,您好!”在他们眼里,太阳是公公,大树是爷爷,书包会说话,桌子会哭泣。

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所有事物都有不一样的故事,他们想了解为什么打雷要下雨,为什么冰淇淋那么好吃;他们还想知道为什么有太阳公公、雷公公、土地公公,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个他们的公公……他们的内心充满着幻想,幻想里饱含着童心,童心里带着纯真的童趣。

儿童诗正是用这样的童真与童趣在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内心千奇百怪的幻想在儿童诗里找到了证实,他们是多么开心啊!孩子们不仅从内容上喜欢儿童诗,在形式上,儿童诗借助丰富的想象、明快的节奏抒写着童心之美,童诗不受字数、押韵等形式的限制。

教师要成为儿童和诗的桥梁,不仅要让儿童多读童诗,积累素材,还要引导孩子们学会写儿童诗,表达他们纯真的童趣,让儿童通往童诗创作的彼岸。

儿童诗不仅能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操、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还能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儿童诗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引导儿童创作儿童诗呢?亲近自然,亲近生活,是儿童诗写作的起点;学习语言,模仿写诗,是儿童诗写作的必经之路;放飞想象,诗情飞扬,让儿童诗写作走得更远。

一、亲近自然,亲近生活亲近自然,亲近生活,是儿童获取童诗素材的源泉,也是儿童诗写作的起点。

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儿童诗人,在大自然里生长着的花草树木、生活着的鸟兽虫鱼,在儿童的眼里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感情的,他们会流泪,他们会微笑。

如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会着急地哭了,小壁虎借不到尾巴会很难过……我们要引导孩子亲近自然,在自然界里找到诗意的栖息地。

孩子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天真烂漫的,每个孩子的幻想世界都是一本异想天开的童诗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童心在儿童诗的天空飞扬
让童心在儿童诗的天空飞扬
——浅谈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
福州市永泰县实验小学薛彩云
儿童诗以饱满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和童稚的意境来表现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是学生童年时光的心灵伙伴。

让学生学会欣赏、创作儿童诗,能够激活他们的想象,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他们的心灵也会受到诗意的熏陶,变得更加美好,童年的天空充满诗意的色彩。

一、欣赏儿童诗,滋养童心
欣赏儿童诗,是让学生感受到儿童诗的语言美、情趣美和意境美。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以畅快的心情、诗意的情怀和欣赏的眼光走进儿童诗,欣赏儿童诗。

透过文本,与作者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敏锐地感受到诗句中语言的魅力、情感的律动、人文的内涵和意境的优美。

1、读中欣赏,沐浴诗境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读诗的重要性。

儿童诗富有语言美和意境美,它笔触优美,情趣盎然。

当学生吟诵着它时,就会看到生活的美丽与灵动,嗅到生命散发出的诱人芳香。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三册中有一首儿童诗:《植物妈妈有办法》。

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

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

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朗读指导时要让学生一边想象诗歌的画面,一边投入地朗读。

在反复朗读中进入情境,走进文本的角色,体味诗的情感,进而体会语言的精妙和蕴含的知识。

现在以第二节为例,谈谈怎样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欣赏儿童诗。

首先老师提出疑问:“蒲公英妈妈怎样传播种子呢?请大家认真欣赏课件。

”学生欣赏了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经过后,饶有兴致地说起了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好办法。

此时,回到文本中,请一位同学流畅地朗读第二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

读后,学生畅谈想象到的画面。

老师再问:“蒲公英娃娃在风婆婆的吹拂下,高高兴兴地去旅行啦!快来读读吧!”学生自由读、赛读、齐读,高兴之情流露在他们童真的声音里。

最后,老师激情满怀地说道:“孩子们,我是风婆婆,你们就是蒲公英娃娃,请做好旅行的准备吧!”学生的情绪被老师感染了,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挥舞着双臂。

老师对着他们,鼓起腮帮,使劲一吹,学生们都快乐地“飞起来”。

此时,师生与文本的意境融为一体,有滋有味地朗读着。

反复朗读,儿童诗的语言美凸显出来,意境美弥漫开来。

2、唱中欣赏,品味诗韵
儿童诗具有流畅简洁的音乐性。

因此,很容易在学生中进行传唱欣赏。

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脍炙人口的歌词,又是优美的儿童诗。

它描写的是儿童的课余生活,表现了新时代儿童的幸福和欢乐。

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语言精致、意境清新优美。

欣赏这首儿童诗可以把聆听和传唱放在重要的位置。

引导学生在听、唱中领会少年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体会他们内心情感的真挚、纯洁、美好,想象红墙、绿树、白塔、阳光等意象构成的优美意境,感受歌词作品循环往复、和谐动听的音韵和旋律。

在欣赏刘伯吹的儿童诗《春天在哪里》时,我有意识地播放《嘀哩嘀哩》这首歌,并把歌词呈现在屏幕上,教他们唱。

学生听着、唱着,身上的音乐细胞活跃起来。

于是,他们兴致盎然地把《春天在哪里》的诗句唱进《嘀哩嘀哩》的旋律里。

学生快乐地传唱着“自己谱成”的歌,仿佛走进了五彩缤纷的春天里,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自豪之情在每个音符上跳跃着。

儿童诗的音乐性在学生的传唱中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诗歌与曲谱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使学生的生活充满诗的韵味,歌的旋律。

3、画中欣赏,体验诗趣
许多儿童诗具有形象鲜明的叙事性,富有诗情画意。

为诗配画,可以丰富诗的内涵,增加诗的趣味性,实现诗歌意境图像化,使诗与画融为一体。

为诗配画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儿童诗大都配有插图或挂图,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画,帮助学生欣赏儿童诗。

二是课外补充的儿童诗,教师可以挑选最为切合诗歌意境的名家经典画作,协助自己对诗歌画境的解说,促进学生更好地欣赏。

三是贴近儿童生活的,富有童趣的儿童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诗配画。

通过动手绘画,把诗中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出来,体验诗中的情趣。

二、创作儿童诗,放飞童心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在指导学生欣赏儿童诗的过程中都会引发他们创作的冲动。

教师应呵护这种创作冲动,鼓励他们把童言稚语毫无保留地倾吐出来。

这“不仅是为孩子,也是为诗歌,更是为了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未来。


1、与文本对话,仿写儿童诗
“模仿是孩子最大的天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儿童诗,不仅富有情趣,而且蕴藏着许多值得仿写的诗意切入点。

(1)仿写儿童诗
小学生习作的过程就是从仿到创的过程。

学生在领会文本内容,学习文本语言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调度生活的积累,让他们仿照文本来编写儿童诗。

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中有《我想》这首儿童诗,它内容浅显,结构简单,充满丰富的想象,是让学生仿写的极好范例。

学完第一节后,我问学生:“你想把小手安在哪里呢?”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我想把小手/安在迎春花上。

我想把小手/伸到星空上。

……在我的激励下,学生仿写的积极性提高了。

一节诗诞生了:我想把小手/安在迎春花上。

/采着几朵花儿,/捧着一缕春风,/唱啊,唱——/唱出声声春天的歌。

/学完整首诗后,我鼓励学生以《我想》为题,仿照诗歌的写法,把自己的梦想写成儿童诗,可以写一节,也可以写一首。

(2)续写儿童诗
有很多儿童诗内容浅显,结构简单,留有许多想象的空间,这是引导学生续写儿童诗的好机会。

如学习《雨点》这首儿童诗,反复朗读、品味,学生感受到雨点的可爱、顽皮,并能把诗化的语言融入到自己的语言中。

此时,安排学生仿写水到渠成。

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纯真的语言自然流淌:雨点落到荷叶上,/在荷叶上翻跟斗。

/雨点落到花朵里,/与花朵捉迷藏。

/雨点落到操场上,/在操场上跳起了拉丁舞。

/雨点落到小朋友的花伞上,/在花伞上滑滑梯。

/……经过学生的续写,诗歌想象的大门被打开了,雨点洒遍人间万物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面前。

(3)改写儿童诗
优美的课文如同动人的诗。

在学习课文时,要让学生品味课文的诗意、诗境与诗韵,才会使他们迸发出诗的激情和语言。

如《山雨》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它语言活泼,意境优美,是改写儿童诗的极好范例。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这样引领学生走进诗的世界:“你听,/沙啦啦,沙啦啦……/雨声从四面八方飘来。

/带着幻想的翅膀,/使万物变成奇妙的琴键,/奏出优雅的小曲。

”/学生欣赏着绝妙的雨中山林画面,聆听着曼妙的轻音乐,轻轻地朗读着这几行诗意的句子,诗兴大发:你看,/山雨像一位魔术师,/让山林变换颜色。

/墨绿、翠绿、淡青、金黄、火红……/绿得耀眼,/绿得透明。

多么富有灵性的诗句呀!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行诗句,却流露出他们纯真的童心和隽永的睿思,轻盈灵动的意境跃然纸上。

2、与生活对话,创作儿童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道出了生活才是学生创作儿童诗的“源头活水”。

可是,“儿童的生活并不缺少诗意,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的
眼睛。

”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善于发现,用心捕捉诗的灵感,创作出美妙的诗篇。

与生活对话,要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

大千世界,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霜雨雪,江河湖海,日月星辰……都像人一样有感情,有灵性。

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捕捉最细微而感受最深的表象,插上想象的翅膀,便会有诗意的花蕾在心头绽放。

如一个学生的诗作《春天》是这样写的:哗哗流淌的溪水,/是小溪的春天。

/顽皮翻滚的浪花,/是大海的春天。

/破土而出的笋芽儿,/是竹园的春天。

/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是校园的春天。

/在空中飞翔的风筝,/是学生们的春天。

与生活对话,还要用一颗善良的爱心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情与爱,发现真善美。

亲朋好友的关心呵护,老师同学的真诚帮助,熟悉的不熟悉的人给予你的一个眼神,一次微笑……都要心存感激,铭记在心。

一次游戏,一次比赛,一次活动,一次生日,一次吵架……点点滴滴,汇成记忆的长河,都是美好,都是诗意。

只要学生用心去感悟,便能闻到诗意的芬芳。

请看学生在一次生日之后创作的儿童诗《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方的,/是那包装漂亮的礼物。

/我的生日是圆的,/是那香甜可口的蛋糕。

/我的生日是快乐的,/是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教室里度过的。

/我的生日是幸福的,/有老师和同学的陪伴。

儿童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潜心研究,用心挖掘,就能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来培养学生们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