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主要原材料及部件介绍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亦称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组件,是由一系列的太阳能电池片按照不同的列阵组成。
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
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主要原材料及部件光伏玻璃:电池组件采用的面板玻璃是低铁超白绒面钢化玻璃。
一般厚度为3.2mm和4mm,建材型太阳能电池组件有时要用到5~10mm厚度的钢化玻璃,但无论厚薄都要求透光率在90%以上。
低铁超白就是说这种玻璃的含铁量比普通玻璃要低,从而增加了玻璃的透光率。
同时从玻璃边缘看,这种玻璃也比普通玻璃白,普通玻璃从边缘看是偏绿色的。
钢化处理是为了增加玻璃的强度,抵御风沙冰雹的冲击,起到长期保护太阳能电池的作用。
对面板玻璃进行钢化处理后,玻璃的强度可比普通玻璃提高3~4倍。
EVA胶膜:乙烯与醋酸乙烯脂的共聚物,是一种热固性的膜状热熔胶,是目前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中普遍使用的黏结材料。
太阳能电池组件中要加入两层EVA胶膜,两层EVA胶膜夹在面板玻璃、电池片和TPT背板膜之间,将玻璃、电池片和TPT黏合在一起。
它和玻璃黏合后能提高玻璃的透光率,起到增透的作用,并对太阳能电池组件功率输出有增益作用。
背板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板材料根据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要求的不同,可以有多种选择。
一般有钢化玻璃、有机玻璃、铝合金、TPT复合胶膜等几种。
用钢化玻璃背板主要是制作双面透光建材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于光伏幕墙、光伏屋顶等,价格较高,组件重量也大。
除此以外目前使用最广的就是TPT复合膜。
TPT复合膜具有不透气、强度好、耐候性好、使用寿命长、层压温度下不起任何变化、与黏结材料结合牢固等特点。
这些特点正适合封装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电池组件的背板材料有效地防止了各种介质尤其是水、氧、腐蚀性气体等对EVA和太阳能电池片的侵蚀与影响。
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用聚烯烃弹性体(POE%29封装绝缘胶膜行业标准2019版

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用聚烯烃弹性体(POE)封装绝缘胶膜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用聚烯烃弹性体(POE)封装绝缘胶膜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用聚烯烃弹性体(POE)封装绝缘胶膜(以下简称“POE封装胶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033.1-2008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 1408.1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GB/T 1410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T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GB/T 2790 胶粘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T 3979 物体色的测量方法GB/T 4207 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GB/T 7921 均匀色空间和色差公式GB/T 13542.2-2009 电气绝缘用薄膜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21529 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电解传感器法GB/T 26253 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红外检测器法IEC 61215:2005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3 产品分类POE封装胶膜用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保护,其具有优异的耐侯性和电绝缘性,并赋予组件优异的抗PID特性,为电池组件提供耐腐蚀和抗环境侵蚀能力。
目前市场上的POE封装胶膜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不含交联剂,通过组合使用功能性聚合物使材料的耐热性和粘结性达到使用要求的非交联型聚烯烃封装材料;另一种是含有交联剂和增粘剂的交联型聚烯烃封装材料。
4 要求4.1 外观POE封装胶膜表面应平整、无折痕、无污点、无可见杂质、无气泡,且压花清晰。
IEC61215ed3-1翻译中英文对照

IEC 61215-1 测试要求Edition 1.02016-03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Crystalline silicon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技术部译(内部参考)前言新版标准把晶体硅IEC 61215和薄膜IEC 61646的两个标准糅合在一起,变成了IEC61215系列标准,采用一个总的测试要求(IEC61215-1)和一个总的测试程序(IEC 61215-2),而对不同类型的组件,则采用特殊要求加以说明(IEC61215-1-X)。
目录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1)Crystalline silicon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1)– 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 (1)前言 (I)1 范围和目的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定义与简称 (4)4 抽样 (4)5 标记与文档 (4)5.1 铭牌 (4)5.2 文件 (5)6 试验 (6)7 合格判据 (6)7.1总则 (6)7.2输出功率与电路 (7)7.3 外观缺陷 (8)7.4 电气安全 (9)8 主要目视缺陷 (9)9报告 (9)10重新鉴定 (10)11 试验流程与程序 (11)1 范围和目的本标准规定了地面用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的要求,该组件是在IEC60721-2-1中所定义的一般室外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
本标准旨在适用于所有地面光伏组件材料,包含晶体硅和薄膜太阳能组件。
本标准不适用于带聚光器的组件,不适用于具有集成电子器件的特殊光伏组件。
本试验程序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合理的经费和时间内确定组件的电性能和热性能,表明组件能够在规定的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
DB13_T2349-2016晶体硅光伏组件质量保障要求

ICS27.160F 00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DB 13/T 2349—2016晶体硅光伏组件质量保障要求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module2016-05-23发布2016-07-01实施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英利集团有限公司、光为绿色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流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邓彩霞、王爱军、高艳杰、张雷、李会玲、张魏征、于波、刘志刚、田涛、张建旗。
晶体硅光伏组件质量保障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晶体硅光伏组件在生产组织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总要求、领导作用、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资源管理、文件要求、产品实现等。
本标准适用于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和生产组织;包括但不限于组件制造工厂、组件贴牌代工厂、组装厂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763.2 建筑用安全玻璃 钢化玻璃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 29195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总规范GB/T 29848 光伏组件封装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3 术语和定义GB/T 19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组件本标准定义为地面光伏发电用晶体硅光伏组件。
4 总要求4.1 组织针对晶体硅光伏组件产品的寿命周期全过程应在有效的GB/T 19001的覆盖之下。
4.2 组织需要在进行生产之前确定各相关方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客户要求、终端用户需求、供方协议、组织自身资源配置。
4.3 组织需要确定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竞争环境及法律环境。
n型topcon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银主栅浆料用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

n型topcon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银主栅浆料用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太阳能发电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清洁能源。
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发电的核心组件,其中n型topcon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太阳能电池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玻璃粉制备正银主栅浆料的方法,以提高n型topcon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一、n型topcon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简介n型topcon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n型硅片和p型硅片组成的PN结构太阳能电池。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n型硅片表面形成一个p型浅层,再在p型浅层上形成一个n型浅层,形成了一种顶部接触(Top Contact)的结构,因此被称为topcon电池。
这种结构可以减少电池内部反射和电荷复合,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目前,n型topcon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24.5%。
二、正银主栅浆料的制备方法正银主栅浆料是n型topcon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电池的主栅区域起到了提高电池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的作用。
传统的正银主栅浆料是由银粉、有机物和有机溶剂混合而成,但这种浆料容易产生氧化和剥落等问题,影响电池的性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用玻璃粉制备正银主栅浆料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玻璃粉:将适量的硅酸钠和硅酸铝溶解在水中,加热至1000℃以上,形成玻璃熔体,然后将熔体冷却并研磨成粉末。
2.制备正银主栅浆料:将玻璃粉与银粉、有机物和有机溶剂混合,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形成一种均匀的浆料。
3.涂覆电池:将正银主栅浆料涂覆在n型topcon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主栅区域,并在高温下进行烘干和烧结,形成一层均匀的正银主栅层。
三、正银主栅浆料的性能分析使用玻璃粉制备的正银主栅浆料具有以下特点:1.高温稳定性:玻璃粉可以在高温下稳定存在,不易氧化和剥落,保证了电池的长期稳定性。
2.良好的粘附性:玻璃粉可以与银粉和硅片表面形成牢固的结合,提高了正银主栅层的粘附性和稳定性。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原理(一)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原理(一)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引言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最常见的太阳能电池类型之一,它利用晶体硅的半导体特性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本文将从原理到制造工艺,逐步介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过程。
光伏效应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光伏效应,即在光照的作用下,半导体材料中的能带发生偏移,使得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电流。
晶体硅是一种典型的半导体材料,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制造。
晶体硅的制备制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第一步是准备合适的晶体硅材料。
常见的制备方法有单晶法和多晶法。
单晶法通过将硅熔体缓慢冷却,使单晶硅逐渐生长;而多晶法则通过快速冷却制得多晶硅,它的晶粒较小,但制备成本较低。
制备电池片1.切割:将制备好的晶体硅材料切割成薄片,常用的切割工具是金刚石线锯。
2.研磨:用化学机械研磨(CMP)工艺对切片进行表面平整化处理,以去除切割时产生的缺陷和污染物。
3.清洗:对研磨后的切片进行清洗处理,去除表面的污染物,提高电池片的质量。
4.获取P型和N型半导体:将切片进行热扩散或离子注入工艺,使得切片的一侧生成P型半导体,另一侧生成N型半导体。
制备电池结构1.沉积透明导电膜:在电池片表面沉积一层透明导电膜,通常使用氧化锡薄膜。
2.沉积抗反射膜:为了提高电池吸收光能的效率,需要在透明导电膜上沉积一层抗反射膜。
常用的抗反射膜材料有二氧化硅等。
3.打开电池片通孔:使用激光或机械刻蚀等方法,在电池片上打开通孔,方便后续电池的连线。
4.沉积金属电极:在电池片的正负电极位置沉积金属电极,常用的金属有铝、银等。
组装与封装1.清洗:清洗电池片和其他组件,确保没有灰尘和污染物。
2.焊接连接:使用焊接技术将电池片与其他元件连接起来,形成电池组。
3.封装:将电池组放入封装材料中,通常使用聚合物材料进行封装,保护电池并提供结构支撑。
总结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涉及多个步骤,从晶体硅的制备到电池结构的形成,最终完成组装与封装。
IEC61215:2016-2地面光伏组件-测试内容 中文

地面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第二部分:测试步骤1.范围和目的此国际标准系列基于IEC 规定了地面用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的要求,该组件是在IEC 60721-2-1中所定义的一般室外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
这部分IEC 61215适用于全部地面光伏组件材料,例如晶体硅光伏组件和薄膜组件。
本标准不适用于带聚光器的组件,尽管此项标准能可能用于低聚光组件(1-3个太阳光)。
对于低聚光组件,全部测试使用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级均满足设计要求。
本试验程序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合理的经费和时间内确定组件的电性能和热性能,表明组件能够在规定的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
通过此试验的组件的实际使用寿命期望值将取决于组件的设计以及它们使用的环境和条件。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全部或部分引用而构成了本标准的条文。
标注日期的标准,仅引用的版本有效。
未标注日期的标准,可使用最新版本标准(包括任何修订)。
IEC 60050,国际电工词汇(网址:)IEC 60068-1 环境测试-第一部分:总述和指导IEC 60068-2-21 环境测试-第2-21部分测试-测试U:引出端强度以及整体支架安装设备IEC 60068-2-78 环境测试-第2-78部分:测试Cab:湿热,稳定状态IEC 60721-2-1 环境状态的分类-第2-1部分:在自然条件下的环境状态-温度和湿度 IEC 60891 光伏设备-温度和辐照度的修正来测量I-V特性的步骤IEC 60904-1 光伏设备-第一部分:光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IEC 60904-2 光伏设备-第二部分:光伏标准设备的要求IEC 60904-3 光伏设备-第三部分:地面光伏设备和标准光谱福照度数据的测量原则 IEC 60904-7 光伏设备-第七部分:光伏设备光谱错配修正的测量IEC 60904-8 光伏设备-第八部分:光伏设备光谱响应率的测量IEC 60904-9 光伏设备-第九部分:太阳光模拟器操作要求IEC 60904-10 光伏设备-第十部分:线性测试的方法IEC 61215-1 地面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第一部分:测试要求IEC TS 61836 太阳光伏系统能量-术语,定义和符号IEC 61853-2 光伏组件测试结果和能量等级-第二部分:光谱响应,入射角,和组件操作测试温度IEC 62790 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安全要求和测试ISO 868 塑料和橡胶-通过硬度测验器测量压痕硬度(回跳硬度)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的目的,术语和定义由IEC 60050和IEC TS 61836中给出,其他如下。
SE选择性发射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选择性发射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1、概论·所谓选择性发射极(SE-selective emitter)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即在金属栅线(电极)与硅片接触部位进行重掺杂,在电极之间位置进行轻掺杂。
这样的结构可降低扩散层复合,由此可提高光线的短波响应,同时减少前金属电极与硅的接触电阻,使得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都得到较好的改善,从而提高转换效率。
·选择性发射极太阳能电池的概念由来已久。
早在1984年Schroder就全面综述了硅太阳能电池的接触电阻理论,分析了不同金属功函数和硅表面掺杂浓度对接触电阻的影响。
·近几年,这种选择性发射极结构得到极大关注,并运用在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中,例如新南威尔士大学研发的效率高达24.7%的PERL电池中,就采用了选择性发射极结构。
·SE电池一直没有大规模产业化的原因,主要是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
·近来随着激光、精准印刷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SE新工艺开始兴起,例如无锡尚德研发的Pluto电池,平均效率已达18.5% 。
·国外先进的太阳能电池设备商,如Centrotherm、Schmidt、Roth&Rau等也开发出制造SE电池的turnkey生产线,所承诺的单晶硅电池效率在18%以上。
·在此,介绍SE的结构和优点,并结合这些turnkey生产线工艺,重点分析几种SE一次扩散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2、选择性发射极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优点传统结构电池SE结构电池传统结构电池盒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的结构·在太阳能电池的众多参数中,发射极(dopant profile)是最能影响转换效率的参数之一。
·适当提高方块电阻可提高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但是在丝网印刷方式下,Ag电极与低表面掺杂浓度发射极的接触电阻较大,最终会由于填充因子的下降从而引起转换效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