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合集下载

新的上证指数编制方法

新的上证指数编制方法

新的上证指数编制方法上证指数是中国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市场指数之一,它是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股股票进行加权计算得出的一个反映整个市场走势的指数。

上证指数的编制方法对于市场的投资者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因此,在2022年,上证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调整。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些变化。

首先,新的上证指数编制方法采用了动态市值加权方法。

此前,上证指数采用的是静态市值加权方法,即对所有股票市值进行加权计算。

然而,由于市场的变化,股票的市值也在不断地变化,使用静态市值加权方法无法很好地反映市场的走势。

因此,新的编制方法引入了动态市值加权,即对股票市值进行定期调整。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股票的市场价值,并且及时反映市场的最新动态。

其次,新的编制方法加强了对业绩表现优秀的公司的纳入标准。

在原有的编制方法中,公司的流动市值和流通股本是纳入标准的重要指标。

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仅仅考虑公司的流动市值和流通股本已经不能很好地反映公司的实际业绩。

因此,新的编制方法引入了一些新的指标,如公司的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这些指标能更全面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可以更好地筛选出业绩表现优秀的公司。

第三,新的编制方法将更注重对指数成分股的行业分布进行合理调整。

在原有的编制方法中,虽然有对不同行业的限制,但并没有对行业分布进行详细的规定。

然而,行业分布的合理性对于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新的编制方法对指数成分股的行业分布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规定。

例如,对于某些行业的权重将进行限制,或者对于某些行业的纳入标准进行调整,以维护指数的行业平衡性。

第四,新的编制方法将更注重对市值较大的公司的权重进行合理调整。

在原有的编制方法中,对于指数成分股的权重计算是根据市值进行加权的。

虽然这种加权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公司的市场价值,但是市值过大的公司对于整个指数的影响也较大。

因此,新的编制方法将改变权重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将更合理地考虑公司的市值以及其他指标,以减少市值过大公司对指数的过度影响。

上证指数计算方法

上证指数计算方法

上证指数计算方法作者:IT036投资…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1245 更新时间:2007-6-22上证指数计算方法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上证180指数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20 30 40 50 60 70 80 100上证50指数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

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1000其中,调整市值= ∑(市价×调整股数)。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 0] (60,70] (70,80] >80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上证红利指数上证红利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

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基期指数其中,调整市值= ∑(市价×调整股数)。

上证指数买卖规则详解

上证指数买卖规则详解

上证指数买卖规则详解文章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上证指数的买卖规则。

咱先说说啥是上证指数哈。

它就像股市的一个大成绩单,反映了好多股票的整体表现。

那买卖上证指数呢,可不是随便就能搞的。

得先有个股票账户,就像你进游乐园得有门票一样。

有了账户,还得准备好钱,这钱可不能是借来的或者着急要用的哦,不然到时候着急上火可不好。

买的时候呢,得看准时机。

别跟风,别听风就是雨。

得自己研究研究,看看市场的情况,经济形势咋样,公司业绩好不好。

卖的时候也有讲究。

要是赚了,别贪心,该出手时就出手。

要是亏了,也别死扛着,该止损就得止损,别把自己套得死死的。

还有哦,买卖上证指数不能太频繁,一会儿买一会儿卖,手续费都能让你心疼死。

而且,心态得好。

涨了别得意忘形,跌了也别哭天抢地。

股市就像坐过山车,有起有伏很正常。

买卖上证指数要多学习,多琢磨,别冲动,才能有可能赚到钱哦!文章二:嘿,朋友们!今天来给大家讲讲上证指数的买卖规则,都竖起耳朵听好啦!咱们先搞清楚上证指数是啥。

其实呢,它就像是股市的一个大指标,能告诉我们市场的大致情况。

要买卖上证指数,第一步就是开户,这就好比你要进一个神秘的城堡,得先有钥匙。

然后呢,准备资金。

这资金可得是你能承受风险的,别把全部家当都押上,不然万一有个闪失,那可就惨啦。

买的时候,别只看眼前的涨跌,要放眼长远,多看看行业发展、政策走向啥的。

卖的时候也别犹豫,该果断就得果断。

别总想着还能涨更多,有时候落袋为安才是明智的。

还有哦,别一天到晚盯着盘,那样会让你神经紧张的。

给自己定个计划,按照计划来操作。

再提醒大家一句,投资有风险,买卖上证指数要谨慎,可别盲目跟风哦!好啦,今天就说到这,祝大家都能在股市里顺顺利利!。

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

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

上证综合指数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从1991年7月15日起编制并公布的、以全部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股价指数。

它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

本日股价指数(上证综合指数)=本日股票总市值÷基期股票总市值×基期指数(100)其中,总市值= ∑(市价×总股本数)。

公式中基期总市值,即分母是不变的,我们不必关心,总市值公式中符号“∑”的意思是将所有股票的总市值相加,即所有股票的总市值(注意不是流通市值)的和。

(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新上证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000017。

“新综指”当前由沪市所有G股组成。

此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后的第二个交易日纳入指数。

指数以总股本加权计算。

)上证指数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上证指数的样本为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挂牌的第二天纳入股票指数的计算范围。

上证指数的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与总股本并不一致,所以总股本较大的股票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就较大,上证指数常常就成为机构大户造市的工具,使股票指数的走势与大部分股票的涨跌相背离。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的发布几乎是和股市行情的变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国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编辑]上证指数计算公式为:本日股价指数=本日股票市价总值÷基期股票市价总值×100具体计算办法是以基期和计算日的股票收盘价(如当日无成交,延用上一日收盘价)分别乘以发行股数,相加后求得基期和计算日市价总值,再相除后即得股价指数。

上证所各指数

上证所各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简称上证180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而成的,其样本股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180种样本股票,自2002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

作为上证指数系列核心的上证180指数的编制方案,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具有可操作性和投资性、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

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

上证50指数自2004年1月2日起正式发布。

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成交活跃、规模较大、主要作为衍生金融工具基础的投资指数。

上证超级大盘指数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具备一定规模和流动性的20家超大型上市公司组成,于2009年4月23日正式发布,以综合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超级大型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并为相关指数化投资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工具。

上证中盘指数由上证180指数成份股中剔除50只上证50指数成份股后剩余的130家成份股构成,以综合反映沪市中盘公司的整体状况。

上证小盘指数是对样本空间剔除180只上证180指数成份股后的剩余股票,根据总市值、成交金额进行综合排名,选取排名靠前320只股票组成样本,以综合反映沪市小盘公司的整体状况上证中小盘指数是由上证中盘指数和上证小盘指数成份股一起构成,以综合反映沪市中小盘公司的整体状况。

上证全指是由上证180和上证小盘指数成份股一起构成,以综合反映沪市大中小盘公司的整体状况。

上证企债30指数是国内首只实时成份债券指数,该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挑选30只质地好、规模大、流动性强的企业债券组成样本,为债券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

该指数基日为2008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点,指数代码为000061,指数简称为沪企债30。

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三大指数是指什么

三大指数是指什么

三大指数是指什么
中国股市A股的三大指数是指:上证指数、深成指数、创业板指数。

具体情况如下:
1.上证指数。

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上证指数的样本股是上交所上市的全部上市公司,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码以60开头,它是通过加权平均的算法将众多股票编制成了一个指数,因此上证指数反映了能反映全市场股票的走势。

2.深成指数。

国政指数公司编制的,深证成分指数的成分股是深交所上市的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500家企业,通过派氏加权平均后得出的一个指数,所以深证成指包含一部分创业板股票,以及一些中小盘股的股票。

3.创业板指数。

是国政指数公司编制的,选取的标的股是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反映创业板市场的运行情况。

上证指数论文范文6篇

上证指数论文范文6篇

上证指数论文范文6篇一、论文标题1. 上证指数变动对A股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2. 上证指数与宏观经济关联性的研究3. 上证指数波动对市场情绪的影响4. 上证指数短期预测与长期趋势分析5. 上证指数指数化投资策略的研究二、上证指数论文报告1. 上证指数变动对A股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上证指数是A股市场的风向标,其变动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篇论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上证指数变动对A 股市场的影响。

通过搜集2002年至2021年的上证指数与A 股市场数据,分析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回归模型,发现上证指数变动对A股市场的影响较大,对市场情绪和投资者信心产生较大的影响。

具体来说,在熊市时,上证指数的下跌会引起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导致投资者抛售股票。

相反,在牛市时,上证指数的上涨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者会更加愿意购买股票。

此外,上证指数涨跌还会对行业板块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中还对比了各个行业板块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了各个行业板块对上证指数变动的响应程度。

2. 上证指数与宏观经济关联性的研究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上证指数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性。

通过搜集包括GDP、CPI、PPI等宏观经济指标和上证指数在内的数据,分析了宏观经济指标对于上证指数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发现宏观经济和上证指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即宏观经济表现越好,上证指数也会越好。

同时,该论文还分析了宏观经济变动对各种行业板块以及不同类型的股票的影响。

发现在通货膨胀预期较强或者经济处于高增长时期,周期性股票和大盘股表现相对较好,而在经济下行时期,规模较小的公司股票表现相对较好。

3. 上证指数波动对市场情绪的影响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上证指数波动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通过搜集股市情绪指数、股票投资者信心指数和上证指数的数据,分析上证指数波动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发现当上证指数波动较大时,投资者情绪也会较为波动,市场情绪呈现出波动较大的现象。

而当上证指数趋势明显时,市场情绪也会趋于稳定。

上证综合指数简介

上证综合指数简介

上证综指即“上证综合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英文是:Shanghai(securities)composite index. 通常简称:“Shanghai composite index”(上证综指)。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综合。

上证综指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总体走势上证所将选择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沪市上市公司组成样本,发布新上证综指,以反映这批股票的市场走势,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尺标。

据悉,G股“新综指”于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发布。

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新上证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000017。

“新综指”当前由沪市所有G股组成。

此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后的第二个交易日纳入指数。

指数以总股本加权计算。

据统计,以2005年12月15日收盘价计算,“新综指”市价总值为3927亿元,流通市值为1425亿元,占市场的比重分别为18%及22%。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综指”占市场比重将逐渐增大。

2005年12月15日,“新综指”市盈率为12.14倍,比上证综指低23.47%。

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上证综指是中国证券市场由权威机构发布的反映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公司概况的指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进,将不断有新的样本加入新上证综指。

(完)“新上证综指”元旦后亮相样本全部为G股上证所宣布,为配合股权分置改革工作,适应市场需求,上证所将于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发布新上证综指。

新上证综指是中国证券市场由权威机构发布的反映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公司概况的指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进,将不断有新的样本股加入新上证综指;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市场大部分上市公司完成股改,新上证综指将逐渐成为主导市场的核心指数。

沪深300指数将再次调整样本股名单作为中国股市第一个覆盖两大市场的统一指数,沪深300指数将再次调整样本股名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证系列指数的总体介绍作为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衡量中国证券市场表现的权威统计指标,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发布的上证指数系列是一个包括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上证综合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债券指数、基金指数等的指数系列,其中最早编制的为上证综合指数。

为推动长远的证券市场基础建设和规范化进程,2002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为上证成份指数(简称上证180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的编制方案,是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借鉴国际经验,在原上证30指数编制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完善后形成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

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

上证红利指数挑选在上证所上市的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状况和走势。

上证指数系列从总体上和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品种价格的变动情况,可以反映不同行业的景气状况及其价格整体变动状况,从而给投资者提供不同的投资组合分析参照系,随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上证指数也将逐步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为保证指数编制的科学性和指数运做的规范性,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了国内首个指数专家委员会,就指数编制方法、样本股选择等提供咨询意见。

[编辑本段]上证系列指数上证指数列表指数名称基准日期基准点数成份股数量相关全收益指数成分指数上证180 2002-06-28 3299.06 180 上证180全收益上证50 2003-12-31 1000 50 上证50全收益上证中盘2003-12-31 1000 130 上证中盘全收益上证小盘2003-12-31 1000 320 上证小盘全收益上证中小2003-12-31 1000 450 上证中小全收益上证全指2003-12-31 1000 500 上证全指全收益综合指数上证指数1990-12-19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股票新综指2005-12-30 1000 上交所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部股票(G股)A股指数1990-12-19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A股B股指数1992-02-21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B股工业指数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工业类股票商业指数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商业类股票地产指数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地产业类股票公用指数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公用事业类股票综合指数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综合业类股票行业指数上证能源2003-12-31 1000 上证能源全收益上证材料2003-12-31 1000 上证材料全收益上证工业2003-12-31 1000 上证工业全收益上证可选2003-12-31 1000 上证可选全收益上证消费2003-12-31 1000 上证消费全收益上证医药2003-12-31 1000 上证医药全收益上证金融2003-12-31 1000 上证金融全收益上证信息2003-12-31 1000 上证信息全收益上证电信2003-12-31 1000 上证电信全收益上证公用2003-12-31 1000 上证公用全收益风格指数180成长2002-06-28 1000 60 180成长全收益180价值2002-06-28 1000 60 180价值全收益180R成长2002-06-28 1000 60 180R成长全收益180R价值2002-06-28 1000 60 180R价值全收益主题指数红利指数2004-12-31 1000 50 上证红利全收益180金融2002-06-28 1000 180金融全收益治理指数2007-06-29 1000 治理指数全收益180治理2007-06-29 1000 100 180治理全收益180基建2002-06-28 1000 180基建全收益180资源2002-06-28 1000 180资源全收益180运输2002-06-28 1000 180交通运输全收益上证央企2008-12-31 1000 50 上证央企全收益责任指数2009-06-30 1000 100 责任指数全收益上证民企2009-06-30 1000 50 上证民企全收益基金指数基金指数2000-05-08 1000 上交所全部证券投资基金债券指数国债指数2002-12-31 100 上交所上市的所有固定利率国债企债指数2002-12-31 100 从国内交易所上市企业债中挑选了满足一定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债券组成样本沪公司债2007-12-31 100 由在沪市交易的公司债券组成沪分离债2007-12-31 100 由在沪市交易的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组成其他指数超大盘2003-12-31 1000 20 上证超级大盘全收益中型综指2007-12-28 1000 中型综指全收益[编辑本段]上证综合指数狭义的上证指数指的是上证综合指数(SH000001)。

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编辑本段]上证指数计算与修正方法一、指数计算(一) 计算公式1.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2. 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等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0其中,调整市值=Σ(股价×调整股本数)。

上证180金融股指数、上证180基建指数等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0其中,调整市值= Σ(股价×调整股本数×权重上限因子),权重上限因子介于0和1之间,以使样本股权重不超过15%(对上证180风格指数系列,样本股权重上限为10%)。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 0] (70,80] >80加权比例(%)流通比例20 30 40 50 60 70 80 1003. 上证综合指数等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其中,总市值= Σ(股价×发行股数)。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4.上证基金指数以基金发行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基期)×1000其中,总市值= Σ(市价×发行份额)。

5. 上证国债指数以样本国债在证券交易所的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国债的总市值+报告期国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 基期×100其中,总市值= Σ(全价×发行量);全价=净价+应计利息报告期国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样本国债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6. 上证企债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以样本企业债的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企业债的总市值+ 报告期企业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100其中,总市值= Σ(全价×发行量),报告期企业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样本企业债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7. 上证公司债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指数样本总市值+ 报告期公司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基值其中,总市值= Σ(全价×发行量)报告期公司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付息指数样本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8. 上证分离债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指数样本总市值+ 报告期分离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基值其中,总市值= Σ(全价×发行量)报告期分离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付息指数样本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二) 指数的实时计算上证指数系列均为实时计算。

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收盘价)计算开盘指数,以后每大约2秒重新计算一次指数,直至收盘,每大约6秒实时向外发布。

其中各成份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 =前日收盘价;2. 若当日有成交,则X =最新成交价。

二、指数修正(一)修正公式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

修正公式为: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数=修正后的市值/新除数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修正前的市值+ 新增(减)市值;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二)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1. 新上市。

对综合指数(上证综指和新上证综指)和分类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和行业分类指数),凡有成份证券新上市,上市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

2. 除息。

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 除权。

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4. 汇率变动。

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修正指数。

5. 停牌。

当某一成份股处于停牌期间,取其正常的最后成交价计算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