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pdf 23页)

合集下载

2025考研政 治大纲原文

2025考研政 治大纲原文

2025考研政治大纲原文由于 2025 考研政治大纲在 2025 年尚未发布,以下为您模拟生成一篇可能的 2025 考研政治大纲原文,仅供参考。

一、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二、考查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 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 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 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 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 16%4、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16 分(16 小题,每小题 1 分)多项选择题 34 分(17 小题,每小题 2 分)分析题 50 分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第一部分考试说明对比分析一、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试的学科范围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世界经济与政治。

Ⅲ.评价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Ⅳ.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 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分析题 50分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对比分析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第一部分考试说明对比分析一、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 考试的学科范围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世界经济与政治。

Ⅲ. 评价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Ⅳ.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16 分(16 小题,每小题1 分)多项选择题34 分(17 小题,每小题2分)分析题50 分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对比分析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考研辅导班真题参考书分数线考试大纲解析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考研辅导班真题参考书分数线考试大纲解析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30、国共合作后的统一战线报刊 31、五卅运动中新闻界的斗争 32、工农运动高潮中的工农报刊 33、北洋政府统治地区私营大报的发展 34、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及国人自办广播电台的出现 35、国统区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形成 36、民营广播事业的发展 37、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控制 38、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 39、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界 40、《申报》的改革 41、邹韬奋的报刊活动 42、斯诺与《西行漫记》 43、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44、延安《解放日报》及其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 45、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46、《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其斗争 47、上海“孤岛”时期新闻界的抗争 48、“拒检运动” 49、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强化 50、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 5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中的转移和宣传工作
7、对外国人早期在华办报的分析与评价 8、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 9、王韬和《循环日报》 10、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 11、梁启超和《时务报》 12、维新派办报活动、办报思想及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13、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 14、《苏报》和“苏报案” 15、《民报》 16、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论战 17、章太炎的报刊活动 18、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及其办报思想 19、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发展 20、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 21、民国初期政党报刊的堕落 22、癸丑报灾 23、民初著名记者 24、《新青年》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25、《每周评论》 26、《共产党》月刊 27、五四时期报刊业务的改革 28、《向导》周报
52 78 52 78 52 78 52 78 52 78 52 78 52 78
2014 年新闻与传播 MJC 考研分数线:
055200 新闻与传播

【盛世清北】2021清华土木水利专业学位考研备考指南及高分经验分享

【盛世清北】2021清华土木水利专业学位考研备考指南及高分经验分享

【盛世清北】2021清华土木水利专业学位考研备考指南及高分经验分享以下内容由盛世清北搜集整理,主要针对清华土木水利专业学位考研进行说明。

土木水利专业学位,专业代码为085900,所属院系为清华土木工程系、建筑学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初试时间安排2021届清华考研初试将于2020年12月26日-28日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2月26日上午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6日下午14:00-17:00外国语12月27日上午8:30-11:30业务课一12月27日下午14:00-17:00业务课二12月28日考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上午8:30开始,不超过14:30结束研究方向及初试内容土木工程系方向:01(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80 结构力学建筑学院方向:01(非全日制) 建筑与土木工程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956 建筑与建成环境理论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方向:01(全日制)海洋技术与工程02(全日制)海洋能源工程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80 结构力学近3年招生人数PS:清华土木水利专业学位2021年招生人数较2020年减少5人,较2019年增加17人。

2020年分数线考试大纲980 结构力学一、选择题(每题5 分,共25 分)1.图示结构位移法最少未知量个数为()。

A. 1; C. 2;B. 3; D. 4。

2.图示超静定刚架以去除 C 支座加向上的反力为基本体系,各杆EI 等于常数,δ11 和Δ1P 为( )。

A. EIδ11 =288;EIΔ1P =8640;B. EIδ11 =216;EIΔ1P =8640;C. EIδ11 =288;EIΔ1P =-8640;D. EIδ11 =216;EIΔ1P =-8640。

3. 超静定结构影响线的外形为()。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考研政治大纲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考研政治大纲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考研政治大纲一、政治原理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部分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等。

重点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以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本部分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重点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本部分主要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重点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特点,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

二、中国革命历史1. 近代中国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本部分主要介绍近代中国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重大历史事件。

重点理解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2.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本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包括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领导核心、党的基本路线等。

重点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本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包括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九个全面的战略部署等。

重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发展道路。

三、中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1.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重点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包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路径等。

重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实践和发展。

3.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本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包括全面依法治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管理等。

重点理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和优势。

2015中央财经大学会计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2015中央财经大学会计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和工作进程表的通知》要求,现制定我校 2013 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人数、基本修业年限、学习方式和学费
我校 2013 年共招收 905 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体招生人数、基本修业年限、学习方式和学费详见下表:
中央财经大学 2013 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基本情况表
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2.选择其他报考点的考生须查阅所选报考点公告及相关要求并据此进行现场确认和信息采集等。
四、考生报考资格审核
按教育部要求,我校报考点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
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
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审查考生资格时,发现伪造证件情况时,将扣留伪造证件。
五、初试
(一)2012 年 12 月 25 日-2013 年 1 月 6 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
(7)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地址:北京语言大 学学一楼 116 房间,咨询电话:82361045。考生现场确认时必须提供该中心认证书原件及其他所要求的材料。 (二)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 生不得报考)。 3.同等学力考生须于复试前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至少两篇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三)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 生方可报考)。 (四)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 1、2、3、4、5 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或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 5 年或 5 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或 2 年以上工 作经验的人员。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招生考试的同等学力人员复试时须提交一篇 2000 字以上,且与工商管理领域相关的论文。 4.报名参加公共管理招生考试的同等学力人员复试时须提交一篇以上(含一篇)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 的论文。 (五)报名参加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招生考试的人员,除符合(一)中的各项 要求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同等学力考生所学专业须与报考专业相近,并于复试前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至少两篇与所报专业相关的

2015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2015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学院重视学生工作,目前已经全面实行了本科生综合导师制,为每一位本科生配备了专业导师。学院定期 举行学术活动,组织社会实践和模拟面试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税务学院今后几年的主要目标是努力办好国家级特色专业,将税务学科建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 基地,将税务学院建成与国际税务学术界有广泛联系、独具特色并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税务专业人才培
石坚研究员 张京萍副教 授 黄云副教授 邢建平副教 授 高萍副教授 汪昊副教授 王玺副教授 张广通副教 授 杨志清教授 程永昌教授 王国华教授 靳东升研究 02.国际税收与 员 比较税制 张京萍副教 授 黄云副教授 何杨副教授 梁俊娇教授 程法光高级 经济师 王文彦高级 经济师 孙家骐高级 03.税务管理 经济师 邢建平副教 授 蔡昌副教授 樊勇副教授 赵涛副教授 杨志清教授 刘桓教授 黄桦教授 04.税收筹划 梁俊娇教授 杨虹教授 计金标教授 蔡昌副教授 汤贡亮教授 高萍副教授 05.税收法学 张广通副教 授
第 2 页 共 16 页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பைடு நூலகம்
曹明星副教 授 税务学院(015) 税务(025300) 01.税收政策与 管理 02.税收筹划与 导师组 管理 03.国际税收
37 101思想政 201英 396经济 433税务 税法与税收筹划 治理论 语一 类联考综 专业基 合能力 础
第 5 页 共 16 页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税务学院 税务学专业 2012 年报录比
2012 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共有 10918 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报考 7914 人,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 3004 人; 总报考人数较 2011 年减少 9.4%,学术型报考人数较 2011 年减少 15.5%,专硕报考人数较 2011 年增长 1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Ⅰ.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思想政治理论科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Ⅱ.考试的学科范围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世界经济与政治。Ⅲ.评价目标思想政治理论科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间题和实际问题。6.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Ⅳ.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

2(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8%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约16%多项选择题约34%分析题约50%

第二部分考察的知识的范围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与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分析方法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4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与价值真理及其客观性5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与统一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价值及其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经济基础的内涵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形态的内涵6

社会形态的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人的本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个人与社会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7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货币转化为资本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积累的含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8

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资本有机构成相对人口过剩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资本周转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利润和平均利润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及本质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9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