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科医师培养体系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暂行规定

附件3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需要,完善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医师队伍整体素质,逐步建立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专科医师培训是指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之后,在经过认可的培训基地中,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
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达到某一临床专科(包括普通专科和亚专科)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成为能独立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医疗工作的专科医师(普通专科医师和亚专科医师)。
专科医师培训过程分普通专科培训和亚专科培训两个阶段。
第三条培训对象:一、普通专科培训阶段:1.具有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人员。
2.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要求接受培训的人员。
二、亚专科培训阶段:经过普通专科培训合格后,或经过考核达到普通专科医师培训标准,要求参加亚专科培训的人员。
第四条培训要求:一、普通专科培训阶段1.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热爱临床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2.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独立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具备必要的临床思维能力。
3.掌握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刊的能力,可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
二、亚专科培训阶段在达到普通专科医师培训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能独立承担本亚专科某些疑难病症诊断与治疗、危重病人抢救工作。
2.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掌握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3.掌握一门专业外语,可熟练阅读本亚专科的学术论文和相关文献,具有一定外语交流能力。
国内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模式的研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始于 1 9世纪末的德 国, 现 委员会组织的执业注册考试、临床能力测试和标准化病
在美 国、英国等国家 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 的住院医师 人考核等各种形式的日常考核及年度考核。
规范化培训制度,在其住院医师培养的全过程中,标准 1 . 2 考核标准
系统的考核与评估贯穿始终。 美国于 1 9 9 2 年建立了以授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提出住 院医师所应具备 的 予专科证书为 目标的考试程序 ,其医学院在校学生需要 核心能力包括病人照顾 、医学知识、临床工作中的学 习
为完全注册住院医师 。在培训过程中,美国住院医师要
接受病案评审、培训期间考试 、各学科委员会组织 的执
2 0 0 0年 9月 ,美 国毕业后 医学教育认证理事会 ( A c G 怔) 和美国专科医师委员会 ( A R M S ) 共同公布了 《 毕
照考试、临床操作考核和应用标准化病人的考核等 ,用 业后教育受训者能力考核方法表》 。 该表就像一个 “ 工具
以考核评价其核心能力。加拿大要求在培训结束之后接 箱”,不 同的专科委员会都可 以从中选用合理有效的考
受由加拿大皇家医学院考试委员会组织的笔试、 口试和 核方法来实施住院医师培训的考核 。 “ 工具箱”着重考
技能考试 的全国统一考试 ,住院医师通过考试后获得合 核住院医师的六大核心能力。每一方面的考核 内容都规 格证书。日本则是通过书面、口试和实际操作三部分考 定国自 2 0 0 5年开始推动 “ 现代 医学职业” 立以工作场所为基础 ( w o r k p 1 a c e — B a s e d A s s e s s m e n t )
5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完善住院医师的培训标准目前我国住院医师培训的重心还是落在知识传授临床技术操作训练等层面这些只是医疗最基本的要求改进现有住院医师训练计划建立以培养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强调职业精神道德素养人际沟通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并对每项能力均制订出具体的标准和评估方法
国内外口腔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工作现状

国内外口腔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工作现状吴娜洁综述,陈静雅审校[摘要]口腔护理学是具有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和专科护理技能的一门学科,对医护一体化要求较高。
文章对国内外口腔专科护士的培养机制、准入条件、教学或培训内容、资格认证体系、工作现状等进行归纳,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口腔专科护士培养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规范和完善我国口腔科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提高口腔专科护士的准入条件、重点培养其带教能力将有利于口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口腔;专科护士;现状[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71X(2019)02-0189-04[DOI]10.3969/j.issn.1672-271X.2019.02.017The training and work statu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dental specialist nurseWU Na-jie1reviewing,CHEN Jing-ya2checking(1.Department of Dentistry,the904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PLA,Wuxi214000,Jiangsu,China;2.Graduate School,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233030,Anhui,China)[Abstract]Oral nursing is a subject with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tomatology and specialist nursing skills.And it de⁃mands for medical integration highly.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training mechanism,access conditions,teaching or training content,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system,and work status of dental nurses of domestic and abroad.Analyze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and work of dental nurses in China at this stage.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standardizing and perfecting the oral nursing of China.Im⁃proving the access conditions of dental specialist nurses and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their teaching ability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train⁃ing of oral specialist nursing talents.[Key words]oral;specialist nurse;status0引言口腔护理学是具有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和专科护理技能的一门学科[1]。
开展内外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思路探讨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0 年第 4 卷第 5 期Chinese Journal of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Vol. 4 No. 5 2020399.论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内/外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思路探讨林时辉1,刘春晓2,吴忠均2,吴婧2,徐昉1•(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2.研究生管理处,重庆400016)摘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基 础上,继续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
内/外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被选为第二批专 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专科,充分显现了重症医学在毕业后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同时对重症医学科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而言 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然而随着专科医师培训的开展和推进,住院医师培训的合格标准、专培基地、临床培训考核、专培导师 及重症医学科研培训等方面均面临全新的压力。
在国家的统筹下,这一系列规范的培训过程中,住院医师管理和培训质量将是 重中之重。
对于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评估将会成为衡量专培效果的重要指标。
把握内/外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的契机,以持续输送合格的重症医学专业化人才为远景的原则,本研究从重症医学科医师的标准、专培基地与临床培训推进、临床培训考 核方式、培养工作监督和临床科研训练等5个方面,对重症医学科开展内/外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筹备与临床管理 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旨在探索适合中国的重症医学医师培训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策略中图分类号:G420;R-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293(2020)05-399-04DOI : 10. 3969/j.issn.2096-4293. 2020.05. 003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specialists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in departments of internalmedicine and surgeryLIN Shihui1,LIU Chunxiao2,WU Zhongjun2,WU Jing2,XU Fang1*(1 •Department o f Critical Care Medicin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 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2. Postgraduate Management Office, Chongqing 400016, China)Abstract:The specialized training for specialis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st-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It is a gateway to training clinicians who can independently and properly engag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on the basis of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 physicians.The recent selec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s the second batch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courses for specialists has fully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in post-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nd the training of specialists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has ushered in new opportunities of development.However,with the progress of critical care medical specialist training, the training standards,special training bases,clinical training assessments,specialized training instructors,and critical care medical research training are facing new pressures.The quality of student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will be the top priority in the process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The quality and assessment of training will b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Continuous delivery of qualified specialists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is our vision.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standards for specialist medical doctors,special training bases and clinical training advancement,clinical training assessment methods,training supervision and clinical research training.Key words :critical care medicine;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specialists;management;strategy收稿日期:2020-04-06;修回日期:2020-08-20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203051,yjg183061);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课 题(YX2019-05-01);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名师计划通信作者:徐防,E-mail:xufang828@ 126. com400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0 年第 4 卷第 5 期Chinese Journal of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Vol. 4 No. 5 2020专科医师规范的培训(简称“专培”)是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完成后继续培养其具备独 立、规范从事专科疾病诊疗能力的必经之路:1]。
专科医师培训工作计划范文

专科医师培训工作计划范文一、培训目标1. 提高专科医师的临床技术水平,提升诊治能力,培养高水平的临床专家;2. 加强专科医师的科研和学术能力,培养科研骨干;3. 培养专科医师的人文素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4. 培养专科医师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技巧,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二、培训内容1. 临床技术培训(1)系统学习专科医师所需的基础医学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2)深入学习专科医学相关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手术技术,包括临床规范、技术手册等;(3)提供临床实践机会,指导专科医师进行临床操作和诊疗工作。
包括实际病例操作和参与病例讨论等。
2. 科研能力培训(1)培养专科医师的科学思维和科研方法,包括文献查阅、课题设计和数据分析等;(2)提供科研项目孵化平台,鼓励专科医师参与科研项目的立项和执行;(3)组织专科医师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提高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3. 人文素养培训(1)加强专科医师的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者形象;(2)培养专科医师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医患关系建设;(3)提供综合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以帮助专科医师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4. 领导能力培训(1)培养专科医师的领导意识和管理思维,提高团队管理能力;(2)了解医院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学习相关管理知识和技巧;(3)参与医院管理岗位轮岗,提供实战锻炼机会。
三、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1)授课形式:专家讲座、学术报告等;(2)自学形式:教材阅读、文献研究等;(3)互动形式:病例讨论、小组讨论等。
2. 实践操作(1)临床实习:在相关临床科室参与病例操作和诊疗工作;(2)科研项目实践:参与科研项目的立项和执行;(3)管理实践:参与医院管理岗位轮岗,提供实战锻炼机会。
3. 学术交流(1)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班,扩展视野,提高学术交流能力;(2)参与学术研讨,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3)与同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科研难题。
【医学教育论文】医学教育的差异看专科医师培训的发展

医学教育的差异看专科医师培训的发展摘要:伴随医学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住院医师培训及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也逐步完善,促进了我国医疗质量的整体提升。
但我国医学教育体制尤其是医学毕业后教育方面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改进与实施新举措。
美国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代表,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医学教育在发展、现状、体系构成等方面的异同,探讨我国医学教育尤其是专科医师培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期对我国专科医师培训有所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医学教育;住院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培训1美国的医学教育概况美国医学教育已有200余年历史,经过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医学教育较为成功的典范,被许多国家借鉴以推动本国医学教育改革。
美国医学教育实行“4+4”长学制模式[1]:4年非医学本科教育+4年医学院系统化医学教育。
医学院教育前2年为基础学习,结束时参加美国医师资格考试(USMLE,UnitedStatesMedicalLicensingExamination)Step1;后2年为临床学习,毕业前进行Step2考核;通过Step1和Step2后,申请住院医师培训。
住院医师培训通常为3~8年,培训结束后通过Step3,获得基本行医资格。
如想成为专科医师,住培结束后需找到匹配的位置,进行1~4年专科医师培训。
在美国,包括住培、专培在内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由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CouncilforGraduateMedicalEducation,ACGME)负责[2]。
ACGME负责规范和认证培训,保证培训的环境和质量,培训单位必须符合ACGME认证和受其监督,建立了规范、合理的制度体系[3]。
2中国的医学教育概况由于社会、文化、国情的差别,中国医学院校的入学门槛比美国低,医学教育体制多样,医生的诊疗水平良莠不齐。
不可否认,新中国成立后多种医学教育体制并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行业的发展,但也出现许多的问题,譬如培养时间相对短,医学生知识面狭窄、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人文教育。
感染和传染病学亚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构建

感染和传染病学亚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构建张晶;张海燕;李晓晴;李宁【摘要】针对我国感染和传染病专业特点,在现有培训的框架下,通过国际合作培训、网络课程与临床实习等多种方式,探讨新的感染和传染病学亚专科培训体系建设,以培养全面发展、适应于当代感染和传染病学临床需求的专科医师。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system of infectious diseases resident ,we establish a new training program in Beijing .T he program is consist of international train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on line and clinical practice .We try to explore a highly qualified way to develop a new infectious disea-ses residents training system .【期刊名称】《西北医学教育》【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2页(P1041-1042)【关键词】专科医师培训;感染与传染病学【作者】张晶;张海燕;李晓晴;李宁【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 10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5专科医师培训是指使临床医生达到在某一临床专科(包括普通专科和亚专科)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能够成为某一专科临床医疗工作的专科医师[1]。
鉴于临床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卫生部科教司于2003年启动了“建立我国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研究”课题,2006年发布《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暂行规定》和《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认定办法》,北京市卫生局于同年启动了相关工作。
住院医师第二阶段培养方案(普通外科)

住院医师第二阶段培养方案(普通外科)普通外科是以腹部疾病(特别是消化道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为主要领域,兼顾中状腺、乳腺、腹壁、血管等疾病,以外科手术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的外科专业学科,是所有外科临床专业的基础。
现代普通外科学已开始分化出结直肠外科、肝胆胰外科、血管外科、器官移植外科或腹腔镜外科等亚专业。
普通外科受训医师必须获得外科专科医师资格(或接受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方可接受本阶段培养。
普通外科医师培养阶段为期2年。
一、培养目标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普通外科专科医师培养,使受训医师在完成培养后具备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所需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人文综合素质,系统掌握普通外科相关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理论,能够独立的对普通外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指导预防与随访,具备比较熟练的普通外科手术操作技能;对普通外科罕见或疑难疾病具备初步的认识,初步胜任急重病症的抢救和疑难病例的诊疗工作;具备初步的临床医学教学意识、临床科研能力,掌握阅读英文文献和进行国际交流所需的专业英文。
二、培养方法普通外科专科医师的基本培养阶段为期2年,其中:普通外科各专业科室病房轮转12个月普通外科住院总医师训练8个月普通外科专业门诊2个月普通外科急诊2个月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第1年在普通外科各专业科室轮转,包括头颈外科、乳腺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血管外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等。
1•学习目的掌握:对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有深入的了解,能熟练掌握以下各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并能够独立完成以下各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确立治疗原则:(1)屮状腺及屮状旁腺疾病,(2)乳腺疾病,(3)腹外疝,(4)外科急腹症,(5)阑尾疾病,(6)肛管及直肠疾病,(7)周围血管疾病,(8)脾脏疾病等。
熟悉:熟悉以下普通外科的基本理论,对相关的实践问题有较深入的认识和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1)消毒与无菌,(2)水、电解质平衡紊乱,(3)外科休克,(4)多器官功能障碍,(5)创伤,(6)外科感染,(7)心肺复苏,(8)外科营养,(9)术询准备和术后并发症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