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
专科医师培养细则口腔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口腔科口腔科细则口腔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又相对独立于临床医学的一门一级学科,是以维护、促进口腔健康以及防治口腔器官和口颌系统(包括牙及牙周组织、牙槽骨、唇、颊、舌、腭、咽、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涎腺和相关颈部组织等)疾病为主要内容。
口腔疾病综合诊治的范围包括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急诊科常见病的诊断和常见治疗技术的应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口腔医学生在本科毕业后经过1年临床实践和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即可进行口腔科执业。
普通口腔科医师培养是通过临床技能训练为主,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使受训者在本科毕业水平的基础上获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可为口腔疾病患者提供涉及多专业的综合性诊治服务和/或实施口腔健康一、二、三级预防保健措施。
普通口腔科医师~培养基本模式为:在上述科室进行轮转培养,共培养12年。
培养阶段(第1~2年)一、培养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进行口腔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基础培养,提高培养对象对口腔各类常见疾病的认识,使之掌握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操作技能,成为胜任普通口腔科临床工作的口腔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法理论知识以自学和讨论为主,有部分授课;实践技能通过临床科室轮转进行培养。
分科轮转培养时间分配:牙体牙髓科≥2个月、牙周科≥2个月、儿童口腔科≥1个月、口腔黏膜科≥1个月、口腔颌面外科≥2个月、口腔修复科≥2个月、口腔正畸科≥1个月、口腔颌面影像科≥2周、口腔预防科≥2周。
同时累计参加口腔急诊≥1个月。
如1年内不能完成上述规定训练内容者,可酌情延长训练期限至2年。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要求掌握的口腔预防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 1. 轮转目的(1)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预防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参加选修课学习。
重症医学科医师培养标准

重症医学科细则重症医学为一门新型跨学科专业,也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最具活力的学科,它与临床各科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
它以机体在遭受严重的伤、病打击下引发的全身病理改变,特别是威胁生命的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
重症医学科(ICU)的任务则是运用重症医学理论,采纳一切当今最先进的手段,中断疾病的发展,维护全身器官的正常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赢得治疗基础伤、病的时机,从而争取尽可能高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因此从事重症医学专业的医师不仅需要相关医学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而且要能运用现代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挽救病人生命。
ICU专科医师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专科医师培养阶段,培养时间为3年,通过3年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可进一步参加第二阶段的危重病医学的高级培训,时间一般为2年。
本细则为第一阶段专科医师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通过三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能够应对常见危重症病人的处理能力。
掌握危重病常见症状的临床判断和危重病人的病情分级;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对常见危重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抢救和诊治。
能阅读有关危重病医学的外文书刊;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病案报道和综述;了解与危重病医学相关的医疗法规;学会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
二、培养方法培训时间为3年。
ICU科住院医师的轮转应当着眼于重症医学范畴,应以在危重症出现机率较高的科室及区域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相关科室。
临床科室轮转总体安排:本科室(ICU)24个月,重症医学相关学科轮转12个月。
详细安排如下:1.所有的ICU科住院医师必须接受12个月的非麻醉科室临床轮转,然后接受24个月的重症医学基本训练。
2.科室轮转的安排:详细时间分配见表1。
(1)第1年:基本培训,参加重症医学相关学科轮转。
1~2月:参加呼吸科轮转;3~4月:参加参加心血管内科轮转。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暂行规定

附件 3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需要,完善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医师队伍整体素质,逐步建立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专科医师培训是指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毕院校教育之后,在通过承认的培训基地中,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
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达成某一临床专科(涉及普通专科和亚专科)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规定,成为能独立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医疗工作的专科医师(普通专科医师和亚专科医师)。
专科医师培训过程分普通专科培训和亚专科培训两个阶段。
第三条培训对象:一、普通专科培训阶段:1.含有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人员。
2.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规定接受培训的人员。
二、亚专科培训阶段:通过普通专科培训合格后,或通过考核达成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原则,规定参加亚专科培训的人员。
第四条培训规定:一、普通专科培训阶段1.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遵纪遵法,含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热爱临床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2.掌握本学科及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独立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与治疗;含有必要的临床思维能力。
3.掌握循证医学的理论和办法,含有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刊的能力,可写出含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
二、亚专科培训阶段在达成普通专科医师培训规定的基础上,还应达成下列规定:1.掌握本学科及有关学科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能独立承当本亚专科某些疑难病症诊疗与治疗、危重病人急救工作。
2.含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掌握基本的临床科研办法,能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含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3.掌握一门专业外语,可纯熟阅读本亚专科的学术论文和有关文献,含有一定外语交流能力。
小儿外科医师培训细则

儿外科医师培训细则儿外科是一门研究小儿营养、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专科,内容涉及畸形、肿瘤、感染和创伤,既包括诊断学和治疗学,也包括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
儿外科服务对象是从胎儿到青少年(0~18岁)。
儿外科专业范围包括: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新生儿外科、肿瘤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
本市按照儿外科医师的3年培训模式进行,培训期间要求轮转儿外科各个亚专业和小儿医学影像等专业。
一、培训目标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由两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为基础培训,熟悉培训基地环境和医疗规范、轮转小儿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和新生儿外科,涉及儿外科主要专业的常见病。
第二阶段为初级专科培训,轮转儿外科其他各个亚专业,涉及儿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
使受训者具有独立从事儿外科医疗活动的能力,对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随访具备初步的经验,初步掌握儿外科手术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常见儿外科手术,以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比较复杂的儿外科手术。
二、培训方法轮转亚专业及时间安排:年度职位轮转亚专业名称时间(月)第1年(基础培训)24小时住院医师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新生儿外科各3第2~3年(初级专科培训)住院医师普外科、肿瘤外科、心胸外科各3骨科、泌尿外科、新生儿外科、神经外科、各2麻醉、监护室放射、B超、病理各1轮转儿外科各亚专业期间要求管床8~10张,月平均收治病人和完成手术15~20例,病种涵盖亚专业病种70%以上,并参加该专业的门急诊工作及危重症抢救(在监护室进行)。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一)普外科1.培训要求(1)担任普通外科专业住院医师6个月;(2)担任普通外科专业病房一线值班医生;(3)接收、管理普通外科专业病人,书写病历;(4)参加普通外科专业查房;(5)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小儿普外手术;(6)参加该专业的门急诊工作。
2.小儿普通外科专业诊治的病种(1)甲状腺舌管囊肿与瘘;(2)鳃源性囊肿与瘘;(3)贲门失弛缓症;(4)胃食管反流病;(5)肠套叠;(6)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各种先天畸形导致的肠梗阻;(7)腹膜炎: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8)消化道穿孔:消化性溃疡穿孔、外伤性穿孔、炎症穿孔;(9)卵黄管发育异常引起的各种并发症;(10)肠重复畸形引起的各种并发症;(11)阑尾炎;(12)肠系膜囊肿和大网膜囊肿;(13)先天性巨结肠;(14)直肠及结肠息肉;(15)肛瘘;(16)慢性便秘;(17)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18)肛门失禁;(19)胆囊炎;(20)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1)胰腺炎;(22)小儿门脉高压症;(23)腹股沟斜疝及其嵌顿;(24)鞘膜积液;(25)创伤:腹部、会阴部损伤;(26)异物:消化道异物、软组织异物;(27)软组织感染:颌下蜂窝织炎、颈部淋巴结炎。
医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医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缜密的临床思维、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科常见多发疾病和疑难重症诊疗工作的高素质临床专科医师。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职业素养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事业,自觉遵守各项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真诚守信、廉洁公正、精进审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专科诊疗能力熟练掌握本专科及相关专科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要点,具有疾病预防的观念和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能做出合理医疗决策、规范完成本专科临床技术操作,能解决本专科常见多发疾病和疑难重症的诊疗问题。
(三)沟通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制订适宜的诊疗方案。
能与其他医务人员团结合作,协调和利用各种卫生资源,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医疗保健服务。
(四)教学科研能力追求卓越,具备自主学习和不断提升的能力,胜任指导下级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掌握临床研究基本理论和方法,能承担临床研究。
二、培训内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育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依据本总则和相应专科培训细则实施。
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人际沟通交流、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等,重点提高临床规范诊疗能力,兼顾临床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
(一)理论学习1. 公共理论。
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相关人文社科知识等,重点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预防医学、循证医学,临床教学、临床科研的有关知识。
2. 专业理论。
包括本专科和相关专科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能融会贯通正确运用于临床诊疗实践。
(二)临床实践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在临床实践中学习本专科和相关专科常见多发疾病以及疑难重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方法和临床路径;指导下级医师制订专科诊疗方案,承担会诊与专科总医师工作,达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相应专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专科医师培训标准

专科医师培训标准专科医师培训标准:成为医疗大侠的修炼秘籍嘿,你知道吗?在医学的浩瀚江湖里,就像大侠要有独门秘籍才能称霸武林一样,专科医师也有自己的“修炼标准”,要是不遵守,小心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翻车”哦!**一、理论知识大充电:别做医学知识的“小白”**在医学的世界里,理论知识就像是大侠的内功心法,没有深厚的内功,怎么能施展高超的医术呢?“别以为随便翻翻医书就能掌握精髓,这理论知识的海洋深着呢,不扎猛子好好学,小心被‘疾病怪兽’打得落花流水!”专科医师必须系统学习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还要深入钻研自己所属专科的前沿知识。
这就好比盖房子,基础打得牢,房子才能盖得高又稳。
比如说心血管专科的医师,要是对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机制不清楚,怎么能准确诊断和治疗心脏病呢?再比如神经专科的医师,如果不了解大脑的神经网络,那面对神经疾病岂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二、临床技能大练兵:操作要稳准狠**“临床技能就像是大侠手中的剑,不锋利怎么能杀敌?”专科医师在临床技能方面,那必须是“稳准狠”!从最基本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到复杂的手术操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比如外科医生在手术中,缝合伤口时手抖一下,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又比如内科医生在进行穿刺操作时,定位不准确,那病人可要遭罪啦。
就拿妇产科的专科医师来说,接生时的手法和判断要精准无误,这可是关乎两条生命的大事!而眼科医生在进行眼部手术时,那精细的操作就如同在米粒上雕花,稍有偏差,病人的视力可能就无法挽回了。
**三、沟通艺术大提升:和患者做朋友**“沟通可不是动动嘴皮子,那是心灵的桥梁搭建工程!”作为专科医师,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良好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想象一下,医生板着脸,生硬地说着专业术语,患者一脸懵,这能行吗?得把那些晦涩的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讲出来,让患者明白病情和治疗方案。
比如跟患者解释糖尿病时,可以说:“您这身体里的血糖就像调皮的孩子,不听指挥乱跑,咱们得想办法让它们乖乖听话。
卫生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

卫生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一、神经外科医师培养原则神经外科学是运用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诊治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的医疗实践科学,是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神经外科学的主要亚专科有:神经肿瘤、神经创伤、脑血管病、脊髓脊柱病、功能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放射神经外科等。
由于神经外科学是处理人体最高中枢问题的科学,因此对神经外科医师的培训标准要有更高的要求。
应该在有完善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设备条件、病源、成就)的单位成立“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以达到正规化培养合格的神经外科专业医师的目的。
神经外科医师的培训为连续性5年制,将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培养成掌握神经外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神经外科医师,为他们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求达到能独立诊治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水平,能独立做颅脑外伤、大脑和小脑凸面肿瘤、脊髓外肿瘤、简单型脑动静脉畸形等的手术。
二、培训对象大学本科毕业(和/或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过至少一年以上的基本外科轮转的医师,且经过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取得医师资格证书。
硕士或博士毕业生根据在学期间的学习内容,可直接进入神经外科学的培训。
三、培训内容及时间㈠、培训内容1.神经科学基础:神经内科学、神经影像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病理生理学、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分子生物学等等。
2.神经外科学。
㈡、培训时间培训总的年限:5年(60个月)。
具体内容及时间分配如下:1.神经外科:45个月。
主要的亚科轮转33个月,然后选择两个专业亚科做住院总医师12个月(每个亚科6个月)。
主要的亚科有:⑴颅脑外伤:6个月,手术量不少于40台次。
能独立完成头皮清创术、颅骨修补术、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
能独立完成脑室-腹腔分流术。
⑵脑肿瘤:12个月,手术量不少于60台次。
能独立完成大脑表面脑膜瘤和非功能区胶质瘤的显微手术切除术。
基本掌握脑深部肿瘤的手术入路和处理原则。
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标准眼科细则

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标准眼科细则眼科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眼睛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为了提高眼科医生的专业素质,进一步推动眼科临床工作的发展,制定了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标准眼科细则。
一、培养标准1.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标准眼科细则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医学教育部门的规定制定的。
2.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标准眼科细则的目的是培养具备高水平眼科临床能力的专科医师住院医师,满足社会对于眼科专业医师的需求。
3.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标准眼科细则要求培养的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1)全面掌握眼科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并能够运用各种眼科检查和治疗技术。
(3)具备独立开展眼科诊疗工作的能力,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操作等。
(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患者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5)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保持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二、培养内容1.眼科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应接受丰富的临床实践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眼科疾病的基础知识和诊断技术。
(2)常见眼科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
(3)眼科手术的操作技巧和术后管理。
(4)眼科特殊检查和治疗技术,如激光治疗、视网膜手术等。
(5)眼科紧急救治和急诊处理的要点。
2.在住院医师期间,眼科专科医师住院医师还应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包括参与眼科临床研究、病例报告、学术交流和科研项目等。
通过科研工作的参与,提高眼科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对眼科领域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
三、培养要求1.眼科专科医师住院医师的培养时间一般为3年,可根据个人能力和规定要求适当缩短或延长。
2.眼科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应通过每年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临床技能、专业知识、学术能力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3.眼科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应参与规定的临床轮转,接受不同类型的眼科疾病诊治的培养。
四、考核与评价1.对于眼科专科医师住院医师的考核与评价应采取综合评估的方式,包括学科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外科细则
普通外科是以腹部疾病(特别是消化道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为主要领域,兼顾甲状腺、乳腺、腹壁、血管等疾病,以外科手术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的外科专业学科,是所有外科临床专业的基础。
现代普通外科学已开始分化出结直肠外科、肝胆胰外科、血管外科、器官移植外科或腹腔镜外科等亚专业。
普通外科受训医师必须获得外科专科医师资格(或接受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方可接受本阶段培养。
普通外科医师培养阶段为期2年。
一、培养目标
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普通外科专科医师培养,使受训医师在完成培养后具备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所需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人文综合素质,系统掌握普通外科相关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理论,能够独立的对普通外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指导预防与随访,具备比较熟练的普通外科手术操作技能;对普通外科罕见或疑难疾病具备初步的认识,初步胜任急重病症的抢救和疑难病例的诊疗工作;具备初步的临床医学教学意识、临床科研能力,掌握阅读英文文献和进行国际交流所需的专业英文。
二、培养方法
普通外科专科医师的基本培养阶段为期2年,其中:
普通外科各专业科室病房轮转12个月
普通外科住院总医师训练8个月
普通外科专业门诊2个月
普通外科急诊2个月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第1年
在普通外科各专业科室轮转,包括头颈外科、乳腺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血管外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等。
1.学习目的
掌握:对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有深入的了解,能熟练掌握以下各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并能够独立完成以下各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确立治疗原则:
(1)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2)乳腺疾病,(3)腹外疝,(4)外科急腹症,
(5)阑尾疾病,(6)肛管及直肠疾病,(7)周围血管疾病,(8)脾脏疾病等。
熟悉:熟悉以下普通外科的基本理论,对相关的实践问题有较深入的认识和较为
丰富的临床经验:
(1)消毒与无菌,(2)水、电解质平衡紊乱,(3)外科休克,(4)多器官功能
障碍,(5)创伤,(6)外科感染,(7)心肺复苏,(8)外科营养,(9)术前准备和
术后并发症处理等。
了解:了解以下普通外科临床问题或疾病:
(1)普通外科常用的检查技术和手段(PTCD、ERCP、纤维胃镜、纤维肠镜等)(2)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胃肠手术等)
书写:普通外科住院志30份,其中大病历不少于10份。
2.培养标准
(1)参与诊治普通外科疾病的种类和数量
病种例数(≥)
5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
症、甲状腺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乳房疾病(乳房炎症、乳房囊性增生病、乳房纤维腺瘤、乳癌)10
5
周围血管疾病(血管损伤、动静脉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综合征、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栓塞)
腹外疝(腹股沟、股疝、切口疝) 5
急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 5
5 胃、十二指肠疾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溃疡出血、
溃疡急性穿孔、胃息肉、胃癌)
5
小肠结肠疾病(肠梗阻、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肠憩室疾病、结肠息
肉、结肠癌)
阑尾疾病(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 5
肛管、直肠疾病(肛裂、直肠周围脓肿、肛管直肠瘘、痔、直肠脱垂、
10
直肠癌、肛管及肛门周围恶性肿瘤)
肝脏疾病(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 5
门脉高压症5例
胆系疾病(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胆管癌)5例
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5例
脾脏疾病(外伤性脾破裂、脾肿瘤)5例
(2)能够独立完成或由指导医师配合完成的手术(或操作)的种类和例数
手术类别例数(≥)甲状腺切除(全切、次全切、部分切除) 5
阑尾切除术10
腹股沟疝(斜疝、直疝、股疝)修补术10
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5
单纯胆囊切除术 5
嵌顿疝的急诊处理和手术治疗 2
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10
(3)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参加的手术(或操作)的种类和例数
手术类别例数(≥)乳癌改良根治术 5
胃癌根治术10
结直肠癌根治术10
急性胰腺炎的外科处理 2
胆总管探查术10
肝脏肿瘤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 5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处理(上消出血紧急处理、分流或断流手术) 5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 5
脾破裂的外科处理 5
肝脏破裂的外科处理1~2 胰腺损伤的外科处理1~2 十二指肠损伤的外科处理1~2 下消化道出血的外科处理1~2
(4)具备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内外相关领域中最新进展的能力,能够撰写较高水平的综述,并且能够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普通外科英文学术期刊,并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二)第2年
完成普通外科住院总医师训练(不少于8个月),并参加普通外科专业门诊和急诊培训。
1.学习目的
掌握:对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有深入的了解,能熟练掌握以下各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并能够独立完成以下各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确立治疗原则:
(1)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2)小肠疾病
(3)结肠疾病
(4)肝脏疾病
(5)胆道疾病
(6)胰腺疾病
(7)腹部损伤
(8)门静脉高压症
(9)上消化道大出血
熟悉:熟悉普通外科急腹症的常见原因、发病机制、诊断基础、鉴别诊断程序、常见误诊原因、处理的基本原则。
熟悉腹部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以及预后。
了解:
(1)普通外科领域的器官移植(肝脏移植等)的基本原则,
(2)介入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适应和操作原则(血管性介入治疗、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3)进一步了解内镜外科的的基本原理、治疗措施和操作原则(纤维支气管镜、纤维胆道镜)
2.培养标准
(1)参与诊治普通外科疾病的种类和数量
病种例数(≥)腹部损伤(腹壁损伤、肝脏损伤、脾脏损伤、胃十二指肠损伤、胰腺损伤、
5
小肠、结肠、直肠和肛管损伤)
腹腔脓肿(膈下脓肿、盆腔脓肿) 2
5 胃、十二指肠疾病(胃空肠吻口溃疡、应激性溃疡、胃间质瘤、胃和十二
指异物、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
5
小肠结肠疾病(短肠综合征、肠瘘、小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肠扭转)
5
肝脏疾病(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肝
囊肿)
5
胆系疾病(肝内胆管结石、胆道蛔虫、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肿
瘤、胆道出血)
5
胰腺疾病(假性胰腺囊肿、胰腺囊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多发性内分泌
综合征)
(2)应基本掌握的手术(或操作)的种类和例数
手术类别例数(≥)乳癌改良根治术 5
胃癌根治术 5
结直肠癌根治术 5
肝脏肿瘤切除(肝部分切除术) 5
胆总管探查术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5
甲状腺癌根治术 3
(3)具备向医学生、低年医师传授医学知识的能力,能够担任本科生的教学或
辅助教学工作,能够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4)具备初步的临床医学科研思路,初步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够紧密结合临
床实践设计临床科研课题,撰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临床科研论著;
四、阅读参考书刊
(一)中文专业书
《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吴阶平、裘法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外科手术学》黄志强、黎鳌、张肇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外科手术图解》吴孟超主编
(二)中文期刊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三)英文专业书
Textbook of Surgery(Sabiston)
Curr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urgery11st
(四)外文学术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Annals of Surgery
Surgery
普通外科专科医师亚专业培养阶段(第6~7年)
待制定
参与制定本实施细则人员
执笔: (以姓氏拼音为序)
王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姜可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审议:
杜如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